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春望》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1.掌握古詩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詩意。2.深入體會古詩詞的韻律,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3.過查閱資料,了解作者、作品。4.設(shè)疑、點撥、討論、對比等方式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詩的思想感情,把握詩歌的意境。【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體會詩人情感。教學過程一、
對聯(lián)導入,熟悉作者郭沫若先生寫過一副對聯(lián):“詩史數(shù)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學生們猜一猜,這是寫的關(guān)于誰的一副對聯(lián)?作者簡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出生于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自號少陵野老,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yīng)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yīng)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潼關(guān)失守,杜甫先后輾轉(zhuǎn)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chuàng)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出正確的節(jié)奏;(二)讀出自己對詩歌體會到的情感。(三)提出預習時存在的疑問。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三、
品讀詩歌,把握情感【望景】望京城長安破敗之景。(一)請同學們對照注釋讀詩歌,想象一下詩人望見了什么?(圈畫出意象,補充寫作背景。)1.意象明確:破敗的國都、春天的長安城、茂盛的草木、落淚的花、讓人心驚肉跳的鳥叫聲、連綿的烽火。2.提問:通過“國破”、“烽火”兩個詞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處于什么情況下?明確:戰(zhàn)爭。補充寫作背景:根據(jù)史料記載,經(jīng)過安史之亂,唐朝人口由5300萬,銳減至1700萬,有將近3500多萬人口在戰(zhàn)亂中死去。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當時,長安百萬人口四散逃難,長安這座繁華都城為之一空。詩人在逃難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俘虜,押解回長安,困居長安一年之久。這首詩就是詩人困居長安時所作。這時詩人妻離子散,國破家亡。(二)再次朗讀詩歌,結(jié)合歷史背景,你們腦海里出現(xiàn)了幾幅畫面?1.教師示例:分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過抓“破”和“深”這兩個字,讓學生去想象長安城一片荒蕪的景象。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國家敗落,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一片紛亂的場景;繼而一個“深”字,指城中的景物,荒草叢生,更進一步的說明了國家的敗亡,令人滿目凄然,表現(xiàn)了因戰(zhàn)亂而荒蕪的景象。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為全詩創(chuàng)造了氣氛。2.頷聯(lián):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提問:“我”為什么會有“感時”和“恨別”的感慨?花又為什么濺淚?鳥又為什么驚心?因為感時傷懷,加之久別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無心觀賞,反而會對花濺淚;即便是聽到悅耳的鳥鳴聲,也無意傾聽,反而會因鳥鳴而驚心。“濺”、“驚”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花使我淚水飛濺,鳥使我心靈驚悸。這兩句以樂景寫悲情,借景生情,移情于物,抒發(fā)了詩人觸景傷懷、憂國思家的痛苦心情。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頸聯(lián):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提問:在這樣動蕩的年代,在這樣“恨別鳥驚心”的年代,詩人最盼望的是什么?質(zhì)疑:為什么這樣一封薄薄的家書卻抵得上“萬兩黃金”呢?
明確:“烽火”句照應(yīng)“感時”句,“家書”句照應(yīng)“恨別”句。“連三月”可見戰(zhàn)禍長,“抵萬金”極言家書難得。這兩句表達了戰(zhàn)亂中人思念離散親人,盼望得到親人音訊的心情,能夠引起人的共鳴,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4.尾聯(lián):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提問:什么情況下,詩人會搔頭?詩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戰(zhàn)亂早日平復,他多么希望能夠得到一封報平安的家書啊。明確:憂國、悲己。當時的長安之景:戰(zhàn)亂四起、生靈涂炭、親人離散、土地荒蕪、流離失所、生活困頓。【望情】提問:在這樣的情景下,作者心懷怎樣的希望?明確:望能收到家人來信報平安;望能順實現(xiàn)酬報國之志;望官軍早日收復京城,中興國運。再讀一讀,體會詩人憂國思家的憂愁之情。5.補充:安史之亂之前,杜甫在《麗人行》中就寫道“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以此讓學生感受曾經(jīng)的長安城的繁榮。)明確:和平年代都城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聲喧嘩,一派繁榮的景象。四、拓展延伸,研究方法,升華情感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此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當年正月史朝義自縊,安史之亂結(jié)束。杜甫聽到這消息,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沖口唱出這首七律。(一)對比學習:五、課堂小結(jié)杜甫的詩寫出了人民的心聲,他是懷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來寫這首詩的。杜甫當時只有45歲,人到壯年,為國家而擔憂,為親人的離別而憂愁,“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首詩寫詩人在長安街頭看到的春天景象,寫了他的所見、所感、所思、所憂,充分地表了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有限空間作業(yè)人員施工準備職責
- 初中英語集體備課教學目標制定計劃
- 手術(shù)室護士臨床路徑培訓分層次培訓計劃
-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二模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中藥材泡洗法標準流程他
- 部編版三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評估計劃
- 2025年城市市政安全生產(chǎn)投入計劃
- 鋼結(jié)構(gòu)工程施工質(zhì)量管理體系與措施
- 醫(yī)院感染控制安全生產(chǎn)年度工作計劃
- 物業(yè)管理安全事故處理流程
- GB/T 30571-2014金屬冷沖壓件通用技術(shù)條件
- GB/T 13531.3-1995化妝品通用檢驗方法濁度的測定
- 地基處理教材課件
- DB22-T 2589-2016 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布
- 基于R語言數(shù)據(jù)挖掘課程期末論文
- 出國留學申請表-學生模板
- 渣土運輸安全責任書
- 注塑模具課程設(shè)計說明書罩蓋
- 2022年杭州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考試卷
- 廣東佛山生育保險待遇申請表
- 機械原理課程設(shè)計說明書精壓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