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第一次月考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3分,共7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將選擇題答案填入對應位置。1.2023年2月,學堂梁子遺址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它位于今天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整個遺址面積約124200平方米,發現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是以當地礫石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狀器等。對于該遺址所處歷史時期描述合理的是()①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資料②出現鐵制工具和封建君主專制③出現文字,金屬工具得到廣泛使用④人們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為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以當地礫石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狀器等,這意味著當時為原始社會。①④:原始社會,人們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為生,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資料,①④正確。②:出現鐵制工具和封建君主專制,這屬于封建社會狀況,②排除。③:“出現文字,金屬工具得到廣泛使用”屬于奴隸社會狀況,③排除。故本題選B。2.人類社會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鐵制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廣,使農業發展到新水平。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手工業、商業和城市也有較大的發展。這表明()A.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跨上了一個新臺階B.封建制生產關系代替奴隸制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C.封建社會的農民比奴隸社會的奴隸的處境有所改善D.當時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答案】B【解析】【詳解】B: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時,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農業、手工業、商業等生產力都得到了發展,說明封建制生產關系代替奴隸制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B符合題意。
A:材料能體現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跨上了一個新臺階,但這沒有反映整個材料的主旨,A不符合題意。C:材料體現的是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代替奴隸社會的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沒有體現封建社會的農民比奴隸社會的奴隸的處境有所改善,C不符合題意。D:進入封建社會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但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已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3.“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毛澤東在《賀新郎·讀史》中用115字提綱挈領,俯察審視,勾畫出了人類社會從蠻荒的原始社會到青銅文明,再到封建時代近5000年的歷史進程。運用所學知識,下列解讀正確的有()①“小兒時節”,喻指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②“人猿相揖別”,標志人類邁入文明時代的門檻③“銅鐵爐中翻火焰”,體現社會生產力在不斷發展④“不過幾千寒熱”,說明社會形態自發地由低級向高級更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詳解】①:“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其中,“小兒時節”,喻指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原始社會,①符合題意。②: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后,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發明和應用等,標志著人類邁入文明時代的門檻。“人猿相揖別”說明人類進入原始社會,②說法錯誤。③:“銅鐵爐中翻火焰”體現社會生產力在不斷發展,③符合題意。④:社會形態不會自發地由低級向高級更替,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4.“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圣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共產黨宣言》中的這一論斷表明()A.資產階級實現統治的根本條件B.資產階級滅亡的歷史必然性C.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扭曲的社會關系D.資產階級赤裸裸的剝削方式【答案】C【解析】【詳解】A:資產階級生存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里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值,A排除。BD:材料中沒有涉及資產階級滅亡的歷史必然性,也沒有涉及資產階級的剝削方式,BD不符合題意。C:資產階級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可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扭曲的社會關系,C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5.自2023年3月份以來,由美國硅谷銀行倒閉所引發的銀行危機在不斷發酵。2023年5月1日,美國第一共和銀行被關閉,由銀行業監管機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接管。據《今日美國》報道,美國近190家銀行面臨倒閉的風險。在金融發達的美國,銀行掀起倒閉風潮()①發生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②一定程度上反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絕對過剩③不僅會重創美國經濟,還會引發世界經濟動蕩④意味著國家的干預政策并不能徹底緩和階級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在金融發達的美國,銀行掀起倒閉風潮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①正確。②: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發生以生產過剩為基本特征的經濟危機。這種生產過剩是相對過剩,銀行掀起倒閉風潮一定程度上反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相對過剩而不是絕對過剩,②錯誤。③:在金融發達的美國,銀行掀起倒閉風潮不僅會重創美國經濟,還會引發世界經濟動蕩,使全球經濟遭受重創,③正確。④:緩和階級矛盾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④排除。故本題選B。6.2023年6月6日至7日,英國威爾士大部分地區護士舉行罷工,要求解決持續不斷的薪酬糾紛。威爾士政府發言人說:“雖然政府方面了解到護士們的強烈訴求,但對罷工行動感到失望。”下列選項中對英國護士罷工理解正確的為()①說明了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②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③根本原因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④是資本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具體體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③④: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及廣大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英國護士罷工是勞動人民維護自身權益的行為,是資本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具體體現,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③④符合題意。①:英國護士罷工,說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并不能說明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①不符合題意。②: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以及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②錯誤。
故本題選D。7.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它們相伴而生,唯物史觀對剩余價值學說的發現有指導作用,剩余價值學說又證明了一般形態的唯物史觀。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又從各自的角度論證了共產主義的必然性。馬克思的兩大發現()①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和根源②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③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④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詳解】③④: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③④符合題意。①: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和根源,①排除。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②排除。故本題選B8.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要在決定關頭強大到足以取得勝利,就必須組成一個不同于其他所有政黨并與它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共產黨宣言》在系統論述無產階級政黨學說時特別指出,無產階級政黨的科學領導是共產主義遠大目標能實現的關鍵。由此可見()①無產階級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斗爭②無產階級政黨學說的出現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③無產階級政黨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④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組織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詳解】①③: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政黨的學說表明,無產階級政黨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無產階級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斗爭,①③符合題意。②:《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②觀點錯誤。④:共產黨的誕生為無產階級的斗爭奠定了組織基礎,④觀點錯誤。故本題選A。9.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是因為其具有()①科學性,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一般規律②人民性,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③實踐性,是共產黨的旗幟和靈魂④開放性,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②④: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是因為其具有人民性,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具有開放性,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②④符合題意。①: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①說法錯誤。③: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理論,指引著人們改造世界的行動,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0.1917年11月7日,以列寧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在于()①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③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④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②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②③符合題意。①:《共產黨宣言》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①不符合題意。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1.2023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5周年。《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是一部充滿斗爭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經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場、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的經典著作。這體現出《共產黨宣言》()①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②站在人民立場指明無產階級領導革命探求人類自由解放之路③主張階級調和,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④實現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一國到多國的歷史性飛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①:《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①正確。②:“秉持人民立場、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意味著《共產黨宣言》站在人民立場指明無產階級領導革命探求人類自由解放之路,②正確。③:空想社會主義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與社會革命,看不到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無產階級群眾的力量,③錯誤。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④錯誤。故本題選A。12.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后,無數仁人志士開始探索復興之路。下列對中華民族復興的兩大歷史任務,說法正確的是()①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②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③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④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①②: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這決定了當時的一個重大歷史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①②符合題意。③:盡管當時存在著資產階級,但還沒有實現資產階級統治,③說法錯誤,排除。④:只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礎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才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3.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會生產方式下,由國家確認的土地所有權歸屬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礎。下列關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認識錯誤的是()①它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②它在確立之初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③它導致了農民失去自由,成了地主的奴隸④這一制度造成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局面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為逆向選擇題。①③:封建社會地主階級掌握絕大部分土地的所有權,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沒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土地,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是地租,①③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要求。②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剝削農民的基礎,在確立之初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一制度使得地主階級掌握絕大部分土地的所有權,造成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局面,②④說法正確但與題意要求不符。故本題選D。14.1884年,火地島發現金子的謠言在歐洲引發了一場淘金熱,殖民者紛紛闖入南美洲的最南端。他們侵占土地、建設牧場,奴役或殺戮土著居民,導致這里的印第安人很快就滅絕了。如今,火地島的居民約有20萬,但基本上都是歐洲殖民者的后裔。這說明()①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②對外掠奪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唯一源泉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一開始不適合生產力的發展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奪實現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①:他們侵占土地、建設牧場,奴役或殺戮土著居民,導致這里的印第安人很快就滅絕了,表明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①符合題意。②:剝削雇傭工人的剩余價值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唯一源泉,②錯誤。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一開始是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③錯誤。④:殖民者紛紛闖入南美洲的最南端,他們侵占土地、建設牧場,奴役或殺戮土著居民,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奪實現的,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5.馬克思指出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是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所有者手上的。”這里的“線”是指()①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②資本家和工人雙方訂立的契約③工人沒有任何生產資料④資本家無償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D【解析】【詳解】①③: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雇傭工人的所有者是資本家,而雇傭工人之所以系在資本家的手里,根本在于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工人沒有生產資料,即資本主義私有制。其隱蔽性表現在資本家以“契約自由”的名義剝削工人,因此,“看不見的線”指資本主義私有制。故①③符合題意。②④:“看不見的線”指的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并不是指“資本家和工人雙方訂立的契約”,也不是“資本家無償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故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16.中國革命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民主革命兩個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舊”階段轉變到“新”階段的根本標志是()A.中國革命的性質由資產階級革命轉向無產階級革命 B.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C.中國革命主要對象的變化 D.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答案】B【解析】【詳解】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中之一是就領導權來說,新民主主義革命不是由資產階級領導,而是由無產階級領導,這一點具有決定性意義,因此“舊”階段轉變到“新”階段的根本標志是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B正確。ACD: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才是“舊”階段轉變到“新”階段的根本標志,ACD排除。故本題選B。
17.回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走過的道路,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些翻天覆地變化中表述正確的有()①中國共產黨誕生,人民有了主心骨②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③新中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方向④社會主義改造完成,規定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①③: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走過的道路,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其中表述正確的是中國共產黨誕生,人民有了主心骨;新中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方向,①③符合題意。②: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②說法錯誤。④:黨的八大規定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8.1950年毛澤東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作了修改,在“中國”前面添加了“新”字。“新”字主要強調()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②中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③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④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①:黨領導人民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①與題意不符。②④:毛澤東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作了修改,在“中國”前面添加了“新”字。“新”字主要強調中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②④正確。③:1956年我國完成社會主義改造,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③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19.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同志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古老的東方大國浴火重生,中華民族徹底擺脫了慘遭侵略、蹂躪、戰禍帶來的苦難。70多年來,中國人民改天換地創造了人間奇跡,在人類歷史上譜寫了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下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理解正確的是()①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②實現了社會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建設轉變的偉大變革③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不斷創造歷史偉業④改變了歷史,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①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不斷創造歷史偉業,①③符合題意。②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并未確立社會主義制度,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0.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下列能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是()①中國成功實現“一化三改”,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②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經歷嚴重曲折之后,迎來了改革開放新時代③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我國的教育科技文化醫療事業獲得長足進步④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③④: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后,我國的教育科技文化醫療事業獲得長足進步,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③④符合題意。①:中國成功實現“一化三改”,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①錯誤。②: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過嚴重曲折之后,迎來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說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②排除。故本題選D。21.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國家逐步實現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即“三大改造”)。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①在這一時期我國已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在這一時期我國開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③“三大改造”屬于民主革命基礎上的社會主義革命④“三大改造”的實質是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公有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①②:過渡時期是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時期,我國還沒有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沒有開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①②錯誤。③④:“三大改造”屬于民主革命基礎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實質是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公有制,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2.1956年9月15日,毛澤東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總結了七大以來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成績,指出了黨在今后工作中必須堅持的基本方針,向全黨提出了今后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任務。下列對中共八大認識正確的是()A.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B.正確地把握了社會主要矛盾,明確了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C.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D.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答案】B【解析】【詳解】A:1953年,黨中央正式向全國公布過渡時期總路線,A排除。B:1956年,中共八大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B符合題意。C: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C排除。D: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以改革開放為鮮明特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D排除。故本題選B。23.準確把握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并據此制定主要工作任務,是我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重要經驗。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發展史。下列關于我國不同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說法,正確的是()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②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③十一屆六中全會后:建立先進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④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詳解】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①正確。②: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②錯誤。③:十一屆六中全會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③錯誤。④: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④正確。故本題選B。2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并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①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②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回避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曲折③立足中國國情和社會矛盾變化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④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來指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詳解】①③:社會主義探索時期沒有現成的答案,并且黨的八大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需要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結合中國具體實際探索社會建設道路,①③符合題意。②: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曲折是客觀的,不能回避,應積極應對,②說法錯誤。④: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未必適合中國的國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題,共28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是1825年發生在英國的經濟危機。1825年7月,英國爆發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產能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從貨幣危機開始的。當時,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約達一千四百萬英鎊,信用關系破壞,銀行紛紛倒閉。1826年經濟危機達到高潮,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物價暴跌,大量工商企業破產,整個社會經濟處于極度的恐慌和混亂之中。當時,一方面,市場上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業,在職的工人工資也大幅度降低,工人無錢購買商品。(1)結合材料,表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2)請你闡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答案】(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生產相對過剩。(2)直接原因: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以及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解析】【分析】背景材料: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考點考查: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原因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小問1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材料分析題,注意知識限定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的知識,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材料“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物價暴跌”“工人無錢購買商品”→說明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這種過剩是一種相對的過剩,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具體解答本題可結合材料中關鍵信息并調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的知識回答即可。【小問2詳解】本題屬于簡答題,本題考查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考生結合教材知識直接回答即可,詳解略。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我們鞏固新政權之后,我們國家的工作重點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了。但是我們手中資金有限,而各個經濟部門都需要發展,工業基礎建設需要資金,農業的發展要求我們要重點投入……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材料二到1956年底,國家提前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標志著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資產階級已被消滅,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已基本解決,幾千年的剝削制度基本結束,從此,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在實踐中,我黨創造性地開辟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其重大意義可以說它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一樣,是我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和影響的兩件大事。(1)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具有什么歷史意義?(2)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發生了什么變化。【答案】(1)①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②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③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2)主要矛盾: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變為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實現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時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考點考查: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意義、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意義、中共八大關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的探索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小問1詳解】本題簡答題,根據教材知識直接回答即可,詳解略。【小問2詳解】本題為簡答題,根據教材知識直接回答即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