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預期升溫全面看多農業板塊_第1頁
通脹預期升溫全面看多農業板塊_第2頁
通脹預期升溫全面看多農業板塊_第3頁
通脹預期升溫全面看多農業板塊_第4頁
通脹預期升溫全面看多農業板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飼料:下游養殖改善,利潤有望修復生豬養殖:成本持續優化,豬價上漲帶動盈利水平提升種植:糧價承壓,政策預期&需求改善,景氣有望修復通脹預期升溫,全面看多農業板塊風險提示2摘要飼料板塊:2024年以來,原料端如玉米、小麥、大豆及豆粕價格均出現下跌行情,有利于緩解飼料企業成本端壓力,提升飼料噸利。下游需求端,生豬價格從2024年5月開始明顯上漲,生豬養殖維持盈利,能繁母豬存欄量緩慢恢復,隨著下游價格回暖養殖企業實現盈利,產能逐步恢復,飼料需求有望觸底回升,飼料板塊受益于成本下降及下游養殖盈利改善,飼料噸利有望進一步改善。生豬養殖板塊:今年二季度末豬價回暖且漲幅較大,8月中旬豬價達到年內高點,目前沖高回落但自繁自養生豬依然處于盈虧平衡線以上,Q2&Q3豬企業績出現明顯改善,2024年前三季度大部分上市豬企實現扭虧。2023年豬價持續低迷,豬企在成本端持續發力,降本顯著,展望后市,我們仍對四季度豬價偏樂觀,一方面天氣轉冷豬肉消費將迎來旺季,且從產能推斷23年下半年能繁存欄量降幅呈逐月放大趨勢供應壓力或加速減少。隨著豬價上漲,基本面改善,豬企資產負債率顯著下降,償債能力增強,目前估值水平處于相對低位,建議繼續關注資金狀況好,成本控制得當,未來出欄彈性高的優質標的。我們認為,京基智農、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唐人神、華統股份有望充分受益。糧食板塊:2024年年初至今主要糧食:玉米、小麥和大豆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目前下游養殖行業回暖,盈利水平提高,產能逐漸恢復,飼用糧食需求增加帶動飼料原料增加,種植產業鏈景氣有望修復。歷史數據表明,通脹環境下,農業板塊往往有超額收益。近期降息降準,且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總需求,推動實體經濟增長的政策,政策預期下推動通脹預期升溫,建議積極關注農業板塊投資機會。另外,國際形勢復雜且充滿不確定性,農業板塊或將受益于避險屬性,建議未來繼續關注養殖及種植產業鏈。風險提示:自然災害風險、政策擾動風險、非瘟疫情擾動風險、生豬價格出現大幅波動風險。301

飼料:下游養殖改善,利潤有望修復4我國工業飼料產量在經歷2020年和2021年的快速增長之后,2022年有所放緩,2023年增速恢復至6.6%,產量為3.22億噸。2019年-2023年,我國工業飼料產量從2.29億噸增長至3.22億噸,CAGR+8.88%,其中豬料從0.77億噸增長至1.50億噸,CAGR+18.23%,非瘟后生豬產能快速恢復帶動豬飼料產量快速增長。2023年全年豬價低迷,行業普遍虧損,產能開始去化,2024年上半年豬飼料產量高位回落,同比-7.3%。豬禽飼料合計占比常年在85%左右,近三年已超過85%。2024H1,豬飼料產量占比45.60%,蛋禽和肉禽飼料占比41.45%,豬禽飼料產量合計占比為87.06%,其次為水產飼料(6.65%)、反芻飼料(5.03%)、寵物飼料(0.51%)。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以來,寵物飼料增長表現亮眼。2019-2023年,寵物飼料產量從87.1萬噸增長至146.30萬噸,CAGR+13.84%。2024H1寵物飼料產量74萬噸,同比+21.40%,寵物飼料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圖2

2024H1各類飼料產量占比資料來源:Wind圖1

2019年至2024H1年工業飼料產量(萬噸)資料來源:Wind20%15%10%5%0%-5%-1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1920202023

2024H12021

2022飼料產量(萬噸)同比45.60%10.53%30.92%5.03%

0.51%

0.76%6.65%豬飼料 蛋禽 肉禽 水產飼料

反芻飼料

寵物飼料

其他1.1

豬料產量高位回落,寵物飼料維持高增速5生豬產能去化影響顯著,豬飼料高位回落。2019-2022年,受益于生豬產能的快速恢復,豬料產量從7663萬噸的谷底增加至1.50億噸。2023年生豬產能較為充沛,全年生豬出欄量和豬肉產量均保持同比增長,全年豬飼料產量同比繼續上升。然而2023年全年豬價低迷,行業普遍虧損,產能持續去化,2024年去化影響顯現,豬料產量高位回落,24H1同比-7.30%。國內肉禽產能居于高位,24H1肉禽飼料產量小幅增加。肉禽飼料產量由2018年的6509萬噸增長至2023年的9510.8萬噸,CAGR+7.88%。肉禽飼料產量與禽肉產量基本同步,2018-2023年國內禽肉產量從1994萬噸增長至2563萬噸,CAGR+5.15%。24H1我國禽肉產量1182萬噸,同比+6.20%;肉禽飼料產量4496萬噸,同比+1.10%。1.2

豬禽產能穩定,2023年豬禽飼料產量增幅加大圖4

2018-2024H1年豬飼料與禽飼料產量情況圖3

2018-2024H1年豬肉禽肉產量情況資料來源:Wind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H1豬肉產量(萬噸) 禽肉產量(萬噸)豬肉同比(右) 禽肉同比(右)50%40%30%20%10%0%-10%-20%-3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豬飼料 肉禽飼料資料來源:Wind豬同比(右)禽同比(右)6從飼料原料價格來看:(1)玉米:2024年年初至今,玉米價格呈現下跌趨勢,截止10月31日,跌幅為12.52%。主要原因為:2023年玉米豐產,產量2.89億噸,同比+4.20%,創歷史新高;下游養殖端持續產能去化,造成需求減量。供需共同作用下,玉米價格出現下跌。(2)大豆:2024年年初至今大豆價格同樣呈現下跌趨勢,截止10月31日,跌幅為18.40%。主要受下游承接不利影響。從飼料價格來看,近期飼料飼料價格保持在與近兩年相比較的低位。主要原因在于:(1)飼料原料價格下降;(2)下游禽畜養殖利潤明顯回升。近期下游養殖端利潤改善推動需求改善,飼料原料價格下降,飼料噸利有望改善。近兩年,成本抬升&下游養殖端長時間虧損,飼料企業業績承壓,目前下游養殖改善,原料價格下降帶動利潤修復,疊加頭部企業由于現金儲備及管理水平更強,頭部企業仍有擴張空間。1.3

原料價格下跌&下游改善,飼料噸利有望修復圖6

2019-2024年9月肉雞飼料價格(元/公斤)圖5

2019-2024年9月生豬飼料價格(元/公斤)4.54.03.53.02.52.01.57月

8月1月2月3月4月5月

6月2019 2020 2021資料來源:Wind2022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3

20242.02.53.03.54.04.5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

12月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資料來源:Wind702

生豬養殖:成本持續優化,豬價上漲帶動盈利水平提升8據豬易通數據,24Q1/24Q2/24Q3豬價分別為14.44/16.29/19.38元/公斤,同比分別-3.86%/+13.59%/21.49%,Q2豬價出現超預期上漲,Q3豬價進一步上漲,8月中旬沖高回落。我們認為主要原因為:(1)能繁母豬存欄量自2023年1月開始環比下降,持續至2024年4月(2023年6月末能繁存欄環比轉正),對應2023年11月開始生豬供應呈現逐月減少的狀態;(2)需求端:春節后豬肉需求最淡,因為居民還在消耗節前的備貨,春節后豬肉需求總體回暖,疊加端午節備貨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豬肉需求,支撐豬價上行;(3)情緒方面,由于5月中上旬豬價開始持續大幅度上漲,市場對于后市看漲情緒較濃,疊加飼料價格處于低位,壓欄成本偏低,養殖端挺價惜售情緒依然存在。多因素共同推動豬價短期大幅度上漲。2.1

豬價超預期上漲,提升行業景氣圖8

今年3月起豬價震蕩回升,5-6月快速拉升,8月中旬沖高回落資料來源:豬易通圖7

今年各月份對應前10個月能繁母豬存欄量情況資料來源:Wind222018161412102024/1/12024/4/12024/7/12024/10/1生豬價格元/公斤1.5%1.0%0.5%0.0%-0.5%-1.0%-1.5%-2.0%3,9004,0004,1004,2004,3004,4002024年1月 2024年4月 2024年7月10個月前能繁母豬存欄量(萬頭)環比增減9據豬易通數據,2024年8月15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達到年內高點21.19元/公斤,后開始下降,截至2024年10月27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7.40元/公斤。對比2022年2024年豬價上漲:2022年2月&3月豬價進一步下跌,3月跌至12.20元/公斤,4月開啟上漲,至10月沖高回落,連續7個月上漲;而2024年豬價從2月開始持續上漲,至8月沖高回落,同樣為連續7個月上漲,但不同的是2024年消費旺季豬價不及預期,甚至超預期下跌,并加深市場對于后市悲觀預期。從產能恢復來看,隨著2022年4月豬價上漲,能繁母豬存欄量從22年5月開始恢復,持續至12月,5月-12月產能增幅為5%;2024年能繁母豬從5月開始恢復,恢復進程較慢,至9月產能增幅為1.91%。我們認為產能增幅放緩的原因在于:(1)2023年全年持續虧損,短暫回血養殖戶不會貿然增加產能;(2)旺季豬價下跌打擊信心。利好后市豬價。2.1

8月豬價沖高回落,生豬產能恢復偏弱圖10

2022年&2024年能繁母豬產能恢復進程對比資料來源:Wind圖9

2022-2024年月度豬價走勢對比資料來源:豬易通2826242220181614121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

12月2022202320244,5004,4004,3004,2004,1004,0003,9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2 2023 202410隨著豬價上漲,生豬養殖行業扭虧為盈,盈利兌現。其中:(1)自繁自養生豬自2024年5月第4周實現扭虧為盈,盈利持續至今,截止10月第4周,養殖利潤為289.32元/頭;(2)外購仔豬生豬養殖自2024年2月第1周實現扭虧為盈,除3月第1周再度虧損(16.53元/頭),盈利持續至10月第3周,10月第4周隨著豬價下降再度陷入虧損。2.2

豬價上漲,行業盈利兌現圖12

2023年以來外購仔豬養殖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圖11

2023年以來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情況資料來源:豬易通-400-600-20080060040020002023/1/62023/7/62024/1/62024/7/6中國:養殖利潤:自繁自養生豬元/頭-600-40002004006002023/1/6-2002023/7/62024/1/62024/7/6中國:養殖利潤:外購仔豬元/頭11從18家樣本公司來看,隨著各季度豬價中樞逐步上移,盈利情況出現明顯改善。2.2

豬企盈利水平顯著提升,前三季度多數同比扭虧為盈表1

2024年各季度樣本豬企盈利情況歸母凈利潤(億元)2024Q12024Q22024Q324Q1-Q324Q1-Q3同比牧原股份-23.7932.0896.52104.81扭虧為盈溫氏股份-12.3625.6350.8164.08扭虧為盈新希望-19.347.1713.711.53扭虧為盈正邦科技-0.49-0.794.283.01扭虧為盈ST天邦6.042.375.0013.41扭虧為盈天康生物0.542.232.895.66扭虧為盈大北農-2.090.542.891.33扭虧為盈*ST傲農-2.92-2.48-2.79-8.19減虧唐人神-1.982.022.492.54扭虧為盈金新農-0.520.100.700.28扭虧為盈神農集團-0.041.283.564.80扭虧為盈正虹科技-0.09-0.03-0.11-0.22減虧新五豐-2.540.072.480.01扭虧為盈東瑞股份-0.83-0.270.33-0.77減虧華統股份-1.570.381.720.53扭虧為盈京基智農0.541.813.666.02生豬養殖板塊扭虧為盈巨星農牧-1.380.933.042.59扭虧為盈羅牛山1.101.650.683.42扭虧為盈合計-61.7374.71191.88204.86資料來源:Wind122024年,隨著Q2和Q3豬價上升,豬企資產負債率顯著下降,截止2024Q3,12家公司資產負債率已低于70%。2.3

Q2&Q3,豬企資產負債率顯著下降,償債能力提升表2

2022Q1-2024Q3主要上市豬企資產負債率情況資產負債率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2023Q22023Q32023Q42024Q12024Q22024Q3Q3環比神農集團11.12%12.20%11.41%14.46%13.48%18.35%22.27%26.41%29.53%30.78%27.72%-3.07%東瑞股份21.40%28.40%31.35%34.14%40.75%46.97%47.82%42.47%43.82%44.27%44.69%0.42%正邦科技97.03%102.88%113.82%148.41%156.99%160.10%162.61%53.97%50.43%50.67%47.05%-3.62%天康生物55.51%52.96%49.08%50.26%52.05%51.84%47.06%52.75%53.75%51.05%49.89%-1.17%羅牛山61.84%60.49%60.94%61.94%60.02%62.06%63.57%63.69%57.86%54.02%53.03%-0.99%溫氏股份66.48%65.70%60.72%56.25%59.22%61.32%60.31%61.41%63.37%58.95%54.86%-4.09%正虹科技74.34%79.20%79.97%85.28%90.09%94.26%54.15%53.91%52.48%55.03%57.76%2.74%牧原股份65.18%66.48%61.47%54.36%56.37%60.06%59.65%62.11%63.59%61.81%58.38%-3.43%巨星農牧49.15%53.15%52.00%48.85%54.13%55.17%56.59%59.85%62.19%62.25%60.81%-1.44%京基智農84.03%88.86%88.83%84.82%71.56%73.42%73.78%67.78%66.47%64.10%62.26%-1.84%唐人神61.15%62.95%63.38%59.69%60.83%62.07%64.75%64.84%67.35%65.92%65.10%-0.82%大北農55.65%58.53%60.06%58.28%59.01%60.71%63.00%66.29%67.75%67.31%65.29%-2.02%新希望68.43%71.49%69.86%68.02%70.40%71.79%72.76%72.28%74.03%72.99%70.85%-2.14%金新農68.76%74.03%61.08%68.74%69.23%70.36%70.53%74.06%73.66%73.55%72.22%-1.33%ST天邦83.67%78.68%76.45%79.61%83.15%85.78%87.03%86.73%80.74%78.40%73.85%-4.55%新五豐63.39%66.45%66.77%71.18%75.37%69.82%70.15%74.99%76.05%76.32%74.33%-1.99%華統股份70.47%71.02%61.43%62.29%68.78%71.59%72.11%74.68%76.78%76.04%74.42%-1.63%*ST傲農89.92%84.30%79.16%81.61%83.12%86.72%89.41%103.69%106.84%109.21%112.27%3.06%均值63.75%65.43%63.77%66.01%68.03%70.13%68.75%64.55%64.82%64.04%62.49%-1.55%資料來源:Wind13我們根據上市豬企披露的商品豬完全成本、商品豬銷售均價及生豬出欄體重測算了商品豬頭均盈利。從主要上市豬企2024年1月至9月的商品豬銷售均價來看,1月至9月商品豬銷售均價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且二季度末和三季度豬價快速上漲,3月神農集團已實現扭虧為盈,4月至5月實現扭虧為盈的公司數量進一步增加,6月頭部豬企及成本控制較好的公司,頭均養殖利潤超過400元,8月中旬豬價達到全年高點,頭部豬企頭均養殖利潤超過700元。由于2023年全年生豬價格持續低迷,豬企經營重點放在降本增效,2024年以來,主要上市豬企成本下降顯著,一方面幫助其對沖豬價下跌的風險,另一方面豬價回暖后盈利迅速擴大。隨著豬價上漲,基本面明顯改善,豬企成本持續優化目前估值水平處于相對低位,建議繼續關注資金狀況好,成本控制得當,未來出欄彈性高的優質標的。具體標的選擇上,京基智農、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唐人神、華統股份等均有望充分受益。2.4

主要豬企成本持續優化,頭均盈利可觀表3

2024年1月-9月主要上市豬企商品豬頭均盈利測算頭均利潤(元/頭)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溫氏股份-237.65-160.48-8.5895.55199.68494.49618.63814.63643.13神農集團-183.75-98.7560.0047.5097.50504.58618.75752.50641.25牧原股份-235.20-235.20-103.200.00146.40472.40540.00721.20594.00京基智農-253.00-282.90-94.3076.80201.72508.81660.51798.27555.96新希望(運營場線)-300.00-256.80-115.2051.6086.40424.40510.00669.60505.20天康生物-350.40-326.40-272.40-117.00-2.40402.80343.20565.20492.00東瑞股份-220.80-140.40-139.20-74.4012.00172.40423.60614.40453.60資料來源:公司公告1403

種植:糧價承壓,政策預期&需求改善,景氣有望修復15飼用消費為主,飼用&工業消費占比超過90%。據全國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2023年我國玉米消費量2.96億噸,其中飼用消費占比65.22%,工業消費占比27.44%,兩者占比超過90%,口糧消費與種用消費分別占比3.35%/0.69%,合計占比略高于4%。2024年各季度玉米價格中樞持續下移。據匯易網數據,2024Q1/Q2/Q3,我國玉米現貨價分別為2459.56/2433.29/2400.73元/噸,同比分別-15.40%/-12.80%/-16.98%,環比分別-8.36%/-1.07%/-1.34%。我們認為2024年玉米價格下跌的原因在于:(1)2023年消費增幅不及玉米產量增幅:2023年玉米產量及消費量同比分別增長4.20%(國家統計局)/2.89%(全國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2)國際糧價大幅下跌傳導影響&生豬產能去化下游消費預期偏弱。3.1

玉米:豐產&下游消費預期偏弱,玉米價格中樞持續下移圖14

2024年各季度玉米現貨價格中樞持續下移資料來源:匯易網圖13

2023年全國玉米消費結構3.35%飼用消費

工業消費

口糧消費

種用消費

損耗資料來源:全國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0.69%3.30%2,6002,5002,40027.44%2,30065.22%2,2002,1002,0002024/1/22024/10/22024/4/2

2024/7/2中國:現貨平均價:玉米16據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估計,2024/25產季(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我國玉米消費量接近3億噸,預計比2023/24產季增加464萬噸,同比+1.57%,其中食用/飼用/工業/種用消費分別增加9/250/212/3萬噸;產量方面,2023/24產季我國玉米產量約為2.89億噸,2024/25產季約為2.97億噸,同比+2.83%;進口方面,2023/24產季玉米進口量約為2300

萬噸,

2024/25

產季約為1300萬噸,同比-43.48%。從結余情況來看,2024/25產季玉米結余1036萬噸,同比顯著下降,整體玉米產需緊平衡。另外從玉米淀粉企業開工率來看,2024年顯著高于2023年,我們認為,隨著飼用消費&工業消費回暖,新季玉米產需緊平衡,玉米價格中樞有望逐步抬升。3.1

玉米:飼用&工業消費回暖,玉米價格有望獲得支撐2022/23(10月估計)(9月預測)(10月預測)千公頃播種面積43070442194488644886收獲面積43070442194488644886公斤/公頃產量 27720 28884 2970129701進口1871230013001300消費29051295002996429964食用消費 98099110001000飼用消費18800191001935019350工業消費8100823884508450種子用量191193196196損耗及其它980978968968出口1111結余變化539168310361036元/噸國內玉米產區批發均價27442400-26002500-27002500-2700進口玉米到岸稅后均價26822150-23502250-23502250-2350中國玉米供需平衡表2023/242024/252024/25單產6436653266176617萬噸注:玉米市場年度為當年10月至下年9月表4中國玉米供需平衡表(2024年10月)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17口糧消費為主,口糧&飼用消費占比超過80%。2023年我國玉米消費量1.48億噸,其中口糧消費占比61.53%,飼用消費占比22.31%,兩者占比超過80%,工業消費與種用消費分別占比7.91%/4.08%,合計占比略高于8%。與玉米價格類似,今年小麥價格逐季下跌,2024Q1/Q2/Q3國內小麥現貨價分別為2803.73/2610.50/2485.62元/噸,同比分別-11.13%/-6.86%/-14.35%,環比分別-6.45%/-6.89%/-4.78%,2024年前三季度小麥行情出現下跌,結合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分析,主要原因在于:(1)中央儲備及地方儲備持續輪換且投放量較高,市場潛在糧食供應充足;(2)隨著天氣轉暖,終端面粉消費進入傳統淡季,疊加下游養殖行情低迷抑制副產品需求;(3)6-7月新麥迎來收獲期。供強需弱的背景下,小麥價格下跌。隨著下游養殖回暖及產能增加,小麥替代需求有望增加,提升價格景氣。3.2

小麥:終端需求偏淡,今年價格持續下跌圖16

2024年各季度小麥現貨價格中樞持續下移(元/噸)資料來源:匯易網圖15

國內小麥消費以口糧消費為主61.53%22.31%口糧消費

飼用消費

工業消費

種子用量

損耗資料來源:全國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4.08%4.16%2,9007.91%2,8002,7002,6002,5002,4002,3002,2002024/1/22024/10/22024/4/2

2024/7/2中國:現貨平均價:小麥18據全國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2023年我國大豆消費以壓榨消費為主,占比84.69%,壓榨消費和食用消費合計占比超過95%。2024Q1/Q2/Q3國內大豆現貨價分別為4677.81/4382.20/4422.56元/噸,同比分別-11.71%/-11.46%/-9.65%

,環比分別-5.19%/-6.32%/+0.92%。我們分析,今年大豆價格持續下跌的原因在于:(1)2022-2023年國內大豆面積&產量連續兩年增長;(2)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全球大豆自2022年開始連續增長,預計2024年繼續增長,整體供給格局偏寬松;(3)國內大豆高度依賴進口,據世界銀行數據,國際大豆價格自2022年6月以來持續下降,傳導至國內;(4)2023年至2024年Q1國內生豬養殖持續虧損,而豆粕為生豬飼料重要營養來源,下游不景氣壓制進口大豆和國產高油大豆價格。3.3

大豆:供給寬松&需求承接不利,大豆價格震蕩下行圖18

2024年至今國內大豆價格持續下跌(元/噸)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圖17

國內大豆以壓榨消費為主84.69%11.92%0.78%

2.62%壓榨消費

食用消費

種用消費

損耗及其他資料來源:Wind5,1004,9004,7004,5004,3004,1003,9002024/1/22024/4/22024/7/22024/10/2中國:現貨價:大豆19據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估計,2024/25產季(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我國大豆消費量為11456萬噸,預計比2023/24萬噸,2024/25產季約為2054萬噸,同比-1.44%;進口方面,2023/24產季大豆進口量約為10229萬噸,2024/25產季約為9460萬噸,

同比-7.52%

從結余情況來看,2024/25產季大豆結余40萬噸,同比-93.44%,整體大豆供應偏緊。2024年3月我國壓榨企業開工率與豆油產量逐步上升,我們認為,隨著支撐國內宏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積極因素延續,大豆市場未來走勢向好,大豆價格有望回暖。3.3

大豆:經濟向好信號釋放&下游需求向好,價格有望企穩表5

中國玉米供需平衡表(2024年10月)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產季減少238萬噸,同比-2.04%,其中壓榨/播種面積10243104701016310163食用/種用消費分別-260/+25/-1萬噸;產量收獲面積10243104701016310163方面,2023/24產季我國大豆產量約為2084公斤/公頃產量2028208420542054進口97501022994609460消費11415116941145611456壓榨消費9593975094909490食用消費1432153515601560種子用量90898888損耗及其它300320318318出口 991818結余變化 3546104040元/噸國產大豆銷區批發均價598250045400-56005400-5600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均價528840844600-48004600-4800中國大豆供需平衡表2022/232023/24(10月估計)2024/25(9月預測)2024/25(10月預測)千公頃單產1980199120212021萬噸注:大豆市場年度為當年10月至下年9月2004

通脹預期升溫,全面看多農業板塊219月24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聯合出臺一攬子金融政策。主要內容包括:(1)降準降息:降準0.5pct,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并擇機進一步下調0.25-0.5pct;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0.2pct;(2)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平均降幅約0.5pct)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3)穩股市: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期額度5000億元;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完全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降準并實施有力度的降息;降低房貸利率;提振資本市場。9月27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進率來到6.6%;10月21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較上一期下降25個基點。降息降準,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擴大宏觀經濟總需求,帶動實體經濟穩定增長。4.1

穩預期穩信心,多項金融政策齊發力圖20

2024/10/21,1年期和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