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牛津上海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71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如圖,觀察下列四幅圖像,其中正確反映人類進化順序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2、秦國能成為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而完成全國統一,主要是因為()A.進行李悝變法B.修筑都江堰C.進行商鞅變法D.修筑長城3、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止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材料中的“極為神速”主要得益于()A.北宋城市商業的繁榮B.造紙術的重大改進C.“瓦子”“瓦舍”的出現D.活字印刷術的發明4、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你知道司馬光主持編寫的史書的名稱嗎()A.《史記》B.《宋書》C.《資治通鑒》D.《徐霞客游記》5、《齊民要術》的內容不包括()A.農、林、牧、副、漁的生產技術和方法B.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C.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D.景色如畫的塞外風光6、有一位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一起,在明代以后被譽為“元曲四大家”的文學家,其代表作是()A.《竇娥冤》B.《西廂記》C.《牡丹亭》D.《桃花扇》7、我國古代曾多次引進國外農作物。下列屬于明引進、清朝進一步推廣的農作物是①占城稻②玉米③甘薯④棉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14、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這些發明對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最有利于人類文化快速、廣泛傳播和交流的是①火藥②指南針③印刷術④造紙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西漢時,張騫先后兩次出使西域,功勛卓著,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取其“廣博瞻望”之意。作為一名探險家,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A.發展用西域的友好關系B.了解西域的地理物產情況C.聯絡大月氏夾匈奴D.開辟絲綢之路加強中外聯系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10、“澶淵之盟”的后果是A.遼宋之間應處于戰爭狀態B.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負擔C.加劇了北宋政府的財政危機D.遼宋之間開展了經濟文化交流11、下列農業生產工具屬于唐朝的是()A.耬車B.水排C.曲轅犁D.筒車12、17世紀時,英國國王鼓吹“君權神授”,遭到了國內哪些階層的人極力反抗()A.封建貴族B.議會上下議院C.新興資產階級D.新貴族13、科舉制的的誕生是隋朝的一個重要的創舉,其主要作用有()A.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利B.擴大了官吏的選拔范圍C.使有才能的人由此參政D.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14、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這有利于()A.營造濃厚的讀書風氣B.加強國防事業C.促進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D.造就科技發達的局面15、東漢末期的醫學家是()A.張仲景B.李時珍C.華佗D.蔡倫16、17世紀時,英國國王鼓吹“君權神授”,遭到了國內哪些階層的人極力反抗()A.封建貴族B.議會上下議院C.新興資產階級D.新貴族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7、西周時期的分封制下,周代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______、卿大夫和士。18、商鞅變法的目的是____19、隋朝統一南北的時間是______;唐朝的建立者是______.20、宋太租通過陳橋驛兵變奪取政權,深知擁有兵權的武將對皇權的威脅,因此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______(判斷對錯)21、寫出相應創作人物或者作品:《史記》______;王羲之《__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30分)22、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打制石器,種植水稻,住著干欄式的房子。()T正確F錯誤23、考古人員在陜西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遺跡。______(判斷對錯)24、隋朝工匠李冰設計和主持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3題,共27分)25、歷史地圖是我們學習歷史;分析歷史、理解歷史的重要工具。根據如圖歷史地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誰?為開發南疆;秦朝在南方興修了那個水利工程?
(2)讀圖二;西漢政府在E處設置了什么機構?這一機構的設立有何歷史意義?
(3)讀圖三;寫出A;B、C所代表的政權名稱。D處發生的戰爭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寫出該戰爭名稱。
(4)讀圖四;指出中原漢族遷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地區的人們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來了什么影響?歸納一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因素。
(5)根據以上地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總結秦漢時期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26、材料一秦統治者把“帝”這個頭銜作為自己的專屬稱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轄若干縣,縣按大小設縣令或縣長。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陸續滅了六國,并采用以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材料三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追唐,宋承元制材料四大一統的時代背景,使漢朝政治文化呈現出博大雄渾的氣候,這體現為各種政治制度的建設全面成熟,國家統一的與時俱進,思想文化創造的生機勃勃,高度繁榮。作為中華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特定歷史階段,漢朝文化所蘊含的時代精神,為整個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規范了方向。(1)根據材料一,指出秦統治者在政治體制上的創新舉措。(兩個要點)秦還實施了哪些創新性措施?(兩個方面)(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出秦統治者實施創新制度的歷史條件。(3)依據材料三,分析秦統治者所創制度的影響。(4)根據材料四,概括指出漢朝的政治文化成就體現在哪些方面?綜上,你認為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條件是什么?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隋朝時,并沒有像今天這樣現代化的開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開通全長2000多千米的大運河呢?原來,我們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大運河的絕大多數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運河的基礎上,有計劃加以疏浚、改建和擴展的,新開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摘自《中國歷史》地圖冊七年級(下)請回答:(1)從材料一,你得到關于大運河的歷史信息是什么?
(2)除大運河外,請你寫出兩個古代著名工程。
(3)從材料二大運河開鑿情況的描述中,談談你的體會。
(4)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百姓關注,國家重視。申報世界遺產的重要條件之一是遺產本身必須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請從歷史角度說出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的理由。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1題,共6分)28、.閱讀下列圖示:完成以下要求:(1)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朝代:A____B____(2)B王朝因為在政治上實行____制,出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師之濱莫非王臣”的政治格局。(3)C時期有三個并立的政權,如下圖所示,請你在圖中橫線上填出所缺內容。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B【分析】【解析】試題分析:第一步先看圖判斷,①古猿頭像、②是現代人頭部復原像、③是北京人頭像、④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我們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①排在最前面,②現代人排在最后面。這就可以排除A、C、D三項。北京人生活距今約70萬——20萬年,山頂洞人生活距今約三萬年,③排在④前面。考點:本題考查人類進化的過程。【解析】【答案】B2、C【分析】【分析】秦國能成為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而完成全國的統一,主要是因為進行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使秦的國力驟增,秦國由此成為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并為最終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選C【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知識點。3、D【分析】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這種方法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活字印刷術后來陸續傳到世界各地,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400年.
故選D.
本題考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和東漢蔡倫改進印刷術區分開.【解析】D4、C【分析】【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故答案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資治通鑒》有關知識的準確識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故此題選C。5、D【分析】《齊民要術》是北朝時期的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書中沒有對景色如畫的塞外風光的描寫.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齊民要術》的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和應用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古代史上的主要科學家的相關史實.【解析】【答案】D6、A【分析】關漢卿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一起;在明代以后被譽為“元曲四大家”的文學家,其代表作是《竇娥冤》。元代最優秀的戲劇家是關漢卿,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與關漢卿齊名的雜劇家還有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王實甫。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
故選:A。
本題考查了《竇娥冤》。元曲由雜劇和散曲組成。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關漢卿的地位與代表作《竇娥冤》。【解析】A7、B【分析】本題考查明清時從國外引進的農作物。原產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產糧食作物,明代從國外引進,清代不斷推廣種植。明代從國外引進的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不少地方推廣種植。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解析】B8、C【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四大發明之造紙術和印刷術的認識與理解。根據所學知識;造紙術和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東漢宦官蔡倫用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為原料改進了造紙術,雕版印刷開始于隋朝,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后來造紙術和印刷術傳至了歐洲,為人類文化快速、傳播和交流創造了條件。由此分析,ABD排除,故選C。
【解析】C9、C【分析】為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為發展與西域各國友好關系,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西域與內地之間的聯系,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基礎,奠定了我國對西域管轄的基礎。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漢與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漢與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聯系,為開辟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的相關史實。【解析】C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10、BCD【分析】本題考查“澶淵之盟”的影響。1005年,遼宋在澶州達成和議,即“澶淵之盟”。A項,“澶淵之盟”約定遼朝撤兵,雙方各守邊界,使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故A項不正確。BCD項,根據“澶淵之盟”,宋朝每年送給遼銀、絹等錢物,稱為歲幣,這一方面促進了遼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北宋政府的財政危機,使統治者加強了對民眾的剝削,從而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負擔。故BCD項正確。綜上所述,BCD正確,故選BCD。【解析】BCD11、C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唐朝盛世經濟的繁榮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曲轅犁,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那時人們積極抗旱,治理蝗災,抗拒天災的能力增強了。所以AB不對,故選CD。【解析】CD12、CD【分析】斯圖亞特王朝推行封建專制統治;鼓吹“君權神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權利受到侵害,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復議會,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要求限制王權,英國資產階革命爆發.
故選CD.
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點;英國把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斯圖亞特王朝推行封建專制統治,鼓吹“君權神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權利受到侵害,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640年,英國資產階革命爆發.
解答本題要熟記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內容.【解析】CD13、ABCD【分析】本題考查科舉考試的作用。為了便于選拔人才,隋煬帝時,設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度正式形成。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利,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擴大了官吏的選拔范圍,使有才能的人由此參政。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于唐詩的繁榮。故選ABCD。【解析】ABCD14、ACD【分析】本題考查宋代的文教事業的發展。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的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科舉制度的發展,對宋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全國范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也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早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故選ACD。【解析】ACD15、AC【分析】略【解析】AC16、CD【分析】斯圖亞特王朝推行封建專制統治;鼓吹“君權神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權利受到侵害,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復議會,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要求限制王權,英國資產階革命爆發.
故選CD.
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點;英國把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斯圖亞特王朝推行封建專制統治,鼓吹“君權神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權利受到侵害,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640年,英國資產階革命爆發.
解答本題要熟記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內容.【解析】CD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7、略
【分析】西周建立后;通過實行分封制,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各等級從上往下依次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隸.
故答案為:
諸侯.
本題以周代的等級制度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識.
本題以周代的等級制度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西周分封制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解析】諸侯18、變法圖強,富國強兵。【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商鞅變法的目的,學生需掌握好基礎知識。【點評】考查學生記憶能力。19、略
【分析】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618年,隋朝滅亡,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他就是唐高祖,后傳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號“貞觀”.
故答案為:
589;李淵.
本題考查學生對隋朝;唐朝建立的相關知識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隋朝、唐朝建立的人物及時間.【解析】589;李淵20、略
【分析】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的原因是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具體表現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擔任中央和地方要職,主持軍務;武官受到多方面牽制,地位和待遇低于文官。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權強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權大大加強。
掌握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和表現。【解析】√21、略
【分析】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東晉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寫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后人稱為“書圣”.
故答案為:
司馬遷;蘭亭序.
本題考查司馬遷和王羲之的相關知識.《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王羲之被后人稱為“書圣”.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我國古代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解析】司馬遷;蘭亭序四、判斷題(共3題,共30分)22、×【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狀況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題錯誤。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原始農耕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遺址中有成堆的稻谷、稻稈。那里的居民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居民已經會挖掘和使用水井。河姆渡聚落地處河湖密布、潮濕炎熱的江南地區,這里的房屋是干欄式的。因而“使用打制石器”錯誤,應為磨制石器。因而題干錯誤。綜合分析,故選F。
【解析】F23、×【分析】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種植水稻。他們還飼養家畜,會制造陶器、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會挖水井。考古人員在陜西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遺跡,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解析】×24、×【分析】【分析】趙州橋是隋朝的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李冰是戰國時期秦國人,他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趙州橋的知識。五、材料題(共3題,共27分)25、略
【分析】
(1)本題以《秦朝疆域》圖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的建立及其鞏固統一措施的知識.
(2)本題以《西漢疆域》圖為依托;考查的是西域都護設立的知識.
(3)本題以《三國鼎立形勢圖》為依托;考查的是三國鼎立的知識.
(4)本題以《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流動示意圖》為依托;考查的是江南地區開發的知識.
(5)本題以《秦朝疆域》圖;《西漢疆域》圖、《三國鼎立形勢圖》、《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流動示意圖》為依托;考查的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歷史特征的知識.
本題以《秦朝疆域》圖、《西漢疆域》圖、《三國鼎立形勢圖》、《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流動示意圖》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的建立、西域都護的設立、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歷史特征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兩能力..【解析】(1)圖一是《秦朝疆域》圖.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秦朝建立后,為開發南疆,秦朝在南方興修了靈渠,促進了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2)圖二是《西漢疆域》圖;讀圖可知:圖中E處指的是西域地區.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地區的事務.西域都護的設立,加強了西漢對西域的管理,使新疆地區成為是中國的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圖三是《三國鼎立形勢圖》;讀圖可知:圖中A政權地處長江中下游一帶,指的是吳國.圖中B政權地處成都平原,指的是蜀國.圖中C政權地處黃河流域,指的是魏國.公元前208年,孫劉聯軍與曹軍進行了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4)圖四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流動示意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許多中原人為了躲避北方的戰亂,逃往江南地區.中原地區的人們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經濟的開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魏國南方的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其主要因素是:江南地區的自然條件優越,北人南遷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南方的政治環境穩定,戰亂少,南北方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等.
(5)讀《秦朝疆域》圖;《西漢疆域》圖、《三國鼎立形勢圖》、《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流動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民族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的歷史時期.
故答案為:
(1)秦始皇(嬴政);靈渠.
(2)西域都護(西域都護府);加強了對西域的管理;使新疆地區成為是中國的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A;吳國;B、蜀漢;C、魏國.D、赤壁之戰.
(4)為了逃避北方的戰亂;促進了江南地區經濟的開發;江南地區的自然條件優越;北人南遷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南方的政治環境穩定,戰亂少,南北方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等.
(5)秦漢:統一國家的建立;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26、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秦朝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點。以及材料“秦統治者把‘帝’這個頭銜作為自己的專屬稱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轄若干縣,縣按大小設縣令或縣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在政治上創新舉措是實行皇帝制和郡縣制。此外為了鞏固統一,秦始皇還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還統一額貨幣和度量衡。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實行了焚書坑儒。(2)本題考查的是秦朝實行創新制度的歷史條件的相關知識點。依據材料“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陸續滅了六國,并采用以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可知秦朝統治者實施創新制度的歷史條件是實現了國家統一;百家爭鳴為治國提供了多種學說。(3)本題考查的是秦朝統治者創制制度的影響的相關知識點。依據材料“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追唐,宋承元制”可知創制的制度對秦朝的影響是鞏固了中央政權。對后世的影響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
(4)本題考查的是漢朝政治文化成就以及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條件的相關知識點。依據材料“大一統的時代背景,使漢朝政治文化呈現出博大雄渾的氣候,這體現為各種政治制度的建設全面成熟,國家統一的與時俱進,思想文化創造的生機勃勃,高度繁榮。作為中華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特定歷史階段,漢朝文化所蘊含的時代精神,為整個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規范了方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劉徹實行“推恩令”,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地方設刺史,加強對地方的監督;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儒家學說被確立為中央王朝的統治思想。通過對上述材料和問題的探究可知秦朝和漢朝的繁榮昌盛的前提是國家統一。由此可知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條件是國家的統一。
【解析】(1)皇帝制;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統一思想等。(2)實現了國家統一;百家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承攬合同和制作協議書
- 打人被拘留私下協議書
- 道路開口協議書
- 綠植寄賣協議書
- 簽約老師協議書
- 職工殯葬協議書
- 按摩店上班合同協議書
- 廣告位補充合同協議書
- 簽約律師協議書
- 職權授權協議書
- 技術學徒合同協議書
- 語文教學法與評價2025年試卷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測試卷
- 《生態環境的密碼:竺可楨的科學研究課件》
- 車位回購協議書范本
- 中國的耕地與糧食安全課件高二下學期地理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 2025年服裝進貨合同范本下載8篇
- 勞務糾紛案例分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 2024年江蘇省寶應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緊缺人才37名筆試題帶答案
- 保險公司保全試題及答案
- 交通過程中的大數據應用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