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湖中學孟強一、從教學設計談起1、課前系統設計(“前設計”)2、課堂系統設計(“中設計”)3、課后系統設計(“后設計”)
解讀課標(與新課程理念對話)分析教材(教材靈魂對話)了解學情(師生共同建構課程生活);教學目標設計(定目標,明任務);教學策略設計;教學環境和教學用具設計。(1)課程標準是主要是對學生在經過某一學段之后的學習結果的行為描述,而不是對教學內容的具體規定。(2)課程標準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段的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3)課程標準對學生學習行為的描述應盡可能地是可理解的,可達到的,可評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即的。(4)課程目標隱含著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教學方案的開發者,即教師是“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科書”。(5)課程標準的范圍應該涉及作為一個完整個體發展的三個領域: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而不僅僅是知識要求。二、解讀課標,與新課程理念對話第五單元所涉及的課標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2-2-2列舉秦朝建立后中國古代重要人物和事件,評析這些人物和事件對歷史進程產生的重要影響。2-2-3知道從秦代到清代中國歷史版圖的變化,認識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2-2-4講述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說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2-2-5描述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影響。2-2-6列舉實例,展現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成就和特點,知道古代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2-2-7列舉實例,展現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相互影響的歷史。行為動詞的選用列舉——時序;展現——脈絡列舉——人物、事件;評析——史事件、人物知道——變化;認識——趨勢;講述——事例;說明——事件;感受——影響;描述——事例;列舉———成就、特點;知道——事實;描述——人物、路線圖
評析——原因、影響列舉——人物評析——成就講述——事件、人物說明——影響引用——事例說明——意義比較——事例;體現——趨勢評述——功過;說明——作用行為動詞有兩類:用于結果性目標的動詞(有個性、能區分)用于表現性目標的動詞(體驗性、過程性)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中部分行為動詞界定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行為動詞:列出展現學生學習結束后能夠“做什么”
認知中國王朝的更替稱謂、時間和順序
體驗獲取信息,探究歷史過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3-1描述開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線圖,評析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義。行為動詞:描述行為動詞:評析基礎提升教學重點案例比較四、課標與學材的選用2-2-2列舉秦朝建立后中國古代重要人物和事件,評析這些人物和事件對歷史進程產生的重要影響。《故宮的回憶——膨脹的皇權》以“故宮的回憶”為題,講述明清專制集權的加強,內容分為“光陰故宮”、“輝耀故宮”、“夕照故宮”三部分,運用用故宮的布局地圖和圖片,詳細講述了故宮內閣、軍機處、太和殿和保和殿情況,從而突出主題---皇帝專制集權的加強。但在選擇材料上可以選擇更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特點的圖片、新聞素材、視頻、學生口述歷史等成為我們拓展課堂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分析單元教學目標的地位(以第五單元為例)
上承八年級上冊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脈絡,下啟第六單元世界工業文明的曙光與近代社會的開端。它講述中國在明清時期繼續沿著自己的內在軌道向前發展,達到了全盛時期(康乾盛世),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危機。地位:承上啟下(二)通讀教材,整體把握第一課大一統國家的興盛與農耕經濟的繁榮(經濟)第二課新舊交織的明清文化(思想文化)第三課皇權膨脹與近代前夜的危機(政治)綜合探究五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三個維度進行比較)本單元教材在安排上雖設置中華文明繼續沿著自己的軌道和節奏向發展,每個領域(經濟、思想、科技、政治)在沿著自己軌道繼續發展的同時,卻都出現了危機(同西方相比)。綜合探究五雖為探究課,但卻起到點睛作用,正是對前面三個維度的探究與總結:19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三)分析教材,找到靈魂教學難點關鍵是理解、掌握某一部分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的突破口,它是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中介與橋梁。是對學習主體而言,具體指學生難理解、難辨析、難解答、易接受的學習內容,由學生現有的能力與教學要求之間的差距形成。通常教材中較抽象,學生理解有困難,或者較隱蔽,需要用新方法去認識的內容,構成教學中的難點。綜合探究五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
2-3-8
列舉實例,綜合多種因素,認識清末中國面臨空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
要點提示:馬戛爾尼使華
活動建議:組織學生討論馬戛爾尼使華事件,引導學生從生產水平、政治體制、思想文化等方面,探究清末中國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
難點
資料2:馬戛爾尼說:“中國上等人之受有教育者若任其居住本國,不與外界接觸,其開化之程度已足稱完備;若令其與世界民族相見則知識殊形缺乏。”(馬戛爾尼《乾隆英使覲見記》)本課課文所提供的探究資料思想文化
資料4:馬戛爾尼說:“中國工業雖有數種,遠出吾歐人之上,然以全體而論,化學上及醫學上之知識,實處于極幼稚之地位。”(馬戛爾尼《乾隆英使覲見記》)本課課文所提供的探究資料思想文化
資料5:馬戛爾尼說:“廣東一處地近海洋,洋人到中國者必在此間登岸,中國為防御洋人起見,特設重兵鎮之……此輩寬衣大袖之兵隊,既未受過軍事教育,而所用軍器又不過刀、槍、弓、矢之屬,一旦不幸,洋兵長驅而來,此輩果能抵抗與否?尚屬一不易置答之疑問也。”(馬戛爾尼《乾隆英使覲見記》)本課課文所提供的探究資料軍事力量
資料6:英國使團中的孩童托馬斯對中國人用手工而不用機器采煤感到驚訝。英國人為他們的絞車、軌道和鐵皮運煤小車而自豪。已經席卷他的國家的工業革命是那樣深入孩子的心靈,天朝的落后使他一目了然。(佩雷菲特《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本課課文所提供的探究資料生產水平第五單元導語提到與西方的比較生產水平縱向比較:傳統道路上繼續發展橫向比較:與西方國家拉開距離第二課課文提到中西科技對比
晚明涌現的科技群英,重視實驗,注重運用數理方法,開始顯露近代科學研究的特點。但從整體上看,明清的科學技術與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遠為遜色。特別是入清以后,在文化專制和八股取士的影響下,科學技術非但不復再現晚明時期的短暫輝煌,就連晚明已經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也被埋沒。中國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
思想文化第三課課文提到與西方的比較
清朝推行閉關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而且作繭自縛,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中國更加閉塞、停滯,遠離世界發展潮流。第三課閱讀卡:中國與同時期西方的對比
政治體制生產水平當明清之際戰爭如火如荼之時,英國開始了資產階級革命。在此后一二百年,西方主要國家的政治體制逐漸由民主政體取代封建專制統治。當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陶醉于天朝大國的迷夢之中時,第一次工業革命席卷西方。它首先在英國爆發,然后波及法、德、美等國,勞動生產率得到數十倍的提高。第三課閱讀卡:中國與同時期西方的對比(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邊防護欄施工組織計劃方案
- 城市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 以弗魯姆期望理論為鑰開啟初中生思想品德課興趣之門
- 以審美體驗為核奏響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新樂章
- 保險公司總務處資料歸檔計劃
- 幼兒園后勤管理崗位職責
- 2025年“書香校園”創新閱讀競賽方案計劃
- 石油天然氣工程投標質量保證及售后服務計劃
- 外貿企業疫情防控措施提升
- 浙江省桐鄉市第一中學2025年高二下化學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中國中式養生水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報告
- (完整版)自由泳教案
- 《困境兒童風險評估規范》
- 國開2024年《機械設計基礎》形考任務1-4答案
- CJT121-2000 再生樹脂復合材料檢查井蓋
- 生物的分子進化和分子遺傳學
- 北京小型實驗室建設計劃書
- 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利用評價研究-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的中期報告
- 鋼結構橋梁的設計與建造:鋼結構橋梁的設計與施工要點與技術
- 中醫四大經典備考刷題庫匯總(800題)
- 外科護理學課程說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