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戲劇》_第1頁
《中國當代戲劇》_第2頁
《中國當代戲劇》_第3頁
《中國當代戲劇》_第4頁
《中國當代戲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當代戲劇

主講教師:王云介整理課件第四章當代戲劇

第一節當代戲劇概述整理課件“當代戲劇〞〔三大局部構成〕:

戲曲

歌劇

話劇整理課件一、建國初期〔1949~1952〕

話劇創作出現一個小高潮

原因主要有:

一是,作家的創作熱情高漲。在新生活的感召下,一些劇作家迅速進入角色,創作出許多影響廣泛的作品。二是,黨和政府大力提倡。整理課件代表作有:

劉滄浪等?紅旗歌?

胡可?戰斗里成長?

老舍?方珍珠??龍須溝?

曹禺?明朗的天?

夏衍?考驗?

陳其通?萬水千山?整理課件主題大體有兩個:

1、表現革命斗爭的艱難與勝利;

2、歌頌黨、社會主義制度、新生活。

整理課件

二、1953~1957,獨幕劇創作出現高潮〔1〕1956年,召開了第一屆全國話劇觀摩演出大會。全國有43個劇團參加,演出劇目有51個,集中展示了建國以來的話劇創作成績,這是當代話劇創作和演出的第一次盛會,也是話劇創作的第一個高潮。

整理課件〔2〕“第四種劇本〞的產生

代表作:

岳野?同甘共苦?

楊履方?布谷鳥又叫了?

海默?洞簫橫吹?整理課件三、1958~1962年,話劇創作出現了一個歷史劇的熱潮

代表作主要有:

郭沫假設?蔡文姬??武那么天?

田漢?關漢卿??文成公主?

老舍?神拳?

曹禺?膽劍篇?

朱祖貽等?甲午海戰?整理課件四、1963~1966年,左傾思潮泛濫,話劇創作走向了低谷

1962年的廣州會議,調整了文藝政策,撫慰了知識分子,但是好景不長,毛澤東在八屆十中全會上提出了階級斗爭新理論,話劇創作走向了歧途。整理課件出現了兩類作品:

〔1〕圖解階級斗爭理論的作品。

〔2〕來源于生活,卻失真的作品。?霓虹燈下的哨兵?整理課件第二節老舍與?茶館?

老舍是我國現當代著名作家,他以大量優秀的傳世之作,在我國文壇樹立起一塊不朽的豐碑,無愧為中國文壇巨人。整理課件一、老舍的生平與創作

老舍〔1899~1966〕

姓舒,原名慶春。整理課件1951年他因劇作?龍須溝?獲得了“人民藝術家〞稱號。整理課件

二、?茶館?

1、?茶館?的命運

第一次上演是1957年

第二次上演是1963年

第三次是新時期,1979年公演,為了紀念老舍誕辰80周年。整理課件?茶館?的影響之大遠非國內:

1980年秋,?茶館?應邀去西歐演出,這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第一次西征,在德國、法國、瑞士、日本等國家演出,獲得了極大成功,被西歐戲劇界人士贊譽為“遠東戲劇的奇跡〞。整理課件2、?茶館?的背景與主題

〔1〕?茶館?的背景:

從19世紀末戊戌維新以后寫起,寫到抗日戰爭結束,歷時半個世紀。這段時間是中國最黑暗最悲慘的幾十年,也是革命斗爭風起云涌、如火如荼的幾十年。整理課件小背景〔作品背景〕:

作品分三幕,一幕寫一個時代。

第一幕:寫戊戌政變以后的清朝末期,是一個散發著尸臭的時代。

政治局勢社會狀況整理課件第二幕:幾十年后,中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代。

這個時代的特點是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政治局勢社會狀況

整理課件第三幕:抗日戰爭結束以后,蔣介石統治時代,可謂趕走了浪,又來了虎,日本人剛走,國民黨進了北京城。

政治局勢社會狀況

整理課件〔2〕?茶館?的主題:

用老舍先生自己的話說,?茶館?的主要目的是“埋葬三個時代〞——清朝末年、軍閥混戰、解放前夕,統治者分別是清朝政府、北洋軍閥、蔣介石。這三者先后登上歷史舞臺,打著不同的旗號,但是反動本質是一脈相承的。整理課件?茶館?揭示的主題是:

這三個時代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災難,一個比一個深重,壓迫和剝削人民的手段一個比一個狠毒。這樣罪惡的時代,最終是逃不脫被消滅、被埋葬的命運的。從而反面揭示了歌頌新時代的主題。整理課件3、?茶館?的主要內容

時間、地點、布景

1898年秋,康梁維新運動失敗了,北京裕泰大茶館。整理課件4、?茶館?的藝術特色

〔1〕藝術構思方面

①?茶館?使用了“反描法〞

正面描寫三個時代的反動與黑暗,讓讀者去意會這樣的時代是不該存在下去了;或者說“埋葬三個時代〞的主題,不正面說,而只在反面大做文章。整理課件②?茶館?使用了“側面透露法〞以小見大、以個別表現一般;或者說,他選擇了北京一個普普通通的大茶館,寫茶館里各色人物生活的變遷,側面透露了“一些政治消息〞,透露了時代的罪惡與更迭。整理課件③?茶館?使用了“人像展覽式〞

〔結構〕

這是老舍對中外戲劇傳統的又一個突破。整理課件第一、傳統戲劇一般都采用“一人一事〞的方法,老舍拋棄了這種縱向結構的老框框,而采用了“橫斷面〞的方法。整理課件第二、這種結構不是用一人一事貫穿全劇,而是用眾多的人物與事件反映復雜的社會與人生。

整理課件

老舍安排劇情和人物使用了四個方法:

方法一: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然松散,但又主要人物串聯起來,就緊湊了,不給人三大塊的分裂之感。整理課件王利發:20多歲40多歲70來歲

常四爺:30來歲50來歲年過70

秦二爺:20多歲40多歲70來歲整理課件方法二: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有一個人扮演,加強了故事的連貫性。

劉麻子——小劉麻子二德子——小二德子

唐鐵嘴——小唐鐵嘴宋恩子——小宋恩子

吳祥子——小吳祥子〔上場時都是30歲左右〕整理課件方法三:讓每一個角色都說自己的事,由于時代相聯系。到達了兩個目的:即交待了他們的處境和命運,讓觀眾看到了各色各樣的人,又反映了時代狀況。整理課件方法四: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毫不客氣。

茶客甲、乙、丙、丁,藝人、除濕、教師、巡警、大兵……整理課件〔2〕藝術結構方面

?茶館?采用了“坐標式〞的結構。縱線為清末到解放前夕,橫線為三個時代〔三個橫斷面〕,在“史〞與“面〞的交叉點上表達作者的創作意圖。整理課件這種藝術結構的特點和好處在于,能夠使“史〞與“象〞結合,“虛〞與“實〞結合,廣度與深度相結合。整理課件〔3〕人物刻畫方面

?茶館?刻畫的人物眾多,而且個性鮮明。出場人物多達70余人,有名有姓的就有50多人。這在話劇史上都罕見。尤其讓人刮目相看的是,老舍刻畫人物的藝術功力。整理課件老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①“單純個性化語言〞

抓住人物身份性格特點,簡筆勾勒,“三言五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即讓他們“開口就響〞。整理課件②在人物沖突碰撞中刻畫人物

第一幕秦仲義與龐太監言語頂撞,讓觀眾看出他們不同的社會地位與性格特點。整理課件③精心選擇最能表達人物思想性格特點的事情來刻畫人物,而不作整體介紹。

如秦仲義王利發整理課件

王利發的藝術形象分析:

第一、他是很稱職的茶館掌柜,是舊社會精明干練、富有混事經驗的茶館老板形象。

第二、他是一個謹小慎微的順民,是適應形勢、順應潮流的小商人形象。

第三、他還是一個自私、勢力、刻薄的舊式小商人形象。整理課件〔4〕語言特色

第一、表現為老舍一貫的語言特點:簡潔、通暢、幽默,具有北京方言特點。

第二、人物語言個性化。整理課件〔5〕藝術效果方面

?茶館?是用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即一出悲劇,舞臺演出卻有很強的喜劇效果。老舍使用的手段主要是讓人物自嘲,或者運用相聲“抖包袱〞的技巧。整理課件第三節田漢與?關漢卿?

一、田漢的生平與創作

〔1898~1968〕

田漢是我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戲曲改革運動的先驅者,也是我國早期音樂、電影工作杰出的組織者和領導人。整理課件他從事戲劇創作長達半個多世紀,建國前代表作主要有:

?名優之死??月光曲??麗人行?;電影劇本?三個摩登女性??黃金時代?;歌詞?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1949年第一屆政協會議上確定為國歌〕

整理課件50年代是田漢話劇創作的又一個頂峰。

代表作是三部歷史劇:

?關漢卿??文成公主??謝瑤環?整理課件二、?關漢卿?

田漢的這出戲是以劇作家的身份寫劇作家,傾注了田漢的全部心血。1958年劇本發表以后,取得了很大成功。整理課件?關漢卿?的內容:

全劇共分11場整理課件?關漢卿?的政治是主題:

“為民請命〞。

?關漢卿?的性格是主題:

關漢卿的“銅豌豆〞精神。整理課件田漢的研究:

〔1〕研究?竇娥冤?,田漢得出關漢卿性格的一個側面,即他為竇娥鳴冤叫屈,痛恨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貪官污吏,具有“為民請命〞的崇高精神。

整理課件〔2〕研究?金線池??救風塵??望江亭?等劇作,田漢否認了關漢卿是“浪子班頭〞,“風流才子〞,而提煉出他是同情婦女命運的。

〔3〕研究散曲?不伏老??南呂·一枝花?。整理課件?關漢卿?的藝術特色:

1、?關漢卿?具有極濃的抒情意味。田漢是公認的“戲劇詩人〞,,他的劇作不同于他人的個性特征就是,“詩劇〞特征,熱情洋溢,浪漫抒情。整理課件2、?關漢卿?的情節結構特點:戲中戲。全劇交錯地寫了兩場悲劇,〔1〕竇娥的悲劇,是元代受壓迫最深的老百姓的悲劇,通過這個千古奇冤,揭露了元代社會的黑暗現實。

〔2〕關漢卿的悲劇,是元代下層知識分子、藝人的悲劇。整理課件3、“話劇加唱〞是田漢的一貫做法,也是他的拿手好戲。他經常用音樂、詩歌、詞曲作為抒情的藝術手段,大大增強了話劇的詩意和抒情性。整理課件第四節郭沫假設與?蔡文姬?

一、郭沫假設的生平與創作

〔1892~1978〕整理課件詩集:

?新華頌??百花齊放?

?長春集??潮夕集?

歷史劇:

?蔡文姬??武那么天?

長篇文學評論:?李白與杜甫?〔1971〕整理課件二、?蔡文姬?

?蔡文姬?選擇的是“文姬歸漢〞的故事,動因主要有兩個:

1、為曹操翻案

2、“文姬歸漢〞的經歷與感情與作家從日本回國很相似整理課件全劇分五幕:

第一幕~第二幕,寫曹丞相派董祀和周近兩個專使去匈奴接蔡文姬。

第三幕,濃墨重彩寫蔡文姬的感情世界。

第四幕~第五幕,是正面刻畫曹操的重場戲。整理課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