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寒假復習 第13講 羅斯福新政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寒假復習 第13講 羅斯福新政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寒假復習 第13講 羅斯福新政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寒假復習 第13講 羅斯福新政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寒假復習 第13講 羅斯福新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部分九下自學案第13講羅斯福新政九年級寒假精品自學學歷案知識知識整合本課分為“從繁榮到危機”與“羅斯福新政”兩個子目,交代了經濟危機的爆發根源、美國應對危機的采取的“新政”措施、影響等幾部分內容。………………課標呈現確定目標……………【2022版課標】:通過了解經濟大危機和羅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國家干預政策對西方經濟的影響。……梳理知識提綱挈領……………第13課羅斯福新政1、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的時間:1929——1933年2、最早開始的國家:美國3、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4、美國應對危機的方法:實施羅斯福新政5、羅斯福上臺時間:1933年6、羅斯福實施新政的目的:(1)直接目的:消除經濟危機(2)根本目的:維護資本主義制度7、羅斯福實施新政的實質: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調整和完善8、羅斯福實施新政的措施: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調整農業政策;推行“以工代賑”(提供就業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羅斯福新政的中心內容: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主要措施:頒布《全國工業復興法》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或“新”的表現):國家干預經濟11、羅斯福新政的影響:(1)使美國經濟緩慢的復蘇,工業和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增強了政府的宏觀控制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深遠影響。(3)但新政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補充:1、羅斯福新政的啟示:⑴改革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要根據國情進行改革⑵改革要善于借鑒,勇于創新2.羅斯福新政與蘇俄新經濟政策比較:(1)都面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實行的(2)都采取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3)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4)維護原來的政治制度………辨析對比跳出陷阱………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而羅斯福新政是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調整,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性質,經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因此羅斯福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思維拓展學習精髓…………1.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的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特別大。2.羅斯福新政的實質:資本主義制度的一次自我完善。羅斯福新政暫時緩解了經濟危機,但不可能消除經濟危機,因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痼疾,無法根除。……核心素養全面發展……………【歷史解釋】1.羅斯福新政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1)改革要從本國國情出發,對經濟政策適時進行調整;(2)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3)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避免因盲目擴大生產而造成生產相對過剩;(4)要關注民生。2.經濟大危機的根本原因和特點:【史料實證】比較美國歷史上三位偉大的總統【唯物史觀】比較新經濟政策與羅斯福新政的異同。(1)相同點:①背景:都是在國家處于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為恢復和發展經濟而實施的。②實質:都是在維護原有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的調整。③作用:都恢復了經濟,鞏固了政權。(2)不同點:①性質:新經濟政策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羅斯福新政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②特點:新經濟政策利用市場手段恢復經濟;羅斯福新政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總結歸納學習透徹……分層作業分層作業……梯度訓練螺旋上升……………【夯實基礎】1.(2022·全國·九年級)1929年10月,一場以股票市場大崩潰為先導的經濟危機爆發,迅速沖垮了美國的金融機構,隨即席卷整個經濟部門,導致金融危機、工業危機和農業危機交織在一起,使全國經濟陷入混亂和窒息的境地。導致這場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A.工人購買力不足 B.生產過剩C.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D.全國性的股票投機活動2.(2022·全國·九年級單元測試)“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突然打了一個噴嚏,這個噴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了。”導致“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了”的是(

)A.巴黎公社成立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經濟大危機 D.十月革命3.(2022·天津·模擬預測)對下述事件解讀正確的是(

)A.說明歐洲戰爭策源地已經形成 B.說明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激化C.說明經濟危機產生的影響 D.說明新的世界大戰爆發4.(2022·遼寧·阜新市教育服務中心一模)1933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為了應對經濟大危機,宣布實行新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

)A.優先發展農業生產 B.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C.充分利用市場調節 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指導5.(2022·河北·新樂市實驗學校模擬預測)美國在《農業調整法》(1933年5月通過)生效的第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萬頭牛,六百四十萬頭豬,減少了三百萬公頃小麥和四百萬公頃棉花播種面積。美國實施此政策主要目的是(

)A.要同蘇聯進行冷戰 B.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C.穩定農產品的價格 D.增加失業者就業機會6.(2022·河北·新樂市實驗學校模擬預測)在第一個任期終了的1936年,而對國民收入50%的增幅,羅斯福娓娓動聽地描述道:“此時此刻,工廠機器齊奏樂曲,市場一片繁榮,銀行信用堅挺,車船滿我客貨往來奔馳。”這說明羅斯福新政(

)A.徹底解決了美國的經濟危機B.使美國經濟得到恢復與發展C.放松了對美國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D.使美國建立了社會福利制度7.(2022·廣東佛山·九年級期末)《全國工業復興法》禁止雇用童工,規定產業工人每周工時為35小時。《社會保障法》規定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和保險,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這些規定的共同目的是A.增加就業機會 B.加強國家干預手段 C.緩和社會矛盾 D.解決生產過剩問題8.(2021·四川自貢·一模)結合數軸上的時間,下列選項對應正確的是A.十月革命:建立了蘇聯 B.蘇聯新憲法:蘇聯模式形成C.羅斯福新政:開啟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 D.波茲坦公告:決定二戰后成立聯合國【提升拔高】9.(2022·安徽·九年級單元測試)下列歷史事件之間按照因果聯系排列,①②③對應的是(

)A.經濟繁榮、經濟大危機、經濟發展不平衡B.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繁榮、經濟大危機C.經濟繁榮、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大危機D.經濟大危機、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繁榮10.(2021·湖南益陽·中考真題)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高度繁榮,人人憧憬的小汽車、收音機、洗衣機等美國式美夢似乎觸手可及。到20年代末,這場美夢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摧毀。這里的“災難”指的是A.日本偷襲珍珠港 B.法西斯主義的泛濫C.蘇聯建立經互會 D.經濟大危機的爆發11.(2022·安徽·九年級單元測試)下圖為美國某時期的漫畫作品。當時流行于美國的幽默小品中也寫道:“在旅館你必須排隊才能擠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員總要先問旅客:‘您是要一個房間睡覺,還是跳樓?’”下列對上述內容理解正確的是A.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問題 B.經濟大危機破壞性特別大C.羅斯福新政對經濟的干預 D.德意日法西斯勢力的猖獗12.(2022·全國·九年級課時練習)1931年,蘇聯購買的機器設備占世界機器設備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西方各國工商界紛紛擴大對蘇聯的出口,與此同時許多國家卻嚴格限制進口蘇聯商品。這一現象產生的背景是(

)A.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嚴重經濟危機 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推動了經濟發展C.羅斯福新政開啟國家干預經濟模式 D.蘇聯工業產值到歐洲第一世界第二13.(2022·山東日照·中考真題)1933年3月4日,美國總統要求國會授予他“足以對緊急事態發動一場大戰的廣泛行政權”。這是因為(

)A.經濟大危機日益嚴峻 B.美蘇矛盾趨向尖銳C.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D.日本試圖獨霸亞洲14.(2022·山東·壽光市世紀學校九年級階段練習)羅斯福新政大體具有三方面內容:一是恢復面臨空前困境的經濟;二是救濟大規模失業者和貧民;三是革除壟斷資本主義的某些弊病。下列措施屬于“革除壟斷資本主義的某些弊病”的是(

)A.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 B.整頓財政金融,恢復銀行信用C.建立聯邦緊急救濟署,發放緊急救濟金 D.制定《工業復興法》,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15.(2022·江蘇蘇州·模擬預測)以“獅子”和“狐貍”見稱的羅斯福,面對經濟危機時審時度勢,進行大膽突破,實行以“3R”工程(復興、救濟、改革)為核心的新政。這一“大膽突破”的前提是A.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B.國家放棄工業的發展C.國家干預經濟D.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16.(2022·山東煙臺·模擬預測)與如圖反映的現象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經濟大危機 B.羅斯福新政 C.南北戰爭 D.馬歇爾計劃17.(2022·遼寧沈陽·一模)“羅新福應對危機的一系列政策后來被稱作‘新政’,其核心是三個R:改革(Reform)、復興(Recovery)和救濟(Relief)。羅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一場為保證資本主義制度的穩定發展,在資本主義經濟肌體內部進行的一場‘傷筋動骨’的大手術。”對上述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A.羅斯福通過“新政”使美國未來徹底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威脅B.羅斯福實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C.羅斯福“新政”旨在摧毀資本主義經濟,顛覆資本主義制度D.羅斯福暫時通過“新政”輔助美國渡過困難,過后終將廢除18.(2017·山東淄博·二模)20世紀的蘇聯(蘇俄)、美國、中國都曾調整經濟政策,并取得實效。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內戰爭時期,蘇俄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余糧收集制;對中小型企業實行國有化……。戰爭結束后,這一政策的繼續加強引起人民不滿,農民與工人進行罷工,蘇維埃政權出現嚴重政治危機。材料二:1933年羅斯福新政的部分措施:①給減耕減產的農戶發放經濟補貼。②根據法案“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③推行“以工代賑”,大力興建公共工程,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生產。材料三: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統計表年份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純收入191.3元397.6元686.3元1577.7元2253.4元3254.9元5919元首都鋼鐵公司:第一批國家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單位。1979年到2003年,資產總額從21.45億元增加到626億元,增長28.1倍;銷售收入從15.55億元增加到479億元,增長29.8倍……,現已成為跨地區、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1)根據材料一,說明蘇俄遇到了什么問題?結合所學知識,設計一個問題并回答。(2)新政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這些措施反映出什么共同特點?(3)解讀材料三圖表信息,指出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并分析取得這些成效的主要原因。(4)“列寧的政策”、“羅斯福新政”及“中國經濟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示?

第二部分九下自學案第13講羅斯福新政九年級寒假精品自學學歷案(解析版)知識知識整合本課分為“從繁榮到危機”與“羅斯福新政”兩個子目,交代了經濟危機的爆發根源、美國應對危機的采取的“新政”措施、影響等幾部分內容。………………課標呈現確定目標……………【2022版課標】:通過了解經濟大危機和羅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國家干預政策對西方經濟的影響。……梳理知識提綱挈領……………第13課羅斯福新政1、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的時間:1929——1933年2、最早開始的國家:美國3、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4、美國應對危機的方法:實施羅斯福新政5、羅斯福上臺時間:1933年6、羅斯福實施新政的目的:(1)直接目的:消除經濟危機(2)根本目的:維護資本主義制度7、羅斯福實施新政的實質: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調整和完善8、羅斯福實施新政的措施: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調整農業政策;推行“以工代賑”(提供就業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羅斯福新政的中心內容: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主要措施:頒布《全國工業復興法》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或“新”的表現):國家干預經濟11、羅斯福新政的影響:(1)使美國經濟緩慢的復蘇,工業和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增強了政府的宏觀控制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深遠影響。(3)但新政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補充:1、羅斯福新政的啟示:⑴改革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要根據國情進行改革⑵改革要善于借鑒,勇于創新2.羅斯福新政與蘇俄新經濟政策比較:(1)都面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實行的(2)都采取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3)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4)維護原來的政治制度………辨析對比跳出陷阱………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而羅斯福新政是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調整,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性質,經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因此羅斯福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思維拓展學習精髓…………1.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的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特別大。2.羅斯福新政的實質:資本主義制度的一次自我完善。羅斯福新政暫時緩解了經濟危機,但不可能消除經濟危機,因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痼疾,無法根除。……核心素養全面發展……………【歷史解釋】1.羅斯福新政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1)改革要從本國國情出發,對經濟政策適時進行調整;(2)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3)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避免因盲目擴大生產而造成生產相對過剩;(4)要關注民生。2.經濟大危機的根本原因和特點:【史料實證】比較美國歷史上三位偉大的總統【唯物史觀】比較新經濟政策與羅斯福新政的異同。(1)相同點:①背景:都是在國家處于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為恢復和發展經濟而實施的。②實質:都是在維護原有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的調整。③作用:都恢復了經濟,鞏固了政權。(2)不同點:①性質:新經濟政策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羅斯福新政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②特點:新經濟政策利用市場手段恢復經濟;羅斯福新政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總結歸納學習透徹……分層作業分層作業……梯度訓練螺旋上升……………【夯實基礎】1.(2022·全國·九年級)1929年10月,一場以股票市場大崩潰為先導的經濟危機爆發,迅速沖垮了美國的金融機構,隨即席卷整個經濟部門,導致金融危機、工業危機和農業危機交織在一起,使全國經濟陷入混亂和窒息的境地。導致這場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A.工人購買力不足 B.生產過剩C.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D.全國性的股票投機活動【答案】C【詳解】導致這場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故選C;工人購買力不足是導致這場經濟危機的因素之一,并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A;生產過剩是導致這場經濟危機的因素之一,并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B;全國性的股票投機活動是導致這場經濟危機的因素之一,并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2.(2022·全國·九年級單元測試)“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突然打了一個噴嚏,這個噴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了。”導致“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了”的是(

)A.巴黎公社成立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經濟大危機 D.十月革命【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中的時間1929年,結合題中的國家“美國股市”可以判斷,材料中所指的事件是1929年從美國率先爆發的經濟危機,C項正確。巴黎公社成立是1871年在法國,排除A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于1914年,排除B項;十月革命爆發于1917年的俄國,排除D項。故選C項。3.(2022·天津·模擬預測)對下述事件解讀正確的是(

)A.說明歐洲戰爭策源地已經形成 B.說明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激化C.說明經濟危機產生的影響 D.說明新的世界大戰爆發【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根據題干關鍵信息“20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軍部”“法西斯”“1933年羅斯福……實行新政”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本題考查的是面對經濟大危機各國采取的應對舉措。德國和日本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緩解了危機,C項正確;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建立了德國法西斯政權,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排除A項;說明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激化,題干未體現,排除B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與1939年,排除D項。故選C項。4.(2022·遼寧·阜新市教育服務中心一模)1933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為了應對經濟大危機,宣布實行新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

)A.優先發展農業生產 B.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C.充分利用市場調節 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指導【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增強了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D項正確;“優先發展農業生產”與羅斯福新政無關,排除A項;“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與羅斯福新政無關,排除B項;羅斯福新政是加強國家干預經濟,排除C項。故選D項。5.(2022·河北·新樂市實驗學校模擬預測)美國在《農業調整法》(1933年5月通過)生效的第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萬頭牛,六百四十萬頭豬,減少了三百萬公頃小麥和四百萬公頃棉花播種面積。美國實施此政策主要目的是(

)A.要同蘇聯進行冷戰 B.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C.穩定農產品的價格 D.增加失業者就業機會【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中“《農業調整法》(1933年5月通過)生效的第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萬頭牛,六百四十萬頭豬,減少了三百萬公頃小麥和四百萬公頃棉花播種面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這樣作答的目的是為了平衡市場的供需關系,即為了穩定農產品的價格,C項正確;美蘇冷戰開始于1947年,排除A項;題干強調的是農業,與工業無關,排除B項;增加失業者就業機會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6.(2022·河北·新樂市實驗學校模擬預測)在第一個任期終了的1936年,而對國民收入50%的增幅,羅斯福娓娓動聽地描述道:“此時此刻,工廠機器齊奏樂曲,市場一片繁榮,銀行信用堅挺,車船滿我客貨往來奔馳。”這說明羅斯福新政(

)A.徹底解決了美國的經濟危機B.使美國經濟得到恢復與發展C.放松了對美國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D.使美國建立了社會福利制度【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而對國民收入50%的增幅,羅斯福娓娓動聽地描述道:‘此時此刻,工廠機器齊奏樂曲,市場一片繁榮,銀行信用堅挺,車船滿我客貨往來奔馳。’”可知,羅斯福在任期間,美國經濟得到逐步恢復和發展,B項正確;羅斯福新政緩解了美國的經濟危機,但不能徹底解決美國的經濟危機,排除A項;題干未體現羅斯福新政放松了對美國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排除C項;題干未體現美國建立社會福利制度,排除D項。故選B項。7.(2022·廣東佛山·九年級期末)《全國工業復興法》禁止雇用童工,規定產業工人每周工時為35小時。《社會保障法》規定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和保險,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這些規定的共同目的是A.增加就業機會 B.加強國家干預手段 C.緩和社會矛盾 D.解決生產過剩問題【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得出“禁止雇用童工”、“養老金和保險”、“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等這些是為了是兒童、失業、老年等弱勢群體得到保障,緩解社會矛盾,所以C符合題意;根據材料相關法律并不是為了增加就業機會,而是為了使弱勢群體得到保障,所以A排除;加強國家干預不是材料主旨,使弱勢群體得到保障緩解社會矛盾才是目的,所以B排除;材料中并沒有體現生產過剩問題,所以D排除。8.(2021·四川自貢·一模)結合數軸上的時間,下列選項對應正確的是A.十月革命:建立了蘇聯 B.蘇聯新憲法:蘇聯模式形成C.羅斯福新政:開啟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 D.波茲坦公告:決定二戰后成立聯合國【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面對1929—1933年經濟危機,美國于1933年開始采取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羅斯福新政開啟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故選項C符合題意;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制定,標志著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召開會議,在會議上決定成立聯合國,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提升拔高】9.(2022·安徽·九年級單元測試)下列歷史事件之間按照因果聯系排列,①②③對應的是(

)A.經濟繁榮、經濟大危機、經濟發展不平衡B.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繁榮、經濟大危機C.經濟繁榮、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大危機D.經濟大危機、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繁榮【答案】B【詳解】依據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國家間圍繞著爭奪殖民地、爭奪霸權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各帝國主義大國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幫結派,尋找盟友,重新組合,導致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后,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上達成戰后世界新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為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1924——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繁榮一時。但在“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危機,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拋售股票的狂潮,幾天之后,股票價格連續暴跌。一場巨大的經濟危機從這里開始,迅速蔓延全美國,進而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在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德國和日本法西斯勢力抬頭,建立法西斯政權。意大利的法西斯專政進一步強化,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10.(2021·湖南益陽·中考真題)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高度繁榮,人人憧憬的小汽車、收音機、洗衣機等美國式美夢似乎觸手可及。到20年代末,這場美夢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摧毀。這里的“災難”指的是A.日本偷襲珍珠港 B.法西斯主義的泛濫C.蘇聯建立經互會 D.經濟大危機的爆發【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高度繁榮,人……到20年代末,這場美夢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摧毀。”結合所學知識,這里的“災難”指的是經濟大危機爆發。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高度繁榮,但在繁榮的背后隱藏著許多危機,1929年一場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從美國開始,并迅速擴張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美國受到這次經濟危機的影響最大,D正確;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在1941年,排除A;法西斯主義的泛濫與題干“美國”不符,排除B;蘇聯建立經互會是在1949年,排除C。故選D。11.(2022·安徽·九年級單元測試)下圖為美國某時期的漫畫作品。當時流行于美國的幽默小品中也寫道:“在旅館你必須排隊才能擠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員總要先問旅客:‘您是要一個房間睡覺,還是跳樓?’”下列對上述內容理解正確的是A.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問題 B.經濟大危機破壞性特別大C.羅斯福新政對經濟的干預 D.德意日法西斯勢力的猖獗【答案】B【詳解】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爆發,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窮人們想盡一切辦法艱難度日,材料“在旅館你必須排隊才能擠到窗口跳出去。”反映了經濟大危機破壞性特別大,人們精神處于崩潰狀態,B項正確;材料信息不符合工業革命時期帶來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反映經濟危機時期人們的無助狀態,羅斯福新政給人們帶來克服經濟危機的信息,排除C項;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德意日法西斯勢力猖獗,排除D項。故選B項。12.(2022·全國·九年級課時練習)1931年,蘇聯購買的機器設備占世界機器設備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西方各國工商界紛紛擴大對蘇聯的出口,與此同時許多國家卻嚴格限制進口蘇聯商品。這一現象產生的背景是(

)A.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嚴重經濟危機 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推動了經濟發展C.羅斯福新政開啟國家干預經濟模式 D.蘇聯工業產值到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答案】A【詳解】依據材料可知,此時西方各國紛紛擴大對蘇聯的出口,嚴格限制進口蘇聯產品,結合所學可知,此時正值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之時,西方國家經濟蕭條,生產過剩,所以擴大對蘇聯的出口,限制蘇聯產品的進口,以緩解經濟危機,A項正確;1931年蘇聯已經停止新經濟政策,排除B項;羅斯福新政開始于1933年,開啟國家干預經濟模式,是加強國家對國內經濟的干預,排除C項;1937年蘇聯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工業產值到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排除D項。故選A項。13.(2022·山東日照·中考真題)1933年3月4日,美國總統要求國會授予他“足以對緊急事態發動一場大戰的廣泛行政權”。這是因為(

)A.經濟大危機日益嚴峻 B.美蘇矛盾趨向尖銳C.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D.日本試圖獨霸亞洲【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1933年3月4日”、“美國總統”、“足以對緊急事態發動一場大戰的廣泛行政權”等信息可知,美國總統指的是羅斯福,當時美國的經濟大危機日益嚴峻。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對美國造成巨大破壞,因此總統羅斯福當選后,開始實施羅斯福新政來應對經濟大危機,A正確;美蘇矛盾趨向尖銳是在二戰后,時間不符,排除B;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標志是1936年廣田弘毅上臺組閣,時間不符,排除C,日本試圖獨霸亞洲與材料無關,排除D。故選A。14.(2022·山東·壽光市世紀學校九年級階段練習)羅斯福新政大體具有三方面內容:一是恢復面臨空前困境的經濟;二是救濟大規模失業者和貧民;三是革除壟斷資本主義的某些弊病。下列措施屬于“革除壟斷資本主義的某些弊病”的是(

)A.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 B.整頓財政金融,恢復銀行信用C.建立聯邦緊急救濟署,發放緊急救濟金 D.制定《工業復興法》,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羅斯福新政時期,制定《工業復興法》,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以克服原來的自由放任政策下的無序狀態,這是針對壟斷資本主義的某些弊病而采取的措施,D項正確;“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和“建立聯邦緊急救濟署,發放緊急救濟金”是為救濟大規模失業者和貧民而采取的措施,排除A、C項;“整頓財政金融,恢復銀行信用”是為恢復面臨空前困境的經濟而采取的措施,排除B項。故選D項。15.(2022·江蘇蘇州·模擬預測)以“獅子”和“狐貍”見稱的羅斯福,面對經濟危機時審時度勢,進行大膽突破,實行以“3R”工程(復興、救濟、改革)為核心的新政。這一“大膽突破”的前提是A.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B.國家放棄工業的發展C.國家干預經濟D.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為應對1929-1933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羅斯福于1933年剛就任總統就推行了新政,由于羅斯福善于審時度勢,見機行事,既能夠迂回前進,又敢于大膽突破,因此被譽為“獅子”和“狐貍”。材料中這一“大膽突破”指的是羅斯福新政的措施和特點,這一“大膽突破”的前提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美國經濟逐漸恢復過來,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A項正確;新政的中心措施就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并沒有放棄工業的發展,排除B項;新政的突出特點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不是前提,排除C項;羅斯福新政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排除D項。故選A項。16.(2022·山東煙臺·模擬預測)與如圖反映的現象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經濟大危機 B.羅斯福新政 C.南北戰爭 D.馬歇爾計劃【答案】B【詳解】依據題干中的圖表可知從1933年-1939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呈現上升的趨勢,而失業人數呈現下降的趨勢,據此分析與羅斯福新政有關,1933年羅斯福出任美國總統,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宣布實施新政,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全面干預,從而推動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使美國逐步走出了經濟大危機的低谷,B項正確;經濟大危機發生在1929—1933年,排除A項;南北戰爭發生在1861—1865年,排除C項;二戰后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扶持控制西歐,排除D項。故選B項。17.(2022·遼寧沈陽·一模)“羅新福應對危機的一系列政策后來被稱作‘新政’,其核心是三個R:改革(Reform)、復興(Recovery)和救濟(Relief)。羅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一場為保證資本主義制度的穩定發展,在資本主義經濟肌體內部進行的一場‘傷筋動骨’的大手術。”對上述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A.羅斯福通過“新政”使美國未來徹底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威脅B.羅斯福實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C.羅斯福“新政”旨在摧毀資本主義經濟,顛覆資本主義制度D.羅斯福暫時通過“新政”輔助美國渡過困難,過后終將廢除【答案】B【詳解】羅斯福新政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大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羅斯福新政的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羅斯福實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B項正確,排除C項;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羅斯福新政的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制度,不可能徹底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威脅,排除A項;根據“羅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時的權宜之計”可知,D項錯誤,排除D項。故選B項。18.(2017·山東淄博·二模)20世紀的蘇聯(蘇俄)、美國、中國都曾調整經濟政策,并取得實效。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內戰爭時期,蘇俄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余糧收集制;對中小型企業實行國有化……。戰爭結束后,這一政策的繼續加強引起人民不滿,農民與工人進行罷工,蘇維埃政權出現嚴重政治危機。材料二:1933年羅斯福新政的部分措施:①給減耕減產的農戶發放經濟補貼。②根據法案“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③推行“以工代賑”,大力興建公共工程,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生產。材料三: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統計表年份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純收入191.3元397.6元686.3元1577.7元2253.4元3254.9元5919元首都鋼鐵公司:第一批國家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單位。1979年到2003年,資產總額從21.45億元增加到626億元,增長28.1倍;銷售收入從15.55億元增加到479億元,增長29.8倍……,現已成為跨地區、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1)根據材料一,說明蘇俄遇到了什么問題?結合所學知識,設計一個問題并回答。(2)新政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這些措施反映出什么共同特點?(3)解讀材料三圖表信息,指出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并分析取得這些成效的主要原因。(4)“列寧的政策”、“羅斯福新政”及“中國經濟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示?【答案】(1)嚴重的經濟危機引發了政治危機。列寧采取了哪一政策?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內容: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新經濟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促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新經濟政策的作用是什么?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