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社會組織-案例分析-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_第1頁
典型社會組織-案例分析-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_第2頁
典型社會組織-案例分析-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_第3頁
典型社會組織-案例分析-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_第4頁
典型社會組織-案例分析-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1988年,是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的前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婦女研究所破土而出的一年,也是中國婦女在改革開放中經歷新困難和新問題的一年。在這一年,國家實行優化勞動組合,剝離廠礦企業的富余人員,而被剝離的人員中,70%左右是女職工,連一些女勞動模范都不能幸免。她們失去了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因而也影響到她們的家庭地位。為此,全國婦聯機關刊物中國婦女雜志在全年開辟了一個專欄:“1988,女人的出路”,探討婦女問題。同是在這一年,婦女的政治參與陷入了低谷。實行差額選舉后,有不少省市的四套領導班子中(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竟然一個女領導干部都沒有。北京市的一個郊區,連婦聯主席都選了一個男的。背景很多女性感到彷徨:

為什么社會發展了,女人卻要回家了?

為什么社會的發展,要以一代女性的犧牲作為代價?

婦女應該怎么辦,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不被歷史的車輪甩在后頭?

而在當時,中國沒有一個婦女研究組織,也沒有人研究婦女的這些問題。

中管院婦女研究所就是適應了時代的這個需要,應運而生的。這個組織的主要創始人王行娟,在這一年,從北京出版社的崗位上離休。她感受到當代女性的困惑,希望能為她們做一些事情。于是,在1988年2月27日,王行娟召集首都女界的精英開了個神仙會,討論成立一家民間組織——婦女研究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神仙會就在王行娟家里進行。神仙會開到中午,大家還意猶未盡。王行娟做了炸醬面給大家裹腹。于是有人把這次神仙會稱作“炸醬面會”,自豪地稱自己是“吃過炸醬面的人”。

這次會議醞釀了中國第一家民間婦女組織的創意,描畫了它的宗旨和雛形,催生了中國第一個民間組織的誕生。籌備階段

婦女所確立了她的宗旨:對改革開放中的婦女問題進行專題研究;調查中國婦女的基本狀況;開展活動,喚起婦女自主意識、實現婦女自我價值;在國內外進行學術交流。該組織掛靠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下面。中國婦女報主編謝麗華和原國家人事部人事與人才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金難,是創業期主要支持者、領導者。誕生1988年10月7日,婦女所正式宣布成立。首都各界60余人出席了大會。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康克清托人轉達了她的祝賀,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關濤代表全國婦聯致了辭,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李雪瑩、中管院副院長朱松青等,都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詞。至此,中國第一家以研究婦女問題為主要方向的民間婦女組織誕生了。

紅楓中心20年的歷程充滿了坎坷與艱辛。由于她是一個純粹的草根組織,沒有任何官方的背景與支持,完全是一些知識女性從理想主義出發的自愿行為,因此,從她誕生時起,注定要走一條艱難的道路。紅楓中心的20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初創期(1988-1994)為機構的生存條件而戰斗。第二階段:危機期(1995-1998)為獲得社會的支持而戰斗。第三階段:發展期(1999-2008)為提升婦女的社會地位而戰斗。

第一個階段的主要特征是為婦女所的生存尋找資源。作為民間組織,沒有“皇糧”可吃。而搞婦女研究,開展活動,都需要錢。婦女所兩萬元開辦費是幾個創始人籌集的。用這些錢租了6平方米的小房子,買了幾件舊的桌子椅子,就所剩無幾了。為了籌集資金,婦女所在成立的同時就在工商局注冊了一個民辦科研機構——北京華夏婦女用品研究所,開發婦女用品。它開發過的婦女用品很多:婦女套裝、新型毛衣、折疊臉盆、通風自行車套、兒童記身高牌等,但都沒有掙到錢。第一階段:初創期1989年“三·八節”,北京市婦聯在北京展覽館舉辦婦女用品展銷會。婦女所租了個柜臺,企圖通過代銷,掙一點批零差價。為此,王行娟與副所長梁正宇天天站柜臺。由于要不斷進貨、送貨,雇了兩個年輕人幫忙還不夠,王行娟把有半個月假期的女兒也動員來了。結果,半個月的辛勞并沒有得到豐厚的收獲,結完賬后,只掙了300元,還不夠支付兩個工作人員半個月的工資。1990—1992年,婦女所與中國婦女雜志合作,共開辦過9期全國女領導干部培訓班,有近千名科級以上女干部接受培訓。但是好景不長,各地的這類培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良莠不齊,全國婦聯的一個書記指令,中國婦女雜志不再與婦女所合作,而且不準刊登婦女所招生的通知。這條路被堵死了。直到1992年,在一個美國朋友的幫助下,婦女所向美國全球基金會的申請被批準,獲得了第一個資助,開通了中國第一條婦女熱線,才開始摸索到一條尋找資金的道路:設計項目。但這條路依然走得很困難。第一階段:初創期第二個階段的危機發生在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召開的前后。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中國召開,使中國的婦女成為世界的焦點。由于婦女所是中國第一家民間婦女組織,還開通了中國第一條婦女熱線電話,婦女所是中國第一批被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批準,確認為中國民間組織(NGO)的一個機構,因而婦女所又成為世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各國媒體大量涌進北京,紛紛要求前來采訪;一些國外民間組織也不斷要求參觀;還有一些國家的政府代表團的團長也提出要求,到婦女所參觀訪問。在要求參觀訪問的政府代表團中,有美國代表團的團長希拉里·克林頓,當時美國總統克林頓的夫人。這個要求驚動了中南海的高層,也引起了他們的疑問。一時間,風聲鶴唳,婦女所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婦女所領導人的行動受到了監控,中管院與婦女所脫離了掛靠關系,婦女所不能再用原來的名稱,已有的事業單位法人的身份也失去了。第二階段:危機期在這最艱難的時刻,王行娟堅信兩點:一是婦女所所有工作都是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二是政府終會認識到民間組織的積極作用。于是她到工商局去注冊,取得了服務社會的合法身份。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的新名稱,就是1996年在工商局注冊后啟用的。另外,她堅持不懈地申訴,往來奔走于各個有關信訪接待的單位,讓政府對這個民間組織有準確的了解。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到1998年,陰霾終于散去。北京市委政法委的領導接見王行娟并表示,紅楓中心所有的工作都對社會的安定團結有利,市委完全支持。紅楓中心終于度過了信任的危機。第二階段:危機期第三階段是從1999年至現在。紅楓中心擺脫了信任危機后,專心致力于社會服務。紅楓中心的發展首先表現在服務的內容與范圍的擴展上。在1988年成立的初期,紅楓中心的主要工作是開展當代婦女熱點問題的研究。1992年開通了中國第一條婦女熱線,向心理咨詢服務的方向發展,從關心弱勢婦女人群權益的保護,到關心人的心理成長,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者。因此,無論是服務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還是單親母親,以及所有求助于紅楓中心的女性,紅楓中心注重啟發她們認識自我,通過他助、互助,實現自助和助人,從弱者成為強者。第三階段:發展期紅楓中心的服務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她的創新性,第二個是品牌意識。紅楓中心開展的許多活動都是社會的首創:第一家單身周末俱樂部、第一條婦女熱線、第一個單親家庭服務組織方舟家庭中心……。紅楓中心希望,她所作過的項目,能在理論上有所提升,在方式方法上有所歸結,形成一種模型加以推廣,讓更多的人群受益。紅楓中心把這種做法稱做品牌意識。品牌意識婦女熱線是紅楓中心最知名的品牌,享譽國內外。婦女熱線是在1992年開通的。開通的第一天,就在國內、國外引起轟動。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熱線由1條擴展到7條,運行時間由每天4小時增至24小時,還設有專家熱線、老年熱線、反家庭暴力等專線。紅楓中心還將熱線電話擴展至外省市,先后幫助沈陽、石家莊、陜西、天津、山西、新疆、四川、廣西、湖北孝感等地,開通了當地的婦女熱線電話。紅楓中心將心理服務延伸到熱線之外,將心理服務推進社區和災區,為有心理需求的弱勢群體服務。。志愿者是紅楓中心的主體紅楓中心從1988年成立時起,就定位為以志愿者為主體的組織。20年來,紅楓中心開展的主要研究和服務,都是在志愿者的參與下完成的。可以說,紅楓中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志愿者活動與成長的歷史。是紅楓中心的志愿者鑄造了紅楓中心一個個響亮的品牌,撰寫出紅楓中心的燦爛與輝煌。紅楓婦女熱線開通了16年,先后接了11萬多個電話,挽救了許多的家庭,讓數以萬計的女性擦干了眼淚,挺直了自己的腰桿。而這11萬多個電話,是志愿者們長年累月、頂風冒雪、按時上線,一個一個接出來的。2007年農民工子女教育的新項目上馬,要在北京的4個區5所學校開展活動。志愿者們是這個項目的主角。他們不辭辛苦,奔赴郊區農村,開辦家長課堂、老師講堂、開設心理咨詢室,為農民工子弟進行心理與社會服務。更為難得的是,他們深入到農民工家庭,進行入戶訪談,幫助具有典型意義的家庭實施每天家教3個10分鐘的方案。他們無私助人的熱情感動了許多家長,推動了項目的順利進行。紅楓中心自1992年以來,共招募過15期志愿者共450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