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課后練習_第1頁
部編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課后練習_第2頁
部編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課后練習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課后練習選擇題1.京劇中的黑色臉譜,表示豪爽粗暴、剛正不阿:紅色臉譜表示忠誠耿直、熱情吉祥。這說明,京劇臉譜藝術()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變B.正確評斷了歷史人物C.具有社會教化的功能D.基本取材于宮廷生活2.京劇的前身徽劇,原以二黃調為主,兼唱昆腔、四平調等,1790年為慶祝乾隆帝80大壽,徽班進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間,逐漸吸收了京、秦二腔,發展為今天的國劇。據此可知,京劇藝術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貼近生活,聯系百姓B.博采眾長,兼收并蓄C.文武兼修,角色齊全D.政策鼓勵,題材廣泛3.下列明清小說中,以故事為線索,通過家族興衰變化來揭示封建社會衰亡命運的是()A.《三國演義》B.《水滸傳》C.《西游記》D.《紅樓夢》4.我國傳統文化絢麗多彩,源遠流長。下列文學體裁發展為主流文學形式的先后順序是()①小說②詩③詞④曲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5.“國粹”京劇主要是在兩個劇種交融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其他劇種的長處而成。這“兩個劇種”是()①漢劇②越劇③徽劇④豫劇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6.清朝前期,昆曲藝術發展到頂峰。這一時期為昆曲傳世之作的是()①湯顯祖的《牡丹亭》②洪昇的《長生殿》③王實甫的《西廂記》④孔尚任的《桃花扇》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徽戲、漢戲、昆曲、秦腔等經過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從而產生了聲腔、劇目、表演都獨具一格的新劇種——京劇。200多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京劇不斷地發生變革,更加豐富多彩。以上材料說明了()A.京劇已成為“百戲之祖” B.京劇藝術經融合而推陳出新C.京劇是古代戲曲的高峰 D.京劇標志著古代戲曲的成熟8.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其中,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下列選項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全唐詩》輯錄的詩歌有近5萬首B.明長城由城墻、關險、烽火臺等組成C.中國的火藥在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地區D.《紅樓夢》為藝術成就最高的清代小說9.從唐、宋、元到明清,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主流表達形式分別由詩、詞轉變到曲再到小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由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小說。這一變化過程適應了()A.統治階級文化生活的需要B.儒家思想正統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C.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的需D.商品經濟發展后壯大的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需要10.“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連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歌曲《唱臉譜》所描述的劇種形成于()A.18世紀末 B.19世紀中期C.19世紀末 D.20世紀初11.2010年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京劇是中國文化的“國粹”之一,被譽為“國劇”。明清時期,小說和戲劇深受人民喜愛,主要是因為()A.人民文化素質很高 B.封建社會走向衰落C.內容反映現實生活 D.題材高雅不落俗套12.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紅塵滾滾,奈何不了一往情深;人欲橫流,唯簡單篤定不亂一心”這種對“人欲、人性”的揭示反映了:()A.中國傳統主流文化發生重大轉變 B.市民階層的價值取向C.民間思想借助文學作品廣泛傳播 D.中國文化內涵多樣性13.我國歷代文學作品的主要形式不斷在變化,其中名人輩出,其作品與其搭配錯誤的是()A.李白——《早發白帝城》B.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C.關漢卿——《竇娥冤》D.羅貫中——《紅樓夢》14.明清時期,成為城鄉人民重要文化活動的是()A.詩歌朗誦 B.觀看武術表演C.觀看戲劇D.觀看小品表演15.“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時代覺醒......覺察到當時社會必然覆滅的命運和陳舊勢力拖住新生力量的悲劇場面?!边@段文字主要闡述了《紅樓夢》的()A.作者閱歷B.內容結構C.藝術特點 D.社會意義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毒┒贾裰υ~》材料二:京劇劇目霸王別姬群英會挑滑車主人公項羽、虞姬曹操、周瑜、諸葛亮岳飛、兀術材料三:《四庫全書》成書于乾隆年間?!端娜珪匪展偶S多經過篡改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如岳飛《滿江紅》名句“壯志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胡虜”“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改為“壯志饑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栋偌抑v壇》歷史頻道(1)材料一中高度評價《紅樓夢》反映了這部作品具有怎樣的地位?)從材料二的京劇劇目中任選一例,說出與相關的歷史事件。(3)材料三中,編纂《四庫全書》時對古籍篡改反映了當時清政府在思想文化領域實行什么政策?實行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參考答案:1-5:CBDBA6-10:CBDDB11-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