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鐓機 質量要求技術條件_第1頁
冷鐓機 質量要求技術條件_第2頁
冷鐓機 質量要求技術條件_第3頁
冷鐓機 質量要求技術條件_第4頁
冷鐓機 質量要求技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冷鐓機質量要求通用技術條件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本公司生產的自動冷鐓機制造和質量驗收要求。2.技術要求2.1.冷鐓機的型式與基本參數一般應符合相應的標準,或根據按規定程序批準的圖樣或技術文件制造。冷鐓機的出廠應保證成套性,備有必需的工具、附件和易損件,并保證其使用性能和互換性,當隨機附件不能滿足某些客戶要求時,應在訂貨時說明特殊附件的供應由供需雙方商定。冷鐓機的外購配套件的質量,應符合有關標準。出廠時應配套進行運轉試驗,以驗證其質量可靠性。2.4耐磨措施冷鐓機的機身、滑塊、曲軸等主要運動副應采取耐磨措施,高速負載齒輪、凸輪副等主要零件,也應采取耐磨措施,以提高壽命。2.5安全與防護冷鐓機的安全與防護必須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電動機或飛輪單方向旋轉時,應在其適當的部位標出旋轉方向。冷鐓機應具有可靠的超載保護裝置。當超載時,應能保護主要零件不致遭到損壞。3.潤滑冷鐓機潤滑系統的設計應合理、可靠,保證各運轉部位正常潤滑。潤滑系統應有油箱油位的顯示裝置。3.冷鐓機應有必要的銘牌、指示、潤滑、操縱和安全等各種標牌或標志,標牌的型式與尺寸、材料、技術要求等應符合產品圖樣的規定。4.鑄、鍛、焊件質量冷鐓機上所有鑄鐵件、有色金屬鑄件、鍛件和焊接件,均應符合有關標準;如無標準,則應符合圖樣及工藝文件的技術要求;對不影響使用和外觀的鑄件缺陷,在保證質量的條件下,允許按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修補。重要鑄件的工作表面,如滑動軸承、機身或滑塊的導軌滑動面、齒輪工作面等,不應有氣孔、縮孔、砂眼、夾渣和偏析等缺陷。機身、滑塊、曲軸和凹模座應具有材料性能的證明。機身、滑塊、凹模座、沖頭夾持器、連桿、大齒輪和飛輪等重要鑄件、鍛件或焊接件,應進行消除內應力處理。鑄鐵件、鑄鋼件、有色金屬鑄件上的型砂和粘結物、焊接件的焊渣應清理干凈。鑄件、焊接件非加工表面應平整,其直線度偏差應不大于表I的規定。表I mm坯 料類 別在600長度上直線度允差有色金屬鑄件2鑄鐵件3焊接件4加工后同一鑄鐵導軌表面的硬度應均勻其硬度差應不大于表2的規定。表2導軌表面的硬度差規定導軌長mm硬度差HB<200025>2000354.6加工質量零件加工應符合設計、工藝和有關標準的要求。已加工表面,不應有毛刺、斑痕和其他機械損傷,除特殊規定外,不應有銳棱和尖角。在導軌和對開式軸瓦的工作表面上,刮研點應均勻。刮研時,用配合件(或研具)的結合面作涂色檢驗,在300cm'面積內平均計算(不足300cm'者按實際面積平均計算),每25mmX25mm面積內的接觸點數不應少于表3的規定,軸瓦刮研點應在工作表面(不少于1200)內檢驗(當包括油槽時,油槽處兩倍寬度不考核)。表3導軌寬度mm軸承直徑mm接觸點數不少于<10012<150>100-20010>150>2008注:①兩配合件的結合面為一組不同寬度的導軌時,按寬導軌的規定點數檢驗.②對于受力小而不重要的導軌、軸瓦的工作表面.在25mmX25mm面積內的最低點敗,不得少于規定點數的一半.采用精刨、磨削或其他方法加工的滑動導軌、軸瓦、軸套等,應用涂色法檢驗其接觸情況,接觸應均勻,其接觸面積在軸瓦、軸套的軸向長度和導軌的全長上不應少于70%,在導軌的寬度上不應少于50%,對于有刻度標記的零件,刻度部分的刻線、數字和標記應準確、均勻、清晰,手輪輪緣和操縱手柄應拋光,如鍍鉻時應為無光澤鍍鉻.影響冷鐓機性能的彈簧應做測力等性能試驗。5裝配質量冷鐓機應按裝配工藝規程進行裝配,裝配后各機構動作應靈活、準確、可靠。對冷鐓機精度及傳動系統有影響的或受沖擊力的重要固定結合面應緊密貼合。緊固后以0.05mm塞尺進行檢驗(對一般不受力的非重要固定結合面,用0.08mm塞尺檢驗),只允許塞尺局部插入,插入深度不大于20mm,其可插入部分累計長度一般不應超過可檢周長的10%,嚙合齒輪安裝后的軸向中心錯位,不應大于表4的規定。表4 mm小齒輪輪緣寬度軸向中心錯位<501.5>50-1503>15055.4凸輪與滾子應接觸良好,接觸長度應不低于凸輪寬度的75%,凸輪與滾子間的軸向中心錯位不得大于表5的規定,對雙滾子凸輪機構,滾子與凸輪的脫開間隙不得大于0.02mm..表5 mm滾子寬度軸向中心錯位<502<50-1003>1004冷鐓機的飛輪應進行靜平衡試驗和校正,平衡精度等級為6.3級,其許用不平衡力矩按下式計算。M=6.3G3/s式中:M—飛輪許用不平衡力矩,g*mm;6.3—平衡精度等級,mm?rad/s;s—飛輪工作角速度,rad/s,G—飛輪重量,g5.6飛輪組裝后應檢查飛輪跳動,其誤差值應不大于表6的規定。表6飛輪直徑mm跳動允差徑向端面《10000.100.20>1000?20000.150.30>20000.200.40測量時,將指示器分別按徑向和端面(距飛輪外緣約10mm處)頂在飛輪被測面上。當飛輪回轉一周時,指示器的最大讀數差,即為跳動誤差。5.7冷鐓機運轉時不得有不規則的沖擊聲、尖叫聲,或其他因裝配不當引起的噪聲。5.8冷鐓機的噪聲測量方法應符合JB3623的規定,其嗓聲限值應符合ZBJ62006.9的規定。5.9潤滑、冷卻系統和其他部位均不應漏油。5.10氣動、電氣裝置質量5.11.氣動系統的管路、接頭、法蘭、氣缸等均應密封良好、連接可靠,并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氣動元件一般應在裝配前作耐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5倍,保壓不應少于lmin,不得有泄漏、零件損壞等不正?,F象。5.12自動機的電氣設備應符合產品設計的相關規定。6.外觀質量:冷鐓機的外觀表面不應有圖樣、工藝未規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損傷。6.2冷鐓機外露的加工表面不應有磕碰、劃傷、銹蝕,非機械加工表面的平面度在任意600mm長度上不得大于3mm,蓋板和罩殼等接縫處應平整,外露結合面邊緣應整齊、勻稱,不應有明顯的錯位,其錯位偏差值不得大于表7規定。表7 mm外露接合面的邊沿尺寸錯位允差值<5003>500-12504>1250--31505>31506結合面邊沿為加工面時,最大允許偏差值不應大于上述規定值的二分之一。發黑、電鍍零件表面應光沽、無銹蝕和鍍層脫落現象.裝入沉孔的螺釘不應突出于零件外表面,其頭部與沉孔間不應有明顯的偏心,固定銷一般應略突出于零件外表面,螺栓尾端應突出于螺母之外,但突出部分不應過長及參差不齊。電氣線路、氣動和潤滑系統的外露管路應沿冷鐓機外廓安裝,排列整齊、牢固、美觀,在機器運行時不得與其他零部件發生摩擦或碰撞。自動機上的各種標牌應清晰、耐久,銘牌應固定在明顯位置,標牌的固定位置應正確、平整、牢固、不歪斜。冷鐓機的外觀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表8檢驗項目標準要求外1?油漆表面應均勻、無麻點、流痕、無漏誤漆無2.是否有生銹部件無觀3.是否有雜物無4?是否清油干凈是質5.是否有刮傷部位無6?罩件安裝是否牢固是量7?焊接部位是否有焊接缺陷無檢8?各警告標示、銘牌是否齊全、正確是9?各部位道角是否均勻是HA10.油路連接是否可靠、暢通,是否有滲漏現象無滲漏驗11.防銹面是否涂防銹油是7檢驗規則每臺冷鐓機均應經廠質量檢驗部門檢驗合格后方能出廠。在特殊情況下,經用戶同意,也可以在用戶廠進行。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時,應按有關標準進行型式試驗。8檢驗方法8.1基本參數的檢驗冷鐓機的基本參數檢驗應在無負荷情況下進行,并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8.2基本性能檢驗冷鐓機應在空運轉過程中,進行下列項目檢驗:檢驗安全裝置的可靠性;檢驗各種運行機構(滑塊、自動送料、轉送夾鉗、擋料、切料、推出、料道等機構)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可靠性;檢驗所有指示儀表、計數器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檢驗潤滑、氣動、液壓系統、電氣裝置的可靠性;檢驗附屬裝置的靈活性與可靠性;檢驗各種聯鎖裝置的靈敏度、可靠性8.3空運轉試驗冷鐓機空運轉試驗應在各運動機構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下進行,連續空運轉的時間一般應不少于4h。對于具有可調速的冷鐓機應分擋進行試驗,其最高速度運轉時間不得少于3h。冷鐓機中能單獨進行工作的各種機構,在空運轉試驗時應同時進行試驗。冷鐓機空運轉時間內的溫升,應在距運動面最近的可測部位,用點溫計進行測量,其溫升與最高溫度應符合下列規定:表9溫升試驗1.曲軸部位溫升W75度2?滑臺壓板部位溫升W75度3.上下沖拖板部位溫升W65度4?機身側導軌部位溫升W75度5.曲軸連桿部位溫升W75度6?退料頂桿部位溫升W75度7?剪刀桿與剪刀箱結合部位溫升W75度對于摩擦離合器和制動器(包括帶式制動器)的溫升不應超過70°C,最高溫度不應超過100°C。在空運轉試驗中,檢驗冷鐓機所有機構動作的協調性、可靠性和靈活性;檢驗自動機安全保護裝置的可靠性;檢驗氣動、電氣、潤滑和冷卻系統及其附屬裝置的可靠性在空運轉試驗中.油、氣、水不得有滲漏現象。工作試驗8.5冷鐓機在工作試驗時,其加工范圍、生產率等參數應符合有關標準或按經規定程序批準的產品設計要求進行。8.6冷鐓機連續工作試驗的時間一般應不少于25min。裝配質量檢驗冷鐓機的裝配質量應符合第5條的規定。精度檢驗精度檢驗前應調整機器安裝水平,其縱橫向安裝水平不得大于0.20/1000.冷鐓機的精度檢驗應分別符合下表的有關規定,在精度檢驗過程中,不允許對影響精度的機構和零件進行調整。表10檢驗項目規定值mm1.上下沖模座??字行呐c滑塊的平行度(100mm內)0-0.03設2?滑臺運行方向與主??椎钠叫卸龋?00mm內)0-0.033?主模墊板與機身貼合面接觸面積90%-100%4.滑臺兩側斜導軌面與運行方向的平行度(100mm內0-0.04備5.滑臺兩側導軌面總間隙(接觸面積不小于90%)0.04-0.066?滑臺和滑臺壓板接觸面的間隙0.02-0.047?上下沖拖板與各導軌面在行程范圍內的間隙0.02-0.038.剪刀桿與各接觸面在行程范圍內的間隙0.02-0.03精9.拖板與剪料箱各配合面的間隙0.03-0.0610小滑座與彈簧架的配合間隙0.02-0.0411.四方滑塊與彈簧架的配合間隙0.02-0.04度12.升降凸輪與彈簧架上磙子的間隙0-0.113.退料頂桿與頂桿座各面的配合間隙0.03-0.0514.吻合齒輪安裝后軸向錯位0-1.515.凸輪周邊表面寬度與磙子的接觸長度75%-100%檢16?剪刀桿在運行方向與主模體正面的平行度0-0.0517.活塞與曲軸連桿的配合間隙0.03-0.0518.其他貼合接觸面積75%-100%驗19?皮帶輪、飛輪的端面跳動0—0.220.皮帶輪、飛輪的軸向跳動0—0.221.各手柄、標準件的安裝是否牢固是冷鐓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