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三章
社會科學的哲學反思
隨著知識與技術的進步,社會科學以及人文學科迅速發展并走向科學前沿,是當代科學發展的重要趨勢。作為人類知識體系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既具有一般科學的共性,又表現出不同于自然科學的特殊性。一、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界定
相對于自然科學而言,近代以來社會科學顯現出發育的滯后性、學科邊界的模糊性、發展的非規范性、體系結構的復雜性等特點;人文學科雖然非常古老,但也受到唯科學主義的巨大沖擊,至今在許多基本問題上尚未取得共識。
21.人文社會科學的歷史發生作為人類精神表現的組成部分,早期的自然科學也帶有濃厚的人文學科色彩。這些早期知識與我們今天所理解的知識之間尚有較大差異:其一,成熟程度不同。前者在深度與廣度上遠遠落后于后者,知識的系統性、理論性、科學性程度相對較低。其二,學科內容與邊界不同。前者往往是多門知識渾然一體,尚未完全分化。其三,研究方法不同。前者多以直觀、猜測、思辨為主,后者多以實驗、假說、經驗歸納、數理演繹為主。32.在概念界定上的推敲作為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人文社會科學是一個界定模糊、爭議頗多的基本概念,其中涉及對認識活動、科學劃界標準與知識分類等基本理論問題的理解。(1)對科學概念的不同理解現在世界各國對科學的理解大體上有兩種:一是英、美的科學概念,二是德國的科學概念。(2)人文學科還是人文科學人文學科的英文詞humanities源出于拉丁文humanists,意即人性、教養。原指與人類利益有關的學問,如對拉丁文、希臘文、古典文學的研究,后泛指對社會現象和文化藝術的研究。4(3)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是研究社會現象的科學。19世紀下半葉以來,人們仿效自然科學模式,借鑒自然科學方法,研究日趨復雜的社會現象,形成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教育學等現代意義上的社會科學。無法把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截然分開。人一開始就是社會的人,人類精神文化活動就是在社會場景中展開的,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社會現象又源于人類精神活動的創造。5(4)人文社會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應當指出,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學術界多用“人文社會科學”一詞,而行政管理部門多用“哲學社會科學”一詞,二者可以通用。63.從與自然科學比較的角度看根源于人類精神活動與社會活動的特殊性,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具有與自然科學不同的特點,二者之間的差異有助于人們了解它們的特點?!獜难芯繉ο蠼嵌瓤础H宋纳鐣F象與自然現象、技術現象的差異是造成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差異的根源。——從研究方法角度看。自然科學是以實證、說明為主導的理性方法,而人文學科更多地使用內省、想象、體驗、直覺等非理性方法。7——從研究手段角度看。自然科學通常使用實驗手段,在人為控制的條件下,使研究對象得到簡化、純化和強化,使對象的屬性及其變化過程重復出現,從而觀察和認識研究對象,達到客觀統一的認識。——從研究目的角度看。自然科學主要是在認識論框架下展開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本質與物質運動的規律,追求認識的真理性,試圖規范和指導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造福人類?!獜膶W科屬性角度看。自然科學具有客觀性和真理性,忽視價值判斷,可為任何階級、民族和國家服務。8二、文科的基本功能人文社會科學屬社會的思想意識和上層建筑,是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除了直接從事精神生產,為社會提供精神產品外,人文社會科學還通過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廣泛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生活,規范和指導社會實踐活動,表現為社會的思想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1.真理性與價值性的統一真理性與價值性的統一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特征,剖析真理性與價值性及其相互關系,是認識人文社會科學功能的基礎。9人文社會現象是事實與價值的對立統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是科學認識活動與自覺價值評價活動的內在統一。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特征,真理性與價值性的對立統一要求我們在研究過程中,應首先自覺區分事實與價值、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認識問題與價值問題,分別在認識論框架與價值論框架里進行研究,并分別運用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加以衡量。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性或意識形態性是不可避免的,它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影響具有兩面性。102.認識功能人文社會科學是對人文社會世界認識成果的理論化和系統化,它所揭示的人文社會現象的本質、規律等知識,有助于豐富人們的思想,開闊眼界,改進思維方式,提高認識能力。人文社會科學的認識功能集中體現在對人文社會世界的描述、解釋與預見等方面:(1)描述功能描述就是運用人文社會科學的專業術語,對研究對象進行客觀真實的描述和說明,把研究對象的圖景“復制”到主觀世界中,建構起研究對象的“模型”。11客觀、真實、準確地描述研究對象,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理想境界,但在具體研究中實現起來卻非常困難。其原因有三:一是描述源于觀察、體驗、分析等主體認識活動,而這些活動總是與主體的知識背景、價值觀念、生活閱歷有關,其中必然滲透著主觀因素。二是描述所使用的概念、方法、規范等依賴于一定的理論體系,不同理論體系對同一研究對象的描述往往不同,從而使描述帶有明顯的理論痕跡,難于通約和統一。三是許多研究對象本身就是主觀感受或體驗(如美感、夢境等),語言等描述手段又有局限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描述,即使同一個人對同一現象在不同場景下的描述往往也有出入。12(2)解釋與批判功能解釋是理論的主要功能之一。解釋功能是指認識主體對人文社會世界意義的揭示和闡釋,是對人文社會現象的價值、作用、效應的理解和把握。(3)預見功能預測是依據事物發展規律,從事物發展現狀與環境條件出發,預先推測事物未來發展狀況的認識活動。預見性是理論超越性的具體體現,是衡量理論科學性的關鍵指標。人是目的性活動的動物。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眾多預測方法多屬經驗性方法,從邏輯上大致可分為類比性預測、歸納性預測和演繹性預測三大類。133.社會功能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它掌握群眾的廣度和深度,集中體現在人類精神生活與社會發展兩個層面,表現為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會管理功能、決策咨詢功能。(1)文化功能“人文”就是人的文化,就是人的認識能力與精神境界不斷提升的過程。人文社會科學隸屬于文化范疇,并構成整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人文社會科學是關于人文社會現象及其規律性的系統知識,自覺學習和運用這些知識,可以使人精神充實,心靈凈化,視野開闊,提高解決人生問題、社會問題的能力。14其次,人文社會科學還具有關懷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再次,人文社會科學在思想文化建設方面發揮著作用。(2)政治功能人文社會科學的政治功能主要是指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在社會政治生活、軍事斗爭中發揮的作用和功效,通過對政治家、政治集團與社會各階層的影響,服務于社會政治生活、軍事斗爭,為制定政治路線、方針和政策提供理論基礎,指導政治活動,規范日常政治行為。15(3)社會管理功能管理是社會分工的產物,是圍繞主體行為目標,采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手段,把管理對象涉及的人、財、物諸因素的流轉納入一定程序,以提高活動效率的運作過程,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管理學是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的綜合性學科群:一方面,因為它涉及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流動,必須遵循自然科學規律;另一方面,因為它是在社會領域展開的,又涉及人的心理與行為,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16(4)決策咨詢功能人文社會科學是社會政策制定和決策的理論基礎。政策是指為實現一定的路線而制定的行動準則,所要解決是“如何做”的問題;決策是指做出的策略選擇或決定,所要解決是“做什么”的問題。人文社會科學對社會政策制定與決策過程的作用是通過兩條途徑實現的:一是通過政策制定者和決策人,把所掌握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運用于社會政策制定與決策過程之中;二是委托掌握人文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的“智囊團”“政策研究室”或咨詢機構,通過各學科專家的協同努力,完成社會政策制定與決策過程。17三、當下文科發展中的迫切問題近年來,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確取得了許多重大進展,但也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有必要從宏觀上揭示目前人文社會科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展望人文社會科學的未來走勢,以引導人文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1.科學性與意識形態性問題人文社會科學的科學性與意識形態性之間的矛盾源于其認識論與價值論的矛盾。與自然科學不同,人文社會科學的認識主體與客體對象是二位一體的,這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認識功能與價值功能不可避免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18(1)作為意識形態的人文社會科學“意識形態”(ideology)作為社會意識的一部分是相對于“社會存在”而提出的概念,它是特定統治階級基于自己特定的歷史地位和根本利益,以理論形態表現出來的對現存社會關系(特別是經濟和政治關系)的態度和觀念的總和,它在本質上是統治階級的自覺意識的理論表現。意識形態由經濟基礎所決定,是階級意識、階級利益以及相應的價值觀念的反映,又為其存在進行合理性論證與辯護。19(2)作為科學的人文社會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在本質上既是求實的,又是創新的。在方法與邏輯方面,人文社會科學也采用科學化的方法。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來說,強調客觀性是為了弘揚一種求真的學術精神和求實的學術作風。(3)克服片面政治化和片面意識形態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應該建構起自己的研究對象,而不是簡單地將那些社會熱衷的現象作為其研究的當然對象。202.體制與運行問題(1)社會評價的不規范人文社會科學社會評價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社會評價指標體系不合理?!剟顧C制不健全?!庾R形態因素的片面影響。21(2)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偏見在急功近利的文化氛圍與片面追求經濟績效的社會環境中,人文社會科學始終未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許多人(其中不乏知識分子)仍然帶著偏見看待人文社會科學,無視其科學性和多重社會價值,把政治功能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的唯一功能。二是許多人只從經濟維度出發,片面看待人文社會科學。他們往往無視人文社會科學對經濟發展的多重間接效應,更看不到它的其他社會功能。三是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目標、規范、功能、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分野,造成了兩大知識體系之間的鴻溝與沖突。22(3)急功近利的片面市場化傾向人文社會科學的經濟功能多是間接的,因而研究機構大多難于實現市場化運作。減少財政支持力度,使它們難于開展正常的學術研究,反而挫傷了獻身學術探索的積極性。人文社會科學特別是人文學科的投入不足與市場化的人才流動機制,直接影響著青年一代的職業選擇,進而影響到學術隊伍的未來發展。233.學術失范與規范重建問題分析種種學術失范甚至腐敗現象,不少行為人急功近利、以不誠實的態度對待科學研究,以粗制濫造的作品污染讀者的視聽,以抄襲剽竊占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其實質在于將學術研究作為一種謀取私利的手段,將非學術的目的強加于學術活動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在道德層面?!趯W術評價層面?!谏鐣蟓h境層面。244.國際化與本土化問題人文社會科學的國際化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指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超越了一國的界限,成為世界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與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界對話的能力和地位,得到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界的承認;二是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家能以全球的視角,從世界的高度,從整個人類實踐的高度來反思中國的人文社會現象和問題,建構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引導人們的價值追求。25評價人文社會科學國際化程度的指標主要有:認識主體的國際化、認識客體的國際化、科研信息的國際化、研究行為的國際化、研究成果的國際化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政策體制的國際化等。(1)國際化問題國際化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和獲取國外的著作,許多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如獲至寶,如饑似渴地閱讀外國作品,并以其作為提升課題研究的指標。(2)本土化問題本土化的目的在于增進對本土社會的認識,解決本土的問題,增強理論在本土社會的應用度。26四、問題意識和超越情懷1.矯正定位倒錯,凸顯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淡漠既有學科自身的原因,也有特定的政治根源和社會歷史根源。問題是研究的起點,也是學科發展的生長點。對于人文社會科學,問題意識淡漠,脫離時代與社會現實,無異于切斷了它們發展的源頭,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命力將隨之枯竭。27為凸顯問題意識而矯正幾個最嚴重的定位倒錯:(1)非體系本位意識新時期所出現、形成的新問題,是很難完全納入既成的知識和概念框架,以原有的理論體系來認識和解決的。這并不是說原有的理論體系對研究、解決這些問題不起任何作用,相反,無論問題如何“新穎”,都必須借助某些現有的概念、范疇和知識體系,只是不能停留于此。關鍵在于,不能學究式地面對問題,如果囿于體系本位意識,所提問題其實不需要解決,它們不構成真實的難題,因為提問的時候,答案已經有了,表面的熱鬧只是使學術討論始終在一個圈子里打轉。28(2)非功利主宰導向在社會尚未建立良好約束機制的情況下,過分強調個人價值和個人利益,容易浮躁和急功近利,對迫切的規范化和本土化要求反而掉以輕心。人們除了在經濟、政治利益驅動下無休止地開展各種功利性活動外,也需要沒有功利目的地思考一些非功利意義的問題,實現一種對世界的精神上的把握。因此,在評估人文社會科學成果方面,不能簡單地把工程計量方法搬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來。29(3)去片面意識形態化在人文社會科學與意識形態相互關系的問題上存在兩種片面觀點:一是把二者相互混同,二是將二者截然對立。馬克思早就對研究主體的價值取向提出了要求:真正的學者應當具有獨立思維的品質,要有與干擾這種獨立性的外界影響以及敵對勢力進行斗爭的勇氣。人文社會科學有作為意識形態的一面,也有超越意識形態的一面。如果將其完全政治化、片面意識形態化,以價值評判代替知識爭論,以一時的政治需要決定學術真偽,既嚴重影響學術的獨立性,也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不敢、不能直接提出真正的問題,這是不利于學科健康發展的。302.恰當設問和應答向問題意識的轉變,要求在設問方式和應答方式兩個方面都有相應的轉變。問題方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設問方式或提出問題的方式,二是應答方式或回答問題的方式。31(1)設問方式的轉變在設問方式上的堅決轉變是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當務之急。這種轉變的取向,首先要圍繞現實性、多元化和直接性來進行。第一,現實性。相比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提問更多地受到現實需要的影響,包括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制度建設等多方面的需要。第二,多元化。所謂多元化提問,是強調研究者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對待不同的價值觀念,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研究社會和人,創造性地提出問題。第三,直接性。所謂直接性提問,是與間接性提問相對的提問方式,要求提問的通俗性、精確性、尖銳性以及提出的問題要有真正的社會價值。32(2)應答方式的創新與設問方式的轉變一樣,應答方式的創新也是當下最為迫切的工作重點,而重中之重是應答的跨學科、可操作性和建設性。第一,跨學科。問題誕生之后經歷了一個從自在到被各學科整合最后又溢出現有學科架構的過程。第二,可操作性。知識性應答和操作性應答是兩種不同的回答問題的向度。第三,建設性?!霸诙兰o中國史中,一個顯著而奇特的事是:徹底否定傳統文化的思想與態度之出現與持續?!?33.多元的價值追求提倡問題意識,不能抱持急功近利的心態,而要張揚一種超越情懷。這就要求在咨政與怡情、建構與解構、學者人格與多元追求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1)咨政與怡情人文社會科學的咨政功能具有久遠的歷史淵源。政策制定與決策依賴人文社會科學理論,反過來也推動后者的發展。特別要提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非怡情化的趨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跨國公司股東間海外投資股權并購協議
- 股權轉讓及公司技術升級協議
- 購物中心化妝品專柜租賃售后服務合同
- 上市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全面合作協議
- 股權轉讓與公司人才戰略規劃合同
- 黨史歷史事件三灣改編歷史意義黨政黨課黨建課件
- 2025-2030中國兒童商城行業市場運行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報告
- 2025-2030中國丁胺市場營銷策略及未來發展綜合判斷報告
- 煤礦澡堂淋浴改造方案
- 灌溉設備安裝維修方案
- GB/T 30649-2014聲屏障用橡膠件
- GB/T 18983-2017淬火-回火彈簧鋼絲
- GB 7000.1-2015燈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與試驗
- 4M變更控制程序
- 重?;颊咦o理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 曾仕強講易經的奧秘(PPT)
- 銅桿生產工藝流程介紹
- 北京通州玉橋中學小升初分班考試數學
- GB3956-97電纜的導體
- 外墻石材維修施工方案
- 國家開放大學《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管理》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