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和龍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吉林省和龍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吉林省和龍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吉林省和龍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吉林省和龍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寫到“盡到隋亡為此河,至千里賴通波”,此河的中心是(

)A.洛陽B.涿郡C.余杭D.揚州

2、與下列示意圖中①處相關的史實是

A.創立科舉制B.淝水之戰C.造紙術的發明D.雅克薩之戰

3、以下盛世局面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①貞觀之治

②開皇之治

③開元盛世

④貞觀遺風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4、某文獻記載:貞觀朝有名相:房玄齡、杜如晦;開元年間也有名相:姚崇、宋璟。而且兩位帝王都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對科舉制進行了改革。由此可知該文獻可以說明唐朝治世局面出現的原因是A.窮兵黷武B.平定叛亂C.重視人才D.戒奢從簡

5、下列詩人中,誰的作品被稱為“詩史”?(

)A.白居易B.李白C.王維D.杜甫

6、讀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統計表,導致這一趨勢出現的標志性事件是(

)年份726年742年755年760年821年總人口(約)4142萬4531萬5292萬1690萬1576萬A.陳橋兵變B.黃巢起義C.八王之亂D.安史之亂

7、“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錢谷之司,文士也;邊防大帥,文士也;天下轉運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由此可推知宋代(

)A.冗官源于文官制度B.官員均是文臣出身C.地方基本沒有自主權D.政治源于立國傳統

8、技術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下列古代生產工具哪一個是宋代時期發明的新農具:

A.①B.②C.③D.④

9、《宋史》記載:“初,蜀民以鐵重,私為券,謂之交子”這一現象出現在(

)A.三國時期蜀國B.三國時期吳國C.唐朝時期四川D.北宋時期四川

10、中國一詞的英文China,相傳原意為瓷器,而今位于遂寧市區的四川宋瓷博物館更展現出宋代瓷器的輝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外國人原以為中國就只有瓷器一種物產B.宋代的制瓷業重心是邢窖和越窖C.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后來發展成著名的瓷都D.浙江哥窖燒制的唐三彩和冰裂紋瓷器是瓷器中的精品

11、毛澤東《沁園春·雪》里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指A.秦始皇B.漢武帝C.鐵木真D.宋太祖

12、以下史實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忽必烈建立元朝②澶淵之盟③郾城大戰④成吉思汗統一蒙古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13、出現下圖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經濟重心的南移B.自然條件的改善C.社會傳統的影響D.政治中心的變遷

14、“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詞風豪放,報國情切,它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

)A.李清照B.蘇軾C.辛棄疾D.姜夔

15、某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述了上起戰國下至五代的歷史,總結了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教訓。它是(

)A.《春秋》B.《史記》C.《資治通鑒》D.《隋唐演義》

16、七九班同學準備創辦一期板報,為此收集了如下資料。由此可知,本期板報的主題是(

)明朝中期以后,戚繼光抗倭,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里收復臺灣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在雅克薩的俄軍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B.民族交融的加強C.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斗爭D.民族政權的并立

17、期末復習階段,某歷史學習小組負責整理有關明長城的資料,其中不正確的是A.為了防御蒙古貴族南擾B.東起鴨綠江,西至山海關C.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D.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

18、讀下圖,下列選項符合歷史史實的是(

A.明太祖派鄭和出使西洋B.增進了與亞非各國友誼C.最遠到達東非和地中海D.明朝國力由此走向強盛

19、明朝末年流行這樣的歌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明末人們愿意“開了城門迎闖王”的主要原因是A.闖王治軍嚴明;人數眾多B.闖王軍隊戰斗力強悍C.明朝流民眾多,匪患橫行D.明朝的統治不得人心

20、孫瑞華同學在網上收集了中國歷代王朝疆域圖,通過對比他發現我國歷史疆域最大的王朝是(

)A.秦朝B.西漢C.唐朝D.元朝

21、清朝中后期,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與其推行的哪一措施有關(

)A.重文輕武B.罷黜百家C.閉關鎖國D.焚書坑儒

22、京劇被譽為“國劇”,清朝時期四大徽班進京獻藝對京劇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徽班進京是在A.乾隆年間B.雍正年間C.順治年間D.道光年間

23、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的措施不包括A.設置西域都護B.設置臺灣府C.設置駐藏大臣D.設置伊犁將軍二、綜合題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雍正)八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設軍機房于隆宗門內,以怡親王胤祥、(張)廷玉及大學士蔣廷錫領其事。嗣改稱辦理軍機處。材料二:清初發生了一件罕見的大案——莊廷鑨《明史》案。莊廷鑨想學左丘明搞一部傳世的史作,于是他補寫崇禎朝和南明史事。書中提到明末建州女真與明朝的關系,這是清朝統治者極為忌諱的事。知縣吳之榮看到之后,便買了一本去恐嚇勒索莊廷鑨的父親,此時莊廷鑨已死,吳之榮譴到拒絕。他一氣之下,告到了北京。清廷對此事嚴加懲辦。莊廷鑨被剖棺戮尸,莊氏全族及與此書有關的70余人被殺。材料三:乾隆時,朝中大臣胡中藻寫的詩中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乾隆看了竟說:“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結果,胡中藻被殺,友人也受到牽連。

(1)材料一主要表述了怎樣的史實?這種做法說明了什么問題?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的什么史實?清朝統治者為什么這樣做?

(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說說清朝是如何加強君主專制的。

25、為了“感悟中國智慧,講好中國故事,凝聚中國力量”,七年級(1)班歷史興趣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研學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任務。任務一【觀圖片——感悟中國智慧】

(1)第一組同學收集了中國古代科技名著的圖片,請任選其二為其撰寫解說詞。

圖一《本草綱目》中的藥材插圖

圖二《天工開物》插圖

圖三《農政全書》書影任務二【憶英雄——講述中國故事】

(2)第二組同學搜集到如下圖文資料,試列舉戚繼光和鄭成功的英雄事跡,并談談兩位英雄人物有哪些共同之處。

任務三【聚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3)中國眾多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依存,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發展復興的強大力量。第三組同學搜集了如下關鍵詞,請你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為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以從下列關鍵詞中任選三個)回族

澎湖巡檢司

宣政院

金瓶掣簽

須彌福壽廟

伊犁將軍

26、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培根說:“人類的世界因為這三種發明而為之改觀。首先在學術上,其次在戰爭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引出了不計其數的變化。”

(1)據材料一請分別寫出圖1、圖2兩位人物的一例主要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