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_第1頁
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_第2頁
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_第3頁
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_第4頁
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一、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四彎風病(TCD編碼:BWP077)。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特應性皮炎(ICD-10編碼:L20.901)。(二)診斷依據1.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t"22:10000/pc/mcp/_blank"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OO1.8-94)。(2)西醫診斷:參照Williams診斷標準(英國特應性皮炎協作組于1994年制定發表)。2.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協作組制定的《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診療方案(試行)》。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臨床常見證候:心脾積熱證心火脾虛證脾虛蘊濕證血虛風燥證(三)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協作組制定的《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診療方案(試行)》。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2.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標準治療時間≤84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診斷標準。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3.以下任一情況下不進入本路徑(1)合并嚴重心血管、肝、腎、腦等原發性疾病且病情不穩定,需首要接受內科治療者。(2)合并有其他皮膚病,需使用糖皮質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劑等系統治療的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六)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體征、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門診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如血常規、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總IgE、吸入物過敏原檢測、食入物過敏原檢測、肝功能、腎功能、分泌物培養+藥敏等。(八)治療方法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1)心脾積熱證:清心導赤。(2)心火脾虛證:清心培土。(3)脾虛蘊濕證:健脾滲濕。(4)血虛風燥證:養血祛風。2.根據不同的皮疹特點選擇相應劑型的中藥外用藥。3.推拿治療。4.針灸治療。5.基礎治療。6.護理。(九)完成路徑標準1.皮膚瘙癢感減輕;2.皮損明顯改善;3.病情穩定。(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1.合并嚴重的細菌感染,皮疹處出現大量糜爛流滋或膿液,或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需增加抗感染治療,延長治療時間或增加治療費用。2.治療期間伴發其他疾病,需要特殊處理,退出本路徑。3.因患者及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執行時,退出本路徑。二、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TCD編碼:BWP077,ICD-10編碼:L20.901)。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病程:

進入路徑時間:

日結束路徑時間:

日標準治療時間≤84天實際治療日:

時間

日(第1天)

日(第2-14天)

日(第15-28天)主要診療工作□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完成初步診斷和病情評估□中醫辨證□確定治療方案□辨證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外治法□推拿療法□針灸療法□完成首診門診病歷□交代病情及健康宣教□中醫四診信息采集□注意證候變化□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記錄□中醫四診信息采集□注意證候變化□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記錄病情變異記錄□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醫師簽名

時間

日(第29-42天)

日(第43-56天)

日(第57-70天)

日(第71-84天)主要診療工作□中醫四診信息采集□注意證候變化□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記錄□中醫四診信息采集□注意證候變化□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記錄□中醫四診信息采集□注意證候變化□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