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名校大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聯考語文試題
及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
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
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
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
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高考范圍(側重必修上冊)。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從人類文明形態的角度看,人類歷史的發展與變遷,表現為不同
文明形態不斷演進更替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取決于生產力和生產關
系的發展及其相互作用。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形態的產生,一般需要滿
足以下條件:一是舊的文明形態已經難以駕馭并容納愈益發展的生產
力和文明成果;二是新的文明形態已經發育起來,并達到一定成熟程
度。舊的文明形態走向衰落,新的文明形態繁榮興盛,是不以人的主
觀意志為轉移的歷史性變遷。
長期以來,憑借西方現代化的先發優勢和話語權強勢,一些西方
學者極力宣揚資本主義文明是普世的文明形態。事實上,這種觀點并
不符合人類文明發展演進規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帶來
其無法克服的弊病,諸如經濟危機頻發、物質主義膨脹、貧富兩極分
化、對自然資源竭澤而漁、對外掠奪擴張等,這些弊病不僅越來越成
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阻礙,而且越來越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桎梏。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多重挑戰和危機。世界經濟復蘇艱難,發
展鴻溝不斷拉大,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冷戰思維陰魂不散,人類社會
現代化進程又一次來到歷史的十字路口。兩極分化還是共同富裕?物
質至上還是物質精神協調發展?竭澤而漁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零和博弈還是合作共贏?照抄照搬別國模式還是立足自身國情自主
發展?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現代化?怎樣才能實現現代化?面對
這一系列的現代化之問,西方現代化模式沒有也不可能給出科學回答,
更難以滿足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普遍訴求,世界迫切需要新的人類
文明形態引領和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
中國式現代化及其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探索出人口規模巨
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
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之路,極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
文明進步。這一人類文明新形態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
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
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強調
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
式強加于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充分挖
掘各國歷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
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探討構
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豐富交流內容,拓展合作渠道,促進各國
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這一人類文明新形態,
為處于歷史十字路口的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指明了前進方向、開辟了
光明前景。
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與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
必將極大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國式現代化是在符合人類文明發展
演進規律、順應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大勢的前提下,對人類社會現代
化道路的全新探索、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是人類社
會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必將有效解決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進程面
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開辟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
的美好前景。
(摘編自吳曉明《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材料二:
主持人:文明并非先天存在、一成不變的,而是在社會生產力推
動下處于不斷發展演進的狀態中。從文明觀來看,中國式現代化作為
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代表了人類社會怎樣的發展趨勢?
郵慶治: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過程,也是不同文明相互影響、交
流互鑒的過程。作為一種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的拓展和推
進,對于我們認識和把握文明多樣性、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
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真誠呼吁,世界
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
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
種全球性挑戰?!敝袊浆F代化有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
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紐
帶,匯聚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力量。從人與自然關系來看,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體
現人類永續發展的要求和趨勢;既增進當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孫后代
權益,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這就是說,我們不僅強調滿足人們
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之間的平衡,還強調增進當代
人福祉和保障子孫后代權益之間的平衡。顯然,這意味著一場系統而
深刻的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變革。
(摘編自何民捷等《更好認識和把握人類文明新形態》)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舊的文明形態走向衰落,生產力和文明成果日益發展,就一
定會催生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B.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帶來的其無法克服的弊病日
益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桎梏。
C.在當今世界的現實狀況下,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迫切需要新
的人類文明形態引領和推動。
D.文明受社會生產力的推動而不斷發展演進,而中國式現代化
代表了人類社會文明的一種發展趨勢。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式現代化及其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人類社會現
代化進程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必將極大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B.不同的文明之間相互影響、交流互鑒,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一
種人類文明新形態,對于我們認識和把握文明多樣性意義重大。
C.習近平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強調尊重世界文
明多樣性等,體現了我們攜手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真誠。
D.中國式的現代化處理好了兩個平衡:一是物質文化生活和優
美生態環境的平衡,二是增進當代人福祉與保障子孫后代權益的平衡。
3.下列選項,不能體現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分配差
距,堅決防止兩極分化,逐步推動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B.當前國際形勢日趨錯綜復雜,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西
方國家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
C.中國共產黨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之
“的”,推進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
D.馬克思曾說,只有資本才創造出資產階級社會,并創造出社
會成員對自然界和社會聯系本身的普遍占有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請簡要概括中國式現代化對推動全球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意
義。
【答案】1.A2.D3.D
4.①文章第一段總寫人類文明形態發展規律。②接著批駁一些西
方學者的錯誤文明觀,闡述西方現代化模式的弊病和局限。③然后分
析中國式現代化文明的特點內涵等。④最后展望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
文明的巨大影響。
5.①中國式現代化有利于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推動經濟發展和
人類文明進步,為解決當今世界的挑戰和危機提供借鑒方案。②中國
式現代化有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
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紐帶,匯聚起構建人類命
運共同體的文明力量。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
A.“就一定會催生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形態”錯誤,說法絕對。原
文說“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形態的產生,一般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二是新的文明形態已經發育起來并達到一定成度”,第二個條件不可
或缺。
故選Ao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觀點態度的能力。
D.“處理好了兩個平衡”錯誤,曲解文意。原文相關表述是“我
們不僅強調滿足人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之間的
平衡,還強調增進當代人福和保障子孫后代權益之間的平衡”,“強
調”不等于“處理好了”。
故選D。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和論據的能力。
A.體現中國式現代化所做出的努力。與材料一第四段吻合。
B.體現了西方現代化所帶來的問題。與材料一第二段吻合。
C.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的特征。與材料
一第四段吻合。
D.馬克思所說的話是正確認識資本文明的作用。與材料一無關。
故選D。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梳理文本論證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由“從人類文明形態的角度看,……這一過程主要取決
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及其相互作用”“舊的文明形態走向衰落,
新的文明形態繁榮興盛,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歷史性變遷”
可知,該段總述人類文明形態發展規律一一不同文明形態不斷演進更
替。
第二、三段,由“一些西方學者極力宣揚資本主義文明是普世的
文明形態。事實上,這種觀點并不符合人類文明發展演進規律”“資
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帶來其無法克服的弊病”“這些弊病不
僅越來越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阻礙,而且越來越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
桎梏”“西方現代化模式沒有也不可能給出科學回答,更難以滿足人
類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普遍訴求”可知,這段重點批判一些西方學者的
錯誤文明觀,指出了西方現代化模式的弊病和局限。
第四段,由“中國式現代化及其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探索
出人口規模巨大、……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之路,極大推動經濟
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這一人類文明新形態倡導尊重世界文明
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這一人類文明新
形態,為處于歷史十字路口的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指明了前進方向、
開辟了光明前景”可知,該段重點論述分析中國式現代化文明的特點
內涵、價值,對當下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意義。
第五段,由“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與全球其他文
明相互借鑒,必將極大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必將有效解決人類社
會現代化發展進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開辟人類社會現代化
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美好前景”可知,最后總結全文,展望中國式
現代化對世界文明的巨大影響。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
題干的關鍵點是“中國式現代化對推動全球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
意義”,因此答題時需要結合“全球文明交流互鑒”這一點進行分析
概括。
由“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多重挑戰和危機"''中國式現代化及
其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探索出人口規模巨大、……走和平發展
道路的現代化之路,極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這一
人類文明新形態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
話、包容……”“這一人類文明新形態,為處于歷史十字路口的人類
社會現代化進程指明了前進方向、開辟了光明前景”可知,中國式現
代化可以應對當今世界的挑戰和危機,為其提供借鑒方案,并且有利
于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推動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
由“作為一種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的拓展和推進,對
于我們認識和把握文明多樣性、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中
國式現代化有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紐帶,匯聚起構建人類
命運共同體的文明力量”可知,中國式現代化可以有力推動文明交流
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地
區和世界和平的紐帶,匯聚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力量。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月牙兒①
老舍
是的,我又看見月牙兒了,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多少次了,
我看見跟現在這個月牙兒一樣的月牙兒;多少次了。它帶著種種不同
的感情,種種不同的景物,當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地在我記憶
中的碧云上斜掛著。它喚醒了我的記憶,像一陣晚風吹破一朵欲睡的
花。
那第一次,帶著寒氣的月牙兒確是帶著寒氣。它第一次在我的云
中是酸苦的,它那一點點微弱的淺金光兒照著我的淚。那時候我也不
過是七歲吧,一個穿著短紅棉襖的小姑娘。戴著媽媽給我縫的一頂小
帽兒,藍布的,上面印著小小的花,我記得。我倚著那間小屋的門垛,
看著月牙兒。屋里是藥味,煙味,媽媽的眼淚,爸爸的?。晃要氉栽?/p>
臺階上看著月牙,沒人招呼我,沒人顧得給我做晚飯。我曉得屋里的
慘凄,因為大家說爸爸的病……可是我更感覺自己的悲慘,我冷,餓,
沒人理我。我一直立到月牙兒落下去了。什么也沒有了,我不能不哭。
可是我的哭聲被媽媽的壓下去了;爸,不出聲了,面上蒙了塊白布。
我要掀開白布,再看看爸,可是我不敢。屋里只是那么點點地方,都
被爸占了去。媽媽穿上白衣,我的紅襖上也罩了個沒縫襟邊的白袍,
我記得,因為我不斷地撕扯襟邊上的白絲兒。大家都很忙,嚷嚷的聲
兒很高,哭得很慟,可是事情并不多,也似乎不值得嚷;爸爸被裝入
那么一個四塊薄板的棺材里,到處都是縫子。然后,五六個人把他抬
了走。媽和我在后邊哭。我記得爸,記得爸的木匣。那個木匣結束了
爸的一切:每逢我想起爸來,我就想到非打開那個木匣不能見著他。
但是,那木匣是深深地埋在地里,我明知在城外哪個地方埋著它,可
它又像落在地上的一個雨點,似乎永難找到。
媽和我還穿著白袍,我又看見了月牙兒。那是個冷天,媽媽帶我
出城去看爸的墳。媽拿著很薄很薄的一摞兒紙。媽那天對我特別地好,
我走不動,她便背我一程,到城門上,她還給我買了一些炒栗子。什
么都是涼的,只有這些栗子是熱的,我舍不得吃,用它們熱我的手。
走了多遠,我記不清了,總該是很遠很遠吧。在爸出殯的那天,我似
乎沒覺得這么遠,或者是因為那天人多;這次只是我們娘兒倆,媽不
說話,我也懶得出聲,什么都是靜寂的;那些黃土路靜寂得像是沒有
頭兒。天是短的,我記得那個墳;小小的一堆兒土,遠處有一些高土
崗兒,太陽在黃土崗兒上頭斜著。媽媽似乎顧不得我了,她把我放在
一旁,抱著墳頭兒哭。我坐在墳頭的旁邊,弄著手里那幾個栗子。媽
哭了一陣,把那點紙焚化了,一些紙灰在我眼前卷成一兩個旋兒,而
后懶懶地落在地上;風很小,可是很冷。媽媽又哭起來。我也想爸,
可是我不想哭他;我倒是為媽媽哭得可憐而落了淚。我過去拉住媽媽
的手:“媽不哭!不哭!"媽媽哭得更慟了。她把我摟在懷里。眼看
太陽就要落下去,四外沒有一個人,只有我們娘兒倆。媽似乎也有點
怕了,含著淚,扯起我就走,走出老遠,她回頭看了看,我也轉過身
去:爸的墳已經辨不清了;土崗的這邊都是墳頭,一小堆一小堆,一
直擺到土崗底下。媽媽嘆了口氣。我們緊走慢走,還沒有走到城門,
我看見了月牙兒。四外漆黑,沒有聲音,只有月牙兒放出一道兒冷光。
我乏了,媽媽抱起我來。怎樣進的城,我就不知道了,只記得迷迷糊
糊的天上有個月牙兒。
剛八歲,我已經學會了去當東西。這一天,我拿的是一面鏡子。
只有這件東西似乎是不必要的,雖然媽媽天天得用它。這是個春天,
我們的棉衣都剛脫下來就入了當鋪。我拿著這面鏡子,我知道怎樣小
心,小心而且要走得快,當鋪是老早就上門的、我怕當鋪的那個大紅
門,那個大高長柜臺。一看見那個門,我就心跳。可是我必須進去,
似乎是爬進去,那個高門檻兒是那么高。我得用盡了力量,遞上我的
東西,還得喊:“當當!”得了錢和當票,我知道怎樣小心地拿著,
快快回家,曉得媽媽不放心。可是這一次,當鋪不要這面鏡子。把鏡
子摟在胸前,我拼命地往家跑。媽媽哭了,她找不到第二件東西。我
在那間小屋住慣了,總以為東西不少;及至幫著媽媽一起找可當的衣
物,我的小心里才明白過來,我們的東西很少,很少。媽媽不叫我去
了??墒恰皨寢專蹅兂允裁茨??"媽媽哭著遞給我她頭上的銀簪一
一只有這一件東西是銀的。我知道,她拔下來過幾回,都沒肯交給我
去當。這是媽媽出門子時,姥姥家給的一件首飾?,F在,她把這么一
件銀器給了我,叫我把鏡子放下。我盡了我的力量趕回當鋪,那可怕
的大門已經嚴嚴地關好了。我坐在那門墩上,握著那根銀簪,不敢高
聲地哭,我看著天,啊,又是月牙兒照著我的眼淚!哭了好久,媽媽
在黑影中來了,她拉住了我的手,多么熱的手,我忘了一切的苦處,
連餓也忘了,只要有媽媽這只熱手拉著我就好。我抽抽搭搭地說:“媽!
咱們回家睡覺吧。明兒早上再來!”媽一聲沒出。又走了一會兒:“媽!
你看這個月牙,爸死的那天,它就是這么歪歪著。為什么她老這么斜
著呢?”媽還是一聲沒出,她的手有點顫。
(節選自《月牙兒》,有刪改)
【注】①小說講述了在戰亂的舊社會里,一個女孩從幼年、青年
到中年的成長歷程,她從不愿在苦難中低頭,自尊、自愛、自強,到
一點點被生活逼迫而走上墮落和自我毀滅的道路,最終被關押在監獄
里時,悲涼地認為“自己只想活著;那么在這里也沒什么不好”。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多少次了,我看見跟現在這個月牙兒一樣的月牙兒”一句,
看似平淡,實則暗示了“我”的視野里,月亮沒有變亮變圓的時候。
B.“我”身后屋里的那些藥味、煙味和眼淚,是這個家庭的真
實境況,也是“我”當時只能察覺卻還不能完全體會的殘酷現實。
C.媽媽親手給“我”縫制印花小帽、在“我”走不動時“背我”、
看“我”乏了就“抱起”我,這些都表現出媽媽對“我”的愛。
D.“我”怕當鋪的那個大門,是因為“我”當時太小,而當鋪
的門檻和柜臺太高,“我”得爬進去,還得用盡力氣才能把東西遞上
去。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將“多少次了”這個短句一前一后置于句子的首尾,
用看似不經意的反復,強調次數之多。
B.小說第一段中的“碧云”“晚風”“欲睡的花”等意象充滿
詩意,卻用“吹破”一詞使其充滿悲涼色彩。
C.文中畫橫線的兩處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出當時小
小的''我”的內心感受,符合人物身份。
D.作者慣常用的“京味兒”在文中并不十分突出,語言上也沒
有幽默諷刺,文中充滿濃郁的抒情氣息。
8.小說主要通過“我”----個孩子的視角敘述故事,有怎樣的
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
9.全篇景物描寫始終瞄準一鉤月牙,“我”的感情波瀾、心態變
化都深深融進了月牙兒這一“景”中。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主人公童
年幾次見到月牙兒時的情形和心理。
【答案】6.D7.C
8.①小說以“我”第一人稱視角,記錄了童年的三個生活片段,
真實地展示了特定社會背景下一個窮人家的生活狀況,給人以真切的
感受,讀來催人淚下。②小說從兒童視角寫自己的心理活動,用兒童
的思維習慣、認知方式和價值取向去感知世界,小孩子的懵懂語氣,
卻透出濃濃涼意。讀來令人心碎。③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向
讀者敘述其悲慘的童年生活,便于抒情,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能將讀者帶入“我”的人生經歷,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9.①“我”第一次見到月牙,是在父親凄慘死去的晚上;當時的
“我”覺得月牙兒“帶著寒氣”“微弱”“酸苦”,“我”為自己的
饑寒、無人理睬而自悲自憐,對父親的去世懵懂無知。②“我”第二
次看到月牙兒,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母女倆上墳回家的路上;這個
月牙兒“放出一道兒冷光”,讓“我”覺得有些冷酷無情。③“我”
再一次看到月牙兒,是在典當完家里所有的東西,拿著母親最值錢最
珍貴的銀簪卻沒當來錢的時候;月牙兒“照著我的眼淚”,“我”感
到無助和悲傷。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是因為‘我'當時太小,而當鋪門檻和柜臺太高,'我'
得爬進去,還得用盡力氣才能把東西遞上去”錯誤,“我”怕當鋪的
那個大門,主要是因為“我”每次來都是要典當家里為數不多的東西,
還有可能被拒收。
故選D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藝術特色的能力。
C.第二處畫橫線的句子“那些黃土路靜寂得像是沒有頭兒”沒
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故選C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敘述視角的能力。
①小說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增添了小說的真實感。
小說以“我”第一人稱視角,記錄了童年父親去世、“我”和媽
媽為父親上墳、“我”去典當鏡子和媽媽的的銀簪三個生活片段,真
實地展示了特定社會背景下一個窮人家的生活窘況,給人以真切的感
受,讀來催人淚下。
”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的,它那一點點微弱的淺金光兒照
著我的淚”“我也想爸,可是我不想哭他;我倒是為媽媽哭得可憐而
落了淚”“我怕當鋪的那個大紅門,那個大高長柜臺。一看見那個門,
我就心跳”“我忘了一切的苦處,連餓也忘了,只要有媽媽這只熱手
拉著我就好”,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向讀者敘述其悲慘的童
年生活,便于抒情,真實地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能將讀者帶入“我”
的人生經歷,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②小說中的“我”同時是“兒童”的身份,“那時候我也不過是
七歲吧……我倚著那間小屋的門垛,看著月牙兒。屋里是藥味,煙味,
媽媽的眼淚,爸爸的病……我曉得屋里的慘凄,因為大家說爸爸的
病……可是我更感覺自己的悲慘,我冷,餓,沒人理我……我不能不
哭??墒俏业目蘼暠粙寢尩膲合氯チ耍话郑怀雎暳?,面上蒙了塊白
布。我要掀開白布,再看看爸,可是我不敢”“我也想爸,可是我不
想哭他;我倒是為媽媽哭得可憐而落了淚。我過去拉住媽媽的手:'媽
不哭!不哭!“我怕當鋪的那個大紅門,那個大高長柜臺。一看
見那個門,我就心跳。可是我必須進去,似乎是爬進去,那個高門檻
兒是那么高”“媽媽,咱們吃什么呢?”“媽!你看這個月牙,爸死
的那天,它就是這么歪歪著。為什么她老這么斜著呢?",小說從兒
童視角寫自己的心理活動,用兒童的思維習慣、認知方式和價值取向
去感知世界,小孩子的懵懂語氣,卻透出濃濃涼意。讀來更加令人心
碎。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依據“那第一次,帶著寒氣的月牙兒確是帶著寒氣。它第一次在
我的云中是酸苦的,它那一點點微弱的淺金光兒照著我的淚”“我獨
自在臺階上看著月牙,沒人招呼我,沒人顧得給我做晚飯。我曉得屋
里的慘凄,因為大家說爸爸的病……可是我更感覺自己的悲慘,我冷,
餓,沒人理我”“爸,不出聲了,面上蒙了塊白布。我要掀開白布,
再看看爸,可是我不敢”可知,“我”第一次見到月牙,是在父親凄
慘死去的晚上,當時的“我”覺得月牙兒“帶著寒氣”“微弱”“酸
苦”,“我”為自己的饑寒、無人理睬而自悲自憐,對父親的去世懵
懂無知。
依據“媽和我還穿著白袍,我又看見了月牙兒。那是個冷天,媽
媽帶我出城去看爸的墳”“還沒有走到城門,我看見了月牙兒。四外
漆黑,沒有聲音,只有月牙兒放出一道兒冷光”可知,“我”第二次
看到月牙兒,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母女倆上墳回家的路上;這個月
牙兒“放出一道兒冷光”,絲毫沒有溫暖可言。
依據“我盡了我的力量趕回當鋪,那可怕的大門已經嚴嚴地關好
了。我坐在那門墩上,握著那根銀簪,不敢高聲地哭,我看著天,啊,
又是月牙兒照著我的眼淚!”,家里已經沒有了糧食,唯一可以當的
銀簪也沒有當成,此時的月牙兒“照著我的眼淚”,“我”感到無助
和悲傷。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天地之所貴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義也,德義之所成者智也,明
智之所求者學問也。雖有至圣,不生而知;雖有至材,不生而能。文、
武師姜尚,周公師庶秀,孔子師老聃。人不可以不就師矣。夫此皆上
圣也,猶待學問,其智乃博,其德乃碩,而況于凡人乎?是故工欲善
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兑住吩唬骸熬右?/p>
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學也,猶物之有治也。故夏后
之璜,楚和之璧,雖有玉璞卞和之資,不琢不錯,不離礫石。而況君
子敦貞之質,察敏之才,攝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師,文之以《禮》《樂》,
導之以《詩》《書》,贊之以《周易》,明之以《春秋》,其不有濟
乎?《詩》云:“題彼鵲鴿,載飛載鳴。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
夜寐,無忝爾所生?!笔且跃咏K日乾乾進德修業者非直為博己而已
也蓋乃思述祖考之令聞而以顯父母也。夫道成于學而藏于書,學進于
振而廢于窮。是故董仲舒終身不問家事,景君明經年不出戶庭,得銳
精其學而顯昭其業者,家富也;富佚若彼,而能勤精若此者,材子也。
倪寬賣力于都巷,匡衡自鬻于保徒者,身貧也;貧厄若彼,而能進學
若此者,秀士也。當世學士恒以萬計,而究涂者無數十焉,其故何也?
夫此四子者,耳目聰明,忠信廉勇,未必無傳也,而及其成名立績,
德音令聞不已,而有所以然,夫何故哉?徒以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經,
結心于夫子之遺訓也?!对姟吩疲骸案呱窖鲋梗靶行兄埂!薄叭站?/p>
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笔枪史灿@勛績揚光烈者,莫良于學矣。
(節選自王符《潛夫論?贅學》)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
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是以君子A終日乾乾進德B修業者C非直為博己D而已也E蓋
乃思述祖考之F令聞G而以H顯父母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學問,指學習和考察,與出自《禮記?中庸》的成語“學問
思辨”的“學問”意思相同。
B.利,指鋒利,與《勸學》中“蚓無爪牙之利”的“利”意思、
用法相同。
C.《春秋》,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與《詩》《書》《禮》
《易》《樂》并稱為“六經”。
D.徒,表示“只不過”,與《師說》中“知子之徒”的“徒”
意思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先肯定了人的價值,認為人是天地間被重視的存在,
繼而一步步指出“學問”的重要性。
B.文章認為人需要學習就像寶玉需要打磨,君子只要學習《禮》
《樂》《詩》《書》等經典,就會成功。
C.為了闡明“道成于學而藏于書,學進于振而廢于窮”的觀點,
作者列舉了董仲舒、倪寬等事例。
D.文章最后引用《詩經》中的話,再次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指
出建功立業的最佳途徑就是學習。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2)當世學士恒以萬計,而究涂者無數十焉,其故何也?
14.文中說“人不可以不就師矣”,韓愈《師說》中也表達了同
樣的意思,兩文強調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時都提到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10.CEG11.B12.B
13.(1)《周易》中說:“君子憑借多識記前代圣賢的言論和事
跡來培育自己的德行?!?/p>
(2)現在求學的人數以萬計,而堅持學習到底的人還沒有幾十
個,這是什么原因呢?
14.①人并非生下來就什么都知道的。②圣人尚且從師,何況凡
人。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君子整天勤勤懇懇、積累德行、研修學業,并不只
是為了使自己的學識能夠淵博而已,而是想繼承祖先的美好聲望,并
以此來顯揚自己的父母。
“……者……也”為固定的判斷句式,CE后分別斷句;
“之”為助詞“的”,“祖考之令聞”是偏正結構,做“思述”
的賓語,G后斷句。
故在CEG三處斷句。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及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象的能
力。
A.正確。句意:況且要等到問學求教之后。/做學問必須廣泛的
學習、反復地推敲、縝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
B.“意思、用法相同”錯誤。“利”,使……鋒利。/鋒利。句
意:必須先把器具打磨鋒利。/蚯蚓沒有鋒利爪子和牙齒。
C.正確。
D.正確?!巴健?,只不過。/同一類或同一派系的人。句意:只
不過是因為他們依托于先圣的經典。/鄭子這類人。
故選B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B.“君子只要學習《禮》《樂》《詩》《書》等經典,就會成
功”錯誤,君子除了學習《禮》《樂》《詩》《書》等經典外,還需
要“攝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師”。
故選Bo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第一個“以”,憑借;“志”,識記;“畜”,培育。
(2)“學士”,求學的人;“究涂者”,堅持學習到底的人;
“故”,原因。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本文說“雖有至圣,不生而知;雖有至材,不生而能”,《師說》
中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可見二者都認為人并非生下來就什么都知
道的。
本文說“文、武師姜尚,周公師庶秀,孔子師老聃。人不可以不
就師矣。夫此皆上圣也,猶待學問,其智乃博,其德乃碩,而況于凡
人乎?”,《師說》中說“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
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
愚”,可見二者都認為圣人尚且從師,何況凡人。
參考譯文:
天地之間人為貴,圣人所崇尚的是義,德義所成就的是智慧,明
智所追求的是學問。雖然世上有極其聰明的圣哲,他們也不是生來就
有智慧的;雖然有非常能干的人,他們亦非生而有才能的。文王、武
王以姜尚為師,周公旦以庶秀為師,孔子以老聃為師。人不可以不跟
從老師學習。上述這些人都是上等的圣哲,況且要等到問學求教之后,
方能知識淵博,德行廣大,更何況是普通的人呢?因而,工匠若
要做好他的事情,就應當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士人要宣揚他的道義,
就應當先讀他的書。《周易》上說:“君子應當通過多記住前人的言
論和行事來培育自己的美德?!币虼耍诵枰獙W習,就如同事物需要
修治一樣。夏朝帝王的玉磺,楚國和氏的玉璧,雖然有了寶玉的資質
以及卞和的呈獻,但如果不雕琢不磨光,就和小石頭沒有什么差別。
更何況君子有敦厚堅貞的資質,有明察聰敏的才能,(如果再)由品
德優良的朋友輔佐他,由賢明的老師教導他,用《禮》《樂》來修養
他,用《詩經》《尚書》來引導他,用《周易》來幫助他,用《春秋》
來啟發他,哪有不成功的呢?《詩經》中說:“看那鶻鴿鳥,邊飛邊
歡鳴。你我天天在奔波,月月都遠行。早起晚睡不停息,不要辱沒父
母名?!彼?,君子整天勤勤懇懇、積累德行、研修學業,并不只是
為了使自己的學識能夠淵博而已,而是想繼承祖先的美好聲望,并以
此來顯揚自己的父母。道義隱藏在書本中,要靠不斷地學習才能獲得,
學問因發奮努力而有所長進,因懈怠松弛而荒廢。所以董仲舒終生不
過問家事,景君明常年不出家門,使自己的學問日漸精深、學業愈加
顯著,是因為他們家境富裕;像他們那樣富裕閑逸而又能如此勤奮努
力,是品德才能過人之士。倪寬賣力作廚工,匡衡把自己賣給富人家
做傭工,是因為他們家境貧困;像他們那樣家境貧困而又能如此鉆研
學業,是品德才華優秀之人?,F在求學的人數以萬計,而堅持學習到
底的人還沒有幾十個,這是什么原因呢?以上四人耳聰目明、忠義誠
實、廉正勇敢,未必沒有能與之比肩的人,然而他們樹立名望,建立
功業,美好的聲譽沒有窮盡,終于達到這樣的境地,這是什么原因呢?
只不過是因為他們依托于先圣的經典,專心謹記孔夫子的遺訓罷了。
《詩經》中說:“面對高山內心仰慕,面對大路邁步前行。”“時時
刻刻遵行學習之事,學問積累就會走向光明。”因此凡是想要顯耀功
勛業績、傳揚光輝事業的人,再沒有比學習更好的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赤壁歌送別①
李白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鯨②唐突留馀跡。
——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注】①此詩大約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李白旅居江夏
(今湖北武漢)時所作。②鯨鯨:大魚名,比喻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
此指曹操與孫劉聯軍廛兵的軍隊。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以“二龍爭戰”比喻兩軍相持的情形,“樓船掃地空”
五字預示了戰爭的結局。
B.“烈火”句交代了“樓船掃地空”的原因,也表現出詩人對
東吳輝煌戰果的贊許。
C.這首詩前四句詠史,為后四句寫送別提供了背景和環境,并
形成了特有的氣氛。
D.詩人最后表示把看到的景象一一寫下來告訴友人,是為了讓
友人從中得到鼓舞。
16.這首詩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寫到周瑜,兩者刻
畫周瑜形象時的描寫角度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15.D16.同:①李詩和蘇詞都把周瑜形象放在赤壁之
戰的背景下加以塑造。②李詩和蘇詞都運用側面描寫的方式塑造周瑜
形象:李詩用赤壁戰場上赤焰燒天、煮水蒸云的景象烘托出周瑜擊破
曹操大軍的英雄形象;蘇詞用小喬初嫁來烘托周瑜的年輕有為、英姿
颯爽。
異:蘇詞從正面詳細描寫了周瑜的外貌、神態:“羽扇綸巾,談
笑間”描寫出周瑜風度翩翩、從容淡定的儒將氣質;李詩用一句“周
瑜于此破曹公”直接簡要突出周瑜的功績。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這詩歌內容的理解與賞析的能力。
D.句意理解錯誤。最后兩句是詩人對朋友的殷切期望,是希望友
人走后經常來信報告佳音,讓自己能夠從中得到鼓舞。
故選D。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比較閱讀之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李詩有“赤壁樓船掃地空……周瑜于此破曹公”,蘇詞有“人道
是,三國周郎赤壁”,都把周瑜形象放在赤壁之戰的背景下加以塑造;
李詩“烈火張天照云?!?,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燒得通紅,用
赤壁戰場上赤焰燒天、煮水蒸云的景象烘托出周瑜擊破曹操大軍的英
雄形象;蘇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用小喬初嫁來烘托周瑜的年輕有為、英姿颯爽。李詩和蘇詞都運用側
面描寫的方式塑造周瑜形象。
“羽扇綸巾,談笑間”,周瑜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
的頭巾,談笑著。這是正面詳細,描寫了周瑜的外貌、神態,描寫出
周瑜風度翩翩、從容淡定的儒將氣質;李詩用一句“周瑜于此破曹公”,
那是周瑜在這里用火攻把曹操擊敗,直接簡要突出周瑜的功績。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極盡筆墨突出詩人內心的痛苦和郁悶程
度之深,無限悲涼無法排遣的句子是“,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用“,
”兩句來描述秦王朝對待寶玉金珠的態度,揭
示了“成由勤儉敗由奢”這顛撲不破的真理。
(3)楊花是常見詩歌意象,古代騷人墨客常在詩詞中借用這
個意象來表達惜春傷感、離恨哀思等多種思想感情,如
【答案】①.艱難苦恨繁霜鬢②.潦倒新停濁酒杯③.鼎鐺
玉石④.金塊珠礫⑤.楊花落盡子規啼⑥.聞道龍標過五溪(春
風不解禁楊花,濠濠亂撲行人面/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書寫:鬢、潦、鼎、鐺、礫。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活著總要對得起這一天三頓飯,而我只會畫畫和寫點東西。
對我來說,寫東西是比較快活的,快活的基礎是好多朋友喜歡看
我寫的東西。至于畫畫,我的朋友也喜歡,但畫畫更大的好處就是可
以賣錢,賣了錢可以請朋友吃飯,可以玩,但畫畫沒有寫文章那么讓
我開心。我的每一張畫都是帶著遺憾完成的。畫完一張畫,發現問題
了,告訴自己下張要注意,但到了下張畫,又有其他遺憾,所以畫畫
是一輩子在遺憾的過程。
但我對文學是比較認真的。我寫文章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檢查,
有時一小段話要改好幾遍。我膽子小,因為這里的前輩很多,不能不
小心。過去,我很害怕表叔沈從文先生,他看我的文章一定要改很多,
改的甚至比我寫的還多。他不像我,我是鹽,他是棉花,如果歷史是
雨的話,他將越來越重,而我將越來越輕。我是經不起歷史淋浴的,
因為我太貪玩而又不太用功。
我的生活很簡單,我的手指頭從來沒有碰過電腦。有人問我電器
方面懂得什么,我說手電筒——除了手電筒,別的我都是外行。
唉,世界長大了,我也老了。
18.下列句子中的“那么”與文中加點的“那么”,用法完全相
同的一項是()
A.但這些人必沒有到過鎮江、揚州,那兒的干絲比南京細得多,
又從來不那么甜。
B.這樣做既然不行,那么你打算怎么辦呢?
C.因此改變了計劃,用文字代替色彩,來描寫見聞。那么工作
了一年,自己方發現,文字所能表現的,也有個限度。
D.我已經快六十了,買下那么兩三所小房,吃房租,也夠咱一
天吃兩頓白面的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修改成:“我對現代的電器設備一概
不懂。”語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答案】18.A19.①原文語句運用轉述問答的形式,②“手電
筒”這個出乎讀者意料的答案,形成一種喜劇感,體現出作者的幽默
風趣,③也表達出作者對簡單生活的追求。④改句僅為籠統的簡單陳
述,達不到原句的表達效果。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義的能力。
“那么”在文中是指示代詞,用來指示程度。
A.指示代詞,用來指示程度。
B.連詞,表示順著上文的意思,引出應有的結果。
C.用來指示方式。
D.放在數量詞前,表示估計數目。
故選Ao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①原文“有人問我電器方面懂得什么,我說手電筒一一除了手電
筒,別的我都是外行”,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且并非直接引
用原句,而是采用了轉述問答的形式;
②“有人問我電器方面懂得什么",一般的思路肯定要圍繞“電
器”去思考,而作者卻回答“手電筒”,這個出乎讀者意料的答案,
形成一種喜劇感,體現出作者的幽默風趣;
③看來作者真的是對電器一竅不通,”除了手電筒,別的我都是
外行”,表達出作者對簡單生活的追求。
④而改句“我對現代的電器設備一概不懂”僅為籠統的簡單陳述,
達不到原句的表達效果。
(二)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頸椎病在國內的發病率為17.3%,這項數據
已打破頸椎病——A“老年專屬”的印象,頸椎病患者a,20
多歲去醫院看頸椎的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多,最小的甚至才10歲。頸
椎病是現代人的B“頭號公敵”,已成為困擾現代人的全球性疾病。
①人的頸椎就好比帆船的桅桿,②控制頸椎活動的肌肉好比固定
桅桿的繩索,③如果繩索出問題了,④桅桿自然不會穩定。⑤正常情
況下控制頸椎四個方向的肌群處于動態平衡,⑥當長期反復低頭使頭
顱重心前移時,⑦頸后肌群因需牽引前移頭顱的需要而過度負荷。⑧
肌肉平衡狀態打破,⑨久而久之頸椎曲度改變便產生了頸椎病。
毫不夸張地說,b,其頸椎的壓力相當于脖子上崎了一
個7—8歲的小孩,或掛了兩個沉重的大西瓜。如果我們長時間這樣
在手機前C“埋頭苦干”,隨之而來的就是被頸椎病D“盯”上!因
此,玩手機時,要記得抬頭挺胸,將手機舉到與眼睛平齊的高度。當
然,最好不要長時間刷手機。
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
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答: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四處雙引號,有一處與其他三處用法不同,
請指出其序號,并說明其用法與其他三處有何不同。
22.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
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20.①.已經開始逐漸低齡化②.當我們低頭看手機
H寸
21.A處。A處的雙引號表示強調,B、C、D三處都表示特殊含
義。(意對即可)
22.語句⑤,可修改為:正常情況下控制頸椎四個方向的肌群出
于動態平衡狀態。語句⑦,可修改為:頸后肌群因需牽引前移頭顱而
過度負荷。語句⑧,可修改為:肌肉平衡狀態被打破。
【解析】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第一空,前面說頸椎病已經不是老年專屬”,后面也談到“20
多歲去醫院看頸椎的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多,最小的甚至才10歲”,
說明頸椎病年輕化、低齡化,應填“已經開始逐漸低齡化”。
第二空,此處是某種現象中頸椎承受的壓力很大,后面有“如果
我們長時間這樣在手機前‘埋頭苦干'”,可見是長時間低頭看手機,
應填“當我們低頭看手機時”。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A.雙引號表示強調,強調頸椎病已不再只是老年多發病。
B.表示特殊含義,指頸椎病是現代人最易得、最困擾人的疾病。
C.表示特殊含義,指長時間專注玩手機。
D.表示特殊含義,指容易得上頸椎病。
故選Ao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語句⑤,“處于動態平衡”成分殘缺,缺少賓語中心詞,可修改
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重型卡車融資租賃購車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國家安全重點領域視頻監控改造工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產品省級代理銷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物流運輸SaaS服務合同范本
- 2025版年度財務顧問咨詢及財務成本控制服務合同
- 2025版智能無人機采購合同簽訂流程及執行細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信息化系統定制開發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WXLX09009號智慧物流系統設計與實施合同
- 2025版旅游車輛柴油供應與旅游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搬家貨運合同附帶車輛調度與維護協議
- 裝修設計文件消防專篇
- 八年級物理浮力壓強專題經典計算題(含答案解析)
- GB/T 3211-2008金屬鉻
- GB/T 12703.7-2010紡織品靜電性能的評定第7部分:動態靜電壓
- ps6000自動化系統用戶操作及問題處理培訓
- 2023年韶關市法院書記員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革蘭氏陰性菌課件
- 聘用證書合集通用PPT模板
- 建筑工程文件歸檔管理明細表
- 海姆立克手法理論知識、臨床應用及注意事項考核試題與答案
- 堿性脫漆劑配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