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模擬地理試題_第1頁
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模擬地理試題_第2頁
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模擬地理試題_第3頁
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模擬地理試題_第4頁
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模擬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模擬地理試題.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試題地理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等填涂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第Ⅰ卷(共50分)一、選擇題,共25題,50分。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神州十八號載人飛船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預計在軌駐留6個月,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東風著陸場。圖1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圖2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及東風著陸場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神舟十八號發射當天,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是()之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2.神州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時,下面說法正確的是()①晝長夜短,晝漸長②旗桿正午影子逐漸變長③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④日出時間越來越早⑤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3.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基地中()①文昌年降水量最多②太原位于陜西省,地表崎嶇,溝壑縱橫③西昌所在省份簡稱川或蜀④文昌臨南海,海洋運輸便利⑤酒泉氣候干旱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答案】1.A2.D3.A【解析】【1題詳解】由材料可知,2024年4月25日20時神舟十七八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此時地球在圖1中的①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②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間,A正確,BCD錯誤。故選A。【2題詳解】結合所學可知,神州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時,太陽點由赤道向北回歸線移動,北半球處于晝長夜短時期且晝漸長夜漸短,①③正確;太陽高度越大,影子越短,神州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時,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太陽高度變大,旗桿正午影子逐漸變短,②錯誤;神州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時,北半球白晝時間越來越長,日出時間越來越早,④正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述的是六月的景觀,⑤錯誤;故選D。【3題詳解】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基地中,酒泉位于甘肅省,地處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少,氣溫干旱,⑤正確;太原位于山西省,屬于黃土高原,其地形特征為黃土廣布,地表崎嶇,溝壑縱橫,②錯誤;西昌所在省份是四川省,簡稱川或蜀,③正確;文昌位于海南省,瀕臨南海,海洋運輸便利,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最多,①④正確;綜上,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地球沿著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自西向東轉動稱為地球公轉,周期為一年。當太陽直射赤道時,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等長;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此時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時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背上行囊,走出課堂,以探索的腳步,丈量廣闊的世界。臨沂市某中學地理研學團隊前往蒙山某區域開展社會調查。讀該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4.若丙地的氣溫為20℃,則丁地的氣溫不低于()A.18℃ B.18.2℃ C.18.5℃ D.19℃5.為保障交通安全,山脊彎道處常設置凸面鏡,用以擴大司機視野。同學們拍攝凸面鏡照片的地點,可能位于等高線地形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6.關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確的是()A.甲處可能會有公交車站 B.乙處坡度陡,落差大,可能建有水電站C.丙處可能建有觀看日出的觀光亭 D.村莊的炊煙飄到丁地,推測此時盛行西北風【答案】4.B5.C6.A【解析】【4題詳解】已知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0.6℃,已知丙地的氣溫為20℃,丙地海拔在300-350米之間,丁地的海拔在600米,兩地之間相對高度為250米-300米之間;溫差在1.5℃-1.8℃之間;則丁地的氣溫在18.2-18.5之間;不低于18.2℃。故選:B。【5題詳解】為保障交通安全,公路彎道處常設置凸面鏡,用以擴大司機視野。讀圖可知,③是公路的拐彎處,小濱拍攝凸面鏡照片的地點可能位于等高線地形圖中的③處。故選:C。【6題詳解】甲處附近有居民區可能會有公交車站,A正確;乙處為山脊,不能發育河流,不可能建有水電站,B錯誤;丙處為山谷,不可能建有觀看日出的觀光亭,C錯誤;村莊的炊煙飄到丁地,推測此時盛行東南風,D錯誤。故選:A。【點睛】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是山頂。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是盆地。埃塞俄比亞地處非洲東部,位于紅海西南的東非高原上,草屋是埃塞俄比亞傳統部落特色民居。在干燥的季節當地人采用竹子和芭蕉葉編織成籬笆,用竹竿架起,外面再覆蓋一層防雨的竹葉,因外形像一頭大象,又稱為“象屋”。圖1圖2為埃塞俄比亞簡圖,圖3為埃塞俄比亞氣候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根據“象屋”的建筑特點,可以推測當地的地理環境的特征是()①光熱條件豐富,氣溫較高②年降水量較多③多產竹子,方便就地取材④經濟發展水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關于埃塞俄比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埃塞俄比亞海陸兼備②圖2和圖1相比顯示范圍更小③圖2和圖1相比比例尺更大④該國地勢西高東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7.A8.D【解析】【7題詳解】象屋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建造,如竹子、芭蕉葉、竹葉等,都是熱帶草原氣候區常見的植物,有利于就地取材,且象屋既可遮陽避雨,又能通風散熱,屋頂坡度較大利于雨季排水,與當地高溫多雨的自然環境相適應,①②③正確;草屋作為建筑反映埃塞俄比亞經濟發展水平較低,④錯誤。故選A。【8題詳解】讀圖可知,埃塞俄比亞四周不臨海,是一個內陸國,①錯誤;圖2和圖1相比顯示范圍更小,比例尺更大,內容更詳細,②③正確;埃塞俄比亞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大部屬埃塞俄比亞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體,地勢西高東低,④正確。結合題意,故選D。【點睛】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東北部內陸國,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交界,南與肯尼亞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屬于熱帶,該地的氣溫特征是全年高溫,但海拔高,由于地形因素影響,較同緯度地區氣溫低,更為涼爽,因此該國具有“清涼王國”美譽。澳大利亞和巴西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也有著明顯的不同。下圖為澳大利亞和巴西兩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符合兩國共同特征的是()A.均位于東半球 B.都是發達國家 C.都瀕臨太平洋 D.鐵礦資源豐富10.巴西北部和澳大利亞中西部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A.巴西北部-氣溫低 B.澳大利亞中西部-氣候干燥C.巴西北部-地形平坦 D.澳大利亞中西部-海拔高【答案】9.D10.B【解析】【9題詳解】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巴西和澳大利亞都有豐富的鐵礦資源,D正確;巴西位于西半球,A錯誤;巴西是發展中國家,B錯誤;巴西瀕臨大西洋,不瀕臨太平洋,C錯誤。故選D。【10題詳解】巴西北部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該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氣候濕熱,不適合人類居住,AC錯誤;澳大利亞中西部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中西部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不適合人類居住,B正確,D錯誤。故選B。【點睛】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北、西、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總面積769200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36735千米。截至2023年7月,澳大利亞總人口為2639萬人,74%為英國及愛爾蘭裔,官方語言為英語,大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2023年11月1日,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從上海出發,于2024年4月上旬返回。第40次南極科考最突出的亮點,當屬秦嶺站(即羅斯海新站)的建設。秦嶺站于2024年2月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考察隊在新站建設過程中踐行“綠色考察”理念,實現節能、節水、節材,達到綠色環保建站的目的。讀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關于五個南極科考站的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長城站位于南極點的西北方 B.中山站經緯度位置約是(70°S,75°W)C.昆侖站位于秦嶺站西南方向 D.秦嶺站位于大西洋沿岸12.關于南極科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秦嶺站投入使用時,日本河流處于枯水期 B.科考人員可能遇到企鵝、因紐特人C.科考站可利用清潔能源——水能發電 D.保護環境,可就地填埋垃圾、老舊設備【答案】11.C12.A【解析】【11題詳解】長城站位于南極點的正北方,A錯誤;中山站的經緯度位置約是(70°S,75°E),B錯誤;昆侖站位于秦嶺站西南方向,C正確;秦嶺站位于太平洋沿岸,D錯誤。故選C。【12題詳解】秦嶺站于2024年2月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北半球的冬季進行。此時日本處于冬季,河流處于枯水期,A正確。因紐特人居住在北極附近,B錯誤。南極地區固體水資源豐富,不能水能發電,C錯誤。南極地區環境脆弱,為保護環境,不可就地填埋垃圾、老舊設備,需要帶走處理,D錯誤,故選A。【點睛】羅斯海新站是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位于南極三大灣系之一的羅斯海區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區,是南極地區巖石圈、冰凍圈、生物圈、大氣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單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區域,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2024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人口最新數據,2023年年末全國人口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下圖為2019~2023年我國人口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2019~2023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的變化趨勢是()A.逐漸升高 B.先升后降 C.逐漸降低 D.先降后升14.2019~2023年,我國人口最多的年份是()A.2020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15.為扭轉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的趨勢,應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優化生育政策 B.完善養老制度 C.實施延遲退休 D.加快城市化進程【答案】13.C14.B15.A【解析】【13題詳解】讀圖可知,2019~2023年,我國的人口出生率由10.5‰降為6.3‰,總體呈逐漸降低趨勢,C正確,ABD錯誤。故選C。14題詳解】由圖可知,2019~2021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都大于0,人口數量持續增加,而202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0,人口數量減少,所以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B正確,ACD錯誤,故選B。【15題詳解】為了扭轉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的趨勢,我國應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鼓勵生育,從而改善我國人口結構、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A正確;完善養老制度和實施延遲退休是為了應對我國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對扭轉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的趨勢影響不大,BC錯誤;加快城市化進程對扭轉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的趨勢影響不大,D錯誤。故選A。

【點睛】人口負增長指新增的人口少于死亡的人口。人口負增長會帶來諸如少子化和老齡化、養老負擔加重、勞動力短缺、消費需求減少等問題。2023年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例行發布2023年版標準地圖,九段線變成十段線,黑瞎子島全部劃歸中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黑瞎子島()A.位于我國領土的最東端 B.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地方C位于黑龍江與鴨綠江匯合處 D.位于中國、朝鮮交界處17.中國地圖容易錯繪和漏繪的地方涉及了如下地區,敘述正確的是()①阿克塞欽地區,位于青海省與西藏自治區交界地帶②藏南地區,與不丹、印度和緬甸三個國家接壤③南海諸島,其中三沙市屬海南省管轄,為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行政區④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所在海域為東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6.A17.C【解析】【16題詳解】黑瞎子島是中國領土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的一個小島,位于我國領土的最東端,A正確、C錯誤;我國緯度最高的地區是漠河市,B錯誤;黑瞎子島位于中國、俄羅斯交界處,D錯誤。故選A。【17題詳解】阿克塞欽地區,位于新疆與西藏自治區交界地帶,①錯誤;中國藏南地區和印度、緬甸、不丹交界,被譽為“西藏江南”,②正確;三沙市屬海南省管轄,為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行政區,③正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所在海域為東海,④正確。故選C。【點睛】三沙市是中國位置最南、總面積最大(含海域面積)、陸地面積最小和人口最少的地級市,是全國繼浙江舟山市之后第二個以群島設市的地級行政區。甘肅是我國唯一一個地跨四個地理區域的省,地跨四個干濕區,完成下面小題。18.甘肅的降水分布規律及原因()A.自西南向東北遞減,地形因素 B.自西北向東南遞減,海陸因素C.自東向西遞減,地形因素 D.自東南向西北遞減,海陸因素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黃河在蘭州河段水運發達 B.①-②是亞歐大陸橋隴海-蘭新線C.黃河在蘭州河段容易發生凌汛 D.甘肅省簡稱隴,省會是蘭州,位于我國青藏地區【答案】18.D19.B【解析】【18題詳解】讀圖可知,甘肅省自東南向西北年等降水量依次遞減,因為其自東南向西北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因此影響甘肅省降水空間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海陸因素。所以,D正確,ABC錯誤。故選D。【19題詳解】黃河在蘭州河段地勢落差較大,水量較小,水運不發達,A錯誤;讀圖可知,鐵路線①是隴海線,②是蘭新線,隴海-蘭新線有著“第二亞歐大陸橋”之稱,B正確;受上游水庫影響,黃河蘭州河段已不再出現凌汛,C錯誤;甘肅省簡稱隴,省會是蘭州,主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D錯誤。故選B。【點睛】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征: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遞減,影響因素主要為海陸位置。2023年11月28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幅貫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融互通,“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下圖為粵港澳核心交通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20.“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這種生活方式主要依賴的交通運輸方式是()A.珠江水運 B.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C.海洋運輸 D.航空運輸21.下列關于珠江三角洲地理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平原面積廣闊,為我國三大平原之一 B.位置優良,良港眾多,航運便利C.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 D.耕地面積廣大,地廣人稀22.深中通道東段采用沉管隧道的技術,以下說法不合理的是()A.沉管隧道在海底,不會影響飛機的升降,減少了對附近區域航空運輸的影響B.沉管隧道受天氣變化影響小,但明顯增加了建設成本C.沉管隧道對海洋生物的活動影響小,可以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影響D.沉管隧道妨礙了大型船舶的通航,影響了海洋運輸【答案】20.B21.B22.D【解析】【20題詳解】“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這種生活方式即“同城效應”,其主要依賴的交通運輸方式是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與珠江水運、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關系不大。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1題詳解】粵港澳大灣區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該區域不屬于我國三大平原,A錯誤;該地位于我國南部沿海,位置優越,良港眾多,航運便利,B正確;該區域礦產資源缺乏,C錯誤;該區域人口密集,D錯誤。故選B。【22題詳解】深中通道東段采用沉管隧道的技術,對飛機的升降沒有影響,減少對航空運輸的影響,A不符合題意。沉管隧道受天氣變化影響小,但鋪設難度大,增加了建設成本,B不符合題意。深中通道東段采用沉管隧道的技術,對海洋生物影響小,利于保護海洋生態,C不符合題意。深中通道東段采用沉管隧道的技術,在海底,不會妨礙大型船只,減少了對海運的影響,D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3.北京時間2024年4月3日,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國臺灣省花蓮市地震頻繁主要原因()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B.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C.喜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帶D.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答案】B【解析】【詳解】地質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讀圖可知,我國臺灣省花蓮市地震頻繁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屬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殼活躍。所以,B正確,ACD錯誤。故選B。24.關于臺灣島氣溫分布和城市分布特點敘述正確的一項是()A.氣溫北部高,南部低,因為緯度差異 B.氣溫四周低,中間高,因為地形因素C.城市北部比南部多,因為北部水源豐富 D.西部比東部多,因為西部地勢平坦【答案】D【解析】【詳解】氣溫北部低,南部高,因為緯度差異,A錯誤;氣溫四周高,中間低,因為地形因素,B錯誤;城市北部比南部多,因為北部緯度高、氣溫低,較南部氣候涼爽,適宜居住,C錯誤;西部比東部多,因為西部地勢平坦,D正確;故選D。25.關于臺灣省的敘述,正確的是()A.全部位于熱帶,太陽能資源豐富 B.主要的民族是高山族C.港澳地區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 D.盛產甘蔗,被稱為“東方甜島”【答案】B【解析】【詳解】北回歸線橫穿臺灣中南部,所以臺灣地跨熱帶和北溫帶,A錯誤;臺灣主要的民族是漢族,B錯誤;祖國內地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C錯誤;臺灣氣候濕熱,盛產甘蔗,被稱為“東方甜島”,D正確。故選D。讀青海省地圖,完成下面小題。26.三江源地區()A.是長江、怒江和黃河的發源地B.位于唐古拉山脈以西,青海省南部C.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D.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被譽為“中華水塔”27.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如果三江源的湖泊、沼澤不斷萎縮會產生()①河流中下游枯水期會出現干旱或斷流②河流中下游徑流增加,而地下水相應減少③野生動植物資源減少④河流中下游含沙量減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26.D27.D【解析】【26題詳解】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A錯;三江源位于唐古拉山脈以東,青海省南部,B錯;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的地區,C錯;三江源地區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被譽為“中華水塔”,D對;故選D。【27題詳解】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這直接影響湖泊和濕地的水源補給,湖泊、濕地的面積不斷縮小甚至干涸,河流水量供給不足,導致河流中下游的徑流減小,枯水期會出現干旱或斷流,①對②錯;湖泊和沼澤面積縮小,導致野生動植物資源減少,③對;三江源的湖泊、沼澤面積減小對河流中下游含沙量影響不大,④錯;D對,ABC錯,故選D【點睛】三江源地區位青藏高原腹地,地處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河流的天然調蓄器。28.青藏地區的農作物一般分布在河谷地帶的首要原因是()A.海拔較低,熱量較充足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D.緯度較低,熱量較充足【答案】A【解析】【詳解】青藏高原氣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帶由于地勢較低,氣溫較高,無霜期長,同時降水條件較好,土壤比較肥沃,又有河水作為灌溉水源,因而適宜耕作,成為農業發達地帶,被稱為河谷農業,A正確,BCD錯誤;故選A。29.三江源地區存在的問題()①野生動物銳減②水污染嚴重③草地沙化嚴重④廢氣排放嚴重⑤水土流失加劇⑥蟲鼠災害泛濫A.①③⑤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三江源地區位于我國青海省南部,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這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蟲鼠猖獗和野生動物銳減,水污染嚴重和廢氣排放嚴重不是該地區存在的主要問題,①③⑤⑥正確,②④錯誤。結合題意,故選A。受某種天氣的影響,南方多地迎來了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降溫幅度達8至12℃。讀此次天氣過境時雨雪線推進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30.20日夜晚時,哪些省可能會下雪()A.黔、蜀 B.贛、閩 C.皖、鄂 D.桂、粵31.據圖中信息分析,該天氣可能是()A.臺風 B.洪澇 C.沙塵暴 D.寒潮【答案】30.A31.D【解析】【30題詳解】讀圖可知,黔是貴州省簡稱、蜀是四川省簡稱,贛是江西省的簡稱,四省20日夜晚時可能會下雪,A正確;閩是福建省的簡稱,粵是廣東省的簡稱,兩省21日夜晚會受到影響,BD錯誤;皖是安徽省的簡稱,鄂是湖北省簡稱,湖北省19日晚可能會受影響,C錯誤。故選A。【31題詳解】根據圖中信息分析可知,此次天氣造成南方多地帶來強烈降溫、雨雪冰凍天氣,說明該氣象災害是寒潮,D正確;臺風主要帶來大風和降雨,A錯誤;洪澇是氣象災害,不是天氣,B錯誤;沙塵暴主要伴隨大風和揚沙天氣,C錯誤。故選D。【點睛】寒潮是來自高緯度地區寒冷空氣,在特定的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并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大范圍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寒潮是冬季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群眾習慣把寒潮稱為寒流。第Ⅱ卷(共50分)二、非選擇題,共4道題,共50分。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部6省以約占全國十分之一的國土面積,承載了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數量,創造著約五分之一的經濟總量,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發展潛力巨大,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國地域分工中扮演著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角色。材料二圖1為中部地區位置圖,圖2為湖南省地形圖。(1)A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B省級行政的行政中心分別____、____。(2)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地跨我國地勢的第____級階梯,同時兼具“南”“北”方特色,大致以____(河流)為界,南、北方自然特征差異顯著。(3)湖南是我國農業大省,素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水稻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湖廣熟,天下足。”八百里洞庭浩浩湯湯,湘資沅澧綿延流淌,滋潤出湖湘大地的沃野糧倉。湖南在扛穩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擔當重任——以占全國2.8%的耕地生產了占全國4.4%的糧食,水稻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從自然條件方面分析湖南種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條件。(4)湖北省是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支點和中心,自古擁有“九省通衢”之利。今天,武漢市仍然是中國中部最大的____運輸、____運輸和航空運輸綜合交通運輸樞紐。(5)下列是“直播帶貨”而熱銷的湖北特產,均體現出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地域文化,相關說法錯誤的是____(填寫代號,填寫一個即可),并簡要分析原因____。①熱干面、糯米雞等美食,兼具南北風格——湖北省地跨北方和南方地區②周黑鴨、武昌魚、潛江小龍蝦等產品——湖北省河湖眾多,水產品豐富③湖北蓮藕產量居全國之首——湖北省平原廣,土壤肥沃,適合蓮藕生長(6)簡要分析中部地區崛起的優勢條件。【答案】(1)①.晉②.南昌(2)①.二三(二、三)②.淮河(3)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氣溫高,降水多,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大部分位于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4)①.水路②.鐵路(5)①.①②.湖北省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屬于南方地區。或③湖北省河湖密布,淺灘淤泥適合蓮藕生長。(6)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工農業基礎較好、勞動力豐富且工資水平低、市場廣闊等。【解析】【分析】本題以中部地區位置圖和湖南省地形圖為材料,涉及我國的行政區劃、階梯分界線、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問1詳解】讀圖可知,A為山西省,簡稱晉;B為江西省,簡稱贛。行政中心為南昌。【小問2詳解】中國中部地區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6個省。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地跨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同時兼具“南”“北”方特色,大致以淮河為界,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異顯著。【小問3詳解】湖南省位于中國南部,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溫高,降水多,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長;大部分位于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水田面積廣大;湖南省境內擁有眾多湖泊、河流和水庫,水資源豐富,灌溉水源充足,為水稻的灌溉提供了便利條件;土地肥沃,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質,適宜水稻生長。【小問4詳解】如圖所示,武漢位于長江中游段,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武漢城中交匯,水運交通便利。武漢鐵路交通較為發達,是中國高鐵客運專線網的重要樞紐,中國四大鐵路樞紐、六大鐵路客運中心四大機車檢修基地之一,是京廣高速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兩條國家級高速鐵路大動脈的交匯地。武漢市是中國中部地區最大的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和航空運輸綜合交通樞紐,由于武漢位于全國高鐵雙的中心,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系四方的作用,被稱為中國“高鐵之心”。【小問5詳解】湖北省全部位于南方地區,①錯誤;湖北省湖泊眾多,水產品豐富,②正確;湖北蓮藕產量居全國之首說明湖泊河湖眾多,水域面積廣,淺灘淤泥適合蓮藕生長,③錯誤。【小問6詳解】中部地區崛起的優勢條件:地處中國內陸腹地,具有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區位優勢;自然、文化和旅游資源豐富,科教基礎較好,擁有比較雄厚的工業基礎,工農業基礎較好,產業門類齊全;生態環境條件較好,承載能力較高,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能源、原材料和裝備制造業基地;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且工資水平低、市場廣闊等。3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巴黎奧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蓋表示,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將詮釋“體育與城市的交匯”,歡迎運動員和公眾欣賞巴黎這座光影之城的自然之美。材料二:薰衣草喜歡溫暖、干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要避免過度潮濕和積水。法國的普羅旺斯是世界上種植薰衣草面積最廣的地區,被稱為“薰衣草的故鄉”。材料三:法國農業高度發達,主要生產小麥、大麥、玉米和果蔬等,是歐洲西部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同時法國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材料四:葡萄喜光喜暖,耐干燥,忌潮濕,晝夜溫差大的環境有利于養分的積累。(1)法國和日本地理位置的異同點。(2)法國地勢特點,判斷依據。(3)法國氣候以____氣候為主。歐洲西部存在大面積的此類氣候,請從歐洲西部地形的角度分析此類氣候分布廣的原因____。(4)描述塞納河的水文特征。(5)分析塞納河成為巴黎靈魂的原因。(6)塞納河航運價值高的原因(7)法國薰衣草(葡萄)種植分在法國的____,請從地形、氣候角度分析原因____。(8)法國旅游業發達的原因,并寫出兩個法國的著名旅游景點。(9)法國小麥產量居世界第五,歐洲西部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分析小麥種植業發達自然原因(10)中法關系友好產生的積極影響。【答案】(1)都位于東半球、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處北溫帶。不同點是:法國臨大西洋,日本臨太平洋。(2)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理由是法國的河流大多從東南流向西北。(3)①.溫帶海洋性②.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山脈分布在南北兩側,有利于大西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面積廣大的溫帶海洋性氣候。(4)水流平穩,流量大,無結冰期。(5)塞納河水量豐富,水速平穩,可以為法國提供城市生活生產用水,為農業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航運;提供漁業資源;塑造沖積平原,提供平坦的建設用地以及提供肥沃的土壤;可以提供旅游資源。(6)塞納河流經巴黎盆地,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流域內以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均勻、水位穩定、河流無結冰期,航運價值高。(7)①.南部地中海沿岸②.該地區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少,在植物生長的旺盛季節,熱量和光照非常充足,利于葡萄的生長;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的積累;因此種植的葡萄質地優良;南部山地丘陵廣布,利于陽光集中照射和排水等。(8)旅游資源豐富、經濟水平高、休閑時間多、使用統一貨幣歐元、交通便利、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等。著名的旅游景點有:盧浮宮、巴黎圣母院、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等。(9)地勢低平,熱量條件較好。(10)促進了兩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加強了兩國間的文化交流;成為中國與歐洲國家溝通交流的橋梁等。【解析】【分析】本題以法國簡圖為材料,考查學生對法國的地理位置、地勢特點、氣候類型、旅游業的發展等進行比較,考查學生分析區域地理和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小問1詳解】法國和日本都位于東半球、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處北溫帶。不同點是:法國臨大西洋,日本臨太平洋。【小問2詳解】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理由是法國的河流大多從東南流向西北。【小問3詳解】法國氣候以溫帶海洋氣候為主。歐洲西部存在大面積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是因為: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山脈分布在南北兩側,有利于大西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面積廣大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小問4詳解】塞納河的水文特征是:水流平穩,流量大,無結冰期。【小問5詳解】塞納河成為巴黎靈魂的原因是:塞納河水量豐富,水速平穩,可以為法國提供城市生活生產用水,為農業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航運;提供漁業資源;塑造沖積平原,提供平坦的建設用地以及提供肥沃的土壤;可以提供旅游資源。【小問6詳解】由圖可知,塞納河流經巴黎盆地,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流域內以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均勻、水位穩定、河流無結冰期,航運價值高。【小問7詳解】法國南部緯度較低,氣溫適合葡萄生長;葡萄性喜光、喜溫暖、喜干燥而忌濕。法國葡萄主要種植在地中海沿岸,這里生產葡萄的有利自然條件是:該地區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少,在植物生長的旺盛季節,熱量和光照非常充足,利于葡萄的生長;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的積累;因此種植的葡萄質地優良;南部山地丘陵廣布,利于陽光集中照射和排水等。【小問8詳解】歐洲西部的法國旅游業發達,其原因是:旅游資源豐富、經濟水平高、休閑時間多、使用統一貨幣歐元、交通便利、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等。著名的旅游景點有:盧浮宮、巴黎圣母院、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等。【小問9詳解】法國小麥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這里適合小麥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地勢低平,熱量條件較好。【小問10詳解】中法關系友好產生的積極影響有:促進了兩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加強了兩國間的文化交流;成為中國與歐洲國家溝通交流的橋梁等。34.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城市群是城市的集聚體,中心城市對城市群的高質量發展具有輻射和帶動作用。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繼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發展”。材料二由長江干流烏東德、白鶴灘等6座梯級電站共同構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于2023年12月20日迎來全面建成1周年。1年來,6座梯級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2700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2億噸,滿足2.8億人1年的用電需求。材料三長江干流部分河段水能開發示意圖(圖1)、長江干流縱剖圖(圖2)、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圖3)。圖1圖2圖3位置與分布(1)長江三角洲地區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區,請簡要說明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優越性。(2)我國城市群往往分布在水源條件較好的大河附近。圖3中長江沿岸分布著成渝、長江中游、長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試分析河流為城市發展帶來的便利條件。聯系與差異(3)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上海,清舉例說明上海的輻射帶動作用。(4)以武漢、長沙、南昌三大城市為中心城市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又稱“中三角”)是涵蓋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的特大型城市群。與長三角城市群相比,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發展的資源優勢是____________,目前,兩區域面臨的共同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環境與發展(5)從氣候和地形等角度簡析長江建設清潔能源走廊的優勢自然條件。(至少答出兩條)(6)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10月12日第4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請你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1)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這里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這里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2)河流為城市發展提供灌溉水源;提供生產、生活用水;提供水路交通等。(3)為周邊農產品提供市場;為周邊企業提供資金;為周邊企業提供技術和管理經驗;水利陸交通便利,帶動長江經濟帶物資流通和經濟發展。(4)①.有色金屬豐富或清潔能源豐富②.水污染或泥沙淤積、洪澇災害(5)流域廣,支流多,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流經地勢第一、二級階梯(或流經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6)上游地區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中下游地區裁彎取直,退田還湖、疏浚河道、防治水污染等。【解析】【分析】本題以長江干流部分河段水能開發示意圖、長江干流縱剖圖、長江經濟帶示意圖為材料,考查學生對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長江的作用、長江經濟帶的優勢等進行比較,考查學生分析區域地理和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小問1詳解】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體現在: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這里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這里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具有瀕海沿江的區位優勢。【小問2詳解】河流為城市發展帶來的便利條件有:河流為城市發展提供生產、生活用水;為農業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了便捷的水運等。【小問3詳解】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上海,市場廣闊、科技力量雄厚,人才眾多,可為周邊農產品提供市場;為周邊企業提供資金;為周邊企業提供技術和管理經驗;水利陸交通便利,帶動長江經濟帶物資流通和經濟發展等。【小問4詳解】讀圖可知,與長三角城市群相比,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發展的資源優勢是地處二三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豐富;其次有豐富的銅、汞、鎢、錳等有色金屬資源;目前,兩區域面臨的共同生態環境問題是:由于經濟快速發展,水污染嚴重;水量大,夏季多發洪澇災害。【小問5詳解】長江建設清潔能源走廊的優勢自然條件是:長江流域面積廣,支流多,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流經地勢的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小問6詳解】為實現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可采取:在上游地區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中下游地區裁彎取直,退田還湖、疏浚河道、搬遷治理沿線石化、冶煉等重污染企業,防治水污染等。【點睛】35.近年來,政府因地制宜推動西部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國家在西藏自治區瓊結縣拉玉鄉建設了我國首個貧困村光伏農場,將光伏發電與現代化科技農業有機融合,增加農業光照率,提高農作物產量。材料二川藏鐵路計劃2025年全線建成通車,成為中國國內第二條進藏鐵路。2022年6月和田至若羌的和若鐵路正式開通,標志著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正式“閉環”。和若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重點建設干線,被當地人稱為“經濟路”“安全路”“文化路”。材料三青藏地區圖(圖1)、新疆鐵路線分布示意圖(圖2)。圖1圖2(1)簡要歸納和若鐵路環線所在區域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并說明原因。(2)據圖說出塔里木盆地鐵路線的分布特征,分析形成這種分布特征的原因。(3)新疆和若鐵路(如圖3所示)和青藏鐵路(如圖4所示)均采取“以橋代路”設計方案,試分別說明兩條鐵路以橋代路的主要目的。圖3圖4(4)說明川藏鐵路和和若鐵路的開通對沿線地區發展的有利影響。(5)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在瓊結縣拉玉鄉建設光伏農場的優勢條件。(6)西部地區開發要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A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珍稀物種繁多。近年來,局部地區出現水土流失加劇、草場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現象。簡要說明上述問題對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帶來的影響。【答案】(1)干旱原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周圍有高大山脈環抱,來自海洋的氣流不易到達,氣候干旱,降水稀少。(2)沿盆地邊緣,呈環形分布。原因:盆地邊緣地區有較為豐富的水源,分布著眾多的綠洲;地形平坦;人口和城市密集。(3)新疆和若鐵路以橋帶路的目的是讓風沙能夠從橋下穿過,減少對線路和列車運行的影響;青藏鐵路以橋帶路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環境,可以使野生動物在橋下可以自由遷徙。(4)方便沿線人們出行、便利貨物運輸、帶動沿線資源開發;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促進沿線地區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民族交流,增強民族團結等。(5)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6)河湖淤積,加劇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黃河的斷流時間加長。【解析】【分析】本題以青藏地區圖、新疆鐵路線分布示意圖等為材料,設置六道小題,涉及西北的自然環境特征、和若鐵路修建時遇到的困難、川藏鐵路修建的積極意義、瓊結縣建設光伏農場的優勢條件和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目的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小問1詳解】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距海洋遠,又由重重山脈的阻擋,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少,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因此,干旱是西北地區主要自然環境的地理特征。【小問2詳解】讀圖可知,塔里木盆地鐵路線沿盆地邊緣,呈環形分布。塔里木盆地氣候干旱,水資源往往決定人類活動范圍,塔里木盆地邊緣地區多冰雪融水、河流水和地下水,水源豐富;塔里木盆地邊緣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農牧業較發達,人口稠密,容易形成聚落,為了方便居民出行,建設交通路線也多,適宜布局交通線路和聚落。【小問3詳解】和若鐵路修建時設立沙障、修過沙橋,說明修建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風沙大。和若鐵路以橋帶路的目的是讓風沙能夠從橋下穿過,減少對線路和列車運行的影響。青藏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區,我國修建的青藏鐵路,穿過可可西里、楚馬爾河、加索等自然保護區,采取“以橋帶路”交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為野生動物留出遷徙的通道,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小問4詳解】川藏鐵路拉林段和和若鐵路的開通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會帶來積極意義是:完善交通運輸網;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方便沿線人們出行、便利貨物運輸、帶動沿線資源開發;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促進沿線地區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民族交流,增強民族團結;促進清潔資源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帶動經濟的發展等。【小問5詳解】在瓊結縣拉玉鄉建設光伏農場的優勢條件是:瓊結縣拉玉鄉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小問6詳解】三江源地區地區出現水土流失加劇、草場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現象,對長江和黃河中下游地區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三江源地區的水源涵養功能對長江和黃河的水資源保障至關重要。如果該地區出現水土流失加劇,將導致水土流失加重,增加了長江和黃河的泥沙含量,加劇了江河的淤積、堵塞河道、減小了河流的輸水能力,黃河的斷流時間加長,從而影響了下游地區的水資源利用和水質情況。其次,草場的退化和生物多樣性的銳減也會對中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草場的退化將導致草原植被減少,增加了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的風險,同時也減少了植被的保護作用,加劇了洪澇災害的發生頻率。生物多樣性的銳減將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可能導致一些珍稀物種的滅絕,打破生態平衡,進而影響到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3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雅萬高速鐵路是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的高速鐵路,是一條連接印尼雅加達和萬隆的高速鐵路,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創造了中國和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新記錄。材料二: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目前,中法兩國政府正密切聯系,加強文化和旅游等各領域合作。法國位于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農業發達。材料三:亞馬孫河流域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熱帶雨林產生的氧占地球總氧量的1/3,被稱為“地球之肺”。材料四:圖1為爪哇島及雅萬高鐵地理位置和雅加達氣候資料,圖2為巴西部分農產品分布圖,圖3為法國主要農業區分布圖。(1)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法國地勢特征,并簡述理由。(2)雅萬高鐵的建設彌補了爪哇島河運的不足。請分析爪哇島河流航運價值不高的原因。(3)雅萬高鐵沿途車站建筑風格鮮明,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如圖4所示),屋頂陡峭,屋檐寬大。請你從氣候角度,說明雅萬高鐵車站設計“人”字形屋頂的原因。(4)請結合當地地形、氣候、河流、自然災害等方面,分析雅萬高鐵在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至少兩點)(5)法國每年需要從巴西大量進口熱帶經濟作物,試分析原因。(6)根據資料分析,法國的養牛業主要分布在其西部,簡述其養牛業發展的有利條件。(7)爪哇島所在的東南亞地區戰略交通位置重要,請分析其位置的重要性(8)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答案】(1)地勢特征:東南高,西北低。理由:河流大多自東南流向西北(2)面積狹小,流程短;地勢起伏大,流速快,不利于航運(3)雅萬高鐵所經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人”字形屋頂陡峭,利于排水。(4)多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大;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高溫酷暑天氣多;河流數量多,水流湍急,鐵路修建需要跨越多條河流,增加建設難度;位于板塊交界處,地質條件復雜,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多發。(5)巴西主要位于熱帶,適宜種植熱帶作物;法國主要位于北溫帶,對熱帶作物的需求量大,所以需要從巴西大量進口熱帶經濟作物。

(6)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地形平坦,草場廣布;人口稠密,市場需求量大。(7)位于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8)馬六甲海峽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解析】【分析】本題以爪哇島及雅萬高鐵地理位置和雅加達氣候資料圖、巴西部分農產品分布圖和法國主要農業分布圖為材料,涉及涉及印度尼西亞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資源和法國、巴西的農業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小問1詳解】讀圖可知,法國河流大多自東南流向西北,由于河流總是由高處流向地處,因此可以判斷出法國地勢特征為東南高,西北低。【小問2詳解】讀圖可知,爪哇島面積狹小,河流短小;再加上該地多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所以河流航運價值不高。【小問3詳解】讀圖可知,雅萬高鐵所經地區地處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降水量大,設計“人”字形屋頂陡峭,主要目的是利于排水。【小問4詳解】讀圖可知,雅萬高鐵位于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緯度低,氣溫高,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高溫酷暑天氣多;該區域多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大;位于板塊交界處,地質條件復雜,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多發;該地區河流數量多,水流湍急,鐵路修建需要跨越多條河流,增加建設難度。【小問5詳解】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西主要位于熱帶,水熱充足,適宜種植熱帶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出口國;法國主要位于北溫帶,不適宜種植熱帶經濟作物,且經濟發達,對熱帶作物的需求量大,因此需要從巴西大量進口熱帶經濟作物。【小問6詳解】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的養牛業主要分布在其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區,這里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地形平坦,草場廣布;人口眾多,社會經濟發達,消費市場廣闊,因此非常利于養牛業的發展。【小問7詳解】由圖可知,爪哇島位于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小問8詳解】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連接南海與安達曼海,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水道,也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37.中國已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關注非洲國家,探究下面的問題。材料一:中國是對非投資規模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海信南非工業園等園區等吸引了一批中資企業赴非投資興業,項目涵蓋建材、汽車、家電、農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材料二:2023年中國自非進口堅果、蔬菜、花卉、水果同比分別增長130%、32%、14%和7%。機電產品成為對非出口的“主力軍”,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出口同比增長291%、109%和57%,有力支持了非洲綠色能源的轉型。材料三:非洲氣候分布圖、讀埃及及其附近區域圖、讀南非地形圖(1)描述非洲的氣候特點。(2)中國與非洲的農牧產品的差異性,促使兩地農牧產品保持越來越穩定的商貿關系,例如中國需要進口非洲的堅果、蔬菜、花卉、水果,請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這種情況形成的原因。(3)埃及《太陽能發電15年發展計劃》指出,到2027年將埃及的太陽能發電量占比提到占總發電量的20%。埃及傳統發電以石油為主,這項計劃的制定,主要是從哪些方面的考慮?____(4)中國建設“中國—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海信南非工業園”,吸引了一批中資企業赴非投資興業,項目涵蓋建材、汽車、家電、農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這對當地經濟發展有何意義?(5)南非的畜牧業相當發達,商品性畜牧業規模大,是世界主要的卡拉庫爾羔羊皮供應地之一。結合圖中信息,分析南非畜牧業發達的自然原因。(6)中國機電產品、新能源汽車出口南非,從上海港上船后航行到理查德灣港上岸,輪船在運輸途中需要經過;上海港—東海——()海峽--南海---()海峽---印度洋--理查德灣港。【答案】(1)氣溫高,干燥地區廣,氣候帶呈明顯對稱和帶狀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對稱。(2)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主要生長溫帶作物,中國的土地資源類型復雜多樣,但人均占有量少,耕地比重小。非洲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溫度高,熱量充足,作物熟制多,利于熱帶農作物的生長,與中國形成互補。(3)石油屬于非可再生資源,埃及位于地中海沿岸,小部分屬于地中海氣候,大部分屬熱帶沙漠氣候,地區緯度較低,晴天多,光照時間較長。(4)有利于在世界范圍內配置資源,促進資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就業,將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提高當地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等。(5)以熱帶草原氣候,草原面積廣;總體地勢較高,冬無嚴寒,夏無酷暑。(6)①.臺灣②.馬六甲【解析】【分析】本大題以非洲氣候分布圖、讀埃及及其附近區域圖、南非地形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非洲的位置和國家,太陽能發電站的有利自然條件、國際合作的意義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運用的素養。【小問1詳解】由圖和所學知識可知,非洲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干燥地區廣,氣候帶呈明顯對稱分布。有“熱帶大陸”之稱。北非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年降水多在200毫米以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熱帶草原和熱帶雨林為主的氣候,大部分地區的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非洲的氣候類型呈明顯的帶狀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對稱。【小問2詳解】中國需要進口非洲的堅果、蔬菜、花卉、水果,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我國氣候多樣,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地區位于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主要生長溫帶作物,中國的土地資源類型復雜多樣,但人均占有量少,耕地比重小。非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因此被稱為熱帶大陸。氣候類型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溫度高,熱量充足,作物熟制多,利于熱帶農作物的生長,與中國形成互補。【小問3詳解】由圖和所學知識可知,石油屬于非可再生資源,埃及的太陽能發電量占比提到占總發電量的20%。主要原因是埃及位于地中海沿岸,小部分屬于地中海氣候,大部分屬熱帶沙漠氣候,地區緯度較低,晴天多,光照時間較長。【小問4詳解】中資企業赴非投資興業,項目涵蓋建材、汽車、家電、農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屬于經濟全球化現象,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資本和勞動力在全球流動,有利于在世界范圍內配置資源,促進資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同時,經濟全球化也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就業,將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提高當地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等。【小問5詳解】由圖分析可知,南非大部分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草原面積廣;海拔多為500米-2000米的高原,總體地勢較高,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小問6詳解】由圖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機電產品、新能源汽車出口南非,從上海港上船后航行到理查德灣港上岸,輪船在運輸途中需要經過上海港、東海、再到臺灣海峽、南海、馬六甲海峽,最后到達印度洋的理查德灣港。38.學會分析區域的聯系與差異,正確評價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中的關系,是學生提升核心素養的必備能力。結合圖文材料和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4年1月1日,金磚國家大家庭再添五名新成員,金磚五國升級成金磚十國,各國本著“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不斷深化拓展合作模式。俄羅斯、巴西都是“金磚國家”的創始成員國,經濟發展迅速,潛力巨大。材料二:俄羅斯略圖(左圖)、巴西農礦產品及工業部門分布(右圖)。(1)比較俄羅斯和巴西在緯度位置方面的差異。【探究活動2】認識地理環境(2)結合圖中信息,概括俄羅斯和巴西在地形類型和礦產資源方面的共同特點。(3)讀部分城市氣候資料圖,試比較雅庫茨克和莫斯科的氣候差異。(4)通常,平原地區人口和城市較多,但西西伯利亞平原和亞馬孫平原人口和城市稀少,試從氣候角度,分別說明兩大平原人口和城市稀少的原因。【探究活動3】認識發展與保護(5)俄羅斯種植業主要分布在烏拉爾山脈以西地區,據圖說明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6)“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在山區修建鐵路,建設成本會顯著增加,然而西伯利亞大鐵路恰恰沿南部山區修建。請從氣候、資源和工業分布、人口與城市等方面分析原因。(7)巴西擁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三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計劃大規模開發,致使雨林急劇減少。請簡要說明巴西熱帶雨林大面積破環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8)俄羅斯亞洲部分河流航運價值低的原因。(9)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金磚國家”成立以來,為各國帶來的好處。【答案】(1)俄羅斯位于中高緯度地區,屬于北溫帶和北寒帶,而巴西主要位于低緯度的熱帶地區。(2)地形都是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煤、鐵等礦產資源都十分豐富。(3)莫斯科氣溫年較差小于雅庫茨克,平均氣溫高于雅庫茨克,莫斯科年降水量多于雅庫茨克(4)西西伯利亞平原緯度較高,氣候過于寒冷,亞馬孫平原位于赤道附近,氣候過于濕熱,兩地都不適合人類生活。

(5)地處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6)南部地區緯度低,氣候溫暖,有利于鐵路修建和運營;南部礦產資源豐富,人口城市較多,南部靠近鄰國,便于發展邊境貿易。

(7)全球氣溫變暖,導致南北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野生動物銳減,沿海國家會被淹沒(8)緯度位置較高,冬季漫長而寒冷,河流結冰期長,(9)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推動國際經濟治理改革;促進國際政治穩定【解析】【分析】本大題以俄羅斯略圖、巴西農礦產品及工業部門分布圖為材料,共分為七道小題,涉及俄羅斯和巴西的人口分布、自然資源特點、氣候特征、交通干線分布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小問1詳解】俄羅斯國緯度大約從北緯41度到81度之間,屬于中高緯度地區,地處北溫帶和北寒帶,而巴西的緯度范圍大約是北緯5°至南緯34°之間,所以主要位于低緯度的熱帶地區。【小問2詳解】俄羅斯和巴西的地形都是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俄羅斯西部是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東部有中西伯利亞高原,東部有東西伯利亞山地,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兩國煤、鐵等礦產資源都十分豐富,通過大量出口礦產資源,發展了本國的經濟。【小問3詳解】從氣溫年較差看,莫斯科氣溫年較差小于雅庫茨克,平均氣溫高于雅庫茨克,莫斯科年降水量多于雅庫茨克,這是因為莫斯科位于東歐平原,地形相對平坦,沒有大山阻擋,也為其提供了更多溫暖的氣流,而雅庫茨克位于俄羅斯遠東地區,大陸性明顯,并且在緯度位置上,雅庫茨克緯度更高,所以氣溫更低。兩地共同特點都是夏秋多降水,冬春少降水。【小問4詳解】西西伯利亞平原大部分地區冬季長且寒冷,氣溫極低,夏季短暫而多雨,有些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常年低于零攝氏度,這類地區生存條件極其困難,不適宜人類居住。亞馬孫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位于赤道附近,氣候過于濕熱,雨林生態系統復雜,受到眾多生物的調節和互動,生態系統破壞或平衡失調可能會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損失以及其他災難和影響,兩地都不適合人類生活。【小問5詳解】烏拉爾山脈以西大部分地區的土壤肥沃,適合不同類型的農業和種植業。例如,黑土區土壤肥沃,適宜種植小麥、蔬菜、水果等作物;烏拉爾山脈以西地區是俄羅斯主要流域之一,許多大小河流縱橫交錯,水資源十分豐富,提供了大量灌溉和飲用水資源,為農業和種植業發展提供了必要保障;烏拉爾山脈以西地區位置優越,屬于歐洲經濟區,市場廣闊,便于農產品和其他作物的銷售。總結來說,就是地處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小問6詳解】南部山區緯度低,氣候溫暖,有利于鐵路修建和運營;南部礦產資源豐富,修建鐵路有利于資源開發和工業發展;南部人口城市較多,修建鐵路有利于不同地區間經濟和文化交流;南部靠近鄰國,便于發展邊境貿易。【小問7詳解】巴西熱帶雨林大面積破環帶來水土流失嚴重,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南北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國家會被淹沒,不僅對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區域生態系統產生極大的破壞,而且逐漸減緩全球的生態平衡。【小問8詳解】俄羅斯河流眾多,但除了伏爾加河外航運價值都不高,主要的原因是緯度位置較高,冬季漫長而寒冷,河流結冰期長,歐洲部分的氣候較為溫和,東部經濟欠發達等。【小問9詳解】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金磚國家作為新興市場經濟體,具有較高的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