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票市西官高級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2023—2024高一下語文期末考試卷
考試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古建筑群的基本布局單元是“院落",從普通住宅到府邸官署直到皇宮,不同性質不同級別的建筑都是如此。功能復雜,需要更多建筑,就增加更多院落,而很少建高樓。所以中國的建筑藝術,一方面表現在建筑實體的構造和裝飾上,一方面表現在院落與建筑室內形成的空間里。
明代初創時期皇宮的布局,雖然嘉靖時期作了一些改動,清代乾隆時期有些改建和添加,但是總的格局沒有根本的改變。它可以劃分為三大功能區,外圍是防御體系,包括筒子河、守衛圍房和城墻及其城樓、角樓。城內南部是外朝區域,占地輪廓成凸字形。中軸線上依次有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太和門東的協和門,到達外朝東路文華殿。太和門西的熙和門到西路武英殿。太和殿周圍用廡房和大門組成院落,殿前兩廡中部,東有體仁閣、西有弘義閣,四角立崇樓。外朝北部是內廷,占地成凹字形,用四條街分成東西并列的五個板塊,分別是外東路的南三所、寧壽宮;東路的奉先殿、東六宮;中路的后三宮、御花園;西路的養心殿、西六宮;外西路的慈寧宮與花園、壽安宮和英華殿。另外,外朝和內廷的外圍和城內零星地塊,安排內閣、內官衙署和手工作坊等服務性用房。
在故宮黃色琉璃瓦的海洋里,我們可以分辨這些大屋頂其實有廡殿、歇山、攢尖、懸山和硬山,以及單檐、重檐等差別,它們的屋脊上裝飾著形式、等級和數量都有講究的正吻和小獸。這些用厚重的琉璃瓦、泥灰和椽子建成的屋頂,屋角卻微微翹起,顯出輕盈面貌。我們可以觀賞屋檐下形狀特異、凹凸有致的斗秩,這是中國古建筑特有的構件,形成明清古建筑檐下的裝飾帶,又標志了建筑的等級和性質。我們可以觀察成排的大木柱之間安裝的隔扇和檻窗,它們雖然只不過是門窗而已,但是玲瓏剔透的窗格欞花也是造就中國建筑特色的因素。用青磚砌就或用漢白玉包砌的高大臺基,莊重地襯托著建筑物,而自身也形成建筑體量和外觀的一部分。它周圍的漢白玉欄桿呈現著一種有節奏的美感,欄桿拍遍,感慨萬千。遍布紫禁城的琉璃花門、影壁、精美的石雕,還有幾乎每一座建筑都擁有的建筑彩畫,這些豐富而節制的建筑藝術手段,營造了故宮建筑物的個性。
(摘編自晉宏逵《故宮600年營建往事》)
知識鏈接:
①廡殿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且四個斜坡面都是曲面。所謂“正脊”,即屋面前后坡的交線;“垂脊",即屋頂前(后)坡與左右斜坡的交線。廡殿式屋頂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等級最高的屋頂形式,常用于特別重要的建筑。
②歇山式屋頂等級僅次于廡殿頂,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屋頂最邊緣分岔的那四條比較短的脊)。上部的正脊和兩條垂脊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垂直區域,稱為“山花”。常用于紫禁城宮殿中的次要建筑。
③懸山式屋頂是兩坡頂的一種,等級次于歇山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建筑前后出檐,左右兩側山墻也有屋面外出。常用于較為重要的值守用房。
④硬山式屋頂等級最低,其造型與懸山頂類似,但建筑兩側屋面不外露,由磚墻封護,常用于普通值守用房。
⑤攢尖式屋頂沒有正脊,而只有垂脊,無論屋面有多少條垂脊,最終在屋頂正上方匯聚為一點。攢尖頂沒有正脊,不屬于正式建筑,被稱為雜式建筑,沒有等級。多用在亭閣式建筑,園林建筑。
材料二:
故宮古建筑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已有近600年歷史,為中國第一批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單位。故宮古建筑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它在中國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宮殿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發展最為成熟、成就最高的一類建筑,故宮則是歷代宮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國古代宮城發展史上現存的唯一實例和最高水平,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故宮古建筑在建造、維修的過程中,在中國古建營造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嚴格形制的宮殿建筑施工技藝,被稱為“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這種工藝不僅保持著故宮古建筑的原貌,而且直接影響著整個中國古建筑營造技術的發展。
其次,故宮古建筑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在規劃設計上,故宮充分體現了儒家的禮制,反映了皇權至上的倫理觀念。其主要建筑,則是附會《周禮·考工記》"前朝后寢”“左祖右社"五門三朝”而布置的。而風水、陰陽、五行等的影響,在方位的選定、環境的處理、建筑的裝飾、色彩的運用等方面都有所體現。
其三,作為長達491年的明清兩代皇宮,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并掌權執政,這里是國家政治中心、權力中樞,曾發生過無數驚心動魄的軍國大事、撲朔迷離的宮闈秘聞以及權力斗爭的刀光血影。養心殿、軍機處、文淵閣、武英殿等都有大量遺物,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文物藏品與帝王,宮廷遺存與典章制度,宮廷文化與時代風貌,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其四,故宮與北京城市規劃和其他明清皇家建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明清北京城的布局是以故宮為中心、在元大都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鮮明地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以宮室為主體的城市規劃思想。以故宮為中心的中軸線向南延伸,長達7.5公里,成為北京最明顯的標志,使城市布局更為穩定,也從形象上強化了“面南而王"唯我獨尊”的帝王意識。故宮不僅是北京的中心,是歷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豐富內涵的核心,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中華文化的象征物。
(摘編自鄭欣森《故宮里綿延不斷的中華歷史文化》)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建筑群具有的功能越復雜,需要的建筑就越多,設置的院落也就越多,但不采用建筑高樓來解決這個問題。
B.故宮建筑群中的建筑有等級和性質之分,可以從建筑的屋頂、屋脊裝飾以及屋檐下的構件等方面進行分辨。
C.故宮歷經近600年的風雨,不僅是我國歷代宮殿建筑的集大成者,還是最有代表性的中華文化的象征物。
D.故宮古建筑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既融合了儒家的禮制思想,又能體現出風水、陰陽、五行等傳統理念的影響。
2.下列關于古建筑屋頂的圖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是圍繞故宮古建筑展開說明的,不過二者的側重點并不相同。
B.故宮的布局始終未變,三大功能區分為防御體系區域、外朝區域和內廷區域。
C.攢尖式屋頂不是正式建筑的屋頂,一般不會出現在故宮建筑群中的值守用房上。
D.故宮是當時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征,也讓所在城市的整體規劃上滲透了帝王意識。
4.若故宮出現需要修復的情況,我們在修復時需要注意什么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說明。(4分)
5.好的科普說明文應該具備哪些要素請結合兩則材料進行分析。(4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文本一:
林沖起身看時,只見那個教師入來,歪戴著一頂頭巾,挺著脯子,來到后堂。林沖尋思道:“莊客稱他做教師,必是大官人的師父。"急躬身唱喏道:“林沖謹參。”那人全不睬著,也不還禮。柴進指著林沖對洪教頭道:“這位便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武師林沖的便是,就請相見。"林沖聽了,看著洪教頭便拜。那洪教頭說道:“休拜,起來。”卻不躬身答禮。柴進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沖拜了兩拜,起身讓洪教頭坐,洪教頭亦不相讓,便去上首便坐。柴進看了,又不喜歡。林沖只得肩下坐了。
洪教頭便問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禮管待配軍"柴進道:“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師父如何輕慢"洪教頭道:“大官人只因好習槍棒上頭,往往流配軍人都來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槍棒教師,來投莊上,誘些酒食錢米。大官人如何忒認真。"林沖聽了,并不做聲。柴進說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覷他。”洪教頭跳起身來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頭。"柴進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師你心下如何"林沖道:“小人卻是不敢。"洪教頭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會,心中先怯了。"因此越來惹林沖使棒。柴進道:“且把酒來吃著,待月上來也罷。”
當下又吃過了五七杯酒,卻早月上來了,照見廳堂里面如同白日。柴進起身道:“二位教頭較量一棒。"林沖自肚里尋思道:“這洪教頭必是柴大官人師父,不爭我一棒打翻了他,須不好看。"柴進見林沖躊躇,便道:“此位洪教頭也到此不多時,此間又無對手,林武師休得要推辭。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頭的本事。"柴進說這話,原來只怕林沖礙柴進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來。林沖見柴進說開就里,方才放心。只見洪教頭先起身道:“來,來,來!和你使一棒看。”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條棒使個旗鼓,喝道:“來,來,來!"柴進道:“林武師,請較量一棒。"林沖道:“大官人休要笑話。”就地也拿了一條棒起來道:“師父請教。"洪教頭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沖拿著棒,使出山東大擂,打將入來。洪教頭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來搶林沖。
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見林沖托地跳出圈子外來,叫一聲:“少歇!”柴進道:“教頭如何不使本事"林沖道:“小人輸了。”柴進道:“未見二位較量,怎便是輸了"林沖道:“小人只多這具枷,因此權當輸了。”柴進道:“是小可一時失了計較。"柴進連忙請兩個差人開了枷,大喜道:“今番兩位教師再試一棒。”
柴進并叫莊客取出一錠銀來,重二十五兩。柴進乃言:“二位教頭比試,非比其他,這錠銀子權為利物。若是贏的,便將此銀子去。"柴進心中只要林沖把出本事來,故意將銀子丟在地下。洪教頭深怪林沖來,又要爭這個大銀子,又怕輸了銳氣,把棒來盡心使個旗鼓,吐個門戶,喚做把火燒天勢。林沖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贏他。”也橫著棒,使個門戶,吐個勢,喚做拔草尋蛇勢。洪教頭喝一聲:“來,來,來!"便使棒蓋將入來。林沖往后一退,洪教頭趕入一步,提起棒又復一棒下來。林沖看他步已亂了,把棒從地下一跳,洪教頭措手不及,那棒直掃著小腿骨上,撇了棒,撲地倒了。柴進大喜,叫快將酒來把盞。洪教頭哪里還掙扎起來眾莊客一頭笑著扶了。洪教頭羞顏滿面,自投莊外去了。
(摘編自《林沖棒打洪教頭》)
文本二:
只聽得外面必必剝剝地爆響。林沖跳起身來,就壁縫里看時,只見草料場里火起,刮刮雜雜地燒著。當時林沖便拿了花槍,卻待開門來救火,只聽得外面有人說將話來。林沖就伏門邊聽時,是三個人腳步響,直奔廟里來;用手推門,卻被石頭靠住了,再也推不開。三人在廟檐下立地看火。數內一個道:“這條計好么”一個應道:“端的虧管營、差撥兩位用心!回到京師,稟過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這番張教頭沒得推故了!"一個道:“林沖今番直吃我們對付了!高衙內這病必然好了!"又一個道:“張教頭那廝,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說‘你的女婿沒了’,張教頭越不肯應承,因此衙內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兩個央浼二位干這件事。不想而今完備了!"又一個道:“小人直爬入墻里去,四下草堆上點了十來個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個道:“這早晚燒個八分過了。”又聽得一個道:“便逃得性命時,燒了大軍草料場也得個死罪!"又一個道:“我們回城里去罷。”一個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兩塊骨頭回京,府里見太尉和衙內時,也道我們也能會干事。"
林沖聽那三個人時,一個是差撥,一個是陸虞候,一個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憐見林沖!若不是倒了草廳,我準定被這廝們燒死了!"輕輕把石頭掇開,挺著花槍,左手拽開廟門,大喝一聲:“潑賊那里去!”三個人都急要走時,驚得呆了,正走不動。林沖舉手,胳察的一槍,先搠倒差拔。陸虞侯叫聲:“饒命!"嚇得慌了手腳,走不動。那富安走不到十來步,被林沖趕上,后心只一槍,又搠倒了。翻身回來,陸虞候卻才行得三四步,林沖喝聲道:“奸賊!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里,用腳踏住胸脯,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閣著,喝道:“潑賊!我自來又和你無甚么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陸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來。"林沖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陸謙上身衣服扯開,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七竅迸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里。回頭看時,差撥正爬將起來要走,林沖按住喝道:“你這廝原來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頭割下來,挑在槍上。回來把富安、陸謙頭都割下來,把尖刀插了,將三個人頭發結做一處,提入廟里來,都擺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氈笠子帶上,將葫蘆里冷酒都吃盡了,被與葫蘆都丟了不要,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
(摘編自《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6.下列對兩個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柴進引薦林沖與洪教頭相見,而洪教頭卻表現得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對待林沖也傲慢無禮,一些言行讓柴進心生不滿。
B.林洪二人比武時,柴進“故意將銀子丟在地下”,暗示林沖不要顧忌他和洪教頭的關系,盡可使出本事,對此,林沖也心領神會。
C.陸虞候等人在山神廟門前的對話,將他們的罪惡陰謀和狠毒勾當和盤托出,文中用“一個道"又一個道”,表明林沖并不知道是誰。
D.林沖雪夜殺敵是故事的高潮,而最后林沖吃盡了冷酒、丟了被與葫蘆、提了花槍,大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慨。
7.下列對兩個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洪教頭藐視林沖的“往往流配軍人都來倚草附木”一番話,也可表現柴進熱情好客、仗義疏財的人物個性。
B.文本一采用了外貌、語言、動作以及心理等多種描寫手法,使得林沖這一人物更加形象生動,真實可感。
C.文本一發生在月夜,“早月上來了,照見廳堂里面如同白日",為林洪二人開始較量提供了背景。
D.山神廟里的大石頭“靠住了”門,阻擋住了陸謙等人進去,為林沖察知真相和英勇出擊埋下了伏筆。
8.“忍"與“狠”是林沖性格的兩面。當他忍讓時,壓抑了“狠"的一面,表現為順從和妥協;當他怒不可忍時,他的“狠”便表現無遺。兩則材料體現了林沖的不同性格,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9.金圣嘆在《第五才子書》中評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時說:“此文通篇以火字發奇",請根據節選文段分析“火”的作用。(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題。
觸龍說趙太后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于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觸龍言愿見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愿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沒死以聞。"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于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
(節選自《戰國策趙策》,有刪改)
10.文中畫框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位置的序號寫在下面的橫線上。(3分)
不得見A久矣B竊C自恕D而恐E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F故C愿望H見太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說,用話勸說使人聽自己的意見,與《燭之武退秦師》“秦伯說,與鄭人盟"中的“說”意思不同。
B.質,古時派往別國做人質,多為王子或諸侯之子。本文中是觸龍勸說趙太后讓長安君到齊國做質子。
C.謝,在本文中指道歉,與《鴻門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謝”意思相同。
D.崩,古人常用山崩來形容天子或皇族的死。“山陵崩"與上文的“填溝壑”都是死亡的委婉說法。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新用事,秦急攻"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趙國政權交替之際,秦國大舉進攻,趙國危在旦夕。
B.趙太后聽說觸龍要來見自己,“盛氣而揖之”,這說明趙太后心里非常清楚觸龍來見她的目的。
C.觸龍并沒有像別的朝臣那樣一味犯顏直諫,而是先表達對趙太后親切而又溫暖的問候和關心。
D.觸龍以自己的兒子為引子,申明大義,終于使得趙太后被迫同意把長安君送到齊國去做質子。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2)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14.《燭之武退秦師》中的燭之武和本文中的觸龍在游說藝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試簡要分析。(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
洞庭湖①
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②竟安在,軒樂③詎④曾過。唯有君山⑤下,狂風萬古多。
【注】①此詩作于元和八年。元和五年,元稹因彈奏河南尹房式,被召回罰俸,之后遭貶謫,困頓州郡十余年。②虞巡:虞舜登帝三十九年,南巡狩君山。③軒樂:軒轅黃帝之樂。相傳黃帝曾在洞庭湖奏樂。④詎:豈,難道。⑤君山:在今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為湖中眾小山之最有名者。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人生中見過的壯觀場面,除了大海就是洞庭湖,可看出洞庭波的浩蕩聲勢。
B.頷聯描寫了洞庭湖波濤洶涌、巨浪滔天、吞吐日月星河的磅礴氣勢,煉字精妙形象。
C.頸聯用典,對虞舜巡狩君山、黃帝在洞庭奏樂表示疑問,借以體現洞庭湖的險惡。
D.本詩既通過寫景來抒情,同時又直抒胸臆,充分達到了寫景與抒情的和諧統一。
16.本詩與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均為仕途失意后于洞庭湖的即景抒懷之作,但詩人描寫的洞庭湖景色及抒發的情感卻不相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其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針見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連用四句十分精練的語言敘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滅亡的歷史過程,其中“__,__"兩句寫阿房宮被焚毀的史實。
(3)關于荊軻刺秦王,歷來頗多贊語,古人也有對此非議的,如宋朝的蘇洵在《六國論》中就這樣評論刺秦事件:“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什么是恐懼?恐懼就是對于外部發生的危險做出的一種心理反應。有時,①_____________,例如遭遇到火災、泥石流等危機時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來一拳時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這些因恐懼而產生的行動是對我們自身的保護,可以幫助我們回避危險。不過,如果保護過了頭,我們就會變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過度、非理性、持續地害怕某種物體、現象、活動或場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險,那就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②?一般說來,對恐懼的東西了解越多,③_________________。動物學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動物接觸,在高樓表演雜技或修筑高樓的建筑工人不會恐高,盡管他們日常工作時就要面對這些危險,但是,通過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他們已經掌握了自我保護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險應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夠泰然處之。所以,你若想要擺脫對某一事物的恐懼,就從積累知識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開始吧!
18.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畫橫線句中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聽了老師的話,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聲了。
B.與其等到別人來愛你,不如自己學著努力多愛自己一些。
C.你要是覺得對《紅樓夢》感興趣的話,就加入我們的閱讀小組吧。
D.祖國啊!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2015年10月5日,一個名字在中華大地①_____________,她就是“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屠呦呦獲得了該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迄今為止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實現了中國人在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零的突破。
時光倒流至20世紀50年代。當時,引發瘧疾的瘧原蟲出現強大的抗藥性,原有治療藥物失效,瘧疾②_____________,全世界都在飽受瘧疾之苦。1967年5月23日,我國啟動“523"項目1969年,年僅39歲卻已在中醫藥研究領域打下了堅實基礎的屠呦呦③_____________,成為課題攻關的組長。
簡陋的設備、匱乏的資源、稀缺的人手,擺在屠呦呦面前的,是一個堪比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艱難挑戰。3個月里,屠呦呦帶領組員從2000多個方藥中精選出可能具有抗瘧作用的640個,開始逐一排查實驗。在經歷了190次失敗,篩選了300余種中草藥后,受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中一段關于青高治療瘧疾的記錄的啟發,屠呦呦發現191號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樣品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100%。終于找到了發現青蒿素抗瘧療效的突破口!臨床試驗階段,屠呦呦又以身試藥,親自證實了青蒿素抗瘧療效的安全可靠。
如今,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廣泛在全世界應用,已經成為許多國家一致公認的抗瘧疾標準療法。作為青蒿素的重要發現者之一,屠呦呦的這一成果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20.請從下列詞語中選擇最恰當的填入文中橫線處。(3分)
愈演愈烈甚囂塵上臨危受命臨危受命家喻戶曉膾炙人口
21.文中第四段有三處語病,請找出并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3分)
22.文中畫框的句子多處使用了數字,請分析其表達效果。(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荀子·天論》
②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孟子·梁惠王上》
③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抓乎?
——《庖丁解牛》
古代文化經典包含著先賢對社會、人生、歷史的深刻思考,至今還能給我們許多啟發。閱讀這些經典時,既要充分理解先賢的思想,也要立足現實,自主思考。以上材料中的三句話,給了你怎樣的啟發?請綜合以上材料確定立意作文,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0.答案:BDF
解析:“矣”為句末語氣詞,其后應斷開;“竊"為“自恕”的狀語,中間不能斷開,且“而"表轉折,其前應斷開;“也”為句末語氣詞,其后應斷開。故應在B、D、F三處斷開。
11.答案:D
解析:“古人常用山崩來形容天子或皇族的死"錯誤。天子死稱為崩,太后或皇后死也稱崩,但并不是皇族的死都能稱為崩。
12.答案:D
解析:“終于使得趙太后被迫同意把長安君送到齊國去做質子”錯誤。由原文“諾。恣君之所使之"可知,經過觸龍的勸諫,趙太后心悅誠服,慷慨應“諾”,并不是“被迫同意"。
13.答案:(1)送走以后,不是不懷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時一定為她祝禱,祝禱說:“一定別讓她回來啊。”
(2)(根本的原因是他們)地位高貴、俸祿豐厚卻沒有功勞,而且擁有的寶器很多。
解析:(1)弗:副詞,不。思:懷念。祝:禱告,祝禱。反:返回,回到。(2)而:連詞,表示轉折,相當于“卻"但是”。挾:擁有,持有。重器:寶器。
14.答案:①替對方打算,不暴露游說目的。燭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存鄭之利和亡鄭之弊,歷數晉言而無信之事,讓秦穆公真正認識到滅鄭無好處,只會增加晉的實力。觸龍一開始也并未直入話題,而是先說閑話,拉近與趙太后的距離,再趁機表明自己的觀點,達到勸說的目的。②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利于聽。燭之武說話謙虛,處處體現為秦考慮的態度,比如“敢以煩執事"唯君圖之”等,讓人易于接受。觸龍一開始對趙太后噓寒問暖,消減了趙太后的怒氣,再徐徐圖之,自然談及目標話題。③巧施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憂。燭之武對秦穆公以利相誘,最終使秦退兵;觸龍以自己的愛子為引子,談及太后愛子就應為之計深遠,動之以情,使趙太后答應以長安君人齊為質的請求。
解析:①燭之武先講明秦晉圍鄭,于秦并無多大裨益;同時分析晉出征的目的在于擴張領土,且晉言而無信,欲壑難填,讓秦穆公既覺得枉費心機,又倍感危險將至,這樣就在不動聲色間達成游說目的。觸龍首先變相緩和氣氛,再用反證法“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來巧設誘餌,引之上鉤,推出“為長安君計短也”的結論。這說明他們都替對方打算,不暴露游說目的。②燭之武用“敢以煩執事"君知其難也”“君亦無所害"君之所知也”“唯君圖之"等婉言相勸。觸龍對趙太后噓寒問暖,如“曾不能疾走……竊自恕……”,用輕松話題鋪設情境,利于趙太后接受。這說明他們都能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利于聽。③燭之武長于外交辭令,他抓準秦穆公擔憂“幫晉滅鄭后反而惹火燒身"的心理,申明圍鄭對秦無任何好處,曉之以利,從而打動對方。觸龍深刻了解趙太后愛子、憐子之心,便將心比心,以已子為引子,動之以情,申明大義,進而解開趙太后的心結。這說明他們都巧施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憂。
[參考譯文]
趙太后剛剛掌權,秦國就加緊進攻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說:“一定要用長安君做人質,才出兵。”趙太后不同意,大臣們極力勸諫。太后明白地對左右侍臣說:“有再說讓長安君做人質的,我一定朝他臉上吐口水。"
左帥觸龍(對侍臣)說希望拜見太后。太后充滿怒氣地等著他。(觸龍)走入殿內就用快走的姿勢慢慢地走著小步,到(太后面前)道歉,說:“老臣的腳有毛病,竟不能快跑,不能拜見您有很長時間了。我私下原諒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福體有什么不舒適的地方,所以還是想來拜見太后。”太后說:“我要霸手推車行走。"(觸龍)說:“您每天的飲食該不會減少吧?”(太后)說:“就靠喝粥罷了。"(觸龍)說:“老臣現今特別不想吃飯。于是強迫自己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喜歡吃的食物,對身體也舒適些了。”太后說:“我不能(像您那樣散步)。"太后的臉色稍微和緩了些。
觸龍說:“老臣的犬子舒祺,年齡最小,不成器。可是臣已衰老,私下又憐愛他。希望(您)讓他補充黑衣衛士的人數,來保衛王宮,我冒著死罪來告訴您。”太后說:“答應您。年齡多大了?"(觸龍)回答說:“十五歲了。想在我未死之時托付給您。”太后說:“男人也疼愛他的小兒子嗎?"(觸龍)回答說:“比女人疼愛得厲害些。”太后笑著說:“女人疼愛得特別厲害。"(觸龍)回答說:“老臣私下認為老太太愛燕后,超過愛長安君。”(太后)說:“您錯了,不像愛長安君那樣厲害。"左師公說:“父母愛子女,就要為他們考慮得長遠。老太太送燕后(出嫁)時,(她上了車)還握著她的腳后跟,為她哭泣,惦念、傷心她的遠嫁,這也夠傷心的了。送走以后,不是不懷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時一定為她祝禱,祝禱說:‘一定別讓她回來啊。’這難道不是從長遠考慮,(希望她)有子孫相繼為王嗎?”太后說:“是這樣。"
左師公說:“從現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趙氏建立趙國的時候,趙王的子孫凡被封侯的,他們的繼承人還有在侯位的嗎?”(太后)說:“沒有。"(觸龍又)問:“不僅趙國(沒有),其他諸侯國子孫被封侯的,其繼承人有在侯位的嗎?”(太后)說:“我沒有聽說過。"(觸龍說:)“這是這些被封侯的近的災禍及于自身,遠的災禍及其子孫。難道是國君的子孫就一定不好嗎?(根本的原因是他們)地位高貴、俸祿豐厚卻沒有功勞,而且擁有的寶器很多。現在老太太讓長安君地位高貴,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給他,還給他很多寶器,卻不趁現在(您健在時)讓他有功于國。一旦您駕崩了,長安君憑什么在趙國立身呢?老臣認為老太太為長安君考慮得太短淺,所以認為您對長安君的愛不如燕后。”太后說:“對。任憑您怎樣支使他吧。"
于是為長安君備車一百乘,到齊國去做人質,齊國才出兵。
17.答案:(1)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2)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3)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解析:
18.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義的能力。
文中橫線處的“你”泛指任何一個人,無論什么人。
A.“你"指三人中任一位。
B.“你”泛指任何一個人。
C.“你"是特指說話對象。
D.“你”指“祖國"。
故選B。
19.答案:①這種反應更近乎一種本能;
②如何克服恐懼心理呢;
③恐懼感就有可能越少。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此處根據前文“恐懼就是對于外部發生的危險做出的一種心理反應”及下文“本能地逃跑、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可知,此處是說這種心理反應更近乎一種本能,可填“這種反應更近乎一種本能”。
②根據后文所舉事例及“你若想要擺脫對某一事物的恐懼"一句可知,此處是對怎樣克服恐懼心理提出疑問,可填“如何克服恐懼心理呢”。
③前文提到“對恐懼的東西了解越多”,同時根據下文所舉事例可知,對恐懼的事物了解越多產生的恐懼感就可能越少,可填“恐懼感就有可能越少”。
20.答案:①家喻戶曉;②愈演愈烈;③臨危受命
解析:愈演愈烈:(事情、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甚囂塵上:形容對傳聞之事議論紛紛。現多形容某種言論十分囂張(含貶義)。臨危受命:在危難之時接受任命。臨危受命:在危亡關頭勇于獻出生命。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膾炙人口:美味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人們都稱贊。①處,由后文“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獎零的突破"可知,此處應是說屠呦呦的名字幾乎人人皆知,應選擇“家喻戶曉”。②處,由“原有治療藥物失效"全世界都在飽受瘧疾之苦”可知,此處是說瘧疾情勢越來越嚴重,應選擇“愈演愈烈"。③處,根據前面瘧疾情勢越來越嚴重的語境及后文“成為課題攻關的組長”可知,屠呦呦是在瘧疾情勢嚴峻之際接受任命,應選擇“臨危受命"。
21.答案:“廣泛”移至“應用"前面;刪掉“一致”;刪掉“的這一成果"。
解析:文中第四段有三處語病:一是語序不當,“廣泛”修飾“應用”,應放在“應用”之前;二是成分贅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色金融模式-洞察及研究
- 基于仿生的加固設計-洞察及研究
- 北京一零一中2025屆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跨境電商中的信任機制與客戶忠誠度提升-洞察闡釋
- 歷史重構、技術倫理視角下的跨媒介敘事研究
- 多巴胺系統在海馬腦功能調控中的作用機制研究
- 智能交通系統與大數據分析在橋梁優化中的應用-洞察闡釋
- 兩棲動物疾病防控策略研究-洞察闡釋
- 數字化背景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研究
- 數據治理與網絡空間安全研究:策略與實踐
- 神經生物學試題(卷)與答案解析6套
- GB∕T 10544-2022 橡膠軟管及軟管組合件 油基或水基流體適用的鋼絲纏繞增強外覆橡膠液壓型 規范
- FANUC機器人R-2000iA機械單元維護手冊
- 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國家開放大學2022年1月期末考試復習資料-漢語言本科復習資料
- SHR-500A高速混合機
- 擠密夯實水泥土樁復合地基工程監理細則
- 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表
- 井下作業質量管理制度
- 超星爾雅學習通《國際金融》2020章節測試含答案(上)
- 污水處理工程調試和試運行手冊通用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專科《農村社會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