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冶市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2題,每題2分,共24分)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考古發(fā)現的重大成就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下列能實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考古成就是A.河姆渡遺址B.良渚遺址C.二里頭遺址D.殷墟遺址2.右圖反映了西周的政治制度。圖中②處人物的身份是A.士B.周天子C.卿大夫D.諸侯3.生產工具的進步是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下圖生產工具中,最能代表春秋時期農業(yè)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是4.2023年12月15日,海昏侯劉賀(漢武帝之孫)之墓首次開放。海昏侯墓出土簡牘5200余枚,專家釋讀后發(fā)現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儒家經典及其訓傳,包括《詩經》、《禮記》類、祠祝禮儀類、《論語》、《春秋》經傳及《孝經》等。據此可知當時推行的措施是A.休養(yǎng)生息B.尊崇儒術C.實施“推恩令”D.焚書坑儒5.《宋書》記載:“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這說明A.蘇湖熟,天下足B.經濟重心南移完成C.諸葛亮治蜀有成效D.南朝時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6.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時鮮卑族改用漢姓的情況。孝文帝改鮮卑姓為漢姓的目的是鮮卑姓改為漢姓鮮卑姓改為漢姓拓跋元步六孤陸拔拔長孫賀蘭賀達奚奚獨孤劉乙旃叔孫勿忸于于丘穆陵穆尉遲尉A.促進南北統(tǒng)一B.減少遷都爭議C.促進民族交融D.推動經濟發(fā)展7.《舊唐書·李密傳》中寫隋末社會狀況:“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棄于匡床,萬戶則城郭空虛,千里則煙火斷滅。”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A.隋煬帝的暴政B.黃巢起義爆發(fā)C.李淵起兵反隋D.藩鎮(zhèn)割據出現8.詩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的重大歷史事件或社會風貌,下列反映唐朝社會經濟高度繁榮景象的是A.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B.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D.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9.“立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有一:曰嶺北,曰遼陽,曰河南,曰陜西,曰四川,曰甘肅,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廣,曰征東,分鎮(zhèn)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軍四,安撫司十五,縣一千一百二十七。”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縣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10.下圖是歷史學習小組策劃“明清科技展”時找到的一張符合主題的圖片,該圖片可能出自A.《資治通鑒》B.《齊民要術》C.《天工開物》D.《本草綱目》11.下列史實都發(fā)生在同一地區(qū),該地區(qū)是A.西藏B.新疆C.蒙古D.臺灣12.“唐宋時皇帝與大臣議事都可以坐著說,或皇帝坐著大臣站著,也無須總磕頭。清代藩王、皇兄、皇帝的長輩見到皇上也都要三跪九叩,皇帝歲數小,也要這樣。”這反映出清朝A.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B.皇權進一步強化C.官吏生活習慣發(fā)生變化D.官員素養(yǎng)普遍提升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6分)13.【對外交流】(8分)材料一絲綢之路之得名是因為中國所產絲綢最初是由這條道路運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它的著名雖然由于通商,但它的更大貢獻卻是溝通東西文化交流,最顯著的例子便是,中國發(fā)明的造紙術是由這條絲路傳入近東再傳至歐洲的,后來印刷術、火藥的西傳也是如此;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也由此路向東傳入中國。因此可以說,絲綢之路是地理大發(fā)現之前一條改變世界歷史與文明的大通道,它不僅溝通了東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這兩個文明的互相滲透。——摘自樊樹志《國史概要》材料二鄭和7次遠航,船隊最多時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海船。鄭和的船隊有嚴整的編隊,船只分工明確,分別承擔載人、載貨、運糧、裝淡水等任務,還有戰(zhàn)船護航。僅首次下西洋時,就有27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術人員、財務人員、宗教人士、翻譯、醫(yī)生、廚師、工匠等。——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用史實概括說明絲綢之路溝通了東西文化交流。(4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鄭和遠航的船隊的特點。(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鄭和首次下西洋的時間及船隊最遠到達的地區(qū)。(2分)14.【小錢幣,大歷史】(9分)材料一材料二歷史興趣小組圍繞“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整理了以下學習資料(部分)時期語文歷史地理科技北宋《水滸傳》:林沖發(fā)配,路經柴進莊上,莊客拿盤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著十貫錢”。當時一斗米約合今天十四斤,銅錢十貫約重七十斤,兩者相加,重八十多斤。禮可謂“重”矣,可是披枷帶鎖的林沖如何帶走呢?商業(yè)貿易發(fā)展使貨幣流通量開始大幅增長。流通的貨幣以銅錢和鐵錢為主,跨區(qū)域貿易需要遠途運輸和大量貨幣。四川盆地邊緣地區(qū),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為主,個別山峰超過了4000米。四川的雕版印刷業(yè)發(fā)達,所生產的紙是印制紙幣的上佳原料。(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分析唐朝與日本貨幣的共同點及其反映的歷史現象。(4分)(2)根據材料二,寫出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的名稱,并任選兩個角度分析北宋出現紙幣的原因。(5分)15.【邊疆關系】(9分)材料一漢王朝的邊疆機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設立郡縣。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并將郡縣制推行到了邊疆地區(qū),漢王朝繼承了這一制度,諸如東北邊疆設立了玄菟郡、遼東郡、遼西郡等。二是設立屬國,管理內徙邊疆民族。如西漢王朝在今山西、陜西北部即設立了匈奴五屬國、龜茲屬國等。三是設置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在一些不具備設置郡縣管理的邊疆地區(qū),漢王朝則設立了一些專門機構。這些專門性機構既理民政,管理邊疆民族的有關事務,也理軍政,管理戍守的軍隊、屯田的士卒,負責維護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摘自馬大正《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與邊疆治理》材料二一般來說,中原王朝和邊疆民族關系的發(fā)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中原政權覆滅,各邊疆地區(qū)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基本上會出現混亂局面。但在混亂中,各民族卻相互融合。第二種是邊疆民族的強大導致與中原王朝勢均力敵,于是各民族政權之間呈現相互并立之勢,形成割據分裂局面。但在割據中卻有不少交往,有統(tǒng)一的愿望、因素和趨勢。第三種是統(tǒng)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強大,各邊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區(qū)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現統(tǒng)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狀況。——摘編自劉宗緒主編《歷史新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1)根據材料一,歸納秦漢王朝對邊疆管理的相同舉措。(1分)結合所學,說出漢王朝管理西域所設置的專門機構及其設置的重要意義。(3分)(2)結合所學,寫出圖中的A、B兩處政權的名稱。(2分)根據材料二,判斷圖中顯示時期中原王朝與邊疆民族關系的發(fā)展屬于第種模式,并概括三種模式下民族關系發(fā)展的共同趨勢。(3分)16.【我眼中的宋朝】(10分)在傳統(tǒng)史學家的筆下,宋朝是屢屢遭受非議、評價不高的時代。比如說,它積貧積弱,在與騎馬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的較量中,總是處于下風,屢戰(zhàn)屢敗。閱讀這一段歷史,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壓抑感。其實宋朝有它輝煌的另一面,它處在中國歷史從中世向近世轉變的轉折點,也就是學者們常說的唐宋之際的社會變革時期,無論在經濟、科技、文化各個領域,它都是繁榮與創(chuàng)造的黃金時代。——摘自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圍繞“我眼中的宋朝”,自擬標題并予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表述成文)大冶市2024年春季期末考試七年級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4分)1-12BDABDCACDCDB二、非選擇題(共36分)13.(共8分)(1)中國發(fā)明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經絲綢之路傳入西方,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也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4分,照抄材料原文“中國發(fā)明的造紙術……也由此路向東傳入中國”給2分)(2)①特點:規(guī)模大、人數多、設備先進、船只分工明確等。(答出任意一點2分)②時間:1405年(1分)③地區(qū):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分,回答不完整給0.5分)14.(共9分)(1)(4分)①共同點:形制都是圓形方孔形狀;材質都是金屬貨幣;文字都是漢字。(答出任意一點2分。有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給分)②現象:日本學習唐朝文化或日本深受唐朝文化影響。(2分)(2)(5分)①名稱:交子(1分)②原因:金屬貨幣不便攜帶;商品經濟發(fā)展;四川交通不便;四川印刷技術與造紙技術先進。(答出任意一點2分,兩點4分。有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給分)15.(共9分)(1)(4分)①舉措:設立郡縣(或推行郡縣制)(1分)②名稱:西域都護府(1分,注意:西域都護是官職)③意義: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2分)(2)(5分)①A:遼;B:北宋(2分)②模式:第二種模式(1分)③共同趨勢: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締造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2分)16.(共10分)評分標準論題水平等級論述結論觀點明確(2分)3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史實加以論述,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6分)圍繞觀點和論述進行提升(2分)2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兩個史實論述,基本做到史論結合,邏輯基本清晰(4分)有結論,但只是重復觀點沒有提升(1分)1史實、論述都不夠充分(2分)沒有結論(0分)空白卷(0分)(仔細讀懂上面的評分標準分層給分。如先看觀點,合乎題意明確正確的就給2分。另外,只要不是空白卷,提及了相關的歷史信息,至少給1分。)【示例】(只是參考示例,不拘泥于此答案;評分分值參照上面的評分標準)觀點:宋朝是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巔峰時期。(2分)論述:古代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有三項是在宋代發(fā)明、完善和廣泛應用的。①活字印刷術是由北宋時的匠人畢昇發(fā)明的。畢昇的這一發(fā)明,包括制作活字、排版、印刷三道工序,開創(chuàng)了近代活字印刷的先聲,后世的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印刷術,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活字印刷術的出現,降低了制書成本,加快了圖書的普及和文化的傳播。②戰(zhàn)國時人們利用天然磁鐵做成指南工具,稱為“司南”。宋代開始用人造磁鐵制成指南的工具。后來人們把有磁性的鋼針安裝在刻有度數的盤中,制成了羅盤。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fā)展。③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巴運公司團購活動方案
- 小班餐廳活動方案
- 小暑節(jié)氣延伸活動方案
- 小班班級親子活動方案
- 山東省云展館活動方案
- 工會紅五月系列活動方案
- 工廠全年工會活動方案
- 工商銀行消費季活動方案
- 干群幫扶活動方案
- 小班童話閱讀活動方案
- DB32∕T 186-2015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guī)程
- C-TPAT反恐知識培訓ppt課件
- 巡檢培訓課件.ppt
- 二代征信系統(tǒng)數據采集規(guī)范釋義
- 軸承基礎知識PPT通用課件
-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全冊單元測試卷含期中期末(有答案)
- 河南華泰特種電纜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公司員工合理化建議獎勵辦法
- 加工中心刀具庫選擇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
- 初中生物知識點匯總細胞
- 數列求和(錯位相減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