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專題階段練專練93中國自然地理_第1頁
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專題階段練專練93中國自然地理_第2頁
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專題階段練專練93中國自然地理_第3頁
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專題階段練專練93中國自然地理_第4頁
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專題階段練專練93中國自然地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專練93中國自然地理一、選擇題[2024·河北質檢]風是空氣水平運動的典型特征,是自然界中隨機改變最強的天氣因素之一。極大風速(最大風速大于17m/s)是給定時間段內的瞬時風速的最大值,是影響城市森林滯塵循環(17m/s的風速可振落葉片留塵,使滯塵過程進入二次循環)的重要指標。下圖示意新疆主要城鎮年極大風速日數分布。據此完成1~2題。1.圖中甲、乙、丙三城鎮均位于()A.山地與盆地的過渡區B.天山山地氣候潮濕區C.年極大風速日數高值區D.年極大風速日數低值區2.極大風速對新疆主要城鎮的影響是()A.擴大硬化面積B.風能的隱藏量削減C.加重沙塵污染D.綠洲面積快速縮小[2024·陜西西安重點中學考試]氣溫直減率是指高度每上升100m的氣溫降低值,是氣候改變的基礎資料,其與太陽輻射強度呈正相關。秦嶺山脈平均海拔2000m以上,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和氣候、生態分水嶺,我國大陸典型的氣溫直減率與秦嶺主峰太白山北坡氣溫直減率的季節改變表現出一樣性。下圖示意太白山南、北兩坡各月氣溫直減率及改變趨勢。據此完成3~5題。3.圖示信息反映出()A.南坡空氣對流運動春季最明顯B.南坡的氣溫改變幅度大于北坡C.北坡氣溫直減率最低值出現在午夜D.北坡受冷空氣影響氣溫直減率較大4.夏季,太白山南坡的氣溫直減率低于北坡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人類活動 B.土壤C.植被 D.坡度5.推想太行山東、西兩坡氣溫直減率的改變狀況是()A.東坡夏季小于冬季B.西坡冬季小于夏季C.夏季東坡大于西坡D.冬季東坡小于西坡[2024·新疆華山一調]下面是M地—重慶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6~7題。6.M地位于重慶的()A.東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正北方向7.①、②、③三個地形區,其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A.都位于我國的外流區B.都有豐富的自然氣資源C.都位于我國的季風區D.都位于我國地勢的其次級階梯上[2024·衡水模擬]如圖是我國三個地區甲、乙、丙三條河流各月流量(立方米/秒)圖。讀圖,回答8~9題。8.乙河位于()A.東北地區B.西北地區C.華北地區D.青藏高原地區9.下列有關三條河流說法正確的是()A.以冰川融水補給的是甲河B.流量改變均隨降水量而改變C.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丙河D.流量年際改變最小的是乙河[2024·濱州調研]讀1990~1999年青藏高原冬春積雪和中國夏季降水關系比照表,完成10~11題。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青藏高原冬春積雪偏多偏少正常偏多正常偏多偏少正常偏多偏少降水類型ⅠⅢⅡⅠⅡⅠⅢⅡⅠⅢ類型Ⅰ:降水集中在長江流域類型Ⅱ:降水集中在長江和黃河之間的地區類型Ⅲ:降水集中在黃河流域及以北地區10.青藏高原冬春積雪與()A.黃河流域及以北地區降水量呈正相關B.黃河和長江之間的地區降水量呈正相關C.長江流域降水量呈正相關D.中國季風區降水量呈正相關11.青藏高原冬春積雪偏多時,我國()A.夏季風增加 B.梅雨期延長C.海陸溫差增大 D.北澇南旱二、綜合題12.[2024·湖南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探討小組調查發覺,在金沙江部分干熱河谷的緩坡上發育著肯定厚度的黃土狀物質,其下部及旁邊谷底廣布古堰塞湖沉積物(如圖)。在冬春季,常見谷風裹挾著塵土從谷底吹向谷坡。即將建成的白鶴灘水電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分析金沙江干熱河谷段冬春季谷風勢力強的緣由。(2)探討小組通過調查和試驗,認為該地黃土狀物質主要來源于旁邊古堰塞湖沉積物,推想其推斷的主要依據。(3)白鶴灘水電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沉沒,該地的黃土狀物質沉積速率可能減小還是增大?表明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專練93中國自然地理1.A本題考查區域自然特征。據圖可知,甲、乙兩城鎮均位于天山北側與準噶爾盆地的過渡區,丙城鎮位于天山南側與塔里木盆地的過渡區,因此甲、乙、丙三城鎮都位于山地和盆地的過渡區,且氣候干旱,A正確,B錯誤。甲城鎮位于年極大風速日數低值區,乙、丙兩城鎮位于年極大風速日數高值區,C、D錯誤。2.C本題考查氣候對區域的影響。據材料“17m/s的風速可振落葉片留塵,使滯塵過程進入二次循環”可知,極大風速會使葉片阻滯的沙塵進入二次循環,從而加重新疆主要城鎮的沙塵污染,C正確。極大風速不會使新疆主要城鎮擴大硬化面積,不會使風能的隱藏量削減,也不會使綠洲面積快速縮小,A、B、D錯誤。3.A本題考查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氣溫直減率與太陽輻射強度呈正相關,只能推斷白天氣溫直減率大于晚上,不能推斷出午夜的氣溫直減率最小,C錯誤;只有5~10月北坡氣溫直減率大于南坡,D錯誤;只有當南坡氣溫直減率低于北坡時,南坡氣溫改變幅度才小于北坡,B錯誤;圖中3~5月,即春季,南坡氣溫直減率最高,而氣溫直減率與太陽輻射強度呈正相關,說明南坡春季太陽輻射強,大氣受熱明顯導致空氣對流運動明顯,A正確。4.C本題考查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夏季,太白山南坡是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量多于北坡,氣溫直減率較小,且南坡水熱資源豐富,植被遮擋率明顯高于北坡,氣溫直減率較小,氣溫直減率南坡小于北坡。與人類活動、土壤相比,植被遮擋對太陽輻射強度影響最大,由材料無法推斷南坡和北坡的坡度信息且坡度沒有季節改變。5.B本題考查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由材料可知,氣溫直減率與太陽輻射強度呈正相關,夏季太陽輻射強于冬季,故太行山東、西坡氣溫直減率均是夏季大于冬季,A錯誤,B正確;東坡為夏季風迎風坡,降水較多,太陽輻射較弱,夏季氣溫直減率小于西坡,C錯誤;冬季西坡為冬季風迎風坡,降水較多,太陽輻射較弱,氣溫直減率小于東坡,D錯誤。6.C②所在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為青藏高原;由緯度可知①位于②以北,為塔里木盆地,因此M地位于重慶的西北方向。故C項正確。7.B由圖中海拔高度并結合緯度位置可知,①②③三個地形區分別為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三地都有豐富的自然氣資源,故B項正確;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位于我國內流區和非季風氣候區,A、C項錯誤;柴達木盆地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上,D項錯誤。8.B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較少,河流的流量較?。灰液恿髁髁啃。蚁募据^大,而冬季出現斷流,可推斷為西北地區的河流。故B項正確。9.D甲河流位于潮濕地區,以雨水補給為主,A項錯誤;乙河流位于干旱地區,降水少,故河流以冰川融水為補給,B項錯誤;丙河流位于東北地區,植被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小,C項錯誤;由于西北地區的河流主要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降水終年較少,年際改變小,D項正確。10.C讀表可知,當降水集中于長江流域時,青藏高原冬春積雪偏多,二者呈正相關,C項正確;當降水集中于黃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時,青藏高原冬春積雪偏少,二者呈負相關,A項錯誤;當降水集中于黃河和長江之間的地區時,青藏高原冬春積雪正常,二者相關性不明顯,B項錯誤;青藏高原冬春積雪與中國季風區降水量既有正相關,也有負相關,D項錯誤。11.B當降水集中于長江流域時,青藏高原冬春積雪偏多,此時夏季風較弱,鋒面雨帶在長江流域停留時間較長,梅雨期延長,B項正確,A項錯誤;夏季風弱,則雨帶在南方停留時間較長,北方雨季起先的晚,會造成南澇北旱,D項錯誤;我國夏季風的成因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風弱,說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小,海陸溫差減小,C項錯誤。12.答案:(1)該地河谷受季風干擾??;山高谷深,相對高差大;冬春季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加之植被稀有,山坡與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氣溫差大。(2)黃土狀物質空間分布與古堰塞湖沉積物接近;粒徑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細;物質組成與古堰塞湖沉積物相像;積累年頭晚于古堰塞湖沉積物的沉積年頭。(3)可能減小:水電站蓄水后,沉沒區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積物出露削減;大氣濕度增加,植被覆蓋率增加,抑制起沙??赡茉龃螅核娬拘钏螅蕊L勢力增加;水位抬升,流速減慢,水庫大壩上游旁邊河段泥沙沉積加強。解析:第(1)題,本題審題時學生簡單出錯,錯誤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問題,夏秋與冬春季相比,事實上這個試題并沒有這個意思,僅僅須要分析此季節谷風為什么強。其中谷風勢力強的基礎條件有:一是該地處于橫斷山區,山高谷深,相對高差大,谷地與山坡的差異大;二是該地具有重重山脈,河谷地區的谷風受冬、夏季風干擾小。谷風勢力強的季節性條件是:當地冬春季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山坡與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氣溫差大,加之冬春季部分植被落葉,一年生的草本枯死,因此植被稀有,對谷風的阻擋作用較弱。第(2)題,本題的難點也在審題,從調查和試驗角度說明兩種物質同源性。通過調查可發覺,黃土狀物質空間分布與古堰塞湖沉積物接近(圖中有顯示),有可能同源;通過調查可發覺,黃土狀物質粒徑離古堰塞湖沉積物越近,顆粒越粗,相反越細,即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細,表明黃土狀物質可能是風力搬運至此沉積形成;通過試驗可發覺,兩地物質組成是相像的;通過試驗可發覺,黃土狀物質的積累年頭晚于古堰塞湖沉積物的沉積年頭,因此黃土狀物質主要來源于旁邊古堰塞湖沉積物。第(3)題,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肯定要明確表明觀點,不能模棱兩可,然后說明理由。假如選擇“該地的黃土狀物質沉積速率可能減小”,其理由應是:水電站蓄水后,古堰塞湖沉積物大量被沉沒,古堰塞湖沉積物出露削減,則黃土狀物質的來源削減;水電站蓄水后,谷地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