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講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導學案 高三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1頁
第43講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導學案 高三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2頁
第43講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導學案 高三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3頁
第43講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導學案 高三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4頁
第43講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導學案 高三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3講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課程標準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理解20世紀上半期國際秩序的變動。考情分析1.頻率題型:該部分是高考低頻考點,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皆有2.情境設計:多種情境化設計,題型多樣;以圖片、地圖、史料等形式考查二戰的背景,戰爭期間的重要戰役、會議,考查唯物史觀、時空觀念的學科素養。如(2023·6月浙江選考,24)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影響;(2023·全國乙卷,34)經濟危機與法西斯勢力;(2022·河北卷,14)羅斯福新政;(2021·6月浙江選考,23)美國的租借法案3.核心考向:(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經過、影響。(2)戰后國際秩序建立的背景、內容、評價整體感知知識點一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勢力的形成(1)過程(2)基本特征:以極端民族主義為基本特征,反對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主張對內實行恐怖獨裁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發動戰爭,爭霸世界。2.經濟危機下各國的選擇(1)美國應對舉措:羅斯福新政實質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加強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內容①幫助銀行恢復信用、保證存款安全;②調節工業生產、實行公平競爭;③保證農業生產、穩定農產品價格;④推行“以工代賑”、增加就業;⑤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影響緩解了經濟危機,避免社會劇烈動蕩,使大多數美國人恢復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2)法西斯勢力亞洲經濟危機重創日本經濟,日本進行對外擴張,妄圖把中國東北變成日本獨占的海外市場和殖民地,進而征服中國,征服世界歐洲德國經濟落入低谷,人民對政府失去信任,納粹黨煽動民族復仇主義3.戰爭策源地的形成(1)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①1931年,日本軍隊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②1936年,日本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2)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①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權。②德國:1933年,納粹黨攫取德國政權,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③1936年,意大利和德國結成軸心國,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4.綏靖政策背景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并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表現英法與德意簽訂《慕尼黑協定》,把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國影響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1.挖掘·教材信息閱讀綱要下第17課第一目“史料閱讀”欄目,談談你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看法。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根源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壟斷資本主義競爭,帝國主義列強爭霸;德國、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勢力的上臺,英法實行的綏靖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因素。2.圖解·關鍵知識經濟危機后各國的發展3.思考·情境問題閱讀下列漫畫《羅斯福給山姆大叔看病》,分析羅斯福給山姆大叔開的“藥方”有哪些?答案藥方:整頓銀行業;恢復工農業生產;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保護勞工權利;建立社會保障體系。4.闡釋·核心概念[綏靖政策]一種對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20世紀30年代前,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范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知識點二第二次世界大戰1.進程亞洲戰場序幕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侵華戰爭,拉開二戰序幕。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全面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這也成為二戰在亞洲爆發的標志反抗中華民族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抗日,開辟對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戰的東方主戰場歐洲戰場爆發1939年9月,德國以“閃擊戰”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二戰全面爆發發展德國東突西進,迅速占領歐洲大部分地區,法國敗降,英國堅持抵抗擴大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戰場成為抵抗納粹德國的主戰場;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全球階段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二戰發展到全球階段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以美、英、蘇、中為首的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結果(1)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2)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3.影響歐洲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致命打擊,各國的國力受到嚴重消耗美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政治和軍事強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壟斷核武器蘇聯軍事和政治十分強大,特別是在戰爭中的巨大貢獻贏得很高的威望國際格局二戰的結束是國際格局從歐洲中心走向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的真正轉折點1.圖解·關鍵知識二戰進程中的標志性事件2.思考·情境問題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在美國倡議下,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宣言:簽字國保證運用軍事和經濟的全部資源同與之處于戰爭狀態的軸心國及其仆從國家作戰;各國相互合作,不與敵國單獨締結停戰協定和和約。該宣言先由美、英、蘇、中領銜簽署,其他國家第二天簽署。此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該宣言的簽字程序說明了什么?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為其中主要大國之一。知識點三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1.雅爾塔體系(1)內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國的首腦相繼在開羅、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等地召開會議,締結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建立了戰后國際秩序,史稱“雅爾塔體系”。(2)內容國家版圖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的版圖,德國由美、蘇、英、法分區占領,日本由美國單獨占領;日本領土限制在四個島嶼及若干小島,退出一戰以來在太平洋區域所占的一切島嶼以及日本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國家獨立承認朝鮮最終獨立審判戰犯審判戰犯,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殖民地對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行托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其他美、蘇、英劃分勢力范圍組織成立聯合國(3)評價積極雅爾塔體系以建立和維護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提倡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共處與合作消極它也是大國相互妥協的產物,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嚴重損害了一些國家的利益2.聯合國成立(1)時間:1945年10月24日。(2)性質:作為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體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政治秩序。(3)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4)決議原則①原因:聯合國吸取國聯的教訓,將制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理會。②原則:實行形成實質性事項的決議需要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大國一致”原則。③意義:使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1.闡釋·核心概念[雅爾塔會議]會議就如何處置戰后德國、波蘭的疆界及其政府、聯合國的機構及安理會國家組成、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等問題基本達成協議,會議最后簽訂了《雅爾塔協定》。這是美蘇為劃分戰后勢力范圍兩分天下的產物,對戰后國際關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2.挖掘·教材信息《聯合國憲章》規定:安全理事會關于程序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表決之;對于其他一切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表決之。你如何看待安理會上述的投票程序?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實行“大國一致”原則,體現了大國協調與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3.思考·情境問題下圖是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秩序的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漫畫的主旨。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美蘇對峙,瓜分世界。主題一維護正義——第二次世界大戰視角第二次世界大戰材料德國橡子某雜志插畫,1933年9月廣島上空形成的蘑菇云1945年8月6日解讀第一幅圖片描繪的是德國希特勒擴軍備戰炮彈、納粹標志、防毒面具等,第二幅圖片描繪的是廣島的蘑菇云。思考觀察兩幅圖片,提取關聯信息,自擬一個題目,并結合20世紀相關史實,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題目:反對戰爭,珍惜和平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1936年,日本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政權,建立了法西斯專政;1936年,德意結成軸心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939年9月,德軍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信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投擲下兩顆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場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余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和平來之不易,悲劇不能重演。世界各國要反思戰爭,珍惜和平,要加強友好合作,團結互助,遏制霸權主義,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深化拓展歷史解釋——英法的綏靖政策從國家力量角度看英、法的經濟地位和軍事地位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29年經濟大危機而受到極大削弱,不敢同德、意、日法西斯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從目的角度看英法是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利益滿足自己既得利益,如禍水東引,把矛頭指向蘇聯從客觀環境看和平主義思潮在當時占據主導地位,法西斯利用西方國家與蘇聯的矛盾打出“反共產國際”的旗號,欺騙了英、法等國從結果角度看德國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勵,助長了希特勒發動戰爭的野心,增強了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主題二大國色彩——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視角雅爾塔體系材料雅爾塔會議結束前后,產生了許多以此為題材的漫畫作品,以下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兩幅漫畫。《碎片的麻煩》(1945年2月7日)注: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站在鋪有歐洲地圖的桌前,就德國東部與波蘭等東歐地區的版圖正在進行一場拼圖游戲。《今天感覺好些了嗎?》(1945年2月21日)注: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正在探視病床上頭纏繃帶、受了傷的地球,對“生病”的地球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解讀對漫畫的解讀主要從漫畫內容方面入手,了解其創作背景、所描述的歷史現象以及所帶來的影響。思考結合所學知識,對漫畫所反映的歷史現象進行解讀。(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題:雅爾塔會議前后主要國家重建戰后秩序的努力解讀: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最后階段和反法西斯同盟國軍事行動的發展,結束戰爭和安排戰后國際秩序而產生的一系列政治問題需要迅速解決,特別是應該制定盟軍在反希特勒德國戰爭最后階段的協同一致的軍事行動計劃,處置戰敗的德意志帝國的基本原則,對日作戰,實現戰后國際安全問題的基本原則,客觀上愈加迫切地需要三大盟國舉行新的最高級會晤,也體現了這一時期主要國家對戰后秩序重建的努力。深化拓展家國情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啟示(1)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大戰的悲劇絕不能重演。(2)人民是戰勝法西斯的決定性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3)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相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的挑戰。(4)國與國之間應和平共處。(5)人類的命運休戚相關,要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2023·全國乙卷,34)20世紀30年代,美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法西斯組織。他們采用恐怖手段破壞工人集會,殺害共產黨員、工會活動分子、黑人和猶太人。到1938年底,美國類似的組織至少有800多個。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美國()A.經濟困境沖擊社會秩序B.開始推行自由放任主義C.國家干預經濟成效甚微D.擴軍備戰引發統治危機答案A1.學習情境——以羅斯福新政為切入點,考查美國內部權力調整(2022·河北卷,14)羅斯福新政初期,為了能夠盡快恢復經濟發展,美國企業家和國會議員對羅斯福實施的大量政策,如勞工立法,并沒有加以阻撓,甚至還表現出某種支持。這表明,當時美國()A.國家干預使經濟得以恢復B.分權制衡原則發生改變C.現實需要總統權力的擴大D.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答案C解析國會議員的目的是“能夠盡快恢復經濟發展”,體現了解決經濟危機的需要推動了總統權力的擴大,故選C項;材料沒有涉及國家干預經濟的措施,也沒有涉及羅斯福新政的影響,排除A項;羅斯福新政初期,總統權力的擴大是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內部權力調整,并沒有在根本上改變分權制衡的原則,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排除D項。2.史料實證——以英國士兵行動為切入點,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2022·天津卷,12)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官方稱,正在進行的是一場保衛民主的戰爭。據此,有些駐扎在開羅的英國士兵于1943年底召開了“普通士兵的模擬議會”,要求將煤炭、鋼鐵和銀行收歸國有,給予印度獨立地位等。普通士兵的行動可以用來說明()A.英國空前尖銳的階級矛盾B.世界大戰導致的政治革命C.政府宣傳引發的社會對立D.正義戰爭喚醒的進步意識答案D解析由于英國官方宣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保衛民主的戰爭,才出現了英國士兵模擬議會的行動,這反映了英國士兵對參與民主決策的愿望,所以普通士兵的行動可以用來說明正義戰爭喚醒的進步意識,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英國的階級矛盾,排除A項;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判斷埃及此時是否進行了政治革命,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社會對立問題,排除C項。3.時空觀念——以柱狀圖形式考查二戰對美國的影響(2021·湖北卷,14)下圖為二戰期間五國軍火生產情況,其中的變化反映出()1940-1944年五國軍火產值(單位:10億美元)A.美國軍事優勢逐步確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終建立C.冷戰對峙態勢初步形成D.多極化世界格局已出現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1940—1944年五國軍火產值”可知,1942年后,美國軍火產值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即美國軍事優勢逐步確立,故選A項;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冷戰的開始,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多極化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排除D項。1.[學習情境·新認知](2023·泉州五模)1939年1月,英國政治漫畫家大衛·洛在倫敦《標準晚報》上發表漫畫(見下圖)。此漫畫意在()A.抨擊德國對外侵略的囂張氣焰B.揭露英意勾結瓜分埃塞俄比亞C.批判英國政府推行的綏靖政策D.說明英德兩國矛盾沖突的歷史答案C解析據材料“張伯倫”“希特勒”等并結合所學可知,漫畫批判的是1938年簽訂《慕尼黑協定》的陰謀,將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國,英國首相張伯倫吹噓會帶來“我們時代的和平”,英國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故選C項;通過漫畫信息,無法得出這期間德國對外侵略的囂張氣焰,排除A項;《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國,排除B項;漫畫反映的是英德之間“和平相處”,而不是矛盾沖突,排除D項。2.[史料文本·新結論](2023·錦州一模)1941年7月1日,斯大林在致丘吉爾的電報中,提出要英國在法國北部開辟反希特勒的新戰場,丘吉爾在回信中拒絕了;1942年7月,英美暫時擱置登陸西歐的計劃,第二戰場開辟計劃第二次被延遲;1943年5月“三叉戟”會議上和8月魁北克會議上,英美決定進攻西西里,斯大林為第二戰場的再次延遲而憤怒。第二戰場開辟延遲的主要原因是()A.美英的戰略重點集中在太平洋地區B.美英希望蘇德兩敗俱傷以坐收漁翁之利C.美英與蘇聯意識形態導致合作受阻D.德日法西斯在西歐的兵力具有相當優勢答案B解析據所學可知,蘇聯是英國強大的政治宿敵,且蘇聯在戰爭中顯示出強大的力量令英國擔憂,英國認為蘇聯有可能成為戰后英國左右歐洲大陸的最大障礙,因此英國希望蘇德相互廝殺,兩敗俱傷,從而保存自己實力,以獲取戰后有利國際地位,故選B項;英國的戰略重點在歐洲地區,排除A項;出于戰勝法西斯的共同利益,三國最終達成共識,并付諸實施,并沒有使合作受阻,排除C項;日本法西斯的兵力主要在亞洲中國戰場,因此具有相當優勢的說法太過絕對,排除D項。3.[信息挖掘·新對比](2023·常德一模)據下表可知()1937—1938年農業國與工業國間的關稅農業國對工業國的關稅工業國對農業國的關稅國家19371938國家19371938匈牙利31.8%42.6%德國27%82.5%保加利亞75%90%法國19.1%53%西班牙62.7%75.5%意大利24%66%羅馬尼亞48.5%55%捷克斯洛伐克36.3%84%A.各國需要合作應對共同挑戰B.關稅大戰使世界走向戰爭C.歐洲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集團D.國際經濟組織的作用有限答案A解析據材料“1937—1938年農業國與工業國間的關稅”并結合表格信息可知農業國對工業國的關稅在提高,同時工業國對農業國的關稅也在提高,在經濟危機情況下,這種趨勢只會加劇國際局勢的動蕩,所以各國之間需要合作來共同應對經濟危機,故選A項;關稅大戰不一定引發戰爭,說法錯誤,排除B項;通過材料內容無法得出歐洲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集團,排除C項;協調關稅的國際經濟組織關貿總協定在二戰后成立,而這一時期,協調關稅的國際經濟組織還未成立,排除D項。4.[學術情境·新觀點](2023·武漢四月調研)1941年上半年,蘇軍總參謀部一直關注西歐抗寒物資銷量和價格波動,并分析德軍使用的煤油燈、打火機之類物品的燃料中是否加入抗凍材料。經過持續半年的觀察,蘇聯得出結論:德國沒有做好開戰準備。蘇聯的判斷()A.延續了新經濟政策的做法B.體現了蘇聯模式的歷史作用C.吸取了綏靖政策慘痛教訓D.低估了科學技術的深遠影響答案D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蘇聯對德國使用的燃料是否加入抗凍材料進行了持續半年的觀察,最終得出了錯誤的結論,顯然低估了德國重工業的發展,也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對德國的影響,故選D項;1941年,蘇聯實行的是蘇聯模式,不是新經濟政策,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蘇聯在戰前低估了德國,沒有體現蘇聯模式的歷史作用,排除B項;蘇聯對德國的低估,顯然是沒有很好吸取綏靖政策的教訓,排除C項。中國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弱國,尤其是在反法西斯戰爭國家遭受重挫之時,敢于獨自同強大的日本法西斯抗爭達十四年之久,可以說是二戰史上的一個奇跡。更重要的是,中國抗日戰場的開辟和持久抗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部戰爭時期和全面爆發時期,對遭受侵略的各國給予了寶貴的支持,有利于這些國家重組力量,渡過難關,扭轉戰局,從戰略防御轉換到戰略反攻。——胡德坤《中國抗戰推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勝利的歷史進程》[材料解讀]材料從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貢獻的角度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命題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東方主戰場。課時精練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2023·日照三模)法西斯主義吸引了眾多知識分子的支持。法國小說家拉羅舍爾(1893-1945)對民族與文化的衰老念茲在茲,認為法西斯主義是“靈魂的革命”;意大利哲學家秦梯利(1875-1944)夸耀法西斯主義殘暴是“恢復民族的健康”;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1889-1976)認為“德國人民肩負著命運賦予的實現文化重興的特殊使命”。據此可知,法西斯主義()A.導致了思想領域的混亂B.欺騙了眾多的精英階層C.與歐洲傳統文化相結合D.異化了近代的民族主義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法西斯主義吸引了眾多知識分子的支持,其中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文人鼓吹法西斯主義、宣揚極端民族主義思想,說明法西斯主義是極端民族主義思想,宣揚民族優劣論,主張對內獨裁、對外侵略擴張,法西斯主義異化了近代的民族主義,故選D項;材料未說明法西斯主義導致了思想領域的混亂,排除A項;材料反映法西斯主義吸引了眾多知識分子的支持,但眾多知識分子不等于眾多的精英階層,排除B項;法西斯主義與歐洲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材料中無法找到依據,說法錯誤,排除C項。2.(2023·黃山二模)如圖是英國某漫畫家創作的漫畫《麻煩您借給我一根火柴,可以嗎?》序號解碼①時間是1938年2月25日②英國報紙《標準晚報》③坐在椅子上的人是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他上衣底部的英文是DEMOCRACY,意為民主④穿軍裝站立著的體形碩大的代表法西斯德意等政權的人,上衣底部英文DICTATOR-SHIP,意為獨裁據此可知()A.英國以外交手段避免戰爭B.英國對德意實行綏靖政策C.法西斯亞歐策源地已形成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瓦解答案B解析據材料“1938年2月25日”可知,這是二戰前的歐洲局勢,據漫畫“麻煩您借給我一根火柴,可以嗎”可知,獨裁的德國向民主英國借火柴,而英國坐的椅子下,有一顆炸彈,意味著一旦借了這根火柴必然會引火燒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在抨擊當時英國對德國實行的綏靖政策,故選B項;據漫畫中英國坐的椅子下有一顆炸彈,意味著當下英國的外交會導致英國陷入戰爭中,而非避免戰爭,排除A項;材料內容無法反映亞洲局勢,排除C項;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1936年已經瓦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3.(2023·天津十二區縣一模)1933-1935年,蘇聯同美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建立外交關系,這是繼1924年以后同資本主義國家建交的新高潮。1935年5月,蘇聯還與法國、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互助條約,規定“遇有危險時應彼此磋商……相互援助”。蘇聯采取這些舉措旨在()A.促使英法改變綏靖政策B.防范法西斯維護國家安全C.加快國內的工業化建設D.與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33年到1935年蘇聯同多個資本主義國家建交,并表明有危險相互援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3年日本法西斯已經開始侵略中國,歐洲法西斯勢力的戰爭策源地也在逐步形成,世界局勢趨向不穩定,由此蘇聯才會和多個資本主義國家聯合,故選B項。4.(2023·武漢高三模擬)1939年初,法國主張聯合蘇聯遏制德國,英國首相張伯倫說:“我還懷疑它(蘇聯)的動機,我認為這些動機與我們的自由概念沒有多少共同之處,并且它只關心把別人弄得不和。”由此可見,英國拒絕聯合蘇聯()A.是為了反抗法西斯的侵略B.出于冷戰對抗的現實C.體現了與法國爭霸的企圖D.出于意識形態的沖突答案D解析1939年二戰即將爆發,納粹德國的威脅越來越大,但是英國卻以可能威脅自由的理由拒絕聯合蘇聯,這是由于英國資本主義與蘇聯社會主義之間的意識形態的沖突,故選D項;材料中法國主張聯合蘇聯遏制德國,但是英國最終拒絕,并不是為了反抗法西斯的侵略,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冷戰發生于1947—1991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前英法結成同盟,共同對抗納粹德國的威脅,并沒有爭霸的必要,排除C項。5.(2023·濟南高三模擬)一戰結束后,丘吉爾極其敵視蘇聯,認為英國應該扼殺布爾什維克主義,共產黨人都是殘暴野蠻的人。蘇德戰爭爆發后,丘吉爾聲明:“俄國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我們要給俄國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二戰結束后,1946年丘吉爾在美國富爾敦演講中又公開把矛頭指向蘇聯,聲稱蘇聯的存在威脅了整個歐洲。這表明他()A.一貫仇視社會主義和蘇聯B.以維護英國利益為出發點C.是一位善于投機的政治家D.用意識形態標準區分敵我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一戰后蘇俄通過十月革命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所以遭到了丘吉爾的敵視和封鎖,蘇德戰爭后,蘇聯是對抗德國法西斯的主要力量,給予蘇聯必要援助就是在減輕自身的壓力,二戰后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尖銳對立,導致英國不斷渲染對蘇的敵對情緒,所以不同時期英國的對蘇政策實際上反映了英國國家利益的需要,故選B項。6.(2023·長春二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白宮于翌年元旦就向中國駐美大使胡適說:“可告知蔣先生,我們歡迎中國為‘四強’之一。”當時中國依舊山河破碎,大半國土為日本人所占領。突然而成“四強”,即令胡適亦不大相信,他在當日的日記中記述此事,特意在“四強”上加了引號。美國此舉()A.是中國英勇抗戰的必然結果B.有利于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C.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推動D.是美國積極參與二戰的表現答案B解析1942年在中國依然山河破碎、大半國土被日本人占領的情況下,美國把中國稱作“四強”之一,是對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重要成員的一種肯定,這有利于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故選B項;中國一直英勇抗戰,但這并不是中國成為“四強”之一的原因,而是中國的抗戰對美國減輕在太平洋戰場的壓力極為重要,排除A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時間是在1942年元旦,排除C項;美國歡迎中國成為“四強”之一是美國在日軍偷襲珍珠港的背景下,為減少太平洋戰場的壓力所作出的選擇,而不是美國積極參與二戰的表現,排除D項。7.如圖所示為二戰時期美國政府關于戰爭海報發布的數量(單位:份),對其解讀合理的是()A.美國參戰初期忽視了海報動員作用B.二戰中后期美國民眾的心態趨于緊張C.戰事變化直接影響了海報宣傳力度D.二戰后期美國戰爭動員能力嚴重不足答案C解析從材料看,1941年,美國政府明顯沒有重視海報向公眾傳遞戰時信息的功能;1942年和1943年是美國參戰初期,政府投入了相當多的精力用于戰時動員;1944年和1945年,由于戰況已逐漸樂觀,政府也減少了使用海報的頻率,由此可見,海報數量隨著戰事變化呈現明顯變化,故選C項:1942年和1943年是美國參戰初期,A項表述與材料矛盾,故排除;二戰中后期,政府減少了使用海報的頻率,反映了美國人心態趨于平和,故排除B項;D項表述與史實不符,故排除。8.“這一宣言的頒布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基本形成,以堅定的語氣宣布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對法西斯‘三國軸心’作戰的方式和手段,這就是‘使用不論是軍事或經濟的全部資源’直到‘完全戰勝’敵人。”這一宣言()A.是綏靖政策的運用B.發布于德國法西斯入侵蘇聯之際C.簽字國總數為26個D.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答案C解析據材料“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基本形成”“對法西斯‘三國軸心’作戰”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宣言是《聯合國家宣言》,由美、英、蘇、中為首的26個國家共同簽字,故選C項;“綏靖政策”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A項;德國法西斯入侵蘇聯是在1941年6月,而《聯合國家宣言》簽署于1942年1月,排除B項;“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的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排除D項。9.(2023·青島一模)如圖為二戰時期美國的宣傳海報,圖中上方文字為“WhenyourideALONEyouridewithHitler!”(單獨駕車無異于與希特勒為伴)。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戰爭導致了美國自然環境急劇惡化B.美國為保障戰略物資進行社會動員C.美國汽車制造業發展亟須石油能源D.美國欲結束中立組建反法西斯同盟答案B解析據所學可知,材料中提倡不要單獨駕車的背景是美國為保障橡膠、汽油等戰略物資供應進行的社會運動,“單獨駕車無異于與希特勒為伴”正是為了節約輪胎和汽油的使用,倡導減少出行,減輕戰略物資消耗的體現,故選B項;材料中減少駕車出行是為了保障戰略物資,并非因為戰爭影響了環境,排除A項;亟須石油能源是戰爭需要,并非汽車制造業的發展,排除C項;材料顯示此時美國已經參戰,并非想要結束中立狀態,排除D項。10.(2023·濱州二模)二戰中,通過偷聽人們“無心之語”竊取情報的間諜活動頻頻發生。為此,蘇聯在1941年創作了海報《閉上你的嘴!》(如圖)。海報中母親的兒子在前線戰斗,她目光凝視,神情嚴肅,手指抵唇,警告人們:不要多說話。該海報的設計深意是()A.規范國內輿論秩序B.激勵群眾積極參戰C.通過母愛鼓舞前線斗志D.號召人民共擔衛國責任答案D解析通過材料可知,該海報的意圖是即使身處后方的民眾,也有保守國家秘密的責任,故選D項;該海報的意圖是讓民眾注意不要討論軍事機密,被間諜竊聽,與個人觀點、輿論無關,排除A項;該海報的設計意圖是讓后方民眾保守軍事秘密,而非動員民眾參戰和鼓舞前線斗志,排除B、C項。11.(2023·重慶三模)面對軸心國集團的軍事威脅和侵略擴張,1941年2月美英兩國舉行秘密會議確定了“先歐后亞”的戰略方針。當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仍堅持這一戰略,并未因遭到日本的攻擊而轉移其戰略重心。這主要是由于()A.美國與英國的戰略目標完全一致B.中國持久抗戰牽制了大部分的日軍C.日本戰略重心仍在中國敵后戰場D.中國戰場進入相持階段后壓力減輕答案B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仍堅持“先歐后亞”的戰略方針,并未轉移其戰略重心,這是因為中國戰場牽制了大部分的日軍,從而大大減輕了美國等其他反法西斯國家的壓力,故選B項;“完全一致”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美國沒有轉移戰略重心并不是因為日本戰略重心在中國敵后戰場,而是因為中國戰場牽制了大部分日軍,排除C項;中國戰場進入相持階段后壓力并沒有減輕,說法錯誤,排除D項。12.(2023·晉中三模)有學者認為,相比于一戰,二戰持續時間更長、戰爭的殘酷性更強,但二戰的勝利迅速將那個依靠霸權、殖民統治來實現資本無限積累,依靠戰爭和掠奪來穩固資本擴張基礎的“帝國主義時代”淘汰出局了。這一觀點意在說明()A.二戰的破壞性遠高于一戰B.帝國主義時代終結于二戰的勝利C.戰后國際新秩序已經形成D.國際政治觀念演進付出巨大犧牲答案D解析D項顯示出人類的國際秩序觀念在經歷巨大代價以后產生的進步,引導學生形成“文明在艱難中發展”的認識,故選D項。A項非材料主旨,B項“終結于”與材料“淘汰出局”的差別為一個是消失一個是不能成為主流,C項“已經形成”不符合史實,排除A、B、C項。13.(2023·濟南模擬)1955年5月15日,蘇、美、英、法、奧五國外長在維也納簽訂了《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的國家條約》,規定恢復奧地利主權、獨立和1938年1月的邊界;禁止奧地利與德國合并或締結任何同盟。對奧和約的簽訂()A.順應了多極化發展趨勢B.推動了“華約”組織的建立C.緩和了緊張的世界局勢D.奠定了不結盟運動的基礎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對奧和約有助于阻止戰后德國吞并奧地利,且恢復奧地利主權,有助于減緩奧地利國內緊張局勢,在冷戰背景下有助于緩和世界局勢,故選C項;多極化趨勢出現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時間上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華約”組織建立的時間為1955年5月14,早于對奧和約的簽訂,排除B項;不結盟運動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時間上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14.(2023·長春三模)《聯合國憲章》規定:安全理事會關于程序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表決之;對于其他一切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表決之。安理會的投票程序()A.體現了世界政治力量的變化B.延續了國聯的全體一致原則C.維持了冷戰時期的強權政治D.突出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答案A解析《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安理會的表決程序,實行“大國一致”原則,體現了大國的協調與合作,這是由于二戰在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發生明顯變化,傳統以歐洲為中心的秩序瓦解,故A項正確。材料中的“大國一致”原則就是在吸取國際聯盟“全體一致”的教訓后建立的,并非國聯原則的連續,故B項錯誤。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冷戰開始于1947年,且安理會的投票程序并未體現美蘇爭霸相關內容,故C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故D項錯誤。15.(2023·重慶南開中學質量檢測)英國某學者在《地獄之行1914—1949》中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遺留下來的歐洲,歐洲在二戰中險些毀掉自己,它最終存活了下來,但變得迥異于前。導致歐洲“迥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