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課后練習_第1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課后練習_第2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課后練習_第3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課后練習_第4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課后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課后作業1種子發芽實驗課堂回顧綠豆種子發芽和土壤的關系相同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像這樣,設置兩個小組,通過對結果(種子的發芽情況)的比較分析,來探究各種因素(土壤)與實驗對象(種子發芽)的關系的實驗,叫_________。(2)研究綠豆種子發芽和土壤的關系時,至少要有______個小組同時進行。基礎訓練1選擇題。(1)做對比實驗時,,我們一般只改變()個條件,其他條件都保持不變。A.1B.2C.3(2)做種子發芽是否需要空氣的實驗時,兩組實驗保持相同的條件是()。A.空氣、水、土壤、光B.空氣、水、溫度、光C.溫度、水、土壤、光(3)研究種子發芽與土壤的關系時,改變的條件是()。A.土壤B.空氣C.土壤和溫度(4)常溫下,萌小牛取兩組相同的種子,一組放在陽光下,加適量的水,另一組放在柜子里,不加水。萌小牛這樣做()。A.是科學的,在探究種子發芽和陽光的關系B.是科學的,在探究種子發芽和水的關系C.是不科學的2探究題。萌小牛做綠豆種子發芽和土壤的關系實驗時,看到6粒種子都發芽了,如圖所示。(1)根據實驗現象,他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萌小牛在每一個玻璃皿中放3粒種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萌小牛繼續研究種子發芽與空氣的關系,他要用塑料袋將對照組套上,來隔絕空氣,那么他應該選擇___________(填“黑色不透明”“綠色透明”或“無色透明”)的塑料袋。參考答案[課堂回顧]溫度、水、大小相同的綠豆種子各3粒提供土壤和不提供土壤(1)對比實驗(2)兩[基礎訓練]1.(1)A(2)C(3)A(4)C2.(1)土壤不是綠豆種子發芽必需的條件(2)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準確(3)無色透明2比較種子發芽實驗課堂回顧探索:綠豆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基礎訓練1判斷題。(1)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綠豆種子不會發芽。()(2)有些綠豆種子不發芽可能是由于外界條件不具備,也可能是綠豆種子自身的原因。()(3)把種子長期浸泡在水里比較容易發芽。()(4)實驗組和對照組選取的綠豆種子數量不同對研究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無影響。()2選擇題。(1)健康飽滿的種子發芽所必需的條件有()。A.光照、適宜的溫度、空氣B.土壤、空氣、適宜的溫度C.空氣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2)兩個小組做種子發芽實驗,他們發現放在濕紙巾上的種子發芽了,而放在干燥紙巾上的種子沒有發芽,實驗中的其他條件都相同那么該實驗說明了種子發芽需要()。A.水分B.空氣C.陽光(3)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反季節蔬菜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使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請你從有利于種子發芽的角度考慮,上述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保持水分B.提供氧氣C.提高溫度(4)甲乙、丙、丁四個小組在研究“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一定水分”,合理的方式是()。A.任選-個小組的實驗數據就可以說明問題B.綜合分析四個小組的實驗數據匯總說明問題C.選擇甲組的有水組的數據和乙組的無水組的數據對比說明問題(5)農民伯伯在()的條件下播種,種子最容易發芽。A.非常寒冷B.陽光暴曬,土壤干燥C.陽光溫和,土壤潮濕(6)某科學小組做了“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適宜溫度”的實驗,下表是他們的實驗記錄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說明綠豆種子發芽不需要適宜的溫度B.實驗說明綠豆種子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C.1號組有種子未發芽,而且2號組有種子發芽了,說明實驗有錯誤,不能得出結論3探究題。小科同學為了探究鳳仙花種子的發芽條件,設計了一個探究方案(如表)。請根據方案.中的信息,回答問題。(1)仔細閱讀方案,這個設計中有一處明顯的不足,我的改進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進方案后,如果要探究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土壤,應選擇培養皿________和_______來進行實驗。(3)用甲、丁兩組進行對比,要探究的問題是綠豆種子發芽()。A.是否需要水B.是否需要空氣C.是否需要陽光(4)種子發芽過程中最先長出的是________。4材料分析題。我們可以看到石縫中會長出細嫩的幼苗。這是因為種子在萌發時充滿了活力,它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能克服各種惡劣的環境。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在地上挖一個坑,向里面加一些種子并加一些水,然后在上面埋一塊石頭。每天來給石頭澆一些水,幾天后,人們驚奇地發現石頭“長高了”。(1)實驗中給石頭澆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在寒冷的冬天做了這個實驗,結果石頭并沒有“長高”,這是為什么?參考答案[課堂回顧]放在冰箱里和常溫下(溫度不同)水、空氣、種子數量等是有光照和無光照溫度、水、空氣、種子數量等不是不滴加水和滴加水溫度、空氣、種子數量等是有空氣和抽走空氣溫度、水、種子數量等是[基礎訓練]1.(1)X(2)√(3)X(4)X2.(1)C(2)A(3)C(4)B(5)C(6)B3.(1)種子數量太少,每個培養皿中至少放3粒種子(2)甲丙(3)C(4)根4.(1)為種子發芽提供水分,種子發芽會將石頭頂起來(2)因為冬天太冷了,種子不能發芽。3綠豆苗的生長課堂回顧(1)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綠豆苗生長需要的條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肥料)。基礎訓練1判斷題。(1)用對比實驗的方法可以觀察、記錄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2)鳳仙花的生長可以不需要陽光。()(3)因為植物生長需要水分,所以家里養花的時候需要不停地澆水。()(4)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環境條件。()(5)仙人掌的葉變形為刺主要是為了讓吃它的動物無法下嘴。()2選擇題。(1)為了研究綠豆苗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我們要把兩盆相同的綠豆苗()。A.一盆放在陽光下,另一盆放在黑暗處,都澆適量的水B.都放在陽光下,一盆澆適量的水,另一盆不澆水C.都放在陽光下,一盆放在密閉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開闊的地方(2)在黑暗的環境中生長的綠豆苗的特點是()。A.莖粗,葉子深綠且大B.莖細,葉子發黃且細小C.莖粗,葉子細小(3)香蕉松樹、仙人掌三種植物的葉子形狀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A.植物的根系不同B.土壤中的養料不同C.生長的環境不同(4)仙人掌的針狀刺是變態葉,這種變化主要是適應生存環境中()。A.溫度太低B.缺少水分C.缺少無機鹽(5)要想使花盆里的綠豆苗生長得更好,我們不應該做的是()。A.讓土壤保持合適的水分B.松松土,讓土壤里有更多的空氣C.用不透明的罩子蓋住,免受陽光照射3探究題。在老師的指導下,萌小牛同學在三個同樣的花盆中分別種下了綠豆種子,并設計了如下實驗。(1)種子都是完整、健康的,如果有一盆種子不會發芽,你認為最有可能是()。A.甲B.乙C.丙(2)假如三個花盆中的綠豆種子都發芽,一段時間過后,()花盆中的綠豆苗生長得會比較好。A.甲B.乙C.丙(3)甲和乙相對照,可以得出影響綠豆苗生長的因素是();甲和丙相對照,可以得出影響綠豆苗生長的因素是()。A.光照B.溫度C.水分4材料分析題。《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中寫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后人遂用“南橘北枳”來比喻環境對人的影響。(1)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最根本的原因是()。A.植物發生了變異B.土壤中的養料不同C.生長的環境不同(2)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種,蘋果樹不宜在熱帶地區栽種,這里起制約作用的因素是()。A.陽光B.溫度C.水參考答案[課堂回顧]二氧化碳水氧氣養料有光水分較多(1)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空氣(2)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空氣陽光[基礎訓練]1.(1)√(2)X(3)X(4)√(5)X2.(1)A(2)B(3)C(4)B(5)C.3.(1)B(2)A(3)CA4.(1)C(2)B4蚯蚓的選擇課堂回顧探索:蚯蚓的選擇基礎訓練1判斷題。(1)在探究蚯蚓喜歡的環境的實驗中,為了節約,每次用一條蚯蚓。()(2)駱駝能在干燥的沙漠里生活。()(3)狼的生存能力很強,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下也可以生存。()(4)在蚯蚓選擇干土還是濕土的實驗中,如果-條蚯蚓爬到干土這邊就可以中止實驗,認為蚯蚓喜歡干土環境。()2選擇題。(1)下列地方適合采集蚯蚓的是()。A.小溪中B.校園一角的干土中C.菜園的土壤中(2)鴨子長有腳蹼主要是為了適應()。A.水中游泳B.陸地行走C.空中飛翔(3)“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這句話中包含的科學道理是()。A.生物影響環境B.生物依賴環境C.生物改變環境(4)蜥蜴的體色與它周圍的環境色彩相似,很難被發現。這種體色有利于蜥蜴捕食和躲避敵害。這種現象說明()。A.蜥蜴影響環境B.蜥蜴適應環境C.蜥蜴依賴環境(5)蚯蚓喜歡黑暗、潮濕的環境,可是大雨過后,我們經常能夠在大白天看到小區的水泥馬路上出現蚯蚓。從這個現象出發,以下推測相對科學合理的是()。A.大雨過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空氣,蚯蚓鉆出地面是為了呼吸B.蚯蚓喜歡黑暗、潮濕的環境,但也喜歡去明亮、干燥的地方C.有的蚯蚓喜歡黑暗、潮濕的環境,也有的蚯蚓喜歡明亮、干燥的環境3連線題。青蛙鯊魚老虎北極熊.叢林里池塘里海洋里冰天雪地4探究題。某同學在抓鼠婦(俗稱西瓜蟲)的過程中發現,只有在花壇邊黑暗潮濕的石塊下才可以找到鼠婦,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婦。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響鼠婦的分布呢,光亮程度還是潮濕程度?為此,他進行了探究。他在一個長方形的鐵盤上,布置了A、B、C三個環境區城(如圖),鼠婦可在三個區域之間自由移動。然后在鐵盤的中間區城放入15只鼠婦,每隔兩分鐘統計一次各區城中鼠婦的數量。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同學在探究什么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同學用了15只鼠婦做實驗,原因是()。A.沒什么原因,隨便拿的B.為了防止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科學性C.跟老師學的,沒有什么原因(3)該同學在第2分鐘統計數據時,發現鼠婦在三個區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結論:“該研究因素對鼠婦的生活沒有影響。”這個結論()。A.科學B.不科學C.無法判斷(4)經過10分鐘后,該同學發現鼠婦全部集中在C區域,說明()。A.鼠婦會選擇合適的環境生活B.生活環境對動物沒有什么影響C.生活環境決定動物的外形特征(5)如果該同學想:繼續探究另一個因素是否影響鼠婦的分布,那么A和C區域應該設置怎樣的環境?參考答案[課堂回顧]黑色吸水紙熙暗濕潤干燥潮濕[基礎訓練]1.(1)X(2)√(3)√(4)X2.(1)C(2)A(3)B(4)B(5)A3青蛙鯊魚老虎北極熊.叢林里池塘里海洋里冰天雪地(1)光亮程度(2)B(3)B(4)A(5)分別設計潮濕和干燥的環境,其他條件相同。5當環境改變了課堂回顧(1)當環境改變的時候,動物會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當冬季到來,動物們做出適應環境變化的行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礎訓練1判斷題。(1)變色龍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身的顏色,既有利于隱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獵物。()(2)冬天氣溫太低,蠶蛾也會像青蛙那樣冬眠。()(3)一般將會遷徙的鳥稱為候鳥,將不會遷徙的鳥稱為留鳥。()(4)歌詞“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中描述的小燕子具有遷徒的行為。()2選擇題。(1)引起青蛙冬眠的主要環境因素是()。A.溫度B.陽光C.水(2)北極狐的毛色在冬季變為白色,毛量變多,這主要是為了()。A.抵御寒冷,隱藏自己B.好看C.求偶(3)大雁每年都要遷徙,導致大雁遷徒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的多少B.溫度的變化C.空氣的質量(4)有些動物還會進行“夏眠”。非洲肺魚既有鰓,還有肺。當烈日使河水蒸發,造成幾個月的干涸期時,肺魚便鉆入泥中,不吃不喝,一直睡到雨季到來。引起非洲肺魚“夏眠”的主要環境因素是()。A.溫度B.陽光C.水3連線題。將下列動物,與其適應環境改變的行為用直線連接起來。大雁熊兔子蛇天鵝螞蟻狼冬眠遷徙換毛儲存食物4填表題。5材料分析題。冬眠是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于極度降低的狀態,是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蝙蝠、刺猬、極地松鼠等都有冬眠習慣。冬天一到,刺猬就縮進泥洞里,蜷著身子,不食不動,它幾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鐘只跳10~20次。其體溫可降低到接近環境溫度(幾乎到0℃),全身呈麻痹狀態,在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體溫可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大多數熊在冬天冬眠。冬眠之前,熊吃大量的食物。熊冬眠時會挑選適合的洞穴,一般選在向陽的避風山坡或枯樹洞內。冬眠的時間可持續4~5個月,在冬眠過程中如果被驚動,它會立即蘇醒,偶而也會出洞活動。熊在冬眠時,體溫只會下降約4℃,不過心跳會減緩75%。一旦熊開始冬眠后,它的能量來源就從飲食轉換為體內儲存的脂肪。(1)關于刺猬和熊的冬眠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它們的體溫都會大幅度降低到接近環境溫度B.它們的心跳都會大幅度變慢C.它們在冬眠的時候都需要吃少量的食物(2)引起動物冬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參考答案[課堂回顧]缺少食物寒冷冬眠氣候日照食物遷徙(1)適應新環境(2)冬眠遷徙換毛儲存食物[基礎訓練]1.(1)√(2)X(3)√(4)√2.(1)A(2)A(3)B(4)C.3大雁熊兔子蛇天鵝螞蟻狼冬眠遷徙換毛儲存食物5.(1)B(2)食物缺少、寒冷等。6食物鏈和食物網課堂回顧基礎訓練1判斷題。(1)綠豆苗周圍的小動物們只與綠豆苗存在食物關系。()(2)食物鏈通常從兇猛的肉食動物開始,到綠色植物終止。(3)牡丹花的生長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費者。(4)貓吃老鼠是一條完整的食物鏈。(5)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就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保護一種生物,也就是保護了許多種生物。()(6)動植物所需的能量(養分)在食物鏈上的生物之間依次傳遞著。()2選擇題。(1)下列選項中,()不會在食物鏈中出現。A.猴子B.桃樹C.果園(2)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A.兔→蛇→鷹B.陽光→草→羊→狼C.草→昆蟲→蛙→蛇→鷹(3)假如在一個由草原、鹿、狼組成的相對單-的生態系統中,把狼殺絕,鹿群的數量將會()。A.迅速上升B.先上升后下降C.保持相對穩定(4)為了研究食物鏈和食物網,科學小組選取了學校附近池塘中的5種不同生物進行了觀察研究,這5種生物分別是大魚、小魚、河蚌.小球藻水蚤。五種生物構成一個小小的食物網,食物網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A.小球藻→水蚤→小魚→大魚B.大魚→小魚→水蚤-→小球藻C.小球藻→水蚤→小魚→大魚→河蚌(5)下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部分生物,若人類過度捕殺食蟲鳥會導致()。A.草地面積增加B.蝗蟲增多C.鷹增多(6)“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描述的食物鏈是()。A.螳螂→蟬→黃雀B.樹→蟬→螳螂→黃雀C.土壤→樹→螳螂→蟬→黃雀(7)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如圖,奶牛能擠出牛奶,請問奶牛是()。A.生產者B.消費者C.無法判斷3填圖分析題。下圖表示農田生態系統中的主要動植物,請將下圖連接成食物網,并回答問題。(1)寫出最長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人大量捕殺青蛙,蝗蟲和蛇的數量會如何變化?水稻的產量會增加還是減少?試分析其中原因。參考答案[課堂回顧](1)綠豆芽→蚜蟲→七星瓢蟲→蜘蛛(2)食物食物(3)箭頭(4)食物鏈圖略[基礎訓練]1.(1)X(2)X(3)X(4)X(5)√(6)√2.(1)C(2)C(3)B(4)A(5)B(6)B(7)B3.如圖所示。(1)水稻→蝗蟲→青蛙→蛇(2)大量捕殺青蛙,蝗蟲會因缺少天敵而導致數量增加;蛇會因缺少食物而導致數量減少。蝗蟲數量增加,會導致水稻的產量減少。7設計和制作生態瓶課堂回顧探索:制作生態瓶(1)綠豆苗和它周圍的各種生物形成了一個__________。(2)群落里的各種生物與環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_________。(3)評價自制的生態瓶時,主要的評價標準是生態瓶______________。基礎訓練1判斷題。(1)做生態瓶前,我們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條件。()(2)生態瓶中的水最好用干凈的自來水。()(3)生態瓶中的動物放得越多越好。()(4)幾十只蜜蜂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影響,構成一個生態系統。()(5)在探究減少生態瓶里的水對動物的影響時,只能改變水量,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不能改變。()2選擇題。(1)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形成了一個()。A.種群B.群落C.生態系統(2)設計并制作的生態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