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8:《孫權勸學》
知識梳理
、《孫權勸學》知識梳理一覽表
編者簡介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陜州夏縣
文學常識流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流水先生。主
持編纂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著作收錄于《司馬文正公集》中。
《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中國最大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
歷時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
年間的史事。
“資治通鑒”: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資”是幫助的意思;“治”是
治理的意思;“通”是從古到今;“鑒”是指鏡子,含有警戒和教訓的意思。
編者典故破甕救友、誠信賣馬、低調淡泊、堅不納妾、典地葬妻、藏書故實。
作品簡介《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文題為后人所加。此文既記敘了呂蒙在孫
權勸說下開始學習,之后大有長進的故事,也贊揚了孫權、呂蒙認真學習的
精神,并告誡人們學習的重要性。此文簡練生動,首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
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極富表現力,毫無冗繁之處,更是運用了側面烘托
及對比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風采。
創作背景三國時期,吳軍大將呂蒙年少時不愛學習,后來聽從孫權的勸告,“篤志不
倦”地博覽群書,學問大進。此文即是司馬光根據史料整理改寫而成的文章。
字音鑒(Jian)卿(qing)邪(ye)更(geng)
朗讀節奏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日: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
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
拜蒙母,結友/而別。
重點詞語1.“鑒”:指鏡子,含有警戒和教訓的意思。
2.初:當初,起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3.謂……曰:謂,告訴;連用表示“對……說”。
4.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
東漢末孫權手下的將領。
5.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朋友、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
6.當涂:當道,當權。當:掌管,主持。“涂”通“途”,道路,仕途。
7.掌事:掌管政事。
8.辭:推托、推辭。
9.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10.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治,研究。經,指《周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
等書籍。
11.博士:古代專門掌管經學傳授的學官。
12.邪(ye):后寫作“耶”,語氣詞,表示反問或疑問的語氣。
13.但:只,僅。
14.涉獵:粗略地閱讀。
15.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16.耳:語氣詞,表示限止語氣,罷了。
17.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18.就學:指從事學習。就:動詞表趨向,從事,進入。
19.及:到了的時候。
20.尋陽:縣名,在今湖北黃梅西南。
21.者:用在時間詞后面,不譯。
22.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23.非復:不再是。復:再,又。
24.吳下阿蒙:指在吳下時的沒有才學的呂蒙。吳下,指吳縣,如今江蘇蘇州。阿蒙,呂蒙
的小名,名字前加"阿",有親昵的意味。現指才識尚淺的人。
25.士別三日: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幾”。士:積學修德之人。
26.即:就。
27.更(geng):另,另外。
28.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睛。待:對待,看待。
29.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30.見事:認清事物。見,認清,識別。
31.遂:于是,就。
32.拜:拜見。
33.別:離開。
古今異義孤:古義是古代王侯的自稱;今義是孤單、孤獨。
博士:古義是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今義是一種學位名。
往事:古義指歷史;今義指過去的事。
更:古義指另、另外,今義指更加。
但當涉獵:古義指只、僅;今義表轉折,但是。
一詞多義【當】①卿今當涂掌事(掌管);
②但當涉獵(應當)
【以】①蒙辭以軍中多務(介詞,用)
②自以為大有所益(動詞,認為)
【見】①見往事耳(知道、了解);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識別)
特殊句式倒裝句蒙辭以軍中多務==蒙以軍中多務辭(倒裝句狀語后置)
反問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嗎”。)
成語歸納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意思是人沒學問,現在多用于他人有了轉變方面,
學識大進,地位由低攀高,從貧窮到富有。比喻學識尚淺。
例句:看他今日成就,再想他當初表現,果然已非吳下阿蒙。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例句:他承受了朱家的店業,手頭活動,體面又比前不同,自然刮目相待。
士別三日指隔了很久,常與“刮目相看”連用,形容大有長進、煥然一新。
例句:我看到了你從吳下阿蒙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成長。
開卷有益例句:了一下午的書,小明一下懂了不少,果然是開卷有益啊。
譯文起初,孫1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
多的理由來推』田。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
應當粗略地閱1賣,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自
認為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
事,魯肅驚訝)氈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
“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兄長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于
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行文思路第一部分(開頭至“蒙乃始就學”):寫孫權勸呂蒙學習。
第二部分(“及魯肅過尋陽”至結尾):寫呂蒙就學,才略有長進。
主旨歸納記敘三國時期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才略有了驚人的長進,并令魯肅為之嘆服、與
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應當好學、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進步(開卷有益)的道理,突
出了學習的重要性。
藝術特色1.對白傳神,以“話”塑人。
2.側面烘托,展示變化。
3.言簡意賅,表現有力。
理解性默寫1、《孫權勸學》的原因是: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權》的學習方法是: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孫權勸學》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4.小明暑假參加科技夏令營,眼界大開,增長了知識。回校后與同學談起收獲,同學打趣
地說:"你就像《孫權勸學》中的吳下阿蒙,真是: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問題探究1.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重點)
①詳寫“勸學”“論議”,尤以“論議”為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②正面寫
“勸學”經過,通過“論議”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③情節以人物
對話為主。
2.”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重
點)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
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3.呂蒙經過孫權的規勸及自己的努力,終于成為一個有才略的人,呂蒙的變化給你帶來了哪
些啟示呢?(難點)
要開拓自己的視野,多讀書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見識。
教材習題一、朗讀課文,理解大意。說說孫權為什么要勸呂蒙學習,又是怎樣說服呂蒙的。
孫權認為學習對執掌軍權的呂蒙來說,尤為重要。孫權勸說呂蒙,首先向呂蒙指出學習的
必要性,“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當呂蒙“以軍中多務”相推辭時,孫權指出學習
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現身說用自己的體會強調學習的作用。最終,呂蒙無可推辭,“乃始
就學”。
二、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學識進步的?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課文主要是通過魯肅與呂蒙對話和“結友”,側面表現呂蒙學識進步的。魯肅與呂蒙論議,
驚嘆呂蒙今昔的變化一“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
明自己確實學識進步很快、很大。魯肅為之折服,與其“結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