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4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_第1頁
專題4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_第2頁
專題4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_第3頁
專題4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_第4頁
專題4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4溶解度溶質質量分數命題趨勢備考方向常見題型借助生產生活實際,以“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為主題的信息題和開放題是中考的熱點之一,水的凈化在中考中單獨出題,大多是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溶液的概念、乳化現象、物質溶于水能量的變化、溶液的組成以及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等,常以選擇題和填空題形式出現。以溶解度曲線為載體,考査溶解度、溶質質量分數、結晶、溶液配制等問題,有一定的綜合性,出題陷阱較多,容易失分,復習時要注意細節。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判斷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轉化,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重難點01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2.在描述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時候,一定要強調:①一定溫度;②一定量的溶劑;③某種溶質。重難點02濃溶液和稀溶液1.人們常把溶有較多溶質的溶液稱為濃溶液,溶有較少溶質的溶液稱為稀溶液。重難點03溶解度——物質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方法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數值越大,表明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能力越強。如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就表示在20℃時,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食鹽36克。2.溶解性等級的劃分:重難點04溶解度曲線1.通過實驗測出物質在各個不同溫度的溶解度,運用數學方法可以繪制出溶解度曲線。溶解度曲線表示以下幾方面的意義:①曲線上每個點表示某溫度下某溶質的溶解度;②溶解度曲線表示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不同溶解度數值;③曲線表示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數值;④曲線表示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大小的情況;⑤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⑥曲線上每個點所配制的溶液是該溫度下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曲線下方的點表示對應溫度下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重難點05溶解度的計算1.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可知,要計算物質的溶解度,溶液一定要是飽和的。2.由于在飽和溶液中,溶液、溶劑和飽和溶液的質量比是確定的,因此溶解度跟飽和溶液中的溶質、溶劑和溶液質量之間存在著對應的定量關系:重難點06溶質的質量分數1.概念: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指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值。2.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1)溶質的質量分數只是一個比值,沒有單位;(2)溶質的質量分數可以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3)公式的變換形式:m質=m液×溶質的質量分數。重難通關練(建議用時:20分鐘)1.(2023?麗水)20℃時,在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加入20克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加圖甲;加入20克水,充分攪拌后如圖乙;再加入10克水如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中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乙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D.乙→丙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2.(2023?杭州模擬)小明要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4%的氯化鈉溶液,下列關于配制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①若用氯化鈉固體配制,需稱取氯化鈉固體7.0g②用托盤天平稱氯化鈉固體時,在兩盤各放一張質量相等的紙③選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④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試劑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配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3.(2023?永康市模擬)下圖是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恒溫蒸發操作的實驗記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中的溶液為飽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C.給丙溶液升高溫度,固體一定會溶解D.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4.(2023?嵊州市模擬)小明向燒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鹽,實驗過程如圖所示。若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②中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為40克C.③和④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④中再加水50克,仍有6克食鹽未溶解5.(2023?余杭區二模)農民常用一定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選種,為配制氯化鈉溶液,山山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固體中按如圖所示方式加水。下列選項中符合圖①至圖④溶質質量分數變化過程的是() A B C D6.(2023?寧波模擬)如圖所示,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恒溫蒸發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燒杯中一定是飽和溶液B.乙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丙燒杯和丁燒杯中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固體在丙燒杯和丁燒杯中的溶解度不同7.(2023?蕭山區二模)如圖所示,室溫下有兩杯氫氧化鈣溶液,其中乙杯底部有少量氫氧化鈣固體沉淀,室溫下久置后,沉淀數量無變化。將它們混合在第三只燒杯中。可形成氫氧化鈣的丙溶液。則下列說法成立的是()A.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乙B.升溫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氫氧化鈣溶解C.攪拌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氫氧化鈣溶解D.混合后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能等于甲或等于乙8.(2023?鹿城區模擬)已知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增大,現將200g不飽和KNO3溶液分成兩等分,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分析實驗過程,可作出的正確判斷是()A.①→③過程中,KNO3的溶解度和質量分數都增大B.②→④蒸發過程中,水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大C.25℃時,KNO3的溶解度是43gD.③比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9.(2022?西湖區校級二模)一杯50℃的氯化鈉溶液,只讓其溫度發生如圖所示的變化,若不考慮水分的蒸發,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飽和溶液 B.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C.丙溶液的溫度一定為30℃ D.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溶液10.根據圖示實驗、部分記錄和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無法判斷a中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3.3%C.b中溶液在加熱過程中始終為飽和溶液 D.用降溫的的方法可獲得大量氯化鈉晶體11.(2022?濱江區一模)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同一種溶質的水溶液,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B.③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溶液②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溶液③的溶質質量分數D.若②中的溶液恒溫蒸發,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12.(2021?余杭區模擬)圖中的直線表示t℃時,某物質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質量。對于a、b、c、d四點的分析,你認同的是()A.a、b兩點質量分數不同 B.b點不可能是飽和溶液C.c點質量分數最小 D.d點在t℃時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13.20℃時,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別為34g和31.6g。小金在20℃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得到溶液①②③④。下列有關溶液①~④的分析錯誤的是()A.屬于20℃時的飽和溶液的是②和④ B.溶質的質量相等的是②和④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是①和③ D.溶液的質量②>④>③=①14.20℃時,取一定質量的固體硝酸鉀于燒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燒杯,不斷攪拌,使之充分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丁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乙→丙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D.丙→丁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15.(2023?婺城區一模)在室溫下完成如下實驗,若固體A(不含結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熱,也不放熱,且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水的蒸發。請回答:(1)上述四種溶液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2)四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均用序號表示)16.(2023?金東區二模)燒杯中盛有一定質量、溫度為80℃的M的溶液,將其置于室溫環境中,測定不同溫度時析出固體的質量。測定結果記錄如下表:溶液的溫度/℃7565503520析出固體M的質量/g005.010.520若不考慮水蒸發對實驗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1)65℃時,該溶液是否一定為飽和溶液?答:。(2)欲將70℃時的該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選填序號)。①升溫②降溫③加溶質M④恒溫蒸發水⑤加70℃時M的飽和溶液17.(2023?鹿城區校級一模)小溫學習了有關溶液的知識后,進行了如下探究:(已知: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1)實驗一中ABCD四個燒杯中的液體,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填字母,可多選)。(2)實驗二中①③④三個燒杯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用序號表示)。18.(2022?龍港市模擬)有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為100克的水,在相同的溫度下,向四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200g、150g、100g、50g某溶質,充分溶解后,如圖所示。請回答:(1)(填序號)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2)D燒杯中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不分層,這說明溶液具有特點。(3)要使C燒杯與D燒杯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則可向C燒杯繼續加入水克。19.(2022?海曙區模擬)甲燒杯中盛有30℃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飽和硫酸銅溶液100克,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不考慮水分蒸發)。(1)乙中溶液(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飽和溶液。(2)若丙中無晶體析出,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結果保留到0.1%)。20.(2023?拱墅區模擬)小明在學習溶液知識之后,進行了下列實驗。(1)小明向各盛有等量70℃水的燒杯①,②,③中,分別加入20克X、Y、Z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其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燒杯是。(2)若Y為硝酸鉀,則②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下列可以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x%)與時間(t)的關系的示意圖是。

專題4溶解度溶質質量分數重難通關練(建議用時:20分鐘)1.(2023?麗水)20℃時,在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加入20克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加圖甲;加入20克水,充分攪拌后如圖乙;再加入10克水如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中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乙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D.乙→丙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解答】解:A、20℃時,在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加入20克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加圖甲,硝酸鉀不能全部溶解,則甲中溶液是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B、加入20克水,充分攪拌后如圖乙,剩余的硝酸鉀全部溶解,乙中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C、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g20g+50g+20g+10gD、乙→丙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溶劑的質量增加,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2.(2023?杭州模擬)小明要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4%的氯化鈉溶液,下列關于配制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①若用氯化鈉固體配制,需稱取氯化鈉固體7.0g②用托盤天平稱氯化鈉固體時,在兩盤各放一張質量相等的紙③選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④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試劑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配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解答】解:①若用氯化鈉固體配制,需稱取氯化鈉固體質量是50g×14%=7.0g,該選項正確。②用托盤天平稱氯化鈉固體時,在兩盤各放一張質量相等的紙,該選項正確。③需要水的體積是(50g﹣7g)÷1g/mL=43mL,應該選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該選項不正確。④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試劑瓶,該選項正確。⑤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導致量取水的體積偏小,進一步導致配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該選項不正確。故選:C。3.(2023?永康市模擬)下圖是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恒溫蒸發操作的實驗記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中的溶液為飽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C.給丙溶液升高溫度,固體一定會溶解D.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解答】解:A、第一次蒸發10g水,沒有晶體析出,所得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飽和;第二次恒溫蒸發掉10g水,結果析出1g固體,則溶液為飽和溶液,第三次蒸發10g水,共析出2.5g晶體,即第三次蒸發10g水,析出了1.5g晶體,說明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蒸發10g水,析出1.5g晶體;則說明乙中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B、丙、丁均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丁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丙,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于不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趨勢,給丙溶液升高溫度,固體不一定會溶解,故選項說法錯誤。D、一次蒸發10g水,沒有晶體析出,則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4.(2023?嵊州市模擬)小明向燒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鹽,實驗過程如圖所示。若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②中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為40克C.③和④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④中再加水50克,仍有6克食鹽未溶解【解答】解:A、由題意,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向燒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鹽,100g水中最多能形成136g溶液,則②中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A選項的分析,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形成136g溶液,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為136g﹣100g=36g,故選項說法錯誤。C、③和④均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③和④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選項說法正確。D、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形成136g溶液,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鹽,④中再加水50克,能再溶解18g食鹽,仍有20g+20g+20g﹣36g﹣18g=6克食鹽未溶解,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5.(2023?余杭區二模)農民常用一定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選種,為配制氯化鈉溶液,山山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固體中按如圖所示方式加水。下列選項中符合圖①至圖④溶質質量分數變化過程的是() A B C D【解答】解:由圖示可知,①和②的底部均有不溶解的晶體存在,因此均為該溫度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加入75g水后燒杯中無固體,此時溶液③可能為飽和溶液,也可能為不飽和溶液,再加水25g,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只增加了25%,溶液④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稍降低,觀察四幅圖像,C符合題意。故選:C。6.(2023?寧波模擬)如圖所示,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恒溫蒸發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燒杯中一定是飽和溶液B.乙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丙燒杯和丁燒杯中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固體在丙燒杯和丁燒杯中的溶解度不同【解答】解:A、第一次蒸發10g水,沒有晶體析出,則甲燒杯中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B、第一次蒸發10g水,沒有晶體析出,乙燒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C、丙燒杯和丁燒杯中的溶液均為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選項說法正確。D、由于溫度相同,固體在丙燒杯和丁燒杯中的溶解度相同,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7.(2023?蕭山區二模)如圖所示,室溫下有兩杯氫氧化鈣溶液,其中乙杯底部有少量氫氧化鈣固體沉淀,室溫下久置后,沉淀數量無變化。將它們混合在第三只燒杯中。可形成氫氧化鈣的丙溶液。則下列說法成立的是()A.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乙B.升溫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氫氧化鈣溶解C.攪拌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氫氧化鈣溶解D.混合后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能等于甲或等于乙【解答】解:A、若甲溶液是室溫下氫氧化鈣的不飽和溶液,則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乙;若甲溶液是室溫下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則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乙,說法錯誤;B、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升溫不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氫氧化鈣溶解,說法錯誤;C、攪拌能加快溶質的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物質的溶解度,因此攪拌不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氫氧化鈣溶解,說法錯誤;D、由圖示可知,乙溶液是室溫下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若甲溶液恰好是室溫下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則混合后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就等于甲或等于乙;若甲是室溫下氫氧化鈣的不飽和溶液,則混合后的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甲,小于乙,說法正確。故選:D。8.(2023?鹿城區模擬)已知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增大,現將200g不飽和KNO3溶液分成兩等分,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分析實驗過程,可作出的正確判斷是()A.①→③過程中,KNO3的溶解度和質量分數都增大B.②→④蒸發過程中,水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大C.25℃時,KNO3的溶解度是43gD.③比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解答】解:A、①→③過程中,溫度不變,則KNO3的溶解度不變;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增加,則KNO3的質量分數都增大,故選項說法錯誤。B、②→④的過程中,溶液由25℃時的不飽和溶液變為25℃時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斷增加,水的質量分數不斷減小,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圖示可知,①→③過程中,溶液變為恰好飽和的溶液;②→④的過程中,溶液變為恰好飽和的溶液,即25℃時,20g水中溶解8.6g硝酸鉀,溶液恰好飽和,25℃時,KNO3的溶解度是8.6g×100gD、③、④均為25℃時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9.(2022?西湖區校級二模)一杯50℃的氯化鈉溶液,只讓其溫度發生如圖所示的變化,若不考慮水分的蒸發,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飽和溶液 B.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C.丙溶液的溫度一定為30℃ D.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溶液【解答】A、甲溶液降溫變為乙溶液,沒有固體析出,乙溶液降溫為丙溶液,有固體析出,則甲為不飽和溶液,乙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A錯誤。B、乙溶液降溫為丙溶液,有固體析出,則乙可能是飽和溶液,丙一定是飽和溶液,故B錯誤。C、丙的溫度低于40℃,不一定為30℃,故C錯誤。D、由乙溶液降溫為丙溶液由固體析出,則溶質質量減小,降溫,溶劑質量不變,則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溶液,故D正確。故選:D。10.根據圖示實驗、部分記錄和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無法判斷a中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3.3%C.b中溶液在加熱過程中始終為飽和溶液 D.用降溫的的方法可獲得大量氯化鈉晶體【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約是36g,因此20g水最多溶解7.5g,因此a是不飽和溶液;故A錯誤;B、c中燒杯底部還有固體,仍是飽和溶液,因為10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約是40g,因此20g水最多溶解8g氯化鈉,c中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g28gC、b中溶液在加熱過程中始終為飽和溶液正確,因為燒杯底部始終有固體;故C正確;D、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不大,獲得氯化鈉晶體常用的方法是蒸發結晶,故D錯誤。故選:C。11.(2022?濱江區一模)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同一種溶質的水溶液,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B.③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溶液②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溶液③的溶質質量分數D.若②中的溶液恒溫蒸發,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解答】解:A、在同一溫度下,同一種溶質的水溶液,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選項中未指明溫度,故A錯誤;B、升溫后得到③,燒杯中無固體剩余,③可能恰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故B錯誤;C、①的燒杯中加水充分溶解,②中有剩余固體,②中為飽和溶液,升溫后得到③,燒杯中無固體剩余,溶劑的質量相同,③中溶解的固體多,因此溶液②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溶液③的溶質質量分數;故C錯誤;D、恒溫蒸發溶劑,飽和溶液析出晶體,但溶液仍為飽和溶液,相同溫度下的同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因溶解度相等而相等,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D正確;故選:D。12.(2021?余杭區模擬)圖中的直線表示t℃時,某物質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質量。對于a、b、c、d四點的分析,你認同的是()A.a、b兩點質量分數不同 B.b點不可能是飽和溶液C.c點質量分數最小 D.d點在t℃時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解答】解:A、a、b、d兩點所表示的溶液均為t℃時該物質的飽和溶液,利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B、b點為直線上的點,而直線表示t℃時某物質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因此,b點代表的溶液為飽和溶液;故B錯誤;C、根據A中分析,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為:a=b=d>c;故C正確;D、d點代表的溶液在t℃時為飽和溶液,該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物質,但可溶解其他溶質,故D不正確;故選:C。13.20℃時,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別為34g和31.6g。小金在20℃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得到溶液①②③④。下列有關溶液①~④的分析錯誤的是()A.屬于20℃時的飽和溶液的是②和④ B.溶質的質量相等的是②和④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是①和③ D.溶液的質量②>④>③=①【解答】解:A.根據20℃時,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別為34g和31.6g,故②④屬于飽和溶液的;正確;B.根據20℃時,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別為34g和31.6g,故②④屬于飽和溶液的,其中溶質的質量不相等;錯誤;C.①、③溶質的質量都20g,并且全部溶解,溶液的質量為120g,溶質質量分數=20gD.根據20℃時,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別為34g和31.6g,故②④屬于飽和溶液的,且溶液的質量②>④;因為①、③溶質的質量都20g,并且全部溶解,溶液的質量為120g,溶液的質量小于④,即溶液的質量②>④>③=①,正確。故選:B。14.20℃時,取一定質量的固體硝酸鉀于燒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燒杯,不斷攪拌,使之充分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丁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乙→丙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D.丙→丁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解答】解:A.從圖可以看出,20℃時,甲燒杯中還有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所以甲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飽和溶液,故A錯誤;B.從圖可以看出,20℃時,丙燒杯中沒有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所以丙燒杯中,硝酸鉀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在此基礎中繼續加水得到丁溶液,溶劑增多,所以丁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故B正確;C.乙燒杯中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所以溶質質量分數最大,乙→丙過程中,故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或變小,故C錯誤;D.丙→丁過程中,繼續加入溶劑,溶質質量不變,所以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故D錯誤。故選:B。15.(2023?婺城區一模)在室溫下完成如下實驗,若固體A(不含結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熱,也不放熱,且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水的蒸發。請回答:(1)上述四種溶液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2)四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均用序號表示)【解答】解:(1)室溫下,向20g水中加入5gA,全部溶解;向溶液①中再加入5gA,部分溶解,說明溶液①是不飽和溶液,溶液②是飽和溶液;加熱到t℃,全部溶解,溶液③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降溫至室溫,有晶體析出,溶液④一定是飽和溶液。(2)溶液①②③④中溶劑的質量相等,所含溶質的質量大小關系是③>②=④>①,則四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③>②=④>①。故答案為:(1)溶液①;(2)③>②=④>①。16.(2023?金東區二模)燒杯中盛有一定質量、溫度為80℃的M的溶液,將其置于室溫環境中,測定不同溫度時析出固體的質量。測定結果記錄如下表:溶液的溫度/℃7565503520析出固體M的質量/g005.010.520若不考慮水蒸發對實驗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1)65℃時,該溶液是否一定為飽和溶液?答:。(2)欲將70℃時的該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選填序號)。①升溫②降溫③加溶質M④恒溫蒸發水⑤加70℃時M的飽和溶液【解答】解:(1)65℃時,析出固體質量為0,因此溶液可能飽和,可能飽和,故答案為:無法判斷;(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隨著溫度的降低,析出晶體的質量增大,即物質的溶解度減小,所以將不飽和溶液轉換為飽和溶液的方法:①降溫;②加溶質;⑥蒸發溶劑,故選:②③④。故答案為:(1)無法判斷;(2)②③④。17.(2023?鹿城區校級一模)小溫學習了有關溶液的知識后,進行了如下探究:(已知: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1)實驗一中ABCD四個燒杯中的液體,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填字母,可多選)。(2)實驗二中①③④三個燒杯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用序號表示)。【解答】解:(1)依據飽和溶液的概念可知,D中有固體出現,一定是飽和溶液;C→D加入20克氯化鉀但是溶液質量沒有改變,所以斷定C中是恰好飽和;(2)①中的溶液經過恒溫蒸發溶劑,得到③,所以溶質質量分數①<③,④是高溫時的飽和溶液,所以溶質質量分數④>③,所以實驗二中①③④三個燒杯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④③①。故答案為:(1)CD;(2)④③①。18.(2022?龍港市模擬)有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為100克的水,在相同的溫度下,向四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