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2020-2024)高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山東)專題11 兩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解析版)_第1頁
五年(2020-2024)高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山東)專題11 兩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解析版)_第2頁
五年(2020-2024)高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山東)專題11 兩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解析版)_第3頁
五年(2020-2024)高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山東)專題11 兩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解析版)_第4頁
五年(2020-2024)高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山東)專題11 兩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題分類匯編PAGEPAGE1專題11兩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考點五年考情(2020-2024)命題趨勢考點1馬克思主義2023·13《物種起源》、《資本論》1.側重于考查工業革命的特點和影響。特別要注意工業革命對社會生活、社會管理模式、人們思維和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影響。2.重點考查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意義,巴黎公社的性質等,題型以選擇題為主。3.從唯物史觀角度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原因;從“政策創新”角度考查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和靈活性;多角度認識“斯大林模式”??键c2巴黎公社2021·12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革命考點3空想社會主義2024·12空想社會主義的進步性考點4蘇聯模式2021·13蘇聯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2020·13農業集體化考點01馬克思主義1.(2023·山東·13)19世紀后期,用變異和自然選擇揭示生物界演化規律的《物種起源》與用經濟力量和經濟學原理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秘密的《資本論》,在哲學、神學和社會政治學說中引起巨大震蕩。這是因為二者都()A.總結了工業社會的發展規律 B.推動了科學革命的深入發展C.沖破了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 D.發現了斗爭是人類進步的原因【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后期(歐洲)。根據材料“19世紀后期,用變異和自然選擇揭示生物界演化規律的《物種起源》與用經濟力量和經濟學原理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秘密的《資本論》,在哲學、神學和社會政治學說中引起巨大震蕩”可知,《物種起源》揭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界演化規律,而《資本論》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秘密,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認競爭、斗爭的重要性,即其共同點是發現了斗爭是人類進步的原因,D項正確;《物種起源》揭示的是生物界演化規律,而非工業社會的發展規律,排除A項;科學革命發生在16至17世紀之間,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B項;文藝復興沖破了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排除C項。故選D項??键c02巴黎公社1.(2021·山東·12)巴黎公社革命后,歐洲各國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動來對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國際威脅。于是,警察進行國際性合作,剝奪逃亡的公社社員作為政治難民所應接受的保護地位”。這是因為A.各國害怕與法國政府交惡B.各國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C.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革命D.巴黎公社倡導世界無產者的聯合【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巴黎公社是一次無產階級革命,這一新型革命引發了資產階級的恐懼,其他國家害怕本國國內也出現類似的工人運動,因此“剝奪逃亡的公社社員作為政治難民所應接受的保護地位”以防止巴黎公社革命的蔓延,故選C;各國政府是害怕無產階級革命的蔓延,而非害怕與法國政府交惡,排除A;各國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的說法過于夸張,排除B;倡導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是第一國際,排除D??键c03空想社會主義1.(2024·山東·12)在某些意義上,空想社會主義者是啟蒙思想家的繼承者,因為他們都相信犯罪和貪婪是罪惡環境的產物,也相信社會將趨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會主義者更為“激進”,這是因為他們把關注的重心轉向了()A.經濟規律 B.理想社會 C.社會正義 D.階級斗爭【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因為他們都相信犯罪和貪婪是罪惡環境的產物,也相信社會將趨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會主義者更為‘激進’”可知,空想社會主義者不僅認識到啟蒙思想家所構建的理想社會——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非理性非正義,而且還要進行改造,要構建理性和永恒正義的王國,這是相比啟蒙思想的激進之處,C項正確;空想社會主義者并沒有將重點轉向經濟規律,歐文的新和諧公社就違背了經濟規律,排除A項;啟蒙思想家和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構建了理想社會,排除B項;空想社會主義者沒有認識到無產階級力量的重要性,沒有強調階級斗爭,科學社會主義強調階級斗爭,排除D項。故選C項??键c04蘇聯模式1.(2021·山東·13)如表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蘇聯拖拉機數量與農業集體化發展狀況統計表。它反映出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特點是時間拖拉機數量(萬臺)參加農業集體組織農戶占全國農戶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優先發展重工業 B.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同時并舉C.國民經濟發展不平衡 D.農業集體化滯后制約工業化發展【答案】B【解析】從表格中拖拉機數量和參加農業集體組織農戶占全國農戶比例可以看出,當時蘇聯正在開展農業集體化與工業化生產,故B項正確;材料看不出優先發展重工業,排除A;不平穩看不出,排除C;材料不能體現二者的關系,排除D。2.(2020·山東·13)如表為1928年和1932年蘇聯在農業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種方式的情況。這反映出蘇聯方式時間手播(%)馬拉播種機(%)拖拉機牽引播種機(%)1928年74.425.40.21932年51.728.320.0A.新經濟政策對農業影響有限 B.工農業比例嚴重失調C.農業集體化基礎相對薄弱 D.工業化發展阻力較大【答案】C【解析】【解析】1928年至1932年,蘇聯農業春播方式中,馬拉播種機和拖拉機牽引播種機的播種方式占比上升,后者上升速度尤其明顯,而手播方式雖然在下降,但是占比仍然較高,說明蘇聯農業集體化基礎較為薄弱,C正確;新經濟政策在1924年斯大林執政后逐漸被取消,排除A;通過播種方式無法判斷工農業比例結構,排除B;說明1928年至1932年蘇聯的工業化水平提升較快,D排除。1.(2024·山東淄博·二模)16世紀,西歐許多國家頒布了懲治流浪者的法律。法律宣布游手好閑和行乞的人為流浪者,法庭的治安法官可以當眾鞭打他們。對于不可救藥的流浪漢,不僅要在其左肩上烙印,還要強制勞動。如果再度行乞時被捕,就會被處死。這些規定促進了當時西歐()A.工業革命的開展 B.資產階級革命爆發C.農業現代化進程 D.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世紀(西歐)。據本題材料“西歐許多國家頒布了懲治流浪者的法律。法律宣布游手好閑和行乞的人為流浪者,法庭的治安法官可以當眾鞭打他們。對于不可救藥的流浪漢,不僅要在其左肩上烙印,還要強制勞動。如果再度行乞時被捕,就會被處死”可知,西歐懲治流浪者的法律有利于強制流浪者勞動,減輕社會負擔,促進資本原始積累,D項正確;工業革命18世紀中期才開始,時間不符合,排除A項;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有關,與流浪者無關,排除B項;農業現代化得益于工業革命,排除C項。故選D項。2.(2024·山東日照·一模)下表為17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棉紡、毛紡、絲綢、金屬等制成品出口構成情況(單位:%),其中③代表的是(

)A.毛紡織品 B.棉紡織品 C.絲紡織品 D.金屬制品【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西方。根據材料可知,③的出口從1699—1701到1752—1754再到1800不斷增長,且增長速度比④要快,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在18世紀60年代進行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材料所給時間為工業革命初期,因此③為棉紡織品,B項正確;毛紡織品、絲紡織品和金屬制品均不符合以上所述的增長趨勢,排除ACD項。故選B項。3.(2024·山東青島·三模)1851年,英國僅用9個月建成水晶宮。水晶宮的建造使用了3300根鐵柱、2300條鐵梁和84000平方米的玻璃,所有的建筑構件都是在英國各地預先制成的,然后運輸到倫敦用機械方式組裝在一起。這體現了(

)A.工業資產階級追求富足的生活 B.知識和技術的全球化C.英國確立了“世界工廠”地位 D.工業化大生產的成果【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根據材料“水晶宮的建造使用了3300根鐵柱、2300條鐵梁和84000平方米的玻璃,所有的建筑構件都是在英國各地預先制成的,然后運輸到倫敦用機械方式組裝在一起”和所學可知,水晶宮是英國倫敦一個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筑,是工業化大生產的產物,D項正確;水晶宮建設反映的是英國的工業實力,非工業資產階級追求富足的生活,排除A項;材料與知識和技術的全球化說法無關,排除B項;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的主要表現為19世紀中期,英國的生產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倫敦成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材料未涉及,排除C項。故選D項。4.(2024·山東日照·三模)如表為英國棉布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百分比變化。這一現象折射出(

)年代向歐美輸出向欠發達世界輸出向其他國家輸出183060.431.87.8184029.566.73.8186019.073.37.718809.882.08.219007.186.36.6A.海外市場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 B.垂直性國際經濟分工不斷深化C.統一世界市場向全球各地拓展 D.歐美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加劇【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根據材料數據變化可知,從1830年到1900年,英國棉布向歐美輸出的比重呈現下降的趨勢,向欠發達世界輸出呈現增加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工業革命后,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垂直性國際經濟分工不斷深化,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國際分工,非海外市場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排除A項;資本主義世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經正式形成,非拓展,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歐美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排除D項。故選B項。5.(2024·山東德州·三模)如表為1870~1910年某國產業結構及對外政策簡況表。判斷該國是(

)貨物貿易結構進口原材料、農產品、初級制成品;出口再加工產品貿易優勢工業品、貿易服務財政狀況低關稅依賴產業變遷金融、服務業提升對外政策偏好自由貿易、殖民地競爭A.美國 B.英國 C.德國 D.日本【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該國的貿易結構和貿易優勢可知是一個先進的工業國;根據“1870—1910”年可知這是兩次工業革命期間,這一時期該國主張自由貿易和殖民地競爭,所以應該是英國,B項正確;這一時期的美國還沒有向金融、服務業進行產業變遷,排除A項;這一時期的德國和日本正處于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時期,屬于后起國家,因此他們并沒有向金融、服務業進行產業變遷,更沒有提出自由貿易和殖民地競爭,排除CD項。故選B項。6.(2024·山東濱州·一模)如表為1776-1926年英美德三國重大發明占世界比重(單位:%)變化表。這可以用于說明(

)國家1776—1825年1826—1875年1876—1926年英國43.622.614.0美國11.724.043.7德國(德意志)9.821.217.5A.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 B.英德兩國對美國依賴程度的加深C.歐美各國間工業發展差距日益縮小 D.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76-1926年(英國、美國、德國)。根據材料“1776-1926年英美德三國重大發明占世界比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中后期至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重大發明占世界比重最大;19世紀中后期至20世紀初,美、德兩國先后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重大發明占世界比重上升,英國的比重下降,說明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A項正確;材料無法看出英德兩國對美國依賴程度,排除B項;C項與材料內容不符,歐美各國間工業發展差距依然存在,沒有縮小,排除C項;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是在二戰后,排除D項。故選A項。7.(2024·山東德州·三模)如表為1938~1947年英國女性收入變化情況。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周收入(先令)周工作時長(小時)每小時收入(先令)1938年32.543.20.751943年62.1745.91.351945年63.1743.31.461947年69.5841.51.68A.社會地位的提高 B.工作時間的延長 C.經濟結構的調整 D.政治局勢的變化【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8~1947年(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根據材料“1938~1947年英國女性收入變化情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英國經濟結構調整,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女性就業機會增多,導致女性收入增加,C項正確;材料中英國女性收入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結構的調整,而不是社會地位的提高,排除A項;材料中英國女性收入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結構的調整,而不是工作時間的延長,排除B項;材料中英國女性收入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結構的調整,而不是政治局勢的變化,排除D項。故選C項。8.(2024·山東濱州·一模)圖為19世紀某思想家的主張。這些主張(

)◆一切人都要勞動。◆一切通過實業,一切為了實業?!粝麥缂彝コ錾硭鶐淼奶貦唷!艟駲嗔τ蓪W者學握;世俗權力由私有者掌握;把選舉適當人選充當人類的偉大領袖的權力交給全體人民;把尊重作為付給統治者的工資。A.肯定了“理性至上”的原則 B.體現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追求C.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 D.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持續發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西方。由材料中“一切人都要勞動”及“一切通過實業,一切為了實業”等信息可知,該思想家提倡實業制度,主張人人勞動,結合所學可知,該思想家為圣西門,這些主張體現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追求,B項正確;肯定“理性至上”的原則是啟蒙思想家的主張,而圣西門并不是啟蒙思想家,排除A項;該主張是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主張,排除C項;推動國際工人運動持續發展是第一國際,排除D項。故選B項。9.(2024·山東德州·一模)1893年,恩格斯在《致保爾·拉法格》一文中寫道:“如果法國——可能如此——發出(革命的)信號,但斗爭的結局將決定于……德國;而只要英國還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那么即便法國和德國都不能保證最終贏得勝利?!彼庠趶娬{(

)A.無產階級革命的重要性 B.工人斗爭應突破民族國家范圍C.社會主義實現的必然性 D.西歐國家階級矛盾呈現不平衡【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材料“如果法國——可能如此——發出(革命的)信號,但斗爭的結局將決定于……德國”“而只要英國還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那么即便法國和德國都不能保證最終贏得勝利”體現的是恩格斯主張工人運動應該突破國家范疇,實現聯動,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B項正確;材料與無產階級革命的重要性無關,排除A項;社會主義實現的必然性與生產力發展程度有關,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階級矛盾不平衡的說法,排除D項。故選B項。10.(2024·山東青島·一模)1871年3月26日,巴黎公社中央委員會在公報中說:“我們熱誠希望和解,我們滿懷喜悅的心情想實現聯合,以達到我們努力追求的目的。因此,我們曾向反對我們的人開誠布公地伸出友誼之手?!边@表明巴黎公社的領導者()A.放棄了暴力斗爭的革命方式 B.嘗試以和平的手段實現目標C.極力爭取農民階級的支持 D.積極促進國際工人階級聯合【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1的法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我們曾向反對我們的人開誠布公地伸出友誼之手,說明巴黎公社的領導者嘗試與反對派和解,嘗試以和平的手段實現目標,B項正確;和解不代表放棄了暴力斗爭的革命方式,以偏概全,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對反對派的問題,農民階級不屬于巴黎公社的反對者,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對反對派的問題,不是國際工人階級聯合,排除D項。故選B項。11.(2024·山東淄博·三模)1871年4月15日,公社頒布法令,把“凡爾賽議會議員”和反動政府的“一切動產和不動產,以及各種有價證券,都由國家管制”,以備國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一個委員會“以監督由國家管制的財務的接收工作”;4月16日,公社通過法令,工人工廠協作社接管上百家逃亡企業主的企業。這些做法反映了巴黎公社(

)A.獲得各階層廣泛支持 B.得到科學理論指導C.探索國家治理新途徑 D.進行分配方式改革【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1年(法國)。根據材料可知,巴黎公社將資本家的生產資料收歸公有,建立無產階級專制的經濟基礎,體現了其無產階級專政的性質,這些做法反映了巴黎公社探索國家治理新途徑,C項正確;“獲得各階層廣泛支持”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巴黎公社沒有得到馬克思主義等科學理論的指導,排除B項;這些做法反映了巴黎公社探索國家治理新途徑,未涉及分配方式改革,排除D項。故選C項。12.(2024·山東棗莊·一模)下面是社會主義運動史上著名的文件內容的摘錄。該文件是()●因而工人階級的經濟解放是一項偉大的目標,一切政治運動都應該作為手段服從于這一目標●目前歐洲各個最發達的工業國工人階級運動的新高漲,在鼓起新的希望的同時,也鄭重地警告不要重犯過去的錯誤,要求立刻把各個仍然分散的運動聯合起來A.《宣言》 B.《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C.巴黎公社《告法國人民書》 D.《四月提綱》【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的核心是規定了國際工人協會的目的、任務和組織原則,闡述了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強調了建立無產階級獨立政黨的必要性。因此根據材料信息“因而工人階級的經濟解放是一項偉大的目標,一切政治運動都應該作為手段服從于這一目標”“目前歐洲各個最發達的工業國工人階級運動的新高漲,在鼓起新的希望的同時,也鄭重地警告不要重犯過去的錯誤,要求立刻把各個仍然分散的運動聯合起來”可知與《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有關,B項正確;《宣言》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起推動作用,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巴黎公社《告法國人民書》指出了革命的性質、意義和目的,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四月提綱》為布爾什維克黨確立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路線,指明了革命發展的前途,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3.(2024·山東淄博·二模)1917年3月,列寧在《遠方來信》中說:“如果不采取這個主要的、基本的、根本的措施,那就既談不上對恢復君主制和取消或縮小所許諾的自由的種種嘗試給予有力的反擊,也談不上堅定地走上一條能獲得面包、和平和自由的道路?!绷袑幩f的“措施”是(

)A.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組織工人領導的武裝C.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7年3月(蘇俄)。據本題材料“1917年3月”“如果不采取這個主要的、基本的、根本的措施,那就既談不上對恢復君主制和取消或縮小所許諾的自由的種種嘗試給予有力的反擊,也談不上堅定地走上一條能獲得面包、和平和自由的道路。”可知,二月革命之后,出現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只有依靠組織工人領導的武裝,奪取政權,才能獲得“所許諾的自由”“面包、和平和自由的道路”,B項正確;十月革命勝利后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排除A項;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排除C項;十月革命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排除D項。故選B項。14.(2024·山東泰安·一模)十月革命后,列寧指出:“我們知道,在人民群眾中,現在響起了另一種聲音,人們心中說:現在不用怕帶槍的人了,因為他們保護勞動者,并且會無情地剝奪鎮壓者的統治,這就是人民的感受?!边@說明當時(

)A.蘇維埃政權具有人民性 B.蘇俄以軍事高壓政策穩固統治C.蘇俄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D.蘇俄政府依靠民眾奪取政權【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十月革命后。根據材料“現在不用怕帶槍的人了,因為他們保護勞動者,并且會無情地剝削鎮壓者的統治。這就是人民的感受”可知,列寧認為蘇維埃政權是保護勞動者的政權,具有人民性,A項正確;依據材料信息可知,蘇俄政權用槍維護人民權益,鎮壓剝削者,所以蘇俄不是以軍事高壓政策穩固統治,排除B項;材料時間是十月革命后,已經取得了革命的勝利,但國內戰爭尚未開始,排除C項;蘇俄政府依靠民眾奪取政權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5.(2024·山東棗莊·三模)1918年,列寧提出,在一些大國的無產階級革命還沒有到來之前,經濟關系或經濟體制的類型“上面實行集中,下面實行農民的自由貿易……是一種獨特的國家資本主義”。這一主張(

)A.適應了戰時經濟體制的需要 B.力圖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C.導致蘇俄陷入內憂外患困境 D.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8年(蘇聯)。根據材料“上面實行集中,下面實行農民的自由貿易……是一種獨特的國家資本主義”并結合所學可知,國家資本主義是列寧提出的用來描述資本主義發展階段性特征的概念,他提出在經濟上建設國家資本主義的思想。在此列寧一點也沒有違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反而是實事求是地完全按照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基本原理進行了實踐,使得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得以生存下來,D項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實物配給制”適應了戰時經濟體制的需要,排除A項;蘇俄并未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1920年國內戰爭結束后,蘇俄繼續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導致蘇俄陷入內憂外患困境,排除C項;故選D項。16.(2024·山東濰坊·三模)1922年、列寧指出、“我們在設法建立合營公司。這種公司的資本,一部分屬于私人資本家、而且是外國資本家、另一部分屬于我們。第一,我們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學習做生意,這對我們是必要的。第二,如果我們認為必要,我們隨時都可以取消這種公司”這一主張(

)A.體現了國家資本主義的原則 B.力圖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C.強調維護經濟獨立的重要性 D.為工業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蘇俄。根據“1922年”、“我們在設法建立合營公司。這種公司的資本,一部分屬于私人資本家、而且是外國資本家、另一部分屬于我們”可知,此時的蘇俄意圖引進外國資本來發展經濟。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應該是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和特點。以國家的形勢利用商品貨幣政策發展經濟,帶有國家資本主義的色彩,A項正確;此時的蘇俄是要發展經濟,而不是要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排除B項;此時蘇俄的經濟是獨立的,列寧并不是在強調維護經濟獨立的重要性,排除C項;列寧的這一主張并不是在強調工業化建設的方向,排除D項。故選A項。17.(2024·山東威?!ざ#┑?925年4月,蘇共黨內關于新經濟政策的爭論已呈激化之勢。布哈林主張向農民做出最大的讓步,鼓勵富農;斯大林提出向農民實行安撫的政策,但對鼓勵富農感到不安;季諾維也夫認為新經濟政策不是列寧主義的發展,而是向資本主義的“戰略退卻”。這一爭論反映了(

)A.新經濟政策已完成歷史使命 B.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復雜性C.蘇聯經濟的全面恢復和發展 D.斯大林模式出現的歷史必然性【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5年(蘇聯)。從黨內的不同觀點和立場可以看出,蘇聯在探索適合本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時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挑戰。布哈林、斯大林和季諾維也夫的觀點反映了他們在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處理工農關系等問題上的不同理解和選擇,這體現了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復雜性,B項正確;此時新經濟政策仍在實行,并沒有完成歷史使命,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關于新經濟政策的爭論,而不是蘇聯經濟的全面恢復和發展情況,排除C項;材料主要討論的是新經濟政策的爭議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而不是斯大林模式出現的必然性,排除D項。故選B項。18.(2024·山東臨沂·二模)“幻想出種種工人聯合體來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回事;學會實際建設這個社會主義,則是另一回事,我們現在達到的就是這臺階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蘇俄(

)A.大量建立集體農莊 B.取得國內戰爭勝利C.允許發展多種經濟 D.優先發展了重工業【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蘇俄。根據“學會實際建設這個社會主義,則是另一回事,我們現在達到的就是這臺階梯”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蘇俄是要采取更加切合實際的措施向社會主義過渡。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由于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蘇俄放棄了通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方法,而是采取新經濟政策,允許發展多種經濟,C項正確;大量建立集體農莊和優先發展重工業都是斯大林模式中的內容,它們的實行是在新經濟政策之后,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D項;蘇俄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幫助下,已經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排除B項。故選C項。19.(2024·山東濟寧·二模)如表為1913~1926年俄國大工業總產值變化統計表。據此可知(

)產品種類計算單位1913年1920年1925/26年度1925為1913年的%大工業總產值億盧布102.5114.1077.3975.5其中電力億度19.4—29149.4煤炭百萬噸29.18.725.7788.5石油百萬噸9.23.78.390生鐵百萬噸4.20.112.252鋼百萬噸4.20.192.9169紙萬噸19.7—21.7110砂糖萬噸134.65.1106.479紡織工業產值億盧布28.862.7120.9972.7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重重 B.新經濟政策探索正確C.工業化建設迅速改變蘇聯面貌 D.斯大林模式成效顯著【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3~1926年俄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從1920年到1926年,俄國工業各項數值都有極大幅度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新經濟政策探索正確,有利于工業發展,B項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于1921年被新經濟政策取代,不是導致材料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項;1928年,蘇聯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此時蘇聯才進入工業化時期,排除C項;此時斯大林模式還未形成,排除D項。故選B項。20.(2024·山東濱州·二模)列寧在1905年《兩種策略》中寫道:“俄國與其說苦于資本主義,不如說苦于資本主義發展得不夠?!?0世紀20年代初,列寧重新提起并多次強調這一論斷。這反映出列寧致力于(

)A.扭轉俄國經濟落后局面 B.探索建設國家的方向C.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D.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初(蘇俄)。據材料“俄國與其說苦于資本主義,不如說苦于資本主義發展得不夠”“20世紀20年代初,列寧重新提起并多次強調這一論斷”及所學知識可知,列寧認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建設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薄弱,1921年,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通過發展資本主義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所以20世紀20年代初,列寧重新提起并強調這一論斷的原因是探索建設國家的方向,即通過發展資本主義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B項正確;1921年新經濟政策找到了一條由落后的國家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方式,扭轉經濟落后并非列寧重提材料論斷的原因,排除A項;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列寧這一論斷的影響,而非目的,排除C項;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是俄國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而非列寧強調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夠的原因和目的,排除D項。故選B項。21.(2024·山東濟南·一模)1921年,美國的一些勞動組織成立了“蘇俄之友協會”,該協會的宗旨是在美國傳播蘇俄的真實消息,援助蘇俄的經濟建設。1922年該協會派出一支拖拉機隊,支援蘇俄托伊基諾國營農場的生產活動。列寧建議授予該農場“模范農場”的稱號。這一史實可用來說明(

)A.蘇俄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B.美國放棄對蘇俄的孤立和封鎖C.蘇俄政策調整得到了西方的認同 D.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1-1922年年(蘇俄)。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蘇俄在經歷了一系列經濟和社會挑戰后,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試圖通過市場機制與社會主義原則相結合的方式恢復和發展經濟,美國勞動組織的援助和列寧的表彰,都是對蘇俄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一種認可和支持,A項正確;美國某些勞動組織的行動不能代表美國政府的立場,事實上,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蘇俄保持孤立和封鎖的態度,排除B項;美國一些勞動組織的支持不代表整個西方世界都認同蘇俄的政策調整,排除C項;僅憑美國一些勞動組織對蘇俄的援助不能得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22.(2024·山東濟寧·一模)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協約國集團對蘇俄進行了大規模的武裝干涉。但1922到1924年間,除美國外,所有的西方國家都承認了蘇聯。其直接原因是()A.蘇聯國力不斷增強 B.歐洲各國需要和平C.帝國主義實力削弱 D.新經濟政策的驅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一戰后(世界)。據材料“協約國集團對蘇俄進行了大規模的武裝干涉。但1922到1924年間,除美國外,所有的西方國家都承認了蘇聯”及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發展資本主義,規定國家暫時無力經營的企業允許外國資本家經營,在這種背景下,為了能夠進入蘇聯市場,“除美國外,所有的西方國家都承認了蘇聯”,D項正確;蘇聯國力在1922年并沒有顯著提高,排除A項;歐洲各國在1922年之前也需要和平,排除B項;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實力就有所削弱,一戰后到1922年,“協約國集團對蘇俄進行了大規模的武裝干涉”,排除C項。故選D項。23.(2024·山東濟寧·三模)1926年4月,聯共(布)中央向全黨發出通知,要求每一個黨員,黨內外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要養成極大的責任感,節約每一個蘇維埃盧布和戈比。同時,蘇維埃國家盡量設法增加工業和商業的利潤,實行嚴格的節約制度,發行公債,努力吸收居民的游資。這些舉措出臺的背景是()A.新經濟政策開始全面實施 B.政府確立了優先發展重工業方針C.計劃經濟模式已基本形成 D.來自法西斯德國的威脅日益加劇【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原因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6年的蘇聯。依據材料概況可知:蘇聯政府要求增加工業和商業的利潤,實行嚴格的節約制度,發行公債,努力吸收居民的游資,結合蘇聯一五計劃的時間,可知此時國家積累資本的目的是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B項正確;新經濟政策全面實施是在1921年,排除A項;計劃經濟模式基本形成是在1936年,排除C項;1933年德國法西斯上臺,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24.(2024·山東聊城·二模)如圖為1937年世界主要經濟體工業總產值在世界工業中的占比圖。其中,②代表的國家工業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新科技革命的推動 B.世界經濟聯系的加強C.羅斯福新政的實施 D.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7年(世界)。據本題材料“1937年世界主要經濟體工業總產值在世界工業中的占比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蘇聯在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后,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國,故②為蘇聯,蘇聯之所以能在世界經濟體工業總產值在世界工業中所占比重為13.7%,占到了世界第二的地位,是因為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D項正確;新科技革命是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這個時候還沒有開始,排除A項;蘇聯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工業建設成果是在“斯大林模式”的推動下完成的,與世界經濟聯系沒有必然的聯系,排除B項;羅斯福新政的實施,與美國的工業發展有關聯,卻與蘇聯沒有關系,排除C項。故選D項。25.(2024·山東濟南·一模)1873年,日本成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歷(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制定的歷法)的非基督教國家,中國在辛亥革命后宣布接受格列高利歷,但是法國在大革命時期曾廢除格列高利歷推行共和歷,1929年蘇聯也曾用新的歷法取代格列高利歷。這說明(

)A.各國歷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B.宗教深刻影響各國歷法選擇C.格列高利歷精確性仍有待提高 D.歷法改革易受政治因素影響【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現代(世界)。據材料可知,無論是日本的明治維新、中國的辛亥革命、法國的大革命還是蘇聯的政治變革,這些政治事件都伴隨著歷法的改革或選擇,表明歷法改革確實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D項正確;材料更多的反映的是政治因素在歷法改革中的作用,而不是民族特色,排除A項;中國和日本是接受格列高利歷的非基督教國家,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到格列高利歷的精確性問題,而是強調了不同國家在不同政治背景下對歷法的選擇和改革,排除C項。故選D項。26.(2024·山東淄博·一模)1929年后,蘇聯派出人員到西方進修或進行科學研究。同時在國內興辦了許多高等和中等技術學校,學習西方的技術,到1933年,約有110萬學生在這些學校學習。蘇聯的這些舉措(

)A.抓住了國外技術轉移的時機 B.致力于落實新經濟政策C.建立了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 D.意在緩和與西方的關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9年的蘇聯。依據材料概括可知:1929年后,蘇聯派出人員到西方進修或進行科學研究。同時在國內興辦了許多高等和中等技術學校,學習西方的技術,這一時期主要是資本主義國家為緩解經濟危機所造成的壓力,努力向外國銷售過剩的商品,其中也包括科學技術,而蘇聯則抓住了國外技術轉移的時機發展本國科技,A項正確;此時新經濟政策以被斯大林模式所取代,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國內基礎教育到大學教育的改革,不能得出建立了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排除C項;此項活動的目的在于發展本國科技,從本國利益出發,不是為了緩和與西方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27.(2024·山東菏澤·一模)下表是蘇聯工業兩大部類生產比例表。這突出說明,二戰后的蘇聯(

)年份為生產而生產(“甲”類)為消費而生產(“乙”類)兩部類產值比19281111940104.22.41965106185.91970159275.91975232386.11976245396.3A.基本沿襲斯大林模式 B.工業化策略符合國情C.重視工業的國際循環 D.工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型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二戰后的蘇聯。根據材料“蘇聯工業兩大部類生產比例表”及所學可知,1940年至1976年蘇聯生產資料的生產比例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而消費資料的生產比例明顯較低,這說明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情況并未發生改變,仍然屬于斯大林模式的范疇,A項正確;蘇聯的工業化策略并為始終適應國情變化的要求,排除B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