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資產管理與碳金融 課件 第9章 碳資產管理案例_第1頁
碳資產管理與碳金融 課件 第9章 碳資產管理案例_第2頁
碳資產管理與碳金融 課件 第9章 碳資產管理案例_第3頁
碳資產管理與碳金融 課件 第9章 碳資產管理案例_第4頁
碳資產管理與碳金融 課件 第9章 碳資產管理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耗能行業碳資產管理非CO2溫室氣體碳資產管理區域森林碳匯資產管理碳資產管理案例“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Part1高耗能行業碳資產管理火電碳排放核算火力發電溫室氣體核算邊界為發電設施,主要為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控制系統和除塵及脫硫脫硝等裝置的集合。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為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企業購入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排放源界定總排放=燃燒排放+購入電力排放計算火電行業的碳排放數據來源包括實測數據和盤存數據,排放因子則參考《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或IPCC推薦的缺省排放因子火電行業碳排放數據來源與排放因子火電碳排放核算火電行業碳排放核算E燃燒——化石燃料燃燒的排放量(tCO2);FCi——第i種燃料凈消耗量(104Nm3);Car,i——第i種化石燃料的基元素碳含量(tC/t或tC/104Nm3);OFi——第i種燃料的碳氧化率,以%表示,燃煤的碳氧化率取99%;44/12——二氧化碳與碳的相對分子量之比;i——化石燃料的種類AD電——企業的凈購入電量(MWh)EF電——電網排放因子(tCO2/MWh)燃燒碳排放 凈購入電力排放碳排放鋼鐵行業碳排放核算排放源界定鋼鐵行業的碳排放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燒、生產過程以及購入電力與熱力計算方法采用石灰石、白云石消耗的排放因子,結合煉鋼用生鐵、鋼材產品的平均含碳率進行核算活動水平數據收集并分析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原料和能源消耗量,作為核算的基礎數據排放因子應用利用特定的排放因子,精確計算每噸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鋼鐵行業碳排放核算AD1——所在省級轄區內鋼企業消費的作為熔劑的石灰石的數量;EF1——作為熔劑的石灰石消耗的排放因子;ADd——所在省級轄區內鋼鐵企業消費的作為熔劑的白云石的數量;EFd——作為熔劑的白云石消耗的排放因子;ADr——所在省級轄區內煉鋼用生鐵的數量;Fr——煉鋼用生鐵的平均含碳率;ADs——所在省級轄區內煉鋼的鋼材產量;Fs——煉鋼的鋼材產品的平均含碳率。碳排放核算水泥行業碳排放核算排放源界定水泥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自水泥熟料生產,熟料由水泥生料高溫煅燒形成,生料包含石灰石等配料,煅燒過程中釋放CO2。計算方法采用基于水泥產量、熟料生產數據或碳酸鹽給料數據的三種核算方法,精確計算水泥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活動水平數據所需數據包括扣除用電石渣生產的熟料數量后的水泥熟料產量,通常從《中國水泥年鑒》等資料獲取。排放因子若無本地實測排放因子,建議采用推薦值,水泥生產過程排放因子約為0.538噸二氧化碳/噸熟料。水泥行業碳排放核算公式(3)基于爐窯中碳酸鹽原材料給料排放核算公式EFi——特定碳酸鹽i的排放因子(tCO2/t碳酸鹽);Mi——爐窯中消耗的碳酸鹽i重量或質量(t);Fi——碳酸鹽i中獲得的部分煅燒(%);Md——未回收到爐窯中的重量或質量(t);Cd——未回收到爐窯中內原始碳酸鹽的重量比例(%);Fd——未回收到爐窯中獲得的比例煅燒(%);EFd——未回收到爐窯中內未煅燒碳酸鹽的排放因子(tCO2/t碳酸鹽);Mk——有機或其它碳類非燃料原材料k的重量或質量(t);Xk——特定非燃料原材料k中總的有機物或其它碳的比例(%);EFk——油原類非燃料原材料k的排放因子(tCO2/t碳酸鹽)。(2)基于熟料生產排放核算公式Mc——生產的熟料重量(t);EFcl——熟料的排放因子(tCO2/t熟料);CFCDK——水泥窯塵的排放修正因子,無量綱(1)基于水泥產量排放核算公式Mci——生產的i類水泥重量(t);Ccli——i類水泥熟料的比例(%);Im——熟料消耗的進口量(t);Ex——熟料的出口量(t);EFclc——特定水泥中熟料的排放因子(tCO2/t熟料)新能源接入電網后的碳資產管理項目邊界界定明確項目邊界,涵蓋發電設施、區域電網、變電站與并網發電廠,確保碳資產管理的全面性。基準線與項目情景區分基準線情景與項目情景,前者代表替代的電網排放,后者關注項目自身排放,精準核算減排效果。排放量計算運用特定公式計算基準線與項目排放量,通過對比得出減排量,科學評估新能源項目碳資產管理成效。參數與數據來源依托電能表監測數據與官方指南確定的缺省值,確保碳排放核算的準確性與可靠性。(1)基準線情景基準線排放量=項目凈上網電量×區域電網的組合邊際排放因子項目凈上網電量=項目輸送至區域電網的上網電量-區域電網輸送至項目的下網電量區域電網的組合邊際排放因子=所在區域電網的電量邊際排放因×電量邊際排放因子的權重(0.5)+所在區域電網的容量邊際排放因子×容量邊際排放因子的權重(0.5)(2)項目排放量項目排放量=Σ化石燃料消耗量×CO2排放系數CO2排放系數=平均低位發熱量×單位熱值含碳量×碳氧化率×44/12(3)項目排放量核算項目減排量=基準線排放量-項目排放量Part2非CO2溫室氣體碳資產管理甲烷排放煤礦甲烷石油天然氣系統甲烷排放源界定井工開采、露天開采和礦后活動中所產生的甲烷排放天然氣開采、常規原油開采、天然氣輸送到消費端所產生的排放計算方法AD——開采原煤產量;EF——甲烷逃逸排放因子。

ρCH4——甲烷密度,可將甲烷體積轉換為甲烷質量,一般取0.67×10-3t/m3ADi——設施i油氣產量(t);EFi——設施的甲烷逃逸排放因子活動水平數據實測法活動水平數據為區域內各個礦井甲烷排放量實測值和甲烷實際利用量。非實測法需要的活動水平數據包括:不同類型煤礦的甲烷等級鑒定結果和分類型礦井的原煤產量、部分煤礦的實測煤礦甲烷排放量和抽放量、甲烷實際利用量等方面的數據油氣開采、輸送、加工等各個環節的設備數量或活動水平數據數據來源國家層面數據來源包括《中國煤炭工業年鑒》、《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統計》、省市國有重點煤礦所屬礦務局統計資料等活動數據極大多數來源于各大油氣公司的統計報表、統計年鑒以及統計手冊我國煤礦甲烷排放估算案例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相關公告與調研材料,獲得我國14個大型煤炭基地2019年煤炭產能,根據甲烷排放公式進行排放核算,礦區煤礦甲烷排放計算如下:ECH4=AD×EF×ρCH4從《IPCC溫室氣體清單》得到煤礦甲烷排放因子(表9-8),為進一步更好測算甲烷排放,對開采深度在200~400m的井工礦、覆蓋深度在25~50m的露天礦利用插值法進行甲烷排放因子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低值(m3/t)平均值(m3/t)高值(m3/t)井工礦煤炭開采101825礦后活動0.92.54露天礦煤炭開采0.31.22礦后活動00.10.2對于井工礦,平均開采深度<200m,應選擇低值;對于深度>400m,應選擇高值;對于中間深度,可以使用平均值。對于露天礦,平均覆蓋層深度小于25米,選取低值;覆蓋層深度超過50米,應選擇高值,對于中間深度或缺少有關覆蓋層厚度的數據,可使用排放因子的平均值。2019年中國各煤炭基地甲烷排放量Part3區域森林碳匯資產管理森林碳匯定義與核算方法森林碳匯定義森林碳匯指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對減緩全球變暖具有重要作用。生物量估算方法通過直接測量(如皆伐法)或間接測量(如建立生物量模型),利用胸徑、樹高等參數估算森林生物量,為碳匯核算提供基礎數據。碳匯核算方法采用生物量換算因子法、蓄積量法或生物量清單法,結合含碳系數、生物量擴展因子等參數,精確計算森林碳匯量,評估森林固碳潛力。

生物量估算方法W為整株或者某一器官的生物量(kg);D為林木胸徑(cm);H為林木樹高(m);a表示與樹木密度有關的系數,b為與生長環境有關的系數碳匯核算方法(1)蓄積量法V為林木蓄積量,;BEF為生物量擴大因子;ρ為容積密度;Cc為含碳率。(采用IPCC推薦值,生物量擴大系數BEF=1.9、容積系數ρ=0.5、含碳率Cc=0.5)(2)生物量清單法Ci是某樹種總碳儲量,Vi為某類森林蓄積量,di為某種樹干密度,Cc是植物含碳系數生物量換算因子B為某一樹種的總生物量;S是某一樹種面積;BEF即生物量擴展因子。可以用林木地上生物量與樹干生物量之比表示湖北省襄陽市森林碳匯資產管理案例以湖北省襄陽市為例,截止“十三五”末,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416萬畝,森林面積1341萬畝,森林覆蓋率45.51%,森林蓄積量5151.9萬立方米,十四五規劃建成碳匯林181.8萬畝。襄陽市的優勢樹種為松樹、杉樹、柏樹,植被類型主要以亞熱帶落葉闊葉林為主表9-9可知全國優勢種(組)生物量方程。以W=aDb

為例,得到樹木分器官生物量W干=0.0546D2.5027;W枝=0.0433D2.0727;W葉=0.0138D2.0650;W根=0.0653D2.0193;以分器官生物量之和代替單組生物量,故根據BEF的定義計算得到亞熱帶落葉闊葉林的生物量擴展因子為1.2。分別使用蓄積量法與生物量清單法對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