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育保健課教案第二學期任課教師:傅紀良第一周第一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健身跑、練功十八法(第一套)學習、羽毛球練習教學任務:基本掌握練功十八法(第一套)課的內容:健身跑(走)1.根據學生的不同體質,采取差異分組辦法,進行健身跑。要求:1)用腳尖跑,避免腳跟跑;2)手臂前后擺動與兩腳的協調;3)呼吸要求深吸氣、慢吐氣,但忌閉氣;4)身體跑動時協調、放松。2.運動量:400~3000米不等;3.運動強度:小,以自身的自我感覺與心率來確定;4.方法:多種形式的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對角線跑等。練功十八法1.介紹練功十八法的特點和練習目的、要求。特點:共有6套動作構成,每套動作的名稱均以能治療某種疾病的練功法命名。動作特點類似于太極拳,但比太極拳簡單易學,節拍緩慢,動作也需用上內力,所以體力消耗也比較大。而且要以意領氣,動作與呼吸相結合。目的:通過練習來治療疾病。要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2.學習第一套(防治頸肩痛的練功法)教師講解示范第一動(頸項爭力)動作,提出要求:轉頭時注意腰不能扭動,上體保持正直。學生模仿練習,頸部肌肉有酸脹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二動(擴胸開弓)動作,提出要求:肩部要沉,不能聳高,擴胸時動作幅度要大,盡力向左右拉開,兩肘保持平行。學生模仿練習:胸部舒暢。教師講解示范第三動(雙臂伸展)動作,提出要求:兩臂上舉時,要挺胸收腹,呼吸要自然。學生模仿練習,頸部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四動(兩臂繞環)動作,提出要求:繞環時要直臂、挺胸、收腹,動作幅度大。學生模仿練習,頸、肩、腰、背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五動(屈肘繞環)動作,提出要求:不要聳肩,手腕放松。動作幅度要舒張大方。學生模仿練習,肩及兩肋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六動(單臂托天)動作,提出要求:上舉時手臂要伸直,眼始終隨手運動。學生模仿練習。架掌時,同側頸、肩、背部有酸脹感。學生集體練習第一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學生小組練習第一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學生集體練習。羽毛球練習1.學習發球1)正手發球2)反手發球2.學生練習小結,放松練習下課。課后小結:第二周第二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跑(走)。2.體育游戲;3.練功十八法第二套教學任務:基本掌握練功十八法第二套課的內容:健身跑(走)1.根據學生的不同體質,采取差異分組辦法,進行健身跑。要求:1)用腳尖跑,避免腳跟跑;2)手臂前后擺動與兩腳的協調;3)呼吸要求深吸氣、慢吐氣,但忌閉氣;4)身體跑動時協調、放松。2.運動量:400~3000米不等;3.運動強度:小,以自身的自我感覺與心率來確定;4.方法:多種形式的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對角線跑等。二、體育游戲:實心球擲準游戲目的:增強身體力量與協調性游戲方法:在場地畫一同心圓,分別標出相應得分。游戲者手拿實心球位于距同心圈10米處,向同心圓投擲,實心球落到不同的圓圈內得相應的分數。若干輪后得分高者為勝。游戲規則:1)不準踩線及越線,否則違規處理;2)罰則。游戲變動:1)采用雙手正面拋球練習;2)采用雙手背面拋球練習;3)采用單手類似鉛球投擲練習;4)采用側向滑步類似鉛球投擲練習。三、練功十八法1.復習練功十八法第一套動作教師提出復習要求:以意領氣,動作與呼吸相結合;學生按口令集體練習,教師進行糾正;教師帶學生練。2.學習第二套(防治腰痛的練功法)1)教師講解示范第一動(托天搖擺)動作,提出要求:向上托掌時,手臂要伸直,背要挺直。2)學生模仿練習,頸、腰有酸脹感覺,并放射至手指、臂、肩部位。3)教師講解示范第二動(轉腰推掌)動作,提出要求:腰部旋轉時幅度要大,雙腳不得移動。學生模仿練習:在推掌旋腰時,肩、頸、背、腰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三動(叉腰旋轉)動作,提出要求:兩腿伸直,雙腳不得移動;繞環幅度可由小到大。學生模仿練習,腰部有較為明顯的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四動(繞環前屈)動作,提出要求:動作幅度要大,前屈時腿要挺直,手指盡量向下觸地。學生模仿練習,雙掌在上時,腰部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五動(弓步插掌)動作,提出要求:前插掌時,要用力。弓步時后腿要蹬直。學生模仿練習,腰腿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六動(雙手攀足)動作,提出要求:手掌盡量向上舉起,前屈時,兩腿挺直,手掌要盡量接觸腳背。學生模仿練習。頸、腰、腿部有酸脹感。學生集體練習第二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學生小組練習第二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四、小結,提出課后要求。五、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三周第三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走。2.練功十八法第三套;3.恢復健身練習教學任務:基本掌握練功十八法第三套課的內容:健身走1.在健身跑的基礎上,還是采用不同體質的差異性分組練習。2.練習強度可自我感覺與脈搏相結合。3.走的方式可結合邊走、邊跑的形式與我院的情況采用放松性的登山形式。4.在健身走的時候要注意突然地加速,可采用邊走邊聊的分散注意力,形成一種快樂、輕松的健身方法。二、練功十八法1.復習練功十八法第二套動作教師提出復習要求:動作雖簡單,但必須要保證每一動作到位,動作幅度要盡量大,盡量以意領氣。學生集體復習,教師進行集體糾正。教師帶學生跟,使第二套動作基本熟練掌握。2.學生第三套(防治臀、腿痛的練功法)教師講解示范第一動(左右轉膝)動作,提出要求:兩膝繞環時,幅度要大。腰、膝、踝有酸脹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二動(橫檔轉體)動作,提出要求:兩腳不得移動,腳尖和膝關節保持垂直,上體正直,不得彎腰。學生模仿練習:兩腿肌肉有酸脹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三動(下蹲運動)動作,提出要求:體前屈時,膝關節要伸直。下蹲時,兩膝要并攏不得分開。學生模仿練習,大、小腿的前后肌群及膝關節均有酸脹的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四動(托天扶膝)動作,提出要求:兩腳不得移動,屈膝時上體保持正直。學生模仿練習,頸、肩、腰及腿部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五動(舉臂抱膝)動作,提出要求:重心要穩,支撐腿要直,抱膝時要盡量向上抱,貼緊胸部。學生模仿練習,兩腿肌群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六動(前后漫步)動作,提出要求:上體要保持正直,挺胸抬頭。學生模仿練習。兩腿及踝關節有酸脹感。學生集體練習第三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學生小組練習第一、二、三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三、恢復性健身練習在健身房根據不同的器材,采用質輕、量少、強度小的鍛煉方法進行不同的練習,教師進行集體和個別的指導與糾正。四、小結,提出課后要求。五、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四周第四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跑。2.練功十八法第四套;3.乒乓球練習教學任務:基本掌握練功十八法第四套課的內容:健身跑1.采用散步式登山健身形式,邊走邊聊,形成一種輕松、快樂的感覺。2.登山上坡時教師要鼓勵少數條件允許同學采用競賽性的登山方式;另外同學則適時休息、登山相結合進行。3.學生采用自我感覺與心率測試相結合。二、練功十八法1.復習練功十八法第三套動作(防治臀、腿痛的練功法)教師提出復習要求:要充分伸展髖、膝、踝等各關節,做到幅度大,增強腰腹肌、臀部肌肉及腿部肌肉的力量,改善上述軟組織的活動功能。學生集體復習,教師進行集體糾正。教師帶學生跟,使第三套動作基本熟練掌握。2.學生第四套(防治四肢關節痛的練功法)教師講解示范第一動(弓步推掌)動作,提出要求:推掌要用力,兩腳不得移動,腳尖向正前方。學生模仿練習,手腕及兩腿股四頭肌有酸脹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二動(歇步推掌)動作,提出要求:重心要穩,上體保持正直。學生模仿練習:膝、腿、踝有酸脹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三動(托天插地)動作,提出要求:雙膝保持挺直,雙腳不得移動,動作幅度要大。學生模仿練習,肩、臂、腰、腿、膝均有酸脹的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四動(轉體推掌)動作,提出要求:弓步時后腿要蹬直,腳跟不得離地,上體盡量左后轉,推掌與后腿在一直線上。學生模仿練習,頸、肩、腰及腿部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五動(左右蹬腿)動作,提出要求:重心要穩,支撐腿要直。學生模仿練習,兩腿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六動(四面踢毽)動作,提出要求:重心要穩,支撐腿要挺直。學生模仿練習。兩腿及膝關節有酸脹感。學生集體練習第四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學生小組練習第一、二、三、四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三、乒乓球練習在熟悉彈球的同時,學習推擋球動作;進行簡單的推擋動作;教師進行集體、個別糾正。四、小結,提出課后要求。五、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五周第五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走、跑。2.體育游戲3.練功十八法第五套;4.恢復性健身練習教學任務:基本掌握練功十八法第五套課的內容:健身走、跑1.走、跑的結合練習。2.采用心率測定與自我感覺來控制各人的自我運動強度與運動量。3.教師采用引導來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獲得一種輕松、愉悅的健身環境。二、體育游戲:喊數抱團1.游戲目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反應速度。2.游戲方法:全體同學沿一大圓圈等距站立,教師站于圓心規定,根據口令數字,相近的隊員立即抱成相應數目的“人團”。如“預備”時,全體隊員順一方向繞圈慢跑,教師隨意喊數字“3”,則隊員立即組合成“三人一團”。3.罰則:與學生討論后再定。4.游戲講解后開始。三、練功十八法1.復習練功十八法第四套動作(防治四肢關節痛的練功法)教師提出復習要求:四肢活動帶動全身運動,活動幅度大,要達到一定的酸脹感覺。學生集體復習,教師進行集體糾正。教師帶學生跟,使第四套動作基本熟練掌握。2.學生第五套(防治腱鞘炎的練功法)教師講解示范第一動(四面推掌)動作,提出要求:推掌要用力,轉體時上體要正直,兩腳不得移動。學生模仿練習,頸、肩、肘、腕、指有酸脹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二動(拉弓射箭)動作,提出要求:馬步要穩,拉弓時要挺胸,兩肩向后張。學生模仿練習:臂、腕、指有酸脹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三動(轉腕繞環)動作,提出要求:眼隨手動,挺胸收腹。學生模仿練習,肩、臂、肘及腕關節均有酸脹的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四動(上展下振)動作,提出要求:兩臂上下成一直線,肩要向后張拉開。學生模仿練習,胸、肩、臂、肘、腕及指關節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五動(轉腰觸肩)動作,提出要求:雙腳不得移動,動作要緩慢,轉腰幅度要大。學生模仿練習,頸、肩、肘及腕、腰等部位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六動(馬步沖拳)動作,提出要求:馬步腳尖向前,雙腳不得移動,要挺胸收腹,沖拳有力。學生模仿練習。兩腿、臂、腕、指有酸脹感。學生集體練習第五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學生小組練習第一、二、三、四、五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三、恢復性健身練習利用健身房現有器械進行指導性練習,做到強度稍小,量較少的健身練習。四、小結,提出課后要求。五、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六周第六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走、跑。2.練功十八法第六套;3.羽毛球練習、乒乓球練習教學任務:基本掌握練功十八法第六套課的內容:健身走、跑1.走、跑的結合練習。2.采用心率測定與自我感覺來控制各人的自我運動強度與運動量。3.教師采用引導來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獲得一種輕松、愉悅的健身環境。二、練功十八法1.復習練功十八法第五套動作(防治腱鞘炎的練功法)教師提出復習要求:上肢、肘、腕、指關節活動幅度大,以意領氣,達到改善上肢軟組織的血液循環和神經體液調節,有一定的酸脹感。學生集體復習,教師進行集體糾正。學生小組、個人練習,教師糾正。2.學生第六套(防內臟器官功能紊亂的練功法)教師講解示范第一動(摩而揉谷)動作,提出要求:精神集中,按摩頭部和面部時稍用力。學生模仿練習,頭面部發熱的感覺,手有酸脹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二動(按摩胸腹)動作,提出要求:腹部放松。學生模仿練習:腹部有溫暖的感覺,腸胃暢通舒暢。教師講解示范第三動(提膝架掌)動作,提出要求:支撐腿要直,重心要穩,上架下按時兩臂要盡力拉開。學生模仿練習,頸、肩、臂、背、腰、腿等部位有酸脹的感覺。教師講解示范第四動(梳頭轉腰)動作,提出要求:動作緩慢連貫,手部要用力。學生模仿練習,腰部有酸脹感,頭部有舒服松弛感。教師講解示范第五動(腰部運動)動作,提出要求:兩膝挺直,雙腳不得移動,動作幅度要大。學生模仿練習,頸、肩、腰、背有酸脹感。教師講解示范第六動(展臂擴胸)動作,提出要求:支撐要穩,呼吸均勻自然。學生模仿練習。頸、肩部位有酸脹感。學生集體練習第六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學生小組練習第一、二、三、四、五、六套動作,教師進行糾正。三、小球練習1.羽毛球練習2.乒乓球練習要求:1)兩項輪流練習;2)練習時手腕放松;3)把握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四、小結,提出課后要求。五、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七周第七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走、跑。2.復習練功十八法六套;3.小球練習與仿保齡球練習教學任務:掌握練功十八法課的內容:健身走、跑1.走、跑的結合練習。2.采用心率測定與自我感覺來控制各人的自我運動強度與運動量。3.教師采用引導來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獲得一種輕松、愉悅的健身環境。二、復習練功十八法教師提出復習要求,學生集體練習;學生小組、個別練習,教師進行糾正;學生集體練習。三、仿保齡球練習1.設置球場:用手榴彈制成球瓶,用實心球做為保齡球,起、終點各劃一橫線。2.講解規則和練習技巧3.學生練習4.可以進行相互間的比賽四、小球練習1.羽毛球練習2.乒乓球練習要求:手腕放松五、小結,提出課后要求。六、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八周第八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走、跑。2.講授運動損傷及運動性疾病教學任務:了解一般性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及運動性疾病的預防和處理辦法課的內容:健身走、跑1.走、跑的結合練習。2.采用心率測定與自我感覺來控制各人的自我運動強度與運動量。3.教師采用引導來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獲得一種輕松、愉悅的健身環境。二、講授運動損傷及運動性疾病以授課為主。(主要內容詳見理論課教案)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運動損傷及運動性疾病的基本知識,以及產生的原因和處理辦法。課后小結:第九周第九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走、跑。2.康復醫學的概述(I);3.小球練習教學任務:了解康復醫學的基本知識及內容課的內容:健身走、跑1.走、跑的結合練習。2.采用心率測定與自我感覺來控制各人的自我運動強度與運動量。3.教師采用引導來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獲得一種輕松、愉悅的健身環境。二、康復醫學的概述(I)1.康復醫學的概念國外最早是1914年由維也納Spitryqa氏首先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Jones創立了康復的原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康復醫學得到了普遍重視。1970年成立了國際康復醫學會。據《爾雅.釋話》記載:“康,安也”,“復,返也”。因此康復兩字的意思即為恢復平安或健康。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殘疾預防與康復專家委員會修訂的康復定義中指出:“采取一切措施減輕殘疾和殘廢帶來的后果,以使殘疾殘廢者能重新回到社會中去”,從醫學科學的角度來看,康復的含義是指改善或恢復人體的生理功能,即對先天或后天性的各種因素造成的功能障礙,通過各種措施使其獲得改善或恢復正常。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遵循了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的模式,并充分考慮到心理學在健康在康復中的重要意義。對傷病者和殘疾者,只有實施包含著生理功能、心理職業及社會活動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康復才能使他們恢復健康,或使殘疾殘廢者重新回到社會中,與健康人一樣,平等地分享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成果。2.康復的基本原則1)功能訓練康復醫學與臨床醫學不同,處理的主要問題是消除或改善功能,因而其著眼點首先是為了克服機體的功能障礙而進行有計劃的功能訓練。從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工作需要的角度出發,其功能訓練的范圍很廣,包括了運動的、感覺的、知覺的、心理的、智能的、語言的、社會活動和職業需要等等方面。2)整體康復整體康復是指軀體上(生理上)、精神上(心理上)、職業上、生活上、社交上對傷、病、殘者進行全面而綜合性的康復,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他們能進行正常的社會生活和從事工作。3.重返社會傷病后或先天因素致殘者,不能參加或不能很好參加社會生活,也不能平等的分享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成果,這對他們是不公平的。為了使殘疾人重返社會,康復醫學的重要目標,就是盡可能地改善殘疾者的生理功能,適應社會環境,同時要對生活和工作環境作必要的改變,以適應殘廢者的身體狀況,使他們成為社會中的平等一員,重新參加社會生活,履行社會職責,分享社會福利。4.康復預防殘廢多由傷病造成的,預防發生傷病是預防殘疾的前提;發生傷病后,做到早期發現、診斷和合理治療,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使殘疾發生率減少到最低限度;殘疾一旦發生后,應盡早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殘疾加重,并盡可能地減輕殘疾的程度。因此,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三、疾病的概述疾病的概念疾病的原因:生物性因素、化學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營養性因素、遺傳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精神性因素。致病條件疾病的發展過程病癥時的癥狀、體癥和社會行為異常疾病的轉歸四、羽毛球練習、乒乓球練習要求:手腕放松五、小結,提出課后要求。六、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十周第十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跑;2.康復醫學的概述(II);3.乒乓球練習教學任務:基本了解康復醫學的內容課的內容:健身跑1.采用散步式登山健身形式,邊走邊聊,形成一種輕松、快樂的感覺。2.登山上坡時教師要鼓勵少數條件允許同學采用競賽性的登山方式;另外同學則適時休息、登山相結合進行3.學生采用自我感覺與心率二.康復醫學的概述(II)1.康復與心理學(1)心理學在康復醫學中的特殊地位:傷病和疾病都能引起一系列的情志變化,“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的產生是指疾病產生的各種癥狀與體征,再加上久經治療不愈而產生抑郁、焦慮和失望,這種劣性情緒,使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功能內在對立關系改變,引起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產生各種并發癥,使體質下降和病情加重,不利于治療和康復。(2)傷病、病殘與心理反應的關系單向因果關系雙向因果關系繼發性影響賠償性傷殘(3)傷病、殘疾人的心理反應過程,分為五個階段:1)“休克”期2)否認期3)抑郁反應期依賴反應期適應期(4)心理康復情志相勝理論2.康復與經濟學3.康復與倫理學4.體育與疾病的康復康復體育是根據疾病或傷殘的特點,采用各種體育鍛煉的方法,來治療疾病,促進康復,或盡量減輕病殘帶來的后果,最大限度地恢復人體的功能和勞動能力。5.體育的康復作用體育治病、康復作用的機理比較復雜,它通過神經反射、精神體液因素、代償功能和生物力學(關節、肌肉運動的機械作用)等途徑,對人體的局部和全身產生影響。提高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的調節能力。適宜的體育活動,能提高中樞神經的興奮性,通過皮質運動區與其他功能區的廣泛聯系,起到調節其功能、抑制病理性興奮性的作用,調整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的平衡性,從而達到了治療疾病和促進康復的效果。提高代謝能力,改善內臟功能。適宜的體育運動,能提高中樞神經的興奮性,通過皮質運動區與其他功能區的廣泛聯系,起到調節其功能、抑制病理性興奮性的作用,調整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的平衡性,從而達到了治療疾病和促進康復的效果維護形態和功能的關系適宜的體育活動,使血液循環加快,增強肌肉力量,增加關節滑液分泌和軟骨營養,牽伸攣縮和粘連組織等,維持了形態等功能的正常關系。發展代償功能通過有計劃的體育鍛煉和訓練,能最大限度發展代償功能,減輕殘廢帶來的后果,恢復生活自理和相應勞動能力。增強康復信心,提高情緒。體育活動可改善和提高病殘者的情緒,發揮主觀能動性,樹立康復信心,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有助于健康的恢復。三.羽毛球、乒乓球練習;四、小結,提出課后要求;五、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十一周第十一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1.健身跑;2.康復體育;3.小球練習教學任務:基本了解康復體育的鍛煉原則、實施辦法等內容課的內容:一.健身跑.走二.康復醫學的體育鍛煉原則(一)康復醫學的體育鍛煉原則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全面鍛煉區別對待(二)體育康復的注意事項:根據體力和不同疾病的特點以及康復要求,選擇最適宜于個體鍛煉的項目和嚴格掌握好有效而安全的運動強度及運動量。為了改善發展心肺功能和代謝功能,預防冠心病、肥胖病,可參加走、慢跑、走跑交替等耐力性運動。為了治療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疾病,可參加氣功和太極拳、散步、放松性體操等運動量較小的運動,對某些疾病進行專門性治療時,應選擇相應的醫療體操等。一般而言,進行體育治療康復時,運動強度和運動量都為中、小。要加強自我保健監督。每次鍛煉前要做準備活動,鍛煉結束時要做放松整理活動。(三)學校康復體育的實施辦法實施步驟;體格檢查制定運動處方A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B確定適宜的運動強度C確定每次鍛煉的持續時間D確定每天或每周鍛煉次數E加強自我監督三.羽毛球、乒乓球練習四.小結,提出課后要求五.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十二周第十二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教學任務:基本了解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結核、支氣管哮喘的概念及康復體育實施方法課的內容: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I)慢性支氣管炎1。概念及癥狀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康復體育的作用改善和提高心肺功能增強體質康復體育的方法:癥狀較輕的病人,可以參加一般體育活動,學生可以照常上體育課;癥狀較嚴重的人,要把做呼吸體操與全身性運動結合起來A鍛煉平靜或呼吸(詳略)B全身性活動;兩臂側上舉(深吸氣),兩臂側放下(深呼氣),如此10—20次;兩臂前上舉(深吸氣),然后下蹲(深呼氣),如此10—20次;C其他運動:散步、慢跑、打乒乓球和羽毛球、氣功、太極拳等;D預防感冒的按摩例如:做浴面不、擦鼻和點揉迎香、合谷、風池六等自我按摩;用涼水洗臉,提高耐寒能力。二.肺結核概念及癥狀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傳染病,常有后熱、乏力、咳嗽、咯血康復體育作用康復體育的方法:A保健體操:早晨起床后進行,強組可做全套廣播操,等組可做全套,但每節次數減半,弱組做其中幾節簡單動作;B太極拳:弱組只練簡化太極拳中的幾個動作,中等組可練全套簡化太極拳動作,強組的運動量比中等組可稍大;C散步:弱組在平地上散步,每次10—20,最初隔天一次或每天一次,以后每天2次,中等組每次20—30,強組30—40,每天均為1—2次;D氣功:做放松功或強壯功,一般做臥式,取患側臥后中等組和強組可取坐位,采用自然呼吸(不做深呼吸)每天2次,每次10—20;注意事項三.肺氣腫健身活動:步行和上樓梯急行太極拳呼吸體操預防感冒的鍛煉支氣管哮喘1放松練習2矯正呼吸練習3發音呼吸練習4健身活動5自我按摩五.小結,提出課后要求六.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十三周第十三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教學任務:基本了解高血壓病、冠心病、神經衰弱、截癱的概念及康復體育實施方法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II)一高血壓病1概念及癥狀高血壓是以體育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的臨床征候群。在安靜狀態下,若舒張壓超過90m/Hg或收縮超過140m/Hg應列入高血壓狀態,40歲以上,年齡每增大10歲,血壓則可增高10m/Hg。2病因原發性和繼發性3體育康復作用4體育康復的方法氣功太極拳醫療保健:包括呼吸練習、放松練習、四肢練習等。散步慢跑按摩5注意事項二冠心病步行慢跑氣功醫療保健三神經衰弱氣功太極拳其他:廣播操、散步、慢跑和球類活動四截癱先鍛煉坐起動作鍛煉下地動作練習行走五.小結,提出課后要求六.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十四周第十四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教學任務:基本了解小兒麻痹后遺癥、脊柱側彎、扁平足、四肢骨折恢復期、肩周炎的概念及康復體育實施方法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III)一、小兒麻痹后遺癥1)股四頭肌功能鍛煉2)脛前肌功能鍛煉3)腓骨肌功能鍛煉4)臀肌功能鍛煉5)髂腰肌功能鍛煉二、脊柱側彎矯正體操1)單臂上托下壓2)轉體3)單臂上伸側舉4)體側屈5)兩臂上托6)雙人體側屈三、扁平足矯正體操:分坐位和立位1.坐位:有足內翻練習,足趾屈伸配合踝關節屈伸練習,足趾分開并攏練習和足趾鉗物練習等.2.立位:鍛煉足尖走、足外側緣走、踢毯子等四、四肢骨折恢復期主要是醫療體操(略)五、肩周炎醫療體操和按摩1.主動運動2.擺動練習3.牽伸攣縮肌群練習4.放松性練習六.小結,提出課后要求七.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十五周第十五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教學任務:基本了解腰肌勞損、胃下垂、肥胖癥的概念及康復體育實施方法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IV)一、腰肌勞損1)概念與機制腰背肌肉老損有稱腰背部纖維炎,是引起腰背部疼痛的常見原因。本癥多由腰背部急性損傷后治療不徹底,或持續彎腰工作過久,導致微細損傷的積累,或因坐、立姿勢不正確,引起兩側肌肉收縮不均而發生勞損,或因勞動、體育運動中出汗后受涼所致。2)體育的康復作用適當的體育活動,能改善腰背部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緩解肌肉痙攣,送解粘連,促進愈合;同時加強腰背肌與腹肌力量,恢復脊柱周圍肌力的平衡,減輕減輕癥狀,促進康復。3)康復體育方法1.醫療體操分臥位練習和立位練習臥位練習(每個動作5~10次):俯臥,直抬后腿;俯臥,抬起上體;俯臥,做“飛機”;仰臥,直腿上舉;仰臥,做“船”;仰臥起坐,次數盡力做。立位練習:兩手向下足固腰腎;俯身彎腰,兩手向下攀腳尖,根據個人不同情況,盡可能手指觸腳尖,停留幾秒鐘,再慢慢將腰背部挺起,早晚各做5-7次。左右晃打腰肩;左手后伸輕擊腰部,同時右手前伸,輕打左肩,如此左右交替,每天1~2次,每次晃打30-50下。2.后退走步:每天在平地上練習向后走1-2次,步幅不宜過大,速度不要太快,要平穩協調,防止跌倒。練習時間一般為2~5分鐘。3.自我按摩二、胃下垂概念:內臟下垂是整個機體虛弱的一種表現,常見的是腎、胃的下垂。體育的康復作用能增強腹、背肌的力量,保持正常的腹內壓,有助于保持腹內器官的位置,能增強胃腸道平滑肌的緊張度和蠕動,增進消化吸收功能和促進胃排空,減輕腹脹、便秘等癥狀,使體重增加全身狀況改善。3)體育的康復方法1.醫療體操:以鍛煉腹肌為主,常在仰臥位下進行:雙手放于腹部,鍛煉腹式呼吸,8-10次;雙手抱住雙腿,壓腹8-10次;仰臥起坐,8-10次。2.腹部按摩:仰臥,屈膝,用右手掌貼于臍旁,做順時針方向的揉動,圈子越揉越大,揉9圈即使全腹揉遍,如此3-5次。三.肥胖癥概念:肥胖癥,是指體內脂肪代謝紊亂,脂肪積累過多,使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其成因可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前者是因進食熱量超過人體的需要,使多余的熱量轉化為脂肪而儲存于皮下及各組織內;后者是因內分泌或間腦疾病所致。我們討論的是前者。肥胖對健康的危害據報導,200名100歲以上的長壽者無1人是肥胖者;60歲以上者僅有29%為肥胖者,40歲以上體重超過標準的確20%者,死亡率明顯增高。體重超過10%者,死亡率為20%,體重超過20%者,死亡率比正常者高50%,肥胖者的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引起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的機會增加。體育的康復作用(略)康復體育方法1.耐力性練習2.醫療體操3.其他球類練習四、小結,提出課后要求。五、宣布下課。課后小結:第十六周第十六次課班級:體育保健班學生人數教學內容: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教學任務:基本了解糖尿病、痛經、老年性癡呆的概念及康復體育實施方法常見疾病的康復體育(V)糖尿病1)概念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病,原發性糖尿病占極大多數,病因尚未明了。胰島素的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胰升血糖素不適當地分泌過多是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