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12月份考試題_第1頁
高一語文12月份考試題_第2頁
高一語文12月份考試題_第3頁
高一語文12月份考試題_第4頁
高一語文12月份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高一語文12月份考試題

一、積累和運用(40分)

(一)基礎題(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搭訕(Shdn)田滕(teng)入不敷出(fQ)妄自菲薄(隹i)

B、嚙噬(nie)戕害(qiαng)安土重遷(ZM)ng)方興未艾Si)

Cs誑語(kuGng)憂悒(yi)休戚相關(qi)載饑載渴(Zii)

D、靜謐(ITli)餓殍(PiAo)亙古如斯(gBng)汗流狹背(jid)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句是:()

A.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數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

B.我汗流浜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懇的泥土之上。

C.落日跳躍著、顫抖著降落,先是紋絲不動,突然它顫抖了兩下,往下一躍,于是

只剩下了一半。

D.海天茫茫,風塵碌碌,酒瀾燈地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陽秋風,巴山夜雨,

都會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如果我們選擇了力不勝任的職業,那么我們決不能把它做好,我們就是不能完成

自己使命的社會成員,由此產生的必然結果就是李目很厚自己。

B.說“獨立思考”,好像與“向群眾學習”相矛盾,離群眾越遠越好;說“獨立思

考”,好像必須嘏△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

C.如今這里是經濟開發區,高樓林立,機聲隆隆,給人以項且全非的感覺。

D.重慶市云陽縣各級領導干部積極做好三峽庫區農民外遷工作,?±Mii,使移民

高高興興地搬進新家。

4.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特種食品具有防病治病等醫食兩用功能,如智力食品:補腦營養粉、醒腦飲料等

在營養成分上突出補腦和增強記憶的效果。

B.你可聽過紅軍長征的故事,讓我來想想該從什么地方講起?

C.明天能不能陪我去一趟,老王?

D.“沒問題!”小朱充滿信心地說:“這點困難嚇不倒我們!”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與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而恥學于師

A、舞幽壑之潛蛟B、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C、上食埃土,下飲黃泉D、侶魚蝦而友麋鹿

6、第三單元、第二板塊,有關課文的解讀錯誤的一項()

A、《鄉土情結》多處引用古詩,引用古詩的作用:引導讀者想像具有特定意義的場

景及體現鄉土之思的具體行為表現: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思鄉情結的久遠。

B、《前方》一文的立意表面上是寫思鄉,實際上寫的是離家。用思鄉的苦反襯離家

的痛。

C、《前方》是一種新興的文體,它是由攝影和文字構成。這種新的文體兼具了兩種

表達手段的審美特點,即攝影的視覺性,對瞬間畫面的逼真的再現能力和散文運用

語言來表達對象時的自由。

D、《我心歸去》哲理性很強,但沒有抽象的說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

抒情色彩的意象來表達。如“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

(二)、填空(每題1分,10分)

7.根據課文默寫填空。

(1),不能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2)人非生而知之者,。(韓愈《師說》)

(3)寄蜉蟾于天地,,,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

壁賦》)

(4)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O

(蘇軾《赤壁賦》)

(5)悠悠乎與潁氣俱,而莫得其涯;,.

(《始得西山宴游記》)

(6)知人者智,O老子《道德經》。

(三)語言運用(共12分)

8.給下面一段以“大自然的作用”為中心的文字補寫結尾。(3分)

1928年,英國人弗萊明正埋頭于研究對付葡萄球菌的方法,他曾用了幾年時間,

仍然無計可施。一天,他忽然發現碟子里的葡萄球菌幾乎全死亡了,同時附近又長

出了一團團青綠色的霉花,他想,也許是這些霉菌殺死了葡萄球菌吧!正是他這一

重要觀察和設想導致了青霉素的發現,換句話說,?

(1分)進而毫不夸張地說,O

(2分)

9、對下面這段寓言中的雨傘的回答,寫一句點評.(3分)

有人問躲在角落里的雨傘:“你在想什么?”傘笑了,它說:“雨天,不讓大家衣

服淋濕;晴天,我是大家頭上的云。不需要我時就盡量少占地方。”

點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依照例句,從下面給出的事物中任選一個(也可以自己另選一個),分別從正面

和反面立意,寫出兩個有寓意的句子。(6分)

例:月亮

正面:在清涼的夜里,總是你和最孤獨的旅人相伴。

反面:因為靠別人而發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選擇參考:白雪天平火柴彩虹

正面:。

反面:O

二、閱讀與鑒賞(50分)

(-).聆聽詩人的心聲:(6分)

早寒有懷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11.(1).從詩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寫此詩是在什么季節?(2分)

(2).“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中“遙隔”有何內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題。(20分)

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

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己而嘆日:“有客無酒,

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

似松江之妒。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

不時之需。”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幌巖,披蒙茸①,踞虎豹,

登虬龍②,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③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

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

輪,玄裳縮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褊趾,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

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④之夜,飛鳴而過

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注]①蒙茸:雜亂的草。②虬龍:指盤曲而古老的樹。③馮夷:傳說中的水神。

④疇昔:往日。這里指昨日。

12.解釋句中畫橫線的字(4分)

(1)仰見明月,題而樂之,行歌相答。顧:

(2)履崛巖,披蒙茸,踞虎豹,披:

(3)-適?-有孤鶴,橫江東來。適:------------

(4)須臾客去.予亦就睡。須臾:

13.按要求做題(2分)

復游于赤壁之下。指出句中的句式特點

適有孤鶴,橫江東來。指出句中的詞類活用屬于

14.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屬于用白描手法寫景的一組是:()(3分)

①人影在地,仰見明月②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④時夜將來,四顧寂寥

⑤曾明月之幾何⑥山鳴谷應,風起云涌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

15.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寫了作者與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動描繪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寫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

壁賦》中寫的則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為“月白風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興,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

登山,山游后又復舟游,過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鶴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

騰入大自然的曠達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

1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和所學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如此良夜何?(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回答文后問題(完成17—19題,每題2分。共5分)

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一如所有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

身便有意義。對于“教養”也即精神和心靈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狹隘目標

的艱難跋涉,而是我們的自我意識的增強和擴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享

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養一如真正的體育,同時既是完成又是激勵,

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都與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而在于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正

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

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

就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

想、經驗、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財富。這條路永無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

么時候將它走到頭;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時候將哪怕僅僅只是一個文化發達的民

族的全部文學通通讀完并有所了解,更別提整個人類的文學了。然而,對思想家或

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漆△理解,卻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一一不是因為獲得了僵

死的知識,而是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對于我們來說,問題不在于盡可能地多讀

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選擇我們個人閑暇時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領略人類所

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從而在自己與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動聯系,

使自己的心臟隨著人類心臟的跳動而跳動。這,歸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義,如果

活著不僅僅為著滿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話。讀書決不是要使我們“散心消遣”,

倒是要使我們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虛假的慰籍來麻痹我們,使我們對無意義的人生

視而不見,而是正好相反,要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

越有意義。

世界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者都敞開著,誰也不必對它收藏之豐富而望

洋興嘆,因為問題不在于是數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讀過十來本書,卻仍然不失為真

正的讀書人。還有人見書便生吞下去,對什么都能說上幾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

費。因為教養得有一個可教養的客體作前提,那就是個性或人格。沒有這個前提,

教養在一定意義上便落了空,縱然能積累某些知識,卻不會產生愛和生命。沒有愛

的閱讀,沒有敬重的知識,沒有心的教養,是戕害性靈的最嚴重的罪過之一。

17.第一段中“具體的目的”的含義是什么?(2分)

18.第二段中的“深入理解”呼應了上面那個詞?(1分)

19.第二段中“使自己的心臟隨著人類心臟的跳動而跳動”的含義是什么?(2分)

(四)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3題。(19分)

冬天

朱自清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水煮豆腐,熱騰騰的。水

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豆腐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

爐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

“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

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氯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

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是太高了,總

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

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劃子。S君

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

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上“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

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只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

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研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光。

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光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

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這

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

稅局里收特稅了,以后便沒有消息。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臺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

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

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

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只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

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

說話了,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

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

家里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

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

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臺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

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里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

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么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20、作者為什么“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文章一開頭就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4分)

答: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解釋第二段中“數星燈光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兩句詩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自己的話,簡要分析概括一、二、三段所描繪的三幅畫面。(6分)

答:①第一幅畫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幅畫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幅畫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A)《冬天》就像一部無聲電影,質樸、自然,一個個特寫鏡頭,都流露出了深厚

的思想感情。

(B)文章比喻貼切,語言生動形象。作者運用純粹的文學語言,表現了誠摯而深沉

的思想感情。

(C)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映襯的手法。通篇文章中冬天的寒冷與內心的溫暖形成

鮮明的對比,營造出“冬天里的春天”的氣氛。

(D)文章說:“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這句話既表明了作者對臺州冬

天的贊美,又表明了作者對家里春天的歌頌。

(E)全文以“冬天”為線索,以“冬天里的春天”為主要內容,有力地揭示了

熱愛和懷念親屬好友的主題,具有典型意義和強烈的歷史意義。

三、表達與交流(60分)

24閱讀提示。根據要求作文

大自然造就了人,也能陶冶人,改變人。一個面臨挫折、意志消沉的人,看到傲

霜的青松、搏擊的雄鷹,也許會增添生活的勇氣;一個心事重重、郁郁寡歡的人,

看到浩瀚的大海、湛藍的天空,也許會豁然開朗,如釋重負。

請你回想自己這方面的經歷,以“來自自然的啟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高一語文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40分)

(一)基礎題(18分,每小題3分)

1.B(A項田麟(cheng),C項休戚(qi),D項亙(g?n)古,汗流淡(jiα)背)

2.C[A:落寞。B:開墾。I):酒闌燈地、良辰美景、惦念]

3.B[妄自菲薄:與“自己”重復。面目全非:多含貶義。安土重遷:指在一地住慣

了,不肯輕易搬遷。]

4.C(A項逗號為冒號,冒號改為頓號,B項逗號改為問號,問號改句號,D項第1

個嘆號改為逗號)

5.D

6.B

(Ξ)語言運用(共12分)

8.大自然告訴了人們滅菌的方法(必須以“大自然”為陳述對象,否則不給分)。

絕大多數(1分)的自然科學知識都是大自然教給我們的。(表述正確1分)

9.一心考慮他人,是雨傘高貴的品格。(意思對即可)(3分)

10.示例:白雪正面:你潔白無瑕,當春天來臨時,犧牲自己,滋潤大地。反面:表

面上潔白無瑕,骨子里卻藏污納垢,同樣一照就原形畢露。天平正面:你是公平公

正的象征。反面:你徇私枉法,誰給你的東西多,你的重心就偏向誰。(6分)

二、閱讀與鑒賞(50分)

(-).聆聽詩人的心聲:(6分)

11.(1)(2分)作者捕捉了當時帶有典型性的事物,點明季節。從詩中木落葉、雁

南度和北風吹,可知寫此詩時是在秋季。

(2)(4分)不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鄉遙遠,還表明兩地阻隔不能歸去。透露出

了作者思鄉念親的心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題。(20分)

12.(各1分,共4分)顧:望。披:撥開。適:恰巧、正好。須臾:一會兒。

13(各1分,共2分)(1)狀語后置或介賓結構后置。(2)名詞坐狀語

14.(3分)A[④⑤不是寫景]

15.(3分A[不只是泛舟,還有爬山,描繪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間草木,景色是

“峭拔”,而非“清幽”D

16.(2分)(1)怎樣度過像這樣美好的夜晚?(“如……何”譯為“怎樣……呢?”

或“把……怎么樣呢?”譯出1分,句順1分)

(2)(4分)回到江邊上了船,把船撐到江心,聽憑它漂到哪兒就在哪兒休息。(“反”

1分,“中流”1分,“聽”1分,“所止而休焉”1分)

(3)(2分)昨天晚上,一邊叫一邊飛過我船上的,不是你嗎?”(“子”1分,句順

1分)

(三)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19題。(6分)

17.(2分)提高這種或那種本領

18.(2分)研讀

19.(2分)在自己與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關的聯系。(或了解人類,關愛人類。)

(四)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3題。(18分)

20、(4分)

答:①因為大家都喜歡冬天吃白水豆腐,不僅吃了暖和,所以牢記不忘

②開門見山,揭示段意,總領下文。

21、(4分)

答:月光下由數點燈火可以認定是靜靜的漁村,遠遠的湖山呈現出輕描淡墨的黑痕。

這是對淡淡的、靜靜的月夜的贊美。(只要意思對即可)

22、(6分)

①父子四人圍坐在“洋爐子”吃水煮豆腐的情景。

②作者和友人月夜泛舟西湖的情景。

③寂寞的山城中妻兒天真的微笑。

23(4分)(AC)

參考譯文:

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從雪堂步行出發,準備回到臨皋去。有兩位客人

跟著我一道去,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樹葉完全脫落了,看見人影映

在地上,抬頭一望,看到皎潔的月亮,我們互相望望,很歡喜這景色,便一邊走一

邊唱,互相應和。接著,我不禁嘆口氣,說:“有客沒有酒,有酒沒有菜,月這么

亮,風這么清,怎樣度過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說:“剛才黃昏時,我撒網

捉到了一條魚,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魚鱗,樣子好象松江的妒魚。但是,到哪里去

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

它來準備你臨時的需要。”

于是帶了酒和魚,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長江的水流得嘩嘩響,陡峭的江岸

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來在水里的石頭也露出來了.

才過了多久呀,以前風景竟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著險峻的

山巖,撥開雜亂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會兒,再爬上枝條彎曲形似虬

龍的樹木,最高處我攀到睡著鶻鳥的高巢,最低處我低頭看到水神馮夷的深宮。那

兩位客人竟不能跟上來,我囁口發出長長嘯聲,草木似乎都被這種尖銳的聲音震動

了,山也發出共鳴,谷也響起回聲,風也起來,江水也洶涌了。在這種情境中,我

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緊張,簡直有些恐懼,覺得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

邊上了船,把船撐到江心,聽憑它漂到哪兒就在哪兒休息。這時快到半夜了,向周

圍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鶴,橫穿大江上空從東飛來。兩只翅膀象兩個車

輪,黑色褲子,白色上衣,發出長長的尖利叫聲,擦過我的小船向西飛去。

一會兒,我和客人離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夢見一個道士,

穿著羽毛做的衣服輕快地走著,走到臨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禮,說:“赤壁這次旅游

很痛快吧?’我問他的姓名,他低著頭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

綜合系高一語文12月月考試題

一、積累和運用(40分)

(一)基礎題(18分,每小題3分)

題號123456

答案

7.根據課文默寫填空。

(I),不能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2)人非生而知之者,。(韓愈《師說》)

(3)寄蜉蟒于天地,,,羨長江之無窮。(蘇

軾《赤壁賦》)

(4)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蘇軾《赤壁賦》)

(5)悠悠乎與潁氣俱,而莫得其涯;,

。(《始得西山宴游記》)

(6)知人者智,。老子《道德經》。

(三)語言運用(共12分

8.給下面一段以“大自然的作用”為中心的文字補寫結尾。(3分)

換句話說,。(1分)進而毫不夸

張地說,。

(2分)

9、對下面這段寓言中的雨傘的回答,寫一句點評。(3分)

點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依照例句,從下面給出的事物中任選一個(也可以自己另選一個),分別

從正面和反面立意,寫出兩個有寓意的句子。(6分)

選擇參考:白雪天平火柴彩虹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與鑒賞(50分)

11.(1).從詩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寫此詩是在什么季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