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三模)地理試題_第1頁
丹陽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三模)地理試題_第2頁
丹陽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三模)地理試題_第3頁
丹陽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三模)地理試題_第4頁
丹陽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三模)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高考結束后幾位同學約伴去青海西寧的青海湖旅游,計劃6月12日在圖中黑馬河鄉看日出.讀圖1完成1—2題.1.查詢得知當日丹陽(120°E,32°N)晝長為14小時,該日青海湖黑馬河鄉日出時間約為北京時間幾點?A.5:00B。6:00C.7:00D。8:002.當地牧民忠告觀日出時需穿厚衣服或者羽絨服,而此時丹陽早已穿著短袖夏裝,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位置B。大氣環流C。民俗文化D。地形地勢林線是山地垂直自然帶譜中一條重要的生態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處樹木(針葉林)生長的上限。下圖示意我國局部區域高山林線海拔分布。讀圖2完成3~5題。3.E地與F地的林線海拔相差A.600~800米B。800~1000米C.1000~1200米D。1200~1600米4.F地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林線分布區,最合理的解釋是A.地處低緯的高海拔地區,太陽輻射強度大B.地處河谷地區,熱量條件好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濕氣流影響大D.來自西部的暖濕氣流在寬谷地帶成云致雨5。多條林線的走向在圖示東部區域發生變化,其首要影響因素是A。河流與盛行風向B.降水與土壤類型C。地勢與山脈走向D.氣溫與緯度位置圖3為歐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圖,圖中虛、實線分別表示夏、冬季節的水面寬度。讀圖回答6~7題.6.下列關于該河流的描述,正確的是A.有冬汛和凌汛現象 B.夏季輸沙量較冬季大C.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大D.徑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7.關于圖中區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示區域乳畜業發達B.四地中受流水侵蝕作用最顯著的是乙處C.圖示區域植被類型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D.居民點適宜布局在丙處圖4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二氧化碳濃度示意圖(二氧化碳濃度越高,溶蝕越顯著),據此完成8~9題。圖48.如果水分條件相同,圖中哪種植被下的土壤、巖石最易被溶蝕A.無植被耕地B.人工草地C.柏樹林D.天然草坡9.如果當地植被破壞嚴重,最終產生的環境問題是A.沙化B.泥石流C.石漠化D.滑坡讀圖5世界人口增長與土地資源的供求圖,回答10-11題。10.隨著年份的推移,世界可耕地總面積A.不斷下降B.與人口的增長可能呈現出負相關的關系C.從1950年開始低于按現有生產水平所需要的耕地面積D.從2050年開始不能滿足人類需求11.圖中表明A.提高環境承載力需要不斷擴大耕地面積B.耕地面積的減少,導致糧食總產量下降C.人口的增加,會導致環境承載力不斷下降D.科技的進步,使所需的耕地有下降趨勢圖6為某地區城市道路紋路圖,讀圖回答12-14題.12.從城市道路紋路分析,該城市的地形最有可能是A.平原

B.山區C.高原

D.丘陵13.該城市公路環線周邊住宅區、大型商場、文化場所不斷涌現,體現出A.能否成為特大城市,關鍵是交通的發展B.交通方式的變化,直接影響城市的興衰C.商業中心的興衰只與交通的布局關系密切D.交通通達性的變化影響城市土地利用方式14.城市發展過快導致經常暴雨后啟動“看海模式”,下圖所示做法有利于減少城市內澇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幾乎像永恒的約定,每當季節變換,生活在阿爾泰山、天山、帕米爾高原的牧民便開始“搬家”;從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從高山地帶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們敏銳地踩著季節的節奏,與之周旋、適應,永遠在路上.當南方地區的農民以某處固定的“家”為阡陌世界的核心時,新疆的牧民卻將“轉場"當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詩人般的生活.閱讀上述材料并完成15—16題。15.下列農業地域類型能反映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轉場”農業現象的是A。大牧場放牧業B.混合農業C。乳畜業D。游牧業16.上述現象屬于A。垂直地帶性分異B。非地帶性分異C.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D。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IC產業(集成電路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一般由設計、制造、封裝三個環節構成,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IC產業基地。圖7為2001-2007年我國IC產業產值(億元)結構變化圖。回答17-18題。17.2001—2007年我國IC產業A.產值變化不大,結構變化明顯B.封裝環節產值及其比重逐年下降C.產值增幅最大的是制造環節D.各環節產值均逐年上升18.2001—2007年我國IC產業產值結構的變化,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IC產業A.由勞動力導向型向技術導向型轉變B.由原料導向型向市場導向型轉變C.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D.產品的附加值越來越低(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兩項且選對者得3分,選錯、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舌尖上的中國2》第5集中描述到“辣椒與花椒的相逢,成就了重慶火鍋的熱辣”.花椒,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實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調料、藥材.武都(位置見下圖)素有“千年椒鄉”之稱,古書有“蜀椒出武都"的記載。據此完成19~21題。19.與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產花椒的氣候條件優越的主要原因有A.緯度較高B.海拔較高C.位于夏季風迎風坡D.年溫差較小20.目前,武都花椒生產成本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生產資料價格上漲D.市場惡性競爭21.重慶麻辣火鍋是適應當地濕度大的地理環境的特色飲食,據圖分析重慶適度大的原因是A。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大B。地形閉塞,水汽難以擴散、C.長江和嘉陵江的匯合處,水汽來源充沛D.風力強勁,水域蒸發作用強2014年冬奧會已于今年2月7日—23日在索契市舉行,索契是俄羅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讀圖1,據此完成22~23題。22.索契位于世界上緯度最高的亞熱帶氣候分布區,關于其氣候成因敘述正確的是A.B.臨海,冬季有暖流增溫增濕作用C.北部有高大山脈,阻擋了南下的寒冷氣流D.冬季受中緯較暖西風的影響23.關于索契地區建冰雪場有利條件的論述,正確的是A.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適宜,利于滑雪場的建立B.冬季,山地氣溫低,受中緯西風影響,降雪量大,山地積雪多C.亞熱帶季風區,冬季溫和,有利于保護運動員不受凍傷D.冬季嚴寒,利于冰場封凍,投資少,建設便利表1表示赤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對四省區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回答24—25題.表1甲乙丙丁粵☆☆☆☆☆☆☆☆☆☆川☆☆☆☆☆☆☆新☆☆☆☆晉☆☆☆☆☆☆24.甲和丙代表的環境問題分別是A.赤潮B.酸雨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25。為治理丁類環境問題,廣東省應采取的措施有A.改進耕作制度B.優化能源消費結構C.退耕還林還草D.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圖10為黃河三角洲及周邊地區略圖。讀圖,回答第26題。26.運用遙感技術能夠監測該區域A.農作物生長狀況B.土地利用現狀C.人口密度變化D.工業化推進過程二、綜合題:本大題分必做題(第27題~29題)和選做題(第30題),共計60分。27.玻利維亞是南美洲中西部的內陸國,行政首都拉巴斯位于玻利維亞高原東部,海拔363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駝羊一般生活在海拔高的草原和高原上,最高海拔可達5000米。干草、青草、秸稈等,都可作駝羊飼料。駝羊吃草時用牙齒將草切斷,不連根拔草,蹄底有肉墊.駝羊以生產高檔駝羊毛而著稱,一件駝羊絨大衣在歐美市場上售價約2.5萬美元。玻利維亞是世界養殖駝羊的主要國家之一。下圖為玻利維亞地形圖(圖11)及A、B兩地氣候資料圖(圖12)。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簡述A、B兩地氣候特征的差異(4分)(2)據圖說明玻利維亞國地形特點。從自然角度分析玻利維亞行政首都拉巴斯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首都的主要原因。(5分)(3)分析玻利維亞駝羊發展的有利條件。(4分)(4)烏尤尼鹽沼位于玻利維亞的西南部,海拔3660米,面積9065平方公里。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雨期鹽沼積水,形成一個清澈淺湖,其余時間湖水則干涸,留下一層以鹽為主的礦物硬殼。雨后,湖面像鏡子一樣,反射著美麗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天地合一,這也就是傳說中的“天空之鏡”。據材料說明“天空之鏡"的形成原因.(2分)28。閱讀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材料一:韓國簡圖(圖13)表2韓國城市人口比重變化時間城市人口比重20世紀60年代28%1981年68%1995年86.4%2004年89%材料二:首爾是韓國的首都,也是韓國最大的城市。20世紀60年代,首爾依托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實現了經濟起飛.隨著政府對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服務業逐漸成為首爾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主導產業.目前,韓國在世界的頂尖企業,都在首爾設有服務中心。材料三:2012年9月14日起,韓國各政府部門相繼從首爾遷往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韓國政府計劃在2020年前,將世宗市建設成一個具備尖端科學研究基地、尖端綠色產業、一流大學、能吸引全球投資的新型綠色城市。(1)指出圖13中重要城市群的分布特點,說明其形成原因.(2分)(2)讀表2,概括韓國城市化發展的特點(3分)(3)分析首爾發展服務業的社會經濟條件.(4分)(4)根據材料簡述行政首都遷出對首爾城市地理環境的影響.(2分)(5)概括世宗市未來的產業特點。(3分)29。由于地理條件和歷史發展的進程不同,區域發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異,閱讀以下材料,完成有關問題。(11分)材料一湖南省、廣東省簡圖。材料二廣東、湖南兩省的區域綜合發展指標。地區年度國內生產總值(億元)三類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三類產業就業比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元)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廣東198024933.241.125。770.617。212。24802005217016。349。544。232.039.728。323603湖南198019242.340。217.577.014.18。93652005647319。440。240。448。621.529.99616數據中國統計年鑒(1980年~2006年)材料三廣東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制造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資金技術密集、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裝備、汽車、石化等重化工業.(1)比較湖南、廣東兩省地勢特征的顯著差異.(2分)(2)依據材料二,比較廣東、湖南兩省區域發展差異的具體表現.(3分)(3)根據材料分析湖南、廣東兩省在重化工業發展過程中,如何揚長避短、加強區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6分)30。選做題A【海洋地理】材料一:圖15為世界部分區域圖。近年來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強。同期,墨西哥灣暖流較為穩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減緩。材料二:圖16為大西洋熱量收入與支出的差值隨緯度變化示意圖.(1)圖15中A處洋流流速的變化表現為(加快、穩定或減慢)。B、C兩處鹽度較高的是,其原因是。(5分)(2)分析材料二,圖16中大西洋熱量收入與支出差值最大的緯度帶是,造成上述緯度帶熱量收入與支出差值大的原因是.(5分)B【城鄉規劃】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巴西利亞城市功能分區示意圖和巴西主要城市分布圖。圖9材料二:巴西于1958年開始建造新首都--巴西利亞。巴西利亞規劃布局的基礎是兩條正交的軸線,由此形成的“十”圖9(1)巴西利亞的城市性質為_____。(1分)(2)分析巴西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的原因.(3分)(3)分析巴西利亞工業區選址的優點。(3分)(4)巴西利亞功能分區的合理性體現在哪些方面?(3分)C【旅游地理】材料一沙湖,南距銀川市56公里,總面積8。2平方千米,沙漠面積12。7平方千米。是一處融江南水鄉與大漠風光為一體的著名景區,是國家35個旅游王牌景點這一,2001年1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4A級景區。材料二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環山,東面瀕臨市區。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園林景區內,分布著主要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廢棄物古跡30多處。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下圖是“以杭州為中心300千米范圍示意圖"。沙湖旅游區經過二十年的開發,每年旅游人數大增,但每年到沙湖旅游的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遠低于杭州西湖.試分析原因。D【環境保護】某沿海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過程快速推進,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資料:見下面兩幅圖,根據所給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1)1998年以后,該地區酸雨出現頻率的變化趨勢如何?分析造成這種變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危害。(7分)(2)防治該地區水體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地理學科答卷紙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答案題號1920212223242526答案二、綜合題: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選做題【海洋地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鄉規劃】(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游地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