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檢查及其體檢結論_第1頁
職業健康檢查及其體檢結論_第2頁
職業健康檢查及其體檢結論_第3頁
職業健康檢查及其體檢結論_第4頁
職業健康檢查及其體檢結論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健康檢查及其體檢結論一、職業健康檢查定義及基本原則2024年3月16日,衛生部發布了《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24,于2024年10月1日起實施。本規范規定了職業健康監護的基本原則和有關職業病危害因素開展健康監護的目標疾病、健康檢查的內容和監護周期。(一)職業健康檢查定義:職業健康檢查是依據職業健康監護的種類和不同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目標疾病,確定詳細的醫學檢查方法和檢查指標,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的體格檢查(體檢)。(二)確定職業健康檢查方法和檢查指標的基本原則是:1、檢查方法應是成熟的牢靠的技術,不能作為科學試驗或討論;2、檢查方法和指標易為勞動者接受;3、檢查指標應有明確的意義,并與目標疾病親密相關;4、生物接觸標志物能夠反映勞動者的暴露水平,能反映所暴露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健康效應。5、應考慮檢查指標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避開使用不能滿意要求的檢查;6、考慮檢查方法和檢查指標的費用;7、考慮文化、宗教等因素,符合醫學倫理道德規范;8、定期對整個健康檢查項目進行審查,并依據工作條件的改善準時進行修改。二、職業健康檢查基本要求(一)勞動者個人基本信息資料1、個人資料:姓名、性別、誕生年月、誕生地、身份證號碼、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家庭住址、現工作單位、聯系電話等。2、職業史:起止時間、工作單位、車間、班組及工種、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或名稱、接觸時間、工程防護和個人防護狀況。留意:職業史的詢問通常應當由熟識職業衛生的醫師擔當,他(她)在和勞動者進行溝通時,能夠初步明確或推斷出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或名稱,這對做其他體檢項目的醫師有重要意義。3、個人生活史:包括吸煙史、飲酒史、女工月經與生育史。4、既往史:包括既往預防接種及傳染病史、藥物及其他過敏史、過去的健康狀況及患病史、是否做過手術及輸血史、患職業病及外傷史等。留意:如勞動者曾患過職業病就應當做具體的紀錄: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是何診斷單位診斷、職業病名稱及其期別是什么、住院或門診治療狀況、治療時間及效果、診斷證明書、醫院的門診病歷和出院記錄等。5、家族史:主要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狀況,是否患結核、肝炎等傳染病;是否患遺傳性疾病,如糖尿病、血友病等,死亡者的死因。(二)癥狀詢問下面列出各系統的主要臨床癥狀,在職業健康檢查時應針對不同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可能危害的靶器官,有重點的詢問。1、神經系統(神經衰弱征候群、神經衰弱綜合癥):(1)頭暈、頭痛、眩暈;(2)睡眠障礙:失眠、嗜睡、多夢;(3)記憶力減退、易感動;(4)肌肉運動:疲乏無力、四肢麻木、活動動作不敏捷、肌肉抽搐等。2、呼吸系統:胸痛、胸悶、咳嗽、咳痰、咯血、氣促、氣短等。3、心血管系統:心悸、心前區不適、心前區痛苦等。4、消化系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肝區痛苦、便秘、便血等。5、泌尿生殖系統: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浮腫、性欲減退等。6、眼、耳、鼻、咽喉及口腔: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眼痛、羞明、流淚、嗅覺減退、鼻干燥、鼻塞、流鼻血、流涕、耳鳴、耳聾、流涎、牙痛、牙齒松動、刷牙出血、口腔異味、口腔潰瘍、咽部痛苦、聲嘶等。7、肌肉及四肢關節:全身酸痛、肌肉痛苦、肌無力及關節痛苦等。8、造血系統、內分泌系統:皮下出血、月經特別、低熱、盜汗、多汗、口渴、消瘦、脫發、皮疹、皮膚搔癢等。留意:講究詢問技巧。不能根據體檢表上的癥狀逐一提示性的詢問受檢者;假如有癥狀就要注明程度和持續的時間。特殊是消失癥狀和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時間關系要盡量詢問清晰,以及體檢時是否正在患其他疾病,做好鑒別。有些癥狀可以做具體的描述。(三)內科常規檢查1、皮膚黏膜、淺表淋巴結、甲狀腺常規檢查,包括:皮膚、口腔黏膜的顏色、有無金屬鎮靜線、糜爛等,眼結膜有無充血;(留意:有金屬鎮靜線只表明接觸某種職業病危害因素,但并不表明就是可疑職業病或職業病。)淋巴結:頭頸部和腋窩淋巴結是否有腫大、壓痛及其活動度;甲狀腺:大小及有無結節和包塊,如有腫大還應檢查有無血管雜音。2、呼吸系統檢查:胸廓形狀、胸部叩診和聽診、記錄特別呼吸音的性質和部位。3、心血管系統檢查:心臟的大小、心尖搏動、心率、心律、各瓣膜區心音及雜音、心包摩擦音。4、消化系統檢查:腹部形狀、腸蠕動、肝脾大小和硬度。(四)神經系統常規檢查

意識、精神狀況,跟腱反射、淺感覺、深感覺和病理反射。(五)其他專科的常規檢查1、眼科常規檢查:視力和外眼檢查。2、口腔科常規檢查:口腔氣味、黏膜、牙齦及牙齒狀態。3、耳科常規檢查:外耳、鼓膜及一般聽力檢查。4、鼻及咽部常規檢查:鼻的形狀、鼻黏膜、鼻中隔及鼻竇部,咽部及扁桃體等。5、皮膚科常規檢查:有無色素脫失或鎮靜,有無增厚、脫屑或皸裂,有無皮疹及其部位、形態、分布,有無出血點(斑),有無贅生物,有無水皰或大皰等。(六)試驗室常規檢查1、血常規: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和分類、血小板計數(如使用血細胞分析儀,則包括同時檢測的其他指標)。2、尿常規:顏色、酸堿度、比重、尿蛋白、尿糖和常規鏡檢(如使用尿液自動分析儀,則包括可同時檢測的其他指標)。3、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血清ALT)、血清總膽紅素、總蛋白和白球蛋白。4、胸部X射線檢查:胸部透視或胸部X射線攝片。5、心電圖:用一般心電圖儀進行肢體導聯和胸前導聯的心電圖描記。6、肺功能:指肺通氣功能測定,測定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一秒率(FEV1/FVC%)。7、病毒性肝炎血清標志物:指乙肝血清標志物(乙肝五項)和其他病毒性肝炎血清標志物。三、有機化合物(有機物)的概念早期化學家認為有機物都是由生物(有機體)產生而非化學方法可以合成的。十九世紀末有人用化學方法合成了尿素,從而終結了有機物只能由生物產生的流言,但是“有機化合物”一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于是就有了有機化學(organicchemistry)。“有機”的原始意義是活的、有生命的。在“有機化學”中,“有機”的意思是“含碳的,尤指其中氫原子連接到碳原子上的化合物”定義:有機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總稱為有機物。1.有機物是有機化合物的簡稱。目前人類已知的有機物達900多萬種,數量遠遠超過無機物。2.早先,人們已知的有機物都從動植物等有機體中取得,所以把這類化合物叫做有機物。到19世紀20年月,科學家先后用無機物人工合成很多有機物,如尿素、醋酸、脂肪等等,從而打破有機物只能從有機體中取得的觀念。但是,由于歷史和習慣的緣由,人們仍舊沿用有機物這個名稱。3.有機物一般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熔點較低。絕大多數有機物受熱簡單分解、簡單燃燒。有機物的反應一般比較緩慢,并常伴有副反應發生。4.有機物種類繁多,可分為烴和烴的衍生物兩大類。依據有機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團的不同,又分為烷、烯、炔、芳香烴和醇、醛、羧酸、酯等等。依據有機物分子的碳架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