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二經濟成長歷程《第19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1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經濟成長歷程《第19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2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經濟成長歷程《第19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3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經濟成長歷程《第19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4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經濟成長歷程《第19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開展返回目錄目標引擎返回目錄返回目錄洋務企業(4)活動①軍用企業:1861年,曾國藩創辦第一家官辦的軍用企業——______________;1865年,李鴻章創辦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軍用企業——____________。②民用工業:1881年投產的__________是我國第一個使用機械開采的煤礦。(5)評價①洋務企業在興辦過程中存在種種問題,未能真正到達“自強〞“求富〞的目的。②它對我國早期現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返回目錄3.民族工業的產生及初步開展(1)產生①原因:19世紀70年代前后,在外資企業和洋務派創辦工業的刺激和影響下產生。②代表: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________________。返回目錄誤區警示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不是由資本主義萌芽正常開展來的,而是歐風美雨的產物,這種現象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有關。返回目錄返回目錄【重難拓展】晚清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特點(1)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動力主要來自近代企業的沖擊。(2)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區開展不平衡,東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遠比內地迅速。(3)中國自然經濟解體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自然經濟仍然占據主導地位。(4)中國自然經濟解體不是商品經濟成熟開展的結果,因此在自然經濟解體的過程中一直沒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經濟體系。返回目錄返回目錄史料2洋務新政(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是“強兵〞……但這里活動內容的實效和意義已遠遠超出了洋務派主觀目的的范圍……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強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一道口子,開動了現代化這輛列車。——張海鵬?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返回目錄【重難拓展】用多元史觀認識洋務運動返回目錄史觀結論革命史觀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封建統治現代化史觀邁出了中國經濟、軍事、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全球史觀加強了中國和世界的聯系,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和人才社會史觀是傳統社會與近代社會的重要分水嶺,促使思想觀念、生活習俗、文化教育等逐步向近代社會邁進真題調研1.[2021·全國卷Ⅰ]1852年,一位在華英國人在報告中稱,英國商人運往倫敦的中國生絲是以“無用的〞曼徹斯特上等棉布包裝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裝的主要是中國產的土布。包裝布的這種變化反映了當時()A.中國的土布質量粗糙B.英國棉布價格更具優勢C.中國生絲在英國暢銷D.英國棉布在中國滯銷返回目錄返回目錄3.[2021·天津卷]天津開埠后,直隸順德府(今河北邢臺)農民開始在農閑時結伙赴陜甘蒙等地販運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紀初,收購的皮毛除大量轉運到天津供出口外,局部生皮在順德加工成皮襖、皮褥等向國內銷售。在皮毛運銷和加工業帶動下,從事非農業生產的人越來越多。這一現象主要說明()A.中國內地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國資本主義全面沖擊中國傳統經濟D.中國農村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返回目錄【圖解示意】圖示理解阻礙中國民族工業開展的因素及啟示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返回目錄核心探究?命題點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地位和作用【史料研讀】史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是在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過程中產生、開展起來的,深受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與束縛,同時又對它們存在一定的依賴性,這在政治上直接表現為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性和軟弱性。但總體來說,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是一種革命的和進步的經濟因素,其產生、開展有利于近代中國社會的進步。——?中國近代史?返回目錄解讀史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開展深受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壓制,對其既依賴又對抗;民族工業的產生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是中國社會的進步因素,但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其不可能真正開展起來。思考綜合上述史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開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

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返回目錄年代進口火柴(萬羅)新廠數廠均資本額(萬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返回目錄3.[2021·海南卷]晚清時期清政府實行專利制度,允許企業享有長時間生產經營壟斷權。1912年北京政府規定專利保護期限最高為5年。后財政總長周學熙等為其所設公司申請30年的專利權時,未獲批準。這反映了民國初期()A.建立了系統完善的經濟法制體系B.經濟立法鼓勵工商業自由競爭C.中央政府限制官營商業的開展D.經濟法規得以完全遵照執行返回目錄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返回目錄2.習俗(1)“斷發〞運動①1910年,清政府公布準許自由剪發的法令。②民國政府發出?__________?,革除結辮陋習。(2)不纏足運動①清政府屢次下令廢除纏足,但屢禁不止。②維新派倡導以不纏足為內容的女權運動。康有為與康廣仁成立“________〞。返回目錄剪辮通令不纏足會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誤區警示西式服飾傳入中國,引發服飾變革,但并沒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飾,而是呈現中西服飾并行的局面。清朝纏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纏足,還屢次下令廢除纏足。返回目錄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3.傳媒(1)報刊①19世紀,中國出現近代報刊。②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后,報紙成為搶手貨。③近代中國出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是?________?。④?點石齋畫報?開新聞畫報之先河。⑤號稱清末四大小說期刊的是?小說林??月月小說??繡像小說?和?新小說?。⑥維新運動中,報紙成為宣傳政治綱領和開展政治斗爭的武器。⑦____________后,閱讀報刊成為民眾生活的重要內容。返回目錄申報新文化運動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2)電影①傳入中國:19世紀末。②第一部影片:1905年攝制的譚鑫培的京劇短片?________?。③第一部故事影片:1913年,張石川、鄭正秋合作導演的?難夫難妻?。④第一部有聲片:1931年攝制的?歌女紅牡丹?。返回目錄定軍山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4.禮儀(1)日常禮儀①在綱常禮教束縛下,古代中國人形成了一套表達貴賤尊卑的日常禮儀。②民國之初,鞠躬、握手取代跪拜、作揖,顯示________、自由等文明精神。(2)婚姻風俗:變革主要發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識層及官宦人家。(3)喪葬禮儀:19世紀中期,西方文明、衛生、簡潔的喪葬禮儀引起了國人注目。返回目錄平等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真題調研1.[2021·四川卷]1919年,某新潮社社員暨?新潮?雜志主要撰稿人在面臨個人婚事抉擇時看重八字、命書,認為“這些命書,無論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聽其主持,不得不看為一生絕大的紀念品〞。該事例說明()A.新潮社是一個保守社團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傳統婚俗C.國人尚未認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書決定時人的婚姻返回目錄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2.[2021·福建卷]旗袍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中國城市女性的時尚著裝。其社會原因是()A.西式服飾傳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華民國建立,人們思想觀念變化C.城市化進程中,女性開始引領時尚D.旗袍典雅大方,表達女性的曲線美返回目錄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3.[2021·安徽卷]1912年4月22日?申報?刊載?西裝嘆?:“更有西裝新少年,短衣窄袖嬌自憐。足踏黃革履,鼻架金絲邊。自詡開通世莫敵,愛皮西地口頭禪。醉心爭購舶來品,金錢浪擲輕利權。〞這說明()A.國人對西方文化認識過于淺薄B.著西裝已成為當時普遍現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為都市主流D.群眾傳媒理性看待社會時尚返回目錄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考點二交通與通訊的變化主干梳理1.交通的變化(1)鐵路①從上海至吳淞的客運鐵路,是中國境內最早的鐵路。②1881年,從唐山開平至胥各莊的鐵路通車,這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③1909年,詹天佑設計施工的________鐵路建成通車,成為中國鐵路史上的里程碑。④開展特點:大局部被外國控制,不能真正開展。返回目錄京張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2)水運的開展①官辦:1872年,__________正式成立,是近代第一家輪船航運公司。②民辦:1900年前后有較大開展,但始終在列強聯手壓價、競爭排擠中艱難求生。(3)航空業的開展①1918年,附設在福建馬尾造船廠的海軍飛機工程處開始研制水上飛機。②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設“籌辦航空事宜處〞。返回目錄輪船招商局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2.通訊的變遷(1)近代郵政①外國人在通商口岸地區設立“領事郵政代辦所〞,專門處理各國在華郵政業務。②________年,“大清郵政局〞宣告成立。此后清政府又設立郵傳部,郵傳正式脫離海關。③1920年,中國首次參加萬國郵聯大會,簽訂了一系列相關國際郵政條約。(2)近代電訊①1877年,福建巡撫在臺灣架設第一條電報線,成為中國自辦電報的開端。②民國時期戰亂頻仍,電報電信事業一度開展緩慢,直到20世紀30年代情況才發生變化。返回目錄1896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返回目錄通訊手段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和交通、通訊的變化真題調研1.美國學者雷麥曾經說過:“除了鐵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