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_第1頁
福建省廈門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_第2頁
福建省廈門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_第3頁
福建省廈門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_第4頁
福建省廈門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準考證號:姓名:(在此卷上答題無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義務教育八年級期末質檢試卷歷史(本試卷共8頁;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定位置填寫本人準考證號、姓名等信息。核對答題卡上粘貼的條形碼的“準考證號、姓名”與本人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果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非選擇題答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相應位置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27小題,每小題2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各位代表先生們:我們制定了國旗,決定了國都、國歌和紀年。我們所作的這一切工作,都符合于人民的意志。”參會“代表”們討論的是A.和平建國方案B.新中國的籌備C.憲法的制定D.香港問題的解決2.“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歌詞反映的標志性歷史事件是A.抗日戰爭勝利B.開國大典C.西藏和平解放D.土地改革3.實物史料主要是通過實物本身的形態、結構、質地、原料和工藝等提供歷史信息,體現史料價值。下列屬于實物史料的是A.抗美援朝戰爭中繳獲的美軍槍支B.《抗美援朝戰爭史》著作C.抗美援朝戰爭親歷者的回憶錄音D.《開國大典》油畫4.右圖是土地改革與抗美援朝戰爭關系圖,其中交集部分反映的是A.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B.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C.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D.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5.1952年的一天,農民王大爺看著自己剛剛分到的土地,激動得熱淚盈眶。這一情景的出現與下列哪一法律文件直接有關A.《天朝田畝制度》B.《中國土地法大綱》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6.如表反映了“一五計劃”期間“一五計劃”的基建投資比重項目比重項目比重重工業65%城市公用5%輕工業8%文教衛生9%農林水利10%其他3%A.各行業均取得顯著的增長B.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起來C.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D.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7.1954年9月,全國人民代表聚集一堂,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充分說明憲法A.反映了人民的利益B.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C.推進了西部大開發D.標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8.右圖是1955年的一幅宣傳畫,畫中一位推著自行車的工人師傅,正在看著工廠光榮榜上的勞模介紹。該畫旨在宣傳A.工人參與國家建設的熱情B.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成就C.國有企業改革成效顯著D.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9.在中國百年現代化歷程中,私營企業在1956年集體消亡,這獨一無二的歷史現象是最徹底的“國進民退”,私營企業“集體消亡”的原因是A.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B.手工業走集體化道路C.社會主義工業化體系基本建立D.農業生產合作社迅速發展10.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的方針和設想富有創造性,是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材料表述的是中共八大的A.背景B.目的C.內容D.意義11.一幅圖片就是一段歷史,就是一個歷史故事。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時段是A.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B.十年探索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12.下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狀況圖。圖中國民經濟從③到④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計劃”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八字方針和國民經濟調整D.“文化大革命”13.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社論發表的直接背景是A.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C.深圳特區開始設立D.中共十五大的召開14.對聯“包干到戶生產忙,喜看稻菽千層浪”的橫批應為A.當家做主B.公私合營C.聯產承包D.對外開放15.對比分析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和南方談話作為我國20世紀中后期的兩件大事,它們的共同作用是A.否定了“兩個凡是”方針B.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C.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D.推動了改革的深入發展16.如圖統計信息的變化反映了我國1978年和2020年我國城市企業產值所占比重示意圖A.集中力量進行工業化B.提升國有企業的實力C.致力縮小城鄉企業差距D.深化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7.1984年,有國際媒體評論:“中國政府開放了整個海岸,意味著開放半個中國,它是三十五年來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最膽大的行動。”這個“最膽大的行動”指的是A.把長江三角洲等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B.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等14個沿海城市C.把海南島劃為經濟特區D.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18.《人民日報》新華社論的高頻詞匯反映當年中國社會發展的主題,1992年的高頻詞匯應是A.合作改造農業生產B.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召開中共十四大C.穩定企業國企改革D.四個全面五位一體社會主義現代化歷史試題第3頁共8頁19.“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這里的“旗幟”是指A.毛澤東思想B.鄧小平理論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科學發展觀20.近年來,我國提出“碳中和”和“碳達峰”的目標。各行各業也是積極響應,“新能源”“低碳生活”成為了新的時尚。請問這體現了新發展理念中的哪一理念A.協調B.創新C.綠色D.共享21.歌曲《天路》中唱道,“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歌詞強調了青藏鐵路A.推動了西藏的民主改革B.消除了東西部經濟差異C.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D.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榮22.澳門居民出境使用證件由圖1轉變為圖2,這一變化印證了A.民族區域自治的實施B.和平五項原則的提出C.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D.九二共識的一致達成23.1992年,兩岸中國人選擇以對話代替對抗,由海協會與海基會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由此奠定兩岸關系發展的政治基礎是A.“一國兩制”B.“九二共識”C.改革開放D.八項主張24.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迅速。下列圖片反映了我國A.軍事實力領先世界水平B.軍事人才儲備充足C.科技強軍鑄造鋼鐵長城D.國防裝備完全自研歷史試題第4頁共8頁25.2022年,我國科技喜訊不斷: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著陸;6月5日,神舟十四號發射成功。下列成就與此同屬一個領域的是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B.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進行C.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D.“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6.孔子曾提出過“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與該思想最吻合的新中國外交智慧是A.反對霸權主義B.不結盟政策C.“一國兩制”方針D.“求同存異”方針27.如表是某同學撰寫的演講稿提綱。據此判斷,該演講稿的標題是從“吃飽”到“吃好”從小瓦房到大樓房從樣式單調到豐富多彩從綠皮火車到“復興號”高鐵列車從“自行車王國”到“共享單車王國”A.海峽兩岸的交往B.新時代強軍之路C.航天事業的發展D.社會生活的變遷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第28題8分,第29題12分,第30題14分,第31題12分,共46分。28.材料辨析題。(8分)材料中國尖端科學技術成就國際反響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西部羅布泊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繼美、蘇、英、法之后,成為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裝的國家。這一消息,讓全世界為之震驚。法國媒體:“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一夜之間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位置。”美國媒體:“中國擁有核武器將打亂世界政治,這對美國和西方是不可容忍的”。(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為原子彈的成功研制作出突出貢獻的一位科學家。(2分)(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一夜之間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的評論?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6分)八年級歷史試題第5頁共8頁29.一瓶小可樂,見證大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1977年可口可樂總裁馬丁訪問北京,提出希望重返中國并在中國設廠。1978年12月13日可口可樂公司與中國糧油進出口總公司在北京飯店簽訂協議。1979年1月24日3萬箱可口可樂被運到廣州、上海和北京的大商場和賓館寄賣,標志著可口可樂重返中國市場,成為港澳之外第一家進入大陸的外企。——摘自馬立誠《交鋒三十年:改革開放四次大爭論親歷記》材料二1993年可口可樂公司與原輕工業部簽署合作備忘錄。至此,可口可樂公司在華投資已經實現了從廣州、北京等“點”,發展到東部沿海一線,最后到覆蓋全國一片的發展歷程。可口可樂在中國碳酸飲料市場取得了首屈一指的地位,可口可樂投產的企業經營狀況多數良好。——摘自王志樂《可口可樂在中國的投資與發展》材料三1995年可口可樂與中國奧委會合作,在中國舉辦“可口可樂”奧運民俗雕塑大賽。如圖所示為中國提交的獲獎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京劇臉譜。后來,希望工程的孩子們將此雕塑的微型版贈送給了美國總統克林頓的夫人希拉里。希拉里說:這是她一生中見到的最漂亮的可口可樂瓶子。——摘編自陳楠《可口可樂瓶與奧運的故事》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口可樂20世紀70年代重返中國的國內和國際原因。(4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發展歷程;(2分)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90年代可口可樂在中國迅速發展的因素。(4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解讀中國學生向希拉里贈送可口可樂藝術瓶(雕塑的微型版)的寓意。(2分)歷史試題第6頁共8頁30.某校八年級的同學們開展了“大國自信”的主題活動,請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務。(14分)材料一(1954年確立的)這一制度能夠在中國成為適宜的政治制度,是因為它體現了國家由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要求,便利人民群眾經常通過這樣的政治組織參加國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權力,從而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國人民正是用這樣的根本政治制度來保證國家沿著社會主義的道路前進。——摘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材料二材料三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黨在百年奮斗中始終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道路……只要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摘自《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制度”,并概括這一制度的兩大優勢。(4分)(2)請從材料二的圖片中任選其一,簡要介紹人物相關的歷史事跡及其體現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