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03 原子、微粒結構與元素(解析版)_第1頁
專題 03 原子、微粒結構與元素(解析版)_第2頁
專題 03 原子、微粒結構與元素(解析版)_第3頁
專題 03 原子、微粒結構與元素(解析版)_第4頁
專題 03 原子、微粒結構與元素(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8年級下冊期末培優沖刺03原子、微粒結構與元素一、微粒結構模型1.(2021八下·義烏期中)十九世紀初,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的分子概念認為:①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構成;③原子不能獨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⑤分子的質量等于構成它的原子的質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的運動。通過你的學習,你認為上述觀點中存在明顯不足的是()A.

①②⑤

B.

①③

C.

④⑤⑥

D.

③【答案】B【解析】①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因此物質不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故①錯誤;

②分子由原子構成,故②正確;、

③原子可以獨立存在,例如金屬就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故③錯誤;

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故④正確;

⑤分子的質量等于構成它的原子的質量之和,故⑤正確;

⑥分子在不停的運動,故⑥正確。

那么存在明顯不足的是①③。故選B。2.(2021八下·濱江期中)若用表示一種原子,用表示另一種原子,有如圖化學反應,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甲圖表示一種化合物

B.

乙圖表示該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

C.

丙圖表示的兩種分子化學性質肯定不相同

D.

參加化學反應的微粒的個數比為【答案】D【解析】A.根據甲圖可知,該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為化合物,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根據乙圖可知,兩個原子各自獨立,互不相干,因此該物質由原子構成,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根據丙圖可知,兩種分子的構成明顯不同,因此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比較反應前后,反應前后都有一個,將其去掉,那么參加化學反應的微粒的個數比為

=2:2:1,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3.(2021八下·吳興期中)如下圖是物質甲和乙反應生成丙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化學反應可以說明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B.

甲和乙屬于單質,丙屬于化合物

C.

丙物質是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的

D.

1個丙分子由1個甲分子和2個乙分子構成【答案】C【解析】A.在實驗中,反應后和反應前分子的種類改變,而原子的種類不變,因此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故A錯誤;

B.甲由兩種元素組成,為化合物,而乙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為單質,丙由三種元素組成也是化合物,故B錯誤;

C.根據圖片可知,丙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故C正確;

D.一個丙分子由1個氧原子、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故D錯誤。故選C。4.(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因果關系錯誤的是(

)A.

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所以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

B.

因為質子數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屬的元素種類不同

C.

因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完全不同

D.

因為電子層數及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所以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答案】C【解析】A.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所以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碳原子和氮原子的質子數不同,所以所屬的元素種類不同,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因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剛石和石墨的化學性質相同,而物理性質不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鈉原子和鈉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所以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5.(2021八下·柯橋月考)為了探究水電解的微觀過程,某同學做了一些如下圖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氫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粒子模型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能夠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氫分子,每個氫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6.下列有關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粒子

B.

分子很小,所以沒有質量

C.

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D.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也可以再分【答案】C【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故A錯誤;

B.分子很小,但是卻有質量,故B錯誤;

C.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故C正確;

D.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故D錯誤。故選C。7.(2021八下·杭州期中)用分別表示質子、中子和電子,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結構模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甲、乙互為同位素

B.

乙、丁為同一種元素

C.

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

D.

丙、丁為同一種原子【答案】B【解析】A.甲的質子數為1,乙的質子數為2,二者質子數不同,肯定不是同位素,故A錯誤;

B.乙和丁的質子數都是2,因此為同一種元素,故B正確;

C.甲和丙的質子數都是1,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可知,它們的核電荷數相等,故C錯誤;

D.丙和丁的質子數和中子數都不同,肯定不是同一種原子,故D錯誤。故選B。8.(2021八下·拱墅期中)20世紀20年代,有人預言可能存在由4個氧原子構成的新型氧分子(O4)。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O4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B.

O4和O2互為同位素

C.

O4和O2的性質完全相同

D.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A.

O4只有一種元素組成,肯定為單質,故A錯誤;

B.O4和O2的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相同,為同一種元素,不是同位素,故B錯誤;

C.O4和O2的分子組成不同,則性質肯定不同,故C錯誤;

D.O4和O2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D正確。故選D。9.(2021八下·西湖期中)根據三種不同的原子(如下表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B原子C原子質子數8個8個7個中子數8個9個7個A.

和C是同一種元素

B.

A和B的核電荷數不同

C.

B和C核外電子數相等

D.

A和B互為同位素原子【答案】D【解析】A.B和C的質子數不同,極核電荷數不同,肯定不是同一種元素,故A錯誤;

B.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可知,A和B的核電荷數都是8,故B錯誤;

C.根據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可知,B和C的核外電子數不同,故C錯誤;

D.A和B的質子數都是8,而中子數不同,則它們為同位素原子,故D正確。故選D。10.(2021八下·柯橋月考)化學可以從微觀角度認識世界,請用微粒的觀點回答問題。(1)氧氣和液氧都是由________(填具體粒子的名稱)構成的。(2)氧氣可壓縮為液氧儲存于鋼瓶中,說明________。(3)空氣中的氧氣無處不在,是________的結果。(4)氧氣與碳發生化學反應時,沒有改變的兩種粒子是________?!敬鸢浮浚?)氧分子(2)受壓時氧氣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或分子間有空隙)(3)分子運動(4)氧原子和碳原子【解析】(1)氧氣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構成的。

(2)氧氣可壓縮為液氧儲存于鋼瓶中,說明受壓時氧氣分子間的間隔變?。ɑ蚍肿娱g有空隙);

(3)空氣中的氧氣無處不在,是分子運動的結果。

(4)氧氣與碳發生化學反應時,沒有改變的兩種粒子是氧原子和碳原子。11.(2021八下·柯橋月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醛分子中有________種原子;1個甲烷分子中有________個原子;(2)比較氫分子(或氧分子)與水分子,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3)比較過氧化氫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敬鸢浮浚?)3;5(2)分子可以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

(3)分子不同是由于構成分子的原子種類或數目不同。【解析】(1)根據甲醛分子的結構圖可知,這個分子有3種原子;根據甲烷分子結構圖可知,這個分子有5個原子。

(2)比較氫分子(或氧分子)與水分子,可得出的結論是:分子可以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

(3)比較過氧化氫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結論是:分子不同是由于構成分子的原子種類或數目不同。12.(2020八下·拱墅期末)請沿用科學家認識事物的方式認識“空氣”。(1)從分類角度:潔凈的空氣屬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2)從微觀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則用“”可表示的微粒是(填名稱)。(3)從變化角度:已知:常壓下,氮氣沸點為-196oC,氧氣沸點為-183℃。將燃著的木條置于盛滿液態空氣的燒杯口,觀察到的現象是木條________(填“熄滅”或“繼續燃燒”)。(4)從環保角度:下列保護空氣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高煙囪直接排放廢氣

B.植樹造林

C.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出行方式【答案】(1)混合物(2)氮分子(氮氣分子)(3)熄滅(4)A【解析】(1)從分類角度:潔凈的空氣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和二氧化碳等組成,屬于混合物;

(2)如果中的原子是氮原子,那么它表示氮分子;如果中的原子是氧原子,那么它表示氧分子。

(3)氮氣的沸點低于氧氣的沸點,因此在空氣中,氮氣先汽化;因為氮氣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將燃著的木條置于盛滿液態空氣的燒杯口,觀察到的現象是木條熄滅。

(4)A.加高煙囪直接排放廢氣,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煙塵,造成空氣污染,故A不合理;

B.植樹造林,可以減小空氣污染,故B合理;

C.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出行方式,可以減小汽油、柴油等于化石能源的消耗,從而減小空氣污染,故C合理。故選A。13.(2021八下·余杭期中)下圖為核聚變的示意圖,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種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________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屬于同種元素的原子是________(選填序號)。【答案】氦(或He);①、②【解析】根據③可知,該原子中有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那么原子序數為2,應該是氦(或He)元素的原子。

將②和③比較可知,的個數保持不變,○的個數由1變成②,根據核聚變的定義可知,○是質子,而為中子。因為元素種類由質子數決定,所以①②為同種元素的原子。二、原子結構模型14.(2020八下·秀洲月考)如圖是水的微觀層次結構,圖中右側“”表示(

)A.

氫元素

B.

氫原子

C.

氧元素

D.

氧原子【答案】B【解析】水分子的化學式為H2O,一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因此

表示氫原子,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5.(2021八下·西湖期中)化學上常用符號“ZAX”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已知abXn+和cdYm﹣的電子層排布完全相同,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b﹣a=d﹣c

B.

a+n=c﹣m

C.

a﹣n=c+m

D.

b﹣n=d+m【答案】C【解析】A.此項表示的X、Y離子的中子數相等,而XY離子的中子數不一定相等,故A錯誤;

B.此項等式表示XY原子的電子數相等,故B錯誤;

C.此等式表示X、Y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相等,故C正確;

D.此項等于沒有正確的意義,故D錯誤。故選C。16.(2021八下·余杭期中)圖甲是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原子而產生散射的實驗,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圖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結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盧瑟福在研究過程中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B.

α粒子可能是某種原子的原子核C.

圖乙所示原子核式結構是一種模型

D.

通過該實驗可知原子是空心的【答案】A【解析】A.根據實驗過程可知,盧瑟福在研究過程中沒有采用控制變量法,故A錯誤符合題意;

B.α粒子帶正電荷,可能是某種原子的原子核,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圖乙所示原子核式結構是一種模型,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只有極少數的α粒子發生大角度偏轉,這說明原子中間的原子核體積很小,大多數空間都是空的,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17.(2020八上·溫州期中)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選項中與a、b、c相對應的是(

)A.

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

B.

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

C.

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

D.

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答案】A【解析】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構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因此a為原子,b為原子核,c為核外電子,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8.(2020八下·長興期中)雙氧水和水都是同學們熟悉的物質。(1)有的人認為,兩者就像變生兄弟,這是因為

(填序號)。A.它們由同種分子構成

B.它們由相同的元素組成

C.常溫時都能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制取氧氣

D.構成1個分子的原子個數相同(2)也有人認為,二者化學性質相差遠,這是因為________?!敬鸢浮浚?)B(2)分子構成不同【解析】(1)雙氧水和水都由氫和氧元素組成,但其分子構成不同,所以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用下可分解制氧氣,水則不能,故B正確;(2)雙氧水和水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19.(2021八下·杭州期中)與碳元素一樣,氫元素也有三種不同的原子,依次稱為氕[piē]、氘[dāo]、氚[chuān],分別用符號H、D、T表示,其原子核內質子數均為1,中子數依次為0、1、2.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氕、氘、氚三種原子核外均只有一個電子

B.

一個氘原子的質量約為一個氕原子質量的2倍

C.

氕、氘、氚三種原子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

D.

化學式為HD的物質屬于化合物【答案】D【解析】A.氕、氘、氚三種原子核質子數都是1,而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因此均只有一個電子,故A正確不合題意;

B.一個氘原子的質量:1+0=1;一個氕原子質量:1+1=2,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氕、氘、氚三種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都是1個,因此它們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化學式為HD的物質其實由兩種物質組成,應該為混合物,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0.(2021八下·杭州期中)右表是小明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資料,請根據表格數據,回答下列問題。粒子名稱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A141414B263024C141418D141814(1)表中的元素共有________種。(2)屬于陽離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3)與A互為同位素原子的是________?!敬鸢浮浚?)2(2)B(3)D【解析】(1)根據表格中第二列數據可知,質子數只有14和26兩種,因此元素有2種。

(2)第二行中的B,質子數為26,電子數為24,因為質子數大于電子數,因此帶正電荷為陽離子;

(3)A和D的質子數都是14,而中子數不同,因此A與D互為同位素原子。21.(2021八下·拱墅期中)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湯姆生、盧瑟福和波爾等提出的模型的過程。(1)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是利用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的基礎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確反映他的實驗結果的示意圖是________(填序號)。

(2)從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__________(填序號)。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C.波爾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答案】(1)乙(2)A,B,D【解析】(1)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故A正確;

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故B正確;

C.波爾的原子模型建立,加深了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但遠沒有達到完美的境界,故C錯誤;

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故D正確。

故選ABD。(2)α粒子帶正電荷,原子核也帶正電荷,越靠近原子核的粒子受到的排斥力越大,因此它的運動軌跡偏轉的角度越大,而遠處的粒子幾乎不受影響。

甲:α粒子不可能穿過原子核沿直線傳播,故甲錯誤;

乙:符合上面的分析,故乙正確;

丙:上面的最靠近原子核的α粒子的運動方向的偏轉應該比遠處的角度更大,故丙錯誤。故選乙。22.(2021八下·吳興期中)化學元素組成萬物。人們很早就意識到物質都是由幾種亙古不變的基本成分——“元素”組成的。(1)古人曾認為水是組成物質的元素之一。1766年,英國化學家卡文迪許用鋅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氣”,“可燃空氣”在純氧中燃燒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種結合物而不是簡單元素”。在你學過的知識中能說明“水不是元素”的實驗事實是________。(2)現代化學對“元素”做了科學定義,圖甲是兩個微粒的結構模型示意圖,這兩個微粒是否屬于同種元素?你的觀點及依據是________。(3)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制作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圖乙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表中空白格處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________?!敬鸢浮浚?)電解水(2)不同元素,因為原子中質子數不同(3)31【解析】(1)能說明“水不是元素”的實驗事實是:電解水。

(2)根據圖甲可知,左邊的原子有1個質子,右邊的原子有2個質子,它們的質子數不同,肯定不是同種元素。(3)根據乙圖可知,右邊原子的質子數為32,左邊的比它小1,即:32-1=31。23.(2021八下·秀洲月考)已知原子中:質子數(Z)+中子數(N)=質量數(A),表示X元素原子的質子數和質量數可用ZAX符號表示。據報道鈥元素的原子67166Ho可有效治療肝癌,該原子的中子數是________

,核電荷數是________?,F有67【答案】99;67;是【解析】(1)67166Ho

的質量數為166,質子數為67,那么該原子的中子數:1166-67=99.

(2)67166Ho

的質子數為67,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可知,它的核電荷數為67;

(3)根據三、元素及其符號24.(2021八下·濱江期中)含氧的微粒有O2、O3、O2-、O2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相同的分子數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質子數

B.

等質量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原子數

C.

O2和O3是氧元素的兩種同位素

D.

H2O2、O2-、O22-三種微粒中所含的電子數多少排列為H2O2>O22->O2-【答案】B【解析】A.設分子數為n,那么O2和O3的氧原子個數之比為:2n:3n=2:3;一個氧原子含有8個質子,那么它們質子數的比值為:(8×2):(8×3)=2:3,故A錯誤;

B.一個氧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一個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故3個氧分子和2個臭氧分子的質量相等,而3個氧氣分子和2個臭氧分子都含6個氧原子,故所含原子數目相同,故B正確;

C.O2和O3中氧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相等,不是同位素,故C錯誤;

D.H2O2、O2-、O22-三種微粒中所含的電子數分別為18、10、18,所以三種微粒中所含的電子數多少排列為H2O2=O22->O2-,故D錯誤。故選B。25.(2020八下·長興月考)關于下列四種分子模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一個水分子和一個二氧化碳分子都由三個原子構成

B.

氮氣和氫氣分別由兩個氮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

C.

由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比較能說明分子可以由不同種類的原子構成

D.

由氮氣分子和氫氣分子的比較能說明一個分子可以由種類相同的原子構成【答案】B【解析】A.一個水分子和一個二氧化碳分子都由三個原子構成,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氮氣和氫氣分別由氮分子和氫分子構成,而一個氮分子由兩個氮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那么能說明分子可以由不同種類的原子構成,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氮氣分子只由氮原子構成,而氫氣分子只由氫原子構成,那么能說明一個分子可以由種類相同的原子構成,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26.(2021八下·臺州月考)在科學中,尋找相同點和不同點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對于Fe、Fe2+、Fe3+三種粒子的判斷,小科同學尋找了以下相同點,其中正確的是(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電子層結構相同④質量幾乎相等

⑤所含的質子數相等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⑤【答案】C【解析】Fe、Fe2+、Fe3+,三者都屬于鐵元素,那么它們的核電荷數相同;根據質子數=核電荷數,所以它們的質子數相同,故①⑤正確;

Fe原子失去最外層的兩個電子得到Fe2+,Fe原子失去最外層的三個電子得到Fe3+,因此它們的電子層結構不同,核外電子數也不同,故②③錯誤;

由于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Fe、Fe2+、Fe3+的質量幾乎相等,故④正確。

那么正確的是①④⑤。故選C。27.(2021八下·西湖期中)下列元素分類正確的是(

)A.

金屬元素:鈣、鎂、鋇、銅、鐵、汞

B.

非金屬元素:碳、氫、氧、氮、磷、金

C.

稀有元素:氦、氖、氬、氪、氯、氡

D.

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鐵、碘、氟、硒、鈣、鉛【答案】A【解析】A.金屬元素:鈣、鎂、鋇、銅、鐵、汞,故A正確;

B.金是金屬元素,不是非金屬元素,故B錯誤;

C.氯氣不是稀有氣體,故C錯誤;

D.鉛不是人體必需的元素,故D錯誤。故選A。28.(2021八下·拱墅期中)下列選項中各物質(或元素)相對含量錯誤的是(

)A.

空氣的組成

B.

地殼中的元素分布

C.

人體中的元素分布

D.

海水中的元素分布【答案】A【解析】A.空氣中各成分及體積分數: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氣和雜質:0.03%.故A錯誤符合題意;

B.地殼中由多到少的元素氧、硅、鋁、鐵、鈣,故B正確不合題意;

C人體中由多到少的元素是氧、碳、氫、氮、鈣等,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海水中由多到少的元素是氧、氫、氯、鈉、鎂等,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29.(2020八下·上虞期末)用數軸表示某些化學知識直觀、簡明、易記,下列數軸表示錯誤的是(

)A.

地殼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B.

不同種原子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

C.

空氣中氣體體積分數由大到小

D.

含氮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從低到高【答案】C【解析】A.地殼中的元素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氧、硅、鋁、鐵、鈣……,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根據元素周期表可知,在第二周期,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元素為:鈉、鎂、鋁、硅、磷、硫、氯、氬,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空氣中氣體的體積分數從大到小依次為: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水蒸氣和其它氣體,故C錯誤符合題意;

D.NH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N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30.(2020八下·溫嶺期中)南京理工大學胡炳成團隊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該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為7號元素,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N5—是一種單質

B.

1個N5—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

C.

1個N5—中共含有35個質子

D.

1個N5—中共含有35個電子【答案】C【解析】A、N5—是一種離子,不符合題意;

B、1個N5—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不符合題意;

C、1個N5—中共含有7×5=35個質子,符合題意;

D、N5—是N5得一個電子形成,共含有36個電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1.(2019八下·仙居期末)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Si是一種金屬

B.

磷原子的質子數為31

C.

Al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g

D.

Al、Si、P的原子序數分別為13、14、15【答案】D【解析】A、Si是一種非金屬,A不符合題意;

B、磷的原子序數是15,核外有15個電子,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5,由于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核電荷數)就等于核內的質子數,也等于核外電子的數目,故磷原子的質子數為15,,B不符合題意;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Al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單位是“1”不是“g”,C不符合題意;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Al、Si、P

的原子序數13、14、15,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32.(2019八下·余杭期中)2018年5月9日,由中國科學院等相關部門正式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的中文名稱。下表是這四種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屬于金屬元素

B.

鏌的元素符號是mo

C.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17

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豐富【答案】A【解析】A、元素的偏旁帶“钅”為金屬元素,正確;

B、鏌的元素符號為Mo,錯誤;

C、117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錯誤;

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少,錯誤;故答案為:A。33.S2-、SO32?A.

三種離子中都含有硫元素

B.

和都屬于氧化物

C.

硫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有-2、+4、+6

D.

S2-和H+不能結合成分子【答案】C【解析】A、元素為宏觀概念,構成物質,離子為微觀概念,離子中不含元素,不符合題意;

B、SO32?和SO42?都屬于離子,不符合題意;

C、硫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有-2、+4、+6,符合題意;34.(2021八下·杭州期中)銥﹣192是一種放射性物質,對人體有嚴重輻射傷害。如圖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銥元素的有關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內有77個質子

B.

銥元素是金屬元素

C.

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77個電子

D.

銥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2.2g【答案】D【解析】A.左上角的數字為77,那么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內有77個質子,故A正確不合題意;

B.銥中含有金字旁,則該元素是金屬元素,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原子的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則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77個電子,故C正確不合題意;

D.銥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2.2,沒有單位g,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35.(2021八下·杭州月考)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1)周期表中的①②③代表三種不同的元素,③是________元素(填名稱),屬于非金屬的是________,屬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序號)。(2)氕、氘、氚都屬于表中的氫元素,原因是其原子的________相同,但________不同。(3)最近,科學家用大量高速鈣原子轟擊锫原子,形成了核電核數為117的元素的原子,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________

?!敬鸢浮浚?)鎂;②;①②(2)質子數;中子數(3)117【解析】(1)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序,①號元素是鋰元素,②號元素是氟元素,③號元素是鎂元素,其中①③名字中含有金字旁,是金屬元素,②是非金屬元素;①②在同一行,位于同一周期。

(2)元素是指據有相同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因此氕、氘、氚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3)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則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117。36.(2021八下·拱墅期中)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認真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1)原子序數為8的元素是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2)原子序數為16的硫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_。(3)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金”字旁,固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則硅元素屬于________(填“金屬”“固態菲金屬”或“氣態非金屬”,下同)元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