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東莞市中學堂六校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年廣東省東莞市中學堂六校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年廣東省東莞市中學堂六校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年廣東省東莞市中學堂六校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年廣東省東莞市中學堂六校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廣東省東莞市中學堂六校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單選題1.下列生活中的器具,用到紫外線的是()A.驗鈔機B.電視遙控器C.浴霸D.感應式水龍頭2.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A. B. C. D.3.射洪建市后城市管理越來越規范,比如更加嚴格要求城區內某些路段禁止汽車鳴笛、城市道路和住宅區道路兩旁增加植樹、要求晚上跳廣場舞的人必須把音響的音量調小一些……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降低噪聲污染 B.緩解“熱島效應” C.綠化居住環境 D.減少大氣污染4.如圖所示,戶外溫泉是人們喜愛的一種休閑方式。下列有關冬季戶外溫泉的一些描述正確的是()A.溫泉池上方的大量“白氣”是泉水吸收熱量汽化形成的B.人們在溫泉池岸上看到池底的小石頭涉及光發生了折射C.人們在溫泉池岸上看到池面的白云的倒影涉及光發生了折射D.溫泉池邊樹枝上的“白霜”是水蒸氣遇冷放出熱量凝固形成的5.電工師傅在幫某個家庭檢修電路故障時,用一盞標有“220V40W”的完好燈泡L0(檢驗燈泡)取代保險絲接入電路,如圖所示.電工師傅將其它用電器都斷開,只保留了L1、L2兩個燈泡所在支路,并經過一系列的操作,確定了故障是L2發生了短路.則下列所描述的現象與電工師傅操作時所觀察到的現象不相符的是A.只閉合開關S,L0正常發光B.只閉合開關S、S1時,L0和L1均發光,但都比正常發光暗C.只閉合開關S、S2時,L0正常發光,L2不發光D.同時閉合三個開關,L0正常發光,L1和L2均不發光6.下列關于透鏡的描述,錯誤的是()A.放大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B.學校里的監控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C.教室使用投影儀可以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D.用手機拍人物照時,人和鏡頭的距離要大于鏡頭的二倍焦距7.鳥鳴清脆如玉,琴聲婉轉悠揚,聲音對于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琴聲是由琴弦的振動而產生的B.長而粗的琴弦與短而細的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相同C.悠揚的琴聲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屬于樂音D.布谷鳥的叫聲讓我們感知季節的更替,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8.人類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總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氣凝膠”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該物質的堅固耐用程度不亞于鋼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溫,而密度只有1kg/m1.一架用鋼材(ρ鋼=7、9×101kg/m1)制成的質量約160噸的大型飛機,如果用“氣凝膠”做成,其質量相當于()A.一片雞毛的質量 B.一只雞蛋的質量C.一個成年人的質量 D.一臺大卡車的質量二、多選題9.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以下不屬于噪聲的是()A.夜深人靜時忽然傳來練鋼琴的聲音B.會場上大學生們雄辯有力的演講聲C.圖書閱覽室內的絮絮細語聲D.演奏會里的搖滾樂曲聲10.學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物質密度時,通過實驗得到了a、b、c三個實心物體的m—V圖像如圖所示,分析圖像可知()A.a物質的密度最大B.b物質的密度是1.0×103kg/m3C.a物質的密度是c的兩倍D.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越大,密度越大三、填空題11.小華利用圖示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調整器材時應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______上,圖中在屏上成清晰實像的場景的實際應用是______(放大鏡/投影儀/照相機);保持蠟燭和光屏在10cm處和55cm處不動,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應將凸透鏡移到______cm刻度處。12.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其物理意義是_____。13.如圖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是________,測量范圍是________,顯示的溫度值是_______℃。14.如圖,華為公司最新發布的一款手機P30,該手機搭載后置三攝,其中主攝為4000萬像素,另外兩顆鏡頭是超廣角+長焦的配置,具有超強的拍照功能.在利用手機拍照時,通過鏡頭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手機鏡頭實際上是凸透鏡,這類透鏡在生活中用于矯正______眼(選填“近視”或“遠視”).15.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結“冰花”,“冰花”是水蒸氣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生成的,出現在玻璃窗的_____表面(選填“內”或“外”),此時小芳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玻璃上,這是因為發生了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現象.16.小明坐在一列勻速行駛的火車上,火車通過450m的甲橋用時10s,以相同的速度通過1200m的乙橋用時20s,火車的車長為___________m,火車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在圖中作出兩條入射光線通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_____)18.作出圖中的折射光線。19.(10分)為了研究彈簧受到拉力時彈簧長度的增加量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同學用測力計及一些不同的彈簧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在實驗中小明分別用力通過測力計拉伸不同的彈簧,測量并記錄每根彈簧的原長、彈簧圈直徑、所受拉力的大小、彈簧伸長量。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已知實驗所用彈簧材料相同。實驗序號彈簧原長(厘米)彈簧圈直徑(厘米)拉力大小(牛)彈簧伸長量(厘米)110153210110631011594201101253011018610251.57103(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的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彈簧的材料、彈簧圈直徑和原長相同時,在彈性限度內,______;(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可研究彈簧伸長量與原長的關系,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3)小明通過實驗1、6與7來研究彈簧伸長量與彈簧圈直徑的關系,則實驗7中拉力大小應為_________牛。五、計算題20.(6分)G8544高鐵從重慶沙坪壩開往成都東,下表列出了該次高鐵的時刻表。

根據列車運行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結果保留1位小數)(1)列車由資陽北開往成都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列車由沙坪壩開往成都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1.(6分)從廣州南到香港西九龍的G6543次高鐵動車組運行時刻表如下表所示。試求:(1)G6543次動車組由廣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龍站的運行時間是多少分鐘?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一輛長約430米的該高鐵動車組,在從廣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龍站運行過程中,需要經過一段“羊臺山隧道”,隧道全長3.32公里,若以上面的平均速度運行,全車經過該隧道所用的時間多少分鐘?項目廣州南虎門深圳北香港西九龍到站時間﹣15:4216:0116:22發車時間15:2515:4416:04﹣里程km066.5102.0142.5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A【詳解】A.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的原理制成的,故A符合題意;B.電視遙控器工作時發出的是紅外線,故B不符合題意;C.浴霸會發出紅外線,利用了紅外線的熱效應顯著的特點,故C不符合題意;D.感應式水龍頭是靠紅外線控制出水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A【詳解】A.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故A正確;B.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焦點,故B錯;C.過焦點的光線對于凹透鏡不屬于特殊光線,經凹透鏡后更遠離主光軸,故C錯;D.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過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故D錯誤。故選A。【點睛】3、A【詳解】禁止汽車鳴笛、要求晚上跳廣場舞的人必須把音響的音量調小一些是在聲源處降低噪聲,城市道路和住宅區道路兩旁增加植樹是在傳播過程中降低噪聲,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降低噪聲。故選A。4、B【詳解】A.溫泉池上方的大量“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錯誤;B.人們在溫泉池岸上看到池底的小石頭,是光線從水折射到空氣,說明該過程涉及光的折射,故B正確;C.人們在溫泉池岸上看到池面的白云的倒影成因是白云的光線通過水面反射到人的眼睛,該過程涉及光的反射,故C錯誤;D.溫泉池邊樹枝上的“白霜”是水蒸氣遇冷放出熱量凝華形成的,故D錯誤。5、A【解析】A、只閉合開關S,電路形不成通路,L0不應該發光,故A與現象不相符;B、只閉合開關S、S1時,L0和L1均發光,但都比正常發光暗,說明兩燈串聯,則L1支路工作正常,故B與現象相符;C、當只閉合開關S、S2時,L0正常發光,L2不發光.說明L2短路,故C與現象相符;D、同時閉合三個開關,L1和L2并聯后再與L0串聯,因L2短路,則L0正常發光,L1和L2均不發光,故D與現象相符.6、A【詳解】A.放大鏡屬于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A錯誤,符合題意;B.監控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投影儀的原理是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用照相機照相時,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用手機拍人物照時,人和鏡頭的距離要大于鏡頭的二倍焦距,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7、A【詳解】A.琴聲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發聲的琴弦在振動,故A正確;B.音調與振動的頻率有關,長而粗的弦不易振動,所以,發聲的音調低,故B錯誤;C.從環保的角度來講,凡是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學習的聲音都是噪聲,故C錯誤;D.布谷鳥的叫聲讓我們感知季節的更替,說明聲音能能傳遞信息,故D錯誤。故選A。8、C【解析】已知ρ膠=1kg/m1,ρ鋼=7.9×10^1kg/m1,m鋼=160t=1.6×105kg,V鋼=m鋼/ρ鋼=1.6×105kg/7.9×101kg/m1≈20.25m1,V膠=V鋼≈20.25m1,∴氣凝膠飛機的質量m膠=ρ膠V膠=1kg/m1×20.25m1=60.75kg,60.75kg相當于一個成年人的質量,故選C.二、多選題9、BD【詳解】A.夜深人靜時忽然傳來練鋼琴的聲音,影響了人的休息,屬于噪聲,不符合題意;

B.會場上大學生們雄辯有力的演講聲,是一種語言享受,不屬于噪聲,符合題意;

C.圖書閱覽室內的絮絮細語聲,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屬于噪聲,不符合題意;

D.演奏會里的搖滾樂曲聲,是一種音樂享受,不屬于噪聲,符合題意。10、AB【詳解】由圖象可知,當體積為則a的質量為3.5g,b的質量為2g,c的質量是1g,由得A.a物質的密度最大,故A正確;B.b物質的密度是1.0×103kg/m3,因為故B正確;C.a的密度是c的密度的3.5倍,故C錯誤;D.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密度與質量無關,故D錯誤。故選AB。三、填空題11、主光軸投影儀40【詳解】[1]實驗前要調整蠟燭、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這樣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由圖示位置可知,物距u=15cm,像距v=30cm,即u<v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3]保持蠟燭和光屏在10cm處和55cm處不動,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根據光的可逆性,此時物距等于原來的像距,應將凸透鏡移到10cm+30cm=40cm刻度處。12、1m3的冰的質量為0.9×103kg【解析】密度表示單位體積內物體的質量,所以冰的密度為0.9×103kg/m3物理意義是:1m3的冰的質量為0.9×103kg。13、0.1℃34℃~42℃36.7【解析】[1][2]由圖知道,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每一大格代表1℃,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0.1℃,即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0.1℃。[3]體溫計顯示的溫度值是36.7℃。14、實像遠視【詳解】凸透鏡成像的照相機應用是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凸透鏡用來矯正遠視眼.15、凝華內凝固【詳解】冰花是室內較溫暖的水蒸氣遇到溫度很低的玻璃,發生了凝華現象,從而形成固態的冰花;且出現在玻璃的內表面,因為室內氣溫較高,水蒸氣才會遇冷凝華;濕抹布上有較多的水,當水遇到溫度很低的玻璃時,水遇冷發生了凝固現象,使抹布與玻璃粘在一起.16、30075【詳解】[1][2]設火車的車長為L,火車通過的甲橋時①火車通過的乙橋時②由①②解得,火車的車長和火車的速度分別是L=300m/s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詳解】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如圖所示:18、【詳解】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如下圖所示:19、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長量越長2、4與5彈簧的材料、彈簧圈直徑和拉力相同時,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原長越長,伸長量越大5【詳解】(1)[1]由表中數據可知,1、2與3次實驗彈簧的材料、圈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