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廣5題。
材料一:
科技倫理學是人類社會對自身科學技術實踐活動及其蘊含的道德倫理問題的哲學
反思,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基于公共理性論證的科技價值選擇(科技之善或科技“向善”
之可能)原則與科技行為的道德倫理規范。科學技術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或“第一驅動力”,那么,科技倫理就是這個第一驅動力不可缺少的導航器,是人類科
技實踐能夠始終沿著正確價值導向行穩致遠的潤滑劑和意義源。
德裔美籍倫理學者漢斯?約納斯在1982年發表的《為什么技術是倫理學的課題》
一文,被學界公認為現代技術倫理的先聲。在該文中,約納斯提出現代科技之所以需要
納入倫理學研究的五個理由,艮技術之實際后果的矛盾性;技術應用的強制運行;技
術實踐在全球范圍展開的時空影響;現代技術對人類中心論的突破;技術所產生的形而
上學問題的“堆積”。約納斯的“五個理由”其一是指現代科技所產生的實際社會效應
具有正負兩面性且相互沖突;其二是指現代技術運用因資本、市場和超高利潤等因素的
強力驅動而帶來的強制性實施,以及這種實施所可能或實際帶來的消極影響;其三是指
現代科技應用的全球化及其帶來的合理監控困難或客觀風險;其四是指人類對現代尖端
技術及其成果可能超出人類自身可控能力的擔憂;其五是指現代技術及其應用中所蘊含
或可能關聯的價值評價問題,這些問題超出技術本身的范疇,需要哲學倫理學提供必要
的形而上的理論支持。
現代科技的爆發式增長和無所不及的爆發式擴張,以及某些超級先進技術不擇手段
的實施運用(技術運用軍事化作為其極端案例),都給現代人類社會提出了空前緊迫而嚴
峻的挑戰,而且我們還必須牢記一點:所有這些新問題都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也就
是說,正是現代人類謀求發展的過程造成了這些空前的道德倫理新問題,它們既是我們
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我們建構現代科技倫理學的充分正當理由。
(摘編自萬俊人《理性認識科技倫理學的三個維度》)
材料二:
正確的科技倫理觀,是科技創新乃至人類社會發展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不同時
代背景會導致科技倫理價值觀的動態變化,不同的社會文化可能導致科技倫理認識上的
差異。科技活動需始終堅持正確的科技倫理觀,規避科技發展帶來的風險挑戰。
科技倫理治理,是對科技創新活動的“向善”性引導,是科技創新持續造福人類的
重要保障。短期來看,科技倫理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某些科技創新,但長期來看卻
是科技創新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21世紀以來,科學發現層出不窮,技術手段頻繁迭代,
一系列新興科技極大改善著我們的生活,但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未知的風險和挑戰。科
技倫理對科技活動進行良性引導,有效控制風險,進而促進科技創新的穩健發展。比如,
人類胚胎體外培養不得超過14天,這是一個國際社會較為廣泛認同的倫理原則。該原
則主要考慮人類胚胎發育到14天后,中樞神經系統開始發育,同時也開始了個體化發
育,具有更多人類屬性和更高的道德地位。從技術角度出發,當前科學家可以實現人類
胚胎持續體外培養超過14天。然而,從倫理角度來看,則需要多學科、多領域專家及
社會公眾共同探討,研判該原則的現實價值及未來走向。
科技倫理治理需防止將倫理問題泛化,避免以抽象教條的倫理概念和規范來限制科
技發展。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我們應系統地預見、權衡和處置科技前沿的倫理沖突,
又不能無限度放大科研活動的風險或挑戰而完全限制科技的發展。科技倫理需秉持科技
向善的理念,合理適度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比如尸體解剖、輔助生殖等,在之前特定
時代背景下這些曾是社會普遍反對的技術。長遠來看,凡對人類社會發展有益的,其發
展趨勢終究是不可阻擋的,科技倫理也是不斷演進的。所以,需防止將倫理問題泛化,
以科技倫理的旗號或幌子妨礙或限制前沿科技活動,致使科研人員畏手畏腳、科技創新
止步不前。
(摘編自張亞平宋利璞《努力實現科技倫理與科技創新的良性互動》)
材料三:
一夜之間,"AI孫燕姿”火遍全網。AI孫燕姿翻唱的林俊杰《她說》、周杰倫《愛
在西元前》、趙雷《成都》等等,讓一眾網友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有網友說,AI出來
后第一個失業的是孫燕姿,建議孫燕姿趕緊出來開演唱會,別讓“AI孫燕姿"以假亂真,
搶了飯碗。
有專家說,使用孫燕姿本人的音色并不侵權,音色本身并不構成作品,不受著作權
法保護。但是,AI的訓練用到了大量素材,如果素材的來源不合法,這本身就侵權了。
翻唱會涉及對原聲音的模仿,影響原歌手對聲音所享有的相應權利。單純的翻唱,并不
涉及版權問題,但涉及人格權當中的聲音權利。此外,還有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也是
受法律保護的。再者,通過上傳“AI孫燕姿”翻唱的歌曲賺取流量,從而獲得經濟利益,
相關翻唱也會涉及歌曲侵權。
擔心AI讓孫燕姿成為失業第一人,也該面對“AI孫燕姿”帶米的權益保護問題。
也許,不是孫燕姿要因為AI而失業,而是AI中的侵權行為要先“下崗”才對。只有先
厘清權益保護的法律邊界,讓AI在合法的軌道上運行,才能更讓人喜歡。
(摘編自徐漢雄《該下崗的是侵權行為》)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約納斯所說的“技術之實際后果的矛盾性”,是指現代科技所產生的實際社會效應違
背人的主觀意愿,與主觀意愿相矛盾。
B.現代人類社會所遭受到的緊迫、嚴峻的挑戰,皆來自于爆發式擴張的現代科技和不擇
手段地去實施運用的超級先進技術。
C.“AI孫燕姿”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大眾對其看法不一,若能先厘清權益保護的法律邊
界,則有利于“AI孫燕姿”的繼續發展。
D.材料三整體上圍繞“AI孫燕姿”是否存在侵權行為的問題,采用立論和駁論相結合的
方法展開闡述,立論為主,駁論為輔。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科技倫理學是一門較新的學問,它通過對科技活動及其道德倫理問題的哲學反思來進
行科技價值選擇,并規范科技行為。
B.人類研究科技,但科研成果可能超出自身可控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風險,這是將現
代科技納入倫理學研究的重要原因。
C.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科技倫理的認識可能產生差異,科技倫理價值觀會發生動態
變化,如尸體解剖觀念變化就是一例。
D.人類胚胎體外培養不得超過14天,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14天是胚胎和人的分
界線,人在母腹中誕生才不至于顛覆倫理。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觀點的一項是(3分)()
A.2023年3月,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強調放大生物醫藥特色優勢,在倫理
風險可控條件下開展干細胞治療、生物人工肝等先進醫療技術臨床轉化。
B.2018年11月,一對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
編輯嬰兒,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C.美國某大學教授Delborne認為,使用基因編輯來帶回一些物種是可取的,但人們更
應該采取行動防止進一步的滅絕事件,比如修復生態系統,管理入侵物種。
D.《民法典》明確規定:從事與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的,應當遵守法律、
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4.最近“AI歌手”十分火爆,請結合材料三,簡要說明“AI歌手”存在哪些侵權風險。
(4分)
5.有些人認為,科學無止境,強調科技倫理不利于科學研究和科技發展。請結合材料列
出幾個觀點,以反駁這些人的觀點。(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漸行漸遠的馬幫
淡墨
人生最陡的那條路是馬幫走出來的。
那些趕馬人呀,你只有在抬起頭來仰望高高的唐古拉,仰望高高的碧羅雪山的時候,
才能發現他們。
那些力負千鈞的馬,也的確是頂好的馬。要是能馱著一個將軍或者什么英雄馳騁沙
場,那飛揚的四蹄該會從史詩里踏出一串多么豪邁而又多么漂亮的詞句來呀!然而,它
們脊背上的負載,被那些茶葉鹽巴、絲綢瓷器把希望和人生濃縮得實在太沉重了。在崎
嶇的山道上,那強健的四蹄無論如何也生不出風來。而那踏破大山的鐵蹄,每一落腳都
要在滿是石頭的山路上碰擊出絢麗的火星。多少燦爛和艱辛,多少詩意和哲學,就這樣
被馬蹄寫了出來,而后又瞬即消失在大山里了。
一種無法收藏的美麗。
一種無人言說的深刻。
在崇山峻嶺里,溝壑很深,西北風很硬,前面是一條穿越無人區、穿越生命極限的
路。不是鋼鐵硬漢,是做不了馬鍋頭的。披星戴月,餐風宿露,翻過一山又一山,走過
一村又一村,趕馬人的一生該走了多少個“二萬五千里”?
大山里風光倒是十分的好了,那是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這里到處可見山花
開放的工筆重彩,到處都可以閱讀江河吞吐的詩句。小鳥啄不破山谷里的天籟,過往的
風偷不走這里的神秘和幽香。天上的云們像一群嬌艷的唐朝仕女,拖著裙幅,抿著薄薄
的嘴唇,飄逸地從藍天上走過……
可馬鍋頭沒有閑暇去欣賞這些,他們要小心翼翼地牽著馬,扶著馱,每時每刻都要
注視著山道上的石坎和陷阱,而每前進一步都寫著謹慎和小心。是的,這里不是非洲大
草原,這里不能上演角馬的瘋狂,那驚天動地的奔騰。但是,山里的每一個靈魂都會見
證:馬幫那讓人為之顫栗的“剛毅”和“堅韌”。
面對面的大山各自默守自己的心事,從不互相交談。大山是寂寞的。只有馬幫經過
這里的時候,靜寂的山谷才突然生動了起來。那清脆的鈴聲,那馬蹄在山路上敲擊出來
的音韻,還有趕馬人的山歌……這使得山谷立即沸騰了。大山動情了,山谷感動了,便
用石頭堆壘成一些詩句,讓鮮花開放一腔熱情,山溪笑出音韻……
大山和馬幫,就是這樣不離不分。大山是馬幫的母腹。馬幫是大山行走著的心事、
大山活的靈魂。在大山上讀馬幫,讀天人合一。
馬幫天天都要宿營在山里。燒一堆篝火,燃燒趕馬人纏綿的希望;支一口銅鍋,熬
煮趕馬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憂傷。趕馬人的每一個夢,都要在大山里著床。
他們喝從大山里流出來的礦泉水,煮城里人無法享用的山茅野菜,吃養麥炒面。時
間長了,他們的脊梁骨里就多了一些尋常人所沒有的元素和鈣質。
對于馬幫,高原有它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它用十萬大山裝訂了一部趕馬人的傳說。
南高原,趕馬人一部最具高度,最不容易被風化的歷史。
趕馬人天天都在上路,天天都要出發,他們的人生寫滿了漂泊和流浪。累了,他們
就隨便揀一塊山石坐下,喘喘氣,而后慢條斯理地用煙葉卷一支煙卷。那仔細的程度,
那認真的樣子,倒有點像在一層又一層地卷裹著他們自己金色的人生。馬鍋頭深深地吸
上一口點燃了的煙卷,而后往后一仰,將身子靠在一塊粗硬的巖石上,二郎腿一蹺,此
時趕馬人輕松得就像一個剛剛卸去政務的國家總統。高興了,還要放開喉嚨唱一支那種
粗野得連大山聽了都要害羞的山歌。
藍天上的雁陣排成一個“人”字,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坑坑坎坎的山路,是趕馬人越踩越疼的心事。路的那一頭總葷扯著一個揪心的故鄉。
那些凡人馬鍋頭啊,為什么要把漫漫人生化為一條沒有終點的路?為什么?大山里寫著趕
馬人的十萬個為什么。為什么石頭要磨破憂傷?為什么馬蹄要踏碎青春?為什么擦耳巖的
馬店又留不住愛情?……
問天問地,詰問常常站在山里默不作聲的石頭。
人生,就是這樣一條坑坑坎坎彎彎拐拐的山路。沉重的馬蹄,就這樣在南高原上踩
出一條聲名顯赫的茶馬古道。一條茶馬古道究竟有多長?趕馬人用了整整的一生去丈量。
馬幫,一條從蠻荒里走出來的路。
馬幫,一峰又一峰行走著的山。
馬幫從蒼茫的遠古走來,從高原滾燙的心臟里走來,從溢滿茶香的易武雨林走來,
從歲月深得像夢一樣的黑井走來……穿越秦漢,穿越二戰,穿越民國,穿越一串串層巒
疊嶂的歲月,一條沒有終點的路終于走到了終點。現代化的車輪,給馬幫的歷史畫上了
一個圓圓的句號。
山間,馬幫的鈴鐸將成絕響。中國交通運輸史上的一出長劇就此落幕了。
(選自《散文百家》)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馬幫的馬是頂好的馬,卻未能馳騁疆場,作者寫馬可能也是寫人,暗示趕馬人或許也
可以彪炳史冊,可惜只在大山中行走終生。
B.“二萬五千里”指長征,“趕馬人的一生該走了多少個‘二萬五千里'",意思是相
較于紅軍長征,趕馬人一生穿山越嶺,更加艱辛。
C.趕馬人一生都在漂泊和流浪,有時如剛卸任的國家總統般輕松,有時又難免生出“獨
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鄉愁。
D.本文和李白的《蜀道難》都寫到道阻且艱,前者是為了突出趕馬人剛毅和堅韌的精神,
后者則是為了抒發仕途艱險的人生感慨。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以高山為背景,將人物置于高聳的唐古拉和碧羅雪山之上,突出趕馬人不畏
艱險、敢于登攀的形象。
B.文章多用擬人手法,如大山從“從不互相交談”至IJ“動情”“感動”,賦予大山人的
情感,以此突出大山的寂寞。
C.文章大部分內容都是描寫馬幫在荒蠻山路上開拓前行,最后兩段以抒情筆觸收束全文,
卒章顯志,照應標題。
D.文章以“馬幫”為描寫對象,是將“馬幫”作為一個整體形象加以觀照,集中筆墨寫
群體,而不涉及具體人物。
8.如何理解文中畫線的句子“一種無法收藏的美麗”“一種無人言說的深刻”?請結合
全文簡要分析其內涵。(4分)
9.請從現代化發展的角度,談談這篇文章的現實意義。(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夷狄,終其身齊國富強。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
桓公薨于亂,五公子爭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歲。
仲之疾也,公問之相。當是時也,吾意以仲且舉天下之賢者以對,而其言乃不過日
“豎刁、易牙、開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嗚呼,仲以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
乎?公與桓公處幾年矣,亦知桓公之為人矣乎?桓公聲不絕于耳,色不絕于目,而非三子
者則無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
而相慶矣。仲以為將死之言可以黎桓公之手足耶?夫齊國不患有三子,而患無仲。有仲,
則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豈少三子之徒哉?雖桓公幸而聽仲,誅此三人,而其
余者,仲能悉數而去之耶?嗚呼!仲可謂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問,舉天下之賢者以自
代,則仲雖死,而齊國未為無仲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過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靈公之虐不如孝公之
寬厚文公死諸侯不敢叛晉。晉襲文公之余威,得為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雖不
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敗涂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
夫天下未嘗無賢者,蓋有有臣無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復有管仲者,吾不
信也。仲之書有記其將死,論鮑叔、賓胥無之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為數子者,
皆不足以托國,而又逆知其將死,則其書誕謾不足信也。吾觀史鰭,以不能進藻伯玉而
退彌子瑕,故有身后之諫。蕭何且死,舉曹參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國
以一人興,以一人亡,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故必復有賢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節選自蘇洵《管仲論》)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
黑。每涂對一處得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靈公之A虐B不如C孝公D之寬厚E文公死F諸侯G不敢用叛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為,認為,與《燭之武退秦師》中“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的“以為”意思不同。
B.幸,幸運,與《鴻門宴》中“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的“幸”意思相同。
C.疏,分條陳述,與《屈原列傳》中“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的“疏”意思不同。
D.固,本來,與《齊桓晉文之事》中“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的“固”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蘇洵充分肯定了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使齊國富裕強盛的功績,同時也以具體事
例指出了管仲未在死前推舉賢才的過錯。
B.管仲病重時齊桓公詢問他宰相人選,蘇洵認為管仲的回答并不盡如人意,并通過一系
列分析指出管仲是一個不懂得治本的人。
C.晉國承襲晉文公的余威,依憑老成可靠的臣子,繼續做各國的盟主一百多年,這就是
蘇洵所說的臣子賢能而君主不英明的情況。
D.史鰭不能舉薦賢才和罷斥寵臣,蕭何在臨死之前推薦曹參替代自己,蘇洵通過這一反
一正的事例來表明蕭何才是用心的大臣。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⑴桓公薨于亂,五公子爭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歲。
⑵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
14.本文是蘇洵針對管仲所作的人物評論,其中涉及齊桓公,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蘇洵
對齊桓公的評價。(3分)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滿江紅?病中俞山甫教授訪別,病起寄之
辛棄疾
曲幾蒲團,方丈里、君來問疾。更夜雨匆匆別去,一杯南北。萬事莫侵閑鬢發,百
年正要佳眠食。①最難忘此語重殷勤,千金直。
西崎路,東巖石。攜手處,今陳跡。望重來猶有,舊盟如日②。莫信蓬萊風浪隔,
垂天自有扶搖力。對梅花、一夜苦相思,③無消息。
【注】①“萬事”二句:當為俞氏訪別時相勸之語。②“舊盟”句:《詩?王鳳?大車》:
“謂予不信,有如蹴日。"意思是我說的話你不信,就讓太陽來作證。③“對梅花”二
句:盧仝《有所思》詩:“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君來問疾”中“君”指俞山甫教授,起首二句交代詞人坐在曲木幾邊的蒲墊上想起
俞山甫來家里探問疾病,照應標題。
B.上片后四句寫俞山甫別去后,他關切的話語卻猶在耳畔,“千金直”進一步表達了詞
人對俞山甫深夜前來勸慰的感動。
C.下片由實轉虛,詞人開始回憶與俞山甫交往的情景,慨嘆往事如今已成陳跡,但他堅
信兩人曾經許下的誓言不會改變。
D.下片結尾化用盧仝詩句,表達了詞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盧仝詩句化花為人,顯得浪漫,
詞人則直言“無消息”,顯得深沉。
16.如何理解下片“莫信蓬萊風浪隔,垂天自有扶搖力”兩句的內涵和情感?請結合全詞
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屈原在《離騷》中通過寫自己寅年、寅月、寅時出生,表明出生時節不凡的兩句是
(2)《師說》中韓愈認為古之圣人之所以“圣益圣”,是因為
⑶小剛臨摹了一幅曹操的畫像,想在上面題兩句詩,小強認為可以直接用《赤壁賦》
中“,”兩句,以展現曹操文武兼備、豪邁灑脫的形象。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南方水鄉,我在湖上蕩舟。迎面駛來一只漁船,船上炊煙裊裊。當船靠近時,我聞
到了飯菜的香味,聽到了孩子的嬉笑。這時我①,船就是漁民的家。以船
為家,不是太動蕩了嗎?可是,我親眼看到漁民們安之若素,舉止泰然,而船雖小,食
住器具②,也確實是個家。
于是我轉念想,對于我們,家又何嘗不是一只船?這是一只小小的船,卻要戴我們
穿過多么漫長的歲月。歲月不會倒流,前面永遠是陌生的水域,但因為乘在這只熟悉的
船上,我們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涌,但只要這只船是牢固的,
一切都化為美麗的風景。人世命運莫測,但有了一個好家,有了命運與共的好伴侶,莫
測的命運仿佛也不復可怕。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改成“家對于我們而言也是一只船,這只船要載著我們穿
過漫長歲月”,語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從技術原理來看,以ChatGPT等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難以避免的“幻覺”會造成對
真實性的污染。作為人工智能領域最先進的產品之一,ChatGPT在底層數據與核心技術
方面均為世界領先,具備優秀的意圖識別與語言理解能力。但是它因為數據質量與技術
的限制,①。所謂“幻覺”,指的是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生成自然流暢,語
法正確但實際上毫無意義,或包含虛假信息,就像人產生的幻覺一樣。
這種幻覺問題導致一些網民在試用時發現,ChatGPT在交互中會生成不少的事實性
錯誤,有時對一些簡單問題也會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紐約大學教授蓋瑞?馬庫斯認為,
盡管ChatGPT能夠生成合乎語言邏輯的內容,②。不過,在隔行如隔山的
今天,這種似是而非的內容對非專業用戶卻具有極大的迷惑性。再加上隨著現代科學的
蓬勃發展,科學技術的先進性與權威性已經深度捆綁,并植入到了大眾的腦海之中。
ChatGPT因其技術的先進性的原因,就可能應用這種認知慣性,裹挾著科學的感勢,潛
移默化中影響人們對特定問題的社會認知。可以預見,面對著ChatGPT的加持,未來的
虛假信息治理③。
20.下列句子中的“就”與文中加點的“就”,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我就知道他會來的,今天一早他果然來了。
B.單就工作經驗來說,他比別人要豐富一些。
C.誰愿意去,誰就去,反正我不去,你也別去。
D.以前就他一個人知道,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
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增刪少量詞語,
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孔子在年近花甲時放棄大司寇的高職去尋找理想,14年中,多次遇險。有一次,孔
子來到宋國,在城外的一棵大樹下與弟子演練禮儀時,宋國司馬桓雎怕孔子師徒會削弱
其權勢,決定殺掉孔子。他帶著兵馬先把孔子師徒頭頂的大樹推倒了。弟子看勢頭不對,
催孔子快走,孔子渾然不懼,說:“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予何?”
孔子雖言殺身成仁,卻不做無謂犧牲。文明在暴力面前往往是弱者,孔子不是后世
那些以卵擊石的腐儒,他最后還是離開了宋國。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和聯想?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
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IFIBECOMEACLOUD
參考答案
1.C(A項,“現代科技所產生的實際社會效應違背人的主觀意愿,與主觀意愿相矛盾”
錯誤,曲解文意,從材料一“其一是指現代科技所產生的實際社會效應具有正負兩面性
且相互沖突”可知。B項,“皆來自于爆發式擴張的現代科技和不擇手段地去實施運用
的超級先進技術”錯誤,過于絕對,并非所有現代人類社會所遭受的挑戰都來自于此。
D項,“采用立論和駁論相結合的方法展開闡述,立論為主,駁論為輔”錯誤,材料三
沒有采用駁論的方法。)
2.D(“14天是胚胎和人的分界線,人在母腹中誕生才不至于顛覆倫理”錯誤,根據材
料二“主要考慮人類胚胎發育到14天后……具有更多人類屬性和更高的道德地位”,
選項將“更多人類屬性”和“人”混為一談,14天只是胚胎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和個體化
發育的開始。)
3.A(材料二第三段的中心觀點是避免倫理問題泛化,不能以此阻礙前沿科技活動。A
項,是說濟南市委市政府強調在倫理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先進醫療技術臨床轉化,
可以支撐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觀點。B項,僅是陳述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事實,不能支撐
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觀點。C項,是說不僅需要基因編輯保護物種,更需要人類提前防范
物種滅絕,不能支撐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觀點。D項,是說《民法典》對關于人體胚胎的
醫學和科研活動的限制,不能支撐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觀點。)
4.①“AI歌手”是通過大量素材訓練出來的,素材的來源不合法,就會存在侵權風險。
②“AI歌手”模仿原歌手的聲音,會存在侵犯原歌手的聲音權利的風險。③“AI歌于”
借用原歌于的姓名和肖像發布歌曲作品,會存在侵犯原歌手的姓名權、肖像權的風險。
④上傳“AI歌手”翻唱的歌曲獲取經濟利益,相關翻唱會存在歌曲侵權的風險。(每點
1分,意思對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5.①科技是把雙刃劍,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道德倫理新問題,而科技倫理則會對科技
活動進行“向善”性引導,使得科技發展行穩致遠。②科技倫理短期來看可能會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某些科技創新,但長期來看卻是科技創新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③強調科技
倫理,并不等于倫理泛化,不會以抽象教條的倫理概念和規范來妨礙或限制前沿科技活
動。(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6.B(“意思是相較于紅軍長征,趕馬人一生穿山越嶺,更加艱辛”錯誤,文章是要表
達趕馬人走過的路之多,并沒有與紅軍長征相比較的意圖。)
7.B(“以此突出大山的寂寞”錯誤,賦予大山人的情感,展現其情感變化的過程,主
要是突出馬幫之于大山的重要意義,二者是不可分離的。)
8.①“美麗”既指茶馬古道上山花開放、江河吞吐的燦爛風光,又指馬幫背負希望和人
生、馬蹄在崎嶇山路上踏出絢麗火星的詩意景象。但它們只存在于大山之中,不為世人
知曉,無法帶走收藏。②"深亥『'指茶馬古道的開拓蘊含著艱辛和哲學,如馬幫的剛毅
堅韌、天人合一等,這些內蘊對人有深刻的啟示作用。但它發生在茶馬古道上,孤獨寂
寞的馬幫無人可以言說。(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
分)
9.①馬幫漸行漸遠,就要在中國交通運輸史上落幕,這啟示人們在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
要正視傳統行業、落后生產方式與時代的距離,勇于與脫離時代的傳統告別。②作者熱
情謳歌趕馬人剛毅堅韌的精神,肯定馬幫在歷史上的作用,這啟示人們在現代化發展的
過程中,雖然傳統行業、落后生產方式遠離現代生活,但不能因此否定它們的歷史作用,
應將其中蘊含的有價值的精神傳承下來,化為今用。(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若有其
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10.BEF(原文標點為:靈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寬厚。文公死,諸侯不敢叛晉。)
11.B(A項,“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的“以為”應是“以之為”,即把它作為,與文中
加點的“以為”意思不同。B項,文中加點的“幸”指僥幸,“婦女無所幸”的“幸”
指君主寵愛女子,二者意思不同。C項,“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的“疏”指疏遠,與
文中加點的“疏”意思不同。D項,“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的“固”指本來,與文中加
點的“固”意思相同。)
12.D(“蘇洵通過這一反一正的事例來表明蕭何才是用心的大臣”錯誤,從原文可知,
史鰭不能讓君主任用賢才和罷斥寵臣,所以才計劃了死后的規勸,蘇洵以此來表明史鰭
也是用心的大臣,這也是正面事例。)
13.(1)桓公在動亂中死去,五個兒子爭奪君位,從此禍亂不斷蔓延,直到簡公時期,齊
國都沒有安定的歲月。(“訖”“寧歲”各1分,“薨于亂”狀語后置1分,句意1分)
⑵他起初之所以不重用他們,只是因為有管仲在罷了。一旦沒有管仲,那么這三個人
就可以彈去帽子上的灰塵來互相慶賀了。(“徒”“一日”“彈冠而相慶”各1分,句
意1分)
14.①蘇洵認為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的強者,很有才能,②但同時他又是個流連于聲
色犬馬的人,③在管仲死后識人不明,重用了豎刁、易牙、開方等不賢之人。(每點1
分,意思對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排除夷狄,直到他死時齊國都富強。管仲死后,豎刁、
易牙、開方被桓公重用,桓公在動亂中死去,五個兒子爭奪君位,從此禍亂不斷蔓延,
直到簡公時期,齊國都沒有安定的歲月。
管仲病重的時候,齊桓公詢問他誰能勝任宰相。在那個時候,我內心以為管仲將會
推舉天下的賢人來作答,但他說的話不過是“豎刁、易牙、開方這三個人,不合人情,
不能親近”而已。唉,管仲認為桓公真的不會任用那三個人了嗎?管仲和桓公相處多年
了,也該知道桓公的為人了吧?桓公是個耳朵離不了音樂、眼睛離不了美色的人,如果
沒有這三個人就無法滿足他的欲望。他起初之所以不重用他們,只是因為有管仲在罷了。
一旦沒有管仲,那么這三個人就可以彈去帽子上的灰塵來互相慶賀了。管仲以為自己快
要死時說的話就可以束縛桓公的手腳嗎?齊國不怕有這三個人,就怕沒有管仲。有了管
仲,這三個人,不過是三個普通人罷了。不然的話,天下難道缺少像這三個人一樣的人
嗎?即使桓公僥幸聽了管仲的話,殺掉這三個人,但其余的那些人,管仲能夠全部除去
他們嗎?唉!管仲可以說是不懂得治本的人。假如他趁著桓公詢問的時機,推薦天下的
賢人來替代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齊國也不能說沒有管仲那樣的人。
春秋五霸中沒有比齊桓公、晉文公更強的了。晉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齊桓公,他的
臣子也都比不上管仲。晉靈公暴虐,不如齊孝公寬容仁厚。晉文公死后,諸侯都不敢背
叛晉國。晉國承襲文公留下的圓威,還能夠做各國的盟主一百多年。為什么呢?因為晉
國的君主雖然不成才,但還有一些老成可靠的臣子啊。桓公死后,齊國一敗涂地,用不
著疑惑,因為他只依靠一個管仲,可是.管仲已經死了。
天下并非沒有賢能的人,只有有賢能的臣子卻沒有英明的君主的情況。桓公在世的
時候,說天下不會再有像管仲這樣的人了,我不相信。管仲的書(《管子》)里有記載他
將死的時候,評論鮑叔、賓胥無的為人,而且分別陳述他們的短處。這是他心里認為這
幾個人都不值得托以國家重任,但又預料到自己快要死了,可見這部書荒誕無稽,不值
得相信。我看史第,因為不能勸衛靈公任用遽伯玉、罷斥彌子瑕,所以有死后的規勸。
蕭何將死時,舉薦曹參來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來就應該這樣。一個國家既可以因
一個人而興盛,也可以因一個人而滅亡,賢能的人不為自己的身亡而悲傷,卻憂慮國家
的衰敗,所以一定要再找一個賢能的繼任者才能死而瞑目。那管仲,為什么不能在臨終
前這樣做呢?
15.C(“下片由實轉虛”錯誤,上片有對俞山甫前來訪別的回憶,并非實寫;下片也有
對著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德教育主題班會實施綱要
-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區域差異與對策研究報告
-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農民增收與產業升級報告
- 2025陜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招聘(5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版
- 2025晉城市城市體驗中心(籌備)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版
- 2025甘肅新高原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勞務派遣招聘1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版
- 備戰高一高二高三高考歷史臨考題號押題-押新高考第5題明清時期:中華文明的輝煌與遲滯(原卷版)
- 備戰高一高二高三高考歷史臨考題號押題-押第18題中國近代化(原卷版)
- 2010-2024歷年政治生活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測試題
- 是與學校有關的事件的發生是在校園內
- 天門山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婦產科學 妊娠合并心臟病
- -衛生資格-副高-疾病控制-副高-章節練習-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控制-試題(單選題)(共1125題)
- 骨質疏松病人的護理
- 高中英語全國高考考綱詞匯3600匯總
- GB/T 35068-2018油氣管道運行規范
- GB/T 13277.7-2021壓縮空氣第7部分:活性微生物含量測量方法
- 2023年婁底冷水江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特勞特戰略定位總裁課程課件
- 陳寶光-TTT課程開發與設計(講義)V2.1
- 六年級開學主題班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