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907-1368年)概述一、分期二、宋元大勢三、宋元時期研究狀況第一章五代十國第二章北宋的統治及其與遼、夏的對峙第三章南宋與金的對峙階段第四章統一前后的元清明上河圖目錄第八編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一、分期1、五代十國907-960年2、北宋與遼夏對峙階段960-1127年3、南宋與金的對峙階段1127-1279年4、統一前后的元1279-1368年《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汴河風光,把宋都東京的無邊春色表露無遺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二、宋元大勢1、宋元時期中國與世界:政治上、經濟上的比較2、宋元時期歷史的特點:
各民族聯系進一步加強和經濟重心南移,政治上皇權進一步加強(1) 關于分合問題(2) 民族大遷徙(3) 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南方經濟的大發展“承平侵久,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并冒偽,習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則公私之債交爭互奪,谷為離場,帛為下及,已非己有”
1159年南方人口1684萬約1190年達2850萬(4) 高度強化的中央集權(5) 文化思想上的變化先秦兩漢諸子之學
——魏晉南北朝隋唐玄學與佛學
——宋元明時代的理學太上老君宋代石雕像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三、宋元時期研究狀況1、研究概況2、史著、史料3、幾位學者及著作:
金面具(公主)遼開泰七年(公元一O一八年)一九八六年奈曼旗青龍山鎮遼陳國公主墓出土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2、史著、史料(1)正史:新舊五代史、宋遼金史、元史、新元史(2)編年史: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3)王溥《五代會要》、徐松《宋會要輯稿》《元典章》《元朝秘史》《宋元學案》刺桐(泉州)今貌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3、幾位學者及著作鄧廣銘:《中國史綱要》中冊(翦伯贊主編)
《王安石》《岳飛傳》、《辛棄疾傳》等漆俠:《王安石變法》《宋代經濟史》陳述:《契丹社會經濟史稿》
主編《遼金史論文集》《金史拾補五種》翁獨健:《蒙古族簡史》邵循正:《邵循正論文集》韓儒林:《元朝史》宋代雜劇人物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一章五代十國(907-960年)一、概況二、契丹的興起三、周世宗改革四、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花間集》《韓熙載夜宴圖》《廣政石經》五代《韓熙載夜宴圖》顯示南唐大官在邸宅中豪華夜宴的情景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一、概況1、特點:一個紛擾割裂的時期、粗暴的軍閥政權“今世天子,兵馬強壯者當為之耳,寧有種耶!”安重榮2、五代更替3、十國興亡4、評價馮道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2、五代更替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3、十國興亡成都西郊發現的前蜀王建的墳墓永陵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馮道歷仕五代時期的4朝10君,自稱長樂老人,著《長樂老自序》,敘述自己在各朝所得的勛階官爵以為榮耀。《舊五代史》批評他“事四朝,相六帝,何得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于再三者哉!”
趙翼:
“實能以救濟為心,公正處事,非貌為長厚者”,
“德望為遐邇所傾服,固亦有由。至于歷事數姓,有玷臣節,則五代之仕宦者,皆習以為固然,無足怪”
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二、契丹的興起五代《卓歇圖》,描寫契丹貴族飲宴的情景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三、周世宗改革恢復農業生產,恢復經濟興修水利打擊寺院經濟“佛以利人為本頭顱眼施舍何況銅像”整頓軍紀、整頓禁軍統一大業五代后周周元通寶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二章北宋的統治及其與遼、夏的對峙(960-1127)第一節北宋的統一與中央集權的加強第二節北宋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三節北宋與遼、西夏的關系第四節王安石變法米芾行書苕溪詩卷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一節北宋的統一與中央集權的加強一、宋的建立與統一1、陳橋兵變2、宋的統一二、中央集權的加強1、政權2、財權3、軍權4、后果開封市東北封丘縣陳橋鎮陳橋驛站內的影壁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太祖既得天下……召普問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蒼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建長久之計,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來,戰斗不息,國家不安者,其故非他,節真太重,君弱臣強而已矣。今所以治之,無他奇巧也,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涑水紀聞》卷一黃袍加身的宋太祖趙匡胤畫像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1、政權(1)中央建立二府三司體制,分割相權:-
參知政事、樞密院、三司使(2)文人知州地方——路、州府軍監、縣(3)名實相分
官、職、差遣、散官、爵、勛、宮觀、賜
-
“其官人受授之別,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
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判尚書都省事兼提舉萬壽觀公事上護軍河內郡開國侯食邑1300戶賜紫金魚袋
“宋……待士大夫可謂厚矣。唯其絡賜優裕,故入仕者不復以身家為慮,各自勉其治行。”
-
——《廿二史札記·宋制祿之厚》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2、財權中央:三司使——鹽鐵、度支、戶部地方:轉運使
“太祖即位,患方鎮猶喜故常,取于民無節,而意多跋扈。一日,召便殿,賜飲款曲,因問諸方鎮:‘爾在本鎮除奉公上之外,歲得自用,為錢幾何?’方鎮具陳之。上喻之曰:‘我以錢代租稅之入,以助爾私,爾輩歸朝,日與朕宴樂如何?’方鎮再拜,即詔給侯伯公使錢,雖在京亦聽半給。州縣租賦悉歸公上,民無苛斂之患。”《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京城開封的書坊圖片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3、軍權(1)杯酒釋兵權(2)整頓禁軍: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3)樞密院杯酒釋兵權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4、后果(1)糾正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弊端,加強統一,對于穩定社會和發展生產力是有積極意義的;(2)統得太死,使北宋成了一個積貧積弱時代,冗兵、冗官、冗費成為這一時期主要弊端。宋代鐵兵器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二節北宋社會經濟的發展一、農業二、手工業三、商業與城市北宋的東京城的布局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一、農業1、土地問題與土地的開墾:圩田、淤田、涂田、沙田
(參考《文獻通考·田賦考》)2、水利興修3、農作物品種及良種4、經濟作物商品化宋《農耕圖》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二、手工業1、瓷器制作:北宋五大名窯——定窯、鈞窯、汝窯、官窯、哥窯蘇軾《試院煎茶》:“定州花瓷琢紅玉”2、造船業、造紙業等“溫州作蠲紙,潔白堅滑,大略類高麗紙。東南出紙處最多,此當為第一焉。然所產少,至和以來方入貢。吳越錢氏時,供此紙者蠲其賦役,故號蠲云。”——程棨《三柳軒雜識》3、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地圖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火箭泥版活字懸法指南針中國科普博覽——印刷博物館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試院煎茶】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従活火發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耀州窯鳳頭壺定窯刻花大碗汝窯碗哥窯海棠式花盆鈞窯玫瑰紫釉尊官窯貫耳瓶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三、商業與城市1、交子2、城鎮發展《從〈清明上河圖〉和〈東京夢華錄〉看北宋汴京的城市經濟》
《北宋東京城市結構特點論略》3、文化夜市:酒樓茶坊音樂演唱-
瓦肆勾欄雜劇技藝表演-
夜游天街觀隊舞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筑-太原晉祠圣母殿(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南宋關子票面文版拓件圖片最早出現的紙幣——交子印樣圖片《會子》圖片(南宋印紙幣版)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宋代還出現了商標廣告印刷。北宋時的“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廣告銅版流傳至今。該商標廣告版內容包括了作坊名稱,標志及廣告文字。其標志圖案為“白兔捧針”,廣告文字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客轉與販,別有加饒,請記白”。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三節北宋與遼、西夏的關系一、有關研究資料二、北宋與遼的和戰及遼的政治經濟三、黨項族建立政權及北宋與西夏的和戰1、西夏政權的建立(1038——1227)2、西夏與宋之間的和戰: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戰役地圖西夏王陵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一、有關研究資料1、遼史:張正明《契丹史略》中華書局1979年蔡美彪等著《中國通史》第六卷《遼史》蔡美彪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遼夏金元卷)論文集有陳述主編《遼金史論文集》2、西夏史吳廣成《西夏書事》張鑒《西夏紀事本末》戴錫章《西夏紀》吳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馮蒸《西夏文獻目錄》韓蔭晟《黨項西夏史料匯編》蔡美彪《中國通史》第六冊西夏史鐘侃《西夏簡史》遼墓壁畫契丹人引馬圖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二、北宋與遼的和戰及遼的政治經濟1、高梁河之役(979年)2、雍熙北伐(986年)常征《楊家將史事考》3、澶淵之盟——宋遼關系轉折點(1004年)
“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584、遼的政治經濟文化描寫楊業一家抗遼事跡的《楊家將》劇情畫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4、遼的政治經濟文化(1)五京與捺缽:(2)南北面官制,頭下軍州制
“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遼史·百官志序》(3)經濟與文化(4)遼朝的歷史作用:對內蒙和東北的開發;對北鄰各族的積極影響;溝通東西方聯系;在分裂中創造了統一的局部條件遼上京城遺址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四節王安石變法鄧廣銘《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一、背景二、慶歷新政——王安石改革前奏三、王安石變法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一、背景1、民族矛盾2、社會矛盾(1)皇室爭權——帝位之爭(2)“積貧積弱”:北宋官僚
積貧:民貧:戶等與賦役國窮:冗官、冗兵
、冗費積弱:農民起義“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強如一火”北宋與遼、西夏的和戰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土地集中與賦役不均:“富室連我阡陌,為國守財爾。緩急盜賊竊發,邊境擾動,兼并之財樂于輸納,皆我之物。”
——《揮塵錄余話》
“宋代戶等示意表”戶類戶等戶名別稱生產關系主戶一等(三頃以上)上戶(形勢戶、力大戶)官戶吏戶70%土地(不納稅)二等(一至三頃)三等(同上)四等(自耕農四、五十貫)下戶(平戶)民戶30%土地(納稅)社會生產者五等(半自耕農)客戶佃農牛客小客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北宋時期禁軍人數的激增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三、王安石變法1、王安石其人。《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即《萬言書》)“老鳳池邊蹲不去,餓鳥臺上噤無聲”2、變法進程3、變法措施
——富國強兵4、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宋神宗像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3、變法措施
——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蔡京……蠹國害民,幾危宗社,人所切齒,而論其罪者,莫知其所本也。蓋蔡京以繼述神宗為名,實挾王安石以圖身利,……今日之禍,實安石有以啟之。”《宋史?楊時傳》卷428“今日之禍,人徒知蔡京、王黼之罪,而未知天下之亂,生于安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十七趙構“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昔漢武帝用東郭咸陽、孔僅之徒為聚斂之臣,剝民取利,海內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財,小人競進,天下騷然,此可為戒。”——朱元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趙翼《廿二史札記》“荊公變祖法,志豈在榮利。蓋本豪杰流,欲創富強治。高可追申商,蘇綽乃其次。”
魯迅雜文《老調子已經唱完》:“宋朝的讀書人講道學,講理學,尊孔子,干篇一律。雖然有幾個革新的人們,如王安石等等,行過新法,但不得大家的贊同,失敗了。從此大家又唱老調子,和社會沒有關系的老調子,一直到宋朝的滅亡。”
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四、關于反變法派與變法派的斗爭………………(361)
五、關于王安石變法的效果及意義………………(364)
六、關于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教訓…………(366)
第十四章鄧廣銘、漆俠先生50年的王安石
變法研究…………………(377)
一、鄧廣銘先生四寫王安石………(377)
二、漆俠先生的王安石變法研究…………………(383)
三、鄧廣銘與漆俠研究王安石及其變法的異同…(3s6)
第十五章1950—1977年的王安石變法研究…………(393)
一、1950—1965年時期的王安石變法研究………(393)
二、蒙文通先生對王安石變法的否定……………(400)
三、批儒評法與“尊崇”王安石……(405)
第十六章20世紀后20年的王安石
及其變法研究(上)……………………(418)
一、《王安石變法簡論》的發表與三種不同評議意見的
形成……………(418)
二、王安石變法諸思想評價………(431)
三、王安石變法的性質及其代表的階級利益……(439)
第十七章20世紀后20年的王安石
及其變法研究(中)………………(446)
一、對青苗法的評價………………(446)
二、對免役法(募役法)的評價……(450)
三、對均輸法、市易法的評價……(455)
四、對保甲法、保馬法的評價……(460)
五、對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的評價…………王安石歷史地位沉浮與南宋以后中國社會歷史變遷(代緒論)
第一編
南宋時期否定王安石變法的由來和發展
引言宋高宗對王安石變法的徹底否定……………(3)
第一章南宋時期新學與理學的消長…………………(6)
一、南宋時期王安石新學衰落的歷史軌跡………(6)
二、南宋時期理學的興起、發展與新學衰落的關系……………(13)
三、南宋時期諸理學家對王安石新學及新法的批判……………(19)
第二章朱熹論王安石………………(32)
一、朱熹對王安石新學的批判……(32)
二、朱熹對王安石變法的評議……(35)
三、朱熹對王安石人品的評價……(42)
第三章南宋浙東學派對王安石變法的批判…………(49)
一、薛季宣、陳傅良對王安石新法的評議………(49)
二、陳亮、葉適不贊成王安石變革祖宗之法……(53)
三、陳亮、葉適對王安石經濟改革措施的批判…(57)
四、浙東學派與熙豐時期反變法派思想比較……(59)
第四章南宋時期主要官私史書對王安石變法的否定……………(65)
一、紹興本《神宗實錄》的重修……(65)
二、《宋朝諸臣奏議》的編撰與反變法派觀點的裒輯……………(69)
三、徐自明《宋宰輔編年錄》對王安石事跡的選錄
(附論《丁未錄》)………………(80)
四、呂中《類編皇朝大事記講義》的反思與批判…(93)
五、南宋時期王安石傳記源流考…………………(99)
第五章李燾筆下的王安石變法………(114)
一、李燾編撰王安石執政時期歷史的主導思想…(114)
二、李燾對三種《神宗實錄》的取舍………………(116)
三、李燾對《王安石日錄》的取舍…………………(127)
四、從《長編》注文看李燾對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態度……………(135)
附論《長編)節本與王安石及其變法…………(149)
一、楊仲良《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149)
二、陳均《九朝編年備要》…………(152)
三、彭百川《太平治跡統類》………(156)
四、不著撰人《宋史全文》…………(159)
第六章宋代筆記小說中的王安石形象………………(166)
一、王安石軼聞、事跡的流布……(167)
二、筆記小說作者對王安石的基本態度…………(173)
三、筆記小說對王安石個人形象的塑造…………(176)
四、小說話本、講史小說中的王安石形象………(187)
第二編
元明清時期對王安石變法的評議
第七章元朝史家筆下的王安石與王安石變法…………(203)
一、馬端臨論王安石變法…………(203)
二、《宋史》對王安石及其變法的蓋棺論定………(208)
附《宋史·王安石傳》………………(212)
附論(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220)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三章南宋與金的對峙階段
1127-1279年第一節女真的興起和北宋的滅亡
第二節南宋(1127——1279年)第三節金在北中國的統治杭州發現南宋臨安府治遺址全景880平方米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一節女真的興起和北宋的滅亡一、有關金史資料二、女真的興起和發展1115年三、金的政治制度四、宋金海上之盟和遼的滅亡1125年五、北宋的滅亡1127年靖康之難。豐收金代磚雕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一、有關金史資料《三朝北盟會編》徐夢莘《中國通史》(第六冊),蔡美彪等,《金史簡編》張博泉《中國軍事通史》第十三卷《南宋金軍事史》《遼金史論》劉浦江《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朱瑞熙等《女真國俗》王可賓《金代的社會生活》宋德金
《遼金簡史》李桂芝《金史研究》(日)三上次男《金朝史研究》(日)外山軍治《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中譯本)金太祖阿骨打陵地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二、女真的興起和發展1、興起:肅慎
白山黑水2、金朝的建立:
歷史研究199806劉浦江“關于金朝開國史的真實性質疑”認為完顏阿骨打于公元1114年起兵以后,可能在1117年或1118年建立了國家,國號是“女真”,年號為天輔,1122年改國號為“大金”。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
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陳惠公使以隼如仲尼之館問之。仲尼曰:“隼之來也遠矣,此肅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于是肅慎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遠也,以示后人,使永監焉。故銘其栝曰,‘肅慎氏之貢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親也,分異姓以遠方之職貢,使無忘服也。故分陳以肅慎氏之貢。君若使有司求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金櫝,如之。
——國語?魯語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
“上曰遼以寶鐵為號,取其堅也。寶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尚白,于是國號大金”
——《金史?太祖紀》
據《金史?地理志》及一些宋人記載,“大金”一名源自女真蜿蜒部世代生息的按出虎水(今黑龍江阿什河)。“猶遼以遼水名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三、金的政治制度1、勃極烈制——行政制度2、謀克猛安制——軍事制度猛安=10謀克=10*300戶“大金得勝”碑金代繪畫中的騎馬男子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五、北宋的滅亡1127年靖康之難《宋史》“跡徽宗失國之由,非若晉惠之愚、孫皓之暴,亦非有曹、馬之篡奪,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斥正士,狎近奸諛。于是蔡京以狷薄巧佞之資,濟其驕奢淫佚之志。溺信虛無,崇飾游觀,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為誕謾,怠棄國政,日行無稽。及童貫用事,又佳兵勤遠,稔禍速亂。……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欲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靖康之變中被俘的徽宗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趙佶芙蓉錦雞圖軸自畫像牡丹詩冊瘦金體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宋史》卷375《鄧肅傳》:“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賞必罰,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則不然,有同時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轉數官,或尚為布衣,輕重上下,只在吏手。賞既不明,誰肯自勸?”
洪邁:北宋“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數十萬,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陳寅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沈括:本朝“器甲鎧胄,極今古之工巧;武備之盛,前世未有其比。”發動攻宋戰爭之初,金朝轄區估計不過100多萬戶,以一戶五口計算,大約僅五六百萬口而已。而宋徽宗時期是宋代人口最多的時期,全國總戶數超過2000萬,總人口突破一億。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二節南宋(1127——1279年)一、南宋的建立與抗金斗爭二、南宋的社會經濟三、兩宋農民起義的特點《題臨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一、南宋的建立與抗金斗爭(一)南宋的建立1、以楚代宋:張邦昌1127年3月—5月“推異姓堪為人主者,從軍前備禮冊命”
2、南宋的建立:建炎應天臨安(二)高宗的南渡1、宋高宗南逃:2、宋金黃天蕩之戰韓世忠3、偽齊政權的建立劉豫(三)抗金斗爭與《紹興和議》(四)隆興和議與嘉定和議路線圖宋詞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歸德——揚州——杭州——江寧——臨安——越州——明州——定海——溫州紹興二年(1132年)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建炎四年正月)丙寅,御舟移次溫州之館頭(今永嘉縣南部、甌江北岸)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31二月,乙亥,御舟至溫州江心寺駐蹕,更名龍翔。——李燾《續資治通鑒》卷第117
“古之有國家而迫于危亡者,不過守與奔而已。今以守則無人,奔則無地,此所以諰々然惟冀閣下之見哀而赦己。故前者連奉書,愿削去舊號,是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而尊無二上,亦何必勞師遠涉而后為快哉!”
——《續資治通鑒》卷第105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宋】吳文英喬木生云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戰艦東風慳借便,夢斷神州故里。旋小筑、吳宮閑地。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此心與、東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滄浪亭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三)抗金斗爭與《紹興和議》1、北方義軍的抵抗:2、岳飛的抗金斗爭和紹興和議(1)岳飛抗金紹興四年、六年、十年“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2)有關岳飛研究的幾個問題:3、宋金紹興和議《八大錘大鬧朱仙鎮》朱仙鎮的年畫以線條粗獷,具有原始風格見稱,岳家軍的故事是年畫常見的主題。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1、北方義軍的抵抗:河南的八字軍王彥河東的紅巾軍河東中條山區的義軍河東呂梁山區和太岳山區的義軍河北慶源五馬山的義軍山東梁山泊的水上義軍等等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2)有關岳飛(1103-1142年)研究的幾個問題:
主要參考資料:鄧廣銘《岳飛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王曾瑜《岳飛新傳》人民出版社1983
龔延明著:《岳飛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岳飛奏草真跡》(中國書店出版社,1999年)
《滿江紅》真偽問題民族英雄問題忠君與愛國的問題誰是殺岳飛的元兇岳飛的北伐抗金河南省湯陰縣岳飛廟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滿江紅》真偽問題1937年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明弘治十一、十二年(1498、1499)間1961年夏承燾的《岳飛<滿江紅>詞考辨》弘治十一年1981年鄧廣銘《再論岳飛的<滿江紅>詞不是偽作》景泰二至三年(1451、1452)間已編入《精忠錄》<文史哲>198201蘇州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民族英雄問題學術界有關民族英雄概念的分歧2002年岳飛是否是民族英雄討論:搜狐、新浪、聯合早報網專家評述岳少保書武侯出師二表拓本岳飛手跡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學術界有關民族英雄概念的分歧凡是在歷史上對某個民族的發展起過積極作用,他就是那個民族的英雄。
李桂海:《如何看待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建立的獨立政權問題》,《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1年第1期。
凡是抵御“外來民族”的侵犯,反抗“外來民族”壓迫的杰出人物,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鄧廣銘、張希清:《略論愛國主義與民族英雄》
-
《人民日報》,1981年12月8日白壽彝:《關于中國民族關系史上的幾個問題》,
-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1年第6期
翦伯贊:《關于處理中國史上的民族關系問題》,
-
《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79年第1—2期
陳梧桐:《論我國歷史上的愛國主義與民族英雄》,
-
《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2年第3期;南宋紹熙年間劉松年《中興四將圖》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當階級矛盾或民族矛盾處于不同地位時,“忠君”的客觀效果是不一樣的。范文瀾《關于中國歷史上的一些問題》忠君不等于愛國。王繼烈:《評岳飛的忠君思想》,《青海社會科學》,1980年第2期。李一氓:《讀〈遼史〉——兼論〈四郎探母〉》,《文藝研究》,1981年第4期愛國熱情不僅僅存在于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斗爭中。在反對國內民族統治者的分裂割據和叛亂恣擾,反抗民族壓迫,維護祖國的集中統一,推進民族融合,也是一種愛國主義情感。黃秉澤:《談談我國古代文學的愛國主義》,《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創刊號忠君與愛國的問題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誰是殺岳飛的元兇
論曰:……飛北伐,軍至汴梁之朱仙鎮,有詔班師,飛自為表答詔,忠義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諸葛孔明之風,而卒死于秦檜之手。蓋飛與檜勢不兩立,使飛得志,則金仇可復,宋恥可雪;檜得志,則飛有死而已。昔劉宋殺檀道濟,道濟下獄,嗔目曰:“自壞汝萬里長城!”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嗚呼冤哉!嗚呼冤哉!——《宋史》卷365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義不全尸"“拂試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依飛何重,后來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憐,風波獄!豈不惜,中原蹙,豈不念,徽欽辱,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體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彼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滿江紅》明·文征明西湖西北棲霞嶺下的岳飛廟(岳墳)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岳飛的北伐抗金岳飛在抗金斗爭中的作用問題紹興十年反攻開封之役歷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問題杭州岳王廟岳飛郾城大捷壁畫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3、宋金紹興和議紹興十一年(1141年)
“臣構言,今來畫疆,合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唐、鄧州割屬上國。自鄧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為界,屬鄧州。其四十里外并西南盡屬光化軍,為弊邑沿邊州城。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自壬戌年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弊邑永有憑焉。”——《金史》卷077(宗弼傳)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四)隆興和議與嘉定和議1、宋金隆興和議:隆興二年(1164年)(1)南宋對金不再稱臣,改稱叔、侄關系;
(2)維持紹興和議規定的疆界;
(3)宋每年給金的“歲貢”改稱“歲幣”,銀絹從二十五萬兩、匹改為二十萬兩、匹;
(4)宋割商州(今陜西商縣)、秦州(今甘肅天水)予金;
(5)金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員。2、宋金嘉定和議:嘉定元年(1208年)
(1)宋金為「伯(金)侄(宋)之國」;
(2)宋輸金歲幣由銀絹二十萬兩、匹改為三十萬兩、匹,并另給金犒軍錢三百萬貫;
(3)金歸還新侵的土地給宋,雙方維持原來的疆界;
(4)宋將韓侂胄等主持伐金之人的首級獻給金。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二、南宋的社會經濟南北方經濟重心的轉移的完成(一)農業的發展(二)手工業的發展(三)商業與城市南宋墓出土的深褐色鑲邊女羅衣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一)農業的發展1、農田的開墾2、水利的興修3、稻、麥的培育4、棉花的種植5、柑橘栽培韓彥直《橘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有關柑橘的專著。楊萬里《圩丁詞十解》:“江東水鄉,堤河兩涯而田其中,謂之圩。農家云,圩者,圍也。內以圍田,外以圍水,蓋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門,每門疏港以溉田,故有豐年而無水患。”
宋《農耕圖》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二)手工業的發展1、兵器制造2、造船業3、制瓷業4、紡織業——棉織業的出現5、印刷和造紙蘭溪出土南宋棉毯泉州南宋古船模型南宋《紡布圖》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三)商業與城市1、海外貿易的空前繁榮2、國內商業都市的繁華(1)臨安(2)建康與成都(3)大批鎮市的興起3、宋金貿易——榷場4、貨幣——東南會子、川引、湖會南宋紙幣泉州海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臨安府
南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國第一大城市
人口的增長:西湖風景區的建設: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10萬余戶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年)26萬余戶,55萬余人南宋末葉超過百萬人陸游:“皇輿久駐武林宮,汴洛當時未易同。樓臺飛舞祥煙外,鼓吹喧呼明月中。”范成大《吳郡志》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曰蘇湖熟,天下足”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三、兩宋農民起義的特點1、次數多、地區廣、與宋王朝相始終2、沒有出現波及全國范圍的起義3、平均思想的出現——綱領口號的發展4、集中于南方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三節金在北中國的統治盧溝橋始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章宗明昌三年(1192)建成。1、女真的封建化2、北方黃河流域經濟的恢復3、東北地區的開發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1、女真的封建化
1、遷猛安、謀克移居中原2、女真族經濟、政治、社會的變化3、遷都燕京1153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1153年金海陵王遷都燕京,更名中都,中都之外,仍有五京。中都大興府=北京 遼南京
上京會寧府=黑龍江阿城 金初都城東京遼陽府=遼寧遼陽 遼東京西京大同府=山西大同 遼西京北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 遼中京南京開封府=河南開封 宋東京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四章統一前后的元
一、蒙古的興起(一)大蒙古國的建立(1206-1259)(二)對外征服戰爭
二、元朝的百年統治
三、元朝的經濟和社會
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蒙古部的祖先是中國境內室韋的一支,室韋與鮮卑、契丹同為東胡之裔。在唐代被稱為“蒙兀室韋”,居住于今額爾古納河流域,有了初步的畜牧業。遼代,韃靼成為北方諸游牧部族的泛稱。此時的蒙古只是韃靼之一部。草原上的部落集團,處于頻繁的混戰中。西遼西夏金乃蠻部克烈部蔑兒乞部蒙古諸部禿麻部塔塔兒部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一)大蒙古國的建立(1206-1259)1、鐵木真與蒙古的統一2、創立國家制度成吉思汗大抵韃人身不甚長,最長不過五尺二三,亦無肥厚。其面橫闊而上下促,有顴骨,眼無上紋,發須絕少,形狀頗丑。韃主忒沒真者,其身魁偉而廣顙長髯,人物雄壯,所以異也。……其人英勇果決,有度量,能容眾,敬天地,重信義。
——趙珙《蒙韃備錄》崛起地圖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二)對外征服戰爭1.向南擴張:夏、金、宋的相繼滅亡2.蒙古的三次西征——極大地改變了歐亞內陸的政治格局,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地圖攻入中歐的蒙古軍西里西亞諸侯亨利二世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1.向南擴張:夏、金、宋的相繼滅亡。滅南宋1279年滅金1234年滅西夏1205、1206、1209、1216年四次侵夏1226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攻夏,
1227年滅西遼1218年收服哈剌魯1209年收服畏兀兒1209年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金朝的滅亡1234年1211年攻占金西京大同,者別先鋒軍直抵中都燕京。1213年,蒙古軍兵分三路攻掠黃河以北的山東、河東、河北各路州縣1215年五月攻占金中都。木華黎經營河北1231年蒙古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北南下攻洛陽;一路向西繞道南宋漢中地由鄧州攻入金國1232正月三峰山之役三月蒙古圍開封十二月金哀宗出逃1233正月哀宗自衛州入歸德蒙古占領開封六月哀宗逃至蔡州十月蒙、宋合圍蔡州1234正月蔡州城破哀宗自殺金亡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南宋的滅亡1279年A、西段四川。宋理宗1236年陜南漢中地區向四川進攻。1258年,蒙哥.1259攻合州釣魚山城蒙哥汗中箭身亡1261年,四川守將劉整投降了蒙古
B、中段,最主要的地方是襄陽。
1236年襄陽一度失守,
1268——1273年抗戰五年。“回回炮”襄陽守將呂文煥、鄂州守將陳鵬飛相繼投降
c東段江淮1276年元軍兵逼臨安府,宋理宗謝后、宋度宗全后帶宋恭帝出降。“南宋三杰”即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1279年帝昺崖山)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
蒙古本來只是12世紀后期漠北草原上諸多部落的一部。1206年,其首領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國。作為蒙古民族的締造者,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他的后代被稱為“黃金家族”。余大鈞著1、鐵木真與蒙古的統一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①建立千戶、百戶制度②創建怯薛護衛軍③創制蒙古文字④頒行法律與設置司法長官《大札撒》、札魯忽赤⑤分封子弟2、創立國家制度成吉思汗陵(祀堂)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①建立千戶、百戶制度把全體草原牧民按千、百、十戶的方式進行編制,由貴族世襲統領。他們既是軍事組織,也是基本行政單位。在千戶編制過程中,被征服部落被拆散,編入不同的千戶。這使得草原上原來的氏族逐漸分解,逐步形成了統一的蒙古民族。這是漠北草原歷史上一個階段性變化,也使草原游牧國家的政治制度得以發展到新階段。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怯薛”,蒙古語“輪值”之意。由貴族子弟充當大汗身邊的護衛親軍。怯薛作為大汗的近臣,參與軍政事務的策劃、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蒙古早期國家行政中樞的職能。郎官制度蓋為政制淺演之民族所必經之一級,如后世金人以世胄或士人為內侍,又如元之四怯薛制等,皆略相似。——錢穆《國史大綱》②創建怯薛護衛軍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漢字音譯的大蒙古國史書《蒙古秘史》古畏兀爾文木活字③創制蒙古文字第七編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時期-宋大蒙古國疆域圖西征①西征③西征②哈剌和林波斯西部木剌夷國及阿拉伯黑衣大食國旭烈兀1253-1260年欽察、斡羅斯及東歐諸國拔都12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GUIDE 68:2002 AR Arrangements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nformity assessment results
- 2025至2030中國瓷磚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教師如何利用教育心理學提升學生動力
- 校長家委會培訓
- 學習心理學視角下的興趣培養與學習動機關系探討
- 時代背景下教育品牌的傳播策略
- 教育法律環境下的學校教育創新實踐
- 教育科技助力醫療培訓新模式
- 學校校企合作工作管理辦法
- 抖音商戶直播互動提升流量制度
- 江蘇安裝工程預算定額解釋
- GB/T 13914-2013沖壓件尺寸公差
- 機場衛星廳-功能流程
- 初中數學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單元復習-學案:第13章全等三角形復習
- 教師專業發展與職業生涯規劃
- 會計師事務所員工績效考評新版制度
- 氣釘槍安全培訓教材PPT學習教案
- 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知識點歸納匯總
- JC∕T 1083-2008 水泥與減水劑相容性試驗方法
- 食品工程原理(李云飛)第二章ppt 傳熱
-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