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試題庫閱讀理解
(29大題100小題)
一、信陵君從諫
趙孝成王德①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乃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公子聞之,意驕矜
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說于公子日:“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
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于趙則有功矣,于魏則未
為忠臣也。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
于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趙王端除②自迎,執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公子側行
辭讓,從東階上。自言罪過,以負于魏,無功于趙。趙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獻五城,以公子退
讓也。(選自《史記?魏公子列傳》)
注釋:①德:名詞作動詞,認為…是好處,這里解釋為:感激;②墻除:灑掃庭院。
1.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公子聞之,獸驕矜而有自功之色。(意:心里,內心)
B.且期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矯:假傳命令)
C.自言罪過,以負于魏,無功于趙。(負:敗給)
D.執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就:至IJ,來到)
2.下列加點的“乃”字與“乃與平原君計”中“乃”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公子乃自驕而功之。B.吳廣以為然,乃行卜。
C.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D.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3.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的公子指信陵君,他奪取了晉鄙的軍權趕走了秦兵而救了趙國,趙孝成王準備拿五座城池來感
謝他。
B.信陵君先自以為有功后感到慚愧,是因為門客的分析讓他覺得背魏而救趙不是有功的事,因
此不應該自滿。
C.趙孝成王說不出拿五座城池來感謝信陵君的話,是因為他后來舍不得這五座城池。
D.從文中信陵君的表現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知錯能改、不計回報的人。
二、出師表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
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線詞錯誤的一項是()
A.此先漢歷以興隆也(的原因)
B.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非常恨)
C.先帝不以臣里翻(地位低下,見識淺陋)
D.遂許先帝以驅馳(這里指奔走效勞)
2、下列對句子和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只希望在亂世茍且保全性命,有朝一日在諸侯中做
官揚名。
B.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在軍事失敗時接受重任,在患難危機關頭奉行使命。
C.從以上兩段文字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為人謙虛,慮事謹慎,忠于國家的人。
D.為“報先帝忠陛下”諸葛亮出師北征,文中寫了兩個典故:三顧茅廬、白帝城托孤。
三、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日:“公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日:“臣未嘗聞也。"秦王日:
“天子之怒,浮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
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
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
也,懷怒未發,休禳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縮素,今
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
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此庸夫之怒也B.天下編素
夫戰,勇氣也可以彈素琴
C.秦王色撓D.亦免冠徒跣
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徒屬皆曰:“敬受命。”
2.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王極力描繪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萬”的可怕場景,目的是用武力來恫嚇唐雎。
B.唐雎用專諸、聶政、要離這些平民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們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劍入朝要與秦王拼命這一情節,強烈表達了作者要頌揚正義的思想感情。
D無論秦王是真屈服還是假屈服,“長跪而謝”都表明唐雎在這場較量中取得了勝利。
3.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A.以頭搶地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
B.長跪而謝之:長跪地上感謝他
C.徒以有先生也:只因為有先生你啊
D.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大王曾聽說平民百姓發怒嗎
四、杜畿傳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繼母苦之,以孝聞。舉孝廉,除漢中府丞。荀或進之太
祖,太祖以畿為司空司直。追拜畿為河東太守。
是時天下郡縣皆殘破,河東最先定。畿治之,崇寬惠,與民無為。民嘗辭訟,有相告者,畿
親見為陳大義,遣令歸諦思之,若意有所不盡,更來詣府。鄉邑父老自相責怒曰:“有君如此,
奈何不從其教?”自是少有辭訟。班下屬縣,舉孝子、貞婦、順孫,復其徭役,隨時慰勉之。
漸課民畜惇牛、草馬,下逮雞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農,家家豐實。畿乃曰:“民富矣,不
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講武,又開學官,親自執經教授,郡中化之。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是()
A.少孤,繼母苛之苦:辛苦
B.荀豉進之太祖進:推薦,舉薦。
C.若意有所不盡,更來詣府詣:到
D.親自執經教授,郡中化之化:教化
2.與文中“畿親見為陳大義”中“為”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B.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C.行拂亂其所為
D.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
3.下列對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杜畿幼年時死了父親,因為孝順繼母被推舉為官員,后來又被太祖加封為太守。
B.在河東執政的時候,杜畿對老百姓實行寬松優惠的政策,對他們之間的訴訟曉以大義,讓他
們盡量自己解決。
C.為了鼓勵百姓都勤于農業生產,杜畿命令增加屬縣里所有孝子、貞婦、順孫的徭役。
D.杜畿認為社會安定、物質富足之后,就要讓老百姓習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質。
五、中國結
中國結始于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周易注》載:“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
結其繩。”可見,在遠古的華夏土地,“結”就被先民們賦予了契和約的法律表意功能和記載歷
史事件的作用,''結”因此備受人們的尊重。
作為一種裝飾藝術,結始于唐宋時代。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賦予它十分豐
富的內涵。比如方勝結、如意結、雙魚結、龍鳳結等等。“交絲結龍鳳,錯彩織云霞。一寸同心
縷,千年長命花。”在明清詩人的詩句中,結藝已經到了“織云霞”的地步,足見結在當時流行
的盛況。
“結”,是一個表示團結、力量、和諧,充滿情感的字。給人一種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
“結”與“吉”諧音,因而蘊涵著豐富的內容:福、祿、壽、喜、財、富、安、康……繩結這
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一直流傳至今,現在有上千個品種,其中有編號、有花形的設計有三
百多種。
中國結不僅造型美、色彩美,而且具有形意象征的極大魅力:以結表情,以結寓意,圖必
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形意有不同的名稱,表達著不同的美好祝福:平安結------生如意,
歲歲平安;祥云結----吉祥如意,祈保平安;吉祥結----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如意結----萬
事稱心,事事如意;蝴蝶結一一福在眼前,福運迭至;同心結一一恩愛情深,永結同心;福字
結一一福氣滿堂,福星高照……
中國結,講究上下一致,左右對稱,正反相同,首尾可接。每一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
絲線編結而成。一根數尺長的彩繩通過維、結、穿、纏、繞、編、抽等多種手法,按照一定的
章法循環復疊,連綿不斷的編制而成,它既顯示了東方文化的巧妙神韻,又昭示出典雅飾品的
獨立價值。把不同的結飾互相結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圖案的飾物與結搭配組合,就形
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寓意深刻、內涵豐富的吉祥裝飾物品。中國結與現代生活相結合,
已發展出多個產品,其中主要有兩大系列:吉祥掛飾和編結服飾。每個系列又包括多個品種,
如吉祥掛飾有:大型壁掛、室內掛件、汽車掛件等;編結服飾有:戒指、耳墜、手鏈、項鏈、
腰帶、古典盤扣等。
中國結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是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征。中華民族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對生
活的體驗,對未來的希望,對愛的渴求以及對親人的祝福等美好的情感,全部融于結飾之中。
1.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結這種民間技藝一直流傳至今,是因為它不但形美而且意美。
B.“交絲結龍鳳,錯彩織云霞。一寸同心縷,千年長命花。”在唐朝詩人的詩句中,結藝已經
到了“織云霞”的地步,足見結在當時流行的盛況。
C.如意結一一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同心結一一萬事稱心,事事如意;吉祥結一一恩愛情深,
永結同心。
D.“結”,是一個表示團結、力量、和諧,充滿情感的字。給人一種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
“結”與“吉”同音,意為吉祥。
2.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結在唐宋時期才開始成為一種裝飾藝術品,到明清時候人們開始用吉祥的語言為它命名。
B.中國結因為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所以既顯示了東方文化的神韻,又昭示了典雅飾品的獨立價
值。
C.中國結起源于華夏先民的結繩記事,是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征,備受人們的尊重。
D.把不同的結飾結合在一起,或者跟其他吉祥圖案搭配組合使中國結形成了兩大系列:吉祥掛
飾和編結服飾。
六、李士謙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髯齪喪父,事母以孝聞。母曾嘔吐,疑為中毒,因跪
而嘗之。伯父魏歧州刺謖,深所嗟尚,每稱曰:“此兒吾家之顏子也。“年十二,魏廣平王贊辟
開府參軍事。后丁母憂,居喪骨立。
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口無殺害之言。至于親賓來萃,輒陳樽俎,對之危坐,終
日不倦。李氏宗黨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會極飲,無不沉醉喧亂。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
而先為設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谷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
少長肅然,不敢馳惰,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士謙聞而自責曰:“何乃
為人所疏,頓至于此!“家富于財,躬處節儉,每以振施為務。州里有喪事不辦者,士謙輒奔走
赴之,隨乏供濟……其后出粟數千石,以貸鄉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
曰:“吾家余粟,本圖振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酒食,對之燔契,曰:“饋了矣,
幸勿為念也。“各令罷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饑,多有死
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將萬計。收理骸骨,所見無遺。至春,又出糧種,
分給貧乏。趙郡農民德之,撫其子孫曰:”此乃李參軍遺惠也。”或調士謙曰:”子多陰德。“士
謙曰:"所謂陰德者何?猶耳鳴,已獨聞之,人無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陰德之有!”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義,與現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母曾嘔吐,疑為中毒,因跪而嘗之
B.居喪骨立
C.李氏宗黨……無不沉醉喧亂
D.士謙聞而自責……
2.與例句中加點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趙郡農民德之
A.項伯殺人,臣適之B.潭西南而望,土折蛇行
C.后人哀之而不鑒之D.燕巢于飛幕之上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此乃李參軍遺惠也;②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
B.①其后出粟數千石;②愛其二毛,則如股焉
C.①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②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
D.①債了矣,幸勿為念也;②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
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于是悉召債家,為設酒食,對之燔契。
B.至于親賓來萊,輒陳樽俎,對之危坐,終日不倦。
C.收理骸骨,所見無遺。
D.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陰德之有!
5.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A.所謂陰德者何一一什么是所謂的陰德
B.此兒吾家之顏子也一一這孩子是我家的顏回啊
C.髻此喪父,事母以孝聞一一7歲喪父,因事母孝順出名
D.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一一看見了君子以后,才覺得我們晚輩缺乏德行
6.以下句子編為四組,能表現文中所說李士謙〃陰德〃的一組是()
①母曾嘔吐……跪而嘗之②親賓來萃……終日不倦
③家富于財……每以振施為務④出粟數千石,以貸鄉人
⑤悉召債家……對之燔契⑥收理骸骨,所見無遺
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⑤⑥
7.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有一年發生大饑荒,士謙拿出家里的全部財產,給鄉民熬粥喝,賴以保全性命存活
的人數以萬計。
B.事母極孝,李玲稱李士謙是李家的顏回。
C.李士謙造福鄉里,不為留名,甚至連他的子女都不讓知道。
D.李士謙家里很有錢,但自己的生活非常節儉。他經常賑濟、施舍別人。
七、“嫦娥"撞月
2009年3月1日16時13分10秒,我國首個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下簡稱“嫦娥”)
在科技人員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國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為什么要撞月呢?
首先是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質的構成。這不但能發現其潛在的利用價值,更能從中獲得太
陽系天體早期演化過程的線索。這樣的線索在地球、金星、火星等有大氣和火山活動的行星上
已難覓蹤跡。在解釋月球演化的學說中,最成功的一個是“巖漿海假說”。它認為月球形成早
期曾有一個深達數百千米的熔融表層,輕的物質上升,重的物質下降。此說主要依據阿波羅登
月宇航員帶回的380千克月球巖石土壤樣本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遙感資料。
經過阿波羅探月的喧鬧,直到20世紀90年人,探月熱潮才又興起。先后有日本“飛天”
探月器的子衛星“羽衣號”、美國的“月球勘探者號”、歐洲的“sMART-l”、印度的“月船
撞擊探測器”等多臺探測器受控撞月。它們多半墜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顧的區域,采取獲取
圖像和光譜分析相結合的方式來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數據,其中就包括曾轟動一時的極地水冰
的發現。
目前,通過撞擊月球獲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質的光譜已成為主流做法。今年5月美國將發
射名為“LRO”的母衛星以釋放它的子衛星“LCROss”來撞擊月球極地,激起塵埃云;母衛星將
在飛躍塵埃云時收集數據并傳回地球。而“嫦娥一號”的落月點在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
度的豐富海區域。這里距上世紀70年代前蘇聯發射的探月衛星“月球16號”及“月球20號”
的著陸點不遠,這兩個探測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嫦娥”撞月還為將來我國探月工程的第二階段“月面軟著陸探測與自動巡視勘察”進行
了技術積累,即進行著陸軌道控制試驗。在“軟著陸階段”要攻克著陸軌道設計與制導、導航
與控制等技術。盡管此次“嫦娥”整星撞月一一在繞月軌道上沒有其他探測器對撞月過程進行
跟蹤監測,但是這樣獲得的軌道控制經驗也是任何國家都不會與人分享的,星上的CCD相機實
時傳回的清晰圖像,為我國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間常寶貴的資料。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嫦娥一號”成功撞月為我國探測月球工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B.月球“巖漿海演化假說”主要依據宇航員帶回的月面土壤樣本。
C.月球極地水冰的重大發現依賴于圖像獲取和光譜分析的結合。
D.衛星撞月以印證獲得的數據是當今人類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2.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類耗費巨大、艱辛備嘗的探月活動,在上世紀大約沉寂了20年。
B.上世紀前蘇聯發射的“月球16號”對了解月面物質的構成立有戰功。
C.撞月探測器墜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區域,將使所獲數據更全面。
D.“嫦娥”與前蘇聯“月球20號”著陸點相近,是為了論證前蘇方的成果。
八、趙人患鼠
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貓善撲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
告其父曰:“盍②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雞。夫有鼠,則
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③,壞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
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④而去夫貓也?
注釋: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墻壁④若之何:為什么
1、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吾之患在鼠(憂慮)
B、告其父曰:“盍去諸?”(趕走)
C、去饑寒猶遠(尤其)
D、不通于無雞乎?(擔憂)
2、對上面這則寓言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則寓言告訴人們,若想解決問題,必須首先考慮自己的主要目標是什么。只要達到了
這個目標,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損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個人如果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價都不想付出,到頭來
只能是一事無成。
C、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評價任何事物,應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壞,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會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九、幸福感有利于健康
科學把很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對憂郁的解析而不是對開懷喜悅的理解當中。研究者們早就知
道,憤怒和壓抑會讓我們生病,甚至死亡。可是.他們猜想.像樂觀、好奇和狂喜一一那種想
張開臂膀,為春天的甜蜜而高歌一曲的沖動一一這類的感覺,不僅使人生值得留戀,而且會使
壽命極大地延長。他們認為,歡笑可以驅除緊張感對人體產生的銹蝕性影響,歡樂的人比好發
脾氣和喜歡訴說的人活得更長。
為什么幸福感有利于健康,人體處于狂喜狀態時,身體內部有什么事情發生了呢?近來
引起科學家注意的是由腦垂體分泌出來的荷爾蒙。可是,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實驗僅限于嚙齒
類動物,行為科學的學者們好像不太情愿去追尋一種可愛藥物在人類當中的應用。醫生們寧愿
把精力集中在一些嚴肅的事情上,也就是使人們生病的一些東西上。
令人傷心的是,太多科學家都以負面的角度來看待幸福感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幸福之
所以被認為有益健康,是因為它能解憂消愁。可是,哪怕最死板的研究者也都知道,真正的喜
悅遠非只是壓抑的缺失;它本身就有其決定性的積極存在狀態-----種成熟的、美妙的感覺。
研究者們說,他們很難理解幸福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無法在實驗室里重現這種感情。你可以讓
人發火,讓人好奇,可是很難讓實驗者產生幸福感,除非給他們一些致幻劑。
但是有種喜悅的確是可以進行實驗室分析的,那就是笑。當你歡笑的時候,你的肌肉、
脖頸和肩頭都很快地收緊和放松,心率和血壓都會增加,呼吸時斷時續,更加深沉。當笑聲減
下來的時候,你的血壓和脈搏都有可能會沉下來,慢下來,直到比這場歡喜開始前更為適合健
康的體態。大笑還有助于抵消不適感,在一項實驗中,給一組學生看雜耍演員的錄像節目,他
們要比另一組觀看插花藝術講解錄像的學生能夠忍受更高的電流強度刺激。當然,對一些“病
理性大笑”,醫生們會用.注射鎮定劑來停止它一一這時醫生們的臉上會凝結著歡欣的微
笑。
1.下面對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科學家認為,憤怒和壓抑是憂郁的兩種表現形式
B.科學家認為,為美好的春天高歌是典型的喜悅情境
C.科學家認為,喜悅可以使人留戀生命、延年益壽
D.科學家認為,緊張感是一種有益于生命的情緒
2.下面對第二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由腦垂體分泌出來的荷爾蒙是喜悅狀態的生理反應
B.“一種可愛藥物”是只對嚙齒類動物才有特效的藥物
C.醫生們關注的“嚴肅的事情”是指二些能致病的事物
D.行為科學學者與醫生在研究人類喜悅上都不夠積極
3.下面對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大多數科學家都能從正確的角度研究和解釋幸福感
B.研究者說不能理解幸福是因為無法讓實驗者產生幻覺
C.作者認為,“壓抑的缺失”是喜悅感產生的主要來源
D.作者認為,“積極存在狀態”是喜悅感的獨立狀態
4.下面對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笑不屬于喜悅,所以可以在實驗室里進行分析研究
B.當笑聲結束時,血壓和心率都會自動恢復原來狀態
C.忍受更高電流強度,說明人在歡笑時可以抵消不適
D.醫生們臉上“歡欣的微笑”有助于緩解病人的不適
十、張良
張良字子房,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
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
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五世相韓故。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至博浪沙中,
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圮下,顧謂良曰:“孺
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乃強忍,下取履,因跪進,父以足受之,笑去,良
殊大驚。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期此。”良因怪,跪曰:“諾。”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去,后五日早會。”五日,雞鳴
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后,何也?去,后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半往。有頃,父亦來,
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是則為王者師。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
谷城山下黃石即我已。”遂去不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良因異之,常習讀誦。
1、對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悉:熟悉
B、父去里所,復還里所:一里左右
C、后五日平明,與我期此期:相約、約會
D、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乃:原來是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父以足受之,笑去
B、得力士,為鐵錘重百二十斤為其老,乃強忍,下取履
C、至良所,直墮其履橋下張良,字子房,其先韓人也
D、良因怪,跪日:"諾"。良因異之,常習誦讀
3、下列句中的劃線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急甚
B、良與客狙擊秦皇帝C、良愕然,欲毆之
D、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圮上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張良年少好學的一組是()
[1]良少,未宦仕韓[2]良嘗學禮淮陽,東見滄海君
[3]下取履,引跪進[4]良愕然,欲毆之
【5】五日,良夜半往[6]良因異之,常習誦讀
A、[1][3][5]B、C、⑶⑸[6]D、⑴⑵[4]
5、對原文理解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良的祖先是韓國人。韓國滅亡之后,張良為韓國報仇,竟雇傭刺客行刺秦王,結果失敗,
被迫易名改姓,逃到下邳。
B、張良在下邳橋上遇見一個老人,老人故意掉鞋到橋下。卻叫張良去撿,并給他穿上,這
是對張良的一次考驗。
C、下邳橋上的老人是一個隱士。他從張良的行動中認識到“孺子可教”,所以送給張良一
部兵書。讓張良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D、張良三次應約到下邳橋上與老人相會。這說明張良是個胸懷大志并且誠實守信的人,這
種說到做到的精神值得贊許。
6、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解釋錯誤的是()
A、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搜捕)B、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失敗)
C、卒二十歲,秦滅韓(年)D、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做相國)
7、下列句中的劃線詞用法不同類的是()
A、良少,未宦事韓B、有一老父,衣褐,至良
所
C、秦皇帝去游,至博浪沙中D、順流而東,觸臚千里
8、下列句中的“所”用法意義不同類的一項是()
A、父去里所,復還B、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C、步行十所里,見森林D、高可丈所,面目猙獰
H^一■、留侯列傳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
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
而其志甚遠也。
夫子房受書于圮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
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鑲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
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
逞于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
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于不死,此圮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
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
之困于會稽,而歸臣妾于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
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余,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
謀。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
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
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
高祖發怒,見于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
房歟!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匹夫見辱,拔劍而起見辱:受辱。
B.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過:過分。
C.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折:折辱,羞辱。
D.養其全鋒而待其敝敝:衰敗。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面不怒
②青,取之于藍面青于藍
B.①其平居無事夷滅置,不可勝數
②河南樂羊子之妻意,不知何氏之女也
C.①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D①觀夫高祖之所以勝,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②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作為觀點“忍”的論據的一組是()
①鄭伯肉袒牽羊以迎
②歸臣妾于吳者,三年而不倦
③養其全鋒而待其敝
④特出荊軻,晶政之計
⑤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
⑥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于詞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劉邦、項羽成敗的原因只在于''能忍”和“不能忍”之間,而張良促進了劉邦的“忍”。
B.文章的結尾轉向對張良外貌的評說,這進一步點明了題旨。
C.張良能夠“忍小忿而就大謀”,得益于黃石公對他的考驗。
D.黃石公送給張良的那本書,對提高張良的謀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5.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譯文:古代所謂的豪杰之士,一定有超過常人的節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氣度。
B.其身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
譯文:他人美很可愛,死在盜賊之手不值得。
C.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譯文:這樣,當然是秦始皇不能使他驚怕,而項羽也不能使他暴怒了。
D.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譯文:從這可看出,他還有剛強不能忍耐的氣度,不是張良,誰能成全他?
十二、師曠論學
晉平公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日:“何不炳燭乎?”平公曰: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日:“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而(轉折連詞)
B、少而好學而(表修飾關系的連詞)
C、臣聞之之(動詞,到)
D、如日出之陽之(結構助詞,的)
2、下面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暮(夜晚,這里指年老)B、戲(戲弄)C、聞(聽說)D、善(善良)
3、翻譯句子和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盲臣安敢戲其君乎:哪里有作為臣子的人來戲弄君主的呢?
B、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晚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就像把蠟燭點燃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暗中
走路究竟哪個好呢?
C、平公曰:“善哉!”,在這里表示平公覺得師曠說的話很有道理,是個善良的人。
D、文中師曠連用的三個比喻,意在強調老而學習的重要性。
十三、沐猴而冠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燒三日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
東。人或說項王:“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
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1、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項羽引兵西屠咸陽,引(率領)
B、收其貨寶婦女而東,收(搜刮)
C、人或說項王,說(勸說)
D、可都以霸,都(都城)
2、下面詞語的古今意義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西屠咸陽西:古義:在西邊今義:西方
B、如衣繡夜行衣:古義:穿著今義:衣服
C、收其貨寶婦女而東東:古義:到東方今義:東邊
D、沐猴而冠耳冠:古義:戴帽子今義:冠軍,第一名
3、對文中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居數日:過了幾天。
B、項王聞之,烹說者:項羽聽到此話,吃了說話的人。
C、從本文可看出,自傲自驕、殘暴的項羽是一位性格爽朗的霸王,勇敢而果斷。而他殘暴的性
格,馬虎,不細心等缺點決定了他必然的失敗。
D、文中出現兩個成語:“沐猴而冠”、“衣錦夜行”。
十四、張雄飛傳
張雄飛,字鵬舉,瑯珊臨沂人。至元二年,廉希憲薦之于世祖,召見,陳當世之務,世祖
大說。授同知平陽路轉運司事,搜挾蠹弊,悉除之。帝問處士羅英,誰可大用者,對曰:“張
雄飛真公輔器。”帝然之,命驛召雄飛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臺事。阿合馬以子忽辛為中書右丞,行省江淮,恐不為所
容,改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參知政事。阿合馬用事日
久,賣官鬻獄,紀綱大壞,雄飛乃先自降一階,于是僥幸超席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貴人
及中書雜問,忽辛歷指宰執曰:"汝曾使我家錢物,何得問我!"雄飛日:“我曾受汝家錢物
否,曰:"惟公獨否。“雄飛日:”如是,則我當問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與
朝臣議大赦天下,雄飛諫曰:"古人言:無赦之國,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
上,豈宜數赦!帝嘉納之,語雄飛日:“大獵而后見善射,集議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
今從汝。”遂降輕刑之詔。
雄飛剛直廉慎,始終不易其節。嘗坐省中,詔趣召之,見于便殿,謂雄飛日:“若卿可
謂真廉者矣。聞卿貧甚,今特賜卿銀二千五百兩、鈔二千五百貫。”雄飛拜謝,將出,又詔加
賜金五十兩及金酒器。雄飛受賜,封識藏于家。后阿合馬之黨以雄飛罷政,詣省乞追奪賜物,
裕宗在東宮聞之,命參政溫迪罕諭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賜張雄飛者,旌其廉也,毋為小人所
詐。”塔即古阿散請檢核前省錢谷,復用阿合馬之黨,競矯詔追奪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誅,
帝慮校核失當,命近臣伯顏閱之。中書左丞耶律老哥勸雄飛詣伯顏自辨,雄飛曰:“上
以老臣廉,故賜臣,然臣未嘗敢輕用,而封識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二十一年,盧世榮以言利進用,雄飛與諸執政同日皆罷。
二十三年,起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決壅滯,黜奸貪,政化大行。卒于官。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十六年,拜御史中丞拜:拜見
B.阿合馬用事日久,賣官鬻獄用事:掌權
C.忽辛遂伏辜辜:罪
D.雄飛受賜,封識藏于家識:作標記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雄飛乃先自降一階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B.汝曾使我家錢物,何得問我何可勝道也哉
C.然臣未嘗敢輕用然則何時而樂耶
D.盧世榮以言利進用御六氣之辯,噠游無窮者
3.下列四組中,能直接表現張雄飛清廉、能干的一組是()
①搜挾蠹敝,悉除之②張雄飛真公輔器
③惟公獨否④雄飛受賜,封識藏于家
⑤決壅滯,默奸貪⑥汝所言者是,朕今從汝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止確的一項是()
A.張雄飛受廉希憲推薦,世祖召見他,他陳述了當時國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
高興,授予他同知平陽路轉運司的職務。
B.阿合馬讓自己的兒子忽辛擔任中書右丞,巡視管理江淮一帶的事務,阿合馬擔心兒子
不被張雄飛容納,就讓兒子改任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
C.忽辛犯罪,世譏卜令中貴人和中書省官員一起審問,忽辛說審問的官員都曾經收受過
忽辛家的錢物,只有張雄飛沒有收過。
D.塔即古阿散等人岡犯罪被殺后,皇帝考慮劍阿合馬的余黨檢奄核實有誤,命令溫迪罕
和丞相交童復查。張雄飛沒有聽從耶律老哥的建議辨白。
十五、公孫弘
丞相公孫弘者,齊笛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家貧。年四十余,乃學《春秋》雜說。建元元
年,是時弘年六十,征以賢良為博士。使匈奴,還報,不合上意,上怒,以為不能,弘乃病免
歸。元光五年,蕾川國復推上公孫弘,拜為博士。
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
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余,習文法吏事,
而又緣飾以儒術,上大說之。二歲中,至左內史。嘗與主爵都尉汲黯請間,汲黯先發之,弘推
其后,天子常說,所言皆聽,以此日益親貴。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汲
黯庭詰弘曰:“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上問弘。弘謝日:
“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上問弘。弘謝曰:“有之。夫
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庭詰弘,誠中弘之病。且無汲黯忠,陛下安得聞此言!”天子以
為謙讓,愈益厚之。卒以弘為丞相,封平津侯。
弘為人意忌,外寬內深。諸嘗與弘有谷U者,雖詳與善,陰報其禍。殺主父偃,徙董仲舒于
膠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脫粟之飯,故人所善賓客,仰衣食,弘奉祿皆以給之,家無所余。
士亦以此賢之。
淮南、衡山謀反。弘病甚,自以為無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撫國家,使人由臣子
之道。今諸侯有畔逆之計,此皆宰相奉職不稱。乃上書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問近乎智,
知恥近乎勇知此三者,則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
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厲賢予祿,量能授官。
今臣弘罷駕之質,無汗馬之勞,陛下過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為列侯,致位三公。臣恐先狗馬
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愿歸侯印,乞骸骨,避賢者路。”天子報曰:“古者賞有功,褒有
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幾獲承尊位,懼不能寧,惟所與共為治者,
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己,乃上書歸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因賜告牛酒雜帛。居數月,病有疲,視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終。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1.下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稱:稱贊
B.食不重肉重:重疊
C.雖詳與善詳:通“佯”,假裝
D.是章朕之不德也章:顯揚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現代漢語意義相距最遠的一項是()
A.天子以為謙讓B.淮南、衡山謀反
C終無以報德塞責D.遭遇右武
3.下列全能說明公孫弘受天子賞識的原因的一組是()
①為人恢奇多聞
②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③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庭詰弘,誠中弘之病
④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
⑤弘奉祿皆以給之,家無所余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公孫弘小時候家里很窮,到中年才開始做學問,60歲還仕途不順,屬大器晚成之人。
B.公孫弘自己生活很節儉,但對人卻很大方,將自己的俸祿全都供給別人,家里沒什么余
財。
C.公孫弘不敢在朝廷與皇上爭辯,曾經因順從皇上的意圖而背棄與大臣們的約定而遭到汲
黯的指責。
D.淮南王和衡山王謀反時,公孫弘認為自己沒有盡到做宰相的職分而主動請求辭官,但遭
到皇上的拒絕,最后終于任上。
十六、司馬芝傳
司馬芝字子華,河內溫人也。少為書生,避亂荊州,于魯陽山遇賊,同行者皆棄老弱走,
芝獨坐守老母。賊至,以刃臨芝,芝叩頭曰:“母老,唯在諸君!”賊曰:“此孝子也,殺之
不義。”遂得免害,以鹿車推載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節。
太祖平荊州,以芝為菅長。時創,多不奉法。郡主簿劉節,舊族豪俠,賓客千余家,出為
盜賊,入亂吏治。頃之天下草,芝差節客王同等為兵,掾史據白:“節家前后未嘗給徭,若至
時藏匿,必為留負。”芝不聽,與節書曰:“君為大宗,加股肱郡,而賓客每不與役,既眾庶
怨望,或流聲上聞。今調同等為兵,幸時發遣。”兵已集郡,而節藏同等,因令督郵以軍興詭
責縣,縣掾史窮困,乞代同行。芝乃馳檄濟南,具陳節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節代同行,
青州號芝“以郡主簿為兵”。遷廣平令。征虜將軍劉勛,貴寵驕豪,又芝故郡將,賓客子弟在
界數犯法。勛與芝書,不著姓名,而多所屬托,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后勛以不軌誅,交關
者皆獲罪,而芝以見稱。
黃初中,入為河南尹,抑強扶弱,私請不行。會內官欲以事托芝,不敢發言,因芝妻伯父
董昭。昭猶憚芝,不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與賓客談論,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無異言。卒于官,家無余
財,自魏迄今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國志.魏書》卷十二)
1.對下面句子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芝差節客王同等為兵差:派遣
B.而賓客每不與役與:參加
C.因令督郵以軍興詭責縣責:責問
D.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報:報告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此孝子也,殺之不義
是說也,人常疑之
B.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C.因芝妻伯父董昭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昭猶憚芝,不為通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司馬芝正直的一組是()
①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
②芝乃馳檄濟南,具陳節罪
③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
④交關者皆獲罪,而芝以見稱
⑤昭猶憚芝,不為通
⑥卒于官,家無余財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司馬芝年輕時,在去荊州避難的路上,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品質;在南方居住十幾年,
能夠恪守禮義節操。
B.在任菅縣長官期間,司馬芝不畏豪強,征調主簿劉節的門客當兵,同時寫信給劉節,曉
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一向豪俠的劉節代替門客去當兵。
C.征虜將軍劉勛,恃寵驕橫,多次寫信囑托司馬芝幫忙,司馬芝一概依法處理。后來劉勛
犯法被殺,和他有關聯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馬芝卻受到稱贊。
D.司馬芝性情正直,嚴于執法,不受請托,權貴至親都不敢私下求他辦事。他死后家無余
財,從魏建國以來,歷任河南尹沒有能比上他的。
十七、轅固生
清河王太傅轅固生者,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景帝前。黃生日:“湯
武非受命,乃弒也。"轅固生曰:“不然。夫桀紂虐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與天下之心
而誅桀紂,桀紂之民不為之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黃生日:“冠雖敝,
必加于首;履雖新,必關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圣,臣
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踐南面,非弒而何也?”
轅固生日:“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馬肝,不
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遂罷。是后學者莫敢明受命放殺者。
竇太后好《老子》書,召轅回生問《老子》書。固日:“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
“安得司空城旦[注]書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
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應手而倒。太后默然,無以復罪,罷之。居頃之,景帝以固為廉
直,拜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復以賢良征固。諸諛儒多疾毀固,曰“固老”,
罷歸之。時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孫弘亦征,側目而視固。固曰:“公孫子,務正
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自是之后,齊言《詩》皆本轅固生也。諸齊人以《詩》顯貴,皆固
之弟子也。(選自《史記.橘林列傳》)
[注]司,管理四徒的官縣,秦、漢時一種筑城的勞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臣下不能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匡:輔佐。
B.代立踐南面踐:登上(王位)。
C.乃假固科兵,下圈刺秦假:給予。
D.薛人公孫弘亦征征:(被)征召。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桀紂之民不為之使而歸湯武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
B.何春?上下之分也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C.景帝知太后怒面固直言無罪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
D.諸齊人幺《詩》顯貴,皆固之弟子也且幺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轅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組是()
①與黃生爭論景帝
②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
③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④此是家人言耳
⑤諸諫儒多疾毀固
⑥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轅固生不同意黃生提出的商湯、周武王得天下是弒君的說法,認為商湯、周武王的做
法不應當受到指責。
B.景帝無法評判黃生和轅固生辯論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吃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
來說明學者不談論湯、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笨。
C.轅固生因為不喜歡老子的學說而觸怒了竇太后,被罰到豬圈里去刺殺豬。景帝暗中幫
助轅固生,使轅固生擺脫了困境。
D.轅固生具有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后來齊人學習和研究《詩經》都以轅固生的見解為
依據。
十八、賀仁杰傳
賀仁杰,字寬甫,京兆人。父賁,有材略,善攻戰,數從軍有功。嘗治室于毀垣中,得白
金七千五百兩,謂其妻鄭曰:“語云:匹夫無故獲千金,必有非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5單元祭十二郎文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散文欣賞
- 行政管理中的戰略思維試題及答案指南
- 2025年回遷房買賣合同協議書
- 2025購物中心租賃合同
- 市政學課程設計的創新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量農產品買賣合同標準范本
- 工程項目交付方式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5智能安防聯網報警監測服務合同
- 2025企業辦公場地租賃合同協議
- 行政管理的科學決策工具試題及答案
- 荊防顆粒課件介紹
- 2025屆內蒙古包頭市重點中學高考英語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含解析
- 《民間藝術之剪紙》課件
- 《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規則》知識培訓
- 擬投入的勘察設計人員、設計機構設置和崗位職責
- 高壓燃氣管道工程定向鉆穿越施工方案
- 未成年離異孩子改姓協議書范文(2篇)
- 2024年4月醫學裝備質量管理情況簡報
- 礦井通風模擬設計-馮樹鳴
- 耳石癥的診斷與治療
- 企業形象設計(CIS)戰略策劃及實施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