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20
CCSZ00/09
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XXXX—XXXX
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技術規范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41/T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圍................................................................................3
2規范性引用文件......................................................................3
3術語和定義..........................................................................3
4基本原則............................................................................4
5主要依據............................................................................4
6劃分程序............................................................................4
7資料收集與調查......................................................................5
8劃分方法............................................................................5
9劃分成果............................................................................6
10其他規定...........................................................................6
附錄A(資料性)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成果表格....................................7
附錄B(資料性)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方案編制大綱................................9
附錄C(資料性)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技術報告編制大綱...........................10
附錄D(資料性)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成果圖集制圖要求...........................12
I
DB41/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河南省生態環境監測和安全中心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華、邢昱、李海華、鄭瑤、李和通、劉青、葛連江、段然、趙文鵬、魏杰
II
DB41/TXXXX—XXXX
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以下簡稱“區劃”)的原則、依據、程序和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河南省市、縣級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的劃分、調整及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
用于本文件。
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
GB/T15190-2014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范
GB50352-2019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
GB/T43214-2023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規程
HJ2034-2013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技術導則
HJ2.4-202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
《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自然資源部自然資辦發〔2020〕
51號
《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制圖規范(試行)》自然資源部自然資辦發〔2021〕31號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城鎮開發邊界
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涉及城
市、建制鎮以及各類開發區等。
3.2
用地紅線
民用建筑區域用地使用權屬范圍的控制線。
3.3
交通線路
指鐵路(鐵路專用線除外)、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
次干路、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地面段)、內河航道等交通干線;三級和四級公路,城市支路和街弄里
巷等城市道路組成的非交通干線。
3.4
區塊
單個在用的居住區、科研單位、醫療衛生場所、文化教育單位、機關團體辦公場所、社會福利機
構等建筑區域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區域。
3
DB41/TXXXX—XXXX
3.5
劃分單元
由行政區劃邊界、交通線路、河流、溝壑等明顯線狀地物和綠地合圍成的、包含若干區塊的獨立
空間。
3.6
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
指用于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機關團體辦公、社會福利等的建筑物為主的區
域。
3.7
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臨時緩沖帶
指為控制建筑施工、交通和工業等噪聲污染對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影響,在噪聲敏感建筑物
集中區域邊界線外劃定,需嚴格實施噪聲污染管理的區域。
4基本原則
4.1區劃應以城市國土空間規劃為指導,以用地、建筑物分類和分布現狀為優先依據,結合聲環境質
量現狀、聲環境功能區劃、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現狀用地的主導功能和建筑分類、分布確定。
4.2區劃范圍應覆蓋整個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區域。
4.3區劃應便于城市環境噪聲管理和促進噪聲治理。
4.4區劃應根據用地類別變化、建筑分類和分布變化、噪聲管理要求等適時更新。
5主要依據
5.1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等。
5.2城市地形地貌、水系、交通情況。
5.3城市環境噪聲管理要求。
5.4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
5.5城市人口密度數據。
6劃分程序
6.1資料收集與調查。
6.2依據劃分方法劃定區塊。
6.3依據劃分方法確定劃分單元。
6.4依據劃分方法確定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
6.5對初步劃定的區劃方案進行分析、優化、調整,并征求相關部門意見。
6.6確定區劃方案并繪制區劃圖。
6.7系統整理區劃技術報告、區劃方案、區劃地圖等資料。
6.8由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評審區劃方案。
6.9地方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將區劃方案報當地人民政府審批、公布實施。并報上級生態環境主管
部門備案。
4
DB41/TXXXX—XXXX
7資料收集與調查
7.1資料收集
應收集但不限于以下資料:
——現行有效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和涉及空間利用的相關專項規劃;
——水系、交通、行政邊界、地形地貌等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矢量數據;
——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成果,包括區劃方案、區劃圖、技術報告等;
——最新年度的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資料;
——城市人口密度統計資料或分布數據;
——城市建筑物分布、分類統計資料;
——最新年度的國土變更調查成果;
——城市聲環境管理要求;
——比例適當的工作底圖。
7.2現場踏勘調查
結合最新年度的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用地現狀資料等進行實地踏勘,對區劃范圍內所有建筑物分
類、分布現狀等開展現場調研排查,重點調查建筑區域的實際使用功能、是否建成并交付在用、用地
性質、名稱、邊界位置信息等。現場踏勘應做好照片、影像及文字記錄。
8劃分方法
8.1區塊的劃定
8.1.1結合用地及建筑分類和分布現狀、遙感影像資料和現場踏勘情況等劃定區塊。
8.1.2以居住區、科研單位、醫療衛生場所、文化教育單位、機關團體辦公場所、社會福利機構等建
筑區域用地紅線作為單個區塊的邊界。
8.1.3劃出區劃范圍內所有區塊,建立區塊統計清單及分布圖,具體要求見附錄A、附錄D。
8.2劃分單元的確定
8.2.1將由行政區劃邊界、交通線路、河流、溝壑等明顯線狀地物和綠地合圍成的、包含若干區塊的
獨立空間確定為劃分單元。
8.2.2劃出區劃范圍內所有劃分單元。建立劃分單元統計清單及分布圖,具體要求見附錄A、附錄
D。
8.3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的確定
8.3.1統計同一劃分單元內連片區塊的面積及占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劃定為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
區域:
a)若區塊面積占比不小于80%,則該劃分單元劃定為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
b)若區塊面積占比小于80%,則用該劃分單元內連片區塊的用地紅線對劃分單元進行切割,將
切割后的連片區塊劃定為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
8.3.2非交通干線分隔的多個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可合并為一個連片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
進面積統計時,非交通干線作為集中區域內部道路合并統計。
8.3.3單個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的面積,原則上不小于0.1km2。實際劃分中,可根據管理需
5
DB41/TXXXX—XXXX
求、地形特征或人口密度等確定適宜的區域面積,但應進行說明。
8.3.4建立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統計清單及分布圖,具體要求見附錄A、附錄D。
8.4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臨時緩沖帶的劃定
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周邊直線200米范圍內可劃分一定寬度的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臨時緩
沖帶。
9劃分成果
9.1成果要求
9.1.1成果表格
成果登記表應包括噪聲敏感建筑物區塊、劃分單元和集中區域統計清單。詳見附錄A。
9.1.2成果報告
成果報告應包括區劃方案和技術報告。具體要求見附錄B、附錄C。
9.1.3成果圖件
成果圖件包括區塊、劃分單元和集中區域分布圖。具體要求見附錄D。
9.2成果更新
成果應根據用地類別變化、建筑分類和分布變化、噪聲管理要求等適時更新。
10其他規定
10.1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及各地噪聲污染防治相關
規定進行管理。
10.2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臨時緩沖帶可根據各地管理需要劃定,劃定后管理要求同10.1。
10.3如需開展城鎮開發邊界外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的劃定,可參照本技術規范要求執行。
6
DB41/TXXXX—XXXX
附錄A
(資料性)
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成果表格
表A.1~A.3給出了噪聲敏感建筑物區塊、劃分單元和集中區域統計清單劃分成果表格。
表A.1噪聲敏感建筑物區塊統計清單
1234567
編號區塊名稱面積(km2)建筑分類用地性質所屬行政區聲環境功能區類別
注:1.編號列應填寫區塊編號,編碼為“區塊”首字母大寫加序號,序號范圍為01~9999,不可重復,如QK01;
2.區塊名稱列應填寫XX小區、XX醫院、XX學校、XX廳局、XX養老院等;
3.面積列應填寫對應單個區塊的面積;
4.建筑分類列應填寫居住區、科研單位、醫療衛生場所、文化教育單位、機關團體辦公場所、社會福利機構等;
5.用地性質列應填寫《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2020〕51號)附錄A中
對
應07類及08類用地代碼及名稱;
6.所屬行政區列應填寫區塊所屬地級以上城市的市轄區,縣級城市的街道、鎮;
7.聲環境功能區類別列應填寫區塊所在聲環境功能區類別。如1類區、2類區、3類區等。
表A.2噪聲敏感建筑物劃分單元統計清單
123456789
總面積區塊面積區塊面積占比所屬聲環境是否可單獨劃定
編號邊界區塊范圍
(km2)(km2)(%)行政區功能區類別為集中區域
注:1.編號列應填寫劃分單元編號,編碼為“單元”首字母大寫加序號,序號范圍為01~9999,不可重復,如DY01;
2.邊界列應填寫對應劃分單元的邊界,主要由交通干線、河流、溝壑等明顯線狀地物和綠地組成且應明確且閉
合;
3.總面積列應填寫對應劃分單元的總面積;
4.區塊面積列應填寫劃分單元所包含所有區塊的面積;
5.區塊面積占比列應填寫劃分單元內所有區塊面積之和占單元總面積的比例;
6.區塊范圍列應填寫劃分單元所包含的區塊編號;
7.所屬行政區列應填寫劃分單元所屬地級以上城市的市轄區,縣級城市的街道、鎮;
8.聲環境功能區類別列應填寫劃分單元所在聲環境功能區類別。如1類區、2類區、3類區等;
9.是否可單獨劃定為集中區域列應根據8.3.1要求填寫,若符合要求則填“是”,不符合要求則填“否”。
7
DB41/TXXXX—XXXX
表A.3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統計清單
12345678910
區域區域面積劃分單元區塊所屬聲環境執行標準是否設置
編號
名稱邊界(km2)范圍范圍行政區功能區類別dB(A)緩沖帶
注:1.編號列應填寫集中區域編號,編碼為“區域”首字母大寫加序號,序號范圍為01~9999,不可重復,如QY01;
2.區域名稱列應選取集中區域內代表性建筑、機構等作為區域的名稱。如“XX大學區域”;
3.區域邊界列應填寫對應集中區域的邊界,應該根據8.3.1要求確定。
4.面積列應填寫對應集中區域的面積;
5.劃分單元范圍列應填寫集中區域所包含的劃分單元編號;
6.區塊范圍列應填寫集中區域所包含的區塊編號;
7.所屬行政區列應填寫集中區域所屬地級以上城市的市轄區,縣級城市的街道、鎮;
8.聲環境功能區類別列應填寫集中區域所在聲環境功能區類別。如1類區、2類區、3類區等;
9.執行標準列應填寫集中區域所在聲環境功能區環境噪聲限值;
10.是否設置緩沖帶列應填寫緩沖帶設置情況,若設置填“是”,未設置填“否”。
8
DB41/TXXXX—XXXX
附錄B
(資料性)
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方案編制大綱
B.1前言
簡要說明工作背景、目的及意義。
B.2適用范圍
區劃范圍應覆蓋整個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包含區域。
B.3劃分依據
B.3.1法律法規及規章
B.3.2相關標準及政策性文件
B.4劃分原則
應說明編制區劃遵循的原則。
B.5劃分結果
應包含區劃范圍內所有已劃分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的數量、名稱、編號、范圍、邊界、面
積、所屬聲環境功能區等內容。
B.6區劃說明
可對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臨時緩沖帶的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區域外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
的劃定、區劃方案中的特殊規定等進行說明。
B.7管理規定
應包含但不限于對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及緩沖帶的調整更新要求、監督管理要求、職責分
工、區劃解釋單位、區劃執行時間等內容。
B.8附件
附圖(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分布圖)
附表(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統計清單)
注:區劃圖應與區劃方案保持一致。
9
DB41/TXXXX—XXXX
附錄C
(資料性)
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技術報告編制大綱
劃分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應編寫正式的“××市(縣、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
技術報告”技術文件。技術文件的基本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C.1總則
C.1.1任務由來
C.1.2區劃目的
C.1.3區劃原則
C.1.4區劃依據
C.1.5區劃范圍
C.1.6區劃時限
C.2區域概況
C.2.1區域自然地理狀況
C.2.2區域社會經濟狀況
C.2.3區域國土空間規劃情況
C.2.4區域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情況
C.2.5區域噪聲污染及管理情況
C.3區劃方案
C.3.1區劃概念
C.3.2技術路線
C.3.3方法要求
C.3.4總體方案
C.3.5用地類別、建筑分類、人口密度統計
C.3.6區塊的劃定
C.3.7劃分單元的確定
C.3.8集中區域的確定
C.3.9噪聲敏感建筑區集中區域臨時緩沖帶的劃定(可選)
C.3.10區劃說明
C.4區劃調整
C.4.1區劃調整的目的
C.4.2區劃調整的依據
C.4.3區劃調整的范圍
10
DB41/TXXXX—XXXX
C.4.4區劃調整的說明
C.5區劃結果可行性分析
C.5.1區劃結果與國土空間規劃、聲環境功能區劃等協調性分析
C.5.2區劃結果與建筑分類分布、人口密度等協調性分析
C.5.3區劃結果與環境管理的協調性分析
C.6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管理要求
C.7結論及建議
C.8附件
附件(包含但不限于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區塊、劃分單元和集中區域統計清單、相關專家評
審意見等。)
C.9附圖
附圖(包含但不限于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區塊、劃分單元、集中區域分布圖,國土空間規劃
圖、聲環境功能區劃圖、用地現狀圖、遙感影像圖等。)
注:報告編制大綱中第四章內容僅在涉及區劃調整更新時編制,首次進行區劃編制時不需要該章內容。
11
DB41/TXXXX—XXXX
附錄D
(資料性)
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成果圖集制圖要求
D.1總體要求
D.1.1成果圖集分為區塊分布圖、劃分單元分布圖和集中區域分布圖。其中,區塊和劃分單元分布圖
可單獨成圖亦可疊加繪制;集中區域分布圖需單獨繪制。
D.1.2成果圖圖幅大小不宜小于A3,比例尺不低于1:15000,可根據行政區劃大小、噪聲敏感建筑物
集中區域分布情況等選定比例尺或采用分幅方式成圖;平面坐標系統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
D.1.3成果圖應包含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和專題信息要素。其中:
——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包含但不限于地級行政區界、市轄區界、縣級和鄉鎮行政區界、城鎮
開發邊界、地形地貌、水系、道路、內河航道、土地利用類型等。
——專題要素應包含但不限于交通線路、區塊、劃分單元、集中區域、緩沖帶(若涉及)等。
D.1.4基礎圖層與專題圖層,在不影響圖紙內容識別的前提下,均可根據成圖需求合并繪制。
D.1.5圖幅配置應包含圖名、圖廓、指北針、比例尺、圖例、注記、制圖單位、制圖日期等內容。
D.1.6圖幅配置、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圖例格式等應參照《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制圖規范(試行)》
(自然資辦發〔2021〕31號)相關要求進行繪制。
D.1.7專題要素圖例格式要求見表D.1。
D.2圖示要求
表D.1給出了專題要素表達圖式。
表D.1專題要素表達圖示
專題要素名稱圖示配色方案
黃色
區塊
RGB(255,255,0)
淺綠色
區劃單元
RGB(204,255,204)
綠色
集中區域
RGB(146,208,80)
淡金色
緩沖帶
RGB(255,229,153)
藍色
交通線路
RGB(0,112,192)
紅色
建筑區域用地紅線
RGB(255,0,0)
12
DB41/T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圍................................................................................3
2規范性引用文件......................................................................3
3術語和定義..........................................................................3
4基本原則............................................................................4
5主要依據............................................................................4
6劃分程序............................................................................4
7資料收集與調查......................................................................5
8劃分方法............................................................................5
9劃分成果............................................................................6
10其他規定...........................................................................6
附錄A(資料性)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成果表格....................................7
附錄B(資料性)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方案編制大綱................................9
附錄C(資料性)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技術報告編制大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教育培訓
- 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及護理
- 幼兒健康活動保護耳朵
- 領導講安全課件
- 顱骨修補術后護理課件
- 顱內占位護理課件
- 胃癌腹腔鏡手術護理常規
- 預防欺凌主題班會課件
- 《機械設計基礎》課件-第13章 軸
- 預防兒童溺水課件
- 招商大使選聘管理辦法
- 2025年中國鐵路集團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帶答案詳解)
- 用工風險培訓課件
- 海外現場安全健康環境管理(HSE)
- DLT 5035-2016 發電廠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 DZ∕T 020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鎢、錫、汞、銻(正式版)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 《風電場項目經濟評價規范》(NB-T 31085-2016)
- TCAREI 001-2021 民用醇基液體燃料安全技術規范
- 檢驗科員工個人技術檔案
- 企業拆除前現場清查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