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978-2016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_第1頁
DB32-T 2978-2016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_第2頁
DB32-T 2978-2016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_第3頁
DB32-T 2978-2016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_第4頁
DB32-T 2978-2016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20

P22

備案號:51424-2016

DB32

江蘇省地方標準

DB32/T2978-2016

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ast-in-placeX-sectionPileCompositeFoundation

2016-09-20發布2016-11-20實施

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DB32/T2978-2016

前言

本規程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規程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歸口。

本規程起草單位: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河海大學、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山水環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本規程主要起草人:劉漢龍,李健,丁選明,徐春明,李平,接道波,李軍海,孔綱強,楊挺,

胡明亮,陳育民,鄭長杰,高喬明。

II

DB32/T2978-2016

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的設計、施工、檢查與驗收。

本標準適用于黏性土、粉土、淤泥質土、松散或稍密砂土等地基處理。在高靈敏度、低強度的淤

泥和流塑狀態的黏性土等軟弱土層中采用時,應經工藝試驗成功,并制定質量保證措施后方可實施。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5000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330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GB/T50783復合地基技術規范

JGJ79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JGJ9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106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現澆X形樁X-sectioncast-in-placepile

采用靜壓輔助振動設備將截面為X形、端部為活瓣樁尖或預制樁尖的鋼模打入地基中預定的設計

深度,在X形腔體內澆注填充料,然后振動拔管形成的現澆X形灌注樁。

3.2

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X-sectioncast-in-placepilecompositefoundation

部分土體被現澆X形樁增強形成增強體,由增強體和周圍地基土共同承擔荷載的地基。

3.3

現澆X形樁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ultimat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X-section

cast-in-placepile

現澆X形樁單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到達破壞狀態前所能穩定承受的或出現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

時所對應的最大荷載。

3.4

現澆X形樁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th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

X-sectioncast-in-placepile

現澆X形樁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除以安全系數后的承載力值。

3.5

褥墊層cushion

1

DB32/T2978—2016

指設置于基礎和復合地基之間用以調整樁土應力比、減小樁土不均勻沉降的傳力層。

4總則

4.1為了使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技術在設計、施工和質量檢驗中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確保質量、保護環境,制定本規程。

4.2本規程適用于建設工程軟弱地基處理中外包圓直徑為500mm~1000mm的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的

設計、施工和質量檢驗。

4.3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設計應綜合分析地基土層性質、地下水埋藏條件、上部結構類型、使用功能、

荷載特征和施工技術等因素,并應重視地方經驗,因地制宜,優化布樁,節約資源,強化施工質量控制

與管理。

4.4采用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技術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5基本規定

5.1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適用于處理黏性土、粉土、淤泥質土、松散或稍密砂土等地基。在高靈敏度、

低強度的淤泥和流塑狀態的黏性土等軟弱土層中采用時,應經工藝試驗成功,并制定質量保證措施后方

可實施。

5.2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設計前,應具備巖土工程勘察、上部結構及基礎設計和場地環境等相關資料。

5.3現澆X形樁的外包圓直徑宜為500mm~1000mm,開弧間距宜為100mm~250mm,凹弧弧度宜為

90°~130°。

5.4現澆X形樁填充料可采用混凝土或含粉煤灰的混凝土,樁身抗壓強度平均值不應低于10MPa。粗

骨料粒徑不宜大于25mm。

5.5現澆X形樁可采用活瓣樁尖和預制樁尖。預制樁尖的材料宜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C30的混凝土。

5.6采用現澆X樁復合地基的建設工程,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變形監測。

6設計

6.1一般規定

6.1.1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設計應具備以下基本資料:

a)巖土工程勘察資料,內容應包括:

1)場地勘探孔位置圖、地質剖面圖;若有填土,應注明填土材料的構成、厚度及填筑時

間;

2)場地各層土物理力學指標、承載力特征值和壓縮曲線;

3)標準貫入試驗、靜力或動力觸探試驗等原位測試資料;

4)根據相關試驗分析提供各土層樁端阻力、樁側阻力極限標準值;

5)水文地質資料,包括地下水類型、水位標高或埋深、地下水是否對填充料具有腐蝕性

等;

6)抗震設防區按設防烈度提供擬建場地的抗震設計條件,包括場地土的類型、建筑場地

類別、地基土有無液化等的判定。

b)工程場地與環境條件的有關資料

1)工程場地的現狀平面圖,包括交通設施、高壓架空線、地下管線和地下構筑物的分布;

2)相鄰建筑物安全等級、基礎形式及埋置深度;

3)周圍建筑物的防振、防噪音的要求;

2

DB32/T2978—2016

4)附近類似工程地質條件場地的樁基工程試樁資料和單樁承載力設計參數;

c)建設工程的有關資料

1)工程總平面布置圖;

2)工程基礎平面圖和剖面圖;

3)設計要求的承載力和變形控制值;

4)工程的結構類型、荷載,工程使用條件和設備對基礎豎向及水平位移的要求;

5)對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的基底壓力和對應于荷載效應永久組合時的基底壓力;

6)工程的安全等級。

d)施工條件的有關資料

1)施工機械設備條件,動力條件以及對地質條件的適應性;

2)水、電及有關建筑材料的供應條件;

3)施工機械設備的進出場及現場運行條件。

6.1.2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設計應進行下列計算和驗算:

a)復合地基承載力計算;

b)復合地基沉降計算;

c)復合地基軟弱下臥層承載力和沉降驗算;

d)樁身承載力驗算。

6.1.3特殊條件下的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a)軟土中的現澆X形樁宜選擇中、低壓縮性土層作為樁端持力層;

b)軟土中現澆X形樁設計時,應采取技術措施,減小擠土效應對成樁質量、鄰近建筑物、道

路、地下管線和基坑邊坡等產生的不利影響;

c)對建于坡地岸邊的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不得將現澆X形樁支承于邊坡潛在的滑動體上;

樁端進入潛在滑裂面以下穩定土層內的深度應能保證樁基的穩定;

d)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與邊坡應保持一定的水平距離;建筑場地內的邊坡必須穩定,當有崩

塌、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存在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的規定

進行整治,確保其穩定性;

e)新建坡地、岸邊的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工程應與建筑邊坡工程統一規劃,同步設計,合理

確定施工順序;

f)對建于坡地岸邊的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應驗算其在最不利荷載效應組合下的整體穩定性

和水平承載力。

6.2構造

6.2.1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的樁頂應設置強度等級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樁帽,樁帽宜為正方形,邊長

不宜小于1000mm,厚度不宜小于200mm。

6.2.2樁帽頂部應設置褥墊層,褥墊層的厚度宜取150mm~500mm,當樁距大時褥墊層厚度宜取高

值。褥墊層設置范圍宜大于基礎范圍,墊層邊緣超出基礎外邊緣的寬度宜為200mm~300mm。褥墊層

材料宜采用中砂、粗砂、級配砂石或碎石等,級配砂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0mm,夯填度不得大于0.9。

6.2.3褥墊層內宜設加筋材料1~2層。加筋材料可選用土工格柵、鋼塑格柵、土工編織物等,其抗拉

強度不宜小于50kN/m,延伸率應小于10%。

6.2.4現澆X形樁活瓣樁尖宜由4塊曲面三角形鋼板組成,鋼板外側設置加強肋;預制樁尖外輪廓應

為X形,頂部預留卡口與X形樁模底端連接。

6.2.5現澆X形樁樁頂宜插入構造鋼筋,構造鋼筋插入樁體深度不應小于500mm。

6.3現澆X形樁設計

6.3.1現澆X形樁的截面尺寸見圖1符合下列規定:

3

DB32/T2978—2016

a)現澆X形樁的截面尺寸主要由外包圓直徑a、開弧間距b和弧度θ控制,其中:樁身截面周

長u和截面面積Aps可分別按式(1)和式(2)計算。

θa

b

圖1現澆X形樁截面參數

2θa2b2b

u4b………………(1)

θ

sin

2

a22b22ba2b2a22ba2b2θsinθ

A………………(2)

ps2θ

4sin2

2

b)與現澆X形樁等截面積的圓形樁等效直徑De可按式(3)計算。對應等效直徑Ф377、Ф426

和Ф700的現澆X形樁截面參數可按表1取值。

De1.128Aps………………(3)

表1現澆X形樁截面參數

等效直徑abθuAps

2

De(mm)()()(°)(m)(m)

377513.81201301.8240.1116

426622.81201302.2190.1425

700960.72201303.4120.3849

6.3.2現澆X形樁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應通過單樁靜載試驗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應按單樁豎

向極限承載力的0.5倍取值;對于初步設計,單樁豎向承載力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a)當采用單樁靜載荷試驗時,應按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0.5倍取值;

b)當無單樁載荷試驗資料時,可按下式估算:

1

RQ

aKuk

n

QuksXuqsikliPqpkAps

i1

式中:

Ra——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特征值(kN);

Quk——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

K——安全系數,取=2;

4

DB32/T2978—2016

u——樁身外周長(m);

n——樁長范圍內所劃分的土層數;

s——樁側阻力異形效應修正系數,可取0.9;

p——樁端阻力修正系數,可取1.0;

qsik——樁側第i層土(巖)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當無當地經驗時,可按JGJ94的規

定取值;

極限端阻力標準值();當無當地經驗時,可按的規定取值;

qpk——kPaJGJ94

li——樁穿越第i層土的厚度(m);

x——充盈折減系數,按表2取值;

表2現澆X形樁充盈折減系數βX

充盈系數φ377φ426φ700

1.100.9600.9670.961

1.150.9420.9520.943

1.200.9240.9370.925

1.250.9080.9230.910

6.3.3樁身填充料強度應滿足樁的設計承載力要求,對于軸心受壓樁,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應符合下

列規定:

4R

a

fcu,k

Aps

式中:

fcu,k——樁體混合料試塊標準養護28d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kPa)。

6.4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設計

6.4.1現澆X形樁宜在復合地基加固場地邊線內布樁,加固場地邊線到樁軸線最小距離不應小于1倍

外包圓直徑。

6.4.2現澆X形樁樁中心間距宜取2.5~4.0倍外包圓直徑,外包圓直徑大時宜取小值。

6.4.3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場單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初步設計時也可按

下式估算:

Ra

fspkmX1mXfsk

Aps

22

mxDe/de

式中:

fspk——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

mX——面積置換率;

de——一根樁分擔的處理地基面積的等效圓直徑(m):等邊三角形布樁時dde1.050;正方形布

樁時dde1.130;矩形布樁時de1.13d12d;d0、d1、d2分別為樁間距、縱向樁間距和橫向

樁間距(m);

——樁間土承載力折減系數,宜按地區經驗取值,如無地區經驗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載

力較高時取大值;

5

DB32/T2978—2016

fsk——處理后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kPa),宜按當地經驗取值,如無地區經驗時,可取天然地

基承載力特征值。

6.4.4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沉降采用式(4)計算。

ss12s………………(4)

式中:

s——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的沉降量(mm);

s1——現澆X形樁處理深度內復合加固層的沉降量(mm);

s2——下臥層的沉降量(mm)。

加固區和下臥層沉降分別按下列方法計算:

a)加固層的沉降量s1可采用分層總和法按式(5)計算。

np

0

s1ss1sziiiiz11………………(5)

i1Esi

f

spk

fak

A

Ei

sA

i

Esi

式中:

s1——按分層總和法計算的加固層沉降量(mm);

s——沉降計算經驗系數,根據地區沉降觀測資料及經驗確定;無地區經驗時可按表3的規定取

用;

對應于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時,作用在復合地基上的平均壓力值();

p0——kPa

zi、zi1——基礎底面計算點至第i層土、i-1層土底面的距離(m);

ai、ai1——基礎底面計算點至第i層土、第i-1層土底面范圍內平均附加應力系數,可按現行國

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的規定取值;

基礎底面下第層天然地基的壓縮模量();

Esi——iMPa

——基礎底面下地基壓縮模量提高系數;

fak——基礎底面下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

沉降計算深度范圍內壓縮模量的當量值();

Es——MPa

Ai——第i層土附加應力系數沿土層厚度的積分值(m)。

表3沉降計算經驗系數s

(MPa)4.07.015.020.035.0

Es

s1.00.70.40.250.2

b)加固區下臥層的沉降量s2采用分層總和法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

計算。

6.4.5地基沉降計算深度應大于加固區的厚度,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關于地基沉降計算深度的有關規定。

6

DB32/T2978—2016

6.4.6當地基受力層范圍內有軟弱下臥層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

的規定驗算下臥層承載力。

6.4.7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應符合《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附錄B的規定。

7施工

7.1施工準備

7.1.1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施工前應具備如下資料:

a)建筑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b)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

c)建筑場地和相鄰區域內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線和架空線路等相關資料。

7.1.2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施工準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a)應進行設計交底;

b)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并應經審核確認;

c)應向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

d)施工場地應平整,地面承載力應滿足樁機進場施工的條件;

e)地下和空中的障礙物應進行處理,施工場地及周邊排水應保持通暢。

7.1.3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下列技術內容:

a)工程概況;

b)場地巖土特性及成樁條件分析;

c)施工總體布署及樁機的選擇;

d)施工操作工藝要點;

e)施工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的控制措施;

f)季節性施工措施;

g)樁機安裝、拆除技術要求及安全措施;

h)施工場地及相臨既有建(構)筑物的防護、隔振措施;

i)應急預案。

7.1.4現澆X形樁施工前應進行施工工藝參數試驗,并符合下列要求:

a)應根據設計要求的數量、位置打試樁,進行施工工藝參數試驗;

b)試樁的規格、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應具有該場地的代表性,試驗樁與工程樁的施工工藝

條件應一致;

c)應根據試樁的參數優化設計、并應根據試樁的結果調整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

7.1.5施工機械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根據設計要求或試打樁的資料選擇施工機械。

b)施工機械選定后應核實現場地基承載能力是否滿足樁機施工的要求,如不滿足應預先采取

相應處理措施。

c)現澆X形樁樁模宜采用12mm~15mm厚的無縫鋼管焊接,每隔1.0m~1.5m深度設置4塊

中隔板,中隔板設置在距焊縫30mm~70mm處。

d)X形樁模的模板弧度應與設計截面相一致。

e)X形樁模底部可采用活瓣樁尖或預制樁尖。

7.1.6現澆X形樁施工過程中應對場地地質狀況進行復查,發現實際地質狀況與勘察報告不符、影響

繼續施工時應進行施工地質補充勘察。

7.1.7施工前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配合比試驗,施工時應按配合比配置混合料。

7

DB32/T2978—2016

7.2現澆X形樁施工

7.2.1現澆X形樁施工工藝流程應包括場地平整、樁機就位、振動沉管、澆筑填充料、振動上拔等步

驟,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a)樁機就位時,將與X形樁模連接的活瓣樁尖對準樁位或把樁管對準預先布設在樁位上的預

制樁尖,放松卷揚機鋼絲繩,利用樁機和X形樁模自重,把樁尖豎直壓入地基中。

b)現澆X形樁沉模開始時應控制下沉速度,避免偏位與傾斜。樁模穿透表層硬土后,改為靜

壓沉模,在樁架抬起后再振動沉模至設計深度。

c)沉模至一定深度后,應向X形鋼模內灌入一定量填充料,以密封X形鋼模與樁尖,避免泥

砂等進入X形鋼模內。

d)X形樁模到達設計深度后灌注填充料,開動振動錘和卷揚機拔模,拔模時采用輕振拔模,

拔模過程中應向模內補加填充料,以滿足灌注量的要求。

e)拔模完畢后,宜立即在樁頂插入樁帽的構造連接鋼筋。

f)樁體混凝土初凝后,將樁頂超灌部分鑿除,接著澆注樁帽。

7.2.2現澆X形樁的沉樁順序應盡量減少擠土效應及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宜符合下列規定:

a)如樁布置較密集且離建(構)筑物較遠,施工場地開闊,打樁順序宜從施工場地中間開始

向外進行;

b)如樁布置較密集且場地較長,打樁順序宜從施工場地中間開始向兩端進行;

c)如樁較密集且一側靠近建(構)筑物,打樁順序宜從靠建(構)筑物一側開始向另一側進

行;

d)宜先施工長樁,后施工短樁;先施工大直徑樁,后施工小直徑樁;

e)靠近邊坡的地段,應從靠邊坡向遠離邊坡方向進行;

f)在進行較密集的群樁施工時,可采用跳打、控制打樁速率、優選打樁順序等措施。

7.2.3現澆X形樁的成孔應符合下列要求:

a)X形鋼模下沉時應保證機架底盤水平,機架應垂直,垂直度的允許偏差為1%。

b)當發現有地下障礙物時,應及時清除。

c)根據設計要求,X形鋼模下沉至設計標高后,應測量X形鋼模腔底有無地下水進入或淤泥

擠入,如有,應在沉模前先灌入高度不小于1m的與樁身同強度等級填充料,防止水或淤

泥進入管內。

d)現澆X形鋼模端部封口宜采用活瓣樁尖或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尖。

e)須嚴格控制樁機最后30s的電流、電壓值,其值應根據試樁參數確定。

f)現澆X形鋼模上應有明顯長度標記。

7.2.4現澆X形樁終止成孔的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a)樁端位于堅硬、硬塑的黏性土、礫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風化巖等土層時,應以貫入度控

制為主,樁端設計標高控制為輔;

b)樁端位于軟土層時,應以樁端設計標高控制為主;

c)樁端標高未達到設計要求時,應連續激振3陣,每陣持續1min,并應根據其平均貫入度大小

確定。

7.2.5樁身混凝土灌注應符合下列規定:

a)沉模至設計標高后應及時澆灌填充料,停歇時間不超過5min。

b)填充料制作、用料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填充料施工配合比由試驗室根據

填充料用料試驗確定。填充料應以細石料為主,可適當摻入減水劑,以改善腔體中填充料

的流動性;填充料碎石粗骨料粒徑宜為20mm~25mm,細骨料宜采用干凈的中粗砂;淤

泥土層中填充料坍落度宜取60mm~120mm,黏土亞黏土層中宜取80mm~100mm,粉

土、亞砂土層中宜取100mm~120mm;為改善和易性和緩凝,填充料可摻外加劑。

8

DB32/T2978—2016

c)填充料灌注應連續進行,現澆X形樁實際灌注量的充盈系數不應小于1.0,且不宜大于1.25。

d)樁頂混凝土超灌高度不應小于0.5m。

7.2.6現澆X形樁振動上拔成樁應符合下列規定:

a)樁模內灌入填充料后,先振動30s,再開始拔模,同時應邊振邊拔,每拔0.5m~1.0m,停

拔振動5s~10s,如此反復直至樁模全部拔出。

b)為保證樁頂及其下部混凝土強度,一般土層內拔管速度宜為1.2m/min~1.5m/min;較軟弱

土層拔管速度宜為0.8m/min~1.0m/min;在軟硬土層交替處的拔管速度不宜大于

1.2m/min,并在該位置停拔留振10s。

c)在拔管過程中應根據土層的實際情況二次添加填充料,以滿足樁頂標高要求;

d)距離樁頂5.0m時宜一次性成樁,不宜停拔。

7.2.7沉樁過程中,應抽樣制作填充料試塊,進行標準養護后測定其立方體抗壓強度。

7.2.8施工過程中應按附錄A表A的要求做好記錄,及時匯總并辦理驗交、簽證等手續。

7.2.9施工安全生產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安全生產標準的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a)機械設備安裝、拆除應由專業人員擔任,并應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管理

規定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b)施工過程中應防止因過載造成樁機傾斜;

c)樁機在移位行走時,非操作人員不得靠近;

d)雨、雪、霧天氣應停止施工,雨、雪后施工應排除積水或掃除積雪;

e)六級及以上大風天氣應停止施工。

7.3現澆X形樁復合地基施工

7.3.1現澆X形樁施工后樁頂標高大于設計標高時應進行樁頭清理。挖土和截樁時應保護樁身及樁間

土,不得造成樁身開裂、樁間土擾動等。

7.3.2現澆X形樁樁頂宜設置混凝土樁帽,樁帽宜現澆。現澆X形樁的樁帽澆注時,應確保樁帽與樁

的同心度,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樁與樁帽宜一體化施工。樁帽高出地表時,樁帽之間應采用砂土、石

屑等回填。

7.3.3褥墊層的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復合地基技術規范》GB/T50783的規定。

7.3.4加筋層之上鋪設的墊層應選用碎石、卵礫石等填料,不得混有泥土和石屑,碎石最小粒徑應大

于加筋材料孔徑尺寸,應鋪設平整。當鋪設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時,可不碾壓,大于30cm時應分層靜

壓壓實。

7.3.5填土應分層壓實填筑,并達到規定壓實度。

8檢查與驗收

8.1成樁質量檢查

8.1.1現澆X形樁質量檢查主要包括成孔、填充料拌制及灌注等工序過程的質量檢查,并應按下列規

定填寫相應的質量檢查記錄:

a)填充料拌制應對原材料質量和計量、填充料配合比、坍落度、填充料強度進行檢查。

b)沉模前應檢查樁位的放樣偏差,其允許偏差值為±200mm。

c)沉模過程中應檢查鋼模的垂直度及樁機最后30s的電流、電壓值。

d)填充料灌注前應對成孔垂直度、孔深進行檢查。

e)填充料灌注應檢查填充料充盈系數、樁頂標高和振動拔模速度。

9

DB32/T2978—2016

8.1.2現澆X形樁的樁長、填充料充盈系數、樁位、垂直度、填充料強度、樁頂標高、拔管速度等應

按表4的規定檢查,并應按附錄B的要求做好記錄。

表4現澆X形樁成樁質量檢查標準

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

+300mm

1樁長測現澆X形鋼模長度,查施工記錄

0mm

2填充料充盈系數1.0≤λ≤1.25檢查每根樁的實際灌注量

3填充料強度設計要求試塊報告或切割取樣送檢

4樁位±200mm開挖后量樁中心

5垂直度<1%測X形鋼模垂直度

+30mm

6樁頂標高需扣除樁頂浮漿層及劣質樁體

-50mm

0.8m/min

軟弱土層

拔管0.6m/min

7測量機頭上升距離和時間

速度1.2m/min

其他土層

1.0m/min

8.1.3每個臺班應留置不少于3組試塊。試塊檢驗標準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

8.2樁身質量檢查

8.2.1成樁14d后現場開挖檢查樁身質量,開挖深度不宜小于2m。檢查數量宜為總樁數的0.2%~

0.5%,且每個單項工程不得少于3根。

8.2.2當樁身填充料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且不低于15MPa時,宜采用低應變法檢測樁身質量,

低應變檢測時傳感器宜布置在樁頂沿尖角方向距樁心0.2a-0.25a的區域;低應變檢測數量不得少于總樁

數的10%。對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工程樁,抽檢數量不得少于總數

的20%。樁身填充料強度達不到低應變檢測要求時應采用靜載荷試驗進行檢測。

8.2.3應在成樁28d后進行單樁靜載荷試驗;對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工程樁,應采用

單樁靜載荷和單樁復合地基載荷板試驗方法分別進行檢測。單樁靜載荷和單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的檢測

數量宜為總樁數的0.2%~0.5%,且每單項工程不得少于3根。

8.2.4現澆X形樁的樁身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5的規定,并應按附錄B表B的要求做好記錄。

表5現澆X形樁樁身質量檢查標準

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

1樁體質量檢驗Ⅰ、Ⅱ類樁,無Ⅳ類樁低應變檢測按《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的規

定執行。

2承載力設計要求靜載荷試驗

+30mm

3外包圓直徑開挖后實測樁頭尺寸

-20mm

4開弧間距±20mm開挖后用尺量開弧間距,每個樁頭測四段值取平均值

8.3工程質量驗收

8.3.1當樁頂設計標高與施工場地標高相近時,樁基工程驗收應在樁身質量檢測完畢后進行;當樁頂

設計標高低于施工場地標高時,樁基工程驗收應在開挖至設計標高后進行驗收。

8.3.2現澆X形樁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并應具備下列驗收資料:

a)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樁基施工圖、圖紙會審及設計交底紀要、設計變更等;

10

DB32/T2978—2016

b)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和復驗報告;

c)樁位測量放線圖,包括工程樁位線復核簽證單;

d)混凝土質量檢驗報告;

e)施工記錄及檢驗記錄;

f)樁體質量檢測報告;

g)復合地基或單樁承載力檢測報告;

h)基礎開挖至設計標高的樁壁厚和成型情況檢查記錄、基樁竣工平面圖;

i)工程質量事故及事故調查處理資料。

8.3.3現澆X形樁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要求:

a)原材料質量合格;

b)各檢驗批工程質量驗收合格;

c)具備完整的質量驗收文件;

d)低應變檢測結果合格,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或單樁靜載荷試驗檢測結果符合設計要求。

11

DB32/T2978—2016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現澆X形樁施工原始記錄

承包單位:_________________監理單位:_________________

合同號:_________________編號:_________________

單位工程分項工程施工日期

分部工程樁號部位記錄日期

地面標高(m)樁機類型設計樁長(m)設計外包圓直徑(mm)

設計填充料強度坍落度(mm)設計開弧間距(mm)設計弧度(mm)

樁編號

開始

間休

沉管時間(h:min)

結束

總計

最后貫入度(mm/min)

最后電流(A)

施工樁長(m)

第一次

灌注填充料數量

加灌

(m3)

總計

開始

拔管時間間休

(h:min)

結束

總計

樁頂距地面距離(m)

樁傾斜度(°)

充盈系數

樁中心偏差(mm)

現場監理施工負責記錄員質檢員

日期日期日期日期

12

DB32/T2978—2016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現澆X形樁質量檢驗記錄表

承包單位:_________________監理單位:_________________

合同號:_________________編號:_________________

單位工程分項工程施工日期

分部工程樁號部位記錄日期

地面標高(m)樁機類型設計樁長(m)設計外包圓直徑(mm)

設計填充料坍落度設計開弧間距設計弧度

強度等級(mm)(mm)(mm)

樁編號

樁長(m)

外包圓直徑(mm)

開弧間距(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