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送石處士序》(節選)與《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對比閱讀(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1頁
韓愈《送石處士序》(節選)與《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對比閱讀(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2頁
韓愈《送石處士序》(節選)與《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對比閱讀(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3頁
韓愈《送石處士序》(節選)與《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對比閱讀(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韓愈《送石處士序》(節選)與《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對比閱讀(附答案解析與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送石處士序(節選)韓愈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樸于衣食,勸仕不應。與先生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后當成敗,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無求于人,其肯為某來邪?”從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師環其疆,農不耕收,財粟殫亡。吾所處地,歸輸之涂,治法征謀,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義請而強委重焉,其何說之辭?”于是撰書詞具馬幣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廬而請焉。先生與友別,酒三行,且起,有執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義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決去就,為先生別。”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歸,遂為先生壽。”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無變其初,無務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昧于諂言,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寵命。”又祝曰:“使先生無圖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辭曰:“敢不敬蚤夜以求從祝規。”于是東都之人士威知大夫與先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有刪改)材料二: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韓愈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東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牛,其南涯曰溫生。大夫烏公,以鉄鉞鎮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羅而致之幕下。未數月也,以溫生為才,于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致之幕下。東都雖信多才士,然取拔亦多,若政有所不通,奚所咨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問業焉?縉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于其廬。若是而稱曰:“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生既至,拜公于軍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后所稱,為吾致私怨于盡取也。(有刪改)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每對一處給1分,斷句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于是A撰書B詞C具D馬幣E卜日以授F使者G求先生H之廬而請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中“龜卜”指古人用龜甲灼裂來預卜吉兇,材料二中“縉紳”即“搢紳”,把笏板插在帶中,引申指士大夫。B.“歸輸之涂”中“涂”與“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齊桓晉文之事》)中的“涂”用法和意思均一樣。C.“為吾致私怨于盡取也”中“致”與“然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過秦論》)的“致”意思不同。D.“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中“不市”與《促織》中“操童子業,久不售”中“不售”同義,均為不愿為世所用之意。12.下列對選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烏公與從事的兩問兩答,問簡而答詳,塑造石處士生活簡樸、學識超群、在寇聚于恒時能挺身而出的隱士形象。B.從事稱贊烏大夫文武雙全,忠孝兼備,為國而非為己求才,使用側面描寫的手法塑造烏公的形象。C.“馬群遂空”不是說冀北沒有馬,而是說沒有良馬了,下文說“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也是同樣的道理。D.烏公任用溫處士是請石生做介紹人的,因此必須提及石生;提及石生,又可見烏公能廣攬賢才。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昧于諂言,惟先生是聽。譯文:(2)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游?譯文:14.贈序文主要是敘說友誼,表達友朋間的情誼,而韓愈則以推陳出新的筆力和超凡脫俗的才情,擴大了贈序文的寫作內容,被姚鼐稱贊為“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絕前后作者”。兩則材料中作者寄予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3分)【答案解析】10.CEG11.D【詳解】“均為不愿為世所用之意”錯誤,“久不售”本指長時間沒有賣出或被接受,《促織》中是指未考中秀才。12.A【詳解】“在寇聚于恒時能挺身而出的隱士形象”錯誤。由原文“方今寇聚于恒,師環其疆,農不耕收,財粟殫亡”可知,當今反寇聚集在恒地,敵軍環視著邊境,農田無法耕種沒有收成,錢財糧草殆盡。手下的人只是介紹了當前的情況,反寇聚集在恒地,并不是說“石處士在寇聚于恒時能挺身而出”。13.(1)不要(內心)甘愿忍受傳人而表面上尊敬正直之士,不要被讒言蒙蔽,只聽先生的。“正士”,正直之士;“無昧于”,表被動;“惟……是聽”,賓前。(2)士大夫辭去官位而閑居里巷的人,同誰去交游呢?“去位”,辭去官位;“誰與嬉游”,賓前,正常語序為“與誰嬉游”;“嬉游”,交游。14.(1)《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表達了作者對溫處士懷才得遇的欣喜,對烏公求賢惜才的稱贊。(2)《送石處士序》,表達了作者期望烏公與石處士兩人合作成功,并勉勵二人能夠不忘初衷堅守道義,為國出力。[參考譯文]材料一河陽軍節度使、御史大夫烏大人,做節度史三個月,向手下賢能的人們征求賢士。有人舉薦石先生。烏大人說:“石先生怎么樣?”回答說:“石先生對于衣食方面非常樸實,勸他出仕,不答應。跟他談道論理,辯論古今的事物的得失,評論人物的高下,事后成敗與否,就如同河流決堤向下游奔流注入東海,就如同四匹馬駕駛著輕車走熟路,而歷史著名駕御高手王良、造父也與他不相上下啊;聽了他的話就如同明燭高照一樣地亮堂、就如同數目計算了一樣清楚并且可以預卜未來。”烏大夫說:“石先生有志于隱居自在到老,不求于人,他肯為我來當官嗎?”手下的人說:“大夫您文武全才忠孝具備,為國家求才,不是為自家私利。當今反寇聚集在恒地,敵軍環視著邊境,農田無法耕種沒有收成,錢財糧草殆盡。我們所處的地方,是回歸中原運輸的要道,治理的方略征討的謀劃,應該有適當的人來出謀劃策。先生您仁義并且勇敢,如果憑仁義邀請他并堅決委以重任,他能有什么托詞拒絕?”于是撰寫邀請函,準備好車馬和禮物,占卜選擇好吉日交給使者,找到石先生的住處拜請他。石先生與朋友告別,酒過三巡將要起身的時候,有人拿著酒杯說:“烏大夫的確能夠憑義理選取人才,先生您的確按照道理給自己責任,決定去留。為先生您餞行了。”有又人敬酒祝愿說:“凡是辭官上任離別相處又有什么長久不變的呢?惟有不變的是以道義作為依歸。這就為先生干杯。”又有人敬酒祝愿道:“愿先生讓烏大夫不要改變初衷,不要為了自家富裕而使軍隊饑餓,不要(內心)甘愿忍受佞人而表面上尊敬正直人士,不要被讒言蒙昧,只聽先生的,因此能有成就,確保天子的寵信和任命。”又有人祝愿道:“希望先生不要在烏大夫那圖謀利益,而為自身的私利方便圖謀。”石先生起身拜謝道:“怎敢不日夜敬忠職守來做到遵從你們的祝愿和規勸!”于是東都的人士,都知道烏大夫和石先生果然能夠互相合作而有所成就。材料二伯樂一走過冀北的郊野,馬群就空了。那冀北的馬在天下是最多的,伯樂雖然善于相馬,又怎么能夠使馬群為之一空呢?解釋的人說:“我所說的空,不是沒有馬,是沒有好馬。伯樂識馬,遇到好馬就把它挑了去,馬群中沒有留下好馬了。假如沒有好馬了,即使說沒有馬,也不是虛夸的話。”東都洛陽,本來是士大夫的冀北,懷有才能,深深隱居而不愿為官換取俸祿的人,洛水北岸的叫石生,洛水南岸的叫溫生。大夫烏公,憑著天子賜給的斧月鎮守河陽的第三個月,認為石生是人才,以禮為工具,將他羅致到幕府之下。沒有幾個月的工夫,又認為溫生是人才,于是讓石生作介紹人,以禮為工具,又將溫生羅致到幕府之下。縱然東都確實有很多才能出眾的人,但挑走、選拔的也很多,(當地官員)如果政事有不順利之處,又到哪里去咨詢從而妥善處理呢?士大夫辭去官位而閑居里巷的人,同誰去交游呢?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