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試題卷及答案_第1頁
2017-2018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試題卷及答案_第2頁
2017-2018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試題卷及答案_第3頁
2017-2018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試題卷及答案_第4頁
2017-2018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試題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2018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卷 高二政治試題出題人:石海瑞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主觀題)兩部分。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OO分。考生應首先閱讀試題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第=1\*ROMANI卷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50分。)1.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我國傳統節日。但我國清明時節各地民俗卻呈現出很大的不同:綿山腳下憶先賢(山西);雨花臺上祭英烈(江蘇);洛陽城里賞牡丹(河南);濰坊河畔放風箏(山東)。這體現了A.文化現象無處不在B.文化具有區域特色C.文化現象無時不有D.文化具有民族特點2.2018高考來臨,其中大多數藝考生們都上過“速成”培訓班。就像對待流水線上的產品,培訓班要求藝考生按照統一套路、統一方式學習,快速達成參加藝術考試的基本能力。事實上這種“速成藝術”與真正藝術工作者素養相去甚遠,這是因為A.統一方式的學習無法培養人的素養B.培訓機構不具備個性化的指導能力C.藝術素養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積淀D.“速成”無視了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3.在工業社會之前,家書是主要的溝通方式之一,是維系家人情感的一種聯系方式,其中包含著濃濃的親情。家書是從大約文字產生的時候孕育出的一種藝術形式。一封典型的家書往往會見證一個時代的景象,這是家書獨有的價值體現。各個時期五彩斑斕的家書,從一個側面真實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狀況,為后人全面認識那個時代提供了新的視角。這說明①文化的發展推動社會的發展②文化是由經濟、政治決定的③文化是對經濟、政治的反映④文化對社會發展具有反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4.2017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傅瑩表示:“在我們國家歷史上每當經濟進入一個繁盛的階段之后,往往就會出現文化、藝術的大發展。現在中國人均GDP已經超過5萬元人民幣了,也接近了國際上中等收入的水平。現在大家也注意到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在不斷上升的。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軟實力還比較弱。就世界文化產業看,美國的文化產業在世界文化市場中占42%,中國則不到5%。就我國文化產業看,也存在集約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等不足。”對此,我國必須①大力創新文化滲透的方式,主動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②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③把反對文化霸權主義斗爭,作為文化發展的主攻方向④不斷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5.中國大學生在求職時往往謙遜乖巧,不好意思提報酬高低。在招聘時,中國老板可能會認為這個年輕人禮貌、謙遜、好學,當即拍板雇用了他;而外國老板則認為求職就是一個赤裸裸的買賣過程,不提報酬不可理解,說明年輕人素質不高,反而不會聘用他。材料說明①文化素養高的人就業機會更多②人們在實踐中獲得和享用文化③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④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身邊的感動》是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主要媒體共同推出的系列人物專欄節目。該欄目以平實的視角,通過講述日常生活中發生在普通百姓身邊的感人故事,體現當今社會廣大群眾在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等各個方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崇尚與追求。為人們營造出一個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據是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②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③人們文化生活的物質載體是報紙和電視④人們參加文化活動的過程是積極主動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命運交響曲》是貝多芬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樂曲體現了作者一生與命運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是一首意志戰勝宿命、光明戰勝黑暗的頌歌。每當人們聽到這首樂曲,總會得到極大的振奮和力量。這主要表明優秀文化作品能夠A.增強人的精神力量B.豐富人的精神世界C.促進人的全面發展D.決定人的個性形成8.2016年8月15日至10月7日,云南民族村舉辦近兩個月的“目瑙縱歌夜天天火把節”狂歡之夜活動。目瑙縱歌節①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②是一個民族全部文化的長期積淀③展現了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④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是世界五大綜藝節日之一,創立于1947年,世界歷史上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藝術節,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之所以長盛不衰,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總監認為:要用一種平等的心態來看待文化差異,將其視為一種自我豐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確保文化的多樣性。由此可見①要充分借助外來民族文化繁榮和發展本民族文化②堅持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才能相互尊重和共同發展③文化充滿生機與活力才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④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中國絲綢織品、瓷器等通過絲綢之路傳送到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有人說,絲綢之路是文化交流之路。此觀點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商業貿易①能夠通過商品交換,交流商品中蘊含的文化②能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促進交流文化③是一種最直觀也是最最常見的文化傳播手段④最直接目的就是提高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1.“微課”依托新興媒體,以“短小精悍”的風格,正迅速成為各個國家和地區改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微店”同樣依托微博等新興媒體,迅速走入世界各地公眾的生活。這說明①大眾傳媒是以互聯網的推廣為標志的②科技進步使文化傳播超越了時空的局限③網絡文化以其先進性滿足了人民需要④新媒體具有文化傳遞、溝通、共享功能A.①④B.②③C.②④ D.①③12.新編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于2016年9月1日投入使用。該套教材注重繼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除了古詩詞、古代寓言、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外,還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傳統蒙學讀物中,選取符合當今時代特點、有積極意義的內容。材料提到的這些文化①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于現實②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影響當今社會發展③已成為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④應順應社會變遷以促進人與社會發展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3.2017年天津第十三屆全運會吉祥物“津娃”,取材于享譽中外的天津楊柳青年畫,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天津特色,將楊柳青年畫的藝術表現形式與現代卡通形象進行了有機整合,同時融入了極強的時代氣息。這表明①與現代流行文化融合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②文化創新源于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③實現文化創新需要與時代精神相結合④文化在繼承基礎上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繼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2017年陜西省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開始申報,申報時間從即日起到5月10日,最后經過專家考察評審通過的,由陜西省文化廳、陜西省教育廳命名和掛牌。這體現了①教育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②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③當前教育創造文化的方式在不斷改變④教育具有選擇及傳遞文化的特定功能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5.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有質量的稿件,而且帶來了思想上的凈化和心靈上的震撼。這表明①社會實踐為文化創新提供豐富資源②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在繼承中發展③文化創新的靈感來自于思想的凈化④社會實踐能從根本上推動文化創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6.英文歌劇《紅樓夢》在舊金山歌劇院成功演出。《紅樓夢》是中國經典文學名著,一批優秀的華裔創作人員用自己在西方所學專業知識,加之對原作的理解,對其大膽改編。既基本忠實于原作,又采用西方人樂于接受的形式來詮釋。在舊金山歌劇院這個世界一流舞臺上,美國觀眾通過這部劇領略了中國文化的巨大魅力。材料說明①文化創新要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汲取營養②要用美麗的中國語言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③文化創新能使一個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④推動文化形式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17.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據此文藝工作者要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就必須①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的生活中汲取營養②認真學習借鑒世界其他民族創造的優秀文藝③要結合時代條件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④著眼于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8.中國開封第34屆菊花文化節于2016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舉辦,歷時1個月。開封菊花文化節在布展過程中,將菊花造型和古都文化相結合,創造性地將歷史搬進現實,將盆景、雕塑、建筑、園林等多種藝術門類與宋文化巧妙融合。通過菊花的精心布展再現了北宋時期的繁華。這啟示我們,文化創新需要A.面向世界,博采眾長B.原封不動,繼承傳統C.繼承傳統,推陳出新D.面向市場,迎合觀眾19.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大量關于農作物的字,如禾、黍、秉、秋、種等。其中的“禾”字,像一株有根有葉、谷穗下垂的植物。在漢字中,凡以“禾”為義符的字,大都與農作物或農業活動有關。這說明①漢字記載了文化發展的豐富成果②漢字傳承中華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標志③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是中華民族的驕傲④漢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中國第一部地理志《山海經》、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均記載了長白山的內容,印證了長白山文化的悠久性,進而舉證了長白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發源地。這表明A.長白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產生的重要標志B.史書典籍是長白山文化產生的重要根源C.史書典籍是長白山文化發展的重要見證D.自然美景是長白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21.2016年10月16日,貴州京劇院在墨西哥“第44屆塞萬提斯藝術節”上獻演了京劇版《魔俠吉訶德》。京劇、文房四寶、剪紙……這些極具傳統特色的“中國元素”,在歷史演變中已變為人類文化的瑰寶。這些“中國元素”①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力量源泉

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④顯示了中華文化的個性特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庫門”、廣東“圍村”、陜西“窯洞”、福建“土樓”等民居都與當地自然環境、民俗民風息息相關。這些特色鮮明的民居,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財富。這說明A.文化的差異性是千差萬別的自然條件決定的B.中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C.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蘊含著中華文化的共性D.區域文化相互借鑒而日趨同一、漸趨融合23.2016年10月17日,神州十一號飛船順利升空,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精神。正是“中國精神”造就了我國遇難不懼的定力、化危為安的魄力。由此可見,“中國精神”①是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傳統文化的結晶②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③貫穿于整個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全過程④對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4.愛國主義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永恒主題,要宣傳闡釋好愛國主義的時代內涵和本質要求,引導人們深刻認識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最生動的實踐,培養升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感情。這告訴我們,宣傳闡釋好愛國主義①要抓住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②必須將抽象的愛國主義具體化③必須大力宣傳愛社會主義祖國④要以中國夢為民族精神的核心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25.2016年8月21日,中國女排戰勝塞爾維亞女排,獲得第31屆奧運會女排冠軍。女排贏了,不僅僅是獎牌榜上的一枚金牌,更是對“女排精神”回歸的一種期盼和肯定,是對中華民族“亮劍精神”的最完美的詮釋。由此可見,“女排精神”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②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③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發展④是鼓舞我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26.(12分)2017年3月12日,河南日報推出了全國兩會報道特刊《構筑文化高地建設出彩中原》,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河南省各地各領域打造文化高地的成功實踐,縱觀大勢、分析現狀、展望未來。運與國運相牽,文脈與國脈相連。中原崛起離不開文化支撐。“伸手摸秦磚,抬腳踢漢瓦。”悠久歷史鑄就了底蘊豐厚的中原文化,作為華夏文明之根的河南,無疑有著強烈的文化自信;道德文化要永駐高峰。道德是維系人類文化的根本紐帶,中原厚土,自古也是道德高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代代相傳,“河南好人”感動中國、溫暖世界;文藝創作要志存高遠;文化產業要邁向高端,以產業形式推動文化發展,是打造文化高地的必然要求,也是發達地區的普遍做法;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我省傳統文化資源優勢,以創新的理念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加快文化創意、文化產品電商平臺等各類新興文化產業建設,方能搶占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文化,是一種深沉持久的力量。它刻錄滄桑的歷史,見證繁榮的現在,更指向璀璨的未來。中原文化,在薪火相傳中不斷豐富,也必將在崛起振興中更放光華。從“文化與社會”的角度,簡要分析河南省建設“出彩中原”為什么構筑文化高地?27.(10分)“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了文藝與時代的關系這一理論要點。做時代的引領者就要自覺融入時代的滾滾洪流,呈現多彩的時代圖景,彰顯恢宏的時代精神,做時代的引領者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愿、心情、心聲,做時代的引領者就要把德藝雙馨作為一生的功課,涵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礪精深的藝術功力。磨礪精深藝術功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創新,創新要建立在繼承藝術傳統和遵循藝術規律的基礎上,傳承轉化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思想資源、美學資源,吸收借鑒世界各國文藝創造的有益成果;要善于利用視聽新技術和數字化、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偉大時代,萬象維新。面對當前史詩般的實踐,懷有創作史詩雄心的文藝工作者只有不斷推進文藝創新、提高原創能力,才能為時代、為人民、為世界、為人類創作出文化杰作、不朽作品。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創新”的有關知識,說明文藝工作者應如何進行文藝創作才能做時代的引領者。28.(16分)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的《中國詩詞大會》如一陣和煦的春風向我們迎面撲來,給我們帶來2017年初春的一場精神盛宴。這是一檔大型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旨在弘揚傳統文化,讓古代經典詩詞深印在民眾的腦海,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該節目通過演播室比賽的形式,引領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