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規程(制氫站)_第1頁
化學規程(制氫站)_第2頁
化學規程(制氫站)_第3頁
化學規程(制氫站)_第4頁
化學規程(制氫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六)篇制氫運行規程第一章總則第一節設備規范1.1.1制氫設備規范制氫設備型號為ZHDQ-3.2/10氫氣產量10Nm3/h氧氣產量5Nm3/h氫氣純度≥99.8%氧氣純度≥99.2%氫氣含濕量<4g/Nm3H2露點為-1℃系統工作壓力3.14MPa(可在0.8~3.14MPa之間任何壓力下運行)電解小室數62個小室電流370A電解槽總電壓62~70V電解槽總電流740A電解液26%NaOH或30%KOH水溶液制氫用除鹽水用量10kg/h儀表氣源:壓縮空氣,壓力為0.4~0.6MPa,含油量<5mg/Nm3,露點應比環境溫度低10℃,耗量為4m3/h。電源AC380V/50HZ增加以下內容各主要系統流程如下:1.1.1氫氣系統排空↑電解槽→氫分離洗滌器→氫氣冷卻器→吸附器A(B)→冷凝分離器→吸附器B(A)→匯流排→儲氫罐(發電機)1.1.2氧氣系統電解槽→氧分離器→排空1.1.3堿液循環系統→氫分離洗滌器電解槽→→堿液過濾器→堿液冷卻器→堿液循環泵→氧分離器1.1.4補水系統除鹽水→補水箱→送水泵→氫分離洗滌器→堿液循環系統1.1.5冷卻水系統工業冷卻水進口→堿液循環泵↓→堿液冷卻器除鹽水→閉冷除鹽水箱→閉冷泵→熱交換器→→→→→→氫冷卻器↓→氫分離器工業冷卻水出口→氧分離器→氫氣冷凝器→整流柜附屬設備規范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型號及規范備注1屏蔽泵臺132CPB-16Q=3m3/hH=16m電機臺1YBPLG11-2P=0.75KW沈陽防爆電機廠2送水泵臺1JZ200/40Q=200L/h出口壓力0~3.92MPa潤滑油為20號或30號機油電機臺1JO-22-4P=1.5KW3冷卻水泵臺2IH50-32-160Q=12.5m3/hH=32mIH化工離心泵電機臺2P=3KW南京電機廠4冷卻塔風機臺1刪除軸流風機5氫分離洗滌器臺1Φ=219mmH=1000mmV=0.031m3內有蛇形管冷卻器,管內介質為冷卻水管外介質為堿液6氧分離器臺1Φ=219mmH=1000mmV=0.031m3內有蛇形管冷卻器,管內介質為冷卻水管外介質為堿液7氫冷卻器臺1Φ=219mmH=1000mm有蛇形管,管內介質為氫氣,管外介質為水8堿液過濾器臺1Φ=108mmH=422mm內濾筒Φ=56mmH=417mm內濾筒外縛10目鎳絲網9除鹽水箱個1Φ=506mmH=1393mmV=219L不銹鋼制10堿液箱個1Φ=506mmL=1280mmV=219L不銹鋼制11儲氫罐個3Φ=1800mmV=13.9m3材質為16MnDR12壓縮空氣罐個1V=10m3P工作=0.8MPaP試驗=1.1MPa13冷卻水箱個1CYSXX-07V=0.7m3帶翻版式液位計1.1.2干燥設備規范干燥設備型號QF32/10-Ⅲ氫氣干燥量10Nm3/h原料氣純度≥99.5%干燥后氫氣濕度≤-40℃(露點)額定工作壓力0.8~3.0MPa系統再生時的工作壓力0.8~3.0Mpa干燥時的工作溫度常溫再生時的工作溫度160℃~230℃運行周期24小時額定功率5KW系統冷卻水用量5m3/h整流柜用冷卻水1.55m3/h附屬設備規范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型號及規范備注1吸附器臺22冷凝器臺13分離器臺1第二節運行控制參數及氣體質量標準1.2.1運行控制參數1、報警和控制參數序號功能儀表名稱上限值下限值1氫側液位上下限報警并聯鎖切斷電解電源氣動色帶指示儀90%(850mm)20%(400mm)2氧側液位上下限報警并聯鎖切斷電解電源氣動色帶指示儀90%(850mm)20%(400mm)3氫(氧)側液位聯鎖啟停送水泵,數值顯示調節儀60%(720mm)48%(650mm)4堿流量下限報警并聯鎖切斷電解電源氣動色帶指示儀200L/h(400)5槽壓上限報警聯鎖切斷電解電源防爆電接點壓力表3.4MPa(3.3)6氫管道壓力上限報警防爆電接點壓力表3.0MPa7氧槽溫上限報警聯鎖切斷電解電源數字顯示調節儀95℃(85)8氫槽溫上限報警數字顯示調節儀95℃(85)9氣源壓力下限報警壓力調節器0.4MPa10整流柜冷卻水壓力<0.1MPa(0.25)0.1MPa11冷卻水箱上限報警100%12冷卻水箱下限一報警13冷卻水箱下限二報警,冷卻水泵跳20%2、調節系統參數序號儀表名稱給定值1槽溫記錄調節儀70(40%)2槽壓記錄調節儀0.8~3.0MPa可調3差壓記錄調節儀(±30mm)4干燥裝置壓力記錄調節儀5干燥裝置氫溫數字顯示調節儀根據干燥效果可設定在200~215℃3、氣體質量標準取樣部位分析項目標準備注電解槽框架ⅠH2中O2<0.5%儀表連續測量O2中H2<1.0%儀表連續測量濕度<4g/Nm3露點:<-1℃干燥裝置出口H2純度>99.8%充罐前濕度<0.0949g/Nm3露點<-40℃儀表連續測量發電機干燥器入口氫氣>98%需要時濕度-39℃~-18℃需要時第二章制氫系統的運行第一節電解槽的清洗新安裝的或大修后的制氫裝置,投運前應用除鹽水清洗,正常運行中的制氫裝置,每年應進行一次清洗,清洗步驟如下。2.1.1開屏蔽泵冷卻水進口門12B,投運冷卻水系統。2.1.2檢查并關閉裝置內除12B外的所有閥門,清理干凈所有部件、管道、閥門及儀表上的塵土和污垢,特別是電解槽表面極板間不允許遺留任何金屬碎屑和其它雜物。2.1.3開水箱進除鹽水門29A,水箱注滿水后,關閉29A。2.1.4依次打開補水箱至屏蔽泵出水門15A,系統進堿門6A,堿液過濾器出口門2A。堿液過濾器入口門1A。氧側事故排空門1B和氫側事故排空門4B。2.1.5啟動屏蔽泵,緩慢開屏蔽泵出口門4A,將水箱中的除鹽水打入系統中,使液位升至氫、氧分離器液位計的中部。2.1.6若啟動屏蔽泵后,水打不進電解槽中,表明循環泵內有氣體,可通過送水泵向循環泵內注水趕走氣體,也可將屏蔽泵排氣門8D打開排氣。2.1.7開屏蔽泵進口門3A,關6A,調節4A至泵流量到最大,循環沖洗系統1小時。2.1.8關屏蔽泵出口門4A,開系統回堿門5A,電解槽回堿門9B,補水箱回水門16A,將水從系統中抽出打回水箱,從水箱底排門18A放掉,關閉18A、9B、5A,停屏蔽泵。2.1.9開堿液過濾器排污門10B,電解槽排污門30B,放掉系統內殘留液體。2.1.10按以上方法反復沖洗系統直至排出液清潔。第二節系統氣密性試驗2.2.1制氫系統氣密性試驗(包括電解槽和框架Ⅰ)1、向系統內注入除鹽水,使氫、氧分離器水位至中部。2、關嚴制氫系統與外界連接的閥門:5A、6A、1B、2B、3B、4B、5B、7B、8B、9B、10B、1D、2D、4D、6D、7D、8D、9D、10D以及30B、6R、7R。3、打開系統內的閥門:1A、2A、3A、4A、3D、5D、11D、1I以及液位計上下閥門。4、開啟框架一充氮門7D向系統內注入氮氣至壓力為3.2MPa,關7D門。5、用肥皂水檢查所有的閥件接頭,法蘭聯接處,以及管路焊口等部位,看有無泄漏。如有則排除后繼續檢查直至無泄漏為止。6、充壓12小時,若總壓降≤19.6KPa,則視氣密性試驗合格。否則,聯系消除泄漏后,重新做氣密性試驗。2.2.2干燥裝置及框架Ⅱ氣密性試驗1、關閉干燥裝置干燥器進口門13B,干燥裝置排空門15B及9A、10A、21D、26D、36B、39B、42B,打開系統內其它閥門:。16B、18B、19B、20B、21B、22B、23B、24B、25B、26B、27B、18D、19D、20D、22D、23D、24D、25D從框架Ⅱ26D處充入氮氣至系統壓力為3.2MPa,關26D門。2、用肥皂液檢查所有的閥件接頭,法蘭聯接處,以及管路焊口等部位,看有無泄漏。如有則排除后繼續檢查直至無泄漏為止。3、保壓12小時,若總壓降≤19.6KPa,則視氣密性合格。否則,聯系消除泄漏后,重新做氣密性試驗。2.2.3貯氫系統氣密性試驗(儲氫罐應分別打壓試驗,以#1儲氫罐為例)1、儲氫罐注水:開#1儲氫罐溢流門30D,關#1儲氫罐進出口門36B,從#1儲氫罐底部排污門38B往儲氫罐注水,至儲氫罐溢流門30D有水流出,關30D和38B,停止注水。2、關#1儲氫罐安全閥進口門1E,#1儲氫罐排空門37B,#1儲氫罐進出口門36B,開框架二#1儲氫罐補氫門19B,#1儲氫罐壓力表進口門29D3、以框架二充氮門26D作為充氮口,與氮氣瓶連接好后緩慢開啟26D,待壓力升至2.0~8.0Mpa時,開#1儲氫罐的進出口門,向儲氫罐充氮,待壓力充至3.0MPa時,停止充氮,關#1儲氫罐進出口門36B,檢查所有的閥件接頭,法蘭聯接處,以及管路焊口等部位,看有無泄漏。如有泄漏,排除后繼續檢查直至無泄漏為止。4、保壓12小時,若總壓降≤18KPa,則視氣密性合格。否則,聯系消除泄漏后,重新做氣密性試驗。第三節制氫系統的充堿大修后的制氫裝置,在進行完清洗和氣密性試驗之后,應進行充堿操作2.3.1按規程2.6.6條配制25%NaOH電解液8桶或者30%KOH電解液6桶(配制堿液專用桶)。2.3.2開屏蔽泵冷卻水進口門12B,按規程2.9條投運冷卻水系統。2.3.3檢查除12B外的其它閥門都處于關閉狀態。2.3.4依次打開堿液箱出堿門21A,系統進堿門6A。堿液過濾器出口門2A,堿液過濾器入口門1A,氧側事故排空門1B,氫側事故排空門4B。2.3.5啟動屏蔽泵,緩慢開啟屏蔽泵出口門4A,將堿液打進系統內,當氫、氧分離器液位在50mm左右時,停循環泵,關4A、6A、21A、1B、4B、。2.3.6停運冷卻水系統。第四節制氫系統的投運正常情況下,制氫系統采用自動控制,以下僅為試運或自動故彰時使用)2.4.1投運應具備的條件1、差壓變送器的引訊管內已灌入堿液。每個壓力變送器的隔離罐內已注入除鹽水。2、電源正常3、氣源充足,壓力維持在0.4~0.6MPa4、框架、干燥裝置及儲氫罐氣密性試驗合格,儲氫罐具備充氫條件。5、各分析和控制儀表完好備用。6、系統內已充入濃度合格的堿液,堿箱內備有一定量濃度適中的堿液。7、除鹽水水源充足,水箱內備有足量的除鹽水。8、開12B,按規程2.9條投運冷卻水系統。2.4.2投運前的檢查1、制氫控制柜上的聯鎖開關放在“聯鎖消除”位置,送水泵切換開關放在“手動”位置。2、接通氣源,氣動管路暢通無泄漏,過濾減壓器的輸出壓力整定在0.14MPa左右。3、電解槽各極板間無任何金屬雜物。電解液無滴漏。4、氫、氧分離器液位在50mm左右。5、冷卻水充足,壓力正常且系統運行正常。2.4.3投運前的準備1、聯系值長投上控制間動力和控制電源以及硅整流柜動力電源。2、送上各控制柜,儀表電源。并將壓力、溫度、液位報警整定值調好。3、開水箱進除鹽水門29A將水箱進滿水,然后關29A。4、檢查并關閉如下閥門:5A、6A、1B、4B、5B、7B、8B、9B、10B、1D、2D、4D、6D、7D、8D、9D、10D以及30B、6R、7R。及干燥裝置15B和17B、18B、21D檢查并開啟如下閥門:1A、2A、3A、4A、2B、3B、13B、16B、3D、5D、11D、15D、18D、19D、20D、、1I、2I、3I、4I以及液位計上下閥門。2.4.4投運操作1、啟動循環泵,打開并調節屏蔽泵出口門4A,使堿液流量為500L/h左右,循環30分鐘。2、開整流柜冷卻水進、出口門24A、25A,調節冷卻水壓力至0.1~0.25MPa之間。3、將整流柜面板上的選擇開關打到“穩流”檔,將“自動”電位器反時針旋至零位,合上控制電源。再合上主回路電源。4、順時針調“自動”電位器使輸出總電壓為60~68V,隨著電解的進行,總電壓將逐漸降低,在保證輸出總電壓不超過68V的前提下,繼續調節“自動”電位器,使電流逐漸升高至740A左右。5、電解開始后,如液位上升太高,有可能超出液位計上限時,可適當減小電流,或停運卸壓后放掉一些堿液再重新投運。6、槽溫升至50℃以前,維持槽壓在0.8MPa,槽溫達50℃之后,將槽壓給定值緩慢調至所需壓力(該壓力至少比所充的儲氫罐高0.5MPPa且小于3.2MPa),然后打開堿液冷卻器冷卻水調節門前手動門7A,將槽溫給定值調到75℃,調節堿液循環量為650L/h。7、待以上參數都達額定值后,將送水泵切換開關放到“自動”,并投上聯鎖開關。8、觀察各調節系統的調節質量,如記錄曲線波動較大,調整各調節儀的比例度、積分時間和微分時間。9、投運40分鐘后,開氧氣取樣總門1D和氫氣取樣總門2D,調節各分析儀入口流量為234L/min進行氣體純度分析。10、當氫氣純度達99.8±0.05%,同時氧氣純度達99.2±0.1%時,開干燥器進口門13B,,緩慢開該干燥器出口門16B,開框架Ⅱ充氫總門18B及相應儲氫罐的充氫門和進出口門,關干燥器手動排空門15B,向儲氫罐充氫。11、當干燥器連續工作24小時,將其轉入再生運行,投運另一干燥器。2.4.5干燥器的再生操作(以干燥器A的再生操作為例)(刪除)1、緩慢打開#6門和#9門。2、開冷凝器冷卻水入口門#12門。開排水器入口門#13門。3、開干燥器B出口門#5門,關干燥器A出口門#4門。4、按下電加熱開關“A工作”。使加熱后的氫氣溫度逐漸升至250℃。5、系統壓力設定為當前儲氫罐壓力加0.5MPa。但須在0.8~3.0MPa范圍內。6、6小時后,按下開關A停止。7、待氫溫度下降至150℃,干燥器A再生完畢,開干燥器B進口門#3,關干燥器A進口門#2,干燥器A出口與冷凝器聯絡門#6,干燥器B進口與冷凝器聯絡門#9,干燥器B繼續運行。8、關排水器進口門#13,緩慢開啟排水器出口門#14,排除冷凝水,然后關排水器出口門#14,關冷凝器冷卻水進口門#12。修改為以下內容2.4.5制氫裝置干燥器流程設定:干燥器代號:甲、乙框架一來三通閥1Q、干燥器甲側三通閥2Q、干燥器乙側三通閥3Q、四通閥4Q運行流程:甲再生乙吸附1Q→→4Q→→甲→→2Q→→冷凝器→→3Q→→乙→→4Q→→充氫甲吹冷乙吸附1Q→→4Q→→甲→→2Q→→冷凝器→→3Q→→乙→→4Q→→充氫甲待用乙吸附1Q→→3Q→→乙→→4Q→→充氫乙再生甲吸附1Q→→4Q→→乙→→3Q→→冷凝器→→2Q→→甲→→4Q→→充氫乙吹冷甲吸附1Q→→4Q→→乙→→3Q→→冷凝器→→2Q→→甲→→4Q→→充氫乙待用甲吸附1Q→→2Q→→甲→→4Q→→充氫2.4.6電解液的配制1、配制堿液用制氫站配堿專用桶,標準配制一桶為25%堿液24公斤。假設根據實際需配制堿液A桶,按以下步驟配制。2、向標準桶內倒入除鹽水至刻度線,然后向桶內倒入12瓶(500g瓶裝)固體氫氧化鈉,注意邊倒邊攪拌,待充分溶解后,倒入堿箱內。按上述方法配制A桶堿液倒入堿箱。3、向堿箱內加入48A克的V2O54、開堿液箱出堿門21A,開系統進堿門6A,開系統回堿門5A,開堿液箱回堿門20A,開屏蔽泵冷卻水進口門12B,啟動屏蔽泵,使堿液循環半小時,停屏蔽泵,關5A、6A、20A、21A、12B。5、配制電解液操作時,應戴橡膠手套和防護眼睛。2.4.7儲氫罐的置換操作當儲氫罐內氣體不純時,須進行置換操作后方可充氫。1、檢查關閉罐體與外界聯系的所有閥門。開相應儲氫罐排氣門將儲氫罐泄壓到表壓力為零。2、開相應儲氫罐溢流門,關排空門,從底部排污門向儲氫罐內充水,當儲氫罐溢流門有水溢出時,關溢流門,然后關排污門,停止充水。3、制氫系統啟動后,往罐內充氫,同時打開底部排污門,邊充氫,邊排水。4、當排污門開始排氣時,將排污門調整到適當開度,再排1~2小時后,測氫氣純度和濕度合格后,關底部排污門,罐開始儲氫。2.4.8制氫系統的自動投運系統開機將整流柜面板上的手動--自動切換開關切換至自動位置,啟動—停止切換開關切換至停止位置,穩壓—穩流切換開關切換至穩流位置,電位器旋鈕旋至MIN。將控制柜面板上送水泵、堿液循環泵切換開關切換至自動位置。就地啟動閉冷水泵,檢查出口壓力正常,投入“連鎖”3.先接通MCC柜電源,接通整流柜電源,接通控制柜電源。觀察各盤面指示正確。4.送上位機電源,進入制氫操作系統,用鼠標單擊“系統卸壓”按鈕,畫面彈出系統開機確認框,點擊“是”,該按鈕變成“系統開機”,制氫系統開機運行。4.系統進入自動升壓階段。在溫度未達到50℃前,系統使槽壓自動穩定在0.8MPa以下,當槽溫升到50℃后,槽壓自動控制在設定值。5.升電流過程由微機自動完成,框架一充排氫閥(1Q)由微機控制自動開啟。6.系統運行后,氧氣排放調節門(2TA)、氫氣調節門(1TA)自動調整開度,調節槽壓和氫分離洗滌器、氧分離器液位差。堿液冷卻器冷卻水調節閥(3TA)根據電解液的溫度自動調整開度,調節冷卻水流量,控制進入電解槽的堿液溫度在75℃左右。7.系統正常運行時,屏幕顯示制氫流程圖,并在流程圖相應的部位數字顯示當前狀態值,系統還可以直方圖方式直觀的顯示當前狀態,同時還可以單變量的趨勢圖進行顯示。8.開機運行40min后,開氧氣純度分析儀入口門(1D)和出口門,開氫氣純度分析儀入口門(2D)和出口門,調節減壓器開度,使減壓器后壓力表指示在0.02MPa,調節氫氣、氧氣純度分析儀流量計的旋鈕開關,使浮子穩定在玻璃管0.1~0.3L/min刻度內。9.當氫氣純度≥98%,槽壓與氫管壓之差大于其設定值且槽壓達50℃以上的設定值,整流柜正常運行時,微機自動關閉框架一氫氣排放氣動門(1Q)開始充氫至吸附器。開氫氣濕度分析儀入口門(17D)和出口門,調節減壓器開度,使減壓器后壓力表指示在0.02MPa,使浮子穩定在玻璃管200~400l/h刻度內。氫氣濕度、純度不合格時,開干燥架氫氣排空門(15B),關氫氣干燥器出口門(16B)。氫氣濕度、純度合格時,開氫氣干燥器出口門(16B),關干燥架氫氣排空門(15B)。開框架二充氫總門,儲氫罐充氫門。10.當吸附器有問題需處理時,可將進入吸附器的氣動閥門設在手動狀態,并讓該閥門停電,并立即打開充氫旁路門(17B),使氫氣不通過兩個吸附器直接進入框架二。當問題處理完后,可將氣動閥門設回自動狀態,關閉充氫旁路門(17B),氣體按原流程運行。第五節制氫系統正常運行時的操作與維護2.5.1按規定的運行控制參數進行監護和操作。2.5.2有報警出現時,及時判斷報警位置,找出原因并進行處理,并做好詳細記錄2.5.3注意冷卻水壓力正常,整流柜冷卻水壓力維持0.1—0.25MPa。2.5.4注意空氣過濾減壓器的壓力指示,如有偏差及時調整,保證其輸出為0.14MPa左右。2.5.5對所有管路接頭閥門等經常巡視,注意無泄漏現象。2.5.6注意巡視并加水保持水箱水位在可用范圍。2.5.7氫、氧分離器排水器及干燥架冷凝器排水器排污1、先關排水器進口門,再緩慢開排水器出口門排水。2、水排盡后,先關排水器出口門,再緩慢開排水器進口門。3、在排污時,氫、氧兩側排污的時間要錯開,以防氫氧混合發生危險。4、每隔1天的白班檢查一次氫氣排水水封是否在滿液位,開氫氣排水水封補充水入口門,氫氣排水水封溢流后,關氫氣排水水封補充水入口門,保證氫氣排水水封在滿水狀態。2.5.8保證輸出總電壓低于68V的前提下。隨時調節整流柜輸出電流使產氫量滿足生產要求。注意整流柜上的選擇開關在運行時不可換位,換位時必須先將輸出電流調到零。刪除以下內容2.5.9當發現過濾器濾網堵塞時,及時停運聯系檢修清洗。若必須在運行情況下清洗,按以下步驟進行。1、開堿液過濾器旁路門3A。2、關堿液過濾器出口門1A和進口門2A。3、緩慢開堿液過濾器排污門9B卸壓。4、壓力卸完后,打開上端蓋,取出濾芯,用除鹽水沖洗干凈后重新裝好,緊固頂蓋。5、充氮打壓:以堿液過濾器充氮門7D作為充氮口,充壓至3.0MPa時,停止充氮,停2分鐘后放掉氮氣,再充氮至3.0MPa,停止充氮,用肥皂水檢漏,若有泄漏排除后繼續檢查至無泄漏為止。6、關堿液過濾器充氮門7D。7、緩開堿液過濾器進口門1A和出口門2A,關堿液過濾器旁路門3A,過濾器投入正常運行。2.5.10制氫設備投運正常后,通知白班取樣分析氫干燥器出口和儲氫罐內氫氣的含濕量合格。2.5.11設備投運前應測量堿濃度。若偏低,則利用堿箱在自動補水時補入適量濃度較高的堿液。(不建議采取以下方法,最好系統停運后通過屏蔽泵補堿)補堿操作方法如下。1、開堿箱至補水泵出堿門19A,氫分離器補水門7B。關補水箱至送水泵出水門17A。3、啟動送水泵向氫分離器補充適量的濃堿液。4、補堿完畢,停送水泵,關19A,開17A恢復正常運行。2.5.12檢查兩個分析儀流量正常。純度正常,當純度低時,檢查原因,必要時停車,查明原因并排除后重新啟動。分析儀中的硅膠如發現發紅時,及時聯系熱工更換,同時更換其內的硼酸片(刪除)。2.5.13設備運行且內部壓力高時,不要打開屏蔽泵的排氣門。以免高壓堿液噴出傷人。2.5.14儲氫罐全充滿后需要排空時或由于氫純度不合格或其它原因需要排空時,降槽壓一定不要太快,要漸漸地將槽壓調到合適值。2.5.15每年清洗電解槽一次。步驟如下。1、電解槽的清洗操作在設備停運后進行。2、開1B、4B和1A、2A,以7D為充氮口,緩慢向系統充氮20min,排除系統內氫氣和氧氣。3、開屏蔽泵入口門3A,電解槽退堿門9B和系統回堿門5A,開堿箱回堿門20A,關屏蔽泵出口門4A和系統進堿門6A。啟動屏蔽泵抽堿液至堿箱。4、待堿液全退后,按規程2.3條電解槽的清洗操作步驟,用除鹽水沖洗系統二到三次。如堿液太臟,則進行過濾或更換新堿液。5、沖洗完畢,使電解槽處于備用狀態。2.5.16若設備停運時間超過半年,排出堿液并充滿除鹽水。2.5.17嚴禁用正在充罐的儲氫罐向外供氫。2.5.18干燥器再生時,吸附器通電加熱前,應先通氣后通電,否則會損壞加熱元件。第六節制氫系統的停運2.6.1正常情況下自動停運刪除原內容1、解除聯鎖,送水泵切換開關置于“手動”。2、切斷各分析儀開關,關氧氣取樣總門1D和氫氣取樣總門2D。3、開氫側手動排空門6B,關閉干燥裝置上原料氫來氣總門#1,關框架Ⅱ來氫總門26A,關干燥裝置產品氫出口門#10,關儲氫罐充氫門。4、將整流柜輸出電流降到零,切斷整流柜電源。5、關氧側出口手動門3B和氫側出口手動門4B,保持系統壓力,注意兩分離器液位差保持正常值。6、將槽溫調節儀的切換開關置于“手動”,調節定值器使定值為最小,同時開堿液冷卻器冷卻水進口旁路門11A。7、調節屏蔽泵出口門5A使堿液循環量達到1000L/h。待槽溫降到50℃以下時,打開氧側出口手動門3B和氫側出口手動門4B。操作槽壓調節儀給定旋鈕使槽壓逐漸降至零(將槽鹽壓一定要緩慢,并注意觀察色帶指示儀上氫氧液位要基本保持平衡)。8、停屏蔽泵,切斷氣源,切斷動力柜電源,關各冷卻水回路。9、停運冷卻水系統。10、切斷干燥器控制柜電源。修改為以下內容1.檢查上位機制氫裝置各控制系統、閥門均在“自動”位置2.關框架一上氫、氧純度分析儀及濕度分析儀取樣入口門和出口門。3.在微機上,用鼠標單擊“系統開機”按鈕,畫面彈出系統卸壓確認框,點擊“是”,該按鈕變成“系統卸壓”,框架一充排氫閥自動排空,這時系統自動斷開整流柜電源,根據程序自動分段降壓,經分段降壓后,系統穩定在0.8MPa,當槽溫降為50℃以下時,系統壓力自動降為零(此過程大約需要30分鐘)。堿液循環泵繼續運行40分鐘后,停堿液循環泵。4.系統卸壓同時,迅速關框架Ⅱ來氫總門26A,關儲氫罐充氫門,開氫側手動排空門6B5.停整流柜主回路控制電源及動力電源6.停閉冷泵,各裝置冷卻水入口門、出口門可常開。2.6.2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應緊急停運制氫設備。1、在裝置運行中帶壓部分突然泄漏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時。2、氫站周圍發現緊急事故,有可能波及制氫裝置。3、發生燃燒或爆炸等重大事故時。2.5.3緊急停運制氫設備的操作步驟。1、立即關閉向主機供氫的閥門。2、開干燥器手動排空門15B。3、切斷整流柜電源。4、解除聯鎖,手動停送水泵。5、關氧氣取樣總門1D和氫氣取樣總門2D。6、操作氧側事故排空門1B,氫側事故排空門4B,同時密切注意氫氧分離器液位均應在液位計上有所顯示,以防氫氧混合造成爆炸,壓力降到零后,切斷全部電源和氣源。7、迅速撤離現場,做好停運記錄和現場情況記錄。第七節冷卻水系統的運行操作及維護2.7.1投運前的檢查1、閉冷水泵電源已送電。2、#1、2閉冷水泵的聯鎖開關在“聯鎖解除”位置。3、閉冷水箱水位在可用范圍。4、#1、2換熱器閉冷水進出口門,工業冷卻水進出口門在開啟狀態5、制氫系統和整流柜的冷卻水回路保持暢通。2.7.2投運步驟1、把#1閉冷水泵的啟停開關打到“啟動”位,#1閉冷水泵啟動,此時#1閉冷水泵運行指示燈亮,手動打開泵的出口門,觀察泵的運轉情況,出口壓力等。3、將#1、2閉冷水泵的聯鎖開關打到“聯鎖閉合”位置。2.7.3運行中檢查與處理檢查冷卻水的壓力和氫、氧槽溫,當發現異常時應立即檢查處理,確認為閉冷水泵問題,立即切換泵運行,如果仍不能滿足要求,停止制氫裝置,檢修處理2、正常運行時水箱水位保持在30~100%。當閉冷水箱水位低于第一報警線時,開閉冷水箱補水電磁閥自動上水,當達到上限水位時,關閉水箱補水門。3、當#1閉冷水泵出現故障或維護時,#2閉冷水泵會立即聯鎖啟動,此時必須將#2閉冷水泵開關打到“啟動”位,然后將#1冷卻水泵開關打到“停止”位,將#1、2閉冷水泵的聯鎖開關打到“聯鎖消除”位,再進行維修,故障排除后,將#1、2閉冷水泵的聯鎖開關打到“聯鎖閉合”位,此時#2閉冷水泵已經啟動使用,#1閉冷水泵處于備用狀態。2.7.4停運1、待制氫設備完全停運后,再停冷卻水系統。2、將#1、2閉冷水泵的聯鎖開關打到“聯鎖消除”位置.3、停閉冷水泵(兩臺泵的開關都打到“停止”。2.7.5維護1、冷卻水系統運行期間,檢查冷卻水箱液位、檢查泵的運行情況及冷卻水溫度在正常范圍。2、當環境溫度最低達到0℃,保持冷卻水系統連續運行。第八節發電機補氫或排污時制氫站的操作2.8.1接到集控人員向發電機供氫命令時,應詢問清楚機組號、是補氫還是排污用氫。2.8.2正常情況下#1、2機組補氫用對應的補氫管道進行。以#1機補氫為例(用#1儲氫罐供氫)1、開框架二#1儲氫罐補氫門19B,開#1儲氫罐進出口門36B,#1機補氫減壓閥后截止門9A,開框架二補氫電磁閥,并調節減壓閥壓力正常。2、當接到集控人員通知或觀察到補氫管路上電接點壓力指示表壓力指示明顯上升,達到1.0Mpa時,立即關閉框架二自動補氫電磁閥,防止氫管道憋壓。2.8.3注意事項1、向發電機補氫時,充氫和供氫不能同時用同一個儲氫罐,特殊情況經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2、在供氫過程中,值班人員應密切觀察電接點壓力表指示,防止氫管路超壓。第九節故障處理2.9.1設備突然停運序號故障原因處理1供電系統停電(泵也停)聯系值長檢查處理2冷卻水壓力偏低或停止恢復冷卻水壓力3自控參數超限,連鎖整流柜跳閘找出聯鎖原因,排除故障4其余電氣原因聯系值長檢查處理2.9.2總電壓過高序號故障原因解決方法1電解液太臟1、測量小室電壓,用急劇改變堿循環流量的方法將堵物沖開2、停運,沖洗電解槽,清洗濾網3、換新堿液2槽溫控制偏低升高槽壓至85~90℃3堿液濃度偏高或偏低調整堿液濃度至26%左右4堿液循環量偏低加大堿液循環量5未加添加劑,或添加劑量不足加入適量添加劑2.9.3自動加水失靈序號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送水泵故障停泵聯系檢修修復2數字顯示調節儀故障聯系熱工處理2.9.4氣體純度下降序號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分離器液位太低或偏高補水使液位在分離器中部或停運設備卸壓后放掉一些堿液2堿液循環量過大或過小調整流量在最佳值3堿液濃度過高或過低調整堿液濃度4原料水和堿不合格分析后選用合格原料5電解槽隔膜損壞或孔堵塞聯系檢修6分析儀不準聯系熱工校表7堿液太臟換新堿液并清洗電解槽和過濾器2.9.5槽壓波動大或達不到額定值序號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調節儀精度太差或參數欠合理調整參數或聯系熱工調校儀表2氣動薄膜調節閥閥芯磨損或薄膜漏將閥芯下調或更換3氣動管路泄漏檢漏并排除2.9.6槽溫波動大或過高序號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冷卻水管結垢用清洗劑清除2冷卻水溫偏高或水量不足增加冷卻水量,降低冷卻水溫度3堿液循環量不足調整循環量4槽溫自控失靈檢查槽溫自控儀表,排除故障5電流不穩定調整整流柜穩流部分2.9.7送水泵不排液或排液量不足序號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吸入管路上閥門未打開或吸入管路堵塞打開閥門,檢查管路、濾器2吸入管漏氣將漏氣部分封嚴3吸入或排出球閥損壞或落入異物,使閥密封不嚴檢查球閥的密封性,必要時更換閥座或閥球2.9.8泵的壓力達不到性能要求序號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吸入、排出閥門損壞更換閥座或閥球2柱塞填料處泄漏嚴重壓緊柱塞填料壓蓋或更換新填料第十節氣體實驗方法2.10.1氣體取樣及注意事項1、取樣方法:橡膠球膽兩個,用帶有彈簧的夾子夾緊球膽前的入口軟管,取樣時,先打開取樣門疏氣后,將球膽入口軟管套入取樣管中,打開夾子使氣體進入球膽中,然后將彈簧夾夾緊入口軟管,脫離取樣管后,將球膽內氣體排空,反復三次后,取得的氣體樣才可作為分析監督用樣。2、注意事項(1)取樣前,取樣管必須經充分疏氣后才可取樣。(2)取樣前,應檢查取樣球膽是否嚴密,在任何情況下,不允許使用不嚴密的球膽取樣。2.10.2QF1901型氣體分析器操作步1、藥液介紹:水準瓶中封閉液為10%的硫酸溶液(體積為200ml),吸收器1中為33%的苛性鉀溶液,吸收器2中為焦性沒食子酸鉀的堿溶液。2、將空氣自儀器排出(1)使吸收液的液面到達吸收瓶管上部位置,為此,將三通活塞轉到與大氣相通的位置,升高水準瓶,同時使封閉液到達量管上部的標線,然后將三通活塞轉到與大氣隔絕的位置,打開吸收器上的活塞,緩慢放下水準瓶,使吸收瓶中的液面達到吸收瓶上部細管中。必須特別注意,不要使吸收瓶中的液體進入梳形管,如果進入,須將儀器拆下,洗滌梳形管并使其干燥。(2)檢查儀器的嚴密性:用上述方法使封閉液到達所有吸收瓶上部的標線后,使儀器與外界隔絕,把水準瓶放到儀器的底板上。吸收瓶內和量管內的液面開始時稍微下落,而后保持不變,表示儀器嚴密。3、氣體取樣(1)打開三通活塞使取樣球膽與儀器相連,打開取樣球膽上的夾子慢慢放下水準瓶,使氣體進入量管20~30ml,然后使儀器與大氣相通,升高水準瓶使梳形管和量管內的氣體排空,重復以上步驟,用分析氣體清洗梳形管和支管3次。(2)氣體取樣:打開三通活塞在量管在量管中吸入氣體,觀看取樣體積時,必須使水準瓶移近量管,且根據眼視線、升降的水準瓶液面和計量管液面三點成一線原理,測出氣體毫升數V(100ml左右),把數字記下。4、氣體純度分析:按先吸二氧化碳后吸氧的順序(1)吸二氧化碳:打開吸收器1上的活塞慢慢地升高水準瓶,不關閉吸收器1的活塞,放下水準瓶,使氣體又移到量管(注意,勿使吸收液進入梳形管),這樣重復3~4次,然后使吸收器中的液面到達其上部的細管內,此時記下剩余氣體體積V1。(2)用同樣的方法在吸收器2中進行氧氣的吸收,記下剩余氣體體積V2。5、計算氣體純度氣體純度=V2/V×100%第十一節閥門編號2.11.1制氫裝置閥門序號編號名稱11A堿液過濾器出口門22A堿液過濾器進口門33A堿液過濾器旁路門44A屏蔽泵進口門55A屏蔽泵出口門66A屏蔽泵旁路門77A電解槽退堿門88A系統充堿門99A系統退堿門1010A堿液冷卻器冷卻水進口門1111A堿液冷卻器冷卻水進口旁路門1212A水箱回水門1313A系統沖洗用水箱出口門1414A系統補水用水箱出口門1515A水箱底排門1616A系統補堿用堿箱出口門1717A系統退堿用堿箱進口門1818A系統充堿用堿箱出口門1919A堿箱排污門2020A水箱進除鹽水門2121A堿箱進除鹽水門2222A電解槽左排污門2323A電解槽右排污門2424A整流柜冷卻水進口門2526A框架Ⅱ來氫總門2627A#1儲氫罐充氫門2728A#2儲氫罐充氫門2829A#3儲氫罐充氫門2930A#1儲氫罐補氫門3031A#2儲氫罐補氫門3132A#3儲氫罐補氫門3233A補氫旁路門3334A壓縮空氣入口門3435A壓縮空氣出口門3536A壓縮空氣罐底排門3637A除鹽水來水總門371B氫氣冷卻器冷卻水進口門382B氧側事故排空門393B氧側出口手動門404B氫側出口手動門415B氫側事故排空門426B氫側手動排空門437B系統補水門448B系統補堿門459B堿液過濾器排污門4610B屏蔽泵冷卻水進口門471C#1機補氫二次門482C#2機補氫二次門493C#1機補氫一次門304C#2機補氫一次門311D氧氣取樣總門322D氫氣取樣總門333D氧側排水器進口門344D氧側排水器出口門355D氫側排水器進口門366D氫側排水器出口門377D系統充氮門388D屏蔽泵排氣門399D氧氣排空管放水門4010D氫氣排空管放水門4111D槽壓變送器進口門4212D框架Ⅱ排污門4313D#1儲氫罐管道放水門4414D#2儲氫罐管道放水門4515D#3儲氫罐管道放水門461E#1儲氫罐安全閥進口門472E#2儲氫罐安全閥進口門483E#3儲氫罐安全閥進口門491F#1儲氫罐進出口門502F#2儲氫罐進出口門513F#3儲氫罐進出口門524F#1儲氫罐排氣門535F#2儲氫罐排氣門546F#3儲氫罐排氣門557F#1儲氫罐溢流門568F#2儲氫罐溢流門579F#3儲氫罐溢流門5810F#1儲氫罐底部排污門5911F#2儲氫罐底部排污門6012F#3儲氫罐底部排污門611R壓縮空氣到槽壓變送器入口門622R壓縮空氣到氧側差壓變送器入口門633R壓縮空氣到槽溫變送器入口門644R壓縮空氣到氫側差壓變送器入口門655R壓縮空氣到堿液流量計入口門666R氫氣手動取樣門677R氧氣手動取樣門2.11.2干燥裝置閥門序號編號名稱1#1原料氫來氣總門2#2干燥器A進口門3#3干燥器B進口門4#4干燥器A出口門5#5干燥器B出口門6#6干燥器A出口與冷凝器聯絡門7#7干燥器B出口與冷凝器聯絡門8#8干燥器A進口與冷凝器聯絡門9#9干燥器B進口與冷凝器聯絡門10#10產品氫出口門11#11干燥裝置旁路門12#12冷凝器冷卻水入口門13#13排水器進口門14#14排水器出口門15#15干燥裝置排空門2.11.3冷卻系統閥門序號編號名稱11W#1冷卻水泵入口門22W#2冷卻水泵入口門33W#1冷卻水泵出口門44W#2冷卻水泵出口門55W冷卻塔進水門66W冷卻塔出水門77W冷卻水箱補水門88W冷卻水箱底排門99W冷卻水箱出口門101G制氫站與閉冷水來水隔離門112G制氫站與閉冷水回水隔離門修改為以下內容閥門編號制氫裝置閥門編號1A堿液過濾器進口門2A堿液過濾器出口門3A屏蔽泵進口門4A屏蔽泵出口門5A系統回堿門6A系統進堿門7A堿液冷卻器冷卻水調節門前手動門8A堿液冷卻器冷卻水旁路手動門13A補水箱補水旁路門14A補水箱補水電磁閥15A補水箱至屏蔽泵出水門16A補水箱回水門17A補水箱出水門18A補水箱底部排污門19A堿液箱至送水泵出堿門20A堿液箱回堿門21A堿液箱出堿門22A堿液箱排污門23A堿液箱補水門24A整流柜冷卻水出口門25A整流柜冷卻水進口門29A除鹽水至補水箱來水總門1B氧側事故排空門2B氧側調節閥前手動門3B氫側調節閥前手動門4B氫側事故排空門5B框架一充排氫三通閥7B氫分離器補水門8B系統補堿門9B電解槽回堿門10B堿液過濾器排污門11B氫冷卻器冷卻水進水門12B屏蔽泵冷卻水進水門30B電解槽排污門35B水封補水手動門1D氧氣取樣總門2D氫氣取樣總門3D氧側排水器進口門4D氧側排水器出口門5D氫側排水器進口門6D氫側排水器出口門7D框架一充氮門8D屏蔽泵排氣門9D氫氣排空管放水門10D氧氣排空管放水門11D槽壓變送器進口門15D氫側壓力表進口門6R氫氣手動取樣門7R氧氣手動取樣門1TA氫側調節閥2TA氧側調節閥3TA冷卻水調節閥二.干燥裝置閥門編號13B干燥器進口門14B冷凝器冷卻水進水門15B干燥架排空門16B干燥器出口門17B干燥器旁路門1Q干燥架來氫三通閥2Q吸附器A側三通閥3Q吸附器B側三通閥4Q四通閥17D濕度儀取樣進口一次門18D干燥器進口壓力表進口門19D干燥器出口壓力表進口門20D冷凝器排水器進口門21D冷凝器排水器出口門三、框架二閥門編號9A至#1機補氫減壓閥后截止手動門10A至#2機補氫減壓閥后截止手動門18B框架二充氫總門19B#1儲氫罐補氫門20B#1儲氫罐充氫門21B#2儲氫罐補氫門22B#2儲氫罐充氫門23B#3儲氫罐補氫門24B#3儲氫罐充氫門25B充氫補氫聯絡門26B框架二自動補氫閥27B框架二手動補氫門22D框架二#1儲氫罐壓力表進口門23D框架二#2儲氫罐壓力表進口門24D框架二#3儲氫罐壓力表進口門25D框架二氫氣壓力變送器進口門26D框架二充氮門27D至#1機補氫壓力表進口門28D至#2機補氫壓力表進口門四、儲氫罐閥門編號36B#1儲氫罐進出口門37B#1儲氫罐排空門38B#1儲氫罐排污門39B#2儲氫罐進出口門40B#2儲氫罐排空門41B#2儲氫罐排污門42B#3儲氫罐進出口門43B#3儲氫罐排空門44B#3儲氫罐排污門29D#1儲氫罐壓力表進口門30D#1儲氫罐手動取樣門31D#2儲氫罐壓力表進口門32D#2儲氫罐手動進口門33D#3儲氫罐壓力表進口門34D#3儲氫罐手動取樣門1E#1儲氫罐安全閥進口門2E#2儲氫罐安全閥進口門3E#3儲氫罐安全閥進口門五、壓縮空氣系統閥門編號26A壓縮空氣罐進氣門27A壓縮空氣罐出氣門28A壓縮空氣罐排污門1R壓縮空氣到槽壓變送器入口門2R壓縮空氣到氧側差壓變送器入口門3R壓縮空氣到槽溫變送器入口門4R壓縮空氣到氫側差壓變送器入口門5R壓縮空氣到堿液流量計入口門六、閉冷水系統閥門編號1W#1閉冷水泵進口門2W#1閉冷水泵出口門3W#2閉冷水泵進口門4W#2閉冷水泵出口門5W#1換熱器閉冷水進口門6W#1換熱器閉冷水出口門7W#1換熱器工業水進口門8W#1換熱器工業水出口門9W#2換熱器閉冷水進口門10W#2換熱器閉冷水出口門11W#2換熱器工業水進口門12W#2換熱器工業水出口門13W工業水來水總門14W閉冷水箱補水電磁閥15W閉冷水箱補水手動門16W閉冷水箱出水總門17W閉冷水箱底部左側排污門18W閉冷水箱底部右側排污門注:閥門通徑A—DN20,B—DN15,D—DN6,H-DN15,E-DN40,GDN10,F-DN25第七篇廢水處理部分第一章工業廢水處理運行規程第一節概述1.1.1我廠工業廢水(除含煤、含油廢水外)包括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排水,凝結水精處理再生排水,試驗室排水,取樣排水,循環水弱酸處理排水,主廠房內工業排水,鍋爐化學清洗排水,空氣預熱器沖洗排水等。根據工業發水的排放周期,將工業廢水分為經常性排水和非經常性排水;其中主廠房內工業排水水質符合排放標準,可以直接排放。其余經常性工業排水和非經常性排水中的鍋爐化學清洗排水和空氣預熱器排水都進入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系統進行處理。1.1.2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的流程如下:1、經常性排水處理流程如下:酸(或堿)、次氯酸鈉(取消)、酸(或堿)↓↓化學水處理排水、試驗室及取樣排水→曝氣塔(循環加曝氣)→PH調節酸(或堿)↓→達標排放(刪除)槽→反應槽→絮凝槽→最終中和槽→→清凈水池→清凈水泵→回用(改為達標排放)2、非經常性排水處理流程如下:酸或堿、次氯酸鈉↓鍋爐化學清洗排水、空熱器沖洗排水→曝氣塔(曝氣)→酸或堿混、助凝劑酸或堿↓↓↓PH調節槽→反應槽→絮凝槽→斜板澄清池(刪除)→最終中和槽→→→達標排放(刪除)→→清凈水池→清凈水泵→回用(改為達標排放)脫水助劑↓斜板澄清池排泥→排泥泵→濃縮池→排泥泵→脫水機→泥餅汽運出廠(設備已停運)1.1.3工業廢水處理系統設備型號及規格序號名稱型號及規格數量1酸洗廢水輸送泵125ALF-35A,Q=165-230T/H22廢水輸送泵125ALF-35A(ZW125-100-20),Q=165-230(100)T/H23廢水泵AZ80-250,Q=90T/H,P=0.2MPA2配電機Y160M-4,N=11KW,r=145024曝氣塔抽氣泵(再循環泵)AZ100-200A,Q=220T/H,P=0.45MPA2配電機Y225M-2,N=45KW25PH調節槽V=17.5m3,鋼襯膠,帶攪拌機1配電機Y90S-4,N=1.1KW16反應槽V=17.5m3,鋼襯膠,帶攪拌機1配電機Y90S-4,N=1.1KW17絮凝槽V=10m3,鋼襯膠,帶攪拌機1配電機Y90L-4,N=1.5KW18斜板澄清器(拆除)Q=100m3/h19最終中和槽V=17.5m3,鋼襯膠,帶攪拌機1配電機Y90L1-4,N=1.1KW11011積水泵125FYL-25,Q=100T/H,P=0.25MPA2配電機Y160L-4,N=15KW212斜板澄清器排泥泵65AWFB-A,Q=12-45m3/h,P=0.15-0.11MPA213次氯酸鈉罐φ2400,V=15m3,改性聚丙烯1酸貯存罐φ3000,V=25m3,改性聚丙烯114堿貯存罐φ3000,V=25m3,改性聚丙烯115加酸裝置三泵式1鹽酸計量泵Q=155L/HP=1.0MPa316加堿裝置三泵式1堿計量泵Q=155L/HP=1.0MPa317濃縮池排泥泵32AWFB-A,Q=2.5-6.5m3/h,P=0.16-0.14MPA2配電機Y90S-2,N=1.5KW2酸霧吸收器φ500,PP118混凝劑加藥二箱二泵1混凝劑計量箱V=1.0m32Y型過濾器DN402混凝劑計量泵Q=125L/HP=1.0MPa21920助凝劑加藥二箱二泵1助凝劑計量箱V=1.0m32Y型過濾器DN402助凝劑計量泵Q=125L/HP=1.0MPa221脫水劑加藥二箱二泵122次氯酸鈉泵65FSB-32l,Q=29T/H,P=0.2MPA1配電機Y90L-2,N=4.0KW123堿泵50FSB-20,Q=15T/H,P=0.2MPA1配電機Y90L-2,N=2.2KW124卸酸泵50FSB-20,Q=15T/H,P=0.2MPA1配電機Y90L-2,N=2.2KW12526卸堿泵50FSB-20,Q=15T/H,P=0.2MPA1配電機Y90L-2,N=2.2KW127曝氣塔V=2000m3128射水抽氣器DN300129濃縮池φ6000,含刮泥耙,Q=30m3/h130脫水機BABY-Ⅱ,Q=2-4m3/h(AFLFA)131空氣罐V=6m3,P=1.0MPA132電動泥斗V=4m3,帶電動裝置133泥餅運輸車自卸式,載重量4T134清凈水泵100AWFB-B,H=38m,N=30kw2注:表格內紅色為設備停運或拆除1.1.4各種工業廢水的污染因子種類廢水名稱污染因子經常性廢水工業水預處理裝置來水SS鍋爐補給水處理再生廢水PH、SS、TDS凝結水精處理再生廢水PH、SS、TDS、Fe、Cu等重金屬鍋爐排污水PH、PO43-、含鹽量較高取樣裝置排水PH、含鹽量不定試驗室排水PH與所用試劑有關主廠房地面及設備沖洗水SS、油非經常性排水鍋爐化學清洗水PH、F-、SS、COD、重金屬、油空氣預熱器沖洗廢水PH、SS、COD、Fe等重金屬除塵器沖洗水PH、SS、COD停爐保護廢水NH3、N2H41.1.5工業廢水處理系統采用氧化(去除COD)、深度氧化(去除COD)、中和(調pH值)、絮凝(去除懸浮物)、沉淀(去除懸浮物)、脫水(處理污泥)等處理方法對污水進行處理。1.1.6排放控制標準pH值:6-9懸浮物:≤20mg/l(短時≤70mg/l)COD:≤100mg/l第二節工業廢水加藥系統的運行1.2.1藥品的配制:1、混凝劑溶液的配制(1)關閉混凝劑計量箱底排門、出口門,開啟進水門,放水至計量箱液位1/2處,關進水門,啟動攪拌器。(2)向計量箱內緩慢加入50Kg混凝劑,待混凝劑完全溶解,開啟進水門,上水至2/3液位處,停攪拌器,混凝劑濃度應在5-10%,關計量箱進水門。2、助凝劑(或脫水劑)溶液的配制(1)關閉助凝劑(或脫水劑)計量箱底排門、出口門,開啟進水門,放水至計量箱液位1/2處,關進水門,啟動攪拌器。(2)向助凝劑(脫水劑)計量箱內緩慢加入10Kg助凝劑(脫水劑),待助凝劑(脫水劑)完全溶解,開啟進水門(3)上水至2/3液位處,停攪拌器,助凝劑(脫水劑)濃度應在5-10%,關計量箱進水門。1.2.2加藥系統的運行1、次氯酸鈉加藥系統的運行(1)投運:開啟次氯酸鈉貯存罐出口門、次氯酸鈉輸送泵入口門,啟動泵,正常后打開出口門。(2)停運:關閉次氯酸鈉泵出口門,停泵。關閉次氯酸鈉貯存罐出口門。次氯酸鈉輸送泵入口門可保持常開狀態。2、鹽酸加藥系統的運行(1)投運:開啟鹽酸貯存罐出口門、鹽酸計量泵進口門、出口門、出口總門,啟動鹽酸計量泵。(2)停運:停鹽酸計量泵。鹽酸貯存罐出口門、鹽酸計量泵進口門、出口門、出口總門可保持常開狀態。3、堿加藥系統的運行(1)投運a、堿計量泵的投運:開啟堿貯存罐出口門、堿計量泵進口門、出口門、出口總門,啟動堿計量泵。b、堿泵的投運:開啟堿貯存罐出口門、堿泵進口門,啟動堿泵,正常后開啟泵出口門。(2)停運a、堿計量泵的停運:停堿計量泵。堿貯存罐出口門、堿計量泵進口門、出口門、出口總門可保持常開狀態。b、堿泵的停運:關閉堿泵出口門,停泵。堿貯存罐出口門、堿泵進口門可保持常開狀態。4、混凝劑加藥系統的運行(1)投運:開啟混凝劑計量箱出口門、計量泵進口門、出口門、出口總門,啟動計量泵。(2)停運:停計量泵。混凝劑計量箱出口門、計量泵進口門、出口門、出口總門可保持常開狀態。5、加助凝劑(脫水劑)(1)投運:開啟助凝劑(脫水劑)計量箱出口門、計量泵進口門、出口門、出口總門,啟動助凝劑(脫水劑)計量泵。(2)停運:停助凝劑(脫水劑)計量泵。助凝劑(脫水劑)計量箱出口門、計量泵進口門、出口門、出口總門可保持常開狀態。注:紅色為設備停運或拆除第三節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的運行1.3.1啟動前的檢查1、系統中各槽池均處于備用狀態,各泵應完好備用,油位正常,有冷卻水的保持水流暢通。2、加藥系統處于備用狀態,藥液計量箱液位在2/3以上。3、壓縮空氣系統正常,閥門開關正常。4、熱工儀表良好備用。5、程控系統正常。1.3.2手動操作步驟:(修改為以下內容)1、開啟曝氣塔進水手動門、氣動門,曝氣塔進水。2、根據廢水情況需處理時,開啟曝氣塔出水門、曝氣塔再循環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