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章末1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3分)
L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下列沒有利用蒸發吸熱這一特性的是()
A.給發燒病人擦酒精B.夏天傍晚在屋頂上灑水
C把衣服晾在有陽光的地方曬D.狗在熱的時候不停的伸舌頭
【分析】根據題意分析,ABD都是利用了蒸發吸熱來降低溫度,而B是通過提高溫度的方
法來加快蒸發。
【解答】A酒精蒸發時會從人體吸收熱量,降低人體的溫度,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夏天傍晚在屋頂上灑水是利用水蒸發時吸熱可以用來降溫,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把衣服晾在有陽光的地方曬是通過提高溫度的方法來加快蒸發的,故C錯誤,符合題
/
D狗在熱的時候不停的伸舌頭是利用水蒸發時吸熱可以降溫的原理,故D正確,不符合題
/?./
故答案為:Co
2.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我國民間有句諺語:“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現了一層密度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發形成的B.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分析】從水缸外表面小水珠的形成去入手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A、水缸中的水蒸發會形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不會以液體的形式吸附在水鋼壁
上,故A錯誤
B、水缸外面的水珠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的.故B正確
C、水缸中的水汽化會形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不會以液體的形式吸附在水鋼壁上.故C
錯誤
D、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是固體冰,不會是液態的水.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從水缸外壁上水珠來源去分析是此題的突破口.
3.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下列方法不能使蒸發加快的是
A.用電吹風把頭發吹干B.將濕衣服放在陽光下晾干
C.用掃帚把積水攤開D.酒精燈用過后,及時蓋上燈帽
【分析】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一是液體溫度,二是液體表面積,三是液體表面的空氣流
動.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用電吹風吹頭發,加快了頭發表面的空氣流動,同時提高了溫度,加快了蒸
發;不合題意;
B、用掃帚把積水攤開,增大了水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不合題意;
C、糧食拿到向陽的地方曬,提高了糧食的溫度,加快了蒸發;不合題意;
D、把水果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減慢了空氣流動,同時降低了溫度,減慢了蒸
發.符合題意.
故選D
4.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如圖所示的物態變化過程中,放出熱量的是
B.正在消融的冰冷
C.夏天濕衣服晾干
D.放入衣箱中的樟腦球變小
【分析】(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固,熔化吸
熱,凝固放熱;
(2)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是汽化,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液化,汽化吸熱,液化
放熱;
(3)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是升華,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華,升華吸
熱,凝華放熱.
【解答】A、冬天哈出的“白氣”是水蒸氣發生液化變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熱;故A正
確;
B、冰消融是由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過程,熔化吸熱;故B錯誤;
C、夏天濕衣服變干,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過程,汽化吸熱;故C錯誤;
D、樟腦球變小,由固態直接變成了氣態,屬于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D錯誤.
故選A.
5.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已知酒精、煤油、水銀的熔點分別為-117C。、
-30C。、-38.8C0,南極的最低氣溫可達-89.2C。,要測量南極的氣溫,應該選用()
A.酒精溫度計B.煤油溫度計
C.水銀溫度計D.煤油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
【分析】同種晶體熔點和凝固點相同,由熔點來確定凝固點.
【解答】同種晶體熔點和凝固點相同,由此可知酒精、煤油、水銀的凝固點分別為-
117C\-30C\-38.5C°.
-89.2C。低于煤油、水銀的凝固點-30C。、-38.5C。,此時煤油和水銀都變為固態,無法完成
溫度的測量,而-89.2C。高于-117C。,此時酒精還是液體,能完成溫度的測量.
故選A.
【點評】同種晶體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有熔點來確定凝固點并且正確比較零下溫度的高
低.
6.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關于水池中的水結冰先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池底的水先結冰B.水池中部的水先結冰
C.表面的水先結冰D.全池的水同時結冰
【解析】水結冰時要放熱,水遇冷時對外放出熱量,表面的水先結冰。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凝固。
7.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某支體溫計的示數為380C,若粗心的護士僅消毒
后就直接去測量37C。與39C。的就診者體溫,則該體溫計的示數先后分別是()
A.37C。和39C°B.38C。和39C0
C.37C。和38C°D.37C。和37C°
【分析】體溫計有一個特殊的結構,就是它的縮口.水銀膨脹時可以通過縮口向上沿伸,
但在收縮時卻無法通過縮口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數為38C。的體溫計,它的溫度如果不
甩,只能上升不會下降.認識體溫計"縮口”這一特殊結構的作用,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解答】體溫計的縮口使水銀不可能自已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會下降.用這支
體溫計測37C。的病人時,其示數仍為38C。,用它測39C。的病人時,則可以升溫到39C。.
故選B.
8.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媽媽在蒸饅頭時,水沸騰后改用“小火”。針對這
種做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沸騰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讓饅頭變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
C.水達到沸點后溫度都保持不變,小火節省燃料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不應該改用“小火”
【分析】液體沸騰有兩個必要條件:(1)達到沸點,(2)繼續吸熱;當兩個條件同時具備
時即可沸騰,液體沸騰時雖然繼續吸熱但溫度不變。
【解答】水沸騰條件有兩個,一是溫度達到沸點,二是繼續吸熱。媽媽蒸饅頭水沸騰后改
用“小火”,繼續加熱,但無論使用“大火"還是“小火”,水達到沸點后溫度都保持不
變,但可以節省燃料.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9.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盡袋
中空氣后把口扎緊,然后放入80C。以上的熱水中,過一會兒,塑料袋鼓起;從熱水中拿出
塑料袋,過一會兒()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癟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癟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物理學中把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稱為液化,把物質從液態變成氣
態稱為汽化.
【解答】當把滴入幾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C。以上的熱水中時,酒精液體會汽化成酒精氣
體,體積變大,故發現塑料袋鼓起;
當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后,氣體又液化成酒精液體,體積減小,所以過一會兒塑料袋又癟
了;
整個過程的物態變化過程是先汽化后液化;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物態變化過程中的汽化和液化現象,會結合實例分析判斷,是中考的
熱點考題.
10.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水的物態變化是許多天氣現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下列天氣現象的形式,與水的物態變化無關的是()
A.風B.雪C.霧D,霜
【分析】根據風、雪、霧、霜的形成過程或本質分析解答.
【解答】A、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與水沒有關系.符合題意;
B、雪是水的凝固或水蒸氣凝華的結果,與水有關.不符合題意;
C、霧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與水有關.不符合題意;
D、霜是水蒸氣凝華的結果,與水有關.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1.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小明做了一個實驗:在插有小樹枝的封閉燒瓶
中,放入一些衛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燒瓶,可以看到,粉末越來
越少,停止加熱后,一會兒燒瓶內的樹枝上出現了潔白、玲瓏的人造“雪景”,對以上實驗
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雪景”是衛生球升華而成的
B.“雪景”是衛生球凝華而成的
C.“雪景”經歷了汽化和液化兩個物態變化過程
D.“雪景”經歷了升華和凝華兩個物態變化過程
【分析】衛生球的粉末是固態的,粉末變少實際上是變為了氣態,固態變為氣態的現象叫
升華;
停止加熱,氣態的衛生球就會受冷,樹枝上的“雪景”就是固態的衛生球粉末形成的,氣
態變為固態的現象叫凝華.
【解答】衛生球粉末和小樹枝放在封閉的燒瓶中,用酒精燈加熱,衛生球粉末受熱就會升
華變為氣態,所以衛生球的粉末越來越少;停止加熱,氣態的衛生球就會重新凝華為固態
的衛生球粉末,粘在樹枝上,形成“雪景”.
故選D.
【點評】此題是通過一個實驗來考查升華和凝華的知識,考查的方式比較好,需要我們對
物態變化知識靈活掌握.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6分)
12.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做手術時把氯化烷(沸點:31.1C。)滴到人體內某局
部(36C。左右)時,氯化烷會吸熱,使局部“凍結”,起到麻醉作用。
如下表,為幾種物質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如果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降溫的辦法
從空氣中提取這些氣體,那么溫度下降時首先液化被分離出來的是O
物質液態氧液態氮二氧化碳
沸點/C。-180-196-78.5
【解答】由于氯化烷的沸點低于人體內某局部的溫度,所以氯化烷會沸騰吸熱;由表中的
數據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沸點最高,所以溫度下降時首先液化被分離出來的是二氧化碳。
13.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常用溫度計是根據的原理制成的,體溫表
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分析】①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②人體正常體溫在37C。左右,
變化幅度不大,所以體溫計的量程不需要太大,但為了能夠準確顯示體溫的變化,體溫計
的分度值較小.
【解答】①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②體溫表的量程再35b~42C。
之間,在1C。之間分成10等份,一份為0.1C。,所以分度值為0.1C。.
故答案為:液體熱脹冷縮;35C°~42C°;0.1.
14.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水具有反常膨脹的特性,在0-4C。范圍內它是熱
縮冷脹的,因而水在______C。時密度最大,寒冷的冬天湖里的水總是先從(選填
“水面”或“水底”)開始凝固,熱量(選填"吸收”或者“放出”).
【分析】水具有反常膨脹的特性,即在0~4C。范圍內它是熱縮冷漲的,即在4C。時,體積
最小,凝固放熱.
【解答】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在4C。水的密度最大;所以在冬天結冰的湖中,湖底的水
的密度最大,其溫度是4C。,越往上溫度越低,故湖里的水總是首先從水面開始凝固,同
時放出熱量.
故答案為:4;水面;放出.
15.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小明打開冰箱門,發現冷凍室的側壁上有很多
霜,這是水蒸汽形成的,當他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側壁上,這是因
為濕布中的水發生了而造成的.(選填物態變化名稱)
【分析】(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2)物質由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解答】冷凍室的側壁上有很多霜,這是水蒸氣是直接變成了固態,是凝華現象;當他拿
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側壁上,這是因為濕抹布中的水發生了凝固現象,形成了
冰.
故答案為:凝華;凝固.
16.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施行人工降雨時,是飛機在云層里撒干冰,干冰
迅速而吸熱,使云層中水蒸氣急劇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漸變大,在
下落過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來.(填物態變化名稱)
【分析】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
是物態變化;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
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
固;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
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干冰即固態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干冰很易升華為氣態,此過程中吸熱,從而
起到降溫作用;水蒸氣遇冷會凝華為小冰晶;小冰晶下落后熔化為水即形成雨。
三、解答題(共9分)
17.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北方冬季貯菜,人們常在地窖里放幾桶水,以防
止地窖的菜被凍壞.請你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解釋這樣做的道理.
【分析】物體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解答】當氣溫下降至0C。以下時,桶里的水會凝固成冰,在凝固過程中,水會放出熱
量,該熱量可使地窖的溫度不至于降得太低,從而避免蔬菜被凍壞.
四、實驗探究題(每題10分,共20分)
18.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在標準大氣壓下,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和時間關
系的圖像如圖所示,請根據圖像判斷:
(1)該物質在4min到9min這段時間內(選填:“吸收”或“不吸收”)熱量,溫
度不變.
(2)溫度為51C。時,該物質處于態.(選填:“固”或“液”)
(3)該物質的熔點與下表中的熔點相同.
熔點用(在熔點用(在
物質標準大氣壓物質標準大氣壓
T)下)
金1064海波48
銀962冰0
銅1083鋁3410
【分析】(1)整個實驗過程中一直對物體進行加熱,從圖中對可以看出,該物質在4min
到9min這段時間內,雖然繼續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2)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物質的熔點為48C。,溫度為51C。時物質已完全熔化,變為液
態;
(3)從表中找出熔點為48C。的物質.
【解答】(1)如圖,該物質在4min到9min這段時間內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所以吸收熱
量,溫度不變;
(2)根據圖像,溫度為51C。時物質已完全熔化,處于不斷升溫過程中,所以該物質為液
態;
(3)由圖像可知,該物質的熔點為48C。,所以與表中海波的熔點相同.
故答案為:(1)吸收;(2)液;(3)海波.
19.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1小明在探究某種物質在熔化前后其溫度隨加熱時
間變化的規律時,得到如下表的實驗記錄。
時間/min12345678910111213
溫度/C。60.767.873.679.680.480.680.580.580.480.584.788.493.5
(1)請按上述實驗數據在坐標格中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2)2.5min時該物質是態。6min時該物質是態。
(3)熔化過程進行的時間大約是min。
(4)根據上述數據,可以歸納出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的特點是o
(5)該物質的熔點是o
【解答】解:(1)根據表格中的實驗數據,在坐標格中以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溫度,
然后通過描點法在坐標格中描出對應時間的溫度,最后將各點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得到
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的圖象:
(2)由圖象知,該物質在2.5min時,還沒有開始熔化,所以為固態;
(3)由表格中數據及圖象可知,該物質從第5min開始熔化,到第lOmin完全熔化完,所
以熔化過程經歷了10min-5min=5min;
(4)由圖象及數據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5)有數據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溫度保持80C。不變,所以熔點為8OC。.
故答案為:(1)見圖;
(2)固;固、液混合;⑶5;(4)吸熱但溫度不變;⑸80C°.
【分析】(1)按表中數據在坐標格中先畫點,再描線;
(2)晶體在熔化前為固態,熔化時為固液共存態,熔化完為液態;
(3)熔化過程是指物質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據此判斷熔化時間;
(4)分析數據及圖象得出物質在熔化過程中的特點: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5)物質在熔化過程中的溫度,叫做熔點.
五、綜合題(共12分)
(1)錯誤的數據是
⑵該物質晶體(選填“是”或“不是”),理由是
【解答】(1)通過表格數據可看出,冷卻過程中6-8分鐘一個大幅降溫,隨即溫度又有
所升高,冷卻過程不可能出現升溫現象,所以這里70應該是讀數錯誤;
剔除錯誤數據可看出,整個冷卻過程溫度一直在下降,沒有固定的凝固點,這是非晶體的
典型特征.
故答案為:(1)70;(2)不是;沒有凝固點.
【分析】物質的冷卻凝固過程與熔化相反,溫度逐漸降低,晶體有凝固點,達到凝固點一
段時間溫度保持恒定,然后繼續降溫,而非晶體則是持續降溫,不管非晶體還是晶體,凝
固過程都不會升溫.
第四章章末2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從外界吸收能量
B.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
C.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汽化現象
D.蒸發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分析】A、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汽化現象,汽化吸收熱量;
B、蒸發與沸騰的區別,蒸發是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的緩慢的汽化現象,沸騰是液體溫度
達到沸點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C、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但蒸發和沸騰不屬于物態變化,提到物態變化只能說汽
化;
D、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主要有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空氣流速3、液體表面積;沸騰
時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解答】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A不符合題意;
B、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需要液體溫度達到沸點才可以進行,B符合題意;
C、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C不符合題意;
D、溫度是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之一,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B
2.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下列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
A.蒸籠周圍冒出的“白氣”
B,冬天草木上出現“霜”建冬?.-
C.冬天湖水結成“冰”
I).冬天玻璃上出現“冰花”
【分析】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叫做熔化,熔化吸熱;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做凝固,凝固
放熱;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汽化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叫做液化,液化放
熱;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做升華,升華吸熱;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做凝華,
凝華放熱.
【解答】A.蒸籠周圍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而液化形成的小液滴;A符合題意;
B.冬天草木上出現“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B不符合題意;C.
冬天湖水結成“冰”,水由液態變為固態,是凝固現象,C不符合題意;D.冬天玻璃上出
現“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發加快的是()
A.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B.用掃帚把地面的積水向周圍掃開
C.把糧食拿到向陽的地方曬D.把水果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分析】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一是液體溫度,二是液體表面積,三是液體表面的空氣流
動速度.可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用電吹風吹頭發,加快了頭發表面的空氣流動,同時提高了溫度,加快了蒸
發,不合題意;
B、用掃帚把積水攤開,增大了水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不合題意;
C、糧食拿到向陽的地方曬,提高了糧食的溫度,加快了蒸發,不合題意:
D、把水果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減慢了空氣流動,同時降低了溫度,減慢了蒸發,
符合題意.
故選D
4.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通常情況下,被質量相等的100C水蒸氣燙傷比
被100℃開水燙傷更嚴重的原因是()
A.水蒸氣的溫度比開水的溫度高
B.水蒸氣汽化過程需要放出大量的熱
C.水蒸氣液化成同溫度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熱
D.水蒸氣液化成同溫度的水要吸收大量的熱
【分析】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液化是一個放熱過程,由此分析100C水蒸氣燙傷
比被100℃開水燙傷更嚴重的原因.
【解答】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開水燙傷更為嚴重是因為100C的水蒸氣遇
到相對溫度比較低的人體,就會液化,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熱,所以100℃的水蒸氣比同溫
度的水燙傷更厲害.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5.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會起“霧”或結“冰
花”,下面關于此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玻璃窗上的“霧”是水蒸氣凝華形成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升華形成
C.“霧”出現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分析】玻璃窗上的“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冰花”是水蒸氣遇冷凝華而
成的小冰粒.可見液化和凝華的發生條件都需要遇冷,即高溫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
璃.冬天室外溫度低,室內溫度高,玻璃處于交界處,溫度低于室內,高于室外,可見是
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霧或“窗花”都會出現在內表面.
【解答】A、“霧”是液態小水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由氣態變為液態形成的,屬于液
化現象,故A錯誤;
B、冬天,“冰花”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B
錯誤;
C、“霧”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由氣態變為液態形成的,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故
C錯誤;
D、冬天窗戶上的冰花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小冰晶,附著在玻璃內表
面,故D正確.
故選D.
6.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下列自然現象中的“水”物質,都表現為固態的
是()
A.雨、露B.雪、雹C.霜、霧D.冰、露
【分析】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叫液化;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是凝固;物質由氣態變為固
態的叫凝華.
【解答】雪、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固態.
雨、霧、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態.
冰、雹是由水凝固而成的,是固態.
故選B.
7.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在觀察水沸騰的實驗中,不同時間觀察到水中氣
泡產生情況如圖.其中表示水沸騰現象的是()
A.B.C,D.
【分析】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水沸騰時和沸騰前的現象: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氣泡逐
潮減小;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
【解答】水在沸騰過程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并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到最后
破裂.
故選D
8.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測標準
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時,示數為96℃,在測一杯熱水的溫度時,其示數與熱水的真實溫度
50℃恰好相等.若用此溫度計去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則示數是()
A.0℃B.2℃C.4℃D.6℃
【分析】此題有一定的難度,但再難的題也有一定的解題規律.
首先分析真正的溫度差是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100℃減去熱水的真實溫度50℃為
50℃,而錯誤的溫度差為96℃減去50℃為46℃,假設溫度計的一大格表示1℃,則為46
50
格,也就是一大格表示玄。C,這是第一點.
其次要分析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100C與冰水混合物的溫度0℃的溫度差為100℃,而
5050
每一大格表示漏。C,則需要100℃+46℃=92格,這是第二點.
再次,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與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之間有92格,而錯誤的讀數是一格表
示1C,這樣,92格就是92℃,可以計算錯誤的溫度值為96C-92c=4℃.
【解答】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與熱水的溫度差:100℃-50℃=50℃
2.錯誤的溫度差為:96℃-50℃=46℃
3.假如溫度計的一大格表示1℃,則46℃需46格,它表示的真正溫度差為50℃,也就是
50
一大格表示勒1c
4.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與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差為:100C-0r=100℃
50
5.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與冰水混合物在溫度計上的刻度為:100℃+玄。C=92格
6.溫度計的錯誤讀數為:96℃-92℃=4℃
故選C.
9.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關于沸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任何液體的沸點都是固定不變的
B.在高山上,隨海拔高度的升高,沸點也升高
C.同一種液體的沸點隨液面上方氣壓的升高而降低
D.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
【解析】在高山上,隨海拔高度的升高,沸點會降低,同一種液體的沸點隨液面上方氣壓
的升高而升高,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同一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發生變化.
故選D
10.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下列圖象中,能正確描述液體凝固成晶體的圖
象是()
【分析】要掌握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
變.凝固過程中,不斷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
度不斷上升.凝固過程中,不斷放出熱量,溫度不斷下降
【解答】A、固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到達一定溫度,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符合晶體
熔化特點,這是晶體的熔化圖象.不符合題意.
B、液體溫度降低到一定溫度,不斷放熱,溫度保持不變,符合晶體凝固特點,是晶體凝固
的圖象.符合題意.
C、液體不斷放出熱量,溫度不斷降低,符合非晶體的凝固特點,是非晶體的凝固圖象.不
符合題意.
D、固體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符合非晶體的熔化特點,是非晶體的熔化圖象.不
符合題意.
故選B
11.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如圖所示,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其中方
法正確的是()
A.
【分析】溫度計使用時,應該:
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答】A、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燒杯底,此方法錯誤;
B、把溫度計拿離液體讀數,此方法錯誤;
C、讀數時中,視線未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此方法錯誤;
D、溫度計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且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此方法正
確。
故選:D。
12.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雪天路面有積雪,為了使積雪很快熔化,常在
路面積雪上噴灑鹽水,這是因為()
A.鹽水使冰雪的熔點降低
B.鹽水使冰雪的熔點升高
C.鹽水使冰雪的溫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灑上鹽水后,使冰雪變成冰水混合物,溫度為而使冰雪熔化
【分析】為了使積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積雪上噴灑鹽水,是增加雜質,降低冰的熔點.
【解答】增加鹽,不能使冰雪的溫度升高.
故選A.
【點評】積雪中撒鹽是為了改變冰雪的熔點,不能使冰雪溫度升高.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3.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一輛運輸液態氨的罐車發生側翻,發生泄漏.短
時間內,車周圍出現“白霧”,這是由于液氨導致空氣中的水蒸汽
形成的;消防隊員趕到后,冒著生命危險,用濕棉紗堵塞漏口,驚現濕棉紗很快結冰將漏
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汽化吸熱的理解。汽化吸熱使水的溫度低于凝固點。
【解答】液氨在常溫下汽化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白霧”;用濕棉紗堵塞漏
口,泄露的液氨迅速汽化吸熱使水的溫度降低而結冰;氨氣是有毒的,擴散到空氣中,會
對人們產生傷害.
故答案為:汽化吸熱;液化;汽化吸熱使水的溫度低于凝固點,水因此結冰
14.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清晨草葉上常掛有晶瑩的露珠,這是由于夜間
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的,在陽光照射下這些露珠又會慢慢消失,是由
于露珠發生了的緣故.
【分析】露珠是水蒸氣液化成的,液體變成氣體的過程叫汽化.
【解答】水蒸氣是氣態,露珠是液態,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液化:露珠消失是變為了氣
態,液態變為氣態的現象叫汽化.
故答案為:液化;汽化.
15.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小英同學按圖(甲)所示的方法測量液體溫
度,其錯誤之處是,糾正錯誤后,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液體溫度
為℃
甲乙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溫度計的正確使用及讀數。屬于基礎題。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
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
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答】(1)甲圖中,溫度計的玻璃泡雖然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但是碰到了容器底部,因
此圖甲的錯誤之處是:溫度計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乙圖的溫度計的刻度從下到上依次
增大,所以0刻線在下面,示數應為正;分度值是1℃:由液柱位置讀出所測液體的溫度
是2TC.
故答案為: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1℃.
16.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液體蒸發的快慢可能與液體的表面積、液體的
溫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氣的流動快慢有關.為了通過實驗探究蒸發的快慢是否與這些因素有
關,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三組實驗,每組實驗中分別滴在兩塊玻璃板上的酒精質量相
等.請根據圖中所示情景回答問題:
根據丙組實驗可以判定,當液體的表面積、相同時,液體蒸發的快慢與
【分析】蒸發的影響因素有: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周圍空氣的流動速度有
關,由此根據圖示找到相同和不同量,由探究變量法分析解答.
【解答】丙圖中的兩滴酒精的表面積相同,溫度相同,由于扇風而造成空氣流動速度不
同,故研究的是當液體的表面積、溫度相同時,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速
度有關.
故答案為:液體的溫度;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
17.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小華同學在學習了《汽化和液化》一節后,在
家中用酒精棉球涂于自己的手背上,她發現,手背上感到涼涼的,一會兒后,酒精消失
了。酒精消失,說明它從態變成了態。小華根據此觀察得出結
論:酒精汽化需要吸熱。你認為小華做出該結論合理嗎?,理由
是。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汽化吸熱的理解。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
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解答】汽化是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汽化過程是吸收熱量的.在手背上涂一些酒
精,過一會兒酒精消失了,實質上是酒精發生了蒸發現象,由液態變成氣態,蒸發是汽化
的一種方式,汽化是吸收熱量的,從所涂部分吸收熱量,所涂部分溫度降低,我們能感到
所涂部位冷.小華根據此觀察得出結論:酒精汽化需要吸熱。小華做出該結論不合理,也可
能是酒精的溫度較低。
故答案為:液、氣、不合理、也可能是酒精的溫度較低。
18.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干冰在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某工廠儲氣罐中
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氣體,若要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讓混
合氣體通過灼熱的金屬氧化物,然后再采用的方法把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
(填物態變化名稱)制成干冰.在食品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使用干冰能起到防腐和保鮮的
作用,其原理是.
【分析】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氣體,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進行化
學反應,然后用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的方法將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制成干冰,干冰是固態
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可以升華為氣態的二氧化碳,升華的過程要吸熱.
【解答】要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讓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金屬氧
化物,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一氧化碳與其反應得到銅和二氧化碳,從而除去了
一氧化碳;然后再采用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的方法把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凝華制成干冰;
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就可以迅速的升華為氣態的二氧化碳,升華的過程要吸
熱;使周圍空氣溫度降低,因此在食品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使用干冰能起到防腐和保鮮的
作用.故答案為: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凝華;干冰升華吸熱.
19.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
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C.將0?100℃之間劃分為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C.華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
溫度定為32°F(°F,讀作華氏度),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F.將32?212°F之間劃分為
18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F.則華氏度F與攝氏度t之間的關系是F=T.
【分析】由題意可知:攝氏溫差100度等同華氏溫差180度;華氏溫度起點為32度等于攝
氏溫度的0度,華氏溫度的212度等于攝氏溫度的100度:據此即可求出2攝氏度等于多
少華氏度;最后即可求出攝氏度與華氏度之間的關系.
【解答】因為華氏溫標規定: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212華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溫
度是32華氏度,中間分為18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華氏度;
所以攝氏溫差100度等同華氏溫差180度;
180
即1℃=兩華氏度=1.8華氏度;
又知:華氏溫度起點為32華氏度等于攝氏溫度的0度;
所以,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之間的關系為:F=1.8t+32.
故答案為:1.8t+32.
20.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寒冷的冬天,早晨起來會看到窗子上有千姿百
態的霜花,它是形成的。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棒冰的周圍會產生“霧
氣”,這是形成的。接著霧氣會消失在空氣中,它是的結果。(填
物態變化的名稱)
【分析】運用物態變化知識解釋自然現象.
【解答】寒冷冬天的窗戶玻璃溫度很低,室內(相對)高溫水蒸氣遇到低溫玻璃迅速放熱
凝華形成霜花,夏天空氣中的(相對)高溫水蒸氣遇到低溫棒冰時液化形成小水滴,在棒
冰周圍產生“霧氣”,小水滴從空氣中吸收熱量汽化(蒸發),“霧氣”消失。
21.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在大自然中,水蒸氣隨氣流運動,在高空遇冷
時,有的(填物態變化,下同)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形成
千姿百態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會成小冰晶.
【分析】此題考查了生活中的幾種物態變化,首先要弄清變化前后的物態特征,然后根據
規律來判斷:
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是凝固,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是液化,物質直接由氣態變成固態是凝
華.
【解答】水蒸氣隨氣流運動,在高空遇冷時,有的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液滴,有時遇極冷
的空氣發生凝華現象變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也會凝固成小冰晶.故答案為:液化,
凝華,凝固.
22.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
方.”這句詩出自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從物理學角度分析,詩中的“露”和
“霜”分別是物態變化中的現象和現象.
【分析】物體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現象叫凝華;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液化;根
據我們對于凝華和液化的了解來作答.
【解答】露是液體,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液化;霜
是固體,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氣態變為固態的現象叫凝華.
故答案為:液化;凝華.
三、實驗探究題(23題8分,24題7分,共15分)
23.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如圖所示是比較晶體與非晶體熔化規律的實
驗.
(1)實驗中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從而間接為研究對象(海波和蜂蠟)加熱,這樣做能確保
研究對象.實驗中,在記錄加熱時間的同時還需觀察記錄的現象有
(2)向試管中放入碎冰,根據加熱過程中記錄的數據畫出如圖乙所示溫度--時間圖象,
得出冰熔化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學把冰放入如圖丙所示的燒杯中,并未用酒精燈加熱,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認
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熱量,他的想法(選填“正確”或“不正確”),他還發現
冰熔化時燒杯外壁有一層水珠,這是形成的.
【分析】(1)根據在對固態物質進行加熱時,為了使其受熱均勻,常用水浴法或空氣浴
法;在探究過程中,在記錄時間的同時,還要觀察海波和蜂蠟狀態的變化及溫度的變化進
行解答。
(2)晶體在熔化時吸熱但保持熔點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但此過程仍然吸熱;
(3)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熱。
【解答】(1)實驗中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從而間接為研究對象(海波和蜂蠟)加熱這樣做
能確保研究對象均勻受熱;在記錄加熱時間的同時還需觀察記錄的現象有溫度的變化和狀
態的變化。
(2)分析圖象可知,冰達到一定溫度開始熔化,故冰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
量,溫度保持不變。
(3)他的想法是錯誤的,會從室溫吸收熱量熔化;
冰塊變成水的過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熱,因此杯子的外壁感覺很涼;空氣中溫度較高的水
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杯凝結成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
故答案為:(1)受熱均勻;溫度計的示數;狀態變化;(2)吸收熱量;溫度不變;(3)不
正確;液化。
24.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粵滬版第4章卷2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
點”的實驗.
(1)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用酒精燈加熱.這樣做,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
熱,而且冰的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利水電工程行業標準理解試題及答案
- 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回旋曲律動課件
- 工程經濟經典案例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基礎試題及答案解讀
- 互聯網旅游導游服務協議
- 提前了解中級經濟師考試的各科目特點及試題及答案
- 公共關系的跨文化傳播策略研究試題及答案
- 農村農產品進銷存管理協議
- 水利水電經濟評估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年中考物理綜合復習(壓軸特訓100題55大考點)(原卷版+解析)
- 2025上海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評價標準》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可持續飛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西紅門鎮生活垃圾轉運站及環衛停車場工程報告表
- 2025年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題(附答案)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支持體系構建研究
- 車場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福建省三明市2025年普通高中高三畢業班五月質量檢測物理(三明四檢)
- 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白皮書023年
- 西部計劃面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