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劉長卿之《聽彈琴》_第1頁
細品劉長卿之《聽彈琴》_第2頁
細品劉長卿之《聽彈琴》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細品劉長卿之《聽彈琴》

聽彈琴

唐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注釋

泠泠(lng):形容聲音清越。

七弦:古琴有七條弦,故稱七弦琴。

松風寒:松風,琴曲名,指《風入松》曲。

寒:凄清的意思。

▌關于劉長卿

劉長卿(709-約780)唐詩人。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開元進士,曾任長洲縣尉,因事下獄,兩遭貶謫,官終隨州刺史。詩多寫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離亂之作,擅長描繪自然景物。文筆簡淡,意趣閑遠,形成沖淡洗煉之風格。長于五言,自詡"五言長城'。所著有《劉隨州詩集》。

▌譯文

七弦琴上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響,悄悄地聽著風吹入松林的凄清的聲音。即使我是那么喜歡這古老的`曲調,但現在的人們大多已經不再彈唱了。

▌賞析

七弦在詩里,泛指古琴。聽的琴,或許是七弦琴。"泠泠'二字,表琴聲的清越,而"松風寒'三字,又以風入松林的形象,表琴聲之凄清。這兩句,很能使讀者想到伯牙與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風入松林,都只有知音才能領悟。唐朝有《風入松》曲,在此一語雙關,其意妙極。后面的兩句,是對時事的感嘆,又是個一語雙關。唐朝時期,"燕樂'漸起,西來的琵琶替代了古琴,成為世人喜歡的新樂,由于,琵琶能表達世俗的快樂。高雅的古琴,那么顯得曲高和寡,沒有多少人能觀賞了。借此,表達對自己思想情感不和時宜而遭貶謫的感謂。

劉長卿的詩多寫貶謫飄流的感慨和山水隱逸的閑情,風格含蓄溫順,清雅洗煉,接近王孟一派。其詩雖無生僻字詞和深刻的用典,如同白話,但意境優雅,讀來耐人尋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送上人》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送靈澈》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餞別王十一南游》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