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寧夏銀川市金鳳區六盤山高中2025屆高三一診考試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鎮戶兵比例表鎮別戶數兵數戶:兵兵數出處魏博74498700001.1:1《舊唐書》卷一二七《洪經綸傳》成德63604500001.3:1《舊唐書》卷一四四《陽惠元傳》武寧37251300001.2:1《全唐文》卷七一六《使院新修石幢記》澤潞26059200001.3:1《舊唐書》卷一三二《李抱真傳》淮西12867500000.3:1《舊唐書》卷二一四《吳元濟傳》由表可以推知,唐代中后期A.藩鎮擁兵自重脫離中央控制B.戰事多導致軍事參與率較高C.朝廷軍隊征兵標準日趨嚴格D.呈現出北強南弱的戰略態勢2.下圖為美國眾議院墻壁上鑲嵌的梭倫畫像。眾議院鑲嵌這幅畫像的目的在于宣揚:A.三權分立 B.民主公正 C.天賦人權 D.議會政治3.蘇格拉底認為,對于哲學家來說,比自然界更有價值的研究對象是人的心靈,因為“只有到人的心靈轉而省察自身時才會有真正的哲學。”據此可知,蘇格拉底A.認為自然研究沒有價值 B.強調對人的理性的尊崇C.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D.批判智者對人性的迷戀4.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二者共同目的是A.緩解政治危機 B.統一國內市場 C.發展資本主義 D.增加財政收入5.公輸盤助楚攻宋,墨子赴楚對公輸盤說:“宋何罪之有?荊(楚)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等,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這表明墨子A.反對不義的兼并戰爭 B.欲借戰爭以擴大影響C.支持孔子的仁義思想 D.代表宋國士階層利益6.羅馬遺囑繼承法規定,遺囑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財產,后來又規定遺囑人必須在給近親屬留足遺產后,才能根據自己意愿處分剩余財產,以保護家庭其他成員的法定繼承權。這表明羅馬法A.堅持折中調和的審判原則 B.側重民事糾紛的調解C.關注權利主體的利益平衡 D.遵循權力制衡的原則7.西班牙人找不到同等競爭力的貨物同中國商人交換,就將美洲殖民地生產的大量白銀運往菲律賓,支付給中國商人。這就是當時著名的中國、菲律賓、西屬美洲殖民地之間以中國商品和美洲白銀為交換的、跨越整個太平洋的國際大三角貿易。從材料可以推知當時A.中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優勢地位B.中國白銀大都來自與西班牙貿易C.西班牙經濟發展程度遠低于中國D.西班牙的貨物質量低劣竟爭力低8.據史料記載,兩宋時江浙地區曾是我國重要的產糧區,大量糧食通過大運河運往北方。但到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糧食已不能自給,幾乎每年要從湖廣、江西等地調運大量糧食。對此現象解釋最合理的是,明清江浙地區A.經濟結構發生變化 B.農業生產技術漸趨衰退C.自然經濟開始瓦解 D.政策調整導致人口劇增9.19世紀的西方有一批文學藝術家宣稱要用他們的筆在墨水瓶里掀起風暴,要用自己的希望來描摹世界,要用奇妙的創作來展示強烈欲望的自我以彌補纖弱的心靈世界。這類作品()A.宣揚浪漫情懷 B.追求幻滅反叛C.遵循寫實原則 D.突出理性思維10.右表中石油產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內燃機的發明使用 B.電力的廣泛應用C.萬能蒸汽機的推廣 D.航天工業的發展11.1956年,中共八大報告指出:“由于價值規律在我國經濟生活中還起著一定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更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在適當的范圍內,更好地運用價值規律……以滿足人民多樣的生活需要”。這說明中共中央A.試圖糾正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失誤B.總結了“一五”計劃建設的經驗C.反思了蘇聯經濟發展模式的弊端D.努力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需要12.公元前106年,漢武帝下詔說:“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詔書的目的在于A.延續戰國時期用人機制 B.籠絡人才為政府所用C.強化儒家思想獨尊地位 D.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9世紀(中期),俄羅斯和中國社會都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挑戰,和歐美軍事力量的碰撞顯示出農業社會在軍事上要遠遠弱于工業化國家。所有這些國家都啟動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從歐美模式中汲取靈感以解決……統治危機。——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中國革命六年后,俄國才有革命。俄國革命黨不僅把世界最大威權之帝國主義推翻,且進而解決世界經濟政治諸問題。這種革命,真是徹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特俄國之革命黨之聰明厲害,又百倍過于彼輩(指俄之反革命派)耳。中國之革命黨經驗不多,遂令反對派得盡其技,沒有俄國那種好方法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從中破壞。故俄國雖遲我六年革命而以成功,我雖早六年革命而仍失敗。——孫中山《中國之現狀及國民黨改組問題》(1924年1月20日)材料三中、蘇兩國經濟發展對比簡表材料四經過長期的高速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這座龐大的國家機器似乎因為太疲憊、太僵化而突然不能有效運轉,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91年解體。蘇聯的失敗不是敗于技術和軍事,而是敗于政治經濟制度。鄧小平領導的第二次革命給中國帶來根本性的變化,一個貧窮的國家正在變得富強,而根本原因則是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中國的經濟改革表明,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下,同樣的技術會帶來更大的社會產出。——綜述自楊光斌《制度的形式與國家的興衰》等(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19世紀中期,中、俄兩國面臨的“雙重挑戰”有什么相似性?19世紀六十年代,兩國統治集團“改革計劃”的側重點又有什么不同?(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孫中山談到的“中國革命”和“俄國革命”的成果有什么相似和不同?孫中山認為“俄國革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基于上述認識,他的革命策略發生了怎樣的改變?(3)據材料三,概括蘇聯和中國經濟在上述時期發展的相似特點,并指出影響中國經濟出現這一特點的的外部因素。(4)據材料四和所學知識:如何理解“蘇聯的失敗不是敗于技術和軍事,而是敗于政治經濟制度”?鄧小平開創的“第二次革命”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制度創新?(5)綜合中俄、中蘇兩國歷史的比較探究,你得到了怎樣的認識?14.(20分)(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寧河縣一個普通家庭。1951年,他從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時,國家急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從祖國需要,放棄了原有專業,轉向核理論研究。當時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幾乎一片空白。于敏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幾年努力,發表了《關于重原子核的殼理論》等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文章。1959年暑假,于敏與北大楊立銘教授合作,主辦了我國第一個原子核物理培訓班,出版了我國第一部原子核理論專著《原子核理論講義》,為國家培養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論科研人才。1961年,當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上將要取得豐碩成果時,上級任命他領導開展氫彈研究。于敏又一次調整了專業方向,從此隱姓埋名,默默奉獻。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試驗圓滿成功,于敏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他的指揮下,我國的中子彈試驗也于1988年獲得成功,我國核武器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于敏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摘編自侯新杰《于敏:獻身中國氫彈事業的核物理學家》(1)根據材料,概括于敏對中國科技發展的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于敏第二次轉變研究方向的歷史背景。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鎮戶兵比例較高。結合所學可知,唐代中后期社會動蕩劇烈,藩鎮之間和中央與藩鎮之間的戰爭頻發,導致軍事參與率較高,士兵征發較多,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并非所有的藩鎮擁兵自重脫離中央控制,結合所學可知,即使是割據的魏博、成德等河朔藩鎮也并未完全脫離中央;C選項錯誤,材料中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鎮戶兵比例較高,其征兵標準較低;D選項錯誤,材料并未比較南北方藩鎮的情況。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B【解析】
梭倫改革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眾議院鑲嵌這幅畫像的目的在于宣揚民主公正,故B正確;梭倫改革的信息得不出三權分立的特征,排除A;天賦人權是伏爾泰的思想,排除C;古代雅典并不是實行議會政治,排除D。故選B。3、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蘇格拉底強調哲學應該研究人性,研究人的價值,要“省察自身”,這實質上就是認識到理性的作用,故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對自然研究價值的否定,排除A項;材料未反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對智者運動的批判,排除D項。故選B。4、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克里米亞戰爭后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和內戰時期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都是為了緩解嚴峻的政治危機,A項正確;俄國沙皇廢除農奴制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統一國內市場和發展資本主義,BC兩項錯誤;俄國廢除農奴制和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都不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D項錯誤。5、A【解析】
根據材料所述,材料大意是說:楚國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卻在人口方面不夠,犧牲不足的人口而爭奪多余的土地,不能說是明智的;宋國沒有罪卻攻打它,是不仁義的;不勸阻楚王的行動和勸阻不成功都是不對的;你崇尚仁義不肯幫我殺死欺負我的一個人,卻要為楚國攻打宋國而殺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這表明墨子不贊成發動兼并戰爭,但要抵抗外來入侵,故A項正確;墨子反對兼并戰爭,B項錯誤;材料表明墨子不贊同孔子的仁義思想,C項錯誤;墨子是代表下層平民利益,D項錯誤。故選A。6、C【解析】
材料“遺囑人必須在給近親屬留足遺產后,才能根據自己意愿處分剩余財產,以保護家庭其他成員的法定繼承權”表明羅馬法即保護家庭成員的權力又保護了遺囑人的自由,家庭和自由都得以保護。C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法律的規定,未涉及折中調和的審判原則,A錯誤;一項內容不能概括整個羅馬法重視民事糾紛,B錯誤;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權力制衡的原則,D錯誤。故選C。7、A【解析】
據材料“西班牙人找不到同等競爭力的貨物同中國商人交換,就將美洲殖民地生產的大量白銀運往菲律賓,支付給中國商人……”可知,在當時著名的中國、菲律賓、西屬美洲殖民地之間以中國商品和美洲白銀為交換的、跨越整個太平洋的國際大三角貿易中中國處于主導地位,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即中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優勢地位,A正確;材料只是體現“當時著名的中國、菲律賓、西屬美洲殖民地之間以中國商品和美洲白銀為交換的、跨越整個太平洋的國際大三角貿易”,沒有涉及其它貿易,B說法絕對;材料沒有涉及西班牙和中國經濟發展狀況,C說法與材料無關;據所學可知,西班牙當時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奢侈腐化,不注重發展經濟,D錯誤。8、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經濟作物大量種植,工商業迅速發展,經濟結構發生變化,是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不符合史實,排除;C選項是在鴉片戰爭之后,排除;人口變化不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D選項錯誤。故選A。9、A【解析】
浪漫主義的特點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表達內心的感受。材料“要用自己的希望來描摹世界,要用奇妙的創作來展示強烈欲望的自我”符合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故A正確;追求幻滅反叛是現代主義文學特點,排除B;遵循寫實原則是現實主義文學特點,排除C;浪漫主義文學主張感性認識,不是突出理性思維,排除D。故選A。10、A【解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石油產量變化由1870年的80萬噸到1900年的2000萬噸,說明產量大幅度提高。石油工業的發展為內燃機的創制提供了適用的燃料,新的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帶動了石油的生產。分析選項,A項符合題意。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11、C【解析】
八大報告認為在一定范圍內運用價值規律,即承認市場的作用,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可知,這一結論是對蘇聯經濟發展模式弊端的反思,C正確;這一結論與農業合作化運動無關,排除A;八大召開時期我國一五計劃尚未完成,排除B;這一時期我國是計劃經濟模式,排除D。12、B【解析】
材料“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的意思是對那些可能翻車的馬和放蕩不羈的人,關鍵在如何使用,由此可知,可能翻車的馬和放蕩不羈的人是指人才,因此漢武帝下此詔書的目的是籠絡人才為政府所用,故B項正確;漢武帝時期實行察舉制,故A項錯誤;C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材料涉及的是選官制度,不涉及中央集權,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內部: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外部:對外戰爭失敗。不同:洋務派學習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發展近代工業;俄國廢除封建農奴制度,促進資本主義發展。(2)相似: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不同:俄國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成功原因:俄國革命黨策略得當,方法良好。改變: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3)特點:在較短時期內經濟實現快速增長;重工業發展迅速,輕工業、農業發展發展相對緩慢。因素:帝國主義國家的包圍和威脅;中國還受到蘇聯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4)理解:二戰后,蘇聯在技術和軍事上取得過輝煌的成就(軍事實力強大),例如1949年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57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等;導致蘇聯最終解體的根源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長期未能糾正,嚴重阻礙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國的制度創新:堅持改革開放,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5)言之成理即可給分,例如:學習借鑒經驗教訓,堅持改革創新等。【解析】
(1)相似性一問,根據材料一“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挑戰”,結合所學知識,注意從19世紀中期中、俄兩國的內部農民起義和外部的對外戰爭失敗兩個角度回答。不同一問,根據所學知識,中國的洋務運動主要是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發展近代工業;俄國主要是廢除封建農奴制度。(2)相似和不同一問,根據所學知識,相似,主要是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不同,主要是俄國經過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原因一問,根據所學知識,主要從俄國的政黨的領導來思考。改變一問,主要是從孫中山把舊三民主義改為新三民主義,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細胞生物學討論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杭州植物園舉辦活動方案
- 期末考試動員會活動方案
- 春節白酒促銷活動方案
- 餐飲流動配送方案(3篇)
- 村里河堤修整方案(3篇)
- 產能定額考核方案(3篇)
- 豬料配方設計技術要點
- 心理健康與抗挫折能力培養指南
- 早餐商鋪招商方案(3篇)
- 處方銷毀申請登記表
- 河南省2014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
- 外研版一起小學英語四下《Module-6Unit-1-Ill-draw-the-pictures》課件
- 三明市公安局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考試歷年真題
- 直流屏檢修作業指導書
- 冷鐓機 質量要求技術條件
- 衛生部手術分級目錄(2023年1月份修訂)
- LY/T 2121-2013檀香栽培技術規程
- 骨科出科試題帶答案
- 河道基槽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
- 現代美國玉米商業育種的種質基礎概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