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申報書_第1頁
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申報書_第2頁
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申報書_第3頁
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申報書_第4頁
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申報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申報書20**年四川省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達州市大竹縣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申報書申報單位:大竹縣五豐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二一二年七月一、項目概況項目名稱:20**年四川省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組織實施單位:大竹縣農業局實在承當單位:大竹縣五豐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技術支撐單位:四川省農科院園藝所建設地方:竹北鄉五豐村建設年限:20**年(一)緊要建設內容:1、規模化蒔植。2、標準化生產。3、商品化處理。4、品牌化銷售。5、資產化經營。6、完善基地溝、渠、路、池等基礎設施建設。(二)資金來源籌措以自籌為主,國家補助為輔,共投資25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資金補助50萬元,農民自籌資金200萬元。二、基本情況(一)項目所在縣:大竹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達州市南部,毗鄰重慶,國道210、318線、達渝高速、已經動工的南大梁高速橫、縱全境,處于“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子”“成都經濟圈”“川陜渝金三角經濟圈”的結合部,距達州60公里、重慶130公里、成都380公里,形成“半小時達州、一小時重慶、三小時成都的通達格局”,便利的交通條件使該縣優質蔬菜可快捷便利地進入成渝陜高端市場及周邊市場。近年來,在上級各級黨政的高度重視下,大竹縣立足當前、著眼長期,把蔬菜資產確定為全縣農業特色資產之一,力爭建成西部一流“特色農業示范縣”,并在大竹縣第十二次黨代會中確定。結合新農村建設,縣農委相繼出臺了《鼓舞農民專業合社發展的七條看法》,并出臺優惠政策鼓舞發展蔬菜資產。全縣以四川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重慶市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四川種都種業等單位為技術支撐,不絕引進、推廣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物質。20**年,全縣蔬菜常年播種面積21萬畝,總產量45萬噸,發展商品蔬菜7萬畝,產量21萬噸,產值5億元。迄今全縣已建成蔬菜專業村40個,農民蔬菜專業合作社16個,建成省級萬畝蔬菜示范區2個,建成面積2.3萬畝,正在建設省級萬畝示范區3個。20**年全縣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整體認證,20**年被農業部規劃為全國蔬菜資產重點縣。蔬菜資產已成我縣農業資產結構調整的緊要資產,更是基地農民增收的支柱資產。(二)項目實施地方:五豐村位于大竹縣城北,距縣城4公里。大竹縣五豐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位于四川省首批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竹黃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內,其前身為五豐蔬菜協會,20**年成立大竹縣五豐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現已輻射該村周邊的三個鄉8個村,吸納600余戶蔬菜蒔植專業戶入社。該社社員以為五豐村村民為主,其生產用地及永久性建筑均為自有土地,現有蔬菜規模化生產基地1050畝。該合作社秋冬季緊要栽種花菜、白玉春蘿卜、萵筍等品種,春夏季緊要栽種茄果類、豆類等品種,除大竹縣城外,80%銷往達州、重慶等地。該村80%以上家庭以栽種蔬菜為主,人均蔬菜收入實現6000多元,蔬菜資產已成為本地農業的主導資產。(三)承當單位的實在情況:該合作社有規范的章程、健全的組織機構、完善的財務制度管理,有獨立的銀行帳戶和會計帳簿,有成員帳戶,可調配盈余按比例返還給成員。該合作社通過與重慶農科院合作,建立了“科研機構+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引進新技術、推廣新品種;采用的是“五統一分”的蒔植模式(即統一供種、統一育苗、統一技術、統一物資、統一銷售、分戶蒔植)。合作社通過產前供種、產中供應技術支持、產后聯系銷售等服務,保障了蔬菜長勢好、價格好、銷路好,使基地農戶的收入逐年穩步增長。20**年3月該合作社蔬菜基地作為全縣第一個蒔植業基地被四川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0**年11月,其前身五豐蔬菜協會被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評為“省級示范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三、建設內容及進度布置(一)目標任務:建設1000畝標準化生產基地,產品質量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節本增效10%以上。(二)建設內容:1、應用標準化生產技術①規模化蒔植。以竹北鄉五豐村為中心,引進推廣蔬菜新品種,栽種以花菜、蘿卜為主的時鮮蔬菜。②標準化生產。訂立、印發、張貼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培訓、引導農民切實依照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田間管理。③商品化處理。大力發展蔬菜產品的清洗、分等分級、包裝等采收后的商品化處理和貯運保鮮。產品100%實行商品化處理。④品牌化銷售。在全縣已整體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前提下,連續加大五豐無公害蔬菜產品的認定,使該基地產品實現100%無公害農產品銷售。⑤、資產化經營。依托達州、重慶市場,在現有合作社成員的基礎上,吸納周邊村社成員,對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實行“六統一管理”(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標準、統一標識、統一銷售),做到100%統防統治,100%產品訂單生產。2、改善生產條件①、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使用粘蟲色板、殺蟲燈、性誘劑等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使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②、完善基地溝、渠、路、池等基礎設施建設。整合其它項目資金,進行田土形調整,完善基地溝、渠、路、池等基礎設施建設。3、實施全程質量安全管理制作、印發田間檔案記錄,完善種子、肥料、農藥等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統一包裝和標識等質量管理制度,配置農殘檢測儀,申報認定無公害蔬菜產品,形成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三)進度布置1、12月份訂立花菜、蘿卜等各類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印發技術資料到農戶手中;并作好各類蔬菜技術規程展板到田間地頭,讓農民家喻戶曉。2、37月份做好技術培訓工作,做好春夏蔬菜培養管理的現場觀摩和培訓工作。3、810月做好秋冬蔬菜的育苗管理,購置并安裝色板、殺蟲燈、性誘劑等綠色防控設備,送檢無公害蔬菜樣品,購置蔬菜殘留速測儀。4、1112月查漏補缺工作,資料收集整理并撰寫項目總結,迎接檢查驗收。四、資金使用計劃(一)項目建設總投資?萬元。(二)資金籌措:中央投入一部分,縣財政投入一部分,農戶自籌大部分(三)申請中央資補助額度:50萬元(四)中央資金緊要支持:1、應用標準化生產技術。訂立、印發、張貼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培訓、引導農民切實依照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田間管理2、改善生產條件推廣使用粘蟲色板、殺蟲燈、性誘劑等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使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3、實施全程質量安全管理制作、印發田間檔案記錄,完善種子、肥料、農藥等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統一包裝和標識等質量管理制度,配置農殘檢測儀,申報認定無公害蔬菜產品,形成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五、預期效益(一)經濟效益:建成后年可供應7000噸蔬菜,產值達1400萬元,人均增收700元以上。(二)社會效益:實施該項將充分挖掘該基地資源潛力,加強生態建設后續的可連續發展本領,有效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加添群眾的科技意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市場意識,提高群眾的經濟文化水平,使黨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緊密黨群、干群關系,保持農村長期穩定。(三)生態效益:本項目實施完成后,生態效益將得到明顯改善,土地退化趨勢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掌控,農業生態系統漸漸改善,農藥、化肥使用量不絕減少,土地綜合活力大大加強。二0一二年七月篇2: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申報書20**年四川省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達州市大竹縣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申報書申報單位:大竹縣五豐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二一二年七月一、項目概況項目名稱:20**年四川省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組織實施單位:大竹縣農業局實在承當單位:大竹縣五豐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技術支撐單位:四川省農科院園藝所建設地方:竹北鄉五豐村建設年限:20**年(一)緊要建設內容:1、規模化蒔植。2、標準化生產。3、商品化處理。4、品牌化銷售。5、資產化經營。6、完善基地溝、渠、路、池等基礎設施建設。(二)資金來源籌措以自籌為主,國家補助為輔,共投資25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資金補助50萬元,農民自籌資金200萬元。二、基本情況(一)項目所在縣:大竹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達州市南部,毗鄰重慶,國道210、318線、達渝高速、已經動工的南大梁高速橫、縱全境,處于“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子”“成都經濟圈”“川陜渝金三角經濟圈”的結合部,距達州60公里、重慶130公里、成都380公里,形成“半小時達州、一小時重慶、三小時成都的通達格局”,便利的交通條件使該縣優質蔬菜可快捷便利地進入成渝陜高端市場及周邊市場。近年來,在上級各級黨政的高度重視下,大竹縣立足當前、著眼長期,把蔬菜資產確定為全縣農業特色資產之一,力爭建成西部一流“特色農業示范縣”,并在大竹縣第十二次黨代會中確定。結合新農村建設,縣農委相繼出臺了《鼓舞農民專業合社發展的七條看法》,并出臺優惠政策鼓舞發展蔬菜資產。全縣以四川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重慶市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四川種都種業等單位為技術支撐,不絕引進、推廣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物質。20**年,全縣蔬菜常年播種面積21萬畝,總產量45萬噸,發展商品蔬菜7萬畝,產量21萬噸,產值5億元。迄今全縣已建成蔬菜專業村40個,農民蔬菜專業合作社16個,建成省級萬畝蔬菜示范區2個,建成面積2.3萬畝,正在建設省級萬畝示范區3個。20**年全縣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整體認證,20**年被農業部規劃為全國蔬菜資產重點縣。蔬菜資產已成我縣農業資產結構調整的緊要資產,更是基地農民增收的支柱資產。(二)項目實施地方:五豐村位于大竹縣城北,距縣城4公里。大竹縣五豐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位于四川省首批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竹黃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內,其前身為五豐蔬菜協會,20**年成立大竹縣五豐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現已輻射該村周邊的三個鄉8個村,吸納600余戶蔬菜蒔植專業戶入社。該社社員以為五豐村村民為主,其生產用地及永久性建筑均為自有土地,現有蔬菜規模化生產基地1050畝。該合作社秋冬季緊要栽種花菜、白玉春蘿卜、萵筍等品種,春夏季緊要栽種茄果類、豆類等品種,除大竹縣城外,80%銷往達州、重慶等地。該村80%以上家庭以栽種蔬菜為主,人均蔬菜收入實現6000多元,蔬菜資產已成為本地農業的主導資產。(三)承當單位的實在情況:該合作社有規范的章程、健全的組織機構、完善的財務制度管理,有獨立的銀行帳戶和會計帳簿,有成員帳戶,可調配盈余按比例返還給成員。該合作社通過與重慶農科院合作,建立了“科研機構+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引進新技術、推廣新品種;采用的是“五統一分”的蒔植模式(即統一供種、統一育苗、統一技術、統一物資、統一銷售、分戶蒔植)。合作社通過產前供種、產中供應技術支持、產后聯系銷售等服務,保障了蔬菜長勢好、價格好、銷路好,使基地農戶的收入逐年穩步增長。20**年3月該合作社蔬菜基地作為全縣第一個蒔植業基地被四川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0**年11月,其前身五豐蔬菜協會被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評為“省級示范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三、建設內容及進度布置(一)目標任務:建設1000畝標準化生產基地,產品質量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節本增效10%以上。(二)建設內容:1、應用標準化生產技術①規模化蒔植。以竹北鄉五豐村為中心,引進推廣蔬菜新品種,栽種以花菜、蘿卜為主的時鮮蔬菜。②標準化生產。訂立、印發、張貼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培訓、引導農民切實依照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田間管理。③商品化處理。大力發展蔬菜產品的清洗、分等分級、包裝等采收后的商品化處理和貯運保鮮。產品100%實行商品化處理。④品牌化銷售。在全縣已整體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前提下,連續加大五豐無公害蔬菜產品的認定,使該基地產品實現100%無公害農產品銷售。⑤、資產化經營。依托達州、重慶市場,在現有合作社成員的基礎上,吸納周邊村社成員,對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實行“六統一管理”(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標準、統一標識、統一銷售),做到100%統防統治,100%產品訂單生產。2、改善生產條件①、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使用粘蟲色板、殺蟲燈、性誘劑等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使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②、完善基地溝、渠、路、池等基礎設施建設。整合其它項目資金,進行田土形調整,完善基地溝、渠、路、池等基礎設施建設。3、實施全程質量安全管理制作、印發田間檔案記錄,完善種子、肥料、農藥等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統一包裝和標識等質量管理制度,配置農殘檢測儀,申報認定無公害蔬菜產品,形成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三)進度布置1、12月份訂立花菜、蘿卜等各類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印發技術資料到農戶手中;并作好各類蔬菜技術規程展板到田間地頭,讓農民家喻戶曉。2、37月份做好技術培訓工作,做好春夏蔬菜培養管理的現場觀摩和培訓工作。3、810月做好秋冬蔬菜的育苗管理,購置并安裝色板、殺蟲燈、性誘劑等綠色防控設備,送檢無公害蔬菜樣品,購置蔬菜殘留速測儀。4、1112月查漏補缺工作,資料收集整理并撰寫項目總結,迎接檢查驗收。四、資金使用計劃(一)項目建設總投資?萬元。(二)資金籌措:中央投入一部分,縣財政投入一部分,農戶自籌大部分(三)申請中央資補助額度:50萬元(四)中央資金緊要支持:1、應用標準化生產技術。訂立、印發、張貼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培訓、引導農民切實依照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田間管理2、改善生產條件推廣使用粘蟲色板、殺蟲燈、性誘劑等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使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3、實施全程質量安全管理制作、印發田間檔案記錄,完善種子、肥料、農藥等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統一包裝和標識等質量管理制度,配置農殘檢測儀,申報認定無公害蔬菜產品,形成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五、預期效益(一)經濟效益:建成后年可供應7000噸蔬菜,產值達1400萬元,人均增收700元以上。(二)社會效益:實施該項將充分挖掘該基地資源潛力,加強生態建設后續的可連續發展本領,有效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加添群眾的科技意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市場意識,提高群眾的經濟文化水平,使黨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緊密黨群、干群關系,保持農村長期穩定。(三)生態效益:本項目實施完成后,生態效益將得到明顯改善,土地退化趨勢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掌控,農業生態系統漸漸改善,農藥、化肥使用量不絕減少,土地綜合活力大大加強。二0一二年七月篇3:學校生科技創新成績項目申報書第28屆西昌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學校生科技創新成績競賽項目申報書項目名稱:簡易野外點火器申報者:所在學校(全稱):青杠林學校輔導老師:李華明輔導機構(全稱):西昌市青杠林學校(提示:以上五項信息請申報者核實準確無誤,打印證書以此為準!)項目研究領域:(請在確認的學科上劃“”)物質科學(MS)生命科學(LS)地球與空間科學(ES)技術與設計(TD)行為與社會科學(SO)項目申報類別:(請在確認的類別上劃“”)個人項目集體項目A、申報者與輔導老師情況說明:個人項目只填第一申報者情況,集體項目須填寫每位申報者情況第一申報者姓名性別民族漢族降生年月申報者2寸免冠彩色近照(必貼)學校學制五年制六年制班級六班級學校全名學校電話學校住址郵編家庭住址家庭電話父親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高級技工母親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高級技工署名申報者姓名性別民族降生年月申報者2寸免冠彩色近照(必貼)學校學制五年制六年制班級學校全名學校電話學校住址郵編家庭住址家庭電話父親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母親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署名申報者姓名性別民族降生年月申報者2寸免冠彩色近照(必貼)學校學制五年制六年制班級學校全名學校電話學校住址郵編家庭住址家庭電話父親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母親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輔導老師姓名性別降生年月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專業領域聯系電話科技輔導員B、項目情況項目研究時間開始時間*年*月*日完成時間*年*月*日專利申請號及批準號申請號_______申請人姓名申請日期*年*月*日批準號___________批準日期______年月日論文登載報刊和發表日期論文登載報刊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發表日期*年*月*日項目簡介說明:項目簡介中須包含如下內容:1、項目摘要;2、該項目的選題是怎樣確定的;3、設計(或研究)該項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4、該項目的研究過程;5、該項目應用了哪些科學方法、科學原理;6、該項目的緊要貢獻(創新部分);7、他人同類研究的情況調查;8、進一步完善該項目的設想;9、集體項目中申報者各自的工作分工。(限800字以內)項目名稱:簡易野外點火器原材料子:廢棄易拉罐鐵石砂紙牙膏(拋光劑)火柴(固體易燃物)制作原理:凹面鏡聚光制作步驟:1、首先選取一個易拉罐,我們要把罐底的凹面通過打磨、拋光,制成凹面鏡。易拉罐有鋁做的和鐵做的之分,鋁制的好一些,由于鋁比鐵柔嫩,容易打磨,而且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