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_第1頁
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_第2頁
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_第3頁
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_第4頁
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頁平臥位這是一個最普通,最習慣基礎臥位。普通情況下為自然平臥,頭下墊枕,臂腿自然放置。許多其它臥位往往從平臥位轉變而成。如昏迷、休克、全麻未醒傷員采取去枕平臥,頭盡可能后仰并偏向一側。此體位對氣道最通暢,便于嘔吐并能預防口腔分泌物進入氣管,預防腦部貧血等。椎管麻醉后也應采取去枕平臥位,能預防術后頭痛等并發(fā)癥。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頁平臥位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病人,在搬運時,整個身體應保持平臥姿態(tài),有專員固定并稍加牽引頭部,或頸兩側用軟枕固定,或用頜枕帶牽引。胸、腰椎骨折病人,為預防脊髓受傷,在搬運過程中,病人應絕對保持平臥位姿勢,預防身體屈曲。運輸時臥硬板床,治療過程中在傷口愈合后,應在傷椎下墊枕平臥,這么有利于椎體骨折復位,預防脊髓受壓。平臥位時間過長時,可變?yōu)閭扰P位,交替進行。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3頁俯臥位俯臥位用于運輸可能發(fā)生窒息病人和背、腰骶部創(chuàng)傷或脊椎骨折患者。該臥式為使患者俯臥,兩臂屈曲放于頭旁,兩腿放平,頭轉向一側,頭下、盆腔部及足踝部適當墊以軟枕。此臥位時間久后病人不適,應常給病人移動枕頭,或與側臥位交替使用。注意勿使胸腹部受壓,以免妨礙呼吸。這種體位進食、排便、輸液等操作均較困難,對觀察呼吸、神志等也不方便,所以只有在不得已情況下才采取。如皮瓣轉移術后,為了能便于觀察皮瓣情況以及預防皮瓣受壓常采取此種臥位。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4頁側臥位與仰臥位結合,比較舒適,另外,用于灌腸、體位引流,預防腸粘連或預防褥瘡及一側肢體負傷等。在普通情況下如向一側自然側臥,上面腿向前屈曲,下面腿向后微屈,手臂屈曲放在身前。須長時間側臥時,髖部應向后移,胸前及兩腿間各放一枕墊。如病員昏迷或癱瘓,背及腰后置枕以作支持。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5頁半坐位半坐位:又稱斜坡臥位。這種體位最適合用于肩部、上肢、胸腹部傷。普通在糾正休克、傷情穩(wěn)定后就能夠采取半坐位,其作用以下:

1.體位引流及預防感染上行。創(chuàng)傷病人并發(fā)胸腹腔感染時,采取半坐位可確保引流通暢。可使液體流至最低位置,使感染局限化,易于處理。

2.便于呼吸。老年患者常伴有呼吸系統(tǒng)功效減退,半坐位時,內(nèi)臟可較下垂,不致壓迫膈肌。而胃腸道氣脹時,常致膈肌上升而影響呼吸。胸腔積血或積液,胸部手術后采取半坐位,使液體集中在肋膈角,能減輕對肺壓迫,有利于呼吸和便于穿刺抽吸。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6頁半坐位3.便于翻身、擦背、更換床單及病人進食及大小便等,病人感到舒適,預防褥瘡、墜積性肺炎等并發(fā)癥。4.頭面部傷、肩部、上肢手術后采取半坐位,有利于靜脈回流,也可減輕術后出血和組織腫脹。正確半臥位是將床上半部支起。與水平面呈45°~60°;膝部隆起與水平面呈30°~45°,雙膝下各墊一枕。使病人呈半臥姿勢斜躺在床上。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7頁俯、側中間位俯、側中間位多用于昏迷病人運輸,可保持呼吸道通暢。面部稍俯向下,一側上肢置于身后,另一側上肢屈曲于胸前。腋部以枕頭或衣卷墊起,降低胸部受壓。每隔2小時更換到另一側。病人口腔分泌物和嘔吐物輕易排出,可預防誤吸入氣管內(nèi)引發(fā)呼吸道梗阻或產(chǎn)生窒息,并能及時去除口腔或呼吸道內(nèi)分泌物。昏迷病人,當其舌后墜阻塞呼吸道時,應首先將病人體位改變?yōu)楦戎虚g位,常能糾正舌后墜而使呼吸道恢復通暢。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8頁頭高腳低位頭高腳低位用于顱骨牽引時,作為一個反牽引力。也用于預防或減輕腦水腫,尤其是顱腦損傷和開顱術后。床面與地面呈15°角。作平衡牽引者,以維持平衡牽引力為度。此臥位常致病人下滑而足部受壓不適。除在床尾處放軟枕以墊足外,應及時移動病人,以保持舒適。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9頁頸椎受傷時體位頸部傷搬運和固定,應有2~4人同時進行,有1人穩(wěn)定頭部并以牽引,而其它人以協(xié)調(diào)力量將病人平直抬到擔架上,頸下應放置小枕、頭部左右兩側用軟枕或沙袋固定,要防止作搖頭動作。頸椎骨折病人在運輸或治療中,常需作顱骨牽引術。顱骨牽引時,患者枕后墊以海綿或棉墊,使之身軀平在同一軸線,將牽引鉤固定于顱骨外板上,牽引弓軸應對準顱骨中線,兩弓尖端應在乳突間線上,左右對稱。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0頁頸椎受傷時體位護理上應注意病人呼吸是否平穩(wěn),有沒有呼吸困難。頸椎骨折病人,常因癱瘓平面上升,突然呼吸停頓,應尤其注意觀察。頭發(fā)應定時剪短,傷口應無菌包扎,經(jīng)常更換敷料并滴以安爾碘,預防感染。行顱骨牽引時,床頭抬高15°~20°,保持一定反牽引力。病人翻身時,軀干和頭部要同時向一個方向、用一樣速度翻轉,翻身后用枕頭和沙袋等將肩部、頭部固定好。經(jīng)常檢驗牽引功效,保持牽引錘懸空,不可著地或靠于床架上,滑車應靈活,牽引繩不能扭曲、受壓。做好生活護理,定時擦洗頭面部,喂飯、喂水時預防嗆咳,預防湯和開水流于頸部,進食后及時漱口和用毛巾擦嘴等。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1頁頭低腳高位常見于下肢骨折牽引時作反牽引及體位引流。但頭低腳高位易使顱內(nèi)靜脈回流受阻,顱內(nèi)壓增高。另外還會使膈肌上升,造成呼吸困難及缺氧,傷員很不舒適,極難適應。下肢骨折牽引常有骨科牽引床,搖起臀部抵板,或用重量作平衡牽引即可。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2頁肢體、關節(jié)功效位四肢傷和長久臥床重病人,不論是運輸過程,還是在確定性治療中,都要注意將肢體擺放在功效位置上。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3頁肩關節(jié)功效位上臂外展40°,前屈30°,內(nèi)旋15°。當肩部受傷后,在臥位時,要將肩部或傷側上臂適當墊高,屈肘90°,前臂中立位,用三角巾懸吊于胸前。坐、立位時上臂略前屈外展,腋下墊以大棉墊,懸吊于胸前。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4頁上臂功效位肱骨骨折者,多采取坐、立位(睡時變用半坐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用三角巾懸吊置于胸前,這么既保持了肢體功效位置,又可利用前臂重量(地心吸引力),形成一個連續(xù)牽引力,使骨折復位并起固定作用。有時還需用管形石膏固定,同時增加牽引重量。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5頁肘關節(jié)及前臂功效位采取屈肘90°,用石膏固定,或用三角巾懸吊于胸前。前臂骨折在復位后要保持中立位即拇指向上,要尤其預防前臂旋轉,所以需用一塊帶柱托板固定。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6頁腕部及手部功效位不論是包扎還是固定時,都應注意手部功效位,即腕關節(jié)背伸30°,掌指關節(jié)屈曲45°,近側指間關節(jié)屈曲45°,遠側指間關節(jié)屈曲25°~30°,即半握拳狀,拇指對掌位,其余四指指尖均指向腕舟骨結節(jié)。一指受傷,不固定其余各指,盡可能活動鍛煉恢復手指功效。上肢傷固定后,應教會病人作握拳,小運手、大運手等功效鍛煉,預防肌肉廢用萎縮和關節(jié)及手指僵硬。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7頁髖關節(jié)功效位將髖關節(jié)完全伸直位為0°,普通屈曲145°,后伸40°,外展35°,內(nèi)收35°,外旋80°內(nèi)旋40°。若髖關節(jié)及股骨頭、頸、粗隆部受傷,髖關節(jié)宜固定在屈曲15°~30°,外展15°~30°,外旋5°姿勢。為預防過分外旋和內(nèi)旋,可在患足穿丁字鞋,同時囑咐病人不要盤腿、側臥、下地,需要牽引者,可依據(jù)情況作皮膚牽引或骨牽引。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8頁膝關節(jié)功效位活動度為伸直180°,屈曲30°。膝關節(jié)受傷,包含固定時,成年人175°功效位,切不可固定在過伸位。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19頁踝關節(jié)功效位踝關節(jié)以足長軸與小腿成90°角為中立位0°,背伸35°,跖屈45°。距下關節(jié)內(nèi)翻35°,外翻10°~20°。正常跖趾關節(jié)有輕度背屈。踝關節(jié)及足部負傷后,包扎固定時,普通固定踝關節(jié)于90°功效位。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0頁術后體位抬高傷肢當然能夠使靜脈回流很好,但為了滿足該肢血液供給,必定要提升動脈壓力,使傷肢更趨腫脹。所以,在動脈受壓或其它原因引發(fā)動脈供血不足患肢則不應抬高。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1頁截肢術殘端應妥善包扎,全部骨突處均用軟棉墊保護,用彈力繃帶裹扎,直到安裝假肢為止。下肢截肢病人抬高殘肢不可超出2日,及時使殘肢維持在伸展位或固定于功效位。膝下截肢術后預防膝部屈曲攣縮,病人躺、坐時,不要讓殘肢垂下床緣、長時間處于屈膝位,必要時可在膝關節(jié)處置沙袋壓迫;膝上截肢術后預防髖關節(jié)屈曲攣縮,不可在殘肢下放置枕墊,必須抬高患肢時應墊高床腳。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2頁臀肌攣縮術后下肢內(nèi)收位,可用繃帶將雙膝并攏約束,用皮枕將雙下肢墊起,使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呈屈曲位以減輕疼痛。術后3日疼痛緩解,去除約束,勉勵病人坐起。坐起時雙下肢伸直、雙膝并攏,防止下肢外展外旋。如傷口無出血及血腫,可下地行走,行走時防止外展外旋步態(tài)。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3頁骨折治療標準

骨折治療標準是:“復位、固定、功效鍛煉”。為何把功效鍛煉看得這么主要呢?這往往是許多骨科病人及家眷所不了解,也經(jīng)常不被重視問題。咱們知道創(chuàng)傷骨科治療工作最終目標是使受傷部位最大可能,盡快恢復正常功效。而醫(yī)療護理各項辦法也都是圍繞這個目標進行,不論整復固定,還是手術治療,都只是完成了初步治療工作,即使骨折愈合,也距受傷肢體功效恢復相差甚遠,要想盡快地到達這一目標,就必須在醫(yī)務人員下進行科學,各種形式功效鍛煉。才能使病人降低并發(fā)癥,順利愈合,盡快地恢復工作和生活能力。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4頁功效鍛煉意義功效鍛煉:促進消腫,預防關節(jié)粘連和僵硬

功效鍛煉到底有哪些意義呢?

1.骨折后,骨折處軟組織都有不一樣程度出血和水腫,使得靜脈和淋巴都回流受阻,因而會出現(xiàn)傷肢腫塊,該腫塊若不及時消除,可造成對應軟組織粘連,甚至變硬。這種粘連可發(fā)生在肌肉與肌腱內(nèi),肌腱與滑膜間以及關節(jié)內(nèi),從而影響肌肉收縮功效練習。

2.功效鍛煉可促進靜脈和淋巴回流,促進血腫吸收,腫脹消退,降低關節(jié)液滲出。從而預防了因關節(jié)本身及軟組織粘連所造成關節(jié)僵硬。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5頁功效鍛煉意義促進骨折愈合:傷肢肌肉重復舒縮活動,可使骨折縱向擠壓力加強,骨折縫隙變小,骨折部更為穩(wěn)定,能夠改進骨折部營養(yǎng),骨折端骨能力增強促進了骨折愈合。功效練習還能夠矯正微小骨折錯位,也有利于骨折愈合。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6頁功效鍛煉意義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功效鍛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血栓形成。長久臥床病人,肌肉因為沒有舒縮運動,血循環(huán)會變慢,使組織新陳代謝降低,傷病愈合過程延長,因為創(chuàng)傷出血壁本身損害,血液在受損血管內(nèi)遲緩流動時輕易形成血凝塊,稱為“血栓”。小血栓可自行溶解,假如血栓較大,從血管壁脫落下來,隨血液進入全身循環(huán),可引發(fā)心、腦、肺主要器官梗塞,嚴重可能造成病人猝死。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7頁功效鍛煉意義降低并發(fā)癥:經(jīng)常活動鍛煉,能夠預防骨、關節(jié)、肌肉等并發(fā)癥,如骨質(zhì)疏松,骨折遲緩愈合,關節(jié)粘連,關節(jié)囊攣縮,關節(jié)僵直及肌肉萎縮等各種并發(fā)癥。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8頁功效鍛煉注意事項功效鍛煉應在醫(y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要依據(jù)病人傷病程度,身體素質(zhì),治療方法及傷病不一樣階段,制訂出長久科學鍛煉計劃。功效鍛煉應自骨折復位固定后開始,直至骨折愈合功效恢復到最大程度為止。在骨傷治療及康復過程中,功效鍛煉將貫通一直,應該是一個連續(xù)過程。所以病人要有長久堅持思想準備,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功效鍛煉不是娛樂,它單調(diào)枯燥,有時還要忍受疼痛,假如沒有堅強意志和堅韌毅力,也不會取得滿意效果。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29頁功效鍛煉注意事項功效鍛煉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運動為輔。適當被動練習是能夠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但只有主動鍛煉才可預防肌肉萎縮,恢復肌肉張力以及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鍛煉要循序漸進,運動強度、運動量、運動時間都要因病制宜,因人而宜。必須禁止重復強力被動活動,不然不但無益,反而會使關節(jié)周圍骨化以致喪失活動功效。必須加強重點關節(jié)功效鍛煉,但又不能忽略相鄰關節(jié),如肱骨髁間骨折,即使加強肘關節(jié)功效鍛煉是主要,但也不能忽略肩關節(jié)、腕及手部關節(jié)功效練習。隨時注意觀察病人活動鍛煉后身體各種反應,及時發(fā)覺問題,隨時修正鍛煉計劃,調(diào)整運動量,以求取得最正確效果。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30頁肌肉收縮方式

依據(jù)肌肉收縮時產(chǎn)生張力和外加阻力關系,能夠區(qū)分等張、等長兩種收縮方式。1.等張收縮:等張收縮時肌肉張力大于阻力,肌肉可自由縮短引發(fā)對應關節(jié)運動,故又稱動力性收縮。2.等長收縮:在肌肉收縮張力與阻力相當時,肌肉沒有顯著縮短或延長,故稱等長收縮。同時不產(chǎn)生顯著關節(jié)運動,又稱靜力收縮。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31頁肌力練習等張練習:經(jīng)典方法是直接或經(jīng)過滑輪舉起重物練習,如舉啞鈴、沙袋,或拉力器練習。圍繞關節(jié)活動,恢復關節(jié)功效練習。等長練習:操作簡便,可在肢體被固定、關節(jié)活動度顯著受限制或存在關節(jié)損傷等情況下進行,以及時預防肌肉萎縮或促進肌力恢復。等長收縮連續(xù)時間普通為6~10秒。骨科病人體位和功能鍛煉第32頁上肢

關節(jié)功效:肩、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