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地殼運動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1頁
2.1.2地殼運動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2頁
2.1.2地殼運動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3頁
2.1.2地殼運動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4頁
2.1.2地殼運動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變質作用巖石受溫度、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其成分、結構發生改變,這一過程稱為變質作用。發生在地殼深處,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態變質結晶作用變質喜馬拉雅山背斜巖層向上拱起,形成山嶺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形成谷地褶皺山背斜向斜褶皺: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力作用下,巖層會發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3.地殼運動背斜巖層向上拱起,形成山嶺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形成谷地褶皺山背斜向斜褶皺: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力作用下,巖層會發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3.地殼運動科迪勒拿山系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巫山貢嘎山四姑娘山西嶺雪山地形倒置逆地形背斜頂部因受張力產生裂隙,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巖石致密,不易被侵蝕,相對高聳形成山嶺。思考:分別指出甲、乙的地質構造和構造地貌,并分析其成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上拱,成山嶺,易侵蝕,變谷地; “向”下彎,難成山,質堅硬,終成嶺。②③④⑥⑦⑤②③(1)褶皺褶皺背斜向斜向上拱向下彎山嶺谷地巖層形態地貌中老翼新中新翼老巖層新老關系谷地山嶺外力長期侵蝕后地貌3.地殼運動①背斜與向斜地下水石油天然氣地表②地質意義向斜——儲水構造;背斜——儲油氣構造地表隧道東西地下水張力采石場選在背斜。背斜頂部受張力產生裂隙,巖石破碎,開采成本低。隧道工程應選址于背斜。巖層向上拱起,更穩固;不易積水,更安全。1.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處向斜成谷B.乙處背斜成山C.從1—4,巖層年代漸新D.甲處巖層中間老,兩翼新2.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地質構造a是向斜,b為背斜B.①②③④四處的巖石最有可能為沉積巖的是①和②C.a處多為儲水構造D.b處多為儲油構造DB褶皺: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使巖層彎曲變形背斜巖層向上拱起,形成山嶺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形成谷地褶皺山斷層:斷層:當巖層受到的壓力和張力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巖體就會斷裂并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位移。上升巖塊:塊狀山地或高地下沉巖塊:谷地或低地華山泰山廬山汾渭地塹斷塊山瓦屋山陡崖斷層構造帶:因巖石破碎,易發育成溝谷、河流巖層受到拉力,可能會斷裂,最終形成裂谷或海洋(2)斷層①斷層:當巖層受到的壓力和張力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巖體就會斷裂并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位移。②上升巖塊:塊狀山地或高地(華山、廬山、泰山)③下沉巖塊:谷地或低地(東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④斷裂面:陡崖⑤斷層構造帶:因巖石破碎,易發育成溝谷、河流巖層受力形式巖層變位變形示意圖對地表形態產生的影響壓力(擠壓)張力(拉伸)地表抬升隆起,常形成山地、高地地表易發生斷裂,常形成斷裂帶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巖層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壓力、張力等,從而發生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變形或變位。水平變形、變位垂直變形、變位內力作用能量來源表現形式時間作用結果地球內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表變得高低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