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救援培訓課件_第1頁
水域救援培訓課件_第2頁
水域救援培訓課件_第3頁
水域救援培訓課件_第4頁
水域救援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域救援培訓課件

一、事故類型船舶翻沉交通工具墜水洪澇災害落水遇險孤島被困二

、救援類型水面救援冰面救援潛水救援三

、救援技術類型岸上救援入水救援舟艇救援繩索救援接觸救援拋繩/物救援水面攔截救援涉水救援游泳救援輔助物施救潛水救援沖鋒舟救援橡皮艇救援翻艇自救引導拉繩救援栓繩游泳救援雙繩圈(開放式)救援水平V型/T型救援垂直V型/T型救援直升機救援(一)

岸上救援-接觸救援接觸救援分為徒手救援和遞物救援,救援人員在岸上救助落水人員1、要點:抓緊岸邊固定的物件或以同伴協助穩定重心,避免滑入水中。救援人員應保持注視待救者,并將身體重心盡量降低,俯伏在地上。2、適用范圍:不慎落水被困于岸邊等待救援的人員(一)

岸上救援-拋繩/物救援將繩索或者助浮物拋給被救者,當被救者雙手緊握繩索或助浮物后,迅速將其拉上岸來的救援方法。1、要點:拋繩時要將繩索拋在被救者伸開雙手可觸及的范圍內。被救者抓握繩索過后,順著河流,利用鐘擺原理使被救者漂向岸邊2、適用范圍:適用于各種水域。(一)

岸上救援-水面攔截救援分為水面攔截網救援和攔截繩救援,將攔截網/繩布置在水中,攔截被救者的救援方法2、要點:在使用水面攔截網時必須注意水流速度和充分考慮攔截網的固定、入水深度、架設地點以及如何更好地回收等因素不要將攔截繩與水流方向垂直,以免被救者受到繩索瞬間攔截力而受到二次傷害,水面主繩的架設應與水流方向呈一定傾斜角度。如果水流流速太大,可以使用兩條攔截繩進行施救,第一條攔截繩減緩被救者向下游漂流的速度,第二條則是負責救援被救者上岸。(二)

入水救援-涉水救援1、要點:下水前選好下水地點,利用自身攜帶的輔助物探測水深、水流等情況在水中移動的時候也要用輔助物探測水底情況,確保沒有障礙物或凹陷后才可前進。2、適用范圍:水流緩慢的淺水區域,救援員能安全下水救援的情況,以及救援員必須涉水才能救助傷者的情況。(二)

入水救援-游泳救援此方法是救援人員選擇安全地點下水,通過游泳的途徑接近被救者,然后將被救者救回岸邊(不使用助浮物),并協助被救者上岸后,進行善后護理的一種方法。1、要點:此方法也比較危險,因此,應盡可能使用其他風險較低的救援方法。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者,不宜使用此方法。2、適用范圍:適用于頭腦意識清醒而又積極合作的被救者。(二)

入水救援-輔助物救援救援人員在水中利用救生圈等輔助物拖行被救者至岸邊的方法1、要點:救援人員拖救前行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注意前行方向,防止漂浮物或者障礙物撞到救援人員和被救者。2、適用范圍:被困靜水或緩流水域的被救者。(二)

入水救援-潛水救援此方法是救援人員使用扇形、圓形搜索等救援技術,對水下遇險和被困人員進行打撈、施救的行動。1、要點:潛水救援員,必須穿著專業潛水員潛水服下水,系安全繩,采取安全措施。潛水員要聽從安全員的分配和指揮。安全員會在潛水員入水前,了解潛水員的身體狀態,核實是否適合潛水進行救援。如發現任何異常狀態,如發燒、明顯疲勞、皮膚或者耳朵感染等,都應及時停止潛水員的潛水救援行動,潛水員也要服從安全員的判斷和指揮。潛水員在寒冷的水域,有一套衣服叫作干衣,從頭到腳包住,干衣不會進水,人的皮膚和干衣之間還有一層空氣層,能為潛水員保暖。潛水員之間要互相溝通,默契地溝通對潛水救援非常重要,如果水下救援出現了突發狀況,也能夠及時找到處理方法和自救方法。(三)

舟艇救援-沖鋒舟、橡皮艇救援利用動力舟艇對被救者進行救援的一種方法,適用于舟艇可以到達并且能實施救援的水域。如果動力舟艇無法到達時,可使用橡皮艇對被困者實施救援。(三)

舟艇救援-翻艇自救利用橡皮艇救援時應當設置中央繩,分別與艇前后支點連接,并保持拉緊狀態;同時在艇左/右側中部設置翻正繩。(四)

繩索救援將一根保護繩連接安全鉤,并掛在主繩上。此方法用于將被困者快速拉向岸邊或者水流將拋繩包沖離岸邊的情況引導拉繩救援救援人員穿著具有快速釋放功能的安全帶,并連接到救援繩上,建立繩索系統,并做好保護,保護人員應當考慮到水流沖擊造成的荷載,適當放松拉繩來減輕落水者的負荷。栓繩游泳救援(四)

繩索救援將一根救援繩拋過河道或水道,用可鎖閉的安全鉤掛在救援繩上作為保護繩,再遠岸的救援人員在被困者后方拉動救援繩,形成一個開放式繩圈圍繞住被困者,只要拉動保護繩的救援人員向下游移動,這個系統就轉換成一個封閉式繩圈雙繩圈(開放式)救援(四)

繩索救援此方法是在使用涉水、游泳等方法無法靠近或救助被困人員時,救援人員利用V型或T型繩索救援技術進入水中,通過團隊協作靠近并解救被困者的方法。水平V型、T型繩索救援如傷者被困于江心或者“孤島”上等待救援時,則可以使用水面上的垂直V型、T型繩索救援。垂直V型、T型繩索救援(五)

直升機救援四

、救援裝備類型水域救援頭盔PFD救生衣水域救援鞋水域救援服水域救援手套拋繩袋(包)割繩刀高音哨牛尾繩防水強光手電個人裝備篇團隊裝備篇SRT/DRT裝備錨點制作裝備系統制作裝備拋繩槍橡皮艇水面攔截網充氣救援氣橋四

、救援裝備類型水域救援頭盔四

、救援裝備類型PFD救生衣四

、救援裝備類型水域救援鞋四

、救援裝備類型水域救援服四

、救援裝備類型水域救援服四

、救援裝備類型水域救援手套四

、救援裝備類型拋繩袋(包)四

、救援裝備類型割繩刀四

、救援裝備類型高音哨四

、救援裝備類型牛尾繩四

、救援裝備類型防水強光手電四

、救援裝備類型SRT/DRT裝備錨點制作裝備系統制作裝備四

、救援裝備類型拋繩槍四

、救援裝備類型橡皮艇四

、救援裝備類型水面攔截網四

、救援裝備類型充氣救援氣橋五

、水域救援專業隊人員編成及職責1、岸上(入水)救援人員編成及分工應用岸上(入水)救援技術時,水域救援組應當由指揮員、安全員、入水救生員、上游觀察員、下游攔截員等崗位人員組成,人員數量不應少于6人,各崗位人員任務分工見下表。五

、水域救援專業隊人員編成及職責2、舟艇救援人員編成及分工應用舟艇救援技術時,水域救援組應當由指揮員、安全員、救生員、舟艇駕駛員等崗位人員組成,人員數量不應少于6人,各崗位人員任務分工見下表五

、水域救援專業隊人員編成及職責3、繩索系統救援人員編成及分工應用繩索系統救援技術時,水域救援組應當由指揮員、繩索系統分指揮員、安全員、上游觀察員、下游攔截員、救生員、繩索操作員等崗位人員組成,人員數量不應少于12人,各崗位人員任務分工見下表。六

、水域救援中使用的手勢和哨音信號1、手勢信號靠右:右手平舉靠左:左手平舉靠中間:雙手高舉、掌心相對停止:雙手平舉、掌心朝前求救:單手高舉。OK:單手放頭頂。2、哨音信號注意:一聲哨音看上游:二聲哨音看下游:三聲哨音有狀況:連續三聲短哨音七

、水域救援常用繩結八

、水域救援需要掌握的水域特性1、能見度由于人類生活及工業污染對河流的影響,多數水域有富氧化的情況,其中磷酸鹽類物質使得藻類大量生長,懸浮在水中的藻類及大量污染物、微氣泡等導致水域能見度降低。八

、水域救援需要掌握的水域特性2、水溫自然水域的溫度通常低于自來水,在中高海拔山區的水溫甚至可能較氣溫低4~8度,低溫容易使人疲勞,水的流動會迅速降低人的體溫。靜水中體溫散失速度是空氣中的25倍,但如果在2米/秒的流水中,體溫散失速度是空氣中的250倍,因此在搶險救援時必須特別注意保持體溫。八

、水域救援需要掌握的水域特性3、流速及變化規律河流內灣的水流較慢,水位較淺,且石頭較多。河流外灣的水流較急,水位較深。八

、水域救援需要掌握的水域特性4、水流量單位時間內通過河道過水斷面的總水量計算方法河流平均深度(m)x河流平均寬度(m)x流水速度(m/s)=每秒鐘有多少立方米水量。2mx30mx0.6m/s=36m3流量和河道寬度、河道深度、流水速度成正比的關系。八

、水域救援需要掌握的水域特性5、水流力量八

、水域救援需要掌握的水域特性6、方位認知上下游的確定廣義上講:近水源的方向為上游,近入海口的方向為下游。狹義上講:河流的上游、下游,是從局部(或某一段)來說,就是你站在河流邊,水流流過來的方向就是上游,反之就是下游。河流左岸——即面向下游的左邊。河流右岸——即面向下游的右邊。九

、水域救援行動規范(一)實地偵察1、查明被救者險情現狀。水域深淺、水面寬度、水流方向、流速、水質渾濁程度、水面行駛船只情況及所困地點離岸距離,岸邊地形、地貌、建筑物。2、詢問知情人。了解被困時間、地點、人數等情況九

、水域救援行動規范(二)警戒疏散1.合理劃定警戒區域2.禁止無關車輛、人員入場3.禁火、禁電4.對現場實時監測九

、水域救援行動規范(三)安全防護1.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2.做好安全防護措施3.由專業潛水員承擔潛水作業(四)救援準備1.制訂救援行動方案2.分工部署3.確定保險繩的固定點或移動的路線。4.安全員做好記錄。5.醫療急救人員做好救治準備。6.有關單位停止水域作業。九

、水域救援行動規范(五)救援展開迅速下達救援命令,組織展開救援工作,選擇最安全高效的救援方法。(六)清理現場1.清理事故現場,及時恢復交通。2.清點人數,收集、整理器材裝備,安全撤離。十

、水域救援行動的基本原則1、個人防護裝備必須穿戴整齊;2、使用正確的救生工具;3、攜帶適量的救援器材;4、盡量使用簡單及有效的救援方法;5、入水救援是水域救援最后的手段和方法;6、不穿著寬松或笨重的衣物入水救援;7、盡可能不要把安全繩系捆在身上,如果必須系捆時,要確保救援人員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在第一時間進行解脫;8、入水救援前,必須在上游設置觀察員,最近的岸邊設置安全救助員;9、一般情況下應從河流上游開始展開搜索及救援工作,如需要也可以在河流兩岸同時進行;10、依靠社會聯動力量增援;11、要設置第二救援保護措施,并確保足夠的增援力量;12、要保持救生船(舟、艇)的穩性和平衡,以免翻覆;13、救援人員在涉水前進時,一定要使用木棒(棍)、竹竿或其他輔助物;14、救援人員不可背負重物下水,如背囊、擔架等;15、水面主繩的架設應與水流方向呈45°傾斜角度,防止二次傷害;16、救援的優先等級,首先是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然后是隊友的安全,最后是被救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