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2.7近代科學與文化課件九年級歷史下冊_第1頁
2.6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2.7近代科學與文化課件九年級歷史下冊_第2頁
2.6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2.7近代科學與文化課件九年級歷史下冊_第3頁
2.6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2.7近代科學與文化課件九年級歷史下冊_第4頁
2.6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2.7近代科學與文化課件九年級歷史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課程

標準1.初步理解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2.通過了解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

理解科學和文化在近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學習導航

1.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人口增長(1)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2)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①

?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生產,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3)越來越多的②

?走出家庭,成為工業勞動者,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大眾教育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③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勞動力

婦女

大眾教育

城市化(1)工業革命開始后,農村人口不斷流向④

?,城市規模越來越大(2)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的環境開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礎設施建立起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社會問題(1)⑤

?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2)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城市

環境污染

2.

近代科學與文化科學家牛頓英國人,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⑥

?、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頓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⑦

?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1859年出版⑧

,提出⑨

?

?的觀點,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萬有引力定律

物理學

《物種起源》

進化

文學巨匠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著有小說集“⑩

”,《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等是其經典之作。他給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變遷史列夫·托爾斯泰俄國偉大作家,作品《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描繪了俄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場景。他被列寧稱為“?

?”音樂美術大師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代表作?

?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表達出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渴望

?荷蘭畫家,代表作《夜間的咖啡館》《向日葵》。《向日葵》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間喜劇

俄國革命的鏡子

《英雄交響曲》

梵高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和啟示社會變化啟示人口快速增長合理控制人口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大眾教育推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重視科技、發展教育、培養人才城市化的推進注重城市規劃管理,推動城市和諧發展環境污染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綠色發展,保護環境貧富分化加劇縮小貧富差距,保護社會公平正義

1.

圖1人物是

?,他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2.

圖2人物是達爾文,他于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提出

?

?的觀點。牛頓

進化

3.

圖3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他的小說反映了在社會轉型時期

俄國農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狀態,所以,他被列寧稱為“

?

”。4.

圖4是德國天才作曲家貝多芬。代表作

?標志著

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俄國革命

的鏡子

《英雄交響曲》

材料人物代表作品作品簡介巴爾扎克(1799—1850)《歐也妮·葛朗臺》首版時間:1833年是一幅法國19世紀前半期的色彩繽紛的社會風俗畫;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金錢對人的思想靈魂的腐蝕和摧殘貝多芬(1770—1827)《英雄交響曲》首演時間:1805年氣勢磅礴,表達出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渴望——摘編自王立新《歐洲近代文學藝術史論》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和經濟方面簡析這些作品的時代

背景,并概括文學藝術作品與時代的關系。時代背景:政治上,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經濟上,工業革命的

開展,殖民擴張。關系:時代影響文藝作品風格,文學藝術作品反映時

代發展特征。

【示例】(2023海南)1600年,在法國和蘇格蘭,每6個成年人僅有一

個略微識字,到1800年,蘇格蘭90%以上的成年人識字,法國有三分之

二的成年人識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60%以上的成

年人能夠讀書寫字。這種變化根源于歐洲(

D

)A.識字人口比例擴大B.人口結構的變化C.資產階級革命爆發D.資本主義的發展D【解析】題干材料反映西方國家識字人口比例不斷上升,原因是英

法先后完成資產階級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

大眾教育的發展,D項正確。

基礎訓練?知識點一: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

C

)

1.1900年以后,機器導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對于女人在生

產領域的力量優勢變得無足輕重,“女性與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機器面

前”。這可以說明A.科學研究引領技術突破B.男女平等基本實現C.科技進步引起社會變化D.自然經濟開始解體C【難題1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機器的應用,推動了婦女社會地位的

提高,這說明科技進步引起社會變化,C項正確。(D)

2.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

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1802年,法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

校。這說明工業革命A.促進了人口增長B.加劇城市環境的惡化C.激化了社會矛盾D.推動大眾教育的發展D?知識點二:城市化(

B

)

3.

以下是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例變化。對該圖解讀

正確的是BA.反映了英國人口總數增長B.根源在于工業革命的推動C.反映了英國農村逐漸衰落D.根源在于圈地運動的推動(A)

4.19世紀中葉,巴黎開始建設地下水道系統,重點是將巴黎的

廢水排出,而不是讓其回流到塞納河。隨著地下水道系統的建設,以往

街道上污水橫流的現象越來越少。這反映了當時A.城市治理水平提升B.社會貧富分化加劇C.福利政策大力推行D.大眾教育日漸普及A?知識點三: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劇(

A

)

5.

右側這幅漫畫諷刺的是A.工業化造成了環境污染B.工業化阻礙了城市化進程C.工業化激發了社會矛盾D.工業化導致文化水平下降A(D)

6.

美國的經濟學家亨利·喬治評價有關工業化的相關內容時說

到,在很多情況下,“物質進步不僅不能解脫貧困,實際上它產生貧

困”。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工業化促進城市化B.工業化帶來貧困C.物質進步不可取D.貧富差距拉大D【難題6解析】根據材料“工業化”“物質進步不僅不能解脫貧困,實

際上它產生貧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產生了兩大對立階級—

—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他們是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貧富差距不斷拉

大,D項正確。?知識點四:科學家(

D

)

7.

(2020廣東)開普勒發現行星橢圓運動規律后,天文學家仍

面臨一個問題:行星為什么總是圍繞太陽做規則運動而不脫離其固定軌

道?這一疑問得到解決主要得益于A.蒸汽機的發明B.進化論的問世C.太陽中心說誕生D.萬有引力的發現D(B)

8.

(2023甘肅蘭州)提出“人類是進化來的,不是上帝創造的。”

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

偉大革命的是A.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B.《物種起源》的出版C.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D.人工合成牛胰島素B?知識點五:文學巨匠(

D

)

9.

追光文學巨匠,感知近代文化。如圖所示的主要生平對應

的文學家是A.但丁B.莎士比亞C.列夫·托爾斯泰D.巴爾扎克D(D)

10.

列寧說,作為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要到

來的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托爾斯泰是偉大的。這一評價應該是

基于他的作品A.倡導人文主義學說B.語言優美富有詩意C.體現社會主義思想D.深刻反映社會現實D?知識點六:音樂美術大師(

C

)

11.

一個是戰功赫赫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另一個是

雙耳失聰的德國著名作曲家。一部偉大的作品把這兩個偉大的人物緊緊

地連在一起。這部作品是A.《國際歌》B.《戰爭與和平》C.《英雄交響曲》D.“人間喜劇”C(A)

12.

在《向日葵》這幅畫中,畫家梵高運用有力的筆觸和強烈

的色彩對比,表達了他AA.對美好生活的向往B.對封建社會的批判C.對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熱情歌頌D.對“民主”和“自由”的追求能力提升(

B

)

13.

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在他的《人口原理》一書中提

出:人口增長快于生產增長,這是一種“自然規律”;人口增長到生活資

料僅能維持人類生存的極限時,社會就會出現饑饉、戰爭和疾病。馬爾

薩斯認為A.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人口迅速增加B.人口增長速度不能快于生產增長速度C.人口的迅速增加違背了“自然規律”D.失業和貧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多過快B(C)

14.

(原創)如圖反映了1500—1900年軍事革命時代的東西方戰爭

能力對比。對此解讀正確的是CA.早期殖民推動西方戰力躍升B.君主制度遏制東方戰力發展C.工業革命拉大東西方戰力差距D.文明優劣決定戰力發展水平(B)

15.

如果沒有牛頓力學和那時其他科學家創立的科學理論,就

不可能發生18世紀的產業革命;如果沒有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和麥克

斯韋的電磁理論,電氣化時代在19世紀就不可能出現。這說明A.科技發展必然會引起社會進步B.科學理論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C.科技發展具有階段性且無止境D.沒有工業革命就沒有人類的進步B(B)

16.

恩格斯認為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

歷史”;列寧稱列夫·托爾斯泰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由此可見,兩位作家

的作品都A.抨擊了沙皇封建專制統治B.屬于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C.找到人類解放的正確途徑D.促使文學體例更加完善B17.

(2022廣東)16—17世紀,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改變了人類社會

的面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近代自然科學在歐洲興起的一個原因在于文藝復興時期人

文主義的學術成就……地理大發現和海外地區的開辟也促進了科學的發

展,新的植物、新的動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們和新的人類社會相繼

被發現,所有這些都向傳統的思想和設想提出了挑戰。——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學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人物哥白尼(1473—1543)哈維(1578—1657)牛頓(1643—1727)主要成就

“日心說”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主要影響沖擊了歐洲宗教固守的“地心說”,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徹底否定教會推崇的“生命靈氣”的說法,宣告生命科學新紀元的到來牛頓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了一大步材料三

一種全新的自然觀的先驅者們在17世紀試圖用種種手段來

確證其結論的有效性……17世紀的自然認識仿佛充當著一個實驗室,本

著一種方法上的不信任精神,查明如何檢驗具體的真理主張(無論是自己

提出的還是他人提出的)。——H.弗洛里斯·科恩《世界的重新創造》(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自然科學在歐洲興起的主

要因素。(4分)人文主義的學術成就;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開辟;資本主義的發展

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等。(任答2點即可,4分)(2)根據材料二,說明表中三人被視為近代自然科學代表人物的理

由;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史實,簡述科學技術在生產領域引發的重大變

化。(6分)理由:表中三人的自然科學成就沖擊了宗教神學的束縛,加深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2分)重大變化: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力是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力是內燃機,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并被迅速應用于生產生活,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4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近代自然科學倡導的是什

么精神。(4分)創新精神,求知精神等。(4分)課后強化夯實基礎1.

如圖所示為德國適齡兒童入學率的變化情況。這說明德國

(

D

)A.發展高等教育B.實行免費教育C.普及職業教育D.推廣大眾教育D2.

(原創)如表為1761—1851年英國糧食凈進口指數變化統計表。這

一變化說明英國(

D

)時間1761年1781年1791年1801年1831年1851年糧食凈進口指數-40251216A.農業不斷衰退B.城市人口比重提升C.糧食遭遇傾銷D.經濟結構發生變動D3.

如圖反映了工業革命后(

C

)A.生產力水平提高B.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城市化進程加快D.婦女社會地位提高C4.

(歷史解釋)19世紀末的英國工人:“地下室的潮濕程度根本不宜

給人居住……有許多工人家庭在這種墻上滴水的地下室住上一段時期后

就與世長辭了,而資產階級卻可以住在富麗堂皇的居室里錦衣玉食。”這

反映了(

B

)A.工人運動的興起B.社會階層的分化C.殖民體系的形成D.世界貿易的繁榮B5.

(時空觀念)1853年,狄更斯描述倫敦“煙霧從煙囪管帽降下,形

成黑色的毛毛雨,中間帶著煤灰煙塵,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讓人覺

得太陽已經死去”。這反映了(

B

)A.城市化帶來的人口膨脹B.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C.重工業已占據主導地位D.城市化激化了階級矛盾B6.1859年《物種起源》出版,它全面闡述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學

說,成為一部可以和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相媲美的偉大著

作。這兩部著作都(

D

)A.推動了近代科學的誕生B.揭示了社會發展的真相C.促進了啟蒙運動的興起D.實現了人類認識的飛躍D7.1829—1848年間,他以驚人的速度寫出了總稱為“人間喜劇”的

97部作品,有人評價“人間喜劇”是“用故事寫成的現實主義編年史”。這

說明“人間喜劇”(

B

)A.描繪了十八世紀歐洲社會變革B.是研究法國歷史的重要資料C.在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中創作D.是歐洲喜劇文學的集大成者B8.

法國革命和美國革命改變了社會的等級秩序,貝多芬真切地感

受到,自由將照亮一切。他將其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創造出了《英雄

交響曲》。這表明(

A

)A.藝術創作源于社會現實B.社會思潮復雜催生小說C.人文思想沖擊社會觀念D.工業革命引發社會問題A能力提升9.19世紀末期,美國《時尚》服裝雜志向女性推薦寬松的燈籠褲

(如圖),這種褲子不同于舊式的鯨骨式緊身胸衣、束腹裝以及裙裝。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