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國際銀行業變革與發展_第1頁
后危機時代國際銀行業變革與發展_第2頁
后危機時代國際銀行業變革與發展_第3頁
后危機時代國際銀行業變革與發展_第4頁
后危機時代國際銀行業變革與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后危機時代國際銀行業變革與開展湘潭大學商學院譚燕芝教授2024/1/21.前言2021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全球銀行業帶來了劇烈的沖擊,全球銀行業經營格局、經營模式、競爭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金融危機對未來全球銀行業的經營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后危機時代國際銀行業將產生重大的變革和開展。2024/1/22.本講座分為四個局部21世紀以來全球銀行業開展的新特征2021年全球銀行業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沖擊后危機時代全球銀行業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后危機時代國際銀行業開展趨勢2024/1/23.一、21世紀以來全球銀行業開展的新特征2021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21世紀以來全球銀行業開展處于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為迅猛的開展時期,其中隱含著諸多深層次的變革因素,同時也埋下種種風險隱患,對2021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24/1/24.〔一〕全球銀行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擴張全球銀行業的快速成長突出變現為兩方面:資產與資本規模高速增長。1988-2000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資產規模增速為6.4%,2000-2007年增速為13.2%;1988-2000年,其一級資本規模年均增速為7.5%,2000-2007年為11.9%。〔見圖1〕1000家大銀行的經營業績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其稅前利潤、一級資本回報率和總資產回報率的增速都較高。〔見圖2〕2024/1/25.〔二〕諸多變革因素推動銀行業迅速開展1、銀行業體制環境的變革推動業績的大幅改善21世紀以來,體制變革因素對全球銀行業經營業績產生顯著推動作用。1999年,美國?金融效勞現代化法案?出臺、歐元的啟動以及經過亞洲金融危機洗禮的亞洲新興市場對金融體制的改革都對其銀行業的經營產生了深遠影響。

2024/1/26.2、銀行機構金融創新空前活潑,新興業務收入迅速擴張金融工具的創新。一方面,銀行機構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進行創新,另一方面,其不斷創新其他金融工具,突出表現為資產證券化的擴張〔見圖3〕。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銀行機構日益關注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所在,將主要資源集中于具有比較優勢、增長迅速的核心業務。全球1000家大銀行本錢收入比顯著下降,推動資本回報率快速提高〔見圖4〕。2024/1/27.3、美元貶值與并購活動加快1000家大銀行的規模增長美國持續性貶值是21世紀以來國際貨幣體系的一個重大變化,自2002年來美元持續貶值,以美元計價的歐洲銀行業一級資本大幅提升。〔見表1〕基于發揮規模效應、擴大市場份額、分享收購溢價等考慮,21世紀以來全球銀行業并購活動繼續高漲。2024/1/28.〔三〕變革過快而監管滯后,積聚新的經營風險1、銀行業資產規模迅猛擴張降低了銀行體系的穩健性資本資產比例是反映銀行業經營穩健性的一個重要指標,21世紀以來,全球1000家大銀行業的資本資產比例不斷下降,銀行業經營的穩健性明顯呈現降低趨勢。〔見圖5〕2024/1/29.2、銀行業經營管理與金融市場的聯系空前緊密增大流動性風險隨著經濟與金融國際化開展,全球金融市場的聯系空前緊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風險很多地通過抵押債券市場傳導到銀行間貨幣與債券市場,在全球范圍內擴散,銀行業經營面臨的系統性風險大幅增加。2024/1/210.3、銀行業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不協調埋下危機隱患與銀行機構金融創新擴張形成鮮明比照的是,金融監管的力度明顯滯后,沒有形成與金融創新擴張相制約的機制。金融創新的擴張與金融監管滯后不協調,放大了銀行收益內化和損失外化的各種金融風險。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是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深層次矛盾的典型。2024/1/211.二、2021年全球銀行業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沖擊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美歐銀行業遭受較大沖擊;2021年全球性經濟金融危機蔓延,全球銀行業格局發生空前巨變。2024/1/212.〔1〕金融危機升級,全球銀行業利潤巨幅下滑2021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后,美國次貸危機升級為全球性金融危機。國際銀行業遭受大蕭條以后最嚴重的沖擊,資產減計和信貸損失大幅上揚,紛紛陷入流動性困境,經營業績下滑。為應對危機,各國政府大規模注資救援,銀行業紛紛籌資自救。全球銀行業資產減計和損失達10487億美元,籌集資本達9989億美元。〔見表2〕2024/1/213.〔2〕美歐銀行業遭受重創,榜單上游格局穩中有變美歐銀行業在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但排行榜的整體格局依然穩中有變。穩表達為美歐國家大銀行在排行榜仍居主導地位,并雄踞榜單前列。變表達在興旺國家上榜銀行數量減少,新興市場銀行業上榜數量快速增加。〔見表3〕由于歐洲主要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銀行體系遭受金融危機重創,加之大規模的去杠桿化活動,歐洲銀行業在1000家大銀行中數量較2021年減少4家,一級資本規模減少1.8%、總資產規模減少1.2%。但得益于美歐銀行業籌資、并購以及新興市場銀行與快速成長,1000家大銀行一級資本總額較2021年增長9.7%,資產總額增長6.8%。雖然增長緩慢,但仍超乎了人們預期。〔見圖6〕2024/1/214.〔3〕金融體系受損不大,新興市場銀行業地位大幅提升在本次金融危機中,新興市場國家或地區〔東歐除外〕的金融體系受到直接沖擊較小,間接沖擊表達為實體經濟衰退或增長緩慢,以及局部外資撤出,本幣兌美元貶值。總體上,2021年新興市場銀行業表現穩健,在全球地位大幅上升。主要特征如下:第一,資產與資本大幅增長。第二,盈利能力遙遙領先。第三,穩健性指標優良。2024/1/215.〔4〕局部國家銀行業逆流而上,業績表現搶眼在興旺國家中,西班牙、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銀行業盈利水平穩定增長,沒有一家銀行接受政府資本注入的援助。在新興市場,中國、巴西和印度三國合計上榜銀行從2021年87家增加到97家,特別三國沒有一家銀行出現虧損,稅前盈利規模居全球前10位。〔見圖7〕2024/1/216.三、后危機時代全球銀行業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2021年金融危機對未來銀行業開展將產生深刻地影響,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是危機導致銀行業經營的根本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對此,銀行業必須深刻洞察之,適應之。2024/1/217.〔1〕危機加速了全球經濟格局的轉變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儲蓄率大幅上升,并開始重視制造業的開展,力求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基因工程、根底設施建設等產業有新的突破,繼續引領全球經濟。中國作為傳統制造業大國,國內根底設施建設、產業開發振興與區域轉移提速,龐大的消費階層迅速崛起,經濟增長在危機中遠高于其他主要經濟體。2024/1/218.歐洲和日本那么因人口老齡化、社會與經濟結構問題等制約因素,經濟可能長期疲軟。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越南等人口規模龐大的新興國家正在以穩定的增長勢頭,對全球經濟增長發揮更為重要的推動作用。擁有豐富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地區,近期可能會因資源價格疲軟而受創,中期內肯能會重返增長,而長期內可能會因新能源、新材料的出現而再度低迷。2024/1/219.〔2〕危機改變全球金融市場運行的總體面貌第一,金融市場的開展將以實體經濟為主要依托,全球經濟格局的轉變意味著金融市場的重心也將隨之轉移,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金融市場規模將大幅提高,歐洲和日本可能徘徊不前。第二,經過危機的沖擊,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將處于加快轉變之中,到21世紀20年代中國可能成長為第一大經濟體,對國際金融市場的運行規那么將產生重大影響。第三,金融危機導致全球金融財富遭受重創,美歐金融機構開展將會長期受到不良資產的拖累。第四,衍生品金融市場將較大程度萎縮。2024/1/220.〔3〕危機推動全球金融監管改革邁出巨大步伐第一,金融監管范圍將擴大。在2021年4月的G20峰會上,首次將第三方效勞機構包括信用評級機構等納入監管。第二,金融監管約束力度將加強。各國監管方案在強化金融交易信息披露、限制過度杠桿、反避稅等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第三,金融監管協調與國際化合作將深化。各國正在加強國內監管協調、提升貨幣當局對金融穩定的重要性,并在國際上加強與各國監管機構的合作。第四,金融監管的一些原那么被改寫。2024/1/221.〔4〕危機對全球銀行業競爭格局重新洗牌銀行業市場結構決定于市場時機、業務模式和監管要求等多種約束條件,本次危機沖擊程度劇烈,對全球銀行業的競爭格局產生洗牌效應。危機后銀行業的開展將會進一步分化,競爭的天平在向新興市場傾斜,向危機中擴大了自身市場份額的金融機構傾斜,向傳統、簡單和透明的業務種類傾斜。2024/1/222.四、后危機時代國際銀行業開展趨勢未來,伴隨全球經濟格局和金融監管環境的轉變,美歐國家銀行業將難以再現過去10年來的輝煌業績,而一直以來審慎監管的局部國家,其銀行業將會繼續穩健開展,東歐之外新興市場銀行業仍有重大開展機遇。2024/1/223.〔一〕美歐銀行業將難以再現過去10年的輝煌業績第一,主要美歐國家銀行業遭受重創,資產、資本與利潤縮水,將制約未來市場擴展能力。第二,未來美歐經濟復蘇疲弱,銀行業經營的外部環境較為不利。第三,傳統業務資產質量惡化,銀行業將用較長時期消化不良資產。〔見圖8〕第四,監管力度強化,過去10多年來大開展的優越環境難以再現。2024/1/224.〔二〕專注于傳統銀行開展模式的興旺國家銀行業可維持穩定開展本次金融危機中,少數興旺國家銀行業脫穎而出,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以及少數北歐小國。不管是從宏觀的經濟、金融和監管環境來看,還是從微觀的市場結構、銀行治理結構與經營模式等來看,這些國家的銀行業未來將會維持較為穩定的良好開展態勢。第一,良好的經濟金融環境與監管體制。第二,相對集中的行業競爭結構和國有控股治理結構。第三,全能、平衡與穩健的銀行經營模式2024/1/225.在本次危機中,加拿大、西班牙和澳大利亞銀行經營模式堪稱抵御風險的典范。1、在審慎的金融監管和嚴格風險管理機制下,銀行業經營重點是傳統的貸款與投資產品,涉及美國有毒資產較少。2、在融資來源上,主要是以存款為主導的融資結構,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對來自資本市場的批發融資依賴度低,保持很好的流動性。3、全能銀行模式,防止了單一金融業務的集中度過高,在業務整體上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4、在經營地域上,以本國和新興市場為主導,助推銀行業整體業績的提升,以西班牙最為典型。2024/1/226.〔三〕新興市場銀行業仍將是開展亮點和全球銀行業角逐之地新興市場銀行業在本次金融危機中的整體表現,與1998年金融危機期間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快于興旺市場。第二,新興市場金融深度有很大的開展空間。第三,新興市場主要集中于傳統業務,根本未受到金融危機沖擊。2024/1/227.〔四〕中國銀行業崛起的前景可期新興市場銀行業在21世紀以來開展迅速,同時并未受到美國科技泡沫危機和次貸危機的重大影響,在全球因行業地位迅速上升。其中,中國銀行業通過改革開放,增長最為迅速,開展最為穩健。2024/1/228.1、新興市場銀行業異軍突起,“金磚四國〞最為顯著

1992年,“金磚四國〞在1000家大銀行資本和利潤占比分別僅為4.7%和6.4%。而2007年,總資本達4488億美元,占比11.5%,首次超過日本銀行業10.0%的份額;稅前利潤達1247億美元,占比16.0%,首次超過美國銀行業14.4%的份額。〔見圖9〕2024/1/229.2、中國銀行業地位快速上升仍有突破空間(1)我國尚有很大比例的銀行資產未進入1000家大銀行排行榜。〔見圖10〕(2)我國國內市場的開展潛力依然廣闊,在未來我國GDP規模可望維持8%增長率的根底上,未來10年內我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銀行市場。(3)我國銀行業占有的海外資產上有提升空間,整體的競爭實力和產品創新能力都有待進一步提升。2024/1/230.3、當前中國銀行業開展依然穩健可望實現真正的崛起當前,在全球銀行業深陷次貸危機的背景下,我國銀行業依然取得了客觀的開展業績。面對未來,我國銀行業固然面臨更大的挑戰,不過,只要繼續堅持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不斷調高風險管理水平,穩步推進全球戰略,我國銀行業未來的重大崛起值得期待。2024/1/231.4、中國銀行業崛起的策略選擇

(1)立足于亞太市場。(2)著眼于經營戰略轉型。(3)審慎掌握改革節奏與開放進度。(4)重視區域金融合作。(5)推進銀行業的兼并重組,提高市場競爭的有效性。(6)強化根底設施與核心資源的管理與建設。2024/1/232.謝謝2024/1/233.圖11988~2007年全球GDP與1000家大銀行資產開展狀況資料來源:IMF,TheBanker。10億美元%2024/1/234.圖21988~2007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稅前利潤與資產回報率資料來源:IMF,TheBanker10億美元%.資料來源:德意志銀行圖3全球證券化發行規模與衍生品規模10億美元.圖41000家大銀行平均本錢收入比與ROE的關系資料來源:TheBanker

%%.圖51000家大銀行總資產、一級資本增長率與資本資產比率資料來源:TheBanker

%%.圖61988~2021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資產與資本規模變化資料來源:TheBanker

10億美元10億美元.圖72021年1000家大銀行10大盈利國與5大虧損國資料來源:根據?銀行家?雜志資料整理億美元.圖8美國大銀行的不良資產與不良率水平資料來源:美聯儲.1000家大銀行以及資本10億美元1000家大銀行稅前利潤資料來源:TheBanker。圖92000年以來“金磚四國〞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業的份額突飛猛進10億美元.圖10中國銀行業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的地位變遷資料來源:TheBanker.貨幣對2002年末匯率2007年末匯率對美元匯率升值歐元/美元0.950.6840.39%英鎊/美元0.620.5023.18%日元/美元118.74111.336.66%人民幣/美元8.287.3013.32%印度盧比/美元47.9039.3821.64%俄羅斯盧布/美元31.9324.5729.96%表12002~2007年末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IMF。.

排名以及資本與稅前利潤額(2008年)資產減計與資本籌集額(截止2009年6月)

銀行簡稱一級資本稅前利潤銀行簡稱資產減計資本籌集1蘇格蘭皇家銀行1018-593美聯銀行101911002花旗銀行1188-531花旗銀行101810433富國銀行864-478美國銀行5669934富通銀行302-282美林銀行5592995瑞銀集團314-196瑞銀集團5313416哈利法克斯銀行288-158華互銀行4531217瑞士信貸銀行322-140匯豐銀行4222848德意志銀行433-80摩根大通銀行4124979德國海泊地產銀行82-75蘇格蘭皇家銀行31454610德國巴伐利亞銀行157-72哈利法克斯銀行290252表22021年1000家大銀行稅前虧損額及資產/信貸減計額前10名單位:億美元資料來源;TheBanker。.排名總資產(2008年12月)一級資本(2008年12月)股票市值(2009年6月)稅前利潤(2008年)銀行簡稱規模銀行簡稱規模銀行簡稱規模銀行簡稱規模1RBS35010摩根大通1361工商銀行2570工商銀行2132德意志銀行30653美國銀行1208建設銀行1822建設銀行1753巴克萊銀行29927花旗銀行1188中國銀行1531桑坦德銀行1584巴黎銀行28887RBS1018匯豐銀行1432中國銀行1265匯豐銀行24180匯豐銀行953摩根大通1338BBVA966法國農行22394富國銀行864富國銀行1154匯豐銀行937摩根大通21751三菱日聯772美國銀行1103巴克萊銀行898三菱日聯20258工商銀行747桑坦德銀行981農業銀行779花旗銀行19385法國農行717高盛76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