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九年級物理全冊單元測試卷(人教版)第十三章內能(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70分)注意事項:1.測試范圍: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13章。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用分子的知識解釋下列現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破碎的玻璃無法復原,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斥力 B.兩塊表面平滑的鉛塊緊壓后會結合起來,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C.變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間空隙變大 D.1L水與1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L,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空隙【答案】A【解答】解:A、破碎的玻璃無法復原,是因為分子間距離太大,分子力非常微弱,可以忽略不計,故A錯誤;B、兩塊表面平滑的鉛塊緊壓后會結合起來,這說明分子間有引力,故B正確;C、變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鼓起,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運動更加劇烈,分子間隔變大,故C正確;D、1L水與1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L,說明分子間有間隙,故D正確。故選:A。2.如圖所示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A.汽車揚塵 B.樹葉飄落 C.飄香引蝶 D.大霧迷江【答案】C【解答】解:AD、汽車揚塵,樹葉飄落和大霧迷江都屬于機械運動,故ABD錯誤;C、花并沒有運動,而是花中具有香味的物質分子不斷運動,使周圍空氣擴散著該物質的分子,所以飄香引蝶屬于分子運動的結果,故C正確。故選:C。3.如圖所示,在裝著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上面,倒扣一個空瓶子,使兩個瓶口相對,之間用一塊玻璃板隔開,扯掉玻璃板后,會發生什么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空氣和二氧化氮只會在下面的瓶子里混合 B.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氣大,它不能進到上面的瓶子里 C.一段時間后兩種氣體會在兩個瓶子內均勻混合在一起 D.若將裝有二氧化氮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仍能得到同樣的實驗結論【答案】C【解答】解:ABC.雖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它也會運動到上面的瓶子內,因此一段時間后兩種氣體會在兩個瓶子內均勻混合在一起,故AB錯誤,C正確;D.如果把裝著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在重力作用下也會出現相同的現象,不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錯誤。故選:C。4.下列實例中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圖甲中,爐火燒水 B.圖乙中,搓手取暖 C.圖丙中,用暖手寶暖手 D.圖丁中,熱雞蛋放在冷水中冷卻【答案】B【解答】解:A、爐火燒水,水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是通過熱傳遞來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B、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符合題意;C、用暖手寶暖手,手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是通過熱傳遞來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不符合題意;D、熱雞蛋放在冷水中冷卻,雞蛋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是通過熱傳遞來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下列關于功、內能和熱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物體的分子熱運動加劇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B.物體內能增加,一定吸收熱量C.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 D.內能小的物體也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答案】D【解答】解:A、物體的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具有的動能越大,物體的內能也越大,使物體內能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物體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對物體做了功,故A錯誤;B、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且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也會增加,不一定是吸收熱量,故B錯誤;CD、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熱傳遞的特點是:高溫物體放出熱量,低溫物體吸收熱量,熱量從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但內能小的物體溫度可能比內能大的物體溫度高,因此熱量也可能由內能小的物體傳給內能大的物體,故C錯誤,D正確。故選:D。6.小明用圖甲裝置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裝有“等量”的水和煤油,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電加熱器同時加熱,加熱過程中(不考慮熱量散失),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等量”指液體的體積相等 B.A液體是煤油,B液體是水 C.相同時間,液體B吸收的熱量大于液體A D.A的比熱容大于B的比熱容【答案】D【解答】解:A、“等量”指質量相等的A、B兩種不同的液體,故A錯誤;B、D、液體升高相同溫度A用的時間長,由Q=cmΔt知,A的比熱容比B大,所以液體A是水,B是煤油,故B錯誤、D正確;C、相同時間,液體B吸收的熱量等于液體A,故C錯誤。故選:D。7.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加熱(不計熱量損失),如圖所示是A和B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1 B.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3 C.都加熱t時間,B吸收熱量比A吸收熱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溫度,B吸收熱量較多【答案】D【解答】解:AB、由于A、B液體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tmin,表示A、B吸收的熱量相同,A溫度升高了ΔtA=60℃﹣20℃=40℃,B溫度升高了ΔtB=40℃﹣20℃=20℃,mA:mB=1:1,QA:QB=1:1,ΔtA:ΔtB=40℃:20℃=2:1,根據Q吸=cmΔt可得,,故AB錯誤;C、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tmin,表示A、B吸收的熱量相同,由此可知,都加熱tmin,A、B吸收的熱量相同,故C錯誤;D、由于A、B液體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當A、B升高相同的溫度,B比熱容大,吸收的熱量Q吸B=cBmBΔtB,則A和B升高相同的溫度,B吸收熱量較多,故D正確。故選:D。第Ⅱ卷非選擇題二、畫圖題(本題共2小題,共4分。)8.將質量相同的甲、乙兩塊金屬塊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冰塊上,經過一段時間,冰塊不再熔化時的情形如圖1所示,此時金屬塊與冰塊溫度相同。若甲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如圖2所示,請在圖2中畫出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圖象?!窘獯稹拷猓簝山饘賶K末溫(為冰的熔點)相同,初溫相同,即兩金屬塊降低相同的溫度,由圖1可知放出的熱量:Q甲<Q乙,發熱時間長,如下圖所示:9.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陽光照射下,某海邊城市陸地與海面之間空氣產生流動。請在圖中圓圈上畫上箭頭表示空氣流動方向?!窘獯稹拷猓喊滋鞎r,水的比熱容比砂石大,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升高慢,則此時陸地溫度高于海水溫度,陸地上方空氣受熱膨脹,向上運動,下方空氣由海面空氣補充,如圖所示:三、填空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9分。)10.PM2.5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也稱可入肺顆粒物。2.5μm合m,PM2.5在空氣中的運動(屬于/不屬于)分子的熱運動?!敬鸢浮?.5×10﹣6;不屬于。【解答】解:PM2.5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m的顆粒物,比分子的直徑大得多,是由無數的分子組成的固態顆粒物,所以在空氣中的運動不屬于分子的熱運動。故答案為:2.5×10﹣6;不屬于。11.泡方便面時,方便面的調料包很難撕開,說明分子間存在力;倒入開水后泡一段時間方便面就可以食用了,此時周圍的人很遠就能聞到方便面的香味,說明分子在。如圖所示,在進行酒精和水混合實驗中,選擇(甲/乙/丙)玻璃管,實驗現象更易于被觀察,實驗時應先倒入(酒精/水)?!敬鸢浮恳?;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乙;水。【解答】解:泡方便面時,方便面的調料包很難撕開,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倒入開水后泡一段時間方便面就可以食用了,此時周圍的人很遠就能聞到方便面的香味,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由于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總體積變化不大,選擇內徑較細的玻璃管進行實驗時,其高度變化更明顯,實驗現象更加明顯,故應該選擇乙玻璃管;因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為了防止密度對實驗的影響,能夠準確記錄混合前酒精和水的總體積,實驗時應先倒入水,然后再注入酒精。故答案為:引;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乙;水。12.神仙湖不僅風景優美,還能有效調節其周圍環境的氣溫,這是由于水的大。假設人工湖湖水的質量是1.0×108kg,若水溫度升高2℃,則湖水吸收的熱量為J。如表所示是西安和深圳兩地的氣溫情況,請根據兩個地方的氣溫變化情況判斷城市。(選填“甲”或“乙”)是深圳。[c水=4.2×103J/(kg?℃)]2024年5月13日城市甲晴24~28℃城市乙咐18~31C【答案】比熱容;8.4×1011;甲【解答】解:(1)人工湖還能有效調節其周圍環境的氣溫,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他物質相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水的溫度變化??;(2)湖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Δt=4.2×103J/(kg?℃)×1.0×108kg×2℃=8.4×1011J;(3)水的比熱容大于干泥土,相同質量的水和干泥土,若吸收或放出同樣多的熱量,干泥土的溫度變化更大;由圖可知,城市乙的溫度的最高、最低氣溫差比城市甲的大,所以甲為深圳。故答案為:比熱容;8.4×1011;甲。四、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15分。)13.如圖所示的實驗,是我們在學習分子動理論時做過的一些實驗圖a:濃硫酸銅溶液與清水開始界面十分清晰,幾天之后,兩種液體混合均勻了;圖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觸水面,發現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圖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總體積;圖d:將紅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擴散開來;圖e:將兩個底面干凈、平整的鉛塊緊壓在一起,兩個鉛塊就會結合在一起,下面吊一個較重的物體也不會將它們拉開。(1)圖a和圖__________________兩個實驗形成實驗現象的原因相同,實驗表明:分子處在不停息的運動中,圖a為盡快達到實驗目的,實驗過程中____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攪動量筒里的液體。(2)圖b和圖__________________兩個實驗形成實驗現象的原因相同,實驗表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_____________。(3)圖c實驗表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_____________。(4)圖d為盡快達到實驗目的,可以用_______________(選填“冷”或“熱”)水實驗,原因是分子的熱運動與__________________有關。【答案】(1)d;不可以;(2)e;引力;(3)間隙;(4)熱;溫度
【解答】解:(1)圖a和圖d兩個實驗形成實驗現象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分子無規則運動產生的現象;圖a中,為盡快達到實驗目的,實驗過程中不可以攪動量筒里的液體,因為有了外力的作用,不能證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2)圖b的實驗現象:玻璃很難從水面拉起來,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同時圖e中削平的兩個鉛塊很難被拉開同樣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3)圖c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總體積,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4)由于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所以為盡快達到實驗目的,可以用熱水,說明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故答案為:(1)d;不可以;(2)e;引力;(3)間隙;(4)熱;溫度
14.用如下3種方法“探究做功是否能改變物體的內能”。(1)如圖甲所示,將鐵絲的同一位置快速地多次彎折后,用手指觸摸被彎折的部位,表明鐵絲的內能(選填“增大”或“減小”)。(2)如圖乙所示,先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團硝化棉,然后迅速壓下活塞,通過(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使筒內空氣的內能增大,達到硝化棉的著火點。(3)如圖丙所示,瓶中裝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氣,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當塞子從瓶口跳起時。A.往瓶內打氣,瓶塞未跳出時,氣體對瓶塞做功B.往瓶內打氣時,瓶內氣體內能變小C.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溫度不變D.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對外做功【答案】(1)增大;(2)做功;(3)D?!窘獯稹拷猓海?)將手中的鐵絲同一位置快速地多次彎折,手對鐵絲做了功,使鐵絲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2)當迅速壓下活塞時,活塞壓縮玻璃筒內的空氣,對氣體做功,將機械能轉化成內能,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3)給瓶內打氣,外界對瓶內氣體做功,瓶內氣體內能增大,當氣壓把瓶塞從瓶口推出時,瓶內氣體對瓶塞做功,瓶內氣體的內能轉化為瓶塞的機械能,使氣體自身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關于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D。故答案為:(1)增大;(2)做功;(3)D。15.某班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1)在圖甲中除了所給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托盤天平和停表。加熱過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的。(2)實驗中第1、2兩個小組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組別液體質量/初溫/℃末溫/℃加熱時間/1水200254013.5煤油20025406.52水200254012煤油20025405.5通過分析實驗數據,能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是第1組同學繪制的“吸收熱量—時間”和“溫度—時間”圖象,能正確描述該實驗真實情況的圖象是________(填序號)。A.
B.C.
D.(4)使質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溫度,加熱時間應該相同,但1、2兩組的同學在交流實驗數據時發現:第1小組的加熱時間明顯偏長,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這兩組同學對圖甲的裝置進行了改進,將分別裝有水和煤油的試管放在同一個燒杯中用水加熱,如圖乙所示,而不是用兩個酒精燈分別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加熱時間
(2)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3)C(4)酒精燈的火焰大小不同
(5)在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或避免兩個酒精燈火焰大小不同)【解析】解:(1)加熱時間不同,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不同,用停表來測量加熱時間(2)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溫度,加熱水所用時間較長,說明水吸收的熱量比煤油多(3)加熱時間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但水溫升高得比煤油慢,故C圖對(4)酒精燈火焰大小不同,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也不相同,則質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溫度,所需的加熱時間會不相同(5)將分別裝有水和煤油的試管放在同一個燒杯中用水加熱,可以保證在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故答案為:(1)加熱時間
(2)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3)C(4)酒精燈的火焰大小不同
(5)在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或避免兩個酒精燈火焰大小不同)五、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共15分。)16.(7分)加熱質量為2千克的某金屬塊,溫度升高10℃吸收的熱量為1.8×104J。求:金屬塊的比熱容c金屬。解:加熱質量為2千克的某金屬塊,溫度升高10℃吸收的熱量為1.8×104J,根據Q吸=c金屬mΔt可知,答:金屬塊的比熱容為0.9×103J/(kg?℃)。17.(8分)如圖甲所示是某次火箭發射時的場景?;鸺l射時的炙熱火焰溫度可超過3300℃,為了保護發射臺,在其下方建有一個巨大的“雙向導流槽”(圖乙),里面可儲存500t水。[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請通過計算回答: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將500t初溫25℃的水加熱至沸騰,水需要吸收的熱量是多少?解: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水的質量m=500t=5×105kg,水需要吸收的熱量:水需要吸收的熱量為:Q吸=cm(t﹣t0)=4.2×103J/(kg?℃)×500×103kg×(100℃﹣25℃)=1.575×1011J。答: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將500t初溫25℃的水加熱至沸騰,水需要吸收的熱量是1.575×1011J。六、綜合開放題(本題共2小題,共13分。)18.小明了解到有種說法“在室內穿兩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他采用如圖的裝置進行實驗:在甲、乙兩個相同的瓶子中裝入等體積的熱水,用兩層灰色薄棉布包裹著甲瓶(內層緊貼,外層相對寬松),用一層灰色厚棉布緊貼包裹著乙瓶,用數顯溫度計測量瓶中熱水的溫度,測得有關數據如表所示。室溫:25.0℃時間/min020406080甲瓶水溫/℃61.056.662.550.948.5乙瓶水溫/℃61.055.652.349.045.7(1)表中有一個溫度值記錄錯誤,該錯誤的溫度值是______℃。水溫會先降到41.0℃的是______瓶。已知瓶中水的體積是350mL,該瓶中水的溫度降至41.0℃時,其放出的熱量是______J。[c(2)如果把瓶中的熱水換成冰塊,______瓶中的冰塊熔化較慢。分析實驗結果,可猜想“在室內穿兩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的原因可能是兩件薄衣服中間有______?!敬鸢浮?2.5
乙
29400
甲
空氣
【解析】解:(1)隨著時間的增加,水的溫度逐漸降低,所以甲瓶水40min時的溫度62.5℃是錯誤的;由表格數據知乙瓶水的溫度降低的快,水溫會先降到41.0℃;由ρ=mm水水放出的熱量是:Q放(2)由表格數據知甲瓶水的溫度降低的慢,說明甲瓶保溫性能好,如果把瓶中的熱水換成冰塊,甲瓶中的冰塊熔化較慢,說明在室內穿兩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由于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兩件薄衣服中間有空氣可能是在室內穿兩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的原因;故答案為:(1)62.5;乙;29400;(2)甲;空氣19.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牛頓冷卻定律當一個物體表面溫度比周圍環境高時,就會向周圍環境散熱,散熱快慢可以用單位時間內散失熱量的多少來表示.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提出:物體散熱快慢與物體和周圍環境的溫度差成正比.后人研究發現,在溫度差不太大的情況下(小于15℃),這個結論符合實際散熱規律,稱為牛頓冷卻定律。如果散熱快慢用q表示,則牛頓冷卻定律可以表示為q=k(t物?(1)物體向周圍散熱,內能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